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单元整体概述】本单元由阅读部分《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水上飞机》、《跟踪台风的卫星》的三篇课文和习作部分《习作5》、练习部分《练习5》组成。阅读部分的三篇课文都是儿童喜闻乐见的科普童话,文字浅显,故事引人入胜,是孩子们喜欢的类型。《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是一篇知识性童话故事,讲述了小骆驼由自卑转向自豪的故事。《水上飞机》是一篇科学童话,形象地介绍了水上飞机的多种用途。《跟踪台风的卫星》也是一篇科学童话,讲述了第三代气象卫星紧紧地跟踪、监视台风的故事。在教学中,要结合“童话”的特点,注重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对话、动作,凸现出“童话”的学习情境,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习作部分的《习作5》以资料的收集和呈现为前提,要求学生为黑板报写一篇关于介绍端午节的短文。引导学生通过收集、处理资料的习作准备和扣住中心、有条理地表达的实践,提高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和习作表达能力。练习部分的《练习5》共安排了五个板块的内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处处留心借助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似处,使学生知道打比方的好处,并学会运用打比方的修辞手法。口语交际以生活话题“广告”为交际话题,在交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单元教学目标】1、能学会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自豪”、“究竟”、“渐渐”、“谈笑风生”造句。认识多音字“散”、“难”。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本单元29个生字。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引号、省略号。4、能有条理地复述课文《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分角色朗读《水上飞机》、《跟踪台风的卫星》。5、能学会三篇童话拟人的写作手法,续写童话故事《第二次相遇》6、能通过学习《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水上飞机》和《跟踪台风的卫星》了解一定的科普常识,同时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进而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7、能筛选、归纳、整理端午节的资料,提高自己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8、能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似处,知道打比方的好处,并学会运用打比方的修辞手法。9、会读会背练习5的8个成语,了解“沙漠之舟”(骆驼)的精神。10、能有条理地说出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广告的理由,并尝试为自己喜欢的商品设计广告或设计一段公益广告。【单元课时安排】《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两课时;《水上飞机》两课时;《跟踪台风的卫星》两课时;《习作5》两课时;《练习5》三课时;14、《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材解读】本文是一篇语言浅显易懂,看似平淡却含义深刻的童话故事。全文以对话叙述为主,条理清晰,围绕“自豪”层层展开,步步深入,故事的情节发展与小骆驼的情感变化交织描写,相得益彰,耐人寻味。因小红马的嘲笑,小骆驼感到很委屈,接着在妈妈带其到沙漠走一趟时,由起初的担忧到后来发现自己的驼峰、脚掌和睫毛都很有用,感到由衷的自豪。外表虽然不好看,但驼峰、脚掌和睫毛在沙漠中的作用却是其它动物所不能比拟的。文中骆驼妈妈正借此,引导小骆驼通过沙漠之行,发现自己的用处,悟出:外表好不好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用处。使文章表面内容浅显,却又意味深长。文章重点部分以对话为主,凸现不同角色的身份、性格和感情,能够自然引发学生拓展思考、续写课文,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说话能力、习作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学生学什么】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2、学习本课的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散”;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铺天盖地”、“委屈”等,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解决问题的能力。3、凭借对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中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感悟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看其有没有用处。4、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掌握相关的动物常识。【教师怎么教】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见过骆驼吗?谁能说一说你见过的骆驼是什么样子的?2、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骆驼的课文。(齐读课题)3、生活中有什么事情让你感到自豪的吗?师:是啊,当我们自己做得很好,感觉比别人棒时,就会感到很自豪。你能给题目中的“自豪”换个词吗?(板书:骄傲)“自豪”的反义词是什么呢?是(自卑)当我们感觉自己不如别人时都会自卑。4、再读课题,说说读了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形象演示,直观了解课文中的主人公,结合生活感悟,交流碰撞,建构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亲近感。渗透文义,指向文本的人文内涵。)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过渡:“我”是谁?是什么事让小骆驼感到很自豪呢?让我们带着问题去读一读课文。1、读时,我们要注意正确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出示:镜子
委屈
走一趟
多亏
陷进
足够铺天盖地
闭上
疙瘩
松散(1)指名读(2)纠正读音(3)理解部分词语:重点学习:铺天盖地
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
“陷”的字形容易错,可换偏旁记忆。“松散”的读音。3、过渡:下面我们再来读一读几个词组。出示:茫茫的大沙漠
松散的沙子
无边无际的沙漠
陷进沙子里
