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管理_第1页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管理_第2页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管理_第3页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管理_第4页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信息系统第一篇开发与管理篇主要内容战略规划MIS的战略规划MIS规划的主要方法信息系统规划(ISP)与企业过程再工程(BPR)信息系统规划(ISP)与企业形象设计(CIS)目标优先权和项目优先序战略规划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关键成功因素法战略目标

集转化法企业系统计划法BPRCIS项目评价第16章信息系统规划正确理解“战略规划”的含义决策战略规划是为未来做现在的决策,而不是做未来的决策,决策只存在于现在;战略规划也不是预测,而是一种思考的工具,是一个过程,即为了取得未来的成就现在该做什么。风险规划不是消除风险,而是明确所要承担的风险,明确战略规划的代价与投资。其结果是提高对风险的承担能力。决策——执行——衡量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高层人员及时回顾总结;及时转化为日常行动;人人理解的方向和目标。16.1战略规划战略规划的特点目标明确:先进但可以达到,给人鼓舞,没有二义;可执行性良好:通俗、明确、可执行;组织人事落实:级级落实,明确责任;灵活性好:活动范围和组织计划的形式是变化的,应进行周期性校核和评审。16.1战略规划战略规划的框架结构①③②④⑤⑥⑦⑧⑨公司级业务级执行级方向和目标约束和政策计划与指标16.1战略规划战略规划的实现做好思想动员把规划活动当成一个连续的过程激励新战略思想16.1战略规划信息系统规划的概念方向目标目标目标约束和政策计划和指标节省投资促进深化考核工作回顾改进

在既定的目标个方向的引导下,通过综合考虑约束和政策,制定计划和指标,以期达成与系统总体目标的一致。16.2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步骤规划的基本问题确定收集初始信息现状评价、识别计划约束设置目标准备规划矩阵识别活动列出工程项目活动列出重复活动选择最优活动的组合确定优先权、估计项目成本、人员要求准备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写出IS战略规划总经理批准开始结束用户、MIS委员会返回到前面合适的位置信息系统规划方法——关键成功因素法(CSF)企业目标1、目标识别2、CSF识别3、性能指标识别4、数据字典定义(与KPI比较)16.3MIS规划的主要方法信息系统规划方法——“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识别组织的战略集合:描绘出组织各类人员结构识别每类人员的目标对于每类人员识别其使命及战略组织战略集转化成MIS战略组织的战略目标MIS战略目标组织的战略目标各类人员的目标、使命和战略嫁接战略到MIS16.3MIS规划的主要方法信息系统规划方法——企业系统计划(BSP)BSP方法步骤企业目标企业目标企业过程企业过程数据分析信息结构数据识别设计16.3MIS规划的主要方法BSP详细步骤任务下达准备工作动员会定义企业过程定义数据类分析企业/系统关系确定经理的想法评价企业问题和效益开发建议书及行动计划评价企业问题和效益BSP方法的核心,划分子系统,可以用U/C图评价信息系统管理定义信息结构定义结构优先序BSP识别过程识别产品/服务识别过程画过程流程图写每一过程说明过程分组画过程组并写说明过程与组织相关识别关键过程确认、加、删过程描述支持资源识别过程评价战略计划和管理控制过程识别计划和控制过程计划/控制产品/服务支持资源16.3MIS规划的主要方法三种信息系统规划方法的结合——CSB抓住主要矛盾,目标识别突出,适用于管理目标的确定以人为中心,通过分层识别管理目标,转化为信息系统目标通过过程引出目标,核心是识别企业过程CSBCSF确定企业目标,SST补充完善并转化为信息系统目标,用BSP标核并确定信息系统结构CSFSSTBSP16.3MIS规划的主要方法ISP/BPRISP/CIS

信息系统规划与企业过程再工程的关系:

1、各自有各自的优缺点

2、在实际应用中,它们互相关联

3、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组织改革两种手段

信息系统规划与企业形象系统:

1、好的系统规划可以产生好的形象

2、在制定信息系统规划时应考虑企业的文化与习惯

3、在实际应用中应将两者紧密结合。16.4/5ISP/BPRISP/CIS设置战略目标和确定项目优先权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因素类型内容说明因素类型内容说明经济财务因素利润成本比回收率收益中的贡献增长率回收期风险系数组织/制度对组织目标的贡献内部政策决策偏好公共关系的影响环境规章要求国家要求地方政府要求诉讼要求的信息技术孤立、简单、模块式项目项目可见度用户的了解与合作管理的支持和委托熟悉人员的适应所有技术的可用性经理人员高质量决策的贡献较好的信息较快的可用性信息易于消化人员因素、职工阻力16.6目标优先权和项目优先序影响优先序设置——风险项目规模估计的工时、涉及的用户等结构的稳定性用户的态度、高层管理的态度以及用户变化的程度和数量技术风险用户不熟悉硬件的程度、系统队伍不熟悉软件的程度、用户和开发人员新知识了解的程度等。风险评价P282表16-916.6目标优先权和项目优先序主要内容概述一般公用阶段的说明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方法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第十七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开发方法综述按

时间过程面向处理PO面向数据DO面向对象OO生命周期法(LC)LC-POLC-DOLC-OO原型法(PROT.)PROT.-POPROT.-DOPROT.OO按系统的分析要素17.1概述70年代:生命周期法(瀑布模型)系统需求软件需求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程调试运行维护MIS的生命周期法

就是按照MIS的生命周期来开发的一种方法,把MIS的开发分为五个阶段: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的运行维护。(仅供参考)

17.1概述70年代:生命周期模型对其每一阶段规定它的任务、工作流程、管理目标及要编制的文档,使开发工作易于管理和控制,形成一个可操作的规范。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基本原理原理一:用户的积极参与原理二:使用问题求解方法原理三:严格按划分的阶段和活动进行系统开发原理四:文档的标准化原理五:检查点的设立原理六:分而治之的思想17.1概述MIS工程的二维分解:17.1概述结构化开发的目标:使开发工作标准化,减少随意性做到有序、高效和减少错误建立标准的文档

过渡

构建

详述

开始方法17.1概述螺旋模型:需求、设计、实现、测试、循环进行,递增开发17.1概述80年代:原型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原型法:在未完全定义好全局需求前,先实现一个原型,然后不断修改,直至满足要求。要求有开发环境的支持,如4GL语言。

