马鞍山沃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涂料用树脂及1万吨环保胶粘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马鞍山沃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涂料用树脂及1万吨环保胶粘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2页
马鞍山沃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涂料用树脂及1万吨环保胶粘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3页
马鞍山沃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涂料用树脂及1万吨环保胶粘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4页
马鞍山沃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涂料用树脂及1万吨环保胶粘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区含水层水力坡度较小、渗透系数较小,污染物影响范围较小,污染物随地下水向长江方向排泄,影响范围不会扩散越过长江。项目建设过程中地下池体及管网均按照相应要求建设,正常状况下,厂区的地表与地下的水力联系基本被切断,污染物对地下水的影响较小。非正常状况下,污水处理站调节池废液连续泄漏100d,评价范围内地下含水层中COD浓度超标现象在场界小范围内,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建设项目各个不同阶段,除场界内小范围以外地区,均能满足GB/T14848或国家(行业、地方)相关标准要求”。非正常状况下,污水处理站调节池废液连续泄漏100d、1000d和3650d,评价范围内地下含水层中COD浓度超标现象会扩散出场界,不能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建设项目各个不同阶段,除场界内小范围以外地区,均能满足GB/T14848或国家(行业、地方)相关标准要求”。因此在企业应严格执行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中提出的相关要求,定期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停运、检修,避免废液长时间连续泄漏的前提下,本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4.2.4环境噪声影响分析主要生产设备噪声源强分析本项目噪声设备主要有风机、冷却塔设备噪声,车间及污水处理站噪声面源污染等。采用消声、隔声等降噪措施降低设备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表4-33噪声设备位置及治理前后噪声值分析噪声源数量(台)源强[dB(A)]治理措施治理后[dB(A)]排放特点空压机190~95消声、减振、隔声排放声压级≤80dB(A)连续引风机490~95消声、减振、隔声75~80连续冷却塔175~80减振70~75连续各类泵/75~80减振70~75连续预测点布设主要是厂界噪声,结合厂区噪声设备布置情况,布点尽量靠近高噪声设备处。具体预测点位坐标情况如下。表4-34项目噪声预测布点及坐标预测布点东厂界南厂界西厂界北厂界坐标(199,181)(40,0)(-1.5,83)(186,199)预测模式本次噪声环境影响预测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的工业噪声预测计算模式。(1)计算某个室内靠近围护结构处的倍频带声压级式中:Loct,t——某个室内声源在靠近围护结构处产生的倍频声压级,dB;Lwoct——某个声源的倍频带声功率级,dB;r1——室内某个声源与靠近围护结构处的距离,m:R——房间常数,m2;Q——方向性因子,无量纲。(2)计算所有室内声源在靠近围护结构处产生的总倍频声压级(3)计算室外靠近围护结构处的声压级(4)将室外声级Loct,2(T)和透声面积换算成等效的室外声源,计算等效声源第i个倍频带的声功率级Lw,oc:式中:S为透声面积,m2。(5)等效室外声源的位置为围护结构的位置,其倍频带声功率级为Lw,oct,由此按室外声源在预测方法计算等效室外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声级。(6)计算某个室外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倍频带声压级式中:Loct(r)——点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倍频带声压级,dB;Loct(r0)——参考位置r0处的倍频声压级,dB;r——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r0——参考位置距声源的距离,m;△Loct——各种因素引起的衰减量(包括声屏障、遮挡物、空气吸收、地面效应引起的衰减量)。如果已知声源的倍频带声功率级Lw,oct,且声源可看作是位于地面上的,则:(7)等效连续A声级式中:LAeq:在T段时间内的等效声级dB(A);T:计算时间段的时间总数,对于昼间T=16,夜间T=8;t:某时段的时间序号;SLA:某时段的A声级dB(A)。预测结果环境噪声预测结果见表4-35。表4-35拟建项目环境噪声预测结果单位:dB(A)点位东厂界南厂界西厂界北厂界贡献值48.843.050.5.5环境噪声预测评价由表4.4-3可知,各向厂界噪声影响值满足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类标准要求,对厂界外声环境不会产生明显影响。4.2.5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的固废主要如下:(1)废包装物:主要污染物为沾附的有毒有害物包装内料及包装桶,作为危险废物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库,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置;(2)滤渣:生产过程中产的固废主要为滤渣,含有有机杂质,作为危险废物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库,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置;(3)污水处理站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分析化验的废试剂和废活性炭作为危险废物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库,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置;(5)生活垃圾为一般固废,由市政统一处置。本评价要求危险废物暂存间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7-2001)(2013年修订)进行防风、防雨、防嗮、防渗,危险废物暂存间必须按照《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1995)的规定设置警示标志。本项目危废采用桶装或袋装暂存,正常情况下不易洒落。固体废物在收集、厂内转运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撒漏现象,应及时清扫收集,沾染危险废物的拖把、抹布等应作为危废一并送有资质单位处置,清洗废水应经污水管网或事故截流沟进入事故废水收集池,最后经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不会对地表水环境及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2、危险废物运输环境影响分析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危险废物首先由产生机构妥善分类并全部采用专用容器包装,由专用废物运输车定时、定点、定线路运输,送入处理中心废物储存间,卸下容器,危险废物运输过程基本不排放污染物。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对运输路线沿途的各敏感点产生影响。根据以上分析,项目产生的固废采取妥善的处理处置措施,处理处置率100%。因此,项目产生的固废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马鞍山澳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马鞍山市危废处置中心项目特许运营单位。占地250亩,负责本市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以及周边芜湖、滁州、宣城危险废物、安徽省垃圾焚烧飞灰以及部分特种危险废物的收集及安全处置。