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吹过来(1)指名读(2)这些词组都是描写什么的?沙漠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你还知道有关沙漠的那些知识?(3)小结:从大家的回答中,我们发现沙漠的环境非常恶劣,不适合我们生活。那谁能在沙漠里生存呢?(骆驼)(随文习字,不仅注重字词“音形意”的知识层面,而且重视朗读训练体现“字词句段篇”相互的人文关联。)三、大致了解课文内容1、过渡:我们课文里小骆驼为什么感到自豪呢?分段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生回答小骆驼为什么感到自豪?(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话)3、
小骆驼是不是一开始就能为拥有这些而感到自豪呢?(不是)4、
那么它一开始是怎么想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1、2两小节。四、学习课文一二两小节1、谁知道小骆驼一开始是怎样想的?(委屈)2、那你知道他委屈的原应吗?出示小红马的话。3、
小红马觉得小骆驼难看在哪里?4、看来真的蛮难看的,那当时小红马说这话时是怎样的态度?(看不起)5、你从课文里哪个词看出来(喷着响鼻)6、
是呀,你们看小红马是“喷着响鼻”对小骆驼说的,用鼻子来吭气,真是看不起人。7、
现在谁愿意将小红马的这句话读好它?(指名读
指导
师范读
齐读)8、
小红麻的表情让我想起了一个成语送给大家。出示:嗤之以鼻
理解意思
,认读。9、小红马的话深深地刺伤了小骆驼,小骆驼感到——(委屈)10、它是怎么做的呢?他会怎么跟妈妈说呢?(拓展说话)11、
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委屈,骆驼妈妈可心疼了,谁来读一读,骆驼妈妈的话。(读出心疼的语气)12、
分角色读一、二小节。五、总结:
骆驼妈妈看到孩子受到委屈,并没有去找小红马理论,也没有安慰小骆驼,而是要带着小骆驼到沙漠里走一走,这是为什么呢?在沙漠里又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下一节课继续讨论这篇课文。六、作业布置1、抄写词语,朗读课文。2、收集骆驼的相关资料。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瞄准“自豪”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那小骆驼为什么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二、指导朗读,走进故事1、出示骆驼图,问:同学们见过骆驼吗?你觉得它长得怎么样?2、一匹小红马看见了,它是怎么认为的?出示这段话:“你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多难看哪!”指导朗读,读出讥讽的语气。3、听了这些话,小骆驼十分委屈,于是它把这些话告诉了妈妈,骆驼妈妈是怎么说的?指名读,读出疼爱的语气。(文中对话语气鲜明,借助分角色朗读,将朗读训练和情感体悟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三、师生互动,感悟“自豪”a)妈妈带小骆驼去沙漠干什么呢?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配乐朗读3-4节。b)刚才我们一起来到了大沙漠,老师就像小骆驼一样,有许多问题不明白,你们来做骆驼妈妈告诉我,好吗?师:妈妈,我的背上那两个肉疙瘩,实在是太难看了,能不能动手术把它给割掉?生:不行,那肉疙瘩里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在沙漠里面用。师:我们肚子饿了,那就在沙漠里随便找点儿吃的,不就行了吗?生:沙漠里面没有水源,没有吃的。生:孩子,沙漠无边无际,一走就要好几天,加上沙漠里又没有吃的,所以,这肉疙瘩非常有用。师:喔!我明白了。那我的脚掌又大又厚,连鞋子都买不到穿,要它有什么用?生:孩子,它的作用可大了。你看,我们脚下全是松散的沙子,有了它,我们在沙漠里行走,就不会陷进沙子里去。师;可小红马的脚小巧玲珑,在沙漠里行走一定会比我们跑得快。生:不,不,不,小红马进入沙漠,那就连脚都拔不出来了,怎么走,怎么跑呢?师:可我还有一点不明白,那就是我的眼毛,别人都长了一层眼毛,而我偏偏长了两层,就比戴了眼镜都难看。生:你可别小看它,有了两层眼毛的保护,就不会有沙子进入眼睛里了。师:一层眼毛不也够了吗?生:不,沙漠里的风沙非常大,都能把天和地给遮挡了,两层眼毛才行哪!c)小结。(结合板书的情感线索“委屈——担心——自豪”,为学生复述课文提供思路。)四、迁移运用,强化“自豪”在生活中,你一定也有感到自豪、骄傲的地方,愿意告诉老师和同学吗?为了说的更好,先把它写下来吧。生:练习。指名朗读。生:我值得自豪的是我有一双勤劳的手,它能写字、画画、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生:我值得自豪的是我有一个很疼我的妈妈。她用无私的母爱关怀着我,使我感到无比的幸福。五、拓展思维,发展语言一天,小骆驼又在小溪边照镜子,又遇到了小红马,你猜猜会发生什么事吗?同桌一个演小红马,一个演小骆驼,表演他们的第二次相遇。同桌练习表演。指名上台表演。六、说写结合,深化认识续写故事《第二次相遇》【板书链接】第一课时板书:
脚掌
又大又厚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眼睛
作用大两层睫毛难看
驼峰两个肉疙瘩
第二课时板书:
驼峰——肉疙瘩——贮存养料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脚掌——又大又厚——防止陷沙眼睛——双层睫毛——挡住风沙
委屈
——担心——自豪【积累运用】1.描写沙漠景象的词语:苍茫、浩荡沙海、飞沙扬砾、荒芜之地2.表示心情不好的成语:愁眉苦脸、垂头丧气、闷闷不乐资料链接:1)文义的相关谚语及解释:“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question/27329383.html?si=12)“不可以貌取人”的典故:孔子:“以貌取人,失之子羽。”/question/46099263.html?si=3【资料链接】骆驼的资料(图片、视频):/question/52978836.html沙漠的资料(图片、视频):/question/9573748.html?si=4补充阅读《沙漠之舟》:/dispbbs.asp?boardid=54&id=33626【课例链接】1.说课稿:/jiaoan/344/625/20100325293780.html2.名家实录及课件(薛法根等):/Article/sjb/yw/snjx/fgnnyy/Index.html3.教材研读及教后反思:/TopicOther.asp?t=5&BoardID=54&id=148168【实践活动】1、发挥想象,续写故事《第二次相遇》,准备参加“故事小能手”比赛。2、你能为感到自豪的小骆驼制作一张名片吗?附学生习作:一天,小红马和小骆驼又在小溪边相遇了,小红马傲慢地说:“你还来小溪边照镜子,真是不止羞耻!”小骆驼说:“虽然我的样子很难看,但是我那些丑陋的地方却有很大的用处。”小红马听了,哈哈大笑起来,问:“有什么用处呢?”小骆驼说:“我的脚掌又大又厚,可以在沙漠里轻松地走动,我的两层眼毛能挡住铺天盖地的风沙,不让沙子进入眼睛里,尤其是我背上的那两个肉疙瘩,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在沙漠里用的了。”小红马不相信,小骆驼说:“不相信的话,你跟我到沙漠里走一趟吧!”小红马跟着小骆驼走进了茫茫的大沙漠,小红马站在沙漠里不能动弹了,而小骆驼它却轻松地走着。忽然,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地刮过来,小红马的眼睛里全是沙子,睁都睁不开,而小骆驼的眼睛里却没进一点沙子。沙漠比赛结束了,小红马惭愧地对小骆驼说:“对不起,当初我不该那样说你。”小骆驼笑着说:“没关系!”从此,小红马明白了一个道理:人不可貌相呀!往往丑陋的东西也能发挥它巨大的作用。