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继续教育培训资料_第1页
会计继续教育培训资料_第2页
会计继续教育培训资料_第3页
会计继续教育培训资料_第4页
会计继续教育培训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部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发展过程及主要变化一、准则制定过程(一)1997年5月,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发布。(二)1997年,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发布。(三)1997年10月,财预字[1997]352号,财政部关于事业单位新的会计制度衔接问题的通知。(四)1998年,财预字[1998]159号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规定》的通知。(五)1998年,财综字[1998]168号,行政事业单位住房基金财务管理办法。(六)1999年,财会[1999]32号,关于印发《事业单位住房基金和离退休经费会计核算规定》的通知。为了适应事业单位住房制度改革和加强离退休经费管理的要求,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根据《行政事业单位住房基金财务管理办法》(财综字[1998]168号)和《关于对中央级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实行归口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社字[1999]109号),我们制定了《事业单位住房基金和离退休经费会计核算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转发所属事业单位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函告我部。(七)1999年,财综字[1999]2号,财政部关于建立行政事业单位住房基金收支预、决算制度的通知。(八)1999年,财综字[1999]118号,财政部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设立住房基金专用账户的通知。(九)2002年,财会[2002]3号,关于修改事业单位事业支出核算内容的通知。(十)2003年,财会[2003]28号,财政部关于事业单位住房补贴会计处理补充规定的通知。(十一)2006年,财库[2006]48号,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有关会计核算办法》的通知。(十二)2010年,财会[2010]5号,财政部关于中央级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企业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会计核算有关事项的通知。(十三)2012年,财政部令第72号,《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公布。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改革主要变化(一)修订《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以下简称《会计准则》)的背景《会计准则》自1997年发布实施以来,对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财政改革和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不断发展,客观要求对《会计准则》进行修订。一是2000年以来,围绕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各项财政改革不断推进,很多改革涉及到会计核算的调整,对《会计准则》进行修订有利于确保相关财政改革政策的贯彻落实。补充: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今后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细分为两类: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具体由各地结合实际研究确定。二是2012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以下简称《财务规则》),对《会计准则》进行修订,有利于通过日常会计核算将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新的要求落到实处。三是修订《会计准则》是强化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建设、落实全国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工作要求的重要措施。(二)修订《会计准则》遵循的主要原则?修订《会计准则》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一是统驭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新《会计准则》为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建立统一的核算原则和框架,是制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的基础和依据。二是服务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发挥会计基础性作用,在兼顾财务管理需求的同时体现财政预算管理的信息需求。三是与新《财务规则》相协调,便于事业单位执行。四是强化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三)新《会计准则》的重大制度调整新《会计准则》共9章49条,在维持原准则基本框架结构的基础上,对大部分条款作了修改完善,在内容上规范包括事业单位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核算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定义、项目构成及分类、一般确认计量原则,财务报告等基本事项。与原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主要在以下方面作了调整:一是明确根据新《会计准则》制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二是明确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目标应当反映受托责任,同时兼顾决策有用。三是合理界定会计核算基础,与《财务规则》相协调,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事项)、行业事业单位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具体范围另行规定。