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供电系统保护接地与防雷第一页,共39页。第一节供电系统的保护接地
第二页,共39页。一、接地和接地装置
1.接地的基本概念
电气设备的某部分与大地之间做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接地装置是由接地体和接地线两部分组成的。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或接地极。接地体与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的连接线,称为接地线。由若干接地体在大地中相互用接地线连接起来的一个整体,称为接地网。
第三页,共39页。
接地电流、对地电压及接地电流电位分布曲线
当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电流就通过接地体向大地作半球形散开,这一电流称为接地电流-IE。试验表明,在距单根接地体或接地故障点20m左右的地方,实际上散流电阻已趋近于零,电位为零的地方,称为电气上的“地”或“大地”。电气设备的接地部分与零电位的“地”(大地)之间的电位差,就称为接地部分的对地电压,如图中的UE。
2.接地装置的散流效应
第四页,共39页。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示意图
接触电压是指设备的绝缘损坏时,在身体可同时触及的两部分之间出现的电位差。
跨步电压是指在故障点附近行走,两脚之间出现的电位差第五页,共39页。二、接地的种类
接地可分为正常接地和非人为的故障接地两类,正常接地又有工作接地和安全接地之分,电力系统的接地网具有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三项功能。
工作接地是指系统运行中需要的接地,它是系统供电回路的必要组成部分。工作接地有两种情况:①利用大地作导线的接地,在正常情况下有电流通过,如直流工作接地、弱电工作接地等;②为了维持系统安全运行而设的接地,在正常情况下只有很小的不平衡电流甚至没有电流通过,如变压器、发电机、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点接地等,都属于该类接地。工作接地第六页,共39页。根据供电系统的中性点及电气设备的接地方式,保护接地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即:IT型、TN型及TT型。(2)安全接地安全接地也称保护接地,主要包括防止触电或反击的保护接地、防雷接地(或称过电压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和屏蔽接地四种。保护接地并非电网系统供电回路的一部分,而是一种技术上的安全措施,它是把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对地电压的金属部分同大地紧密地连接起来。例如,电力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杆塔,由于绝缘损坏等原因有可能带电,为了防止这种电压危及人身安全而设的接地称为保护接地。过电压保护接地是指为了限制过电压危险而设的接地,如避雷针、避雷器和避雷线等防雷设备的接地。在电力网中,有时也把避雷器等的接地叫做工作接地。第七页,共39页。
1、
IT系统
电源小电流接地系统的保护接地方式,电气设备的不带电金属部分直接经接地体接地
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IT系统)
当电气设备外壳带电时,接地电容电流分别经接地体和人体两条支路通过。只要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在一定范围内,就会使流经人体的电流被限制在安全范围内。第八页,共39页。
2、
TT系统
配电系统的中性线N引出,但电气设备的不带电金属部分经各自的接地装置直接接地
TT系统
第九页,共39页。
3、
TN系统
TN系统
当供电系统是大电流接地系统时,接在系统中的设备进行保护接地,称为TN系统。第十页,共39页。TN系统TN-C系统TN-S系统TN-C-S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线N与保护线PE是合在一起的,电气设备不带电金属部分与之相连。配电线路中性线N与保护线PE分开,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在保护线PE上。TN-C和TN-S系统的综合,电气设备大部分采用TN-C系统接线,在设备有特殊要求场合局部采用专设保护线接成TN-S形式根据电气设备不同的接地方法,TN系统又分为以下三种形式:第十一页,共39页。四、共同接地与重复接地
1、共同接地
要想用简单可靠的方法保证安全,就应当采取共同接地的方式(见图5-9)。这样就可以将两相分别接地短路变成相间短路,迅速使保护装置动作。图5-9共同接地第十二页,共39页。
