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reaminginthememoryisnotasgoodaswaitingfortheparadiseinthehell.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
狼教案合集8篇
狼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了解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
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2.朗诵文言课文。
3.积累文言词汇。
4.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5.理解句意、文意。
教学重点:目标35
教学难点:目标4
预习指导:1.熟读课文,尽量背诵
2.看注释,试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演讲,创设情境
要求学生讲一则狼的故事
教师讲解,狼可怕吗,表面上看,狼凶恶、狡诈,贪婪,但
狼却没有人所具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只要动脑筋就一定会战
胜像狼一样的恶人,下面就看《狼》这篇课文是怎么描述的。
二、作家作品简介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
著有短
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据说,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文思枯竭,难以下笔。
他知道自
己缺乏写作素材,便变卖家产,在路口摆下席子,煮绿豆汤、
茶水供路人
歇息、解渴。他不收分文,只求路人讲一则故事。之后,他
把这些路人口
述的故事,整理成篇,写成小说。
三、朗读课文
1.检查学生预习朗读情况:
抽查三个朗读,后学生评价
2.教师作较高水平的示范朗读。
3.学生们自由高声诵读一次
4.抽查三个朗读,与刚才对比。
四、疏通字词句篇的意思
1.教师投影下列问题学生合作解决:
一词多义:
止同“只”止有剩骨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神情意暇甚想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敌攻击恐前后受其敌敌方盖以诱敌
前前面恐前后受其敌向前狼不敢前
2.讲解词性活用
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一狼洞其中。
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其一犬坐于前。
3.讲解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止有剩骨。
4.学生自己试疏通课文,有不明白的提出来,由明白的学
生或老师解决
5.抽查四人分段译课文。学生评价后教师纠正。
五、大意理解:
请学生谈谈初学课文对狼的本性的认识和屠户的胜利说明
了什么问题。
六、练习背诵
分段,抓住屠户与狼斗争的过程由事情发展的先后结合关键
词的方法练习背诵,自己先背,教师再组织男女生分别背最后齐
背。
七、教师小结:
1.虚词的用法:
(1)之
代词,它,指狼又数刀毙之助词,的,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调整音节,不译,久之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以
介词,把投以骨介词,用以刀劈狼首
连词,来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连词,用来盖以诱敌
(3)“其”的含义
①恐前后受其敌。(指狼)②场主积薪其中。(指打麦场)
③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④一狼洞其中。(拾柴草
堆)
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指屠户)③屠自后断其股。(指
狼)
八、作业
A1.课后练习二。B.默写课文
[说课精要]本节的内容主要是疏通文意,进一步的理解留到
下一课时.
狼(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
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2.理解刻划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1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演讲
二、导入
老师讲述另一则狼的故事,(见课后)让学生对比,创设情
境。
教师过度:这则故事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狼具有相似处,狼
到底具有什么样的本性,这一节课我们将进行详细分析
三、分析课文
1.独立思考: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故事情节,归
纳第一至四段的意思。
提问后交流评价归纳:
(l)开端:遇狼。(2)发展:俱狼、御狼。(3)高潮
和结局:杀狼。
2.独立思考: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狼的什么本性?
