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精编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第19.3节 安全用电(课件+教案+导学案+练习)(解析版)_第1页
精编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精编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第19.3节 安全用电(课件+教案+导学案+练习)(解析版)_第2页
精编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精编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第19.3节 安全用电(课件+教案+导学案+练习)(解析版)_第3页
精编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精编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第19.3节 安全用电(课件+教案+导学案+练习)(解析版)_第4页
精编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精编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第19.3节 安全用电(课件+教案+导学案+练习)(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3节安全用电(导学案)(解析版)【学习目标】1.了解安全用电常识、培养安全用电意识;2.了解雷电的危害及避雷针的作用;3.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正确的处理方法;4.提高家庭电路中常见故障的应急处理能力。【学习重点】了解安全用电的相关知识,培养安全用电意识。【学习难点】了解电压高低、电阻大小对安全用电的影响、常见的触电事故。【自主学习】预习课本第113-第116页,回答下列问题:一、电压越高越危险1.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及持续时间有关。人体是导体,加在人体两端的电压越高,流过人体的电流就越大,到一定程度就会有危险。

2.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V,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工厂用的动力电的电压是380V,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高达10~500kV,这些都远远超出了安全电压,人一旦接触就会有触电的危险。

二、常见的触电事故1.人的一只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接触零线,这样相当于把人并联在家庭电路中,人两端的电压为220V,人就会触电,这叫双线触电。

2.如果人的一只手(或身体的一部分)接触火线,然后人站在地面上,这样仍然有电流流到人体,人也会触电,这叫单线触电。

3.人靠近高压电的时候,虽然没有接触电线,但由于高压带电体会在周围形成强大的电场,当人靠得较近的时候也会触电,这叫高压电弧触电。

4.如果掉在地上的高压线没有断电,当人经过这个区域的时候,两脚之间会存在很高的电压,称作“跨步电压”,人也会触电,这叫“跨步电压触电”。5.发生触电事故的时候,我们要先切断电源,再救人。

三、安全用电原则为了确保安全用电,我们要做到:1.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用电原则(1)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2)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