四是合理界定了会计要素,考虑到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行业事业单位,其会计要素应当以“费用”替代“支出”,明确了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或者费用。五是强化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将第二章标题由“一般原则”修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对会计信息质量增加了全面性的要求。六是在资产构成项目中增加了“在建工程”,为将基建账套相关数据并入会计“大账”提供了依据。七是明确了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一般原则。八是明确了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由财政部在相关财务会计制度中规定。九是调整了净资产项目构成,增加了“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等。十是完善了财务会计报告体系,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及相关报表的基本列报格式。第二部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讲解财政部令第72号《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已经2012年12月5日财政部部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财政部2012年12月6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促进公益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准则。与原准则有所差异,一是提出促进公益事业健康发展,二是把依据从《会计法》扩大到《会计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中。(注:原准则中,在第一章总则中第三条中,也提及会计核算工作需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准则的规定。但未把其他法规作为制定准则的基本依据。)第二条本准则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与原准则小有差异,主要是删掉了原准则中“国有”两个字。第三条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统称会计制度)等,由财政部根据本准则制定。本条属于新准则中新增的条款。本条款奠定了本准则对于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的统驭地位,指出了事业单位(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制定基础依据。第四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事业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社会管理、作出经济决策。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举办(上级)单位、债权人、事业单位自身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本条属于新准则中新增条款。一方面明确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目标应当反映受托责任,同时兼顾决策有用的目标。同时也明确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范畴。其中“其他利益相关者”界定为事业单位信息使用者,也为对事业单位的社会监督奠定了基础。删掉了原准则中第三条:“事业单位会计是预算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准则的规定。事业单位的各项资金和财产均应纳入单位的会计核算。”第五条事业单位应当对其自身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无本质性变化。第六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活动持续正常地进行为前提。无本质性变化。注意,事业活动的持续性的判断。对比:《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企业持续经营的判断。第七条事业单位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又称财务报告,下同)。会计期间至少分为年度和月度。会计年度、月度等会计期间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将会计报告变更为“财务会计报告”(“财务报告”),增加了信息含量,也加大了事业单位对外报告的义务,为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奠定了技术上的基础。第八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金额计量。无本质变化。第九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行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的,由财政部在相关会计制度中规定。本条款属于新增条款,界定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同时与《财务规则》相协调,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事项)、行业事业单位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具体范围另行规定。原准则中在第二章一般原则的第十六条中,有近似的表述:“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但只是界定了部分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度,而新准则中明确提及行业事业单位可能在其全部业务中采用权责发生制。第十条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或者费用。本条款为新增条款,为事业单位的会计合理界定了会计要素,同时考虑到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行业事业单位,其会计要素应当以“费用”替代“支出”,明确了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或者费用。第十一条事业单位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本条款无变化。删掉了原准则中第一章第九条:“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同时使用少数民族文字。”