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解析】抗日战争的特点史料实证_第1页
【知识解析】抗日战争的特点史料实证_第2页
【知识解析】抗日战争的特点史料实证_第3页
【知识解析】抗日战争的特点史料实证_第4页
【知识解析】抗日战争的特点史料实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日战争的特点史料实证

史料一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①。——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史料二(1938年)10月初,第二十七师团占领了箬溪一带,检查缴获的敌军官兵致其亲友信件,其内容几乎全是有关我军情况以及他们誓死报国的决心,极少掺杂私事②。同一时期,第一〇一师团检查反攻我阵地战死的敌军官兵遗体,发现死者的父母来信中,也都是鼓励他们为国家为民族奋勇献身的言词③。——冈村宁次日记抗日战争的特点史料呈现

史料三二战结束后,接受日本投降签字国家的顺序是美、中、英、苏、澳、加、法、荷等④。1946年5月,在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法庭上,最初被提议的法官次序排位是美、英、中、苏、法,经过中国法官(梅汝璈)的积极抗争,最终法官席次依照日本投降书上受降签字的次序排列⑤。必须认识到,在国际场合争席位、争排场,实际上关系到国家的地位和尊严。抗日战争的特点史料呈现1.史料一中①强调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国共合作共同抗击日军的侵略。2.史料二反映了中国民众支持抗战的爱国热情。其中②表明了中国方面“军”的抗敌决心;③表明了“民”对抗战的支持。3.史料三描述了二战胜利后,各国接受日本投降签字的次序排列情况。④⑤实质上反映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抗日战争的特点史料解读1.根据史料一归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提示国共两党有各自的军队,两个战场相互配合。2.据史料二归纳抗日战争的本质特点。提示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3.根据史料三,说明梅汝璈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斗争的依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提示依据:日本投降书受降国签字顺序。分析:中国的抗日战争为打败日本法西斯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史料运用抗日战争的特点点拨提高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1)民族性:是第一次全民族有组织的自卫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2)双重性:从斗争性质上看,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3)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并存:国民党坚持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4)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倡导并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制定并贯彻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的方针,坚持敌后抗战,决定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5)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