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考点必练专题20物质的检验拔高专练_第1页
2019高考化学考点必练专题20物质的检验拔高专练_第2页
2019高考化学考点必练专题20物质的检验拔高专练_第3页
2019高考化学考点必练专题20物质的检验拔高专练_第4页
2019高考化学考点必练专题20物质的检验拔高专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二十物质的检验拔高专练

1.(2019届辽宁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三9月联考)实验室用lb还原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

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元素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后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B.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溶液、浓IbSO,、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

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镒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答案】A

【解析】A.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前,应检蛉氢气的纯度,以避免不纯的氯气发生爆炸,可点燃气体,通过

声音判断气体浓度,声音越尖锐,氮气的纯度越低,故A正确;B.气体从焦性没食子酸溶液中逸出,得到

的氢气混有水蒸气,应最后通过浓硫酸干燥,故3错误:C.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入氢气,

使W处在氨气的氛围中冷却,以避免W被重新氧化,故C错误;D.二氧化镒与浓盐酸需在加热条件下

反应,而启普发生器不能加热,故D错误。

2.(2019届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下列实验中根据现象得出

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实验过程现象结论

A将充有N02的密闭烧瓶放入热水中烧瓶内气体颜色变深NO?生成NQ,的反应中△*()

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

B向某溶液中加铜和浓H60”原溶液可能含有N0,"

产生

加热盛有少量NHiHCO,固体的试管,

C石蕊试纸变蓝NH4HCO3显碱性

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

向浓度均为0.1mol•I?的MgCh、

D先出现蓝色沉淀KSp[Mg(OH)z]>Ksp[Cu(OH)J

CuCL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

【答案】c

【解析】A.充有NO:的密闭烧瓶放入热水中,温度影响则由现象可知NO?生成NO,的反

应中AHCO,故A正确;B.向某溶液中加入Cu和浓H:Sd,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该气体为二氧化

氮,则说明溶液中含有NO”故B正确;C.碳酸氢镀分解生成氨气,则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

纸,石蕊试纸变蓝,可检蛤氨气,不能说明NHiHCO:本身显碱性,故C错误;D.向浓度均为(MmolL的

MgCh、CuCk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出现蓝色沉淀,说明氢氧化铜的溶度积较小,即K?pig(OH)

」>R?[Cu(OH)2],故D正确。

3.(2019届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三10月月考)由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内容结论

A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厂或SO/

B向某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盐酸,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中不一定含有Ag+

将某有机物与NaOIK乙醇混合共热后加入AgNOs溶液,没

C该有机物中不含氯原子

有出现白色沉淀

将液漠、苯、FeBn混合于烧瓶中反应,将产生的气体导出液澳与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而不

D

至AgN。,溶液中,生成了淡黄色沉淀是加成反应

【答案】B

【解析】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溶液中可能含有CO:。、

HCOJ或S0:「,故A错误;SiO厂能与H'反应生成白色沉淀HzSiO”所以向某溶液中加入少量

的盐酸,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中不一定含有Ag,,故B正确;CH£1与NaOH、乙醇混合共热,

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加入AgNOs溶液,不会出现白色沉淀,故C错误;将液澳、苯、FeBn

混合于烧瓶中反应,导出的气体中含有滨蒸气,将产生的气体导出至AgNOs溶液中,生成了

淡黄色沉淀,不能证明气体中含有UBr,故无法证明该反应是取代反应,D错误。

4.(2019届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

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g祛码,左盘上添加NaOH

A称取2.OgNaOII固体

固体

配制0.Imol/LNaCl溶液

B将NaCl固体溶解于100mL蒸镭水即可

100mL

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H;

验产生的气体

D检验溶液中是富含有I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CCL并振荡,静置,观察CCL层的颜色

【答案】C

【解析】A.称量强腐蚀性试剂需在烧杯内称量,用纸片会造成托盘污染腐蚀且称量不准确,故A错误;B.配

制O.lmoILNaCl溶液100mL,要按照计算、称量、溶解、转移、定容等步骤进行,需要使用100mL容量瓶,

故B错误;C.检睑镜根离子,可以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能与校根离子结合产

生氨气,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涧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篮,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CC1,能萃取碘水