提问后归纳:
(1)贪婪凶恶: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狠
止而前狼又
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狡诈阴险: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
甚;意将遂入
以攻其后也。
3.讨论:__如何刻画屠户的形象?(要求从人物描写方法
并找出课文中的例句并就例句进行分析
交流后归纳:
(l)心理描写
惧——投骨避狼。/大窘——骨尽狼仍从。/恐——前后
受其敌。/悟——刀劈两狼。
一开始,屠户采用“投骨”之法,试图摆脱狼的跟从,说明
他对狼的贪婪凶恶的本性缺乏认识并抱有幻想,一再妥协退让,
结果失败。他有刀不敢斗,因狼有两只,而自己孤身一人,“恐
前后受其敌”。发现麦场积薪后,急忙“奔倚其下”、“弛担持
刀”,抢占有利地形保护自己。后来“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目似瞑,意暇甚”他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由被动转
为主动。他警惕性高,又转视积薪后,杀死了另一只正在柴草堆
里打洞的狼,这才悟出狼的狡诈阴险。
(2)动作描写
“投以骨”“复投之”写屠户试图投骨避狼,结果无效。“顾”
“奔”“倚”“弛”“持”五个动词,写屠户迅速抢占有利的地
形,保卫自己,准备反击。“暴起”“劈”“毙”写屠户趁一
狼径去,一狼假寐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取得胜利。
“转视”“断”“毙”等动词写屠户高度警惕,果断出击,再获
全胜。
这些动词写出了屠户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4.自由发言:__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归纳:__结尾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对
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
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
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
揭示了__的主题。
5.片断写作练习:《狼》一文给我们什么启示?(100
字左右,抽查三人)
要点: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协退让,
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四、作业
A1.课后练习第一、三题。2.预习短文两则
B3.默写课文
[说课精要]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
对待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在实现
这一目标的过程中结合说写讲的方法。
狼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狩、宠、厄、悖"4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
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4.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
法。
二、教学重点
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__的结论。
三、媒体运用
1.课前查阅有关生物链的资料。
2.大屏幕演示总结语,引起学生注意。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在美丽
的大森林里,由生活导入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狼呢?学文,
增加是啊,鹿通常是美丽善良的化身,而狼却凶恶残暴,今天我
们共同来学习学文兴趣《鹿和狼的故事》(板书课题),看看课
文又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
1.请同学们打开书,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
子,遇到不懂的字词可以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理解。
2.指名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理解"苟延残喘"、"罪魁祸首"。
3.指名说主要内容。
〈三〉理解
1.导言
是啊,昔日的森林松杉葱郁,而今却面目全非;原来的鹿群
活泼自由,现在却苟延残喘。这严重的生态灾难不能不使我们感
到痛心疾首。然而,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杀的恶
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如果有人能够劝阻他不再继续这个
错误的决定,必将会挽救森林,挽救鹿群,挽救整个生态系统,
可惜,罗斯福身边没有这样的人。同学们,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
向总统先生进见直言吧!我们来以形式的创给他写一封信,好
吗?新达到激发要想使这封信更具有说服力,我们需要以课本为
依据,可以用事实说学文欲望话,可以讲明道理,可以引用身边
的例子,要有理有据的阐明你的观点。
2.自由研读课文,思考如何写信。体现自主与
3.小组交流。合作
4.集体交流。
(根据学生信的内容适时小结出:生物之间的关系相互制约、
相互联系;不要以惯有的眼光片面的认识事物)
〈四〉总结
同学们一封封发自肺腑的信,不仅使罗斯福醒悟,也会使更
多的人警醒。
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这个惨痛的教训不要再重演。
在这节课即将结束时,请同学们再回味全文,此时,你最想
说什么?回味全文,老师这也有一句话,送给大家:尊重动物,
尊重自然,也就是尊重自己。领悟文旨。
狼教案篇3
课题与课型
狼(清)蒲松龄自学导读课
教学目的
1.识记:缀窘苫蔽弛眈瞑隧黠尻寐
2.了解作者、作品及课文出处;读懂课文
3.掌握课文中狼的阴险狡诈和屠户的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及课文阐明的道理。
4.名词活用和一词多用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
1.对情节和主题的把握(重点)
2.课文阐明的道理(重点)
3.名词活用和一词多用(难点)
教法学法
1.朗读2.品读3.讨论点拔
媒体设计
多媒体或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
一教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一提起狼这种动物,我们就会想起它的狡诈和凶残。当然,
对于狼的本质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段过程的,东郭先生不是险
些被狼吃掉了吗?今天,我们再来讲述一个发生在屠户和狼之间
的故事。(板书课题)
__节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
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郭沫若先生为他的书房---聊斋所
题的对联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给予
他极高的评价。
二、明确目标:
1.掌握重点词句的翻译,了解__大意;2.理清小说的情
节结构;
3.分析、归纳__的主题;4.熟读、背诵课文。
三、自读与点拔
自读程序适时点拔设计意图
(一)预习识记。(注意音形义)缀zhuì窘jiǒng苫shà
n蔽bì弛chí眈dān瞑míng隧suì黠xiá尻kāo寐mèi
(二)初读课文。完成两项自学任务:1.识记作者、作品及
课文出处2.借助课文注释,梳理文句,读译课文,把握课文大
意。
(三)再读课文。理顺课文情节脉络。
(四)熟读课文,回答下列几个问题(能用原句作答的,尽
量用原句作答)1.这则故事的时间、地点和对立的双方各是什
么?2.屠户对狼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3.屠户的机智表现
在什么地方?4.屠户是怎样杀死狼的?5.作者对这件事发表
了怎样的议论?
