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测试理想气体压强、温度和体积之间满足的关系是
A:
(P-a)V=nRT
B:
PV=nR(T-a)
C:PV=nRT
D:P(V-a)=nRT
答案:C理想气体是忽略了
A:分子自身的体积
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C:未做任何忽略
D:温度的影响
答案:AB1mol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当其经历一循环过程后,作功W=400J,则该过程的热量Q为:
A:400J
B:
0
C:-400J
D:因未指明是可逆过程,无法确定
答案:C某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p1,V1,T1)出发,分别经恒温可逆压缩和绝热可逆压缩至同一体积V2,若环境所做功的绝对值分别为WT和WA,问WT和WA的关系如何?
A:WT和WA无确定关系
B:WT<WA
C:WT=WA
D:
WT>WA
答案:B封闭体系从A态变为B态,可以沿两条等温途径:甲)可逆途径;乙)不可逆途径则下列关系式:
⑴
ΔU可逆>ΔU不可逆
⑵
W可逆>W不可逆
⑶
Q可逆>Q不可逆
⑷
(Q可逆-W可逆)>(Q不可逆-W不可逆)
正确的是:
A:(3),(4)
B:(1),(2)
C:(1),(4)
D:(2),(3)
答案:D下面陈述中,正确的是:
两物体之间只有存在温差,才可传递能量,反过来体系与环境间发生热量传递后,必然要引起体系温度变化
A:
两物体之间只有存在温差,才可传递能量,反过来体系与环境间发生热量传递后,必然要引起体系温度变化
B:热量是由于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它总是倾向于从含热量较多的高温物体流向含热量较少的低温物体
C:虽然Q和W是过程量,但由于QV=ΔU,Qp=ΔH,而U和H是状态函数,所以QV和Qp是状态函数
D:
封闭体系与环境之间交换能量的形式非功即热
答案:D恒容下,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内能将
A:增加
B:
不变
C:
降低
D:增加、减少不能确定
答案:C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哪一组的描述是正确的?
A:Q>0,△H=0,△P<0
B:
Q<0,△H=0,△P<0
C:Q=0,△H=0,△P<0
D:Q=0,△H<0,△P>0
答案:C理想气体的焦耳-汤姆孙系数一定等于零。此话对吗
A:错
B:对
答案:B理想气体向真空绝热膨胀,dU=0,dT=0,而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dH=0,dT≠0。上述两结论对吗?
A:对
B:错
答案:A第二章测试恒温恒压条件下,某化学反应若在电池中可逆进行时吸热,据此可以判断下列热力学量中何者一定大于零
A:
ΔU
B:
W
C:ΔS
D:
ΔH
答案:C从始态A经某一过程到达终态B,则dS=
A:(Q/T)R
(R代表可逆过程)
B:Q/T
C:
0
D:(Q/T)
答案:A任意体系经一循环过程,ΔU,ΔH,ΔS均为零,此结论对吗?
A:对
B:错
答案:A用1mol理想气体进行焦耳实验(自由膨胀),求得ΔS=19.16J·K-1,则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为:
A:
ΔG>19.16J
B:ΔG=19.16J
C:
ΔG=0
D:
ΔG<19.16J
答案:D封闭体系中,若某过程的ΔA=0,应满足的条件是:
A:
等容等压,且Wf=0的过程
B:等温等容,且Wf=0的可逆过程
C:
等温等压,且Wf=0的可逆过程
D:绝热可逆,且Wf=0的过程
答案:B1×10-3kg水在373K,101325Pa的条件下汽化为同温同压的水蒸气,热力学函数变量为ΔU1,ΔH1和ΔG1;现把1×10-3kg的H2O(温度、压力同上)放在恒373K的真空箱中,控制体积,体系终态蒸气压也为101325Pa,这时热力学函数变量为ΔU2,ΔH2和ΔG2。问这两组热力学函数的关系为
A:ΔU1>ΔU2,ΔH1>ΔH2,ΔG1>ΔG2
B:ΔU1=ΔU2,ΔH1>ΔH2,ΔG1=ΔG2
C:ΔU1=ΔU2,ΔH1=ΔH2,ΔG1=ΔG2
D:ΔU1<ΔU2,ΔH1<ΔH2,ΔG1<ΔG2
答案:C恒压下纯物质当温度升高时其吉布斯自由能:
A:
不变
B:
上升
C:
无法确定
D:下降
答案:D下列不属于(¶G/¶p)T,n=(¶H/¶p)S,n,的使用条件的是
A:等温过程
B:
等温等熵过程
C:等熵过程
D:
任何热力学均相平衡体系,Wf=0
答案:ABC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体积由V1变到V2,其ΔU=0,ΔS>0,对吗
A:对
B:错
答案:A凡是ΔS>0的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对吗?