中的上,不能萃取h加入CCL并振荡,静置,CC:,层无颜色变化,故D错误。

5.(2019届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高三一诊)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

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

A滴加BaCk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o.12

B滴加氯水和CCL,;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原溶液中有r

C用洁净伯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有Na、无K,

D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NH;

于试管口

【答案】B

【解析】A.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则原溶液中可能有SO,:-或氯离子,故A错误;B.下层溶满显紫红色,

因氯水氧化碘离子,原溶液中有「,故5正确;C.观察K元素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的钻玻璃,由现

象,原溶液中一定有Na,不能确定是否合K,故C错误;D.氧气溶于水呈碱性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变蓝,干燥的试纸不能检睑,故D错误;故选:3»

6.(天成教育命题研究院2018年高考精准预测卷一)实验室用草酸与浓硫酸反应制备C0,

其原理如下:产COt+COzt+HQ。某课题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CO还原氧化铅(黄色

粉末)并检验氧化产物(已知CO能使银氨溶液产生黑色沉淀),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④、⑤中试剂依次为碱石灰、银氨溶液、澄清石灰水

B.⑤中连续产生气泡且有明显现象时说明③中空气已排尽

C.实验结束时,先熄灭①处酒精灯,再熄灭③处酒精灯

D.实验过程中观察到③玻璃管中黄色粉末逐渐变成白色粉末

【答案】B

【解析】A.装置中①主要产生CO、CO,和HQ,②中为碱石灰用于除去CO?和HQ,③中发生

=

反应:PbO+COCO2+Pb,④中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并除去反应中生成的C02,⑤中用银氨溶

液检验装置中是否充满了co,则有②、④、⑤中试剂依次为碱石灰、澄清石灰、水银氨溶

液,故A错误;B.若⑤中连续产生气泡且有明显现象时说明③中空气已排尽,故B正确;C.

实验结束时,先熄灭③处酒精灯,再熄灭①处酒精灯,以防发生倒吸,故C错误:D.一般金属

呈现出银白色金属光泽,在粉末状为灰黑色,故D错误。

7.(陕西长安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化学月考)某溶液由Na'、Cu2\Ba\Fe3\

A10,、CO:、SO;、Cl_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取适量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

•\UA|

・门色瓜笈<・]

Utt

.jiiKl

A]

・nftocttB

A.原溶液中一定只存在V)2、CX产3、SO24、Cl四种离子

B.气体A的化学式是CO”其电子式为0::C::0

C.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C『、Ba2\Fe34

3+

D.生成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为:A1+3OH_===A1(OH)3I

【答案】C

【解析】某溶满加入过量的盐酸后产生气体,说明有碳酸根离子,则钢离子铁离子和铜离子都不存在,溶

港A加入过蚩的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原溶液中有偏铝酸根离子,沉淀为氢氧化铝,滤液B加入过量

的氢氧化钢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满中有硫酸根离子,滤液C加入过量的稀硝竣和硝酸银,产生白色沉

淀,因为最初加入盐酸,不能说明原溶液中是否有氯离子。A.通过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有偏铝酸根离

子,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钠离子,不能确定氯离子,故错误;B.气体A的化学式是CO「其电子式

为:OCO,故错误;C.通过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Cu:-、Ba>、Fe>,故正确;D.生

成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为:Ap--3NHrH;O==A:lOH)R-3\Hr,故错误。

8.(2019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下列化学实验对应的现象及结论都正确且

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实验现象结论

向浓度均为0.Imol/L的NaHC03溶液和NaHS0:i前者溶液变红,后者不变NaHCQ,水解,而NaHSO:,不水

A

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醐试剂色解

B向NaAlOz溶液中通入NH3白色沉淀A1(OH)3不能溶解在弱碱中

C用洁净钠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一定有Na'、无K'

