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同步练习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民族民主运动,促进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下列关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人发动了反对法国的民族大起义B.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使印度迅速赢得民族独立C.埃塞俄比亚最终击败意大利侵略军恢复了国家独立D.墨西哥通过民主改革而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2.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A.法西斯国家对战争准备不足B.封建专制主义不得人心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已经形成D.法西斯主义违背历史进步潮流3.下图所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该战役是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C.库尔斯克会战 D.柏林战役4.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一度得逞。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游击战争,最终与其他反法西斯国家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1941年恢复了国家独立。这表明(

)A.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B.反法西斯战争必然会取得胜利C.埃塞俄比亚政府无能 D.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5.1942年春,美国罗斯福总统说:“假如没有中国……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印度,打败俄国。”据材料,罗斯福A.试图以此说服美国政府能够尽快对日本宣战B.对中国军民为抗日战争做出的牺牲表示同情C.警示澳洲、印度、俄国做好抵御侵略的准备D.肯定中国战场对抗击日本法西斯的重要作用6.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说:“英国四百年来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大陆上出现最大、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国家”,英国总是“参加不那么强大的一方,同它们联合起来,打败和挫败大陆上的军事霸主,不管他是谁,不管他所统治的哪一个国家”。对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理解错误的是A.使欧洲大陆的列强彼此牵制和相互争夺,防止一国称霸欧洲大陆B.实质是由英国操纵欧洲的政治天平,保持英国的霸权地位C.外交上的表现是“离强合弱、扶弱抑强”D.让英国和欧洲国家保持势力均衡,防止任何有野心的国家称霸7.仔细观察下图漫画《无情的消灭侵略者》。该漫画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A.德国突袭波兰 B.苏联抵抗纳粹德国 C.中国反击日本侵略 D.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8.如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领土变迁示意图。由该示意图可知A.战争影响世界格局演变 B.战后国际秩序已经建立C.苏德改变了波兰的疆界 D.非殖民化浪潮波及欧洲9.二战期间,美日双方在下图所示地点发生过激烈的争夺战,这一战役也被丘吉尔称为“战争史中最激烈最著名的战役之一”。对该战役的认识正确的是A.日本由此建立了在亚太地区的霸权 B.美军因破译了日军密码而以少胜多C.日军丧失了在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D.美军切断了日本本土与外界的联系10.希特勒把自己包装成救世主,允诺会给德国社会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受其吸引的不是特殊的阶级或意识形态,而是整个德国人民。可见,希特勒的上台(

)A.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B.得到了垄断阶层的支持C.改善了下层民众境况 D.受益于德国政局的动荡11.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贺信中写道:“苏联人民取得这一战役的胜利,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战役是A.莫斯科保卫战 B.诺曼底登陆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攻克柏林战役12.1934年9月至1935年2月是国联的高峰时期,曾拥有58个成员国。但自1936年始到1940年,先后有12个国家宣布脱离国联,国联至此已名存实亡。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危机的影响 B.美国的加入 C.国联纵容法西斯 D.二战的爆发13.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某高一学生在历史课后整理了一幅知识结构图,该生整理的历史知识的主题是。(

)A.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B.新兴力量的崛起C.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D.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4.一战后,丘吉尔说:“请注意,英国的政策并不考虑企图称霸欧洲的国家究竟是哪一个国家……这个政策与这个国家是什么国家、谁当统治者都毫无关系:它唯一关心的是,谁是最强大的,或具有支配的暴君。因此我们不要怕别人说我们亲法反德,如果情况改变,我们同样可以亲德反法。”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A.保持欧洲大陆的和平稳定 B.保持欧洲大陆均势政策C.反对希特勒政权亲法反德 D.不参与欧洲大陆的事务15.下图反映的是苏德战场上发生根本转折的一次战役。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是这一漫画标题的是A.《莫斯科郊外的烽火》B.《伏尔加河上的磨坊》C.《海狮计划的丧钟》D.《照耀德国国会大厦的红星》16.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材料一

19世纪初叶,日本民间就出现了法西斯活动。20世纪20年代,“国本社”“一夕会”等120多个千奇百怪的法西斯组织充斥了日本社会,到1936年法西斯组织已增至500多个。1929年,随着经济危机不断深化,政党体制的政权无法扭转经济危机,加之军部势力与各种法西斯组织的结合,使日本国内政治民主化进程与“协调外交”走到了尽头。1936年3月广田内阁成立,法西斯政权在日本确立下来。

——摘编自《世界现代史》材料二

1931年9月18日,日本置华盛顿体系和“巴黎公约”于不顾,悍然对华发动了侵略战争,在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下,短短三个月占领了东北全境。

——摘编自刘绪贻《美国通史(第五卷)》17.1944年,美英苏中等44国代表参加的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把美元与黄金挂钩,规定35美元等于一盎司黄金,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使美元享有高于其他货币的特殊地位。

——据《当代世界史》材料所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它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变化有何影响?参考答案:1.C2.C3.B4.B5.D6.D7.B8.C9.D10.A11.C12.C13.A14.B15.B16.缺乏民主传统;受到华盛顿体系的压制。日本经济基础薄弱,受到经济危机打击严重。军部法西斯势力利用社会动荡乘机而起。17.背景:二战即将结束,各国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