(五)口述“遇狼”到“杀狼”四个情节。
(六)品读课文。
重点落实如下内容:
1.屠户奔靠柴堆下,放下担子拿起刀,这时狼的表现怎样?
从这里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本性?
2.面对狼的阴险狡诈,屠户表现出怎样的勇敢和机智?
3.狼狡猾,但最终逃不掉“顷刻两毙”的下场,作者用了
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课文阐明了什么道理?
4.把握下列文言词语,解释句中带点词的含义:(1)恐前
后受其敌(2)场主积薪其中(3)屠乃奔倚其下(4)一狼洞
其中(5)隧入以攻其后(6)屠自后断其股(7)恐前后受其
敌(8)盖以诱敌(9)而前狼又至(10)狼不敢前(11)一
狼洞其中(12)隧入以攻其后(13)其一犬坐于前(14)禽
兽之变诈几何可采用学生先识记,再同桌互测,教师抽查时以口
答或笔答形式进行。教师范读(或录音带范读),领读、学生自
读、齐读,借助注释轮流翻译句子,师生共同评说。
全文结构为故事、评议两部分:(板书或放投影)遇(故
事开端)屠惧(故事发展)狼户御(故事进一步发展)杀
(高潮结局)结合课本练习一作答具体表述为:屠户卖肉晚归,
两狼跟踪而来(遇狼)---屠户投骨,狼依旧紧跟不舍(惧狼)
---屠户倚薪对抗狼(御狼)---狼施诡计,被屠户识破,击毙两
狼(毙狼)。
可以创造性地口述,不只是对课文进行翻译。
1.“一狼径去”,看似无意攻击,实则声东击西。企图前
后夹击,置屠户于死地。“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
看似安闲无事,实则暗施毒计,表现其狡诈本性。
2.“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屠自后断其
股,亦毙之。”写出了屠户的勇敢与机智。
3.作者用的是议论的表达方式。禽兽,既是指狼,又是指
狼一样的恶人,作者借题发挥,语意双关,既是对狼的嘲笑,又
是对屠户机智勇敢杀狼的赞扬。用的是卒章显志的传统写法。作
者通过这个故事,意在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
争,善于斗争,这就是作者在文中要阐明的道理。
4.(1)狼(2)麦场(3)柴草堆(4)柴草堆(5)屠户(6)
狼(7)攻击、进攻,名作动(8)敌方、对方,名词(9)前面
(10)上前,名作动词(11)打洞,名作动(12)钻洞,名作动
(13)像狗一样(14)多少初一学生掌握字词,积累词语,仍是
学习的重点之一。学习文言文切忌教师串讲到底,要通过学生自
学,师生互动,特别是用朗读、看注释等手段来解决字词障碍,
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理解。通过讨论作答,消
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口述”这一环节进一步巩固消化。
(六)是全文自学的重难点。设计这一自学程序,侧重于进一步
地让学生认识狼阴险狡诈的本性及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通
过讨论和训练的方式让学生对重要内容具体落实和消化。初步掌
握“其”在文中的不同用法;“敌”、“前”等一词多义现象;
“洞”“隧”“犬”等词类活用现象。
四、小结(略)
五、作业:背诵全文
设计简要说明:这是初一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后的一篇自读
课文,既不能像教读课文那样教学,也不能像现代自读课文那样
放手,主要采用引导学生朗读、品读、讨论及强化训练等方式,
强化整体导读功能,注重文言词语积累。
张巨宏,男,现任教于湖北省天门实验高中。天门市中学语
文学科带头人,天门市十佳校长,十佳园丁,湖北省优秀教师,
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湖北省写作学会会员,湖北省中学语文专业
委员会会员。曾先后担任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校长,推行人本管
理,坚持教学改革。学校多次被评为先进,学生多次获奖。在中
国教育报、中学语文、上海师大学报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__30
多万字,主编中学语文拓展阅读、高考专题训练6+1、初中作
文教程、中考试题分类解析与应试策略等著作10部,参编著作
计36部。
狼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说谎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良的后
果。
2、能正确判断是非,知道诚实是一种良好的品质。
3、乐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
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PPT、图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PPT,欣赏故事《狼来了》。
1、教师边播放PPT,边讲述故事内容。
2、教师:你们喜欢放羊的孩子吗?为什么不喜欢他?放羊
的孩子说谎以后造成了哪些不好的后果?
