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8·20世纪20年代择偶观的变化对女子教育的影响田利芳,包爱芹(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20世纪20年代许多青年男子的择偶标准发生了变化,他们希望自己的伴侣是一位受过学校教育的新式女子。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家长开始让自己的女儿接受新式学校教育。这种情况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女子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对当时女子教育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关键词:择偶观;婚嫁;女子教育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540(2006)06-0108-03进入20世纪后,伴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青年男子的择偶标准发生了转变,这对女子教育产生了广泛而复杂的影响,一方面使很多女子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也给女子教育带来很多弊端,这恰恰体现了新旧过渡时期女子教育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实际上,20世纪20年代女子教育与婚嫁之间存在着密切而微妙的关系,目前学术界对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力度远远不够。本文拟分析一下20世纪20年代青年男子择偶观的变化对女子教育的影响,以便更全面、客观地体现这一时期女子教育发展的复杂性与曲折性。一、20世纪20年代青年男子择偶标准的变化20世纪20年代,随着时代的前进,新式教育的发展,许多青年男子在学校里学习到新知识,接触到新观念,他们的眼界变得开阔,思想日趋新潮。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等新观念广泛传播,它对青年男子的影响更为深远。他们接受了“恋爱自由”、“社交公开”等新观念,希望挣脱包办婚姻的枷锁,自己寻求志同道合的伴侣。当时,青年男女特别是男子的择偶标准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已经开始考虑对方的学识水平了,许多未婚男青年不愿和没进过学堂的旧式女子结婚,而愿意同受过教育的“新女性”共结连理,以致社会上形成一种风气,“许多男子以为非学校出身的女子不能为妻,这种意见却非常显明而且普遍。”[1](P874)别是青年男子选择配偶时已经不太注重这些外在条件了,开作者简介:田利芳(1981-),女,山东聊城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109·始注重女方的品性、学识等内在素质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男子在择偶标准上,把对“教育造诣”的要求放在了“治家能力”和“相貌与体态”等条件之上,这充分说明,摆脱旧观念束缚的青年男子十分渴望自己的伴侣是受过新式教育的新女性。20世纪20年代正处在新旧过渡的历史转折点上,男子特别是青年男子的择偶标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他们需要的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了,而是一位和自己拥有相同旨趣的新式女子。对于那些已定婚还未结婚的男子来说,如果女方读过几年书,他们对自己的婚事就比较满意;如果女方没有受过教育,他们对自己的婚事很少感到满意,纷纷要求女方进学校接受教育。在这种情势之下,很多未婚的旧式女子产生了“结婚难”的恐慌。同时,社会上还出现了受过新式教育的男子与旧式妻子离婚的“离婚热”。“自新文化运动发生以来,数千年来视为不可侵犯的旧礼教,风俗,习惯等,都现破裂之像,尤以婚姻问题为最甚。现在的青年,都觉悟到婚姻是人生的大问题,于是都主自由恋爱,已经结婚的,也提出离婚。现在离婚案的增多,大概就是为此。”作者还进一步分析到:“现在离婚的总因,大半是因女的方面缺少教育,……”[4](P189)这些在无形中给一些旧式女子和她们的父母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二、新的择偶观推动了女子接受教育很多旧式家庭的家长原本死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观念,但伴随着青年男子择偶标准的转变,许多家长对女子教育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一方面,他们敏感地感受到社会风气的转变,以往只知遵从“三从四德”的旧式女子已经不吃香了,那些进过学堂读过几年“洋书”的“新女子”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归宿。另一方面,他们“见了现在大多数的离婚案中,总是以‘未受教育’四个字为其主纲,因此为谋幸福起见,必要使女儿进一进学校,染一点学生气味,博得一个‘读书女子’的美名,那就不怕被男性遗弃了。”[5](P138)当时许多已订婚的男青年纷纷要求旧式未婚妻进学校读书。女方家长为了女儿的婚事,一般情况都会答应男方的要求,这在客观上使许多旧式女子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当时许多家长认为,只有出嫁才是女儿一生唯一而最重要的事务。