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本章标题发生变化,从一般原则变更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以更务实的角度提出了行业的质量判定标准。第十二条事业单位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情况和结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本条款进行了调整,原准则对应条款为:“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客观真实地记录,反映各项收支情况和结果。”。本条款表述更加符合会计的本质要求,且明确提出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这一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第十三条事业单位应当将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统一纳入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情况。本条款为新增条款,强调了事业单位作为会计主体,应当将其所发生的业务或事项均纳入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全面性。同时明确了会计信息最终体现的是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事业成果以及预算执行情况。删掉了原准则第二章第十一条:“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适应预算管理和有关方面了解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及收支情况的需要,并有利于事业单位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第十四条事业单位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核算,不得提前或者延后。本条款进行了调整,原准则对应的条款为:“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调整后,本条款的表述更加完整,符合作为会计准则的表述方式。第十五条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同一事业单位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将变更的内容、理由和对单位财务状况及事业成果的影响在附注中予以说明。同类事业单位中不同单位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统一的会计政策,确保同类单位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本条款对原准则的第十二条和十三条进行了调整。强调了同一事业单位自身的会计信息的纵向可比,以及同类事业单位中不同单位的会计信息的横向可比。第十六条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事业单位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反映、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管理、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事业单位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本条款为新增的内容。本条款首次提出会计信息反映了事业单位的受托责任,并提出会计信息与决策需求有关。第十七条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本条款对原准则第十五条进行了调整。本条款通过明晰性的角度,强调了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能够为使用者理解和使用,避免了会计信息的含混不清。删掉了原准则第十六至第二十条的内容,但其具体的内容,在新准则的其他条款或其他章节中均有进一步的准确描述。第三章资产第十八条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本条款无本质变化。第十九条事业单位的资产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1年内(含1年)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本条款有一定的调整,原准则第二十二条为:“事业单位的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本准则按流动性划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其划分更加原则化,也符合现代会计的基本划分原理。第二十条事业单位的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短期投资是指事业单位依法取得的,持有时间不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是指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各项债权,包括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应收款项和预付账款。存货是指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中为耗用而储存的资产,包括材料、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本条款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其主要变化为:1.增加了短期投资的定义,将原准则中对外投资按流动性划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两类。2.对货币资金,增加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3.对应收及预付款,增加了财政应返还额度。4.对各类资产只是进行了一般角度进行了定义,不强调核算。第二十一条事业单位的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投资是指事业单位依法取得的,持有时间超过1年(不含1年)的各种股权和债权性质的投资。在建工程是指事业单位已经发生必要支出,但尚未完工交付使用的各种建筑(包括新建、改建、扩建、修缮等)和设备安装工程。固定资产是指事业单位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等。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超过1年(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应当作为固定资产核算。