面向对象方法:核心是对象(object)。对象是数据和操作的集合,操作可以操纵数据90年代:组件化的开发方法重视软件过程17.1概述问题的识别:what,why,who,where,when可行性研究:具备的资源和条件是否满足系统目标的要求,包括目标方案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方面的可行性17.2开发的一般公用性阶段系统开发的原则领导参加优化创新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实用和实效规范化发展变化17.2开发的一般公用性阶段系统开发前的准备工作基础准备工作管理工作要严格科学化,具体方法要程序化、规范化作好基础数据管理工作人员组织准备领导参加是关键建立由系统分析员、相关岗位业务人员和信息技术人员组成的研发队伍明确各类人员的职责17.2开发的一般公用性阶段系统开发策略和开发计划开发策略接收式的开发策略直接式的开发策略迭代式的开发策略实验式的开发策略开发计划开发计划进度计划资源利用计划投资计划17.2开发的一般公用性阶段系统开发计划系统投入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运行管理系统分析设计师具体管理人员计算机软硬技术员操作管理员17.2开发的一般公用性阶段统一过程统一过程是一个软件开发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通用的过程框架统一软件开发过程是30多年来经验的总结,是软件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可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软件系统各种不同的应用领域各种不同类型的组织各种不同的功能级别以及不同项目规律17.2开发的一般公用性阶段17.2续开发过程可以用二维结构或沿着两个坐标轴来表达横轴代表了制订开发过程时的时间体现了过程的动态结构它以术语周期、阶段、迭代、和里程碑来表达;纵轴表现了过程的静态结构如何用术语活动、产物、角色和工作流来描述特点

以用例驱动的以体系结构为中心的迭代的和增量的管理环境商业模型实现测试分析和设计预备循环Iter.

#1相态处理工作流反复支持工作流Iter.

#2Iter.

#nIter.

#n+1Iter.

#n+2Iter.

#mIter.

#m+1分布配置管理需求仔细研究过渡开始构造17.2开发的一般公用性阶段SSA&D方法的基本思想(structuredsystemdevelopmentmethodologies)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17.3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SSA&D方法的特点

(structuredsystemdevelopmentmethodologies)自顶向下整体性的分析设计和自底向上逐步实施;建立面向用户的观点;严格区分工作阶段;深入调查研究;充分预料可能的变化;开发过程工程化。17.3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MIS工程工作流17.3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SSA&D的优缺点优点:严格区分开发阶段,系统的针对性强;整体性与全局性好,自顶向下观点。缺点:开发周期长;开发过程繁琐、复杂;开发工具落后;与用户交流不直观;系统的升级较困难。17.3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方法在关系数据库系统、第四代开发语言(4GL)和各种可视化开发环境的支持下提出的一种开发方法开发要求分析评价软件环境用户开发商构造原型

软件支持环境RDBMS数据字典、建模工具快速查询系统4GL软件工具可视化报告、界面生成器,快速构造原型17.4原型方法原型法工作流程1、用户提出系统要求2、识别、归纳上述要求3、开发一个模型/原型4、评价模型5、模型不可行处理6、模型不满意处理7、修改模型8、确定模型后的处理N、实际系统开发、运行、维护等12346758N不可行不满意满意17.4原型方法原型法的特点优点:1、开发效率高;2、开发工具先进,与用户交流直观;3、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4、能及早暴露系统实施后潜在的一些问题;5、能调动用户参与的积极性。缺点:1、不适合大型系统的开发;2、不适合大量运算及逻辑性强的模块;3、对原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要求较高;否则容易走上机械模拟原手工系统的轨道。4、不适合批处理系统。17.4原型方法对象客观世界由各种各样的对象组成,每种对象都有各自的内部状态和运动规律,不同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就构成了各种不同的系统。对象是OO方法的主体,有以下特征:模块性(信息隐藏、封装)继承性动态连接性17.5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OO方法可以概括为:现实世界由对象组成对象由属性和方法组成。属性反映对象的状态,方法定义改变属性状态的操作对象之间的联系主要通过消息传递来实现对象抽象为类(class)对象具有封装的特性17.5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OO方法的开发过程(1)系统调查和需求分析(2)分析问题的性质和求解问题(OOA)(3)整理问题(OOD)(4)程序实现(OOP)概念设计逻辑设计17.5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OOA方法原则要遵循的原则抽象封装继承关联(包括聚合、联系)消息通信17.5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OOA方法步骤确定对象和类确定类之间的关系确定主题确定属性确定方法17.5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OOA方法对象定义规格的求精数据模型和数据库的设计优化17.5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OO方法总结优点:OO方法直接完成了从对象客体的描述到软件结构的转换,解决了传统结构化方法中客观世界描述工具与软件结构的不一致问题,缩短了开发周期。也利于软件的重用和维护。缺点:OO需要一定的软件基础支持才可以应用,对分析设计人员要求也较高。17.5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CASE方法利用CASE工具进行开发CASE: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必须和其他方法结合,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减少必要但是很琐碎的一些过程。17.6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17.6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演化软件过程模型问题提出业务和产品需求常常改变。紧迫的市场期限使得难于完成完善的产品。演化模型是利用迭代的方法,特征是使软件工程师渐进的开发,逐步完善软件。设计分析编码测试喷泉模型17.7几种软件开发模型阶段调查分析设计实现工作量〉30%〉40%〈20%〈10%开发过程中各环节所占的比重:增量模型融合了线性顺序模型的基本成分和原型的迭代特征。是随着日程时间的进展而交错的线性序列。与原型不一样的地方是强调每个增量均发布一个可操作产品。增量1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第一个增量发布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第三个增量发布增量3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第四个增量发布增量4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第二个增量发布增量217.7几种软件开发模型迭代方法的益处与传统的瀑布式方法相比,迭代过程具有以下的优点:减小了风险更容易对变更进行控制高度的重用性项目小组可以在开发中学习较佳的总体质量17.7几种软件开发模型我们往往只重视产品本身的标准化问题,却忽略了如何提高软件生产过程的能力,及如何使软件生产过程本身标准化。一个企业的软件能力更取决于该企业的过程能力,特别是在软件开发和生产中的成熟度。一个企业过程能力越是成熟,该企业的软件生产能力就越有保证。实际上技术或工具并不是第一位的。17.8CMM模型:建立面向管理的软件过程CMM模型软件生产能力成熟模型,即CMM(后更名为SW-CMM)模型就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也是最实用的一种软件生产过程标准。提供了衡量一个公司软件工程实践的整体有效性办法,且建立了五级过程成熟度级别。17.8CMM模型:建立面向管理的软件过程第八讲MIS的系统分析主要内容需求分析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功能/数据分析新系统逻辑方案的建立总体需求分析详细调查范围:

详细分析组织结构图组织管理机构与物流关系图组织/业务关系分析业务功能一览表调查数据的汇总分析数据流程分析数据字典数据项定义数据流定义数据存储定义处理过程定义外部实体定义U/C矩阵及其建立正确性检验U/C矩阵的求解系统功能于数据资源分布

任务:汇总资料,分析对象:内部整体管理状况信息处理过程侧重于:从业务全过程的角度进行分析

内容:1、业务和数据的流程是否通畅,是否合理;

2、数据、业务过程和实现管理功能之间的关系;

3、老系统管理模式改革和新系统管理方法的实现是否具有可行性等;

目的:确定用户的需求及其解决方法。18.系统分析概述需求分析应分析哪些需要求需求包括: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可靠性要求安全保密性要求以及开发费用和开发周期可使用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其中功能要求是最基本的,包括数据要求和加工要求。组织需求信息系统需求18.1需求分析软件需求规格说明

(SoftwareRequirementsSpecification,SRS)18.1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初步调查)已在系统规划中完成。要求与环境调查问题书面材料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可行性分析与计划报告评审审批18.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详细调查)1、原则:

1)自顶向下;2)用户参与;3)工程化;

4)全面与重点相结合;5)友善的工作方式。2、调查范围

1)组织机构与功能业务;2)数据和数据流程;

3)业务流程;4)决策方式及过程;

5)可用资源与限制条件6)现存问题及改进。3、调查方法

1)召开调查会;2)访问;

3)发调查表;4)参加业务实践。18.1需求分析需求调查用表(1)18.1需求分析需求调查用表(2)18.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子活动需求预测:系统分析员对系统的基本需求作一假设。需求导出:运用各种信息采集技术向用户调查系统的本质要求。需求确认:将记录的需求反馈给用户进行检验需求说明:利用数据流程图DFD、数据字典、功能描述工具等需求描述工具。18.1需求分析PIECES框架——一种需求分析方法性能:吞吐量、响应时间信息:输入/输出的来源/去向、介质/设备、表达方式、格式、内容、使用频率经济:项目的预算、自动化问题、人员转化问题控制:系统安全性、保密性效率:服务:对意外情况的处理18.1需求分析组织结构图是一张反映组织内部之间隶属关系的树状结构图。见P309图18.218.3组织/业务关系图18.2组织结构与功能业务功能一览表组织的各部分不能完整地反映该部分所包含的所有业务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组织的某些部分业务范围越来越大,功能也越来越细,由原来单一的业务派生出许多业务。这些业务在同一组织中由不同的业务人员分管,其工作性质已经逐步有了变化。终究这些变化将引起组织本身的变化,裂变出一个新的、专业化的组织,由它来完成某一类特定的业务功能。以功能为准绳设计和考虑系统系统将会对组织结构的变化有一定的独立性。18.2组织结构与功能业务功能表销售系统管理销售计划管理成品库管理销售合同管理销售核算管理市场预测销售历史资料管理编制年度销售大纲编制销售计划合同有效性审查合同执行情况分析合同登记和变更销售利润核算销售统计分析出入库管理库存统计市场预测市场分析18.2组织结构与功能概念业务流程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某项业务的具体处理过程,发现和处理系统调查工作中的错误和疏漏,修改和删除原系统的不合理部分,在新系统基础上优化业务处理流程。业务流程图(TransactionFlowDiagram,简称TFD)就是用一些尽可能少的规定的符号及连线来表示某个具体业务处理过程。业务流程图易于阅读和理解,是分析业务流程的重要步骤。18.3业务流程分析业务流程图的基本符号业务处理单位业务处理功能描述表格/报表制作数据/文件存档收集/处理数据信息传递过程18.3业务流程分析图例说明业务处理单位业务处理描述表格制作传递存储收集资料计划处银行技改处各部门各单位局领导上级领导投资总规划更新改造贷款规模开会讨论报表审批综合平衡(讨论)批准下达各单位各部门正式计划计划各单位上报表计划处各部门各单位技改处银行各部门各单位存档业务流程图绘制举例图例说明业务处理单位业务处理描述表格制作传递存储收集资料储户存折存取款单存折现金存折业务分类存款单折取款单折存款处理取款处理利息文件帐目文件存取款业务业务流程图绘制举例调查数据的汇总分析调查数据汇总分析的主要任务:首先将系统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分为如下三类:本系统输入数据类本系统内要存储的数据类本系统产生的数据类然后再对每一类数据进行如下三项分析:汇总并检查数据有无遗漏数据分析,即检查数据的匹配情况建立统一的数据字典18.4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数据流的定义一般包括:编号、名称、内部名、组成、使用频率、使用方式(输入/输出/本地/共享)、备注等。对数据流的数据组成(包括数据元素和数据结构)也要进行定义。数据元素:编号、名称、内部名、值域、值义、类型和长度、备注等。数据结构:编号、名称、内部名、组成、备注。18.4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数据流的定义可用下列一些符号来简化定义:=:表示定义于+:表示“与”

[|]:表示“或”

m··n:表示值域{}:表示重复。例如:取款单=帐号+户名+金额+日期存期=[活期|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5年|8年]清单={清单行}18.4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数据存储数据存储的定义包括:编号、文件名、内部名、组成、组织方式(指关键字表达式或排序方式)、备注等。调查数据的汇总分析(1)——数据汇总A、将系统调查中所收集到的数据资料,按业务过程进行分类编码,按处理过程的顺序排放在一起B、按业务过程自顶向下地对数据项进行整理。C、将所有原始数据和最终输出数据分类整理出来。D、确定数据的字长和精度。18.4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调查数据的汇总分析(2)——数据分析数据汇总只是从某项业务的角度对数据进行了分类整理,还不能确定收集数据的具体形式以及整体数据的完备程度、一致程度和无冗余的程度。数据分析确定收集数据的具体形式以及整体数据的完备程度、一致程度和无冗余的程度。数据分析的主要内容U/C矩阵(分析汇总数据的工具)数据正确性分析数据项特征分析18.4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U/C矩阵是通过一个普通的二维表来分析汇总数据表的纵坐标定义为数据类变量(Xi)表的横坐标定义为业务过程类变量(Yi)数据与业务过程(即Xi与Yi)之间的关系U——