公司处理的危废废物种类包括HW01(医疗废物)、HW02(医药废物)、HW04(农药废物)、HW05(木材防腐剂废物)、HW06(废有机溶剂与含有机溶剂废物)、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HW09(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HW11(精(蒸)馏残渣)、HW12(染料、涂料废物)、HW13(有机树脂类废物)、HW14(新化学物质废物)、HW16(感光材料废物)、HW17(表面处理废物)、HW45(含有机卤化物废物)、HW49(其他废物)、HW50(废催化剂)等,公司年危险废物处置规模为3.31万吨,目前年处置危险废物2.13万吨,尚有1.18万吨余量。本项目拟送马鞍山澳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处置的危险废物为废包装内袋、滤渣、废试剂(HW49)、污泥(HW13)等共计63.247吨。据以上分析,项目委托马鞍山澳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处理的危险废物HW49、HW13等属于其资质范围,且马鞍山澳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余量满足本项目需要。因此,项目危险废物委托马鞍山澳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处置可行。4.2.6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污染影响是指因人为因素导致某种物质进入土壤环境,引起土壤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导致土壤质量恶化的过程或状态。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结合本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识别结果,运营期土壤影响属于污染影响型。污染影响途径主要包括大气沉降影响、地面漫流影响和垂直入渗影响,下面针对污染影响途径进行污染预测与评价。废气沉降对土壤的环境影响分析拟建工程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挥发性有机物对苯乙烯、甲苯、苯系物以及非甲烷总烃等,经废气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后,通过排气筒排放,根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项目新增污染物正常排放下各类大气污染物的下风向预测浓度较小,均小于达到地面浓度标准限值10%的值,对土壤的影响较小。本项目排放的有机废气对苯乙烯、甲苯、苯系物以及非甲烷总烃等会因重力沉降或降水的作用迁移至水和土壤中,颗粒的大小对沉降有明显影响。同时土壤的类型、孔隙率、含水率等均对重金属的迁移转化有很大的影响。预测模式及参数的选取土壤污染预测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附录E中的方法一,该方法适用于某种物质可概化为以面源形式进入土壤环境的影响预测,包括大气沉降、地面漫流以及盐、酸、碱类等物质进入土壤环境引起的土壤盐化、酸化、碱化等。a)单位质量土壤中某种物质的增量可用下式计算:式中:△S—单位质量表层土壤中某种物质的增量,g/kg;Is—预测评价范围内单位年份表层土壤中某种物质的输入量,g;Ls—预测评价范围内单位年份表层土壤中某种物质经淋溶排出的量,g;Rs—预测评价范围内单位年份表层土壤中某种物质经径流排出的量,g;ρb—表层土壤容重,kg/m3,取1650kg/m3;A—预测评价范围,m2;D—表层土壤深度,一般取0.2m,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n—持续年份,a。其中,污染物的年输入量IS的计算公式为:Is=W0×A×V×3600×24×365/1000式中:W0—预测最大落地浓度值,mg/m3;V—沉降速率,m/s;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有机废气在土壤中一般不易被自然淋溶迁移,综合考虑植物富集、土壤浸蚀和土壤渗漏等流失途径在内的年残留率一般为90%,即:Ls+Rs=0.1Isb)单位质量土壤中某种物质的预测值可根据其增量叠加现状值进行计算,如式(E2):S=Sb+△S(E.2)式中:Sb—单位质量土壤中某种物质的现状值,g/kg;S—单位质量土壤中某种物质的预测值,g/kg。污染物进入土壤中预测根据大气影响预测结果,本项目有机废气的小时最大落地浓度贡献值见表4-36。表4-36评价范围内有机废气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贡献值情况因子有机废气浓度(mg/m3)0.7284表4-37评价范围内有机废气年输入量(mg/kg)序号相关参数有机废气1落地浓度最大值(mg/m3)0.72842预测评价范围(m2)20000(100×200m)3沉降速度(m/s)0.0014时间(年)15年输入量(g/kg)459.42预测结果与分析通过上述方法预测计算得出本项目投产1年、5年、10年、20年后的下风向最大落地浓度处有机物质输入量及背景值叠加后的结果,见表4-38。表4-38落地浓度极大值网格内土壤中有机物质预测值及叠加值(mg/kg)项目1年5年10年20年有机废气贡献值0.0630.3150.631.26背景值0000预测值0.0630.3150.631.26标准值570570570570污染指数0.000110.000550.00110.0022由表4-38预测结果可以看出,本项目排放的废气污染物有机废气,在落地浓度极大值网格内土壤中的累积值叠加背景浓度后污染指数很小,可以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筛选值标准(参照标准中挥发性有机物中最低浓度限值甲苯)。本项目土壤环境影响可以接受。废水下渗对土壤的影响分析拟建工程产生的废水含有有机物COD等,废水经污水管道收集后,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厂区污水管沟及污水处理站进行了重点防渗,防渗性能不低于不应低于6.0m厚渗透系数为1.0x10-7cm/s的粘土层,可有效防止污水泄漏对土壤产生影响。化学品及危险废物贮存对土壤的影响分析拟建工程危险废物种类较少,主要为废过滤物、废包装物(破损的)以及污水站污泥,危险废物分区暂存于危险废物仓库,定期交有资质的公司处置。项目原料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等液体原料,桶装购入由汽车运输至厂区甲类仓库;固体原料有己二酸、三羟甲基丙烷、间苯二甲酸、新戊二醇等固体原料,桶装购入由汽车运输至厂区丙类仓库。丙酮、醋酸乙酯液体原料由槽罐车运入原料埋地储罐区,罐体类型均为卧式地下储罐。其中储罐区、危废暂存库和污水处理站作为重点防渗区进行防渗,生产车间、仓库等作为一般防渗区进行防渗,防渗施工符合据《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50934-2013)并参照《中国石油化工企业防渗设计通则》要求,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经收集后,由危废暂存间暂存后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可有效减少危废贮存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地表漫流影响预测与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以地面漫流方式进入土壤的污染物,主要考虑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物水平扩散,随着地势、地表径流进行下泄或雨水冲刷发生扩散,造成污染范围水平扩大,引起土壤污染。本项目周边1km范围内无地表水体,厂区西南575m处有一季节性水泡子,无地表水体汇入。物料的下泄路径较远,且水中生物较少,泄漏物料下泄不易进入该水体,不会发生有毒有害物质在地表水中的运移扩散,所以本项目不涉及地面漫流影响。垂直入渗污染预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结合工程分析结果,本项目存在以垂直入渗方式进入土壤的污染物。一、污染预测方法垂直入渗对土壤环境的影响,采用一维非饱和溶质运移模型进行预测,该模型又简称对流—弥散模型(CDE):(1)一维非饱和溶质垂向运移控制方程:∂式中:c—污染物介质中的浓度,mg/L;D—弥散系数,m2/d;Q—渗流速度,m/d;Z—沿z轴的距离,m;t—时间变量,d;θ—土壤含水率,%。(2)初始条件c(3)边界条件第一类Dirichlet边界条件:①连续点源:c②非连续点源:c第二类Neumann零梯度边界条件:-θD二、污染情景设定(1)正常状况正常状况下,即使没有采取特殊的防渗措施,按化工装置的建设规范要求,装置区、罐区等也必须对地面进行硬化处理,污水池、原料、物料及污水输送管线等也是必须经过防腐防渗处理。根据化工项目近年的运行管理经验,在采取源头控制和分区防控措施的基础上,正常状况下不应有污染物渗漏至地下的情景发生。因此,本次土壤污染预测情景主要针对非正常状况及风险事故状况进行设定。(2)非正常状况根据化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如果是装置区或罐区等可视场所发生硬化面破损,即使有物料或污水等泄漏,建设单位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不可能任由物料或污水漫流渗漏,任其渗入土壤。