2、重复接地同一低压系统中,不能有的采取保护接地,有的又采取保护接零,否则当采取保护接地的设备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采取保护接零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将带上危险的电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的设备不允许采用保护接零。因为任一设备发生碰壳时都将使所有设备外壳上出现近于相电压的对地电压,这是十分危险的。在中性线上不允许安装熔断器和开关,以防中性线断线,失去保护接零的作用,为安全起见,中性线还必须实行重复接地,以保证接零保护的可靠性。第十三页,共39页。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中采用接零时,将零线上的一点或多点再次与大地作金属性连接,称为重复接地。重复接地可在系统中发生碰壳短路时降低零线的对地电压,减轻触电的危险。当采用保护接零而零线断裂时,如果在断线后的电力设备有一相碰壳,则后面的零线会带上相电压,造成危险。采用了重复接地后,接在断裂处后面的所有电气设备外壳上的对地电压UE<<
U,危险程度大大降低,第十四页,共39页。第二节供电系统的防雷保护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雷电现象比较复杂,产生原因的学说很多,它与当地的地球纬度、地质结构、地物地貌、大气气流等都有关系。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的放电现象。产生雷电的条件是雷雨云中有积累并形成极性。雷电分直击雷、电磁脉冲、球形雷、云闪四种
带电雷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为主。因此,云的上、下部之间形成一个电位差。当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放电,这就是我们常见的闪电现象。放电过程中,由于闪电通道中温度骤增,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第十五页,共39页。过电压内部过电压外部过电压(雷电过电压)直击雷击感应雷击雷电波侵入操作过电压谐振过电压等
防雷就是防止由直击雷形成的雷电流或雷电的电磁脉冲形成的过电压对供电系统及设备造成的损害。(二)雷电流的产生和过电压的形式
闪电的的平均电流是3万安培,最大电流可达30万安培。闪电的电压很高,约为1亿至10亿伏特。一个中等强度雷暴的功率可达一千万瓦,相当于一座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带有电荷的雷云与地面的突起物接近时,它们之间就发生激烈的放电,形成雷电流。第十六页,共39页。雷云大地直击雷示意图大地雷云雷电先导迎电先导放电一、直击雷及防直击雷装置
第十七页,共39页。雷电流是一个陡度很高、幅值很大的冲击波电流。对电力系统的电气设备来说,雷电流的陡度越大,在负载电感L上产生的过电压也越大,对绝缘的破坏性也就越严重。一、直击雷及防直击雷装置
直击雷:又称直接雷击,它是指雷电直接击打在地面建筑物、供配电网络及设备上。
雷云对地或架空线路的放电就会造成雷电流。强大的雷电流通过输配电线路传输至系统,产生的热效应和力效应不仅会危害线路本身,而且危及与之相连的变配电所及设备的安全。
第十八页,共39页。防雷设备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组成。接闪器是专门用来接受直接雷击的金属物体。接闪器包括金属杆状的避雷针,金属线状的避雷线,金属带状或网状的避雷带、避雷网等。
避雷针的作用是引雷。1.避雷针
第十九页,共39页。避雷针是防止直击雷的有效措施。一定高度的避雷针(线)下面,有一个安全区域,此区域内的物体基本上不受雷击。我们把这个安全区域叫做避雷针的保护范围。第二十页,共39页。避雷针的保护范围用“滚球法”来确定。当避雷针高度为h时,如h≤hr,地面上的保护半径r0为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高度为hx的平面xx’上的保护半径rx为
第二十一页,共39页。避雷针接地必须良好,接地电阻不宜超过10;
35kV及以下变配电所的避雷针应单独装设支架,避雷针与被保护设备之间的空气距离不小于5m;独立避雷针应有自己专用的接地装置,接地装置与变配电所接地网间的地中距离不应小于3m;避雷针及接地装置与道路入口等的距离不小于3m。Ω第二十二页,共39页。“折线法”现行电力行业标准DL/T620-1997规定,用于变配电所和电力线路的防雷保护时,避雷针、线的保护范围按“折线法”来确定。2.避雷线
避雷线的接闪原理与避雷针类似。第二十三页,共39页。感应雷:指雷电对设备、线路或其它物体的静电感应所引起的过电压现象。如在户外输电线路上空若存在雷云,带电荷的雷云将对导线产生静电感应,相当于在导线上充以大量与雷云相异的电荷并建立起相应的雷电感应过电压。当雷云对附近地面或另一雷云放电后,导线上感应电荷将失去束缚而成为自由电荷,它在雷电感应过电压的推动下,以电磁波的速度向导线两侧冲击流动。从而形成感应过电压冲击波,该感应过电压可以达到300~500KV会给110KV以下设备造成危害三、感应雷及防雷装置