Na2CO3NaHCO3

烧杯②澄清石灰水先变碳酸氢钠比碳酸钠受热更

D

浑浊易分解

(D苍

【答案】D

【解析】A.等浓度的碳酸氢钠和亚硫酸氢钠,都滴加几滴酚酎,前者前者变红,说明溶液为碱性,碳酸氢

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亚硫酸氢钠溶液中亚硫皎氢根离子有水解和电离,但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溶流显酸性,故错误;B.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氨气,不会产生白色沉淀,故错误;C.用洁净的丝H取溶液进

行焰色反应,火焰为黄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钠离子,但不能确定是否有钾离子,故错误;D.碳酸氢钠

受熟能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碳酸钠不能分解,所以将碳酸钠放在大试管,碳酸氢钠放在小试管,当烧杯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碳酸氢钠能分解,故正确。

9.(衡水中学高三开学二调考试)某无色气体,可能含HC1、CO?、NO?、HI、SO?、2019届HBr

中的一种或几种。将其通入氯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把溶液分成两份,向一份中加入盐

酸酸化的BaCk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另一份加入硝酸酸化的AgNfh溶液,也有白色沉淀生

成。对于原无色气体推断一定正确的是

A.一定存在HC1B.一定存在S02

C.肯定没有CO2D.不能肯定是否含有NO2、HI

【答案】B

【解析】A项,另一份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也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氯

离子,又因为氯水中也含有氯离子,所以不能确定原气体中是否有HC1,故A项错误:B项,

向一份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又因为氯水

具有氧化性,可以将S02氧化为硫酸根,所以可以推断原无色气体中一定含有S0”故B项

正确;C项,二氧化碳是无色气体,题干中的实验不能确定原气体中是否一定含有二氧化碳,

故C项错误;D项,由于NOZ是红棕色气体,所以原气体中一定不含有N0”又因为氯水具有

氧化性,可以将HI、HBr氧化分别生成碘单质和澳单质,乂因为通入氮水中,得到无色透明

溶液,所以原气体中一定不含有HI、HBr,故D项错误。

10.(2019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开学考试)溶液中只可能含有H'、NH,\Mg”、A。、

Fe-CO/、SO产、NOs中的几种。①若加入锌粒,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②若加入NaOH溶

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向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B.溶液中c(NH;)=0.2mol/L

C.溶液中一定不含C(V和NO3,一定含有SOF

D.c(H+):c(Al3):c(Mg2,)=l:1:1

【答案】C

【解析】①加入锌粒,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气体是氢气,溶液显酸性,则CO3;和NO3♦不能大蚩共存;

②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不存在根据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

关系图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A::又因为当沉淀达到最大值时,继续进入氢氧化钠,沉淀不变,

这说明溶液中还存在NHr,由于溶液中还必然存在阴离子,则一定含有SOF,由图象可知,。〜01段为氢

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消耗氢氧化钠为O.lmol,则n(H-)=0.1mo:;0.5〜0.7段为镶根离子与氢氧化钠反

应,消耗氢氧化钠为:0.7mol-0.5mo:=0.2m0:,则=0.2mol,0.7〜0.8段为氢氧化钠溶解氢氧化铝,

消耗氢氧化钠0.8mol-0.7mol=0.ImoL则n[Al(OH)3]=0.Imol,根据铝元素守恒可知:n

(Al")=0.imol;0.1~0.5段为氢氧化钠沉淀镁离子、铝离子,共消耗氢氧化钠为:

0.5mol-0.lmol=0.4mol,则n(Mg>)=0.5义(0.4mol-0.lmolX3)=0.05moL则A.由上述

分析可知,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H"、Mg"、Al3\NHJ,一定没有Fe",A错误;B.溶液中n

(NH,)=0.2mol,缺少溶液体积,无法计算镂根浓度,B错误;C.由分析可知,溶液中一

定不含CO:和N0;,,一定含有SO/,C正确;D.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

c(H'):c(Al"):c(Mg*)=0.1:0.1:0.05=2:2:1,D错误。

11.(2018届陕西省渭南韩城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

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在2mL.0.2mol/LNaOH溶液中滴几滴先生成白色沉淀,后