15、《水上飞机》【教材解读】本文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小海鸥看到、听到的,写出了水上飞机的外形及特点;通过小海鸥与水上飞机的对话,形象地写出了水上飞机的广泛用途。课文故事性强,情节饶有趣味,语言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是加强语言训练,激发科学兴趣的好教材。全文以“小海鸥与水上飞机对话”的形式,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一体,学生读起来情趣盎然,引人入胜,是加强语言训练,激发科学兴趣的好教材。学生通过对话的学习,了解了水上飞机的多种用途:可以用于海上救援、运输、森林灭火和参加战斗等。但水上飞机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远,学生认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读,不但可以培养兴趣,还可以帮助理解,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将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每一遍读具有目的性,层次性和指导性。“读出意思来”,读出“童趣”来,将科学童话的科学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到一起。【学生学什么】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究竟”、“渐渐地”造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4、借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怎么教】第一课时一、激兴趣,导入新课1、情景展示,教师描述:一望无边的海面上,浪涛汹涌,群鸥纷飞,一只小海鸥发现了一只奇怪的船,大家瞧……2、谁认识它?(请学生描述一下它的样子)1)我们一起来看看书本是怎样描述的。(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多媒体显示文字:白色船体的两边长了两个大翅膀。(展示图片)2)指导朗读:小海鸥是个小小旅行家,它在浩瀚的大海上见过无数航行的大小船只,就是没见过长着大翅膀的大船,真是太奇怪了。谁能把小海鸥当时的心理用朗读表达出来?3)指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评议、齐读。4)引导想象交流:小海鸥感到十分奇怪,那他会怎样问呢?指导学生用“究竟”练习说话。(课件出示《补充习题》P48页。)把“究竟”放在句子中间:把“究竟”放在句子的最后:3、教师板书课题:水上飞机4、小朋友通过预习知道这是船吗?其实他是——水上飞机。5、学生齐读课题。6、引导学生质疑:小海鸥不知道这怪物就是水上飞机。他可能会怎么想呢?那你们呢?(学生自由发问,教师相机出示问题:)(1)水上飞机是船还是飞机?(2)水上飞机有什么用处?(3)水上飞机怎么会在海面上的?(4)水上飞机有多少种类?(5)水上飞机的内部结构和飞机一样吗?(6)水上飞机为什么能停泊在海面上?……过渡:小朋友真爱动脑,一下子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这只小海鸥跟你们一样,也想知道这么多。今天,咱们就跟着它一起走近水上飞机,揭开心中的谜团。不过,要想揭开这些谜团,可必须得先要读准、读通课文。(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整体感知的意识。教师要有“随文识字”的意识,适时地将生字词的学习穿插在朗读和交流中,避免集中识字的枯燥。)二、注初读,感知课文1、请小朋友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评议。3、相机出示生词认读,正音。过渡:刚才,小朋友书读得都很认真,能读准、读通课文了。4、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感兴趣的问题三、重自主,理解课文师:现在,老师要看看你们读书的另一份收获。谁先来告诉大家:你了解了水上飞机的什么知识?能解决哪个问题了?学生自由交流:了解了水上飞机的什么知识?能揭开哪个谜团?根据交流,教师相机灵活指导理解课文,指导朗读并认识多音字“难”:1)
媒体显示文字:白色船体的两边长了两个大翅膀。(展示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奇怪的大船2)指导朗读:小海鸥是个小小旅行家,它在浩瀚的大海上见过无数航行的大小船只,就是没见过长着大翅膀的大船,真是太奇怪了。谁能把小海鸥当时的心理用朗读表达出来?3)指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评议、齐读。4)引导想象交流:小海鸥感到十分奇怪,那他会怎样问呢?四、指导书写本课的生字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再次认读。2、四人小组讨论生字的写法。3、全班交流生字字形。(你有什么好方法,介绍给其他同学)4、教师范写“喂、援、佩”。5、学生描红课后的生字。(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五、课时作业完成《习字册》的生字。2、阅读《新补充读本》P127—129第二课时一、继续交流:谁还解决了什么问题?问题(1):从哪儿找到答案的?引读2、3小节(指名读),评议,讨论:该怎样读?指导:读出小海鸥有礼貌的语气。指名读,学生相互评议,分角色读,齐读。问题(3)、(6):相机比较“掉”、“降落”的区别。(谁来说说“掉”、“降落”有什么不同?水上飞机为什么说自己是降落在海面上的,而不是掉在海里的?)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小海鸥从没有听过,也没有见过水上飞机,他感到十分惊讶。课文哪个词写出了他的心情?谁来试着读好!指读,学生评议,男生读,齐读。二、继续交流:读懂了哪个问题?1)鸥挺佩服他的什么本领?(教师板书)2)指导理解“佩服”,谁能给“佩服”换个词?3)问:海上遇难一般是指——?4)教师描述:5)他为什么能迅速救援?学生介绍教师补充介绍:世界上第一架水上飞机是由法国一位名叫——亨利的青年受飞船的启发而发明的,他能在水上起飞,也能在水上降落并能完成特定任务。6)上飞机能迅速地救援遇难船只真实令人敬佩,谁来读好这句话!指名2-6节(读出小海鸥的心理变化)(以读为本,将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每一遍读具有目的性,层次性和指导性。“读出意思来”,读出“童趣”来。)
教师指图,原来这架水上飞机是海上救护机,他的本领是——(生接:可以迅速……)水上飞机是不是光指海上救护机一种?三、交流问题(4)、(2):师:课文给我们介绍了海上救护机的三个兄弟,为了更好的区别他们的作用,你们打算给三个兄弟分别起个什么名字呢?请你们再读读课文,看看他们的各自的作用,然后同桌展开讨论,我们一会儿交流。学生交流,教师板书想象:这些名字取得真贴切,水上飞机是个大家庭,海上救护机就这三个兄弟吗?他还可能有哪些兄弟呢?学生自由想象,交流。师:小朋友的想象力真丰富!让我们一起睁大眼睛来欣赏他们的英姿吧!(多媒体展示水上飞机执行任务的镜头)问:看了这一段动画,你想说什么?谁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出示句式:水上飞机(
)了!他(
)很多。有的(
);有的(
);有的(
);还有的(
)……教师梳理小结:2—7节写了水上飞机的种类以及他的作用。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渡:指扳书:小海鸥一开始从想问个究竟,吃了一惊到挺佩服。想知道关于海上飞机更多的知识,可这时,海上的风浪大了起来,海上救护机的船舱里响起了求救的警报。是谁在求救,他是怎样出发的?