因此,只在储罐、污水处理站、污水管线等这些半地下非可视部位发生小面积渗漏时,才可能有少量物料通过漏点,逐渐渗入进入土壤。综合考虑拟建项目物料及废水的特性、装置设施的装备情况以及场地所在区域土壤特征,本次评价非正常状况泄漏点设定为污水处理站混凝沉淀池破裂泄漏。(3)风险事故状况依据本工程储存设施风险识别表,本次土壤评价风险事故预测点设定为贮罐区发生苯乙烯和二甲苯泄漏。在非正常状况和风险事故状况下,土壤污染预测源强见表4-39。表4-39土壤预测源强表情景设定渗漏点特征污染物浓度(mg/L)渗漏特征非正常调节池COD1462.56连续风险丙酮储罐丙酮瞬时三、厂区包气带概况根据厂址区岩土勘察报告可知,厂区地下0-0.7m为粉土,0.7-2.1为粉砂粘土,2.1-5m为细砂,地下水位埋深5m。因此,研究区包气带厚度50m,包气带岩性从上至下主要为粉土、粉砂粘土和细砂层。垂向上按50cm一格剖分,将包气带剖分为100格,剖分结果见图4-28。图4-28包气带剖分结果图四、模型概化Hydrus-1D软件由位于欧盟捷克的PC-Progress工程软件开发公司发行,是一套用于模拟饱和—非饱和多孔介质中水分运移和溶质运移的数值模型,使用范围广,操作简便,在土壤水分氮素运移、土壤污染物运移、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面得到了广泛运用。本次模拟预测运用Hydrus-1D软件中水流及溶质运移两大模块模拟污染溶质在非饱和带中水分运移及溶质运移。(1)土壤非饱和带水分运移模型本模拟中水流模型概化为均质各项同性饱和一维垂向稳定流,不考虑水分运移过程中的气相作用,忽略温度梯度的影响,一维平衡水流运动采用Richards方程来描述:式中::压力水头,cm;:土壤体积含水率,cm3·cm-3;:模拟时间,d;:源汇项,cm3·cm-3·d-1;:水流方向与纵轴夹角,本次取0;:饱和渗透系数,cm·d-1;①初始条件:②边界条件:上边界条件:下边界条件:式中::土壤剖面初始土壤水负压,cm;:地表水入渗量,cm·d-1;:下边界压力水头,cm。本次水流模型上边界概化为稳定的污染物定水头补给边界,下边界为自由排泄边界。(2)溶质运移模型的建立本模拟中溶质运移模型忽略污染物在土壤气相及液相中的扩散,主要研究土壤介质对污染物的对流和水动力弥散作用,公式如下:式中:c:土壤液相中污染物的浓度,mg/L;s:土壤固相中氨氮的浓度,mg/L;D:弥散系数,cm;q:体积流动通量密度。本次溶质运移模型上边界概化为浓度通量边界,下边界为零浓度梯度边界。(3)参数设置参数的设置是模型模拟的关键。如果设置不合理,会导致模型的失败或部分失败,如果设置的过分详细,试图把复杂的实际现象的各个因素都考虑进去,可能很难甚至无法继续下一步的工作,所以在模型参数的选取上,要求建模者有丰富的水文地质理论和时间经验,以辨别问题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尽量将问题均匀化、线性化。水分运移模型需要确定的水文地质参数采用Hydrus-1D软件中提供的土壤经验参数库中的数值,模型中采用的水文地质参数见表4-40。表4-40土壤水力参数土壤层次/cm土壤类型残余含水率/cm3·cm-3饱和含水率/cm3·cm-3经验参数/cm-1曲线形状参数渗透系数/cm·d-1经验参数0~70粉土0.0340.460.0161.3760.570~210粉砂粘土0.070.360.0051.090.480.5210~500细砂0.0650.410.0751.89106.10.5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给出研究区内每一点的渗透系数和孔隙度值,依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勘探成果及周边水源井钻探数据,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附录B水文地质参数经验值表,确定本项目研究区土壤层的渗流速度及孔隙度值,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容重采用经验值。土壤弥散系数,表征土壤中溶质沿土壤方向扩散的距离。模型中主要考虑溶质运移参数中的纵向弥散性。本次模型中的纵向弥散参数是通过美国环境保护署开发的EPACMTP模型中含水层模型参数的弥散系数计算公式求出的,公式如下:式中::纵向弥散度:土壤中溶质运移的距离。土壤剖面深度可以看成是土壤中溶质运移的距离。所以根据不同土壤质地确定的土壤剖面深度,带入公式就可求出相应的纵向弥散度。表4-41COD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参数污染物土壤层次/cm土壤类型渗流速度m/d孔隙度土壤容重kg/m3纵向弥散系数/cmCOD0~70粉土60.182.703.1170~210粉砂粘土0.480.102.726.07210~500细砂5.6土壤污染预测(1)混凝沉淀池泄漏污染预测调节池发生破裂,废水持续渗入土壤并逐渐向下运移,初始浓度为1462mg/L,在不同时间点COD沿土壤迁移模拟结果如图4-32所示,土壤底部COD浓度随时间变化模拟结果如图4-33所示。图4-29COD在不同时间点沿土壤迁移情况图4-30土壤层底部COD浓度-时间曲线由土壤对流-弥散模型模拟结果可知,污染物COD在土壤中由于水流作用,随时间不断向下迁移;由于溶质在包气带中的弥散作用,混凝沉淀池渗漏后的第7天,COD开始穿透5m厚的包气带,浓度出现值为0.13×10-29mg/L,此浓度是由于弥散作用导致的污染物在峰值之前穿透浓度;在混凝沉淀池渗漏的第42天,COD峰值浓度到达土壤包气带底部,污染峰浓度值为1462mg/L。小结由污染途径及对应措施分析可知,拟建工程对可能产生土壤影响的各项途径均进行有效预防,在确保各项防渗措施得以落实,并加强维护和厂区环境管理的前提下,可有效控制厂区内的废水污染物下渗现象,避免污染土壤,因此拟建工程不会对区域土壤环境产生明显影响。表4-42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工作内容完成情况备注影响识别影响类型污染影响型√;生态影响型口;两种类型兼有口土地利用类型建设用地√;农用地口;未利用地口土地利用类型图占地规模(2)hm2敏感目标信息敏感目标(濮陈集)、方位(W)、距离(330m)影响途径大气沉降√;地面漫流√;垂直入渗√;地下水位口;其他全部污染物苯乙烯、甲苯、二甲苯、VOCs、COD特征因子VOCs所属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Ⅰ类√;Ⅱ类口;Ⅲ类口;Ⅳ类口敏感程度敏感√;较敏感口;不敏感口评价工作等级一级√;二级口;三级口现状调查内容资料收集a)口;b)√;c)√;d)√理化特性颜色、结构、PH、孔隙度同附录C现状监测点位占地范围内占地范围外深度点位布置图表层样点数240.2m柱状样点数506m现状监测因子GB36600-201845项基本因子现状评价评价因子GB36600-201845项基本因子评价标准GB15618口;GB36600√;表D.1口;表D.2口;其他()现状评价结论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要求影响预测预测因子VOCs预测方法附录E√;附录F口;其他()预测分析内容影响范围(1000m)影响程度(小)预测结论达标结论:a)√;b)口;c)口;不达标结论:a)口;b)口;防治措施防控措施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保障口;源头控制√;过程防控√;其他()跟踪监测监测点数监测指标监测频次2GB36600-2018每5年一次信息公开指标评价结论土壤环境影响环境可以接受5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在于分析、识别项目生产、贮运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及可能诱发的环境问题,并针对潜在的环境风险,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力求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将潜在的事故工况和危害程度降到最低。本评价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12]77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和[2012]98号文《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要求,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标准,进行环境风险评价。5.1风险识别5.1.1物质危险性识别(1)主要环境风险物质识别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标准“附录B”,本项目重点关注的危险物质详见表5-1。表5-1物质危险性判定结果危化品名称分布位置毒性易燃易爆、危险特性甲基丙烯酸甲酯仓库、生产车间LD50:7872mg/kg(大鼠经口)

