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四川省资阳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0题)1.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
A.教育的客体B.认识的主体C.教育的客体、认识的主体D.以上都不是
2.因兴趣爱好相同、感情融洽自愿形成的,活动频繁但缺少计划的群体属于班级组织的()
A.正式群体B.特殊群体C.参照群体D.非正式群体
3.有一种我们不认识的水果,远远地能看到它鲜亮的颜色和特殊的形状;用手去触摸,感到其表皮光滑而坚硬,这种认识活动是()
A.感觉B.表象C.记忆D.思维
4.个人独自进行的,与叙述思想、情感相联系的,较长而连贯的言语是()
A.书面言语B.内部言语C.对话言语D.独白言语
5.受教育者因为有了目标,可以树立信心,坚强地排除各种困难,争取实现目标,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A.激励功能B.调控功能C.评价功能D.定向功能
6.我国教育目的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D.科学人文主义
7.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中国教育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学校教育制度是()
A.国学B.私学C.太学D.乡学
8.学生打架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与惩罚。于是,学生在打架的时候,听到有人说:老师来了。就马上住手并且躲避。这种现象属于()
A.先天本能B.第一信号系统条件反射C.第二信号系统条件反射D.无条件反射
9.学生初学文言文时兴趣比较低,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随着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对文言文产生了兴趣,开始凭借兴趣自然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这时学生的注意属于()
A.有意注意B.随意注意C.无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
10.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结构()
A.生产关系B.科技C.文化D.生产力发展水平
二、填空题(10题)11.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____和拉伊
12.骑士七技包括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____、吟诗
13.放松而不放纵,忙碌而不盲目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生活状态,如果用来形容注意的状态,它应该属于____
14.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是____
15.德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____,即不用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
16.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反映了德育的____原则
1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出自荀子《____》。
18.素质教育是面向____的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
19.某学生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害怕讲不好被人讥笑。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____
20.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____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三、名词解释(5题)21.课程论
22.元认知
23.教学
24.双轨制
25.信度
四、论述题(5题)26.请结合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27.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28.简述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关系
29.简述问题解决的概念和特点
30.简述动机的功能
五、案例分析(2题)31.在教学中运用该方法有哪些要求?请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32.试分析该案例中的班主任遵循了哪些德育原则
六、简答题(1题)33.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参考答案
1.CC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客体),也是认识的主体
2.DD非正式群体指在正式群体内部,各成员在相互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兴趣爱好相同感情融洽自愿形成活动频繁但缺少计划正体现了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3.AA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表象是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题干所述的认识活动是感觉
4.DD独白言语是个人独自进行的,与叙述思想、情感相联系的,较长而连贯的言语
5.AA激励功能指的是教育目的不仅能指导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教育目的本身包含对学生成长的期望和要求,因此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题干所述体现的正是激励功能
6.CC马克思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和基础
7.B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进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8.CC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用语言符号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二信号系统。题干以语言为中介,为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9.DD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题干中学生凭借兴趣自然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说明不需要意志努力,因此属于有意后注意
10.D
11.梅伊曼
12.下棋
13.有意后注意
14.教科书
15.开端
16.疏导
17.劝学或劝学篇
18.全体学生
19.趋避冲突
20.个别差异
21.课程论是根据对学科系统、个体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订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22.又称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
23.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这些行为包括主要行为和辅助行为两大类别,教师的主要行为包括教师的呈示、对话与辅导等;辅助行为包括激发动机、期望效应、课堂交流和课堂管理等。
24.即19-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分别为贵族及资产阶级子女与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筛选严格、差异悬殊、互相分离、互不沟通的两大学校系统
25.一个测验量其所要测的东西前后一致的程度。
26.(1)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有:①遗传与营养。遗传对智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身体素质上,如感官的特征、四肢和运动器官的特征、脑的特征等,遗传因素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它为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②早期经验。人的智力发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在早期阶段所获得的经验,促使能力发展得最快,不少人把学龄前称为智力发展的一个关键期。③教育与教学。教育和教学对智力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学校里的课堂教学的正确组织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④社会实践。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起来的,社会实践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基础。⑤主观能动性。环境和教育的决定作用,机械和被动地影响能力发展,个人的勤奋与主观努力积极能动地促进能力的发展。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应做到:①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变灌输式的教为启发式的教,把学生的思维引活、引深,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思考所学知识,并突出重点、难点;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有的放矢的辅导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质疑,改变学生高分低能的不良现状;④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基础知识
27.(1)问题的特征。个体解决有关问题时,常常受到问题的类型、呈现的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教师课堂中的各种形式的提问、各种类型的课堂和课后练习、习题或作业等,都是学校情境中常见的问题形式。不同的呈现问题的方式将影响个体对问题的理解。(2)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有经验的质与量都影响着问题解决。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经验越多,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更重要的是,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储存方式决定了问题能否有效地被解决。(3)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影响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物体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他方面的功能。(4)原型启发。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解决问题起了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5)个体的情绪与动机。一般来说,肯定的、积极的情绪有利于问题解决,反之则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动机强度会影响问题解决,动机过高过低都会阻碍问题解决,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6)个性因素(能力、气质、性格等)差异。一般能力强者,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强的人,一般来说,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会表现出优势。具有某种特殊能力或专业能力的人,仅对特定领域的问题解决会表现出优势。性格特征方面,如勤奋、乐观、有毅力、有信心、有合作精神等性格特征有利于问题解决;独立性、灵活性、首创性有利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相反地,懒惰、盲从、自卑等性格特征不利于问题解决。
28.(1)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是心理学研究的两大方面,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2)个性心理是在心理过程中形成的,如果没有对主观和客观世界的认识,没有情绪情感的体验,没有积极地与困难做斗争的意志活动,心理的个性差异就无从形成和表现。已经形成的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又制约着心理过程的进行
29.(1)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创造性是问题解决的最高表现形式。(2)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是:①目的性。②认知性。③序列性
30.(1)激发功能(激活功能)。动机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2)指向功能(引导功能)。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3)维持和调节功能(强化功能)。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
31.运用要求: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②要善问;③要善于启发诱导;④要做好归纳、小结。(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32.(1)该班主任遵循了导向性德育原则,针对学生的捣蛋及不良行为,将理想性和方向性结合起来,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2)该班主任遵循了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体差异及品德发展现状,因材施教,增强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该班主任遵循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利用学生打篮球的热情,因势利导,科学组织学生活动,增强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以往纪律差、自我控制能力弱的消极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省长春市文曲星名校2026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餐饮店开业运营详细方案
-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责任分工方案
- 2026届上海市华师大三附中高二上化学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河南省九师联盟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 商场电气弱电系统运维方案及标准
- 2026届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第三高级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四川省宜宾市叙州一中化学高二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5至2030非接触式支付交易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正式版)FZ∕T 64111-2024 卫生巾(护垫)用非织造布
-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7课《权利受到制约和监督》精美课件(第3课时)
- 保护性约束法使用及并发症的处理
- MOOC 英国小说-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 高危急性胸痛及早期症状识别
- 银行员工消保培训计划
- 急性心衰急诊诊疗及管理护理课件
- WJ30059-2024军事工业爆炸物品设计安全标准
- 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军章闪耀》 课件
- 《固体能带理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