1、默读2、讨论、引读——他怎么发出的?3、划出他发出的动词,再读说说感受到了什么?指导朗读:4、引导想象。小海鸥目送着水上飞机离开海面升上天空,他想它是怎样去救护遇险渔船的呢?1、想象编故事,编童话。2、根据板书总结今天,我们读了《水上飞机》一文,听了小海鸥和水上飞机的对话,知道了水上飞机是一种特殊的飞机,他的种类多,本领很大。如果让你长大后造水上飞机,你还想让它发挥哪些新的作用?(学生自由畅谈:说说我是,我能)为了实现你们美好的愿望,现在可要好好学习,长大造出更多、更好的水上飞机。(整体再读,回顾全文,充分感受科技的力量,从而产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努力为人类造福的志向。)大家看,屏幕上还有(5)没揭开呢?怎么办呢?这样吧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水上飞机的相关资料,出一份手抄报,进行比赛。四、作业1、课堂练习1)选词填空
救护
救援
海上(
)机可以(
)海上遇难的船只。
渐渐
迅速水上飞机(
)地离开海面,(
)地面前飞行。2)造句:
究竟——
渐渐地——出示句子读,体会意思不同。2、课后作业1)如果让你造水上飞机,你还想让它发挥哪些新的作用?把你的奇思妙想,以作文、绘画、制作模型等形式表现出来。2)手抄报的形式,展示搜集的有关飞机或介绍最新科技成果的资料。【板书链接】第一课时板书:水上飞机惊——奇——神问究竟——细介绍——作验证第二课时:水上飞机海上战斗机参加战斗海上运输机输送物资海上灭火机扑灭大火……风浪——警报——滑行——飞去【积累运用】1、描写大海的词语:汹涌澎湃、浩瀚、无边无际、波澜起伏2、描写大海的好词、好句、好段:/account/3154/26673154/posts/523580.shtml【资料链接】水上飞机的介绍(我国):/question/93165446.html水上飞机的视频:/v_show/id_XMTY1NDU1NzIw.html【课例链接】1.说课稿:/ArticleShow.asp?ArticleID=72202.名家实录及课件(于永正等):于永正录像课:/thread-1609-1-1.html其他:/Kj/Ywkj/Xxywkj/2006/200612123645.html3.教材研读及教后反思:35/rainbow/blog/teacher/Templates/template8/content.asp?diary_id=7636【实践活动】1、如果让你造水上飞机,你还想让它发挥哪些新的作用?把你的奇思妙想,以作文、绘画、制作模型等形式表现出来。2、手抄报的形式,展示搜集的有关飞机或介绍最新科技成果的资料。16、《跟踪台风的卫星》【教材解读】本文是一篇科学童话,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第三代气象卫星紧紧跟踪、监视台风的动向,为人类预防台风的袭击,减少损失做出了贡献,从而形象地向小读者展现了最新的科技成果。本文情节生动,语言活泼,读来情趣盎然,在形象的童话情境中传播了科学知识,是加强语言训练,激发科学兴趣的好教材。课文的语言特点鲜明,台风的“大”与卫星的“小”,台风的“怒”与卫星的“笑”,最终结果却是貌似强大的台风失败了,看来渺小的卫星威力无穷,两者形成强烈反差。课文沿袭本单元的特点:通过角色对话展开介绍,教学中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深入文中角色,在反复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表现角色特点。本单元编选两篇科学童话,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富的志趣”,《跟踪台风的卫星》作为继《水上飞机》后的第二篇科学童话,它起着对这一教学目的的巩固、延伸、加强的重要作用。【学生学什么】1、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谈笑风生”造句,能说出气象卫星跟踪台风的经过。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以及句子中的标点读中体会,体会角色的心理,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能分角色朗读课文。3、能根据情境表演课本剧,并在表演中感悟台风、卫星的性格特点,加深对课文重难点的理解。4、了解第三代气象卫星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为社会造福的志趣【教师怎么教】第一课时一、导入1理解“跟踪”(1)齐读课题——《17跟踪台风的卫星》。(2)同学们,谁知道课题“跟踪台风的卫星”中的“跟踪”是什么意思?(3)浏览课文,在课文中找一找与“跟踪”意思相近的词。(盯住监视)请你把找到的词语来换一换。
2初识台风(1)小卫星跟踪的是——台风(生齐)。,你知道台风是一种什么样的风吗?你说说看你知道的关于台风的知识。
3认识卫星(1)面对这么不可一世,狂妄无比的台风,卫星是怎样做的呢?(跟踪)(2)它没有被台风的凶猛所吓倒,我们去认识下这么勇敢的小卫星吧!(出示图片)(简介:第一张是第一课气象卫星升入太空,第二张是风云一号在勘测气象,第三张就是改良后的风云一号,即风云儿号,它照出来的图片清晰度十分的高。)
过渡:勇敢坚定的小卫星它又是怎么跟踪、监视台风的呢?我们去读一读。(通过教师富有感情的语言和形象的图片,把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提起来了,“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课堂基调)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2)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积累理解新词的意思。(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第三代气象卫星的主要用途。2检查交流读课文:(1)指读,开火车读,齐读。(2)指导“盯、疯”是后鼻音,“监”是前鼻音;“设”是翘舌音。(3)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或联系生活积累理解新词。用词语卡片连句师生合作朗读:尽管台风——大声嚷,尽管台风在——狂怒,尽管台风在——怒吼,尽管台风在——狂暴,尽管台风在——蹦跳,尽管台风在——暴跳如雷……气象卫星仍然时刻——跟踪着他,气象卫星仍然紧紧地——监视着他,每隔25分钟就向人们——报告他的——行踪,最后,台风终于——泄气了。初步练习朗读人物对话:(1)划出7句对话。(2)改写1句对话(组成4个回合对话形式)。课文:可是,他很快发现,堤坝筑高了,树木撑牢了,人们谈笑风生,一点也不惊慌。改写:“咦?这里的堤坝筑高了,树木撑牢了,人们谈笑风生,一点也不惊慌。”(台风和卫星斗争了几个回合?这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因此我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研究,集中集体的智慧,共同交流切磋品尝学习的收获,分享学习的快乐。)(3)练习朗读对话。三、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卡片。2同桌交流,你有什么记住生字的方法?3你想提醒大家写字时注意什么?4学生描红、临写。四、作业1熟读课文。2完成习字册。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初步了解了第三代气象卫星,谁能以“我”的口气来介绍一下这颗卫星?