A0.lmol/LMgCb溶液,再滴几滴饱和沉淀颜色转变成红Ksp[Fe(0H)3]<Ksp[Mg(0H)2]

FeCb溶液褐色

B向FeCh溶液中滴加淀粉KI溶液溶液变成蓝色还原性:I>Fe2+

将铝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后的熔融

C物在稀盐酸中充分溶解,再滴加几滴溶液未变红熔融物中不含有+3价铁

KSCN溶液

D将FezOa与浓盐酸混合加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FezOs具有氧化性

【答案】B

【解析】题中的实蛉现象不能说明这两种物质之间的大小关系,因为题中MgCh和FeCb都是少量的(分

别都是几滴),所以先加入YgCk产生白色沉底后,NaOH溶液仍有大量剩余,再滴入FeCh溶液后,会产

生红褐色沉淀,A错误响FeCh溶液中滴加淀粉KI溶浴,溶满变成蓝色说明发生反应2F6-2I—2Fe--b,

还原剂I-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Fe>的还原性,3正确;将铝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后的熔融物在稀盐酸

中充分溶解,再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未变红只能说明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Fe>,但不能说明熔融物

中不含有-3价铁,C错误;因氯气氧化性强于Fe>,将Fe;O:与浓盐酸混合加热无反应发生,不可能有黄

绿色气体产生,D错误。

12.(2019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阶段性考试)某混合溶液中,可能

大量含有的离子如下表:

阳离子H+、K+、A产、NH:、Mg2+

阴离子OUT、SO:-、CO3J、A10「

将岫2。2逐渐加入上述混合溶液中并微热,产生沉淀和气体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混合溶液中一定大量含有父、NH;、Mg-S0?-

B.图中a=4

C.6=7;c=9

D.此溶液还需要用焰色反应继续检验,才能确定溶液准确组成

【答案】B

【解析】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混合溶液中一定大量含有NH;、AP-、、母-、S04--,故A正确;B、

含有2mo!的氢离子需要消耗氢氧化钠]mo:,则需要2mo:过氧化钠来生成:所以a=2,故B错误:C、含有镁

离子和铝离子一共5mol,所以消耗过氧化钠的蚩为5m0:,在加上a=2,则b=7,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2moi,

所以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是2mol,完全将氢氧化铝溶解,消耗Imo:的氢氧化钠,即需要Imo:的过氧化钠

来生成,所以c=9,故C正确;D、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钾离子的检蛤常用焰色反应,故D正确。

13.(2018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考前模拟检测)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

的是

选项操作和现象结论

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浓盐酸,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中,溶

A酸性:碳酸〉苯酚

液变浑浊

向(NH.t)&OS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Mn(N0;i)2溶液和1滴AgNO:,溶液(作氧化性:

B

催化剂),微热,溶液变紫红色葬废L>Mn0J

将石蜡油蒸气通过炽热的素瓷片分解,得到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溶

C分解产物中含乙烯

液,溶液褪色

取5mL0.1mol•l/,FeCL溶液,滴力口5滴0.1mol•L-,KI溶液,振

KI和FeCL反应有一定的

D荡,再加入5mLCCIB振荡,静置,取上层液体,向其中滴加KSCN

限度

溶液,显血红色。

【答案】B

【解析】A.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浓盐酸,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中,溶液变浑浊,

可能是挥发出的HC1和苯酚钠反应,应先除去CO?中混有的HC1,再通入所以苯酚钠溶液中,

所以该实验不能说明酸性:碳酸〉苯酚,故A错误;B.向(NIh)2s20H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

的Mn(N03溶液,溶液变紫红色,说明生成了Mn()J,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SQ厂作氧化剂,

2

MnOJ是氧化产物,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知氧化性:S20«>MnO,,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不饱和燃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由现象可以知道,分解产物含烯

煌,不一定为乙烯,故C错误;D.滴加5滴0.1mol•溶液,20滴约为1mL,氯化铁有

剩余,则取出来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血红色,不能说明KI和FeCL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故D错误。

14.(2018届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三选考科目模拟卷一)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

的是

A.在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k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有S0〉

B.用伯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证明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C.气体通过无水CuSO」,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D.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S0?