3、教师小结:小孩由于说谎结果:羊全部被狼咬死,自己
也差点被狼吃掉,我们大家不能说谎,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二、师幼讨论什么样的行为才是诚实的行为,怎样做一个诚
实的孩子。
(一)理解词汇--诚实
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应该怎样做才是诚实的孩子呢?我们做
错事应该怎么办?不是自己的东西能不能拿?捡到东西应该怎
么办?能不能说谎?
(二)讲述情景,判断是非,明确诚实是好品质。
(1)情景一:红红帮助妈妈打扫卫生。不小心把家里的花
瓶打坏了,妈妈听到响声跑过来问:怎么回事呀?红红怕妈妈责
怪她连忙说:"不是我弄的,是小花猫跳到桌子上打碎的。"红红
这样做对吗?
(2)情景二:明明在院子里踢足球,不小心把别人家的玻
璃砸坏了,没有人看见,明明赶紧跑掉了。这样做对不对?应该
怎样做?
(3)情景三:强强看图书的时候,不小心撕坏了班级里的
书,没有人看见,兰兰应该怎样做呢?
教师小结:小朋友做错事情时应该主动承认,及时改正,更
不能说谎,大家同样会认为你是个诚实的孩子。鼓励幼儿做个诚
实的孩子。
活动反思:
《狼来了》是一个老故事,但其中蕴含着极具学习,发人深
省的道理。通过读本的学习让幼儿明白说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它既不尊重别人,也会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我们应该培养诚
恳待人的良好品质。告诉大家做人应诚实,不以通过说谎来达到
自己的目的。更不能以说谎去愚弄他人。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
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的,因为坚持就是胜利。
狼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故事,发展幼儿思维,学会用表情动作展现
语言内容。
2、体会、感受“无聊”“得意”“害怕”三种情绪,试着
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使用这三组词语。
3、在活动中充分享受情节表演带来的乐趣,从中感受“诚
实做人”的重要。
活动重、难点:
1、体会三种不同的情绪。
2、明白“诚实”
活动准备
1、flash课件—(动画故事,无聊、得意、害怕三组表情
(咋准备?)和词组)
2、《狼来了》故事音乐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出主题
玩《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引出主题。
二、演示课件,学会用表情动作表达语言内容。
1、观看故事《狼来了》。
师:这个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幼:——
师:那请你们想一想,故事中的小孩一个人在山上放羊,没
人说话,没人玩,一天又一天,时间长了他会觉得怎么样?
幼:——(总结无聊,难受等)
2、演示图片一:
无聊,烦——
那你们觉得无聊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你来做一做。
(引导幼儿做无聊难受的表情动作,可以将特别幼儿的动作
大家一起示范)。
3、演示图片二:
师:呀,快看!他得意高兴的样子,他为什么这么得意?
幼:因为他欺骗了农民伯伯,伯伯们上了当——
师:他是怎么得意的?那你得意高兴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做给大家看看。
(可找个别幼儿来演示一下自己得意高兴的样子)。
4、师:小朋友们,狼来了——(老师做狼状冲到幼儿中间)。
幼:害怕,叫等
师:你们如果真的见到狼来了,会怎么样?
那故事中的小孩看到狼真的来了,他害怕么?
幼:害怕
演示图片三:看!狼真的来了,他害怕极了。(师做发抖状)。
三、认识总结三种表情动作,认识词组。
1、师:刚才我们做了几个表情动作,我们来看看哪些词宝
宝来了。
A、师:这是什么表情
幼:无聊
点击出示无聊词组你有没有体验过无聊?什么时候?
B、师:看这个!
幼:得意
谁认识这个词?瞧你得意的,你一定认识,来给大家说说.
C、师:这个呢?
幼:害怕
点击出示害怕词组你害怕过吗?你看到什么会害怕?