2、瞧,这就是我国的“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第三代气象卫星,今天继续学习《跟踪台风的卫星》。(齐读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一起走近它,看看它是如何跟踪、监视台风的呢?
二、精读感悟
1、自由朗读3-8小节,用——划出直接描写台风的句子,用()括出描写卫星的句子,想一想,台风都干了些什么?卫星是怎样应对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交流描写台风的句子。
A、“小东西!”台风狂怒地嚷着,“你可知道我的厉害?鱼儿见我钻入深水,船儿见我避进港湾,树儿见我把腰弯。嘿嘿……”
这一句是最难概括的,台风正在干什么,这是台风对谁“狂怒地嚷”?(卫星)读读他说的话,他正在怎样卫星?用一个词概括。(威胁)
B、台风狂暴地跳起来,对准气象卫星猛扑过去。
这一句可抓住一个最关键的词来概括台风对气象卫星做了什么。(猛扑)
C、“哼,我要把你甩掉!”台风呼呼呼地朝大海的深处奔去。不知奔了多长时间,他的眼前忽然出现一座美丽的城市。
你能抓住哪个词语?(甩掉)
D、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
“暴跳如雷”“扑向城市”
E、台风泄气了,只好懒洋洋地朝海洋的另一个方向奔去。(泄气)
小结:台风先是威胁卫星,再跳起来向卫星猛扑过去,然后又想甩掉卫星,接着又向城市扑去,妄想把城市毁灭,最后只能泄气,懒洋洋地溜了。面对这气势汹汹的台风,卫星是怎样应对的呢?
A、“可我偏偏爱跟着你走……”关键词语是“偏偏爱跟着”
B、“可他哪里知道,气象卫星站设在离地面300千米的高空,他再蹦跳也不管用。”应对方法——离地300千米高
C、他感到有点累,正想歇歇脚,无意中发现气象卫星仍然紧紧地跟踪着自己。“想甩掉我?没门儿!”气象卫星用嘲笑的口气对他说。
“仍然紧紧地跟踪”
D、“哈!这里的人们早就知道你快要来了。”气象卫星自豪地说,“每隔二十五分钟,我就向他们报告一次你的行踪。”
“早报告”
E、气象卫星迅速地转过身,又紧紧地跟踪着,监视着……
“又紧跟”
3、好一股狂妄自大的台风,好一颗勇敢执着的卫星。能不能读好他们的对话呢?我们先来读好这些描写台风的话。谁来读它威胁卫星的话?
A、“小东西!”台风狂怒地嚷着,“你可知道我的厉害?鱼儿见我钻入深水,船儿见我避进港湾,树儿见我把腰弯。嘿嘿……”
(1)指读。
(2)这台风自以为天下无敌,从没想过有颗小星星敢盯住他呀,所以他说——生读“鱼儿见我钻入深水,船儿见我避进港湾,树儿见我把腰弯。”,你还能继续体他说说吗?
“鸟儿见我躲进巢穴,兔儿见我逃进窝里(赶紧溜走),飞机见我掉头逃跑,人们见我躲进家门。”是呀,这台风见大家这么怕他,怎能不得意、狂妄呢?再读。
(3)嘿嘿……省略号的言下之意是什么?你能接下去说吗?)
说话训练:(1)至于你这个小东西,我只要——
(2)你这个自不量力的家伙,还不——再读。
(4)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此时的台风?我们一起当一回台风,起立,表演读。
4、面对台风的威胁,卫星表现得怎样?指导朗读,读出卫星的执着和坚定。
师:好一颗坚定的卫星,好一颗勇敢的卫星!
5、B、台风狂暴地跳起来,对准气象卫星猛扑过去。
这时,导读――(够不着,要狂暴地跳起来。才跳了12千米,这回使足劲跳了15千米)
卫星又用什么办法对应他的?
我站得高高的,无论你怎么蹦跳也是白费劲!一起来替卫星嘲笑一下台风。
6、两个回合的较量,卫星不战而胜,台风却一点也没占到便宜,他只好来个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了。他想甩掉卫星。
C、“哼,我要把你甩掉!”台风呼呼呼地朝大海的深处奔去。不知奔了多长时间,他的眼前忽然出现一座美丽的城市。
谁来读?
大多数台风的风速在32—50m/s,大者达110m/s,甚至更大。谁再来读出台风气急败坏地要甩掉卫星,拼命狂奔的样子。“呼呼呼”“不知奔了多长时间”他像发了狂一样的奔,我们给个词“狂奔”。
再读。
卫星呢?怎么办的?(板书:仍然紧紧跟踪)真是颗忠心耿耿的卫星。
7、这时他终于忍无可忍,一起读――
D、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
这股台风还是温柔了一点,威力再大一些。
台风的阴谋得逞了吗?你怎么知道的?请一位同学读书上的话语。
想像练说:
台风跳到江面上,它发现宽阔的江面上一只渔船也没有,原来渔民们早就(
),他们(
),台风只好无精打采地走了。
所以说当台风想袭击城市,甚至想毁灭城市的时候,小卫星早就向人们报告了他的行踪,人们做好了防御工作,做到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8、总结过渡:当台风威胁小卫星时,小卫星偏偏爱跟着他;当台风猛扑向卫星,卫星站在300千米的高空,台风对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于是台风想把卫星甩掉,却不料卫星仍紧跟着他;当台风又想摧毁城市时,不料卫星早知道它的阴谋,向人们报告他的行踪作好防御准备。
6、面对这样一颗小卫星,台风终于――只好――
E、台风泄气了,只好懒洋洋地朝海洋的另一个方向奔去。
你能一个词来形容此时的台风吗?
