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西省阳泉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山西省阳泉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山西省阳泉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山西省阳泉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山西省阳泉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山西省阳泉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0题)1.1882年,率先以法令的形式把“道德课”列入学校正式课程的国家是()

A.日本B.德国C.法国D.俄国

2.新课程改革中新增加的两个课程是()

A.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B.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C.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D.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3.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B.不均衡性C.稳定性D.个别差异性

4.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说明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必须贯彻()原则

A.知行统一B.渗透熏陶C.集体教育D.一致性

5.下列不属于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是()

A.学科活动B.选修课C.社会实践活动D.体育活动

6.突然遭遇亲人之故的个体,初期的反应可能是这不是真的,这属于自我防御方式中的()

A.否认B.幻想C.升华D.投射

7.某个毕业生选择职业时,多个单位可供选择,举棋不定,这属于()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8.讲授法是最普通、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教师主导、主体的实践,但明显不足在于()

A.不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

B.不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

C.不利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学

D.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

9.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

A.授受关系B.相互促进的关系C.民主平等的关系D.师道尊严的关系

10.()在提出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教育目标的同时,也找到了一种有效的实施途径,即班级教学

A.斯宾塞B.杜威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

二、填空题(10题)11.作为整个国家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____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和补充

12.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是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____。

13.孩子任性、自私、幼稚,最有可能的家庭教养方式是____教养方式

14.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说明在教学中必须贯彻____原则

15.____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的基础知识,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的主要资源和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16.____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

17.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代表人物是____

18.布鲁纳支持____学习方法。

19.瓦特从蒸汽把水壶盖推得上下移动而进入蒸汽机的发明制作,这是____作用

20.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____,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三、名词解释(5题)21.常模参照评价

22.说理教育法

23.教学

24.教学内容设计

25.世界观

四、论述题(5题)26.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有哪些?

27.什么是观察?观察的品质有哪些?

28.试述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

29.如何理解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培养与提高过程?

30.试述课外、校外活动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五、案例分析(2题)31.此原则对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哪些具体的要求?

32.那年学校安排我担任高一年级某班的班主任。组建班委会是我感到既敏感又头疼的一件大事,因为既要选举出能起表率作用、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又要适当照顾那些性格内向、自卑、需要锻炼的学生。在观察中我发现,有个女学生很特别:性格孤僻,不敢与人正视,总是一个人发呆。通过和家长的沟通我了解到,该生在初中时活泼、开朗,曾经担任过班上的宣传委员,学习名列前茅,尤其擅长作文。但在一次学校组织的班级黑板报评比中,她负责的黑板报名落孙山,遭到班主任三番五次的严厉批评,这种打击直接影响到她的学习。在随后的考试中,由于成绩不理想,班主任又旧话重提,并以你做什么都不行为由撤掉了她宣传委员的职务。这使她受到了极大的心理刺激,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并经常自责,整天生活在忧郁和自卑的阴影中无法自拔。在安排班委的过程中,尽管我苦口婆心地动员、鼓励,但她执意拒绝担任宣传委员。为此,我有意将宣传委员的位置空缺,并宣布:暂时没有发现合适人选,待学期结束后根据同学们的成绩和表现进行公开选举,希望大家抓住这个机会。在此后的日子里,我多次暗地里给她创造机会:把她的演讲稿、学习心得等多次在班上进行展示,并在学校广播站广播。她所拍摄的有关宣传环保的图片被报社采用,作文也获得了学校的新蕾奖。我发现她渐渐变得开朗起来,愿意主动和同学交流了,也能听到她天真、爽朗的笑声了,不知不觉中她逐渐恢复了久违的自信。第二个学期初,在全体同学的掌声中她站到了宣传委员的位置上。两年后她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重点大学

请问案例中的我使用了哪一德育原则?