【答案】C

【解析】A在溶液中加酸化的BaCh溶液,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银或硫酸钢沉淀,不

能证明一定含硫酸根离子,故A错误;B.用钠丝籁取少量某溶满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该溶液

中含有钠元素,则该溶液可能是钠盐溶洒或氢氧化钠溶液,故B错误;C.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

则发生反应:CuS04-5H20=CuSQ4.5H20,可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故C正确:D二氧化硫和澧清

石灰水中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沉淀,二氧化碳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溶液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反应

都会变浑浊,不能检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故D错误。

15.(2018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5月针对性练习二模)下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检验浓硫酸

和碳反应所得气体产物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按①一③一②顺序连接,可检验所有气体产物

B.若装置②只保留a、b,同样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C.若圆底绕瓶内碳粉过量,充分反应后恢复到25℃,溶液的pH25.6

D.实验结束后,应按从下往上、从左往右的顺序拆卸装置

【答案】B

【解析】浓硫酸和碳反应所得气体产物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蒸气,应该先过无水硫酸

铜检验水,再过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过酸性高镒酸钾氧化除去二氧化硫,过品红溶液验

证二氧化硫都被除去,最后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所以选项A错误。若装置②只保留

a、b,只要看到酸性高钵酸钾溶液没有褪色就可以证明二氧化硫完全被吸收,所以选项B

正确。酸雨的要求是pH小于5.6,而本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硫会导致酸雨,所以溶液的pH

一定小于5.6,同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转化为稀硫酸就不再反应,所以还有剩余的稀硫

酸,溶液的pH就会更小,选项C错误。从下往上、从左往右是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拆卸

顺序应该相反,选项D错误。

16.(2018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氧化铅(PbO)是黄色固体。实验室

保哪fe

用草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分解制备CO,其原理为H2C2O4△COt+C02t+ll20o某学习小组设

计实验探究co还原氧化铅并检验氧化产物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co通入银氨溶液产生黑色

银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②③⑤⑥中的试剂依次为氢氧化钠溶液、碱石灰、银氨溶液、澄清石灰水

B.实验时,先点燃①处酒精灯,等装置⑥中有明显现象且有连续气泡后再点燃④处酒精灯

C.实验完毕时,先熄灭①处酒精灯,再熄灭④处酒精灯

D.尾气处理装置可选用盛NaOH溶液的洗气瓶

【答案】B

【解析】CO加热时还原PbO得到Pb,CO的氧化产物为CO:;根据制备CO的原理,装置①制得的CO中

混有CO?、H:O(g),CO在加热时会与空气中反应生成CO:且空气中含有少量CO:,这些CO:都会干

扰CO氧化产物的检睑,则CO与PbO反应之前必须排尽装置中的空气,CO通入PbO之前必须除去其中

的CO:和比0(g)oA项,根据上述分析,装置②③⑤⑥中的试剂依次为NaOH溶流(除去CO中混有的

CCO、碱石灰(干燥CO)、澄清石灰水(检蛤C。的氧化产物)、银氨溶液(检蛤CO,确认装置中的空气

是否排尽),A项错误;B项,为防止CO与空气中6反应生成的CO?和空气中少量C0?干扰

CO氧化产物的检验,在CO与PbO加热反应前必须先通CO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实验时先点

燃①处酒精灯,当观察到装置⑥中产生黑色固体颗粒且有连续气泡产生时表明装置中空气已

经完全排尽,再点燃④处酒精灯,B项正确;C项,实验完毕,为防止产生倒吸,应先熄灭

④处酒精灯,再熄灭①处酒精灯,C项错误:I)项,由于CO有毒,要进行尾气处理,NaOH

溶液不能吸收CO,尾气处理可点燃或用气球收集,D项错误。

17.(2018届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下列选项中,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

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将过量的COz通入CaCk溶液中无白色沉淀出现生成的Ca(HC002可溶于水