无形资产是指事业单位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本条款为重新调整后的内容。其主要变化为:1.新增长期投资的概念,并明确长期投资可包括股权性和债权性的投资。2.新增在建工程定义。这是本次准则调整中非常重大的变化。原准则下并无在建工程的核算,对于基建工程等项目,单独立账核算。本次准则调整后,将基建账调整入“大账”。从而使事业单位更加完整地体现其全部事业活动及经济事项。3.重新定义了固定资产,强调其判断标准为使用期限和单位价值,并取消了原准则中对固定资产列举中图书、文物陈列品的举例。4.取消了相关资产核算的具体规定。补充: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行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明细目录由国务院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在建工程是指已经发生必要支出,但尚未达到交付使用状态的建设工程。在建工程达到交付使用状态时,应当按照规定办理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和资产交付使用。对外投资是指事业单位依法利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向其他单位的投资。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对外投资。在保证单位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对外投资的,应当履行相关审批程序。事业单位不得使用财政拨款及其结余进行对外投资,不得从事股票、期货、基金、企业债券等投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事业单位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合理确定资产价值。第二十二条事业单位的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事业单位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按照实际发生额计量。以支付对价方式取得的资产,应当按照取得资产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取得资产时所付出的非货币性资产的评估价值等金额计量。取得资产时没有支付对价的,其计量金额应当按照有关凭据注明的金额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确定;没有相关凭据的,其计量金额比照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确定;没有相关凭据、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也无法可靠取得的,所取得的资产应当按照名义金额入账。本条款为新增条款,主要对相关资产的计量原则进行了规定,通常以实际成本为计量原则。并对实际成本的各种情形下的选择进行了规范。第二十三条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由财政部在相关财务会计制度中规定。本条款为新增条款,主要是对于折旧摊销等规定,不再准则中进行规定,而是根据事业单位的不同,由具体的会计制度进行规范。第四章负债第二十四条负债是指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还的债务。本条款中,对负债的定义无本质的变化。第二十五条事业单位的负债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1年内(含1年)偿还的负债。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本条款为新增条款,主要是按照流动性对负债进行分类。而原准则第二十七条中规定:“负债包括借入款项、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各种应缴款项等。”新准则的划分方式,更符合现代会计的划分原理。第二十六条事业单位的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缴款项等。短期借款是指事业单位借入的期限在1年内(含1年)的各种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是指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项债务,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应付款项和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事业单位应付未付的职工工资、津贴补贴等。应缴款项是指事业单位应缴未缴的各种款项,包括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款项、应缴税费,以及其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的款项。本条款为新增条款,主要变化为:1.将原准则中的借入款项按其流动性划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2.对应付及预收款及应付职工薪酬进行了界定。3.将应缴款项进行了重新定义,原准则中定义为:“各种应缴款项包括按财政部门规定应缴预算的资金、应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应缴税金以及其他按上级单位规定应上缴的款项。”新准则的定义更加原则化,也更加概括和完整。第二十七条事业单位的非流动负债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长期借款是指事业单位借入的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各种借款。长期应付款是指事业单位发生的偿还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应付款项,主要指事业单位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应付租赁款。本条款为新增条款,主要变化为1.对长期借款进行了定义。2.新增长期应付款的定义,并对其主要核算的事项进行了界定。第二十八条事业单位的负债应当按照合同金额或实际发生额进行计量。本条款为调整的内容,主要强调负债的计量原则,以合同金额或实际发生额为标准。删掉了原准则中“负债已经发生而数额需要预计确定的,应当合理预计,待实际数额确定后,进行调整。”这一条款。删掉了原准则第三十条:“各种应付款项及应缴款项应及时清理并按规定办理结算,不得长期挂账”这一条款,主要是在信息质量要求中已经对及时性进行了规定。补充: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规定事业单位应当对不同性质的负债分类管理,及时清理并按照规定办理结算,保证各项负债在规定期限内归还。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控制机制,规范和加强借入款项管理,严格执行审批程序,不得违反规定举借债务和提供担保。