使用useC——

建立create18.4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数据正确性分析数据守恒原理(PrincipleofDataConservation):数据必定有一个产生的源,而且必定有一个或多个用途。在U/C矩阵中:每一个列只能有一个C;每一个列至少有一个U;不能出现空行或空列。18.4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U/C

矩阵数据项特征分析数据的类型以及精度和字长:(这是建库和分析处理所必须要求确定的)合理取值范围:(这是输入、校对和审核所必须的)数据量:即单位时间内(如天、月、年)的业务量、使用频率、存储和保留的时间周期等等。(这是在网上分布数据资源和确定设备存储容量的基础。)所涉及业务:即U/C矩阵中每一行有U或C的列号。(业务过程)重要程度和保密程度:重要程度决定了今后设计系统时的输入、校对以及存储、拷贝、备份等功能,保密程度决定丁今后建网或建库时不同工作纳入网访问数据库小该数据时的权限。18.4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是把数据在组织(或原系统)内部的流动情况抽象地独立出来,舍去了具体组织机构、信息载体、处理工作、物资、材料等,单从数据流动过程来考查实际业务的数据处理模式。主要包括对信息的流动、传递、处理、存储等的分析。数据流程分析的目的是要发现和解决数据流通中的问题,如:数据流程不畅、前后数据不匹配、数据处理过程不合理等等。一个畅通的数据流程是今后新系统用以实现这个业务处理过程的基础。数据流程分析的实现分层数据流程图(DataFlowDiagram,简称DFD)18.4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

按业务流程图理出的业务流程顺序,将相应调查过程中所掌握的数据处理过程,绘制成一套完整的数据流程图,一边整理绘图,一边核对相应的数据和报表、模型等。如果有问题,则定会在这个绘图和整理过程中暴露出来。数据流程图的画法

由于实际数据处理过程常常比较繁杂,故应该按照系统的观点,自顶向下地分层展开绘制。黑灰半透明透明数据流程图的基本符号18.4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储户1.1

业务分类处理1.3取款处理1.2存款处理存折存折存取款单存折存折存款单存折取款单利息文件帐目帐目修改帐目修改利率利率18.4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以下未讲:18.4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IDEF018.4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案例汽车配件公司:第一层数据流程图(环境图)顾客供应商1处理业务订货单发货单订货单发货单配件库存18.4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顾客供应商销售订货单发货单配件库存1-1采购1-2订货单发货单到货通知会计1-3收据应付款通知向供应商的订货单18.4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顾客采购编辑订货单订货单配件库存1.1.1确定顾客订货1.1.3产生暂存订货单1.1.5对照暂存订货单1.1.6业务员开发货单并修改库存1.1.4不合格顾客D2D3可发订货不满足的订货登录新顾客数据1.1.2暂存订货单D4到货通知新顾客编制销售和库存报表1.1.8销售历史D5应收款明细账D10配件库存D3合格的订货单检索库存1.1.7经理询问库存库存状态汽车配件公司:第三层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DateDictionary简称DD)数据流图上所有成分的定义和解释的文字集合就是数据字典。数据流图只能给出系统逻辑功能的一个总体框架而缺乏详细、具体的内容。数据字典对数据流图的各种成分起注释、说明的作用,给这些成分赋以实际的内容。还对系统分析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进行定义和说明。18.4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

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流程图内所包含的数据元素(数据存储、数据流、数据项)的定义及说明的集合。数据字典由数据流、文件(数据存储)和数据项(数据元素)三类条目组织。数据字典要求:

1)完整性

2)一致性

3)可用性18.4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数据字典的内容18.4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数据字典的内容(1)数据项类目:数据的最小单位,描述数据的静态特性。数据项编号:102-01数据项名称:学号别名:学生学号简述:某学生的代码类型及宽度:字符型,8位取值范围:00000001-99999999数据字典的内容(2)数据流类目:由一个或一组固定的数据项组成。数据流编号:F03-01数据流名称:学籍变动申请简述:学生提出的学籍变动申请来源:学生去向:各系、院组成:申请编号+申请名称+申请日期+申请院系数据库流量:高峰流量:数据字典的内容(3)文件类目:描述数据的逻辑存储结构。数据流编号:F03-01数据流名称:学籍变动申请简述:学生提出的学籍变动申请来源:学生去向:各系、院组成:申请编号+申请名称+申请日期+申请院系数据库流量:高峰流量:数据字典的内容(4)数据“加工”条目。数据字典的内容(5)“外部项”条目功能/数据分析是在业务流程、数据流程及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为了整体地考虑新系统的功能子系统和数据资源的合理分布而进行的系统化的分析。

功能/数据分析是通过U/C矩阵的建立和分析来实现的。18.5功能/数据分析U/C矩阵的主要功能通过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及时发现前段分析和调查工作的疏漏和错误;通过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分析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通过对U/C矩阵的求解过程最终得到子系统的划分通过对子系统之间的联系(“U”)可以确定子系统之间的共享数据。18.5功能/数据分析U/C矩阵及其建立首先进行系统化,自顶向下地划分;逐个确定其具体的功能(或功能类)和数据(或数据类);填上功能/数据之间的关系,即完成了U/C矩阵的建立过程。18.5功能/数据分析正确性检验(1)完备性(completeness)检验:指对具体的数据项必须有一个产生者(C)和至少一个使用者(U),功能则必须有产生或使用(U或C)发生。(2)一致性(uniformity)检验:指对具体的数据项必须有且仅有一个产生者(C)。(3)无冗余性(non-verbosity)检验:指U/C矩阵中不允许有空行和空列。18.5功能/数据分析U/C矩阵的求解就是对系统结构划分的优化过程。基于子系统划分应相互相对独立,且内部凝聚性高这一原则之上的一种聚类操作。U/C矩阵的求解过程常通过表上作业法来完成。其具体操作方法是:调整表中的行变量或列变量,使得“C”元素尽量地朝对角线靠近,然后再以“C”元素为标准,划分子系统。18.5功能/数据分析U/C矩阵的建立表上移动作业过程系统功能划分系统逻辑功能的划分:在求解后的U/C矩阵中划出一个个的方块,每一个小方块即为一个子系统。划分时应注意:沿对角线一个接一个地画,既不能重叠,又不能漏掉任何一个数据和功能;小方块的划分是任意的,但必须将所有的“C”

元素都包含在小方块内。18.5功能/数据分析子系统划分数据资源分布所有数据的使用关系都被小方块分隔成了两类:一类在小方块以内;一类在小方块以外。在小方块以内所产生和使用的数据,则今后主要放在本系统的计算机设备上处理;而在小方块以外的“U”

