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必备2022年河北省衡水市考研政治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1页
考前必备2022年河北省衡水市考研政治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2页
考前必备2022年河北省衡水市考研政治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3页
考前必备2022年河北省衡水市考研政治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4页
考前必备2022年河北省衡水市考研政治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前必备2022年河北省衡水市考研政治模拟考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多选题(10题)1.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守旧派论战的主要问题是

A.要不要变法B.要不要实行民主共和C.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D.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2.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是促进个人与他人之间和谐的因素之一。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A.竞争与合作既对立又统一B.竞争中不存在合作C.两者本质上是统一的D.两者形式上是对立的

3.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了

A.时间和空间是在头脑之外的客观存在

B.时间和空间是在头脑中存在的观念

C.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D.时间和空间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4.19世纪70至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使中国陷入“边疆危机”。“边疆危机”的主要表现有()

A.英国从印度侵入西藏,从缅甸入侵云南B.法国从越南侵犯广西C.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D.日本吞并琉球、侵犯中国台湾

5.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A.并不是所有的真理性认识都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B.实践本身是不断发展的

C.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总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D.不同阶级、不同的人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

6.第

2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它之所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是因为()

A.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B.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基础

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基础

7.“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这是因为社会意识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A.社会意识可以脱离社会存在独立发展

B.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8.第

21

关于物质及其存在,正确的说法有()

A.万事万物的最高共性是客观实在性

B.物质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世界是一和多的统一

C.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D.物质都具有可知性

9.实行改革开放是()。

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C.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D.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

10.大革命失败后,党内开始滋长一种急躁情绪。从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这种错误先后几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这种错误思想主要有()

A.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B.“左”倾盲动错误C.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D.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二、1.单项选择题(10题)11.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B.实践——认识——实践C.感觉——知觉——表象D.概念——判断——推理

12.毛泽东认为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环节是()。

A.有的放矢B.调查研究C.独立自主D.反对教条主义

13.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的建立工农政权的思想是在

A.南昌起义后B.秋收起义后C.八七会议后D.广州起义后

14.生产价格形成的条件是

A.成本价格的形成B.平均利润率的形成C.价值的形成D.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5.1905到1907年,改良派与革命派展开论战,改良派的舆论阵地是()

A.《新民丛报》B.《民报》C.《万国公报》D.《顺天时报》

16.“在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间,解放思想这个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不少同志的思想还很不解放,脑筋还没有开动起来,也可以说,还处在僵化或半僵化的状态。”邓小平重新确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讲话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致向前看》

D.《“两个凡是”小符合马克思主义》

1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最重要的原则是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B.互不侵犯原则和互不干涉内政C.平等互利原则D.和平共处原则

18.从根本上说,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A.继承前人创造的知识B.继承他人创造的知识C.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D.科学家之间的合理分工

19.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运动规律具有普遍性B.物质运动规律具有重复性C.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稳定性D.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

20.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向土地革命战争转变的关键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是()。

A.八七会议B.古田会议C.遵义会议D.洛川会议

三、3.分析题(3题)21.材料1、材料2反映了什么问题?其主要表现有哪些?分析其原因。

22.分析材料2、3、4,简述我国加速发展科技的意义,

23.下面是一组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材料:

材料1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

摘自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957年2月27日)

材料2

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的内部的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说来,是非对抗性的;在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说来,除了对抗性的一面以外,还有非对抗性的一面。……一般说来,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简单地说起来,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我们的专政,叫做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就表明,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制度,而由工人阶级团结全体有公民权的人民,首先是农民,向着反动阶级、反动派和反抗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分子实行专政。

摘自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957年2月27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请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是什么?

(2)根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请说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及解决办法是什么?

四、5.简答题(2题)24.简述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缺陷。

25.为什么说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五、3.分析题(0题)26.结合材料1、2、3,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依据。

六、单选题(0题)27.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C.民族区域自治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参考答案

1.ACDB是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其他三项都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守旧派论战的主要问题。ACD选项正确。

2.ACD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统一的。从形式上看,二者是对立的;从本质上看,二者又是相互伴随、相互统一的。竞争离不开合作,合作也离不开竞争。因而ACD选项正确。

3.AC解析:此题是考查对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之间的关系。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关系。时间和空间不是空洞的概念,它们是“人脑之外的客观存在”(A项),因此具有客观性;而物质运动又具有时空特征,并且只有在时间和空间中才能进行,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C项)。因此离开时空的物质运动和离开物质运动的时空都是不存在的。题中所给定的四个选项,A项与B项是相矛盾的选项,B项是错误的,需要排除。D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是干扰项,因为题干是要求回答时间、空间和物质的关系而不是时间和空间的特点,也排除,这样只有A项和C项才是正确反映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关系的正确选项。