(3)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

(4)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

(5)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要有接地线。2.家庭电路安装中的安全用电原则(1)保险丝必须安装在火线上;(2)开关必须安装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3)三孔插座要严格按照“左零右火上接地”接线;(4)带金属外壳的用电器要使用三线插头;(5)螺口灯泡的螺旋套接零线,顶部金属片接火线;(6)家庭电路的接地线要良好接地。四、注意防雷1.除了确保家庭用电安全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防雷。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雷电的电压非常高,产生的电流非常大,如果通过人体,能够立即致人死亡,破坏性非常大。为了防雷,高大建筑顶端采用避雷针来防雷,其原理是为雷电提供一条低电阻的通道或避免将自己连入闪电的通路中。2.雷电天气我们应该注意什么?(1)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员应躲入建筑物内。(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4)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机。(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应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6)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其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上。(7)切勿处理用开口容器装载的易燃物品。(8)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高大树木和桅杆。(9)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扛在肩上。【合作探究】分组进行以下探究活动,最后归纳总结:探究一:电压越高越危险一、电压越高越危险1.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及持续时间有关。1mA电流通过人体使人产生麻的感觉;10mA人手很难摆脱带电体;100mA短时间就会使人窒息,心跳停止。2.触电电流大小由人体电阻和加在人体两端的电压决定。人体电阻约为104~105Ω;在皮肤潮湿时,人体的电阻可降低到约103Ω。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工厂用的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10kV~500kV;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可能产生的最大电流:。家庭电路的电压值远远超过安全电压。一般来说人体的安全电压为36V。探究二:常见的触电事故1.低压触电(1)人站在绝缘体上,若一只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接触零线,电流将由火线流经人体回到零线,造成触电事故(双线触电)。(2)站在地上的人接触到火线,则电流流入人体,通过人体流入大地,造成触电事故,如果这时脚下踩着绝缘材料,就不会触电(单线触电)。2.高压触电(1)高压带电体会在周围形成强大的电场,当人靠近高压带电体到一定距离时,高压的带电体和人体间发生放电现象,电流通过人体造成高压电弧触电(2)高压输电线掉落在地上,地面上和电线断头距离不同的各点间存在电压,当人两脚与电线断头的距离不等时,两脚之间存在相当高的电压,这时电流从一条腿流入,另一条腿流出,造成跨步电压触电。探究三:安全用电原则1.家庭电路中防止触电措施:开关必须接在火线上;螺丝口灯泡,尾部接火线;有金属外壳的电器,外壳要良好接地。2.安全用电原则:(1)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2)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3)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4)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5)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要有接地线。3.触电的急救:(1)切断电源;(2)迅速使用绝缘棒让带电体脱离电源。探究四:注意防雷1.雷电是自然界所产生的一种大气放电现象,是由带电荷的雷云引起的。各种雷电现象中雷云对大地的放电只占少数,但一旦发生,可能带来严重的危害。2.防雷措施(1)避雷针:高大建筑的顶端都有针状的金属物,通过很长的金属线与大地相连,可以防雷,叫做避雷针。(2)避雷线:高压输电线最上面的两条导线是用来防雷的,叫避雷线,又称架空地线,简称地线。避雷线在被保护导线的上方,避免雷电击中输电线路,保护导线正常送电。建筑物上安装的避雷针高压输电铁塔最上面安装避雷线3.雷电时应该注意:(1)不要靠近金属栏杆,各种电器应暂停使用;(2)迅速走进屋内,或汽车内;(3)不要手持金属杆,金属饰物包括手表也要抛离;(4)在高山上,应该找没有积水的凹坑处双脚并拢蹲下。【课堂检测】1.下列表述符合实际的是()。A.人的安全电压是36V;B.通常状态人的电阻约是200Ω;C.家庭电路的电压是380V;D.手电筒工作中的电流约是0.2A【答案】D。【解析】A.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故A不符合题意;B.通常状态人的电阻约是104~105Ω,故B不符合题意;C.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故C不符合题意;D.手电筒中的小灯泡工作电流约是0.2A,故D符合题意。故选D。2.下列电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人的双手间(潮湿时)的电阻约为0.2kΩ~0.8kΩ;B.家用节能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0.1A;C.教室里一个开关可以控制四只灯泡,这四只灯泡一定是串联;D.家用空调的功率约2kW【答案】C。【解析】A.人的双手间干燥时的电阻约1000~5000Ω,人的双手间潮湿时的电阻0.2kΩ~0.8kΩ,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家用节能灯正常发光时的功率在20W左右,通过的电流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照明电路中的灯泡是并联的,将开关放在干路上即可同时控制四只灯泡的亮和灭,故C错误,符合题意;D.家用空调工作时功率很大,一般在2kW左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放风筝时,远离高压电线;B.