LC50:12412mg/m3(大鼠吸入)易燃,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在受热、光和紫外线的中作用下易发生聚合,黏度逐渐增加,严重时整个容器的单体可全部发生不规则爆发性聚合。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熔点:-50℃,沸点:101℃,闪点:10℃,爆炸上限[%(V/V)]:12.5,爆炸下限[%(V/V)]:2.12丙烯酸丁酯仓库、生产车间LD50:900mg/kg(大鼠经口);2000mg/kg(兔经皮)LC50:14305mg/m3,4小时(大鼠吸入)易燃液体、遇明火、高温、强氧化剂可燃,燃烧排放刺激液体。熔点:-69℃,沸点:146℃,闪点:37℃,爆炸上限[%(V/V)]:9.9,爆炸下限[%(V/V)]:1.2苯乙烯仓库、生产车间LD50:5000mg/kg(大鼠经口)LC50:24000mg/m3,4小时(大鼠吸入)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闪点:34.4℃,熔点:-30.6℃,沸点:146℃,爆炸上限[%(V/V)]:6.1,爆炸下限[%(V/V)]:1.1。丙烯酸仓库、生产车间LD502520mg/kg(大鼠经口);950mg/kg(兔经皮);LC505300mg/m3,2小时(小鼠吸入)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遇热、光、水分、过氧化物及铁质易自聚而引起爆炸。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熔点:14℃,沸点:141℃,闪点:50℃,爆炸上限[%(V/V)]:8.0,爆炸下限[%(V/V)]: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仓库、生产车间LD509200mg/kg(大鼠,经口)LD502200mg/kg(小鼠,经口)LC50369-490mg/m3(4小时,大鼠经口)遇高热和明火可燃。分解后可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氰酸。熔点(℃):39-43;沸点(℃):392;闪点(℃):56;乙二胺仓库、生产车间LD50:1298mg/kg(大鼠经口)LC50:300mg/m3(小鼠吸入)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熔点(℃):8.5;沸点(℃):116;闪点(℃):385,爆炸上限[%(V/V)]:16.6,爆炸下限[%(V/V)]:2.7。二甲苯仓库、生产车间LD50:1364mg/kg(小鼠静脉)LC50:无资料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熔点:-25.5℃,沸点:144.4℃,闪点:30℃,爆炸上限[%(V/V)]:7.0,爆炸下限[%(V/V)]:1.0。甲苯-2,4-二异氰酸酯仓库、生产车间LD50:4130mg/kg(大鼠经口)LC50:9700ppb/4H(小鼠吸入)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遇水或水蒸气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若遇高热可发生剧烈分解,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熔点(℃):19.5;沸点(℃):248.4;闪点(℃):110.5,爆炸上限[%(V/V)]:9.5,爆炸下限[%(V/V)]:0.9。丙酮罐区、生产车间LD50:5800mg/kg(大鼠经口);20000mg/kg(兔经皮)LC50:无资料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熔点:-94.6℃,沸点:56.5℃,闪点:-20℃,爆炸上限[%(V/V)]:13.0,爆炸下限[%(V/V)]:2.5。甲苯罐区、生产车间LD50:5000mg/kg(大鼠经口);12124mg/kg(兔经皮)LC50:20003mg/m3,8小时(小鼠吸入)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熔点:-94.9℃,沸点:110.6℃,闪点:4℃,爆炸上限[%(V/V)]:7.0,爆炸下限[%(V/V)]:1.2。丁醇罐区、生产车间LD50:4360mg/kg(大鼠经口);3400mg/kg(兔经皮)LC50:24240mg/m3(大鼠吸入)易燃,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熔点:-88.9℃,沸点:117.5℃,闪点:35℃,爆炸上限[%(V/V)]:11.2,爆炸下限[%(V/V)]:1.4。异丙醇仓库、生产车间LD50:5045mg/kg(大鼠经口);12800mg/kg(兔经皮)LC50:无资料易燃,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熔点:-88.5℃,沸点:80.3℃,闪点:12℃,爆炸上限[%(V/V)]:12.7,爆炸下限[%(V/V)]:2.0。COD浓度≥10000mg/L的废液生产车间、危废仓库//5.1.2生产系统危险性识别本项目生产装置主要包括:①水性涂料树脂生产装置;②胶粘剂生产装置。根据项目生产工艺过程中各工序的操作温度、压力及危险物料等因素,分析可能发生的潜在的突发环境事件类型,具体见表5-2生产装置区突发环境事件类型包括:A—火灾、B—爆炸、C—泄露。表5-2生产设施主要环境风险源识别结果危险单元潜在风险元危险物质潜在突发环境事件类型水性涂料树脂装置聚合釜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ABC乳化釜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ABC胶粘剂生产装置聚合釜TDI、MDI等AC乳化釜乙二胺等AC罐区储罐及管道丙酮、醋酸乙酯等ABC仓库包装桶、包装袋MDI、苯乙烯、乙二胺等ABC灌装车间灌装机有机物AC废气处理装置活性炭吸附脱附处理装置、活性炭吸附装置等苯乙烯、二甲苯、甲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等AC危废仓库废包装桶、袋、高浓有机废液等各类危险废物AC污水处理装置池体构筑物有机废水C5.1.3环境风险类型及危害性分析生产装置系统事故连锁效应的危险性分析根据装置工艺流程及主要物质危险危害性可知,生产过程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火灾爆炸、有毒物质泄漏等,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苯乙烯、甲苯、二甲苯等具有易燃危险特性。在生产过程中若管道、阀门、法兰连接处密闭不良,或者由于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这些物料泄漏,遇火源即发生燃烧引起火灾;如果这些易燃物料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了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还能引起爆炸事故。一旦生产装置系统某一容器或管道物料发生着火,由于其它容器多设置在周边,且有管道相连,会蔓延,造成其它容器着火、爆炸。同时火灾、爆炸也会造成局部管道损坏,导致管道内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因此生产装置系统存在着一定的事故连锁效应。本项目各生产装置相对较独立,因此火灾、爆炸事故波及其他装置的可能性较小。②贮运系统事故连锁效应的危险性分析本项目罐区主要有丙酮储罐和醋酸乙酯储罐。如果罐区附近发生着火,一方面会造成该罐内部物料温度升高,会造成储罐内物料燃烧爆炸;另一方面如不及时对相邻储罐采取消防降温措施也会造成另一相邻贮罐内部物料温度升高,压力升高,如处置不当也会发生储罐泄漏。因此罐区内存在着两个相邻储罐发生连锁爆炸的可能性。但由于贮罐与生产装置区有足够的防火距离,爆炸波及生产装置的可能性较小。事故重叠引起继发事故的危险性分析除了火灾、爆炸和有毒物质泄漏等单一事故类型外,由于火灾爆炸事故引发有机物燃烧释放有毒物质。例如:储罐火灾可能引起泄漏,火灾产生的高温可能导致燃烧反应伴生其它有毒有害气体。其他装置的事故波及到储罐区时,也可能引发储罐区液体物料泄漏。在这种情况下,危险物质的泄漏和燃烧分解可能成为事故的伴生或次生污染,存在有毒物质进入大气的可能性。因一起小事故引发继发事故的可能存在三种情况:一是引起其他装置和设施的火灾、爆炸或损坏;二是装置(或储罐)内加工(或贮存)物料的泄漏和流失,引发继发事故,发生剧烈的或不希望的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或剧毒物质且可能引起爆炸等;三是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有毒物料可能进入环境中,引发环境污染。①生产装置系统事故重叠引起继发事故的危险性分析生产装置系统管道、阀门发生物料泄漏,如果泄漏的是易燃物且又未及时处理或处置不当,物料遇到明火会引起火灾,严重时引起爆炸。生产装置系统物料发生着火,如果未及时控制,火势会加速蔓延,同时会造成附近容器内部物料温度升高,压力增长,如不及时采取消防冷却措施也会爆炸。同时爆炸会造成管道损坏,造成管道物料泄漏,事故重叠引起继发事故的危险性就存在。②贮运系统事故重叠引起继发事故的危险性分析贮运系统贮罐发生火灾,如果火势未及时控制,或者对附近贮罐未进行冷却处理,会造成附近贮罐内部物料温度升高,压力升高,引起储罐爆炸。火灾和爆炸,会造成与之相连管道损坏,造成管道内物料泄漏,存在事故重叠引起继发和伴生事故的危险性。