B常温下将A1片插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A1片和浓硫酸不反应

C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色浓氨水呈碱性

D向澄清石灰水加入某试剂的溶液少许产生白色沉淀该试剂中一定含有CO二

【答案】C

【解析】A.因为碳酸的酸性比盐酸弱,所以CO:与CaC::溶液不反应,故A错误;B铝和浓硫酸发生钝化

作用,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膜而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故B错误;C.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

溶满呈碱性,试纸变蓝色,说明浓氨水呈碱性,故C正确;D.向澄清石灰水加入某试剂的溶液少许产生白

色沉淀,不能说明该试剂中一定含有CO广,也可能含有HCO一故D错误。

18.(2018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解释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加

A出现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so.2

BaCk溶液

分别将镁粉和打磨后的镁条放入滴有酚镁条表面出现红色,镁

B镁粉吸附脱色

醐的蒸播水中,加热粉附近无现象

C铝片置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白色浑浊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蓝色絮状沉淀后变为深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后转

D氨水持续滴入硫酸铜溶液中

蓝色溶液化为[Cu(NH3)ZT

【答案】C

【解析】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排除COMSO/、Ag*,再滴加BaClz溶液,出现

白色沉淀,一定是BaSO,沉淀,所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故A解释正确:镁条镁粉均发

生了化学反应,由于镁粉表面积较大具有吸附性,所以镁条表面出现红色,镁粉附近无现象,

故B解释正确;铝片置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故C解释错误;在氨水逐

渐加入硫酸铜溶液过程中,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后络合成[Cu(NH3),广,故D解释正确。

19.(2018届山东省临沂市临沐第一中学高三4月学情调研测试)某同学结合所学知识探究

Na。与H?能否反应,设计装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A气密性的检查方法:直接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当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液面且高度

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B.装置B中盛放硅胶,目的是除去A中挥发出来的少量水蒸气

C.装置C加热前,用试管在干燥管管口处收集气体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D.装置A也可直接用于Cu与浓硫酸反应制取SO?

【答案】C

【解析】A.装置A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关闭Ki,然后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当漏斗中港面高于试管中液面

且高度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A不正确;B.装置3中应盛放碱石灰,目的是除去A中挥发出来的少量水蒸

气和氧化氢等等,B不正确;C装置C加热前,用试管在干燥管管口处收集气体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

纯度,若听到』美”的一声,则说明氨气已纯净,C正确;D.Cu与浓硫酸反应制取SO:需要加热,故装置A

不能直接用于该反应中,D不正确。

20.(2018年新疆高三年级第三次诊断测试)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

A.向待测溶液中先滴加儿滴氯水,然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待测溶液中含有Fe”

B.向某盐溶液中滴加浓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变蓝,

说明该溶液中含有NH,r

C.向AgN0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得到澄清溶液,Ag,与N%•能大量共存

I).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CL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

【答案】B

【解析】A.先滴加几滴氯水,可氧化亚铁离子,应先加KSCN溶液、再滴加氯水检验亚铁离

子,故A错误;B.氨气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该溶液中含有NH;,故B正确;C.向

AgNOs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生成银氨络离子,但Ag与Nlh-IU)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亚硫酸根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够被NO,氧化生成SO:,从而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则该

溶液中可能含有SO产,或S0产,或二者都存在,故D错误。

21.(2018届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三第十四次考试)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对应的结论错

误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A向溶液X中滴加B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X中可能含有S0产

物质的“之比为2:3

的称硝酸和稀缺酸

,A,反应结束后,锥形瓶中溶液的溶质是CuSO”

B

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是NO

心雷1

向1mL浓度均为0.05mol-L'NaCkNai的混合溶液

C中滴加2滴O.Olmol•L'AgNO:,溶液,振荡,沉淀呈Ksp(AgCl)<Ksp(AgI)

黄色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得0.Imol•L'NaHSOs溶液的

DHS03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

pH约为5

【答案】C

【解析】A.向溶液X中滴加BaC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浦X中可能含有Sd%COP、SiO/、SO?