,则表示了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联系,这些数据资源今后应考虑放在网络服务器上供各子系统共享或通过网络来相互传递数据。18.5功能/数据分析数据联系新系统逻辑方案,主要包括:对系统业务流程分析整理的结果;对数据及数据流程分析整理的结果;子系统划分的结果;各个具体的业务处理过程,以及根据实际情况应建立的管理模型和管理方法。18.6新系统逻辑方案的建立自学:新系统信息处理方案新系统可能涉及到的管理模型18.6新系统逻辑方案的建立1、引言部分(名称,开发目标,主要功能,开发背景等)2、系统目标和开发的可行性3、现行系统概况

A.现行系统现状调查说明:包括组织机构图,系统目标、

功能一览表、业务流程图、业务流量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等。

B.系统需求说明:用户需求及主要存在的问题等。4、新系统的逻辑方案

1)新系统拟定的业务流程及业务处理方式

2)新系统拟定的数据指标体系和数据流程

3)新系统的逻辑结构及数据资源分布

4)新系统拟采用的管理方式、算法或模型

5)与新系统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运行体制建立

6)系统开发资源与时间进度估计18.6新系统逻辑方案的建立第十九章MIS的系统设计主要内容系统总体设计代码设计数据结构和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设计模块功能与处理过程设计系统设计报告第十九章系统设计人们对设计定义是“应用各种技术和原理,对设备、过程或系统做出足够详细的定义,使之能够在物理上得以实现”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是新系统的物理设计阶段根据系统分析阶段所确定的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综合考虑各种约束,

利用一切可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进行各种具体设计,

提出一个能在计算机上实现的新系统的实施方案,

解决“系统怎样做”的问题。19.0引言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系统的总体设计包括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功能结构图设计和功能模块图设计等。代码设计和设计规范的制定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系统的平台设计,包括设备配置、通信网络的选择和设计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等。计算机处理过程设计包括输入设计、输出设计、处理流程图设计数据库或数据文件设计、模块内部的算法设计以及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等。最后写出系统设计报告。19.0引言从系统分析的逻辑模型设计到系统设计的物理模型的设计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有时并没有明确的界限,甚至可能有反复。经过系统设计,设计人员应能为程序开发人员提供完整、清楚的设计文档,并对设计规范中不清楚的地方做出解释。19.0引言从工程管理的角度来看,软件设计分两步完成概要设计将软件需求转化为数据结构和软件的系统结构。详细设计即过程设计。通过对结构表示进行细化,得到软件的详细的数据结构和算法。从管理和技术两个不同的角度对设计的认识,可以用下图表示19.0引言建立MIS总的目标是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企业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下,能够在正确的时刻,将正确的信息提供给正需要的管理与决策人员,使他们能够及时地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做出有效的决策。具体地来讲,应该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具有较好的人机接口和可操作性。具有较好的维护性。19.0引言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四个原则:系统性、灵活性、可靠性、经济性。系统性代码统一、设计规范标准、传递语言和传递参数要尽可能一致;对系统的数据采集要做到源出一处、全局共享,使一次输入得到多次利用。灵活性要求系统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为此,系统应具有较好的开放性和结构的可变性。在系统设计中,应尽量采用模块化结构,提高各模块的独立性;尽可能减少模块间的数据耦合,使各子系统间的数据依赖减至最低限度。这样,既便于模块的修改,又便于增加新的内容,提高系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即较低的数据耦合和模块耦合。19.0引言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续)可靠性可靠性是指系统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及受外界干扰时的恢复能力。一个成功的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如安全保密性、检错及纠错能力、抗病毒能力等。经济性经济性是指在满足系统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系统的开销。一方面,在硬件投资上不能盲目追求技术上的先进,而应以满足应用需要为前提;另一方面,系统设计中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复杂化,各模块应尽量简洁,以便缩短处理流程、减少处理费用。19.0引言系统设计阶段首先要确定系统的总体结构即系统总体功能结构的确定和子系统与模块的划分结构化系统设计的思想是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法把系统划分为若干子系统而子系统又划分为若干功能模块模块又划分为子模块层层划分直到每一个模块是相对独立、功能单一的独立程序为止。19.1系统总体设计子系统划分划分的原则子系统要具有相对独立性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依赖性尽量小子系统的划分的结果应使数据冗余较小、便于分阶段完成子系统划分一般以功能/数据分析结果为主,兼顾组组实际情况的划分方法。19.1系统总体设计模块(子系统)的划分按理想程度从高到低有功能划分法:(按业务的处理功能划分)如:按职能部门的管理功能划分为:生产计划、销售、库存管理、财务、劳资等子系统。

顺序划分法(按业务的处理顺序划分)如:帐务划分为凭证录入模块、凭证汇总模块、记帐模块等。

性质划分法(按业务处理的性质划分)如:各种台帐的处理,划分为:台帐录入模块、台帐汇总模块、台帐统计打印等。时间划分法(按业务处理的时间顺序划分)如:初始化模块、清算执行模块。环境划分等,模块的划分要求遵循高内聚、低耦合、影响范围在控制范围之内的原则。参考P330表19-119.1系统总体设计系统平台设计问题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竞相投向市场。多种多样的计算机技术产品为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使我们可以根据应用的需要选用不同生产者的性能各异的软、硬件产品,但同时也给系统设计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那就是如何从众多厂家的产品中作出最明智的选择?19.1系统总体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平台设计包括计算机处理方式软硬件选择网络系统的设计网络系统的设计要用网络结构图来表示,VISIO软件工具是一种方便的制图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19.1系统总体设计系统平台设计的依据系统的吞吐量每秒钟执行的作业数称为系统的吞吐量。系统的吞吐量越大,则系统的处理能力就越强。系统的响应时间从用户向系统发出一个作业请求开始,经系统处理后,给出应答结果的时间称为系统的响应时间。(CPU/通讯线路)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的可靠性可以用连续工作时间表示。(24h/双机双工)集中式还是分布式地域范围广域、局域数据管理方式文件、数据库19.1系统总体设计软硬件设备选配硬件:计算机主机、外围设备、连网设备软件:1)操作系统:单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

2)网络协议:

3)数据库产品:Oracle,Sybase,SqlServer,Informix,Foxpro等

4)应用软件:功能性、灵活性、技术支持。19.1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软硬件的配置计算机系统(软件、硬件及其附属设备)的配置,总的原则应该是:技术上具有先进性实现上具有可能性使用上具有灵活性发展上具有可扩充性投资上具有受益性19.1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软硬件的配置应考虑的具体问题(1)计算机软件、硬件配置应能满足系统的要求,这些要求主要是:功能要求能满足新系统的各种功能要求,包括联网要求。性能要求根据用户提出的对系统的处理速度、精确度等要求,确定计算机的运行速度、网络的传输速度等指标。容量要求根据新系统近期所要处理的最大数据量以及若干年以后的发展规划,配置计算机内存、外存容量。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应保证系统的数据、信息等资源安全可靠,防止信息的破坏和丢失,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19.1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软硬件的配置应考虑的具体问题(2)系统硬件的选择应服从于系统软件的选择即首先根据新系统的功能、性能要求,确定系统软件,再根据系统软件确定系统硬件。硬件的选择原则是:选择技术上成熟可靠的系列机型;处理速度快;数据存储容量大;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与可扩充性、可维护性;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售后服务与技术服务好;操作方便;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一定先进性的硬件。系统软件、硬件的选择在技术上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19.1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软硬件的配置应考虑的具体问题(3)系统的软件和硬件应尽量符合国际标准或某些开放系统标准,使系统便于扩充或与其它系统集成。系统的软件和硬件应尽量选用成熟的产品,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供应厂家应具有较好的信誉和技术服务,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坚持效益驱动的原则,设备的配置不宜贪大求全。系统配置力争做到最佳的性能/价格比。19.1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软硬件的配置应考虑的具体问题(4)MIS的系统软件主要涉及到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开发工具等。在集成化的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系统在客户一服务器模式下,应考虑服务器和工作站两种操作系统的选择。在服务器上,选择操作系统主要是考虑满足多用户、多进程的要求。图形用户接口的要求。在目前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各种UNIX操作系统或WindowsNT。在工作站上,选择操作系统主要是考虑系统的处理能力、图形用户接口。例如,MS-Windows等。19.1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软硬件的配置应考虑的具体问题(5)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是一个关键问题。MIS的核心任务是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处理;选择时,应着重考虑所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存储能力数据查询速度数据恢复与备份能力分布处理能力以及与其它数据库的互连能力。19.1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软硬件的配置应考虑的具体问题(6)如何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呢?考虑系统的环境,应根据所选择的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网络协议等,选择开发工具,即,所选择的开发工具应支持所选择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通讯协议等。考虑系统的开放性,开发工具本身要尽可能开放,符合开放系统标准,独立于硬件平台及系统软件平台的选择,甚至能够独立于数据库的选择,这样,才有利于系统的扩充。同时,开发工具要有与高级语言的接口,便于系统特殊功能的开发。开发工具应尽量面向终端用户,使用方便,使用户自己能比较容易学会,便于维护所开发的系统。开发工具应尽可能支持系统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19.1系统总体设计网络系统的设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中小型主机方案与微机网络方案的选取网络拓扑结构互连结构及通信介质的选型网络计算模式网络操作系统及网络协议等的选择网络计算模式原来一般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随着Internal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MIS的网络计算模式开始更多的采用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B/W/D)模式。19.1系统总体设计网络的选型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一般有总线型、星型、环形、混合型等。在网络选择上应根据应用系统的地域分布、信息流量进行综合考虑。一般来说,应尽量使信息流量最大的应用放在同一网段上。网络的逻辑设计通常首先按软件将系统从逻辑上分为各个分系统或子系统,然后按需要配备设备,如主服务器、主交换机、分系统交换机、子系统集线器(HUB)、通讯服务器、路由器和调制解调器等,并考虑各设备之间的连接结构。网络操作系统。目前,流行的网络操作系统有UNN、Netware、WindowNT等。19.1系统总体设计选择网络时,应着重考虑下列因素:应具有标准的网络协议例如TCP/IP等,便于MIS内部及MIS与其它系统的互联与集成。传输能力在MIS中,传输的信息可能是文本数据、图形、图像、声音等。网络的选择应保证快速、有效、正确地传输可能的信息。互联能力即能连接多种机型和网络系统,为系统集成奠定基础。19.1系统总体设计选择网络时,应着重考虑下列因素(续):响应时间所选网络系统对信息传输的响应时间应能满足用户对信息处理的要求。考虑环境条件和覆盖范围根据企业的环境条件和覆盖范围选择网络的类型(如广域网或局域网)以及信息传输媒体,例如用细缆或粗缆或光纤等。应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所选网络产品应非常成熟,运行安全、可靠。19.1系统总体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管理信息系统都是以数据库系统为基础,一个好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影响。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上,主要考虑:数据库的性能;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系统平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全保密性能;数据的类型。19.1系统总体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选型的主要原则:满足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重考虑系统的应用需求。支持Browser/server模式和Client/Server模式,其优势在于对前端工作站的系统配置简单灵活,网络扩充性强,对离线式服务能力强大。支持具有分布处理资料、多线索查询和优化查询资料、联机事务处理(OLPT)等能力或特性。具有良好图形接口的开发工具包。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具有良好的技术支持和培训。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19.1系统总体设计系统环境的配置报告1.确定系统的网络结构体系(网络设计)网络拓扑结构,传输介质,组网方式,网络设备,网络协议,网络操作系统等。2.硬件的配置对C/S,B/S服务器和工作站,机型、性能指标、数量、涉及的机构(或部门)、外围设备。3.软件的选择(系统软件和工具软件)对C/S,B/S分服务器和工作站上的软件选择,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数据库系统,开发平台与工具,中间介质。19.1系统总体设计19.1续

系统环境的配置报告结果:提交如下材料硬件网络结构图服务器:硬件、软件选型工作站:硬件、软件选型硬件配置清单等表格。19.1系统总体设计19.1续计算机处理流程设计计算机处理方式可以根据系统功能、业务处理的特点、性能/价格比等因素,选择:批处理联机实时处理联机成批处理分布式处理等方式也可以混合使用各种方式。19.1系统总体设计19.1续计算机处理流程图例磁带磁盘键盘手工操作判别处理端点、中断符联机存储打印文件读取信息显示器辅助操作(脱机)处理流程线网络信息流向线19.1系统总体设计19.1续计算机处理流程图绘制举例一19.1系统总体设计19.1续计算机处理流程图绘制举例二19.1系统总体设计19.2代码设计引言MIS覆盖企业从市场预测,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的全过程,是一种集成化的管理信息系统。要实现MIS的集成化、必须在以计算机网络支持下的物理集成的基础上,实现信息集成,也就是说使整个企业范围的信息达到共享,并且在不同的部门之间,使信息保持完整一致而且不冗余。为了实现信息集成,除了建立全企业范围内的信息模型外,对整个企业范围的信息进行统一的分类编码也是至关重要的。信息分类编码是利用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必要的前提条件。一般情况下,信息的分类在先,编码在后。19.2代码设计代码:代表事物名称、属性、状态等的符号,一般用数字、字母或它们的组合来表示。代码设计是科学管理的体现。编码的目的唯一化规范化系统化