第二十四页,共39页。雷云雷云放电线路线路架空线上的感应过电压第二十五页,共39页。雷电入射波到达线路末端结点处会发生全反射,线路的开路末端电压将增大至雷电行波电压的2倍,严重威胁线路的绝缘安全,必须设置避雷器等防雷保护措施。变电所常采用一段100~200m的进线电缆,以达到降低行波陡度的效果。第二十六页,共39页。阀电阻特性避雷器避雷器的作用是防止雷电过电压沿输电线路侵入变电所或其它建筑物,危害电气设备的绝缘。阀式避雷器管型避雷器和保护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工频电压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呈现极高电阻,能迅速有效地阻断工频续流,无需火花间隙来熄灭由工频续流引起的电弧;而当雷电过电压的作用下,其电阻变为很小,能较好地泄放雷电流。第二十七页,共39页。避雷器是用来防止线路的感应雷及沿线路侵入的过电压波对变电所内的电气设备造成的损害。它一般接于各段母线与架空线的进出口处,装在被保护设备的电源侧,与被保护设备并联避雷器的连接
避雷器管形避雷器阀形避雷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第二十八页,共39页。
①管型避雷器管型避雷器主要用于变配电所的进线保护和线路绝缘弱点的保护,保护性能较好的管型避雷器可用于保护配电变压器。管型避雷器结构示意图1—产气管;2—胶木管;3—棒形电极;4—环形电极;5—动作指示器;s1—内间隙;s2—外间隙第二十九页,共39页。②
阀型避雷器
由火花间隙和阀片组成,装在密封的磁套管内。阀型避雷器的火花间隙组是由多个单间隙串联组成的。正常运行时,间隙介质处于绝缘状态,仅有极小的泄漏电流通过阀片。当系统出现雷电过电压时,火花间隙很快被击穿,使雷电冲击电流很容易通过阀性电阻而引入大地,释放过电压负荷,阀片在大的冲击电流下电阻由高变低,所以冲击电流在其上产生的压降(残压)较低,此时,作用在被保护设备上的电压只是避雷器的残压,从而使电气设备得到了保护。
第三十页,共39页。③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又称压敏避雷器。它是一种没有火花间隙只有压敏电阻片的阀型避雷器。压敏电阻片是氧化锌等金属氧化物烧结而成的多晶半导体陶瓷元件,具有理想的伏安特性。在工频电压下,它具有极大的电阻,能迅速有效地阻断工频电流,因此不需要火花间隙来熄灭由工频续流引起的电弧;在雷电过电压作用下,其电阻变得很小,能很好地泄放雷电流。
第三十一页,共39页。四、供电系统的防雷措施户外变配电所中,一般采用避雷针作为直击雷的防护装置,并要求所有被保护的电气设备和建筑物均应处于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之内。变配电所中一般需要通过装设阀式避雷器或氧化锌避雷器对变压器进行雷电侵入波的防护。避雷器应尽可能靠近变压器安装。避雷器接地线应与变压器低压侧接地中性线及金属外壳连在一起接地。
避雷器的选择,必须使其伏秒特性与变压器伏秒特性合理配合,并且避雷器的残压必须小于变压器绝缘耐压所能允许的程度。第三十二页,共39页。(1)架空线的防雷措施
用户供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负荷末端,具有以下特点:
1)一般架空线路都在35kV以下,是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当雷击杆顶对一相导线放电时,工频接地电流很小,不会引起线路的跳闸。
2)配电网路一般不长,同时架空线路多受建筑物和树木的屏蔽,遭受雷击的机会比较少。3)对于有重要负荷的供电系统,采用双电源供电或自动重合闸装置,可以减轻雷害事故的影响。用户供电系统35kV架空线路的防雷一般可采用以下措施:
1)增加架空线绝缘子个数,采用较高等级的绝缘子,或顶相用针式而下面两相改用悬式绝缘子,提高反击电压水平。
2)部分架空线装设避雷线。
3)改进杆塔结构,譬如当应力允许时,可以采用瓷横担等。
4)减小接地电阻以及采用拉线减少杆塔电感。
5)采用电缆供电。对于6~10kV架空线,一般比35kV线路高度低,不需装设避雷线,防雷方式可利用钢筋混凝土杆的自然接地,必要时也可采用双电源供电和自动重合闸。第三十三页,共39页。(2)变电所的防雷
用户变电所主要是利用装设避雷针和避雷器对直击雷和线路侵入冲击波进行防护图5-27独立避雷针与附近设施的最小距离第三十四页,共39页。避雷器
对线路侵入雷电冲击波的防护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场装修合同
- 三水杨酸胆碱镁销售合同3篇
- (翼人2024版)科学一年级上册2.5 简单工具 课件(新教材)
- 瑞典简介课件
- 安全方面培训班名称大全课件
- 理财实战课件
- 改造工程加固方案咨询(3篇)
- 安全教训培训课件
- 房屋工程规划方案(3篇)
- 地铁工程复工方案(3篇)
- 数字货币投资入门指南
- 2024年“学宪法、讲宪法”应知应会题库
- HG-T 5367.5-2022 轨道交通车辆用涂料 第5部分:防结冰涂料
- 原油加工承揽合同
- 基于人工智能的药物不良反应预测与预警系统
- QCT268-2023汽车冷冲压加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 【大数据“杀熟”的法律规制探究17000字(论文)】
- 队列训练齐步的行进与立定
- 初中九年级英语课件宾语从句 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 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的关联
-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进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