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或零线时,手接触笔尾金属体;C.家中尽量不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D.一旦发生家用电器失火,立即用水扑灭【答案】D。【解析】安全用电要求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放风筝时,要远离高压线,防止高压电弧触电,A正确;使用试电笔时,手要与笔尾的金属体接触,才能使火线、试电笔、人体、大地及供电系统形成回路,试电笔的氖管发光,B正确;电路能通过的最大电流是有限的,让大功率的用电器错时使用,可以防止电路因电流过大而造成危险,C正确;家用电器失火时与电路仍是接通的,如果直接用水来灭火,容易导致触电事故,所以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D错误,故选D。4.发现有人触电后,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赶快把触电的人拉离电源;B.赶快去喊电工来处理;C.赶快用剪刀剪断电源线;D.赶快用绝缘物体使人脱离电线【答案】D。【解析】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该立即采取的措施是:迅速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挑开电线,不能用手拉开电线和触电的人,否则自己也会触电;也不可以喊人来处理,因为触电的人在较短时间内就可能有生命危险;更不能用剪刀割断导线,剪刀是导体,自己也会触电,故选D。5.当发现有人触了电,下列说法、做法正确的是()。①不能直接去碰触电的人;②应该赶快切断电源;③可以用手直接将触电的人拉开;④用干燥的木棍、竹竿等绝缘体将电线挑开,使触电的人迅速脱离电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①因为人体是导体,如果直接去碰触电的人,电流会同时经过两个人,导致都触电;故①正确;②触电时间越长越危险,所以如果有人触电,应该赶快切断电源,也便于施救;故②正确;③因为人体是导体,如果直接去碰触电的人,电流会同时经过两个人,导致都触电,所以不可以用手直接将触电的人拉开,故③错误;④干燥的木棍、竹竿等绝缘体不容易导电,避免在施救的过程施救者也出现触电。让触电人脱离电源可以减少伤害。故④正确。综合上述分析,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6.关于生活用电,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在电线上晾晒衣服 B.使用绝缘皮破损的插头C.将开关接在零线与灯泡之间 D.将家庭电路的电灯与插座并联【答案】D。【解析】A.在电线上晾衣服,衣服是湿的,如果电线漏电会间接接触火线,会发生触电事故,故A错误;B.使用绝缘皮破损的导线,如果导线漏电会间接接触火线,会发生触电事故,故B错误;C.将开关接在零线和电灯之间,断开开关时,不能切断火线,在更换灯泡时,容易接触火线,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C错误;D.家庭电路中,各个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是并联的,所以将家庭电路的电灯与插座并联,故D正确。故选D。7.下列生活中常见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人体电阻为1Ω B.人体感觉到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7℃C.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D.新型火箭发动机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答案】C。【解析】A.通常情况下,人体的电阻约为104~105Ω,故选A不符合题意;B.人体的正常温度约为37摄氏度,而人体感觉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6摄氏度,故B不符合题意;C.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而言是安全电压,故C正确;D.发动机在工作时,会有热量损失,所以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100%,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8.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在电线上晒湿衣服;B.使用绝缘皮破损的插头;C.同时使用大功率的用电器;D.不靠近高压电【答案】D。【解析】湿衣服是导体,当把湿衣服晾在电线上时,一旦漏电,人接触衣服时会发生触电事故,故A错误;使用绝缘皮破损的插头可能使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有触电危险,故B错误;多个大功率用电器接在同一插座板上,会造成电线中的电流过大,造成起火事故,故C错误;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室外、高压线、变压器旁),不接触低压带电体,故D正确。故选D。9.户外遇到雷雨天气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躲在大树下避雨;B.冒雨在运动场上踢球;C.不使用手机通话;D.撑着金属杆的雨伞在户外行走【答案】C。【解析】雷雨天气不能在大树下避雨,因为树比较高,而且树上带有水,树木就成了导体,容易将雷电引下来,人在树下避雨就可能会触电,A错误;冒雨在运动场上踢球,运动场比较空旷,人作为导体易引雷电,B错误;雷电天气使用手机通话容易吸引雷电,C正确;金属杆是导体,雷电会通过金属杆导入人体,造成触电,D不正确。故选C。10.如图所示的各种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用湿木棒挑开通电的裸导线;B.保持电器外壳良好接地;C.在高压线的附近放风筝玩耍;D.用潮湿的毛巾擦拭电灯【答案】B。【解析】A.湿木棍属于导体,容易导电,用湿木棒挑开通电的裸导线会有触电危险,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A不符合题意;B.如果电器内部出现漏电情况,人触碰电器的金属外壳会有触电危险,保持电器外壳良好接地,即使外壳带了电,也会从接地导线流走,人接触外壳就没有危险了,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B符合题意;C.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在高压线的附近放风筝玩耍,有高压触电的危险,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C不符合题意;D.通电电灯的灯头属于带电体,用潮湿的毛巾擦拭电灯,湿毛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