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考研政治模拟考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多选题(10题)1.列宁在国内战争胜利后,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这些论述是
A.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B.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应该放在首要地位
C.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D.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D.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
3.根据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的原理,应承认
A.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B.错误的思想也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一切物质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
D.改造世界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4.
第25题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谭嗣同
5.下列命题中属于第一性、第二性关系的是
A.物质和意识B.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C.实践和认识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6.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需要千百万人一代又一代不懈的努力来实现。共产主义是
A.一种理想B.一种学说C.一种制度D.一种实践
7.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体现了我国
A.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B.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C.政权组织的特点和优势D.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8.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关键性因素。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A.是人与社会关系的体现
B.本质上是社会关系尤其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表现形式
C.是个人和他人的利益关系
D.仅是两个自然主体之间的关系
9.第
27
题
2000年2月21日,中国政府发表《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的白皮书。白皮书中提到,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解决统一的情况或底线是()
A.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
B.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
C.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两岸统一问题
D.如果民进党上台
10.第
17
题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措施是()
A.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B.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C.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1.单项选择题(10题)1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A.封建主义体系B.资本主义体系C.社会主义体系D.共产主义体系
12.毛泽东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中心一环是
A.孤立顽固势力B.争取中间势力C.发展进步势力D.“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孤立少数”
13.外部自然力被同化于人的体力、自然规律被同化为人的智力的过程,属于
A.人化自然的过程B.社会形态发展的自然史过程C.主体客体化D.客体主体化
14.“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这是
A.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B.唯心主义的时空观C.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D.客观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1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
A.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1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权利中,属于人格权的是()。
A.债权B.亲权C.所有权D.生命权
1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最根本的经验就是
A.坚持反倾向斗争B.又联合又斗争C.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D.正确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
18.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9.关于事物的质、量,下述观点错误的是
A.事物都有多方面的质和量
B.事物的质和量同事物是直接同一的
C.区分质是认识量的前提,考察量是认识质的深化
D.质和量同事物不可分割
20.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处于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是
A.农业B.重工业C.第三产D.教育
三、3.分析题(3题)21.有人认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只要物质文明好了,精神文明自然而然就上去了。试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并结合我国的实践,评析上述观点,阐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22.中国人民银行连续九次下调境内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四、5.简答题(2题)24.在认识论上,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有何区别?
25.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五、3.分析题(0题)26.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六、单选题(0题)27.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宪法是()
A.《共同纲领》B.54宪法C.75宪法D.82宪法
参考答案
1.ABC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列宁在国内战争胜利后对社会主义的探索。《论粮食税》、《全俄苏维埃第九次代表大会》、《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胜利后的作用》,列宁在上述著作中对此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论述。
2.ABC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ABC选项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重要论述。D项不是根本原因,而是具体做法,故不选。
3.BCD
4.ABCD
5.ABD
6.ABCD本题主要考查对共产主义的理解。ABCD四个选项均是正确选项。
7.AB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的代表人士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政协有各人民团体的代表,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体现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人民政协不是政权组织,C项不选。
8.ABC本题主要考查对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实质的理解。ABC是正确选项。D选项的错误所在是忽略了人的社会属性。
9.ABCA、B、C三项是讲台湾要从中国“独立”出去,是绝对不允许的,是应该采取断然措施的。民进党上台和拒绝“三通”都不是实质性的问题。
10.ABCD
11.C[答案]C
12.C解析:发展进步势力是有效争取中间势力和孤立顽固势力的基本条件,因此,是三个环节的中心一环。
13.D解析: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被同化为人的体力、智力的过程属于客体主体化,所以应选D。
14.A解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的关系。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割裂时空同物质运动的关系,将时间和空间看成是事物的贮藏所,没有事物就是绝对空着的,这是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点。此观点首先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存在,所以是唯物主义范畴,但由于它割裂了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关系,犯了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这样同B、C、D项区别开来,所以A项是正确选项。
15.D
16.D解析: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人格权又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具体权利。身份权主要包括配偶权、亲权等。因此,正确答案是D。
17.D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过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几个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最根本的经验就是正确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当党能够正确处理与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或被迫分裂统一战线问题时,党的发展和巩固就会前进;反之,党的发展和巩固就会后退。故选D。
18.D解析:《辛丑条约》是1901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丧权辱国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是英国第一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的结果。《北京条约》是1860年清政府和列强签订的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条约。《马关条约》是1895年清政府和日本帝国主义签订的,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性质加深了。因此,正确选项是D。
19.B解析:事物的质和事物是直接同一的,而事物的量和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B是错误观点。
20.A