等等,A正确;B.该实睑中过量的铜和混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NO:-SH-«3Cu>-2NOT-4ItO,

混酸中NO:和H-的物质的量之比恰好为1:4,故反应结束后,锥形瓶中溶液的溶质是CUSO,,集气瓶中收

集到的气体是NO,B正确:C.向1ml浓度均为0.05mo;L-:NaCUNai的混合溶液中滴加2滴

O.OlmolUAgNOm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由于只有少量的AgXO:溶液,说明只有碘化银沉淀生成,故

Ksp(Aga)>KspiAgI),C不正确;D.HSOM是弱酸的酸式根离子,其既能电离又能水解,室温下,用pH

试纸测得O.lmolHNaHSO;溶液的pH约为5,说明HSO:•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D正确。

22.(2019届安徽省合肥市第九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亚硫酰氯(俗称氯化亚飒,SOCh)是一

种液态化合物,沸点77℃,在农药、制药行业、有机合成等领域用途广泛。实验室合成原

理:SO2+C12+SC12=2SOC12,部分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C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二氧化锦与浓盐酸共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已知SOCL遇水剧烈反应,液面上产生白雾,并常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蒸干AICL

溶液不能得到无水A1CL,使SOCk与A1CL•6也0混合加热,可得到无水A1CL,试解释原

因:.

(4)装置e中产生的Ck经过装置d(含两个洗气瓶)后进入三颈烧瓶,按Ch的流向,第一

个洗气瓶应放入的试剂是

(5)若反应中消耗Ck的体积为896疝(己转化为标准状况,SO,足量),最后得到纯净的S0CL

4.76g,则SOCk的产率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6)分离产物后,向获得的SOCk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得到无色溶液肌检

验溶液W中存在C1的方法是。

【答案】球形冷凝管4H+2C1(浓)+Mn()2=Z\=Mn2'+Cl:;t+2H2OSOCI2与水反应,一方面消耗水,

另一方面生成酸抑制A1CL,的水解饱和食盐水0.500或50.0%取少量W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过量硝酸钢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有

C1

【解析】(1)仪器c是球形冷凝管,故答案为:球形冷凝管;

(2)实验室氯气制备的方程式为MnOi-4HCl(浓)=MnC:LChT-2H:0,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A

4H--2C1-(浓)-MnO:Mn>-ChT-2H:O,故答案为:4H-2cH浓)2H:0;

(3)SOCk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S0CL+H20=S021+2HC1t,A1CL溶液易水解,A1CL/6HQ

与SOCL混合加热,SOCL与A1C13.6H2O中的结晶水作用,生成无水A1CL及SO?和IIC1气体,

SOCL吸水,产物SO?和HC1溶于水呈酸性抑制水解发生,故答案为:SOCL与水反应,一方

面消耗水,另一方面生成酸抑制A1CL的水解;

(4)装置e中产生的Ch经过d后进入三颈烧瓶,d干燥氯气,且除去HC1,按氯气的流向,

应先经过饱和的食盐水除去其中的HC1,然后经过浓硫酸洗气除去水蒸气,故答案为:饱和

食盐水;

(5)消耗氯气为0.896L4-22.4L/mol=0.04moi,由SOZ+CL+SCIL2soeL,生成0.08moiSOCL,

则SOCk的产率为4.76g+(0.08molX119g/mol)X100%=50%,故答案为:50%;

(6)SOCL中加入足量NaOIl溶液后溶液中含有亚硫酸根离子,为排除亚硫酸根离子对氯离

子的干扰,应先加入硝酸钏将亚硫酸根离子转化为硫酸钏而除去,故答案为:取少量W溶液

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硝酸钏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产生白色沉

淀,则说明有C1。

23.(2019届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水合草酸亚铁(FeCzO,­MbO)是生

产锂电池的原料。难溶于水,受热易分解。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草酸亚铁的一些性质进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将水合草酸亚铁溶于适量盐酸。分别取2mL此溶液于3支试管中,进行实验。能证明水

合草酸亚铁中存在F/的试剂有—(填代号)。

A.KSCN溶液B.L[Fe(CN)6]溶液C.酸性KMnO1溶液

(2)为测定水合草酸亚铁中结晶水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两端开关员和K。(设为装置A)称