为了让自己的女儿有一个好的归宿,一些家长拿出一部分财产用作女孩的教育费,送她们进学堂读书识字,并把这看作是一种有益的投资。《中国妇女生活史话》的作者郭立诚在回忆自己的求学经历时讲到,她家是四世同堂诗礼传家的大家庭,她的姑姑们和姐姐们受的都是传统闺秀教育,每人都要在家塾读上三五年的书,学得文理粗通,会记帐打算盘,会写清楚明白的书信就够了;然后它们就回到闺房学习裁剪,学习烹调,等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替她们选个如意郎君,完成终身大事。后来经过五四新文化浪潮的冲击,社会风气有了很大改变,她的父亲和叔伯感到新风气是不可抗拒的,于是她和四堂姐受完了家中传统给女孩的教育,破例以同等学力的资格考进初中读书。郭立城的父亲和叔伯并非真正赞同男女平等的思想,只是为了顺应当时婚嫁风气的转变。当时未婚青年不愿娶一个没有入学校读书的旧式姑娘,已婚的青年常常抛下家里的旧式发妻,在外边另找一个女学生结婚,许多家长为了女儿的婚事,只好放她们出来念到初中或师范毕业。[6](P212-213)郭立诚的经历在当时非常具有代表性,许多家长让女儿求学的最初目的只是为了谋求婚姻上的利益。他们把女儿送进学校读书,取得所谓“新女子”的头衔以便符合男子的择偶标准,将来好叫媒人嘴里说声“新娘子是洋学堂里读过洋书的!”[7](P34)这样一来,教育就成了女子婚姻的一个踏板、一块敲门砖。在当时的女子婚姻中,受过教育也成为女方显示经济实力、抬高身价的一件装饰品。女学生的毕业文凭,常常被装在玻璃框里,当作出嫁时最可夸耀的一份妆奁。一些家境比较富裕的小康家庭把送女儿上学当作一种投资,希望通过嫁女儿去攀高枝。家长们希望女儿经过“洋学堂”的调教,成为适应时代的摩登小姐,懂英语,有高雅的爱好,精于时髦的装扮。这些女子求学的目的不在研究学问,也不在谋得一份工作,而在于攀一门高贵的亲事。她们毕业后,不去当女教员、女店员、女打字员,而是做“女结婚员”,等着父母为她物色一个有发展前途的“男朋友”,日后她就可以安安稳稳地做少奶奶,其他家庭成员也能从中得到某些利益。一些家长为了女儿的婚姻考虑,送女儿进学堂接受教育,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女子教育特别是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发展。首先在小学教育方面,据中华职业教育改进社1922年至1923年的调查,当时全国初等小学中共有女生368560人,高等小学女生数有35182人,共计403742人。到了1929~1930年度全国小学、幼稚园女生数增加到1610267人,可以看出,接受初等教育的女子人数是呈直线上升的。其次在女子中学教育方面,据中华教育改进社调查,1922~1923年除教会学校外,全国共有女子中学25所,学生3249人。到了1929~1930年度,全国共有女子中学3413所,女中学生数达到33072人。由此可见,女子中等教育的发展势头是相当迅猛的。[8](P360?62)此外,女子职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女子教育的快速发展是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男子择偶标准的改变是一个不容忽略的因素。1924年2月出版的《妇女杂志》曾在卷首发表了《知识阶级的结婚难》一文,文章评论道:“近来一般女子对于这结婚难的防御法,就在读书。因为此刻知识阶级男子所需求的妻,是‘新女子’,所以她们不得不入学校,取得所谓‘新女子’的头衔,以供给这种需要,庶几自己的生活,可以获得安全的保障。近来女子教育的比较的发达,这实在是唯一的原因。”[9](P295)家长为了女儿的婚事把她们送进了学堂,如果把这看作是女子教育发达的“唯一的原因”未免有些极端,但不能否认,这确实是推动女子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三、求学目的偏差对女子教育的消极影响当时很大一部分家长都把女子接受教育当作为婚姻服务的一件装饰品,这在客观上给了许多女子求学的机会,但·110·女子求学目的的偏差直接影响了女子教育的发展。大多数家长不了解教育的真正意义,并不期望女儿研究高深学问,认为只要能博得一个“新女子”的虚名作为嫁妆以便攀一门满意的亲事就可以了。为“嫁妆”而获文凭的求学目的偏差对女子教育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首先,求学目的的偏差使许多女学生不专心学业,一些女校不具备良好的学习风气。1921年1月31日,陈独秀在广东女界联合会发表演说《妇女问题与社会主义》中就批评了这种现象:“有一个上海很著名的学校,多数学生没有独立的思想,伊们知识虽好,而思想仅得一个,就是穿着要阔,要时髦,假使有一个不甚时髦,大家就看伊不起,而自己也觉得不象样,伊们最后的思想,就是要嫁一个留学生,回国之后,要做大官。”[10](P81)一些女子抱着“读书为嫁人服务”的“宗旨”进了学校,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却把大量的时间、精力花费在梳妆打扮上。相当多的女学生完全“以适意快乐为原则”,根本没有周密的学习计划,对学习科目的选择颇能反映这一点。1927年的一份“女学生的所习学科分类统计表”显示,除了少数女学生选择学习教育科和医科应用科以外,其余的都是学些无关实用的敷衍科。她们以为在同样的修学期内,同样能够博得新女子和女学士、女硕士与女博士等头衔,“何妨躲避那些较要用力和运脑的科学呢!”[11](P8)这些女学生看重的是“女学生”的头衔而不是实实在在的学问,这种心态直接影响了她们学习的成效。其次,求学目的的偏差造成女子教育办学层次普遍偏低。