为事物提供一个概要而不含糊的认定,便于数据的存储和检索。

即编码要有规律,符合某一类事物的聚集,提高处理的效率和精度。

也即标准化,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提高数据全局一致性。19.2代码设计19.2代码设计信息分类的基本原则一般可归纳为;科学性、系统性、可延性和兼容性科学性即稳定性。系统性即合理的顺序排列。可延性即具有足够的空位。兼容性即相关的信息分类体系间的协调性。19.2代码设计19.2代码设计信息分类常用的基本方法有线分类法、面分类法和混合分类法3种。线分类法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标准有:GB2260-9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4754-8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GB6665-86《职业分类和代码》等面分类法国家标准GBI2403-90《干部职务名称代码》混合分类法奥匹兹分类编码系统的主分类选用了5个面:

1——零件类别,

2——总体形状或主要形状,

3——回转面加工,

4——平面加工,

5——辅助孔、齿成形。19.2代码设计19.2续代码的设计原则唯一性和统一性尽管编码对象有不同的名称、不同的描述,但编码必须保证一个编码对象仅被赋予一个代码,一个代码只反映一个编码对象。适应性、可扩性代码结构必须能适应编码对象不断增加的需要,也就是说,必须为新的编码对象留有足够的备用码。以适应分类编码对象的特征或属性以及其相互关系可能出现的变化。可识别性和含义性代码应尽可能反映分类编码对象的特点,以助记忆并便于人们了解和使用,并减少机器处理时间。稳定性和规范化代码不宜频繁变动,编码时应考虑其变化的可能性,尽可能保持代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19.2代码设计19.2续代码的种类顺序码区间码助记码以某种顺序形式编码。简单,易管理,但可识别性差以多区间代表多组,位置代表含意。可靠且易操作也叫混合码。比较常用,易记忆易管理,但不易校对。19.2续代码结构中的校验位代码作为计算机的重要输入内容之一,其正确性直接影响到整个处理工作的质量。特别是人们重复抄写代码和将它通过人手输入计算机时,发生错误的可能性更大。为了保证正确输入,有意识地在编码设计结构中原有代码的基础上,另外加上一个校验位,使它事实上变成代码的一个组成部分。校验位通过事先规定的数学方法计算出来。代码一旦输入,计算机会用同样的数学运算方法接输入的代码数字计算出校验位,并将它与输入的校验位进行比较,以证实输入是否有错。19.2代码设计续19.2校验位可以发现以下各种错误:抄写错误,例如1写成7;易位错误,例如1234写成1324;双易错误,例如26913写成21963;随机错误,包括以上两种或三种综合性错误或其他错误。19.2代码设计19.2续确定校验位值的方法19.2代码设计19.2续代码的应用