黔驴技穷
束手无策落荒而逃
偃旗息鼓
再读
9、小卫星,这次任务胜利完成了,应该回去睡个安稳觉了。
(忠实地为人们服务)读好最后一句。
10、分角色朗读对话。
课文读到这里,狂妄自大的台风和勇敢负责的卫星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男同学当台风,女同学当卫星,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3-8小节中的对话部分。男同学们,你们要读出台风的——狂妄自大,女同学们,你们要读出卫星的——坚定负责,准备好了吗?三、复述卫星跟踪台风的经过
1、同学们,如果现在你就是一颗本领高强的第三代气象卫星,你能自豪地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跟踪台风的吗?
示范:根据板书来说说“我”跟台风的五次较量。可以运用书上的语言,能用自己的话说更好。老师先作个示范。
瞧,海面上又来了一股台风。听,他正威胁我:“(
)!”可我(
)。
2、自由练习其它的。
他听了(
),可我站在(
)。台风急了,想把我(
),我仍然(
)。这时台风更是暴跳如雷,想(
),可我早就(
)。台风终于(
),我又(
)。
3、指名接力说
可以先像刚上课时复习的一样介绍一下“我”的情况,然后说说跟踪的过程。
我是一颗(
),住在(
),人们派(
)。四、总结延伸
1、播放卫星图片,
解说:在茫茫宇宙中,有七百九十多颗人造卫星正在太空中忠实地为人类服务。在众多的卫星家族中,与人们息息相关的有导航卫星、通信卫星、资源卫星、气象卫星等。导航卫星为在水中、空中航行、飞行的船只、飞机引导方向,探测卫星、资源卫星通过拍摄的照片,为城市规划、资源调查、旅游风景资源的开发、地震的预测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通信卫星的开通使全球的电话、电报、网络、电视、广播等都十分便捷,真是做到了“秀才不出门,可知天下事。”气象卫星则对水灾、旱灾、风灾、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都可以及时提供信息。还有用在军事上的侦查卫星,时刻观测着军事动态,收集情报,保卫着国家的安全。
这形形色色的人造卫星,都是我们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一定对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去了解他。《神秘的宇宙》一书中就有。
2、作业:选择其中一个卫星做研究,说出它的名称,了解它的作用,你可以贴图片,配文字,还可以列表格。课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板书链接】第一课时板书:台风
卫星
威胁
偏偏爱跟着
跳起来
猛扑
离地300千米高
狂奔
甩掉
仍紧跟
暴跳如雷
扑向城市
早报告
泄气
又紧跟第二课时板书:台风泄气人造卫星自豪人定胜天【积累运用】1、表示失败的词语:黔驴技穷
束手无策落荒而逃
偃旗息鼓2、狂风大作时的情景描写:/jiaoan/yuwenjiaoxuefansi/0812260512483669513.htm【资料链接】台风的资料:/question/36731359.html?fr=qrl&cid=198&index=5“风云三号”卫星的资料:/question/53252535.html?si=7【课例链接】说课稿:/dispbbs.asp?boardid=54&replyID=2205450&ID=146271&skin=1名家实录及课件(郑雪峰、孙萍同题上课实录):/ArticleShow.asp?ArticleID=34037/ArticleShow.asp?ArticleID=7362(课件)/Soft/2009/4616.html3.教材研读及教后反思:/ArticleShow.asp?ArticleID=39053【实践活动】1、本文内容构筑在一个颇具意味的童话情节上,可试着和学生合作将课文改成课本剧进行表演。2、搜集有关人造卫星的资料,以小报的形式在全班交流。《跟踪台风的卫星》课本剧剧本剧情快递本剧是根据苏教版语文课本三年级下册第15课编写的。这篇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第三代气象卫星紧紧地跟踪,监视台风的动向,为人类预防台风袭击,减少损失作出了贡献,从而形象地向我们展现了最新的科技成果。本剧的主要人物是台风和第三代气象卫星。第一幕中,从“台风舒展开巨大的身子”、“大声嚷”等词语中,可以看出台风的蛮横和不可一世,这是台风的性格特点。而“小星星”面对强大的敌人,却毫无惧色,只是“笑了笑”。表演时,要表现出台风恼怒和威胁的态度,以及小星星自信和坚定的态度。第二幕,是台风和小星星“斗法”的过程。要表现出台风由狂怒到束手无策,最后落荒而逃的神态变化,以及小星星面对胜利,毫不放松的认真态度。时间某一天地点波浪滔滔的海面上人物台风和第三代气象卫星第一幕[幕启。背景是波浪滔滔的海面。台风(用头饰表示)穿着宽大的衣服,正趴在一张桌子上睡觉。不远处,小星星(用头饰表示)对着台风,不停地眨着眼睛(可用手电筒光来表示)]台风(伸了个懒腰,揉了揉眼睛)睡了一场好觉,可真舒服啊!(起身,向前走几步,蛮横、不可一世地)我,台风,是海上的霸王。哼,谁见我都得害怕![小星星不停地朝台风眨着眼睛]台风(扭头一看,大声嚷着)你是谁?竟敢盯住我看!小星星(笑了笑)哈哈!我是第三代气象卫星,人们叫我时刻跟踪你,监视你,直到你消失为止。台风(狂怒地)跟踪我?好大的口气!你这个小不点儿,可知道我的厉害?鱼儿见我钻入深水,船儿见我避进港湾,树儿见我把腰弯。嘿嘿,就是人类遇见我,也得躲得远远的!小星星可我偏偏爱跟着你走……[小星星的话还未说完,就被台风的怒吼声打断了。]台风(狂暴地跳起来)我让你跟着我,我让你跟着我!(边说边对准气象卫星吹起了气)呼——呼——小星星(边笑边眨眼睛)我才不怕你呢!我们的气象卫星站设在离地面300千米的高空,你再蹦跳也不管用!台风(气冲冲地)哼,我吹不跑你,也要把你甩掉!(说着,呼呼呼地向大海深处奔去)第二幕[幕启。舞台背景显示出一座美丽的城市。]台风(快乐地从舞台左侧上)哈哈,前面是一座城市,我就在这儿歇歇脚吧!等我歇够了,要把这个城市掀个天翻地覆。小星星(紧跟台风而上)喂,我是气象卫星,台风正向城市扑来,请做好防御准备!请做好防御准备!台风(惊诧地扭回头)又是你,小东西!小星星(嘲笑地)是我,气象卫星。想甩掉我?没门儿!台风(暴跳如雷地)这都是可恶的人类设下的圈套,我要把这个城市里的人类都杀光!