4.ABCD

5.BC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实践标准不确定性的正确理解。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由实践本身的历史性和不断发展性所决定的,所以选择BC。选项D否认了实践标准的客观性,把实践标准变成了主观标准。选项A否认了实践标准的唯一性、确定性,也是不对的。

6.ABC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论。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为我们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思想原则,而且为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不断解决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了理论武器。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论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科学制定就是我们党正确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的结果。

7.BCD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但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选项A夸大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8.ABCD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具有可知性,其根本属性是运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也是万事万物的最高共性。因此,正确选项为ABcD。

9.ABCABC[解析]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表现:首先,社会主义经济适应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次,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代表了劳动者的根本利益;最后,社会主义文化代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改革开放是现阶段的国策,是现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不属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应排除D项.

10.BCDA选项是导致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大革命失败后,在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同时,党内开始滋长一种“左”的急躁情绪。从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认为革命形势在不断高涨,盲目要求“创造总暴动的局面”。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进入高潮,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集中红军力量攻打武汉等中心城市。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因此,正确选项为。BCD。

11.B一个完整的认识是对人的一次认识过程而言的,所以经过实践——认识——实践的过程,就完成了一次认识过程。

12.B解析: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对实际情况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环节,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因此,正确答案为B。

13.B

14.B

15.A

16.C解析: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7.A

18.C

19.D解析:物质运动规律既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题意体现了其客观性的特点。

20.A

21.材料1、材料2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但收入差距出现了明显扩大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居民总体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行业之间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导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十分复杂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收入差距扩大的直接原因首先改革开放以前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抑制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导致了共同贫穷。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进行了包括分配体制材料1、材料2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但收入差距出现了明显扩大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居民总体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行业之间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导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十分复杂,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收入差距扩大的直接原因首先,改革开放以前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抑制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导致了共同贫穷。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进行了包括分配体制

22.我国加快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主要表现在①它能使国民经济增长从外延型向效益型转变全面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②能够解决我国资源短缺的矛盾促进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③有利于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推动我国经济的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国加快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主要表现在,①它能使国民经济增长从外延型向效益型转变,全面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②能够解决我国资源短缺的矛盾,促进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③有利于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推动我国经济的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23.[答案要点](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解决的方式、方法就是通过调整和改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这样他就为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2)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指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矛盾是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是分清敌我问题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说明教育的方法也就是“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来解决绝不能用解决敌我矛盾的强制、压服的办法去解决。[答案要点](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解决的方式、方法就是通过调整和改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这样,他就为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2)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指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矛盾,是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是分清敌我问题,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说明教育的方法,也就是“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来解决,绝不能用解决敌我矛盾的强制、压服的办法去解决。

24.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也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这是正确的;但旧唯物主义主张认识是直观的被动的反应是错误的。(1)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实践的观点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它把主体理解为单纯生物学意义上的、只是反映世界的人而不懂得主体是积极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把客体仅仅理解为认识的对象而没有看到客体还是实践的对象;只看到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而看不到二者之间的实践关系因而看不到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把认识看成照镜子似的、直观被动的反映。(2)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辩证法的观点不懂得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把认识看成是一个从客体到主体的单向过程并且是一次完成的。总之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它是直观被动的反映论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它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实现了认识论的伟大变革是科学的认识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也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这是正确的;但旧唯物主义主张认识是直观的被动的反应,是错误的。(1)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实践的观点,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它把主体理解为单纯生物学意义上的、只是反映世界的人,而不懂得主体是积极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把客体仅仅理解为认识的对象,而没有看到客体还是实践的对象;只看到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而看不到二者之间的实践关系,因而看不到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把认识看成照镜子似的、直观被动的反映。(2)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辩证法的观点,不懂得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把认识看成是一个从客体到主体的单向过程,并且是一次完成的。总之,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它是直观被动的反映论,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它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实现了认识论的伟大变革,是科学的认识论。

25.阶级斗争是指各对抗阶级之间的斗争其中包括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也包括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和腐朽没落的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阶级斗争主要有三种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或伟大动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在阶级社会里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阻碍经济基础变革时必然引起革命阶级和反动统治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尖锐化直接爆发以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为目标的政治革命而政治革命一旦成功就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把人类社会从一个较低的社会形态推进到一个较高的社会形态。第二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