重,记为⑶g。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版g。按下图连接好装置

进行实验。

但温加热白

实验步骤如下:

a.打开K,和K2,缓缓通入N2;b.低温加热装置A一段时间;

c.停上加热,冷却到室温;d.关闭&和电称量A;

e.,记为msg»

①补充实验步骤e为(填实验操作和要求)。

②步骤b至步骤e继续通入N2的目的是.。

(3)为探究草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2)中已恒重的装置A接入下图所示部分的装置(可重复

选用)进行实验。打开A和电,缓缓通入瓯充分加热。实验后石英玻璃管中固体仅残留一种

有磁性的黑色化合物。

无水8(化佻

澄清石水感氧恨化

灰水忸静浓

CDEF

♦化4M

农―3

持水象窗

>(

①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

②证明产物有CO生成的现象是一一。

③写出草酸亚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O

【答案】B重复上述a~d步骤,直至A恒重。将装置A中的水蒸气带走;同时防止FeCO被空

气氧化。CfEfC—FfGfCfHG装置黑色固体变红,其后的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FeC2()qFeQ」+4C0t+2C0,t

【解析】(DA.KSCN溶液加到亚铁盐溶液中没有明显的现象,故A错误;B.K[Fe(CN同溶液与亚铁离子

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故B正确;C.酸性KMnO,溶液能够被亚铁离子和草酸跟离子还原褪色,不能说明有一

定含有亚铁离子,故C错误;故选B;

(2)①实将过程为:a.打开K1和治,缓缓通入N-b低温加热装置A一段时间;c.停上加热,冷却到室温;

d.关闭K】和长,称量A;e.重复上述a-d步骤,直至A恒重;②氮气不参加反应,为保护气体,考虑到实验

目的是测定水合草酸亚铁中结晶水含量,所以通入氮气有两个目的;将装置A中的水蒸气带走;同时防止

FeC9,被空气氧化:

(3)①加热分解草酸亚铁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则实验应验证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先验证二氧化碳,可用澄清石灰水;然后除去二氧化碳、并检验二氧化碳已除尽;接着验证

一氧化碳,可用还原氧化铜实验。所以连接装置顺序为:C(验证二氧化碳)一E(除去二

氧化碳)-C(验证二氧化碳被除净)一F(干燥气体)-G(验证一氧化碳)一C(验证一氧

化碳被氧化成二氧化碳)-H(尾气收集);②证明产物有CO生成的现象是G装置黑色固体

变红,其后的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实验后石英玻璃管中固体仅残留一种有磁性的黑色

化合物,此黑色化合物为四氧化三铁,因此,加热后草酸亚铁分解,生成物为一氧化碳和二

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CO今eQ」+4C0t+2C0,t«

24.(2019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阶段性考试)某红色固体粉末样品

可能含有FeG和Cu2O中的一种或两种,某校化学自主探究实验小组拟对其组成进行探究。

+2+

查阅资料:CuQ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反应:CU20+2H=CU+CU+H20«

实验探究一:学生甲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称量反应前后装置C中样品的质量,以确

定样品的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组装完成后,夹好止水夹,,则说明装置

A的气密性良好。

(2)下列实验步骤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①打开止水夹;②熄灭C处的酒精喷灯;③C处冷却至室温后,关闭止水夹;④点燃C处的

酒精喷灯:⑤收集氢气并验纯

实验探究二:

(3)学生乙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并作出如下假设和判断,结论正确的

是。

A.若固体全部溶解,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FezOa,一定不含有CM)

B.若固体部分溶解,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CihO,一定不含有Fez()3

C.若固体全部溶解,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样品一定含有Fez()3和CuzO

D.若固体全部溶解,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样品一定含有Fez03

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浓硝酸,产生红棕色气体,证明样品中一定含有

,写出产生上述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探究三:

(4)学生丙取一定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后经过滤得到固体6.400g,

测得滤液中Fe,+有2.OOOmol,则样品中/?(Cu2O)=mol。

【答案】向装置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