小星星(义正辞严地)你休想!
台风(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城市扑去)杀!杀!杀!话外音台风很快发现,堤坝筑高了,树木撑牢了,人们谈笑风生,一点也不惊慌。小星星(哈哈大笑)这里的人们早就知道你快要来了。早就做好了准备。台风(愤怒地)又是你这个小东西告的密,是不是?小星星(自豪地)是的,你跑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你根本是跑不掉的。而且,每隔二十五分钟,我就向人类报告一次你的行踪。台风(泄气地)那你就跟着我吧!(说完,懒洋洋地朝海洋的另一个方向奔去)。[小星星迅速地转过身,又紧紧地跟踪着,监视着,还一边不停地向人类报告着:现在报告台风位置,台风正向东北方向逃窜……]——幕落习作5【教材解读】《习作5话说端午节》是苏教版第六册教材第五单元的一篇习作。教材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交代了收集资料的目的,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的情境,渗透了根据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需要,有目的地收集信息资料的教育。第二部分是关于端午节的资料。第三部分是习作要求,要求学生在充分阅读教材提供的关于端午节的资料后,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选取需要的资料写一篇介绍端午节的短文,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这样的习作,如果引导不当,学生很容易就会将各种文字资料简单拼凑,导致结构不合理,内容衔接不当。【学生学什么】1、能通过阅读资料,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流行地区和民间习俗。2、能根据内容和需要,有目的地对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处理,提高自己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3、能按一定顺序向大家介绍端午节的知识,有条理、有中心地根据所筛选的材料进行习作练习。4、能在整合材料进行习作练习时,有自己的创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怎么教】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2、那你最喜欢过哪个节日?能告诉我,你喜欢的理由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并适时启发,目标导向:端午节)既然有这么多同学喜欢端午节,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端午节吧。二、了解资料1、关于端午节的习俗和传说可多了,你对端午节了解多少呢?2、指名说。3、有位名叫胡瑞芝的同学找来了许多关于端午节的资料,现在就请同学们大声地来读一读,并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4、投影出示:胡瑞芝同学收集的关于端午节的资料。5、师生共同讨论,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6、指名读自己感兴趣的片段。7、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呢?8、指名交流自己所了解的端午节以及它的来历、风俗。9、多媒体演示:赛龙舟、包粽子????人们以各种形式迎接端午节的到来。10、四人小组讨论:说说端午节这一天为什么要赛龙舟和吃粽子?指名交流。11、同学们找来了这么多端午节的资料,能不能根据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写一篇介绍端午节的短文。相机阅读课后习作指导,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三、尝试练说1、学生自由阅读材料,同桌交流。2、全班同学讨论交流:3、你对介绍端午节的哪个方面的材料最感兴趣?说说理由。4、你打算如何把你最有兴趣的材料整理成小短文?(筛选资料、学生练说、同桌互说、指名说。)(让学生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已有的资料,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在具体的生活情景和语言环境中吸收、内化和整理知识。)四、完成草稿要求学生在阅读、筛选、整理资料的基础上,把自己想向大家介绍的端午节知识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第二课时一、交流互评1、指名读自己的习作,全班同学参与评价。2、师出示评价要求:(1)是否合理的安排材料;(2)是否有条理的叙述自己选好的材料;(3)在筛选材料的时候有没有自己的特点。3、师就学生习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1)适当的选择(2)合理的安排(3)创意的表达二、修改誊写1、自悟自查,自行修改。2、同桌换读,商议修改。3、选准范例,集体修改。【板书链接】:作文的艺术——选择适当的选择合理的安排通顺的表达【积累运用】:1、描写庆祝场面的词语:熙熙攘攘、欢呼雀跃、摩肩接踵、欢声雷动2、关联词:……又……又…………一面……一面…………一……就…………首先……然后……虽然……但是……【资料链接】: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question/8083344.html?si=1端午节的诗词:/question/56218760.html?si=2中国的传统节日介绍:/question/130453309.html?si=3【课例链接】:说课稿:/Html/Article/1135.html教材研读及教后反思:/Html/Article/27515.html【实践活动】:1、向主题为“端午节”的黑板报投稿;2、体验“端午节”的习俗,和家人一起“包粽子”或观看“赛龙舟”。了解、参与、推广象“端午节”之类的中国传统节日。范文:过端午节端午节到了,妈妈在烧饭,我就在外面玩,我想奶奶怎么还不来呀!正巧奶奶来了,手里拿了一个小袋,我连忙跑过去,心里想:里面到底装的什么呀,这么神秘?奶奶从袋里拿出香囊带在我脖子上,我一蹦一跳地要跑去告诉妈妈,我刚跑起来又被奶奶喊住了,我转过头来,只见奶奶已经把一种用五色的丝线系在了我的手腕上,奶奶说:“这是长命缕。”我说了声“谢谢奶奶”,就跑回家了。我刚跑到客厅,只见爷爷正在家里的门窗上插“五端”,也就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我充满好奇地问:“为什么要插这些?”爷爷笑呵呵地说:“插了这些就能驱邪避魔了。”我说:“这是迷信!”“小孩子别瞎说。”爷爷刚刚的一脸笑容被我这一句话扫得一丝不剩,我见爷爷生气了,心中也害怕了,连忙趁爷爷不注意的时候跑到厨房,找妈妈说话去了。我和妈妈正谈着,妈妈又说:“端午节有‘八说’呢。第一说是认为纪念楚国大诗人屈原;第二个是庆祝唐玄宗的生日的;第三个是……正说着,突然妈妈说了一声“不好了,我的黄鱼!”她赶到时,黄鱼已经被煮焦了。我叹了一口气,“哎,家里没一个可以陪我静心玩的!”于是我唱着妈妈教我的儿歌,出去找小伙伴玩了。端午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71练习5【教材解读】:本次练习共安排了五个板块的内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处处留心借助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似处,使学生知道打比方的好处,并学会运用打比方的修辞手法。口语交际以生活话题“广告”为交际话题,在交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学生学什么】:1、能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似处,知道打比方的好处,并学会运用打比方的修辞手法。