事故引发的伴生/次生环境风险识别1、火灾事故的伴生消防废水根据装置工艺流程、贮运过程及主要物质危害性可知,本项目生产过程和贮运过程存在火灾爆炸的可能性。一旦发生泄漏导致出现火情,在灭火同时,要冷却储罐或生产装置,这时产生的消防废水会携带一定量的有害物质,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收集和处置,将随雨排水系统进入外界水体,将造成河道污染。为此,要将事故发生后产生的消防废水作为事故处理过程中的伴生/次生污染予以考虑,并要对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2、泄漏事故的伴生/次生危险性分折当生产装置和贮罐的管道、阀门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泄漏出来的物质会首先被收集在储罐和工艺生产区的围堰内,进入外环境的可能性很小。泄漏物料一般可由围堰或防火堤收集,在装置区易进入污水系统,造成后续污水处理装置的冲击。应采取措施回收物料后,再将事故废水送处理装置处理,将次生危害降至最低。为了减少上述继发和次生事故的潜在危害,装置在设计和生产中执行严格的设计规范和生产管理制度,比如保证合理的安全防火间距,设置消防设施,设置紧急切断和连锁停车系统,储罐区设置围堰或防火堤,采用密闭的容器和设备,设有紧急泄放系统等。结合生产实际和同行业已发生事故的教训,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应重点防范消防过程中的污水经雨排系统排出厂外,其中可能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料。因此雨排系统应有专门的收集和切断设施,禁止这股污水排入外环境引发次生环境污染。表5-3本项目重点关注风险物质事故状况下伴生/次伴生危害统计表化学品名称条件伴生和次生事故产物危害后果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甲基丙烯酸甲酯遇明火、高热可燃一氧化碳有毒物质自身和次生的CO等以气态形式挥发进入大气,产生的的伴生/次生危害,造成大气污染。有毒物质经清净下水管等排水系统混入清净下水/消防水、雨水中,经厂区排水管线流入地表水体,造成水体污染。有毒物质自身和次生的有毒物质进入土壤,产生的伴生/次生危害,造成土壤污染。丙烯酸丁酯遇明火、高热可燃一氧化碳丙烯酸遇明火、高热可燃一氧化碳乙二胺遇明火、高热可燃一氧化碳、氧化氮苯乙烯遇明火、高热可燃一氧化碳二甲苯遇明火、高热可燃一氧化碳甲苯二异氰酸酯遇明火、高热可燃一氧化碳、氧化氮、氰化氢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遇明火、高热可燃一氧化碳、氧化氮、氰化氢甲苯遇明火、高热可燃一氧化碳丙酮遇明火、高热可燃一氧化碳异丙醇遇明火、高热可燃一氧化碳丁醇遇明火、高热可燃一氧化碳5.1.4危险物质环境转移途径识别通过以上物质识别、生产设施识别、事故连锁效应和重叠继发事故、事故引发的伴生/次生过程看出,本项目所涉及的危险物质的扩散途径主要有:①罐区、生产车间等有毒有害物质泄露后直接扩散进入环境空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②罐区、生产车间等有毒有害物质泄露并达到爆炸极限导致火灾爆炸事故后未完全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进入环境空气,从而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③罐区、生产车间等发生泄露及火灾爆炸事故后产生的消防废水没有及时收集处理,危废暂存库废液泄漏没有及时收集,扩散进入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从而对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产生影响。此外,堵漏过程中可能使用的大量拦截堵漏材料,掺杂一定的物料,若事故排放后随意丢弃、排放,将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伴生、次生危险性分析见下图。次生/次生危害次生/次生危害不完全燃烧直接进入环境次生/伴生危害遇明火、高温完全燃烧进入大气进入水体伴/次生危害次生/伴生危害进入土壤进入水体进入大气次生/次生危害次生/伴生危害爆炸物料泄露燃烧分解产物及次生物造成的大气污染热辐射危害热辐射危害完全燃烧产物造成的大气污染冲击波危害泄露物对大气/水体/土壤产生的伴生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高温分解 直接进入环境直接进入环境图5-1事故状况伴生和次生危险性分析表5-4环境风险事故及危险物质向环境转移途径识别表环境风险事故类型事故位置事故危害形式污染物转移途径大气排水系统土壤、地下水泄漏生产装置储存系统气态扩散//液态/浸流渗透、吸收/生产废水、清下水、雨水、消防废水/危废仓库渗滤液发生泄漏/清下水、雨水、消防废水渗透、吸收火灾引发的次伴生污染生产装置储存系统毒物蒸发扩散//伴生毒物扩散//消防废水/生产废水、清下水、雨水、消防废水渗透、吸收爆炸引发的次伴生污染生产装置储存系统毒物逸散扩散//伴生毒物扩散//消防废水/生产废水、清下水、雨水、消防废水渗透、吸收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失灵或非正常操作环境风险防控设施气态扩散//液态/生产废水、清下水、雨水、消防废水渗透、吸收固态//渗透、吸收运输系统故障储存系统毒物蒸发扩散//伴生毒物扩散//输送系统气态扩散//液态/生产废水、清下水、雨水、消防废水渗透、吸收固态//渗透、吸收5.1.5环境风险识别结果本项目环境风险识别结果详见下表。表5-5本项目环境风险识别结果危险单元潜在风险源主要危险物质潜在突发环境事件类型环境影响途径可能受影响环境敏感目标是否预测水性涂料树脂装置乳化釜、聚合釜等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进出料管全管径泄漏地表水雨污受纳水体否火灾引发伴生/次生污染物危害大气、地表水周边居民等;雨污受纳水体否胶粘剂生产装置聚合釜、乳化釜等二甲苯、甲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等进出料管全管径泄漏大气、地表水周边居民等;雨污受纳水体否火灾、爆炸引发伴生/次生污染物危害大气、地表水周边居民等;雨污受纳水体否仓库包装桶、包装袋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苯乙烯、乙二胺等火灾引发伴生/次生污染物危害大气、地表水周边居民等;雨污受纳水体选取甲苯二异氰酸酯包装桶泄漏进行环境风险分析;选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发生火灾次生HCN进行环境风险分析罐区储罐及管道丙酮、醋酸乙酯进出料管全管径泄漏地表水雨污受纳水体选取丙酮储罐火灾并伴生/次生的一氧化碳进行环境风险分析火灾引发伴生/次生污染物危害大气、地表水周边居民等;雨污受纳水体废气处理区活性炭吸附脱附处理装置、活性炭吸附装置等苯乙烯、二甲苯、甲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等事故排放大气周边居民等否危废仓库包装桶、包装袋、高浓有机废液等各类危险废物包装桶渗漏地下水雨污受纳水体否火灾引发伴生/次生污染物危害大气周边居民等否污水处理站池体构筑物有机废水防渗层破裂地下水周边居民等否5.1.6环境风险潜势初判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P)的分级确定①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计算项目所涉及的每种危险物质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与其在附录B中对应临界量的比值(Q)。在不同厂区的同一种物质,按其在厂界内最大存在总量计算。对于长输管线项目,按照两个截断阀室之间管段危险物质最大存在总量计算。当只涉及一种危险物质时,计算该物质的总量与临界量比值,即为Q;当存在多种危险物质时,则按式(C.1)计算物质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或者以后将要存在的量,t;Q1,Q2,.。。。,QN——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临界量,t;当Q<1时,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当Q≥1时,将Q值划分为:(1)1≤Q<10;(2)10≤Q<100;(3)Q≥100。对照本项目生产过程所涉及到各类危险物质的最大数量(生产场所使用量和储存量之和)和临界量比值计算见下表。表5-6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的比值Q计算情况危险源物质储存量(t)在线量(t)合计量(t)临界量(t)Q甲基丙烯酸甲酯100.73丙烯酸丁酯100.54苯乙烯15.81.617.4101.74丙烯酸500.1丙烯酸异辛酯1000.13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0.23.313.50.527甲苯二异氰酸酯51.12二甲苯0.20.0030.203100.02甲苯0.90.030.93100.09丙酮300.0330.03103乙二胺1100.24异丙醇1.30.071.37100.14丁醇1.30.071.37100.14COD浓度≥10000mg/L9.87/9.87100.99合计35.98注:丙烯酸异辛酯为危害水环境物质急性毒性类别1由上表可知,本项目环境风险物质与临界量的比值10≤21.82<100。