2、我们来做表情变变变的游戏,我们来看看大家有没有记
得词宝宝的名字。
打乱顺序出示词组三组(幼儿可念出)
四、动作表演故事,享受情节表演带来的乐趣。
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用动作来讲故事,想不想来
试一试?现在我们就用动作来表演狼来了的故事。
教师带幼儿语言提示幼儿做动作
五、故事讨论,从中得到诚实教育。
总结:你们喜欢故事中的小孩么?为什么?我们应该怎么
做?因为他不诚实,也得不到别人的信任,我们不能像他一样,
我们要做一个诚实,勇敢的好孩子。
六、跟随音乐表演故事。能够合拍的表演。
自由结束……
狼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字,会写6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
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故事内容,知道兔子在狼的威胁下,勤练功夫,最
后越来越强壮;狼为贪欲蒙蔽,最后只有死路一条。
4.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情节,感悟文中所蕴涵的道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悟文中所蕴涵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机、磁带。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师述:我们平时读过不少寓言故事,你能把你读过的寓
言故事的题目告诉大家吗?在大家的印象中,兔子和狼是两种怎
样的动物?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兔子和狼》。板书课题。
3.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兔子和狼之间发生了
什么事?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第一要读正确,不丢字,不加字。第二要读通顺,读
连贯,不破词句,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读书汇报。
(1)读完课文后,说说哪些问题自己已经得到了解答。
(2)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北山的狼想吃南山的
兔子。兔子为了防备老狼,天天练功,最后练得结结实实,又高
又壮。狼不但没吃到兔子,还被摔死了。)
3.将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
三、学习生字新词。
1.找出会认字,自由识记。
2.认读,交流识记方法。
3.指导学习会写字:狼拳威拼饿实
(1)采用加部首的方法记忆:良—狼并—拼我—饿
(2)重点指导识记、书写“拳、威”。
4.你从本课中积累了哪些新词?将它们添加到“我的词语
库”中。
四、再读课文。
要求:
教案《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兔子和狼》教案》,来自
网!
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2.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细读课文,感悟道理。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2.讨论以下问题。
(1)当兔子听到狼要吃它后,它是怎样做的?
(2)狼见到兔子练功后,说了些什么?
(3)相机理解以下词语。
大汗淋漓:形容汗流满面,汗珠往下滴。淋漓:形容湿淋淋
往下滴。
气喘吁吁:形容大声喘气。吁吁:形容出气的声音。
绞尽脑汁:形容处心积虑,费尽脑筋。绞:扭转,挤压。
动作演示理解“蹲、蹬、弹、跳、出拳、捣眼、踹腰”。
3.故事的结局怎样?(兔子长得结结实实,又高又壮。狼
瘦得皮包骨头,被老鹰丢到南山摔死了。)
讨论:(1)为什么兔子后来会越来越强壮,而狼却死了?
(2)如果你遇到同样的问题,你会怎样做?
4.小结:通过学习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北山的狼一心
想吃掉南山的兔子,但是它只想不做,最终不但没吃到兔子,反
而被摔死了,兔子面对狼的威胁,为了防备老狼,天天练功,最
后练得结结实实,又高又壮。
5.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1.想象:
(1)当兔子看到狼死后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如果狼改变了想法,又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
2.续编故事。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作业。
1.把这个寓言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鼓励学生续写《兔子和狼》。
狼教案篇7
教学目的:
1.掌握生字生词。
2.学习记叙的顺序和结构。
3.理解__的内容和中心意思。
教学设想:
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知识引
路。教师要清醒地认识文言文阅读的一般规律,从整体到局部,
从熟读到理解,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自
己进入学习的领域,从自己的学习实践中逐步掌握文言文阅读的
基本方法。