2、加强成语的积累与运用。3、继续学习正确的执笔、行笔方法,并掌握“横折钩”、“横折提”两个笔画的运笔方法。4、能大胆、有条理地说出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广告的理由。5、能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尝试为自己喜欢的商品设计广告。6、能在口语交际时做到仪态大方、声音响亮、条理清晰。【我们怎么教】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导入语:有一句广告词叫做“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和想象是人类发明、创造的前提。二、图说结合过渡: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本到93页,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回去完成处处留心第一题:看看左边三幅图,你一定会想到与它们相似的事物,画一画,写上名称。同学们都完成了吗?(1)师:好,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哦!同学们完成的都不错。不仅找到了与这三幅图相似的事物,还画得栩栩如生呢!那现在老师就要看看同学们是画得好,还是说得好咯!请看大屏幕:弯弯的月亮像()。大象的耳朵像()。蝴蝶花多么像()!师:把你想到的事物与图片联系起来。先自己练习说一说,再同桌互说。看谁说得好、说得有创意。待会我们一起来交流。(2)说一说,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把句子说形象,说生动。(3)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就请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动手写下来。(4)学生写师巡视展示好的句子进行表扬(5)下面请同学们来比较两个句子。课件出示:a、万里长城穿行在大地。b、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你们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板书:什么比作什么)(6)师小结: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就能具体的描绘事物,使文章更生动形象,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板书:生动、形象)(7)过渡:好,刚才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打比方。其实,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很多打比方的句子,请快速浏览本册课文,把它找出来。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8)找一找。(a)浏览学过的课文,找出打比方的句子,用笔画下来。(b)交流。多媒体出示:(a)京杭大运河像绸带飘落在大地。(b)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c)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d)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9)学生自创打比方的句子。(交流)3、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打比方的方法,知道了打比方的好处,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学以致用,写出更多优美的语句和片段来。4、课时作业1、摘抄打比方的句子。2、完成练习册单元自测题第五题。第二课时一、读读背背1、多媒体出示:沙漠之舟
自强不息
忍辱负重
始终如一飞沙走石
志在千里
义无反顾
坚守不移2、学生自由认读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问老师。
3、检查成语的读音。重点指导读准:忍、辱、顾(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4、说说这些成语都是写什么的?(都是描绘“沙漠之舟”骆驼的精神。)5、联系课文,创设语境在茫茫的大沙漠中,骆驼(忍辱负重),(始终如一)。它是人们忠实的伴侣,(飞沙走石)挡不住它(义无反顾),(坚守不移)的脚步!骆驼不愧是(自强不息),(志在千里)的(“沙漠之舟”)!由于这些成语共同体现一个主旨,意思非常相近,所以学生会出现不同的填写方式。只要填写正确,语意通顺,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如地发挥,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成语的理解以及提高学生运用的能力。6、练习背诵。(1)自己练习背诵。(边记边想)
(2)同桌互相背诵。(3)指名背、集体背。(4)开展背诵竞赛。二、学习“写好钢笔字”1、学生自读“我的提醒”。2、观察字型,找出点在三个字中所处的位置有什么不同。3、讨论:如何将这些点画写好呢?教师示范指导。4、学生描红,师巡视指导并说说体会。5、练习写字。6、展示、评议。三、学习“写好毛笔字”。1、复习基本笔画横折、竖钩、竖提。2、审题。明确本次学写毛笔字的重点是写好两个笔画“横折钩”“横折提”。3、学习“横折钩”。(1)出示笔画:“横折钩”。(2)观察笔画特点。(3)教师示范,一边范写,一边讲解横折钩的写法:露锋起笔,顺势向右横出作横画,渐轻、渐细,至折处略向上提笔,再向右下作顿笔,转势直下作竖弯钩状,出锋。(4)学生练习书写三个,教师巡视、指导。(5)评议学生作品。(6)指导学生仔细读帖,分析“为”在田字格中的位置。(7)教师范写“为”。(8)学生练习写“为”、“力”、“书”。(9)反馈。4、学习写“横折提”。(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游戏化与学习动机的激发关系
- 抖音商户剪辑师特效使用合理性制度
- 全球铀矿资源分布与核能产业国际合作模式研究报告
- 公交优先战略2025年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公共交通与共享单车融合报告
- 哈尔滨石油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十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大学语文与写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英语教学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2024年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合唱与合唱指挥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储粮内控管理地图手册
- 新加坡公司法-英文版
- 医院管理肾内科腹膜透析护理常规
- 自动控制原理浮球液位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 离婚一方财产转移
- 施工总进度计划与进度保证措施
- 铁塔组立施工合同
- 隧道施工安全技术教育培训记录(共19页)
- (完整版)四川建龙软件全套表格
- 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
- 《原子物理学》(褚圣麟)第四章碱金属原子和电子自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