2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落后反动的社会的意识则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存在和社会意识是密切相关的范畴但不是完全对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二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精神文明重在建设。那种认为物质文明搞好了精神文明就自然上去了的观点在理论上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落后反动的社会的意识则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存在和社会意识是密切相关的范畴,但不是完全对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二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精神文明重在建设。那种认为物质文明搞好了,精神文明就自然上去了的观点,在理论上
22.由于资本的国际化各国资本市场的相互影响调低利率主要是应对美联储利率下调带来的影响。由于资本的国际化,各国资本市场的相互影响,调低利率主要是应对美联储利率下调带来的影响。
23.戌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本身的弱点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他们虽然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思想上他们虽然提倡学习西学却仍要打着封建思想的权威孔子的旗号。其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虽然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再次害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害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戊戌维新的失败不但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戌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本身的弱点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他们虽然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思想上,他们虽然提倡学习西学,却仍要打着封建思想的权威孔子的旗号。其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虽然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再次,害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害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戊戌维新的失败,不但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2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是对立的。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坚持认识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坚持认识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就是唯物主义反映论。所有的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都坚持反映论。现代信息科学的发展进一步证明了唯物主义反映论是正确的。主体认识客体就是主体接受客体的信息并对其筛选、存贮、加工的过程这也就是反映的过程。唯心主义否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把认识看成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这就是唯心主义先验论。主观唯心主义把认识看成是头脑中固有的是主观自生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认识来源于某种“客观精神”。唯心主义先验论是错误的它不符合人的认识的实际过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是对立的。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坚持认识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坚持认识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就是唯物主义反映论。所有的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都坚持反映论。现代信息科学的发展进一步证明了唯物主义反映论是正确的。主体认识客体就是主体接受客体的信息,并对其筛选、存贮、加工的过程,这也就是反映的过程。唯心主义否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把认识看成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这就是唯心主义先验论。主观唯心主义把认识看成是头脑中固有的,是主观自生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认识来源于某种“客观精神”。唯心主义先验论是错误的,它不符合人的认识的实际过程。
2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实现了认识论上的革命性变革是能动的反映论。(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并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十分强调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把主体理解为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把客体理解为既是认识对象又是实践对象认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实践关系主体为了改造客体才去认识客体而且只有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才能认识客体。这样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揭示了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积极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揭示出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认识过程的辩证法认为认识过程与实践过程是联系在一起的不仅有从客体到主体的反映过程而且有从主体到客体的实践过程。并且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发展过程。是一个贯穿着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实践、感性与理性、真理与谬误、绝对与相对等一系列矛盾运动的发展过程。总之由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它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观点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是科学的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实现了认识论上的革命性变革,是能动的反映论。(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并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十分强调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把主体理解为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把客体理解为既是认识对象又是实践对象,认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实践关系,主体为了改造客体才去认识客体,而且只有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才能认识客体。这样,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揭示了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积极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揭示出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认识过程的辩证法,认为认识过程与实践过程是联系在一起的,不仅有从客体到主体的反映过程,而且有从主体到客体的实践过程。并且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发展过程。是一个贯穿着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实践、感性与理性、真理与谬误、绝对与相对等一系列矛盾运动的发展过程。总之,由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它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观点,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是科学的认识论。
26.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人民医院招聘部分人员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广东韶关市新丰县应急管理局招聘综合应急救援大队队员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安徽蚌埠市五河县乡村医生“乡聘村用”招聘30人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西百色市凌云县新活力劳务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招聘8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年莆田市市级机关公开遴选考试真题
- 2025年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引进24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省武威市事业单位招聘628人【医疗岗5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浸渗胶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贵州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17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贵州贵阳市某单位派遣制员工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眉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项目工作推进中心公开选调事业人员的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遗传咨询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湖南能源集团电投公司社招39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与生育相关的慢性子宫内膜炎诊治专家共识(2025年版)解读
- 吉林省吉林市第四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 【益模科技】2025汽车零部件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
- 2024年齐齐哈尔医学院公开招聘辅导员笔试题含答案
- 三轮车驾培考试题库及答案
- 港口码头安全培训知识课件
- 2025年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 2024义务教育科学新课标课程标准考试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