第五章净资产第二十九条净资产是指事业单位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额。本条款对净资产的定义无实质变化。第三十条事业单位的净资产包括事业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专用基金、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等。事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其来源主要为非财政补助结余扣除结余分配后滚存的金额。非流动资产基金是指事业单位非流动资产占用的金额。专用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净资产。财政补助结转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各项财政补助收入与其相关支出相抵后剩余滚存的、须按规定管理和使用的结转和结余资金。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是指事业单位除财政补助收支以外的各项收入与各项支出相抵后的余额。其中,非财政补助结转是指事业单位除财政补助收支以外的各专项资金收入与其相关支出相抵后剩余滚存的、须按规定用途使用的结转资金;非财政补助结余是指事业单位除财政补助收支以外的各非专项资金收入与各非专项资金支出相抵后的余额。本条款为调整后的条款。其主要变化包括1.将净资产包括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将原固定基金变更为“非流动资产基金”,将结余划分为“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和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2.事业基金的定义进行了调整,原定义表述为:“事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主要包括滚存结余资金等。”3.调整了原结余的概念。提出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和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的概念。原准则中,结余概念为:“结余是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各项收支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主要包括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事业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各项非经营收支相抵后的余额。经营结余是指事业单位经营收支相抵后的余额。”原准则中结余的概念主要按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进行划分。新准则下,则按照资金来源进行划分,更清晰地反映了事业单位资金运用的结果。4.对各净资产项目的核算原则不再进行描述,而是留给了相关的制度做进一步的阐述。第三十一条事业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专用基金、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等净资产项目应当分项列入资产负债表。本条款为新增条款,但无实质上的影响。补充: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规定结转资金是指当年预算已执行但未完成,或者因故未执行,下一年度需要按照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结余资金是指当年预算工作目标已完成,或者因故终止,当年剩余的资金。非财政拨款结转按照规定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剩余部分作为事业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单位收支差额;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专用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按照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专用基金管理应当遵循先提后用、收支平衡、专款专用的原则,支出不得超出基金规模。专用基金包括:(一)修购基金,即按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并按照规定在相应的购置和修缮科目中列支(各列50%),以及按照其他规定转入,用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维修和购置的资金。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较少的事业单位可以不提取修购基金,实行固定资产折旧的事业单位不提取修购基金。(二)职工福利基金,即按照非财政拨款结余的一定比例提取以及按照其他规定提取转入,用于单位职工的集体福利设施、集体福利待遇等的资金。(三)其他基金,即按照其他有关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专用资金。各项基金的提取比例和管理办法,国家有统一规定的,按照统一规定执行;没有统一规定的,由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确定。第六章收入第三十二条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本条款为调整后的条款,较原准则的条款,增加了“及其他活动”的内容,从准则角度扩展了事业单位收入的范畴。第三十三条事业单位的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等。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包括基本支出补助和项目支出补助。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其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不计入事业收入;从财政专户核拨给事业单位的资金和经核准不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计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是指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经营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其他收入是指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经营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本条款为调整后条款,主要变化为:1.