六、简答题(1题)33.简述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要求

参考答案

1.C法国在1882年率先以法令形式把“道德课”列入学校的正式课程,以解决学科教学与学校德育分裂所带来的问题。主要通过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品德。随后,世界许多国家纷纷效仿。

2.CC新课程倡导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新增加了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

3.BB心理学家提出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针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平)衡性,使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

4.AA题干所述意思是: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体现了知行统一的原则

5.BB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选修课和自习课不属于课外、校外教育

6.A

7.DD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就是多重趋避冲突。如毕业生择业、高考生选填志愿面临的动机冲突

8.D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方法。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连贯的知识,便于教师按计划有条理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在讲授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位置,故不利于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

9.C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既是现代师生关系的主要标志,也是现代社会民主、平等这一社会关系准则的体现。

10.C

11.家庭教育

12.孟禄

13.放任型

14.因材施教

15.教科书

16.教学

17.罗杰斯

18.发现

19.原型启发

20.反射弧

21.相对评价,又称常模参照评价,是通过个体的成绩与同一团体的平均成绩或常模相互比较,从而确定其成绩的适当等级的表示方法。

22.说理教育法又叫说服法,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多种方式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转变学生的道德行为,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明确道理,从而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美丑能力的德育方法。

23.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这些行为包括主要行为和辅助行为两大类别,教师的主要行为包括教师的呈示、对话与辅导等;辅助行为包括激发动机、期望效应、课堂交流和课堂管理等。

24.教学内容设计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身心特征,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加工和组织等

25.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指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观点体系。

26.(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27.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的品质包括:(1)观察的目的性。(2)观察的客观性。(3)观察的精细性。(4)观察的敏锐性

28.学过的知识,如果不经过复习,是不可能长久、完全地保持在记忆中的。克服遗忘最好的方法是加强复习。因此,为了防止遗忘,组织有效的复习是很有必要的。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有:(1)及时复习。识记后,遗忘很快就发生。因此,必须及时进行复习。另外,针对遗忘进程先快后慢的特点,在识记后不久,复习的次数要多一些,时间间隔要短一些。(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要制订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内容和时间,提高复习效率。每天复习的内容要适当,不要过于紧张和疲劳,以免产生干扰。有效的复习时间最好做如下安排:第一次复习,学习结束后的5~10分钟;第二次复习,学习当天的晚些时候或学习结束后的第二天;第三次复习,一星期后;第四次复习,一个月后;第五次复习,半年后。(3)复习方法多样化。单调的复习方法,易使人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会降低复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时,方法要灵活多样。如根据复习在时间上分配的不同,复习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集中复习,把材料集中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复习;另一种是分散复习,把材料分配到几段相隔的时间内进行复习。复习难度小的材料可适当集中,难度大的材料可采取分散复习的方式,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4)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可以更好地提高记忆效果。因此,在复习时应尽量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要眼看、耳听、口读、手写相互配合,在头脑中构成它们之间的神经联系,形成记忆痕迹,以后遇到其中的一种刺激信息,就可以激活多种相关的记忆痕迹,提高记忆效果。(5)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的方法,能使学习者及时了解到识记的成绩,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激起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另外,这种方法可以及时检查记忆效果,有利于提高复习的针对性。(6)掌握复习的量。复习内容的数量要适当,一次复习内容的数量不宜过多;另外,提倡适当的过度学习,即达到150%的学习,从而提高记忆效果。除了上述六种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外,还要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并注意用脑卫生

29.(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学生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纪、道德等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构成的,简称为知、情、意、行。知即品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品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情即品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出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品德情感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转化的催化剂。意即品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目的所做出的努力的过程。品德意志是调节学生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行即品德行为,它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品德认识、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品德行为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2)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即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我们对学生应该注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学生品德中的知、情、意、行四者相辅相成,全面而和谐地得到发展

30.开展课外、校外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的影响或效果,包括直接和间接的,近期和长远的,以及外显和内隐的。正确开展课外、校外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积极的、为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

(1)有助于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2)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形成能力。

(3)有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4)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使学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使课余生活内容充实、格调高雅。

课外、校外活动在学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对此不能有过高的估计。因为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形式,课外、校外活动毕竟是课堂教学的扩展和补充。过分强调课外、校外活动的作用,并将其放在与课堂教学并重,甚至超越的位置,是违背学校教育工作基本规律的

31.贯彻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