②行业及生产工艺(M)确定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C中表C.1,本项目行业及生产工艺见下表5-7,对具有多套工艺单元的项目,对每套生产工艺分别评分并求和。将M划分为(1)M1大于20;(2)10<M2≤20;(3)5<M3≤10;(4)M4=5,分别以M1、M2、M3和M4表示。表5-7企业生产工艺分值情况表评估依据分值标准企业得分企业情况涉及光气及光气化工艺、电解工艺(氯碱)、氯化工艺、硝化工艺、合成氨工艺、裂解(裂化)工艺、氟化工艺、加氢工艺、重氮化工艺、氧化工艺、过氧化工艺、胺基化工艺、磺化工艺、聚合工艺、烷基化工艺、新型煤化工工艺、电石生产工艺、偶氮化工艺10/套0根据“调整的首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中的部分典型工艺”中涉及涂料、粘合剂、油漆等产品的常压工艺不在列入“聚合工艺”无机酸制酸工艺、焦化工艺5/套0无此类工艺及设备其他高温或高压、且涉及危险物质的工艺过程、危险物质贮存罐区5/套(罐区)5厂区设置1个罐区注1:高温指工艺温度≥300℃,高压指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p)≥10.0MPa;由上表可以看出,本项目所属行业及生产工艺特点M为5分,用M4表示。根据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和行业及生产工艺(M),按照表5.2-5确定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等级(P),分别以P1、P2、P3、P4表示。表5-8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等级判定(P)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行业及生产工艺(M)M1M2M3M4Q≥100P1P1P2P310≤Q<100P1P2P3P41≤Q<10P2P3P4P4由上表可知,本项目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等级为“P4”。环境敏感程度(E)的分级①大气环境依据环境敏感目标环境敏感性及人口密度划分环境风险受体的敏感性,分为三种类型,具体见下表。表5-9大气环境敏感程度分级分级大气环境敏感性环境高度敏感区E1周边5km范围内居住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机构人口总数大于5万人,或其他需要特殊保护区域;或周边500m范围内人口总数大于1000人;油气、化学品输送管线周边200m范围内,每千米段人口数大于200人环境中度敏感区E2周边5km范围内居住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机构人口总数大于1万人,小于5万人;或周边500m范围内人口总数大于500人,小于1000人;油气、化学品输送管线周边200m范围内,每千米段人口数大于100人,小于200人环境低度敏感区E3周边5km范围内居住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机构人口总数小于1万人;或周边500m范围内人口总数小于500人;油气、化学品输送管线周边200m范围内,每千米段人口数小于100人本项目周边500m范围内村庄为濮陈集,人口数量约75人,周边500m范围内职工初步估算大于1000人。故判断拟建项目大气环境敏感程度为E1。②地表水环境依据事故情况下危险物质泄漏到水体的排放点受纳地表水体功能敏感性,与下游环境敏感目标情况,地表水功能敏感性分区和环境敏感目标分级分别见下表。表5-10地表水功能敏感性分区敏感性地表水环境敏感性敏感F1排放点进入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为Ⅱ类及以上,或海水水质分类第一类;或以发生事故时,危险物质泄漏到水体的排放点算起,排放进入受纳河流最大流速时,24h流经范围内涉及跨国界的。较敏感F2排放点进入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为Ⅲ类及以上,或海水水质分类第二类;或以发生事故时,危险物质泄漏到水体的排放点算起,排放进入受纳河流最大流速时,24h流经范围内涉及跨省界的低敏感F3上述地区之外的其他地区表5-11环境敏感目标分级分级环境敏感目标S1发生事故时,危险物质泄漏到内陆水体的排放点下游(顺水流向)10km范围内、近岸海域一个潮周期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的两倍范围内,有如下一类或多类环境风险受体: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包括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农村及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红树林、珊瑚礁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海上自然保护区;盐场保护区;含税浴场;海洋自然历史遗迹;风景名胜区;或其他特殊重要保护区域。S2发生事故时,危险物质泄漏到内陆水体的排放点下游(顺水流向)10km范围内、近岸海域一个潮周期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的两倍范围内,有如下一类或多类环境风险受体:水产养殖区;天然渔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海滨风机游览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生物生存区域S3排放点下游(顺水流向)10km范围内、近岸海域一个潮周期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的两倍范围内无上述类型1和类型2包括的敏感保护目标经现场勘查,本项目发生事故时,地表水环境受体为长江,水域环境功能为Ⅲ类,地表水功能敏感性分区为“较敏感F2”,泄漏点下游(顺水流向)10km范围内无表5-11中类型1和类型2包括的敏感保护目标,环境敏感目标分级为“S3”。因此,根据5-12地表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分析,本评价地表水环境敏感程度为“环境中度敏感区E2”。表5-12地表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环境敏感目标地表水功能敏感性F1F2F3S1E1E1E2S2E1E2E3S3E1E2E3=3\*GB3③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水功能敏感性分区和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分别见表5-13和表5-14。表5-13地下水功能敏感性分区敏感性地表水环境敏感性敏感G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以外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他保护区,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较敏感G2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未划定准保护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其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资源(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等其他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级的环境敏感区。不敏感G3上述地区之外的其他地区“环境敏感区”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的设计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经现场勘查,本项目不涉及生活供水水源地保护区、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生活供水水源地补给径流区,故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不敏感G3”。表5-14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分级包气带岩土的渗透性能D1Mb≥1.0m,K≤1.0×10-6cm/s,且分布连续、稳定D20.5m≤Mb<1.0m,K≤1.0×10-6cm/s,且分布连续、稳定Mb≥1.0m,1.0×10-6cm/s<K≤1.0×10-4cm/s,且分布连续、稳定D3岩(土)层不满足上述“D1”和“D2”条件Mb:岩土层单层厚度。