A:对
B:错
答案:B第三章测试理想溶液具有一定的热力学性质。在下面叙述中哪个是错误的
A:ΔmixV=0
B:ΔmixA=0
C:ΔmixU=0
D:ΔmixH=0
答案:B关于理想液体混合物,下面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理想液体混合物一定是无热溶液,但无热溶液不一定是理想溶液
B:理想液体混合物可以是电解质溶液,也可是非电解质溶液
C:理想液体混合物中任一组分在所有浓度时都遵守拉乌尔定律
D:理想液体混合物是指所有分子之间的引力和分子体积都相仿的多组分体系
答案:ACD2molA物质和3molB物质在等温等压下混合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该系统中A和B的偏摩尔体积分别为1.79×10-5m3×mol-1,2.15×10-5m3×mol-1,则混合物的总体积为:
A:8.95×10-5m3
B:
9.85×10-5m3
C:1.003×10-4m3
D:
9.67×10-5m3
答案:C由A及B二种液体组成理想溶液,A、B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pA、pB,x为液相组成,y为气相组成,若pA>pB(*表示纯态),则:
A:xA>yA
B:xA>xB
C:xA<yA
D:无法确定
答案:C假设A,B两组分混合可以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说明A,B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微弱。
A:对
B:错
答案:B主要决定于溶解在溶液中粒子的数目,而不决定于这些粒子的性质的特性叫
A:
等电子特性
B:各向同性特性
C:一般特性
D:依数性特征
答案:D自然界中,有的高大树种可以长到100m以上,能够提供营养及水位到树冠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A:因外界大气压引起的树干内导管的空吸作用
B:营养和水分自雨水直接落到树冠上
C:树干中微导管的毛细作用
D:树内体液含盐浓度高,渗透压大
答案:D20摄氏度时,将68.4kg的蔗糖溶于1000g的水中形成稀溶液,则该溶液的渗透压是
A:467000Pa
B:46700Pa
C:无法确定
D:4670Pa
答案:A反渗透已经应用于海水淡化和纯水制备等领域,这种说法对吗?
A:对
B:错
答案:A范霍夫公式只适用于稀溶液,这种说法对吗?
A:对
B:错
答案:A第四章测试当克-克方程应用于凝聚相转变为蒸气时,则
A:p必随T之升高而降低
B:p随T之升高可变大也可减小
C:p必不随T而变
D:p必随T之升高而升高
答案:A在多相平衡系统中,杠杆规则适用于二组分系统的任何相区。
A:对
B:错
答案:B对于恒沸混合物的描述,下列各种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不具有确定的组成
B:与化合物一样,具有确定的组成
C:恒沸点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
D:平衡时,气相和液相的组成相同
答案:B当水处在三相点平衡时,系统发生绝热膨胀,温度降低0.1K,水的相态将如何变化?
A:相数减少
B:自由度数增加
C:相数增加
D:自由度数减少
E:气相消失,液相、固相共存
答案:AB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水的三相点的温度是273.15K,压力是610.62Pa
B:三相点的温度和压力仅有系统决定,不能任意改变
C:水的三相点f=0,而冰点f=1
D:水的冰点温度是0oC(273.15K),压力是101325Pa
答案:BCD对于二组分气—液平衡系统,哪一个可以用蒸馏或精馏的方法将两个组分分离成纯组分?
A: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最大正负差的双液系
B: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最大正偏差的双液系
C:部分互溶的双液系
D:接近于理想的液体混合物
答案:D在双组分体系T-X图上,若有一极小点,则该点
A:叫最高恒沸混合物
B:所对应的组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发生变化
C:在该点气液两相的量相同
D:叫最低恒沸混合物
答案:D关于杠杆规则的适用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适用于二组分体系的两相平衡区
B:适用于单组分体系的两个平衡相
C:适用于三相平衡线上的任意两个平衡相
D:适用于二组分体系相图中的任何区
E:适用于三组分体系中的两个平衡相
答案:BDN2的临界温度是124K,如果想要液化N2就必须:
A:在恒温下降低压力
B:在恒温下增加压力
C:在恒压下降低温度
D:在恒压下升高温度
答案:C某一水溶液中有n种溶质,其摩尔分数分别是x1,x2,…,xn,若使用只允许水出入的半透膜将此溶液与纯水分开,当达到渗透平衡时水面上的外压为pw,溶液面上外压为ps,则该体系的自由度数为:
A:f=n+2
B:
f=n+3
C:
f=n+1
D:
f=n
答案:A第五章测试水溶液中氢和氢氧根离子的电淌度特别大,究其原因,下述分析哪个对?