许多家长为了女儿的婚事,不得已送她们到学校念书,并不真心希望她们可以研究高深学问,而是认为只要获得嫁人的资格就够了,等她们念到初中或师范毕业,就不许再升学,因为程度太高了也不易找对象。女子是否接受教育、应接受何等程度的教育都取决于是否对婚姻有利。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观念,许多本来很有希望继续升学的女子到小学毕了业就不去读书了,她们的父母认为小学毕业嫁人的资格已经够了,她们自己也以为高小毕业做新娘子已经具备了炫耀的资本了,这种情况造成女子教育办学层次普遍偏低。在直隶(今河北)定兴县、河南安阳这样的小城镇,城内只有几所女子小学,在乡间就更是凤毛麟角了。山东菏泽只有省立女子师范一所,女子小学四五所。即使在山东省府济南,女校也很有限。程度最高的只有女子师范、女子职业学校、女子中学各一所,高小程度的只有两所女子小学,初等的只有一个县立女子小学。[12](P30?0)从这些中小城镇的女子教育情况不难看出当时女校还未普及,办学层次普遍徘徊在初等水平上。再次,女子教育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禁锢,难免落于“贤妻良母”教育的窠臼。有的家长送女儿上学,并非真正接受了男女平等的观念,而是为了适应婚嫁市场的要求,至于女儿究竟在学校里学了什么,学得怎么样,他们并不十分关心,这恰恰是男尊女卑的陈旧观念在作祟,是取得“嫁妆文凭”的心态所致。这些家长不敢把女儿送到男女合校中去,认为女学堂比较“安全”。在社会风气依然闭塞的中小城镇,女学堂对女生的管束十分严厉。山东菏泽省立女师的女生出入校门必有女仆跟随,她们自己不能上街买东西,如果违犯了规定,必遭校长训斥,所以外县的学生甚至有一学期都没有迈出校门一步的。[13](P37)在这种森严的管理体系之下,女学堂俨然成了女子婚前的“修炼地”。除了管束特别严格之外,大多数女学堂的课程也是为培养“贤妻良母”而设置的,“表面上他们说得以为还有点理由,说要叫女子有了知识,为入家庭作‘良妻’‘贤母’的预备,……但是怎么就养成‘良妻’‘贤母’呢?亦不过一个星期上几点钟采取东西洋皮毛的家事学……”[14](P138)课程设置上的缺陷限制了女子智力的发展,约束了她们才能的发挥,说明当时的女子教育还是以男子的需要为着眼点,还是难以逃离“贤妻良母”式的教育模式。再者,女子接受教育后,大多数不能利用所学服务于社会。大多数女学生念到小学或中学毕了业,便不再升学了,年纪大的就去嫁人,不到结婚年龄的就赋闲在家帮忙料理家务或是学习女红、缝纫。虽然有一部分女学生可能得到类似教员、打字员等工作,但她们的职业生涯通常只能维持短短几年,一旦结婚生子,男方就要求她们辞掉工作在家料理家务。大部分女子结婚之后无意继续求学,有的终日操持家务无暇顾及其他,有的终日无所事事以打麻将、听戏打发时间,她们在学校所受的教育便在日常生活中荒废了。20世纪20年代正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特殊时代,择偶观及社会婚嫁观念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这种转变对女子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一方面,它推动了女子教育特别是初级教育的普及,另一方面,它又使女子教育普遍徘徊在较低的办学层次上。这种影响恰恰说明这一时期“女子作为男子附属物”的旧观念远未肃清,大部分女子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女子解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参考文献:[1]周建人.女子教育与女学生[J].妇女杂志,1925,11(6).[2]陈鹤琴.学生婚姻问题之研究[J].东方杂志,1921,18(6).[3]潘光旦.中国之家庭问题[M].上海:上海书店,1990.[4]李树庭.离婚问题商榷[J].妇女杂志,1922,8(4).[5]陆镒之.女子受了教育当怎样[J].妇女杂志,1924,10(1).[6]郭立诚.中国妇女生活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7]玖.我的眼光中之烟台妇女[J].妇女杂志,1928,14(1).[8]雷良波,陈阳凤,熊贤军.中国女子教育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3.[9]知识阶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环境监测采样质量控制技术考核试卷
- 抵押合同出租合同(标准版)
- 无房产证房屋买卖合同(标准版)
- 土地承包挖沙合同(标准版)
- 弱电工程分包合同(标准版)
- 2025年重庆烟草真题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宾语从句题库及答案高中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专题测试试题(解析卷)
- 2025年公路水运工程施工企业安管人员考试(主要负责人A类)公路工程经典试题及答案
- (精)设备供货方案13篇
- 宝乐迪量贩式KTV加盟流程
- 大学英语四级常考同义替换120组
- GB/T 17696-1999声学测听方法第3部分:语言测听
- GB/T 11060.8-2020天然气含硫化合物的测定第8部分:用紫外荧光光度法测定总硫含量
- 计算方法引论-第十一章
- 新修订《黄河保护法》PPT
- 全科医师转岗培训试题
- 插秧机课件讲义整理
- DB11- 996-2013-城乡规划用地分类标准-(高清有效)
- 钻井井场及钻前道路施工规定
- 万豪国际酒店委托管理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