__篇幅较短,内容并不难懂,但字词、句式难点很多,语言
障碍较大,故教学时重点应放在字词句的串讲上。但字词句的解
决一点也不能离开语言环境,要从上下文意中去掌握字词的含
义。
__可用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初步解决生字生词,以熟
悉课文为主;第二课时掌握__的结构形式和思想内容。教学方法
仍以学生的活动为本,教师只能处在引导、点拨的地位。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朗读课文熟悉课文。
2.参看注解,理解生字生词。
3.复述故事大意。
教学过程:
1.知识导入。
(1)学习文言文和学习现代文不同的地方有两点:一点是
由于社会生活的变迁,造成内容的差距、认识的困难;一点是由
于语言的演变,造成文字的差异、理解的障碍。这两点又以语言
障碍为主。
(2)文言文的语言障碍主要在词和句上,有很多词和句在
意义和用法上都和现代文不同,学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些不同的词
句。
(3)文言文阅读的方法最重要的是熟读。开始时参看注解,
会认会读;然后就要朗读,读得琅琅上口、滚瓜烂熟才便于理解。
(4)今天学习课文《狼》,就要按照上述的认识和方法来
安排教学活动。
2.关于课文。
这篇课文的有关知识要记住这样几点:
①出处。__节选自《聊斋志异》。
②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人,是我
国著名的文学家。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
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
是《聊斋志异》。
③《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作
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科举制度的腐
朽。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
形象鲜明生动。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
这一部分主要由教师讲授。
3.认读课文。
(1)教师布置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参看注解,划出生字生
词;试通文句,弄清内容大意;
小声默读一遍。
(2)学生发问。
除注解以外,文中还有不懂的字词,要求学生当场发问,教
师当堂解决。
4.朗读课文。
第一遍:要求读音准确。
第二遍:要求大体顺畅。
第三遍:要求读出语气。
每一遍,教师均有讲评。
5.默读课文,准备复述。
教师给三五分钟让学生再默读识记,要求能大体复述故事情
节。
6.复述课文。
找三个学生复述,每一次复述都有不同的要求,教师要作出
讲评。
第一次,找中间程度的学生,让他看着课文复述,实际上是
对着课文口头翻译,大体译对即可。
第二次,找中间偏上学生,要求对着课文较为准确地翻译。
第三次,找上等程度学生,背着课文复述,要求不遗漏主要
情节。
7.掌握生字词。
在这三次复述过程中,其他学生主要熟悉古今不同意义的字
词。教师随订正随理出掌握的'主要词语。
拟挑出常用的、比较容易掌握的单音词,随讲随写黑板,让
学生笔记,以便复习掌握。
常用字词:
惧:恐惧。从:跟随。故:原来(一样)。驱;追赶。窘:
困窘。恐:恐怕。顾:看到。瞑:闭眼。暴:突然。毙:杀死。
股:大腿。寐:睡觉。黠:狡猾。
止:有两讲——
上述的生字生词要入文作出准确解释,可让学生当堂翻译原
句,不要只是单个记词义。
另有两个词用的是引申义,书上有注释,教师可略加提示,
学生懂得文中意思即可,不必深究。这两个词是:
缀:原意是连结,文中意是紧跟。
弛:原意是放松,文中意是卸下。
其它不论实词还是虚词,可不单独讲解,以能理解文意为准。
布置作业:
1.按照记叙的顺序,看看__叙述的故事可分成几个部分,用
一个词(或词组)给每个部分作出概括。
2.用现代汉语翻译最后一个自然段。
3.思考练习一。
4.做练习二、三,答案做在书上。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串讲课文。
2.理清顺序、掌握结构。
3.正确理解__中心意思。
教学步骤:
本课时不单独检查作业,将此过程溶入教学的相应环节中。
1.串讲课文并理清叙事顺序与结构。
(1)__叙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叙述了屠夫和狼搏斗的故事。屠夫和狼的搏斗有一个
过程,按照自然段的顺序来串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完整地叙述
这个故事的。
教师串讲,遇到上节课列出的重点词语可提问学生,归纳时
也先提问,后订正。
先看第1段,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开端。我们
不妨用两个字来概括,大家想,哪两个字合适?——可用屠夫“遇
狼”来概括。
再看第2段,写屠夫投骨拒狼,而狼仍不罢休,照样追赶。
说明狼很贪,而屠夫呢?如果仍用两个字概括,可借用文中一个
字来组词,这个字是什么?——可用屠夫“惧狼”来概括。
再看第3段,写屠夫被迫倚在草堆前,持刀而立,准备搏斗,
这写了屠夫对狼的什么行为?文中似无可用之字,只能另行考
虑。——可用屠夫“御狼”来概括。
再看第4段,写屠夫奋起劈狼,随后又劈一狼。这一段很清
楚——可用屠夫“杀狼”来概括。
(3)据此,我们可以看出,屠夫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恰好是事物发生、发展和结局的全
过程。
那么,这四个自然段,哪是开端,哪是发展,哪是高潮,哪
是结局呢?