1、检索图书情报检索大型零售商业企业的结算

2、统计统计指标的统一经济效益统计等

3、统一信息体系行业信息代码规划

19.2代码设计19.3数据结构和数据库设计内容提要数据管理所需要信息数据结构+数据库范式理论关系数据结构资源分布19.3数据库结构和数据库设计19.4输入输出设计输入设计输入设计对系统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重要影响。输出数据的正确性直接决定处理结果的正确性,如果输入数据有误,即使计算和处理十分正确,也无法获得可靠的输出信息。同时,输入设计是信息系统与用户之间交互的纽带,决定着人机交互的效率输入设计的原则输入设计包括数据规范和数据准备的过程。在输入设计中,提高效率和减少错误是两个最根本的原则。19.2代码设计19.4续以下是指导输入设计的几个目标:1.控制输入量。在输入设计中,应尽量控制输入数据总量,在输入时,只需输入基本的信息,而其他可通过计算、统计、检索得到的信息则由系统自动产生。2.减少输入延迟。输入数据的速度往往成为提高信息系统运行效率的瓶颈,为减少延迟,可采用周转文件、批量输入等方式。3.减少输入错误。输入设计中应采用多种输入校验方法和有效性验证技术,减少输入错误。4.避免额外步骤。在输入设计时,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输入步骤,当步骤不能省略时,应仔细验证现有步骤是否完备、高效。5.输入过程应尽量简化。输入设计在为用户提供纠错和输入校验的同时,就保证输入过程简单易用,不能因为查错、纠错而使输入复杂化,增加用户负担。19.4续数据出错的校验方法由人工直接检查、由计算机用程序校验以及人与计算机两者分别处理后再相互查对校验等多种方法。常用的方法是以下几种,可单独地使用,也可组合使用。重复校验视觉校验检验位校验控制总数校验数据类型校验格式校验逻辑校验界限校验顺序校验记录计数校验平衡校验对照校验19.4续出错的改正方法。出错的改正方法应根据出错的类型和原因而异。原始数据错发现原始数据有错时,应将原始单据送交填写单据的原单位修改,不应由键盘输入操作员或原始数据检查员等想当然地予以修改。机器自动检错①待输入数据全部校验并改正后,再进行下一步处理。②舍弃出错数据,只处理正确的数据。这种方法适用于作动向调查分析的情况,这时不需要太精确的输出数据,例如,求百分比等。③只处理正确的数据,出错数据待修正后再进行同法处理。④剔出出错数据,继续进行处理,出错数据留待下一运行周期一并处理。此种方法适用于运行周期短而剔出错误不致引起输出信息正确性显著下降的情况。19.4续出错表的设计。为了保证输入数据正确无误,数据输入过程中需要通过程序对输入的数据进行严格的校验。发现有错时,程序应当自动地打印出出错信息一览表(即出错表)。出错表可由两种程序打出:一种是以数据校验为目的的程序,另一种是边处理、边作数据校验的程序。19.4续原始单据的格式设计输入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设计好原始单据的格式。研制新系统时,即使原系统的单据很齐全,一般也要重新设计和审查原始单据。设计原始单据的原则是:1.便于填写。原始单据的设计要保证填写得迅速、正确、全面。简易和节约,具体地说应做到:填写量小,版面排列简明、易懂。2.便于归档。单据大小要标准化、预留装订位置,标明传票的流动路径。3.单据的格式应能保证输入精度。19.4续原始单据的格式设计19.4续输入屏幕设计从屏幕上通过人机对话输入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输入方式。因为是人机对话,既有用户输入,又有计算机的输出。通常人机对话采用菜单式、填表法和应答式三种方式对话设计的原则是:对话界面要美观、醒目;提示要清楚、简单,不能有二义性;要便于操作和学习,有帮助功能;能及时反馈错误信息等。界面设计菜单方式设计:方式、功能安排、优缺点分析会话管理方式设计:因果对话提示方式与权限管理:提示与帮助设计、权限设置方式19.4续输入设计总结输入方式设计:键盘、模/数、数/模输入、网络传送、磁/光盘读输入格式设计:数据库文件与统计报表结构的一致性考虑校对方式设计:人工校对、二次键入校对、数据平衡校对19.4续输出设计输出是系统产生的结果或提供的信息。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输出是系统开发的目的和评价系统开发成功与否的标准。尽管有些用户可能直接使用系统或从系统输入数据,但都要应用系统输出的信息,输出设计的目的正是为了正确及时地反映和组成用于生产和服务部门的有用信息。因此,系统设计过程与实施过程相反,不是从输入设计到输出设计,而是从输出设计到输入设计。19.4续输出设计的内容包括:1.有关输出信息使用方面的内容包括信息的使用者、使用目的、报告量、使用周期、有效期、保管方法和复写份数等;2.输出信息的内容包括输出项目、位数、数据形式(文字、数字);3.输出格式如表格、图形或文件;4.输出设备,如打印机、显示器、卡片输出机等。对行打机尚须注明字/行,行/页5.输出介质如输出到磁盘还是磁带上,输出用纸是专用纸还是普通白纸等19.4续输出方式(1)报表设计:报表模块的设计报表模块报表格式定义报表清单报表选择报表格式文件数据文件打印报表19.4续输出方式(2)图形显示:图形结果显示的方法方法一方法二软件编程(作图工具)(图形函数)DBF文件EXCELDDE19.4续设计输出报告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方便使用者;2.要考虑系统的硬件性能;3.尽量利用原系统的输出格式,确需修改,应与有关部门协商,征得用户同意;4.输出表格要考虑系统发展的需要。例如:是否必要在输出表中留出备用项目,以满足将来新增项目的需要。5.输出的格式和大小要根据硬件能力,认真设计,并试制输出样品,经用户同意后才能正式使用。19.5模块功能与处理过程设计概述主要任务:在概要设计基础上,对总体结构设计中产生的功能模块进行过程描述,设计功能模块的内部细节,解决如何实现各个模块的内部功能。即为设计模块内详细算法、内部数据结构和程序逻辑结构。逻辑实现(描述)物理实现(编程)19.5续从软件需求分析到软件设计的过渡软件的结构包括两部分程序模块的层次结构数据的结构通常,软件的体系结构通过一个划分过程来完成。该划分过程从需求分析确立的目标系统的模型出发,对整个问题进行分割,使其每一个部分用一个或几个软件成分加以解决,整个问题就解决了。19.5续模块数量与系统成本的关系19.5续程序结构表明了程序各个部件(模块)的组织情况,它通常是树状结构或网状结构,并蕴含了在程序控制上的层次关系。但要注意的是,程序结构是软件的过程表示,但并未表明软件的某些过程性特征。比如,软件的动态特性,在程序结构中就未明确体现。19.5续结构图(StructureChart,SC)是精确表达程序结构的图形表示方法。它作为软件文档的一部分,清楚地反映出程序中模块之间的层次调用关系和联系:它不仅严格地定义了各个模块的名字、功能和接口,而且还集中地反映了设计思想。结构图的主要内容有:模块——在结构图中,模块用矩形框表示,并用模块的名字标记它。模块的名字应当能够表明该模块的功能。对于现成的模块,则以双纵边矩形框表示。19.5续结构图的基本符号19.5续结构图(StructureChart,SC)19.5续详细设计设计出一个个模块和它们之间的联接方式,而且还要具体地设计出每个模块内部的功能和处理过程。系统设计的描述工具HIPO图层次模块结构图结构化英语决策树判断表19.5续描述工具一:HIPO

(hierarrchyplusinput-process-output)是IBM公司于70年代中期在层次结构图的基础上推出的一种描述系统结构和模块内部处理功能的工具(技术)。由以下两部分组成:层次结构图描述整个系统的设计结以及各类模块之间的关系;IPO图描述了某个特定模块内部的处理过程和输入/输出关系。19.5续HIPO图检索1ISBN号检索2题名检索3著者检索1ISBN号检索命令ISBN号打开ISBN号索引有效性检查读ISBN号索引取检索结果关闭ISBN号索引检查结果是否命中检查结果结果信息输入处理输出19.5续描述工具二:层次模块结构图模块名`模块标志数据调用循环调用判断分支ABABCDABABabA调用BA判断调用BCDA循环调用B数据流动19.5续层次模块结构设计的原则结构设计原则:

1、模块凝聚性:独立性

2、模块联结方式:纵向而不是横向

3、树状结构:而不是网状或交叉

4、模块分类编码归档:有利于整理、实现模块联结方式:

1、模块联结2、特征联结

3、控制联结4、公共联结

5、内容联结功能划分:以功能为主19.5续模块联结方式模块联结特征联结控制联结公共联结内容联结相互影响 可修改性 可读性 通用性弱 好 好 好弱 中 中 中中 不好 不好 不好强 不好 差 差最强 差 差 差19.5续层次化模型结构图19.5续模块描述19.5续描述工具三:结构化英语由简单的陈述句,判断语句,循环语句复合而成。可使用IF—ENDIF、DOCASE—ENDCASE、DOWHILE—ENDDO等关键字。IFcustomerdoesmorethan$50,000buesinessTHENIFthecustomerwasn'tindebttousthelast3monthsTHENdiscountis15%ELSE(wasindebttous)IFcustomerhasbeenwithusformorethan20yearsTHENdiscountis10%ELSE(20yearORless)SOdiscountis5%ELSE(customerdose$50,000ORless)SOdiscountisnil19.5续描述工具四:决策树用图形方式(树型)描述加工逻辑。通常用来描述根据不同条件及其取值来选择的处理过程。19.5续描述工具五:判断表变量表判断表19.5续算法描述语言方法流程图伪码19.6系统设计报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