K:渗透系数本项目厂区内包气带渗透系数约为2.7×10-5~6.5×10-4,Mb>1.0m,因此,本项目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为D2。依据地下水功能敏感性与包气带防污性能,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为三种类型,具体见下表,根据5-14分析,本评价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环境低度敏感区(E3)”。表5-15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包气带防污性能地下水功能敏感性G1G2G3D1E1E1E2D2E1E2E3D3E2E3E3本项目环境敏感特征详见下表。表5-16本项目环境敏感特征表类别环境敏感特征环境空气厂址周边5km范围内序号敏感目标名称相对方位距离/约km属性人口数(约)1光荣村N2000居民区35户、120人2秦家村NNE2400居民区27户、80人3中沟NE2700居民区27户、80人4石跋河SE1000居民区90户、270人5窑头S1000居民区40户、120人6李七村SW1100居民区27户、80人7孙黄集WSW1900居民区80户、240人8曹墩SW2500居民区25户、75人9仲营WSW2900居民区50户、150人10濮陈集WW330~400居民区22户、70人400~750190户、570人11濮陈学校W490/240人12张家凹WSW1700居民区45户、135人13黑杨村WNW1000居民区80户、240人14赵家凹WNW2000居民区20户、60人15枣林村NW1600居民区80户、240人16张林村NNW1650居民区61户、200人17小时村NNW2100居民区27户、80人18民主村NNW2150居民区60户、180人19基地管委会N2500/50人20西营NNE4200居民区120户、400人21乌江镇N4980居民区2万人22驻马村NNE4320居民区40户、150人23刘家转NE3600居民区20户、60人24黄坝村SW3500居民区50户、150人25五墩村WSW3000居民区20户、60人26韩家湾WSW4600居民区40户、120人27宋桥村W3700居民区70户、210人28小王村WNW4200居民区50户、150人29姜庄NW3300居民区80户、240人30黄通NNW3400居民区20户、60人31任保村NNW4900居民区20户、60人厂址周边500m范围内人口数小计居民75人,职工1300人厂址周边5km范围内人口数小计24700人大气环境敏感程度E值E1地表水序号受纳水体名称排放点水域环境功能24h内流经范围/km1长江长江水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暴雨时期以1m/s计,24小时流经范

围为86.4公里,跨国江苏省界。内陆水体排放点下游10km(近岸海域一个潮周期最大水平距离两倍)范围内敏感目标序号敏感目标名称环境敏感特征水质目标与排放点距离/m1长江重要水体Ⅲ类/地表水环境敏感程度E值E2地下水序号环境敏感区名称环境敏感特

征包气带防污性能与下游厂界

距离/m1上述地区之

外的其它地区/根据区域最近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项目所在地岩土层单层厚度2.7×10-5~6.5×10-4,Mb>1.0m因而包气带防污性能

为D2。/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E值E环境风险潜势的确定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6.4章节,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潜势划分为Ⅰ、Ⅱ、Ⅲ、Ⅳ/Ⅳ+。根据建设项目设计的物质和工艺系统的危险性及其所在的环境敏感程度,结合事故情形下环境影响途径,对建设项目潜在环境危害程度进行概化分析。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潜势综合等级取各要素等级的相对高值,大气、地表水、地下水环境风险潜势判断情况分别见下表。表5-17本项目大气环境风险潜势判断环境敏感程度(E)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P)极高危害(P1)高度危害(P2)中度危害(P3)轻度危害(P4)环境高度敏感区(E1)Ⅳ+ⅣⅢⅢ环境中度敏感区(E2)ⅣⅢⅢⅡ环境低度敏感区(E3)ⅢⅢⅡⅠ注:Ⅳ+高环境风险。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本项目大气环境风险潜势划分为“Ⅲ(P4E1)”。表5-18本项目地表水环境风险潜势判断环境敏感程度(E)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P)极高危害(P1)高度危害(P2)中度危害(P3)轻度危害(P4)环境高度敏感区(E1)Ⅳ+ⅣⅢⅢ环境中度敏感区(E2)ⅣⅢⅢⅡ环境低度敏感区(E3)ⅢⅢⅡⅠ注:Ⅳ+高环境风险。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本项目地表水环境风险潜势划分为“Ⅱ(P4E2)”。表5-19本项目地下水环境风险潜势判断环境敏感程度(E)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P)极高危害(P1)高度危害(P2)中度危害(P3)轻度危害(P4)环境高度敏感区(E1)Ⅳ+ⅣⅢⅢ环境中度敏感区(E2)ⅣⅢⅢⅡ环境低度敏感区(E3)ⅢⅢⅡⅠ注:Ⅳ+高环境风险。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本项目地下水环境风险潜势划分为“Ⅰ(P4E3)”。5.1.7项目环境风险潜势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根据建设项目设计的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和所在地的环境敏感性确定环境风险潜势,按照表5-20确定评价等级。表5-20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环境风险潜势Ⅳ、Ⅳ+ⅢⅡⅠ评价工作等级一二三简单分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中对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原则和方法,根据表5-17~5-19确定本项目大气环境风险潜势划分为“Ⅲ(P4E1)”,地表水环境风险潜势划分为“Ⅱ(P4E2)”,本项目地下水环境风险潜势划分为“Ⅰ(P4E3)”,各环境要素环境风险潜势最高值为Ⅲ。根据表5-20判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二级。5.2环境风险源项分析及后果计算5.2.1环境风险事故情形设定同类事故发生情况案例1:2010年10月28日21时,一辆载有32.7t苯乙烯的槽罐车,在行至309省道略阳段郭镇芋家垭隧道外50m处时,由于驾驶员操作不当,槽罐车侧翻坠人路边深达3m的排水沟内,导致苯乙烯大量泄漏。案例2:2013年25日晚8时50分许,慈溪中横线和庵宗公路交叉口发生一起工程车撞击槽罐车的事故,造成槽罐车上装载的危险品二甲苯发生泄漏,当地交通被迫中断。消防部门经过7个小时连续奋战,才排除了险情。案例3:2013年11月26日,固安县廊涿公路北侧、龙腾驾校训练场南侧约50米处,发生了一起因交通事故引发的运输二甲苯罐车侧翻并有液体泄露的突发事件。县环保局、交警和消防等部门赶赴现场,通过封锁现场、洒水降温、疏散周围人员、处理受污土壤等措施,经过8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当晚22时13分环境应急现场处置完毕。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其它环境污染。环境风险事故情形设定环境风险事故情形应包括危险物质泄漏,以及火灾、爆炸等引发的伴/次生污染物排放情形。对不同环境要素产生影响的风险事故情形分别进行设定。风险事故情形设定的不确定性与筛选。由于事故触发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事故情形的设定并不能包含全部可能的环境风险,但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事故情形分析可为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概率评价法则是根据系统各组成要素的故障率及失误率,确定系统发生事故的概率,然后同既定的目标值相比较。通常采用事故树和事件树分析,建立数字模型,决定目标函数,然后求解。由于目前缺乏各原因事件的发生概率较系统的统计资料,故顶事件概率计算较为困难。由于事故发生的不可预见性,引发事故的因素较多,风险评价中的事故概率预测非常复杂,从理论上讲可以应用故障树法、事件树法等方法来分析和确定一个事件的发生概率,但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很难估算,实际应用时难度很大,因此,本评价通过对国内同类装置或建设项目的事故原因统计资料的分析,以事件发生的频率代替其概率。