关键在于高潮和结局都集中在第4段,第3段不是高潮,第
2、3段是故事的发展。这点学生是能理解的。可见怎样划分高
潮的结局,应该以__本身的情况为准。
(4)__还有第5段。
先检查上节课留的作业2,让学生念自己的译文,教师订正
并讲评。
这最后一段如果也用两个字概括,与上面组词形式相同,应
是“?狼”呢?
可用“评狼”二字概括。
(5)__前四段与第5段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前四段是记叙,第5段是议论;前四段是讲故事,第5段是
评故事。
(6)__的整体结构应该怎样认识?
__整体上可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叙事,又分四个层次;第二部分议论。
这一教学环节是本课时的主体部分,包括串讲、理顺序、明
结构。每一个进程均有板书,随讲随写。
(1)__从整体倾向看,主要写的是人呢,还是狼?即__的
主体是人,还是狼?
让学生自由讨论,要求自己的观点必须在文中找到根据。
此处势必出现分歧意见,可让双方争论,教师不必过早表明
倾向。
统一认识如有困难,教师可进一步提问,给予某种暗示。
(2)从全文的表现倾向看,__究竟是写“人有狼所没有的
智慧、勇气和力量。必能战胜恶狼”呢,还是写“狼无论怎样狡
诈、欺骗,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
结论:应是后者。
__的中心线索是屠夫,但表现的主体却是狼。
根据:
①标题。以“狼”为题,体现出作者的着眼点。
②行文。通过屠夫的种种情态变化来反映狼的贪婪、狡诈。
每段描写均落在狼上。
③结尾。作者直接评论“狼性”及其结局,表明落脚点是在
“狼”。
由此可知,屠夫在文中的出现,是作为表现“狼”的对立面,
其用意并不仅仅在赞扬屠夫的机智勇敢。
(3)当然,应该认识到,人和狼的搏斗,矛盾的双方是不
能缺少的。狼毕竟是被人战胜的;狼的“变诈几何”,是以人的
机智勇敢为条件的。归纳时应将人和狼结合起来认识。
中心意思:__表明狼无论怎样贪婪、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
的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
这一归纳不应是唯一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概括。
(4)__中“狼”显然是个比喻,究竟比喻的是什么呢?
从《聊斋志异》写狐仙鬼怪从来都是讽喻社会的黑暗、腐朽
势力的,作者写这部书主要是“批判现实、表达思想”这一主旨
来看,狼显然讽喻的是当时社会像狼一样的恶人、恶势力。这点,
学生可以自己去体会,不必深究。
3.词语与练习。
订正练习二、三。
练习二:
1、2、3句各是前三个段的尾句,写的是狼的贪婪凶残;
4、5、6句集中在第4段,写的是狼的阴险狡诈。
练习三:
此题放在第二册较难,不必要求具体确切掌握。可大体讲明:
这六个“其”都是代词。
现代汉语代词有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代什么要看上下文。
这里主要看上文,即从上文中去寻找相应的人或事物。1句中,
代狼;2句中,代麦场;3句中,代柴草堆;4句中,代柴草堆;
5句中,代屠户;6句中,代狼。
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课文。
狼教案篇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援建非洲合同
- 翻译法律合同
- 佣金协议合同
- 2025物业维修电工技能竞赛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2030民办家庭教育指导行业市场培育现状及社会认知度与政策支持报告
- 2025-2030民办学校课程体系创新与特色办学实践调研报告
- 2025-2030民办学校特色课程开发与市场差异化研究报告
- 2025-2030民办厨师培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25-2030民办中小学教育差异化竞争与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2030民办中小学师资培训体系构建与发展路径分析
- 学校第三方协议书的范本
- 水电工程运行维护规程与操作技能考核试卷
-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使用手册
- DZ∕T 0342-2020 矿坑涌水量预测计算规程(正式版)
- 福建省既有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
- FlowmasterV7中文技术手册
- 变电站电气安全工作规程
- (完整版)冠词练习题及答案
- 《治安管理处罚法》课件
- 法院执行培训课件
- 康复医学科评定量表全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