A:发生质子传导
B:离子荷质比大
C:发生电子传导
D:离子水化半径小
答案:A
zB、rB及cB分别是混合电解质溶液中B种离子的电荷数、迁移速率及浓
度,对影响B离子迁移数(tB)的下述说法哪个对?
A:其他选项均未说完全
B:│zB│、rB愈大,tB愈大
C:│zB│、rB、cB愈大,tB愈大
D:
│zB│愈大,tB愈大
答案:A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mol·kg-1和0.1mol·kg-1的两个电解质溶液,
其电阻分别为1000W和500W,则它们依次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
A:5:10
B:10:5
C:
1:5
D:5:1
答案:D
CaCl2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
A:L¥(CaCl2)=lm(Ca2+)+2lm(Cl-)
B:L¥(CaCl2)=½lm(Ca2+)+lm(Cl-)
C:
L¥(CaCl2)=lm(Ca2+)+lm(Cl-)
D:L¥(CaCl2)=2[lm(Ca2+)+lm(Cl-)]
答案:A
离子迁移数与离子速率成正比,某正离子的运动速率一定时,其迁移数也一定
A:对
B:错
答案:B有下列溶液:
(A)0.001mol·kg-1KCl
(B)0.001mol·kg-1
KOH
(C)0.001mol·kg-1HCl
(D)1.0mol·kg-1KCl
其中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A:B
B:C
C:D
D:A
答案:BC无限稀释摩尔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负离子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只适用于强电解质。
A:错
B:对
答案:A金属活性排在H2之前的金属离子,如Na+能优先于H+在汞阴极上析出,这是由于
A:H2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以至于f(Na+/Na)>f(H+/H2)
B:f$(Na+/Na)<f$(H+/H2)
C:h(Na)<h(H2)
D:
f(Na+/Na)<f(H+/H2)
答案:A电解金属盐的水溶液时,在阴极上
A: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代数和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B:还原电势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C:还原电势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D: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和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答案:A
以石墨为阳极,电解0.01mol·kg-1
NaCl溶液,在阳极上首先析出:已知:f
$(Cl2/Cl-)=1.36V,
h(Cl2)=0V,
f$(O2/OH-)=0.401V
,h(O2)=0.8V
A:O2
B:Cl2与O2混合气体
C:无气体析出
D:
Cl2
答案:D第六章测试有一露于空气中的球形液膜,若其直径为2×10-3m,表面张力为0.7N·m-1,则该液膜所受的附加压力为:
A:
5.6kPa
B:
1.4kPa
C:
8.4kPa
D:2.8kPa
答案:D
半径为1×10-2m的球形肥皂泡的表面张力为0.025N·m-1,其附加压力为:
A:10N·m-2
B:
0.025N·m-2
C:0.25N·m-2
D:
2.5N·m-2
答案:A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弯曲液面的表面张力的方向指向曲率中心
B:平面液体没有附加压力
C: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指向曲率中心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医诊所面试经验分享报告医师职业生涯规划建议
- 专家解读时事热点如何成为高效媒体撰稿人
- 2026-2031中国光纤温度传感器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可行性预测报告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植物源生物农药市场深度分析及行业前景展望报告
- 2026-2031中国葡甲胺产业发展前景及供需格局预测报告
- 气滞证蛋白互作网络研究-洞察及研究
- 多体纠缠编码-第1篇-洞察及研究
- 基因重复的进化意义与多样性-洞察及研究
- 2025-2030中国漂洗添加剂行业人才需求与培养体系构建分析
- 服装色彩持久性研究-洞察及研究
- 暖通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银行消保服务培训课件
- 12D101-5110KV及以下电缆敷设工程
- 《平方差公式》说课课件
- 《PDCA培训教材》课件
- 作为大学生如何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1500字
- 07第七讲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 宁骚公共政策学
- 机电安装工程预留预埋施工方案改用于上传
- 第9章 钢中的回火转变
- 门诊病历管理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