并从这些事故的原因统计中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最大可信事故指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在所有预测的事故中最严重,并且发生该事故的概率不为0的事故。按石油化工装置划分事故,根据“世界石油化工企业近30年发生的100起特大型火灾爆炸事故”,按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则得出表5-21所列结果。表5-21按事故原因分类的事故频率分布表序号事故原因事故频率数(件)事故频率(%)所占比例顺序1阀门、管线泄漏3435.112泵、设备故障1818.223操作失误1515.634仪表、电气失控1212.445突沸、反应失控1010.456雷击自然灾害88.26从事故频率分布来看,由于阀门、管线泄漏造成的特大火灾爆炸事故所占比例很大,占35.1%;而泵、设备故障及仪表、电气失控列第二,占30.6%;对于完全可以避免的人为事故亦达到15.6%;而装置内物料突沸和反应失控占10.4%;不可忽视的雷击也占到8.2%。此外,在100起特大火灾爆炸事故中,报警及消防不力也是事态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有12起是因消防水泵无法启动而造成灾难性后果。值得注意的是烃类、蒸汽等飘逸扩散的蒸气云团以及烃类、蒸气积聚弥漫在建筑物内产生的爆炸不仅所占事故比例高达至43%,而且这种爆炸是最具毁灭性的,其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热辐射以及飞散抛掷物等还会造成二次事故。(1)泄漏事故概率分析泄漏事故类型如容器、管道、泵体、压缩机、装卸臂和装卸软管的泄漏和破裂等泄漏频率采用风险导则(HJ169-2018)附录E.1,详见下表。表5-22泄漏事故类型概率推荐值分析部件类型泄漏模式泄漏概率反应器/工艺储罐/气体储罐/塔器泄漏孔径为10mm孔径10min内储罐泄漏完储罐完全破裂1.00×10-4/a5.00×10-6/a5.00×10-6/a常压单包容储罐泄漏孔径为10mm孔径10min内储罐泄漏完储罐完全破裂1.00×10-4/a5.00×10-6/a5.00×10-6/a常压双包容储罐泄漏孔径为10mm孔径10min内储罐泄漏完储罐完全破裂1.00×10-4/a1.25×10-8/a1.25×10-8/a常压全包容储罐储罐完全破裂1.00×10-8/a内径≤75mm的管道泄漏孔径为10%孔径全管径泄漏5.00×10-6(m/a)1.00×10-6(m/a)75mm<内径≤150mm的管道泄漏孔径为10%孔径全管径泄漏2.00×10-6(m/a)1.00×10-6(m/a)内径>150mm的管道泄漏孔径为10%孔径(最大50mm)全管径泄漏2.40×10-6(m/a)1.00×10-7(m/a)泵体和压缩机泵体和压缩机最大连接管泄漏孔径为10%孔径(最大50mm)泵体和压缩机最大连接管全管径泄漏5.00×10-4(m/a)1.00×10-4(m/a)装卸臂装卸臂连接管泄漏孔径为10%孔径(最大50mm)装卸臂全管径泄漏3.00×10-7(m/a)3.00×10-8(m/a)装卸软管装卸软管连接管泄漏孔径为10%孔径(最大50mm)装卸软管全管径泄漏4.00×10-5(m/a)4.00×10-6(m/a)对照上述风险识别和概率统计的数据进行汇总,本项目环境风险事故情景为:(1)仓库中甲苯二异氰酸酯包装桶发生泄漏,挥发甲苯二异氰酸酯对空气环境的污染。(2)由于腐蚀或外力作用,罐区丙酮储罐底阀泄漏,出现泄漏,挥发的丙酮对空气环境造成的污染。(3)丙酮泄漏引起的火灾、爆炸产生的CO对空气环境造成的污染(罐区丙酮碳质量分数最高,为6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包装桶引起的火灾、爆炸产生的HCN对空气环境造成的污染。表5-23本项目环境风险事故情景发生概率统计一览表风险事故情景部件类型泄漏模式概率统计丙酮储罐底阀破裂内径≤75mm的管道全管径泄漏1×10-6/(m•a)甲苯二异氰酸酯包装桶破裂///丙酮不完全燃烧伴生CO排放至大气环境///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燃烧次生CO排放至大气环境///5.2.2源项分析泄漏事故源项分析本项目风险评价选取碳丙酮储罐与甲苯二异氰酸酯包装桶进行泄露事故源项分析,具体储存情况见表5-24。表5-24本项目风险物质丙酮和甲苯二异氰酸酯储存情况名称规格数量容器类型储存条件温度℃压力MPa是否氮封丙酮储罐Φ2800×90001卧式储罐常温常压否甲苯二异氰酸酯200kg包装桶1/常温常压/(1)液体泄漏速率估算泄漏速率根据HJ169-201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附录F中提供的液体泄漏速率计算公式(即柏努利方程):式中:QL——液体泄漏速度,kg/s;Cd——液体泄漏系数,本报告取值Cd=0.65;A——裂口面积,管道阀门直径以50mm计。P——容器内介质压力,Pa;P0——环境压力,Pa;ρ——液体密度,kg/m3;g——重力加速度,9.8m/s2;h——裂口之上液体高度,m;表5-25液体泄漏系数(Cd)雷诺数Re裂口形状圆形(多边行)三角形长方形>1000.650.600.55≤1000.500.650.40表5-26液体泄漏量计算参数选取及计算结果参数丙酮储罐甲苯-2,4-二异氰酸酯包装桶容器内介质压力P101325Pa/环境压力P0101325Pa/液体泄漏系数Cd0.65/裂口面积A0.002m2/重力加速度g9.81m/s2/液体密度ρ870kg/m3/液位高度h2.2m/排放历时30min/平均泄漏速率7.43kg/s/泄漏量13.37t200kg根据计算:丙酮的泄露速率=7.43kg/s,泄漏时间为30分钟,泄漏量Q=13.37t;甲苯二异氰酸酯包装桶按全部泄漏计,则泄漏量Q=0.2t。泄漏液体挥发量估算泄漏液体的蒸发分为闪蒸蒸发、热量蒸发和质量蒸发三种,其蒸发总量为这三种蒸发之和。根据丙酮和甲苯二异氰酸酯的物理性质,本次泄漏蒸发量的计算中不考虑丙酮和甲苯-2,4-二异氰酸酯的闪蒸蒸发和热量蒸发。泄漏丙酮和甲苯-2,4-二异氰酸酯质量蒸发速率估算如下:根据HJ169-201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附录F中提供的质量蒸发计算公式:式中:Q——质量蒸发速度,kg/s;,n——大气稳定度系数,见表5-27;p——液体表面蒸气压,Pa;R——气体常数;J/mol·k;T0——环境温度,k;M——物质的摩尔质量,kg/mol; u——风速,m/s;r——液池半径,m。表5-27α、n系数与大气稳定度的关系稳定度条件nα不稳定(A,B)0.23.846×10-3中性(D)0.254.685×10-3稳定(E,F)0.35.285×10-3表5-28质量蒸发模式计算参数选取及结果项目丙酮乙二胺液池半径(m)9.72液体表面蒸气压(Pa)3795366环境温度(K)303303气体常数(J/mol·k)8.3148.314摩尔质量(kg/mol)0.0580.174质量蒸发速率(kg/s)1.5m/s(F)0.4360.0004在F稳定度下的挥发速率及源强参数列于表5-29。表5-29丙酮和甲苯-2,4-二异氰酸酯挥发速率和源项参数事故类型泄漏物质风速稳定度挥发速率kg/s持续时间min挥发量kg排放高度m储罐底阀或管径泄漏丙酮小风(1.5m/s)F0.43630784.81包装桶破裂甲苯-2,4-二异氰酸酯小风(1.5m/s)F0.0004300.7215.2.3风险预测与评价预测模型及参数选取(1)预测气象参数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二级评价需选取最不利气象条件进行后果预测。最不利气象条件选取F稳定度,1.5m/s风速,温度25℃,相对湿度50%。(2)预测模型及参数选取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中附录G,液池蒸发气体的扩散模拟采用AFTOX模型,因此本项目选用AFTOX模型进行预测预测。表5-30大气风险预测模型主要参数表参数类型选项参数CO丙酮甲苯-2,4-二异氰酸酯HCN基本情况事故源经度/(°)E118.454E118.454E118.454E118.454事故源纬度/(°)N31.806N31.806N31.805N31.805事故源类型火灾次生泄漏泄漏火灾次生气象参数气象条件类型最不利气象最不利气象最不利气象最不利气象风速(m/s)1.5环境温度/℃25252525相对湿度/%50505050稳定度FFFF其它参数地表粗糙度/m1111是否考虑地形是是是是地形数据精度/m90909090(3)大气毒性终点浓度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TJ169-2018中附录H,项目拟定风险源中危险物质大气毒性终点浓度见下表。表5-31危险物质大气毒性终点浓度值物质名称毒性终点浓度-1/(mg/m3)毒性终点浓度-2/(mg/m3)丙酮140007600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3.60.59CO38095HCN177.8(4)预测结果及评价当丙酮储罐底阀出现破裂后,在不利气象条件F类稳定度、风速1.5m/s情况下,泄漏的丙酮未出现1级和2级毒性终点。当甲苯-2,4-二异氰酸酯包装桶出现破裂,在不利气象条件F类稳定度、风速1.5m/s情况下泄漏预测结果如下。表5-32甲苯-2,4-二异氰酸酯包装桶泄漏下风向最大预测浓度一览表下风向距离m最不利气象条件甲苯-2,4-二异氰酸酯出现时间mim最大浓度mg/m3100.15.996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