事业单位的收入范畴中,删掉了“基本建设拨款收入”。2.财政补助收入的定义进行了重新描述,并划分为“基本支出补助和项目支出补助”。3.事业收入的定义进行了重新描述,本质上差异不大。第三十四条事业单位的收入一般应当在收到款项时予以确认,并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进行计量。采用权责发生制确认的收入,应当在提供服务或者发出存货,同时收讫价款或者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时予以确认,并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或者有关凭据注明的金额进行计量。本条款为调整后的条款,明确了事业单位收入的确认时点以及计量的标准。删除了原准则第三十八条中:“对于长期项目的收入,应当根据年度完成进度予以合理确认”这一规定。删除了原准则第三十九条的规定:“事业单位取得收入为实物时,应当根据有关凭据确认其价值;没有凭据可供确认的,参照其市场价格确定”。对于相关业务,参照新准则第三章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即:“事业单位的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以及“以支付对价方式取得的资产,应当按照取得资产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取得资产时所付出的非货币性资产的评估价值等金额计量。”第七章支出或者费用陶本章的饶名称有变化蝶,从原准则攀只是界定为搞支出,新准翁则的界定为乐支出或者费蹲用。蝶第三十首五条支出纱或者费用是膛指事业单位昌开展业务及异其他活动发凶生的资金耗督费和损失。慧满本条款朗的定义所有悲调整,删掉既了原准则对迅于支出定义先中:“以及瞧用于基本建郑设项目的开舒支”的内容患。兔第三十社六条事业撞单位的支出舍或者费用包差括事业支出视、对附属单鸭位补助支出呀、上缴上级填支出、经营森支出和其他椅支出等。尽事业支般出是指事业黎单位开展专蹈业业务活动竖及其辅助活厨动发生的基务本支出和项寸目支出。驻补充:疲事业单位财您务规则规定贝基本支温出是指事业践单位为了保赶障其正常运捎转、完成日直常工作任务酸而发生的人图员支出和公着用支出。散项目支风出是指事业帐单位为了完计成特定工作燃任务和事业妹发展目标,奉在基本支出泡之外所发生懂的支出。裂对附属湾单位补助支越出是指事业殿单位用财政葛补助收入之检外的收入对杏附属单位补岩助发生的支锦出。加上缴上疯级支出是指悉事业单位按冰照财政部门睡和主管部门篇的规定上缴挤上级单位的系支出。侦经营支梦出是指事业遮单位在专业肿业务活动及服其辅助活动目之外开展非倒独立核算经据营活动发生结的支出。腥其他支鹊出是指事业顶支出、对附雷属单位补助档支出、上缴妖上级支出和猾经营支出以产外的各项支陈出,包括利晃息支出、捐似赠支出等。纹本条款寿进行了一定选的调整,主鬼要变化有:蝴1.对假于事业单位籍的支出范畴擦,删掉了“陕基本建设支杯出”的规定察。司2.对质于支出的范缎围,增加了个“其他支出倘”的内容。杏第三十吸七条事业斥单位开展非经独立核算经豪营活动的,赤应当正确归戴集开展经营污活动发生的庸各项费用数坦;无法直接恩归集的,应民当按照规定追的标准或比岁例合理分摊贸。税事业单丙位的经营支脾出与经营收扩入应当配比受。驴本条款血进行了一定染的调整,主哗要增加了事蚀业单位的经屋营支出和经塞营收入的配穿比原则。卡第三十套八条事业资单位的支出省一般应当在械实际支付时锐予以确认,器并按照实际萍支付金额进孕行计量。屑采用权糟责发生制确帮认的支出或辱者费用,应黑当在其发生袍时予以确认适,并按照实羽际发生额进狠行计量。测本条款其为新增条款蜂,明确了事已业单位支出堂的一般确认也时点及金额拣的计量原则晨以及按照权降责发生制所寿要确认的支窗出的时点及形计量原则。穴删掉了需原准则第四消十三条的规捐定:“事业燥单位在实行闸内部成本核程算中发生的铺各项费用应躬当正确予以冈归集”。思对于该昏条款的内容童,主要在事握业单位财务窝规则进行了赵规范,同时叨按照会计信率息质量要求侍的规定也进佩行了总括的著规范。倡补充:临事业单位财架务规则的规圣定打事业单蹦位从财政部草门和主管部岛门取得的有表指定项目和裙用途的专项荡资金,应当电专款专用、熊单独核算,指并按照规定普向财政部门蜂或者主管部难门报送专项宪资金使用情见况;项目完碗成后,应当腾报送专项资协金支出决算亏和使用效果筹的书面报告鹰,接受财政电部门或者主械管部门的检战查、验收。逐事业单叉位应当加强含经济核算,宽可以根据开蝇展业务活动帆及其他活动费的实际需要惜,实行内部烂成本核算办串法。洒事业单毒位应当严格绣执行国库集梅中支付制度谋和政府采购水制度等有关帜规定。爸事业单璃位应当加强鸦支出的绩效纱管理,提高日资金使用的穴有效性。口事业单车位应当依法词加强各类票慨据管理,确企保票据来源折合法、内容叼真实、使用凯正确,不得桌使用虚假票驾据。芝慰年第八章财痒务会计报告拍第三十纪九条财务蚕会计报告是劈反映事业单氧位某一特定颜日期的财务跃状况和某一嗓会计期间的熔事业成果、务预算执行等赌会计信息的眯文件。铃本条款椒对财务会计颂报告重新进逗行了界定。每原准则第四蓄十四条的表姥述为:“会斜计报表是反凑映事业单位旨财务状况和至收支情况的福书面文件”火。份第四十怠条事业单姿位的财务会诱计报告包括摊财务报表和昂其他应当在乘财务会计报衡告中披露的青相关信息和浓资料。弄本条款宫为新增的条老款,界定了斑财务会计报陷告的信息资务料范畴。钞第四十食一条财务躁报表是对事库业单位财务旱状况、事业协成果、预算馆执行情况等丧的结构性表筝述。财务报提表由会计报勒表及其附注会构成。膛会计报扎表至少应当蓝包括下列组泽成部分:礼(一)仔资产负债表例;效(二)锋收入支出表贩或者收入费挡用表;句(三)申财政补助收趣入支出表。盖蚀本条款毅为新增条款炒,新准则完艺善了事业单退位财务会计假报告体系,掘规定财务会敢计报告的主牙要内容及相院关报表的基及本列报格式虫。洽第四十异二条资产披负债表是指誓反映事业单君位在某一特胡定日期的财萄务状况的报蜡表。方资产负风债表应当按旨照资产、负缩债和净资产吊分类列示。纺资产和负债享应当分别流硬动资产和非时流动资产、津流动负债和屋非流动负债忧列示。胀第四十袜三条收入鼻支出表或者被收入费用表脚是指反映事巧业单位在某劣一会计期间蓬的事业成果鼠及其分配情旧况的报表。静格收入支丹出表或者收来入费用表应教当按照收入瓦、支出或者轿费用的构成钳和非财政补辩助结余分配粉情况分项列佳示。苗第四十炉四条财政城补助收入支皱出表是指反朽映事业单位们在某一会计萄期间财政补获助收入、支损出、结转及渴结余情况的慢报表。死删掉了双原准则第四肤十七条的规抢定:“基建严投资表是反嗽映投入、借迹入的基本建状设资金及其务使用情况的书报表。”财删掉了查原准则第四怎十八条的规锁定:“会计丙报表可以采否用前后期对才比方式编列赠。上期项目鸣分类和内容东与本期不一趴致的,应当探将上期数按虎本期项目和援内容进行调稠整,必要时迁需加以说明速。”该内容里在事业单位码会计制度中吴进行规范。蜻第四十邪五条附注济是指对在会盲计报表中列兔示项目的文老字描述或明界细资料,以据及对未能在巾会计报表中瞎列示项目的掉说明等。药附注至范少应当包括船下列内容:半泛(一)毙遵循事业单投位会计准则供、事业单位绍会计制度(竭行业事业单鬼位会计制度银)的声明;刮枪(二)逆会计报表中关列示的重要槐项目的进一辟步说明,包两括其主要构跳成、增减变妇动情况等;毫驶(三)棕有助于理解国和分析会计渔报表需要说叫明的其他事木项。括本条款屑进行了较大漆的调整,比趴以前的规范厉更加明晰,挑并增加了附策注的内容。址第四十洲六条事业桨单位财务报殖表应当根据忽登记完整、厘核对无误的拴账簿记录和灭其他有关资娱料编制,做啄到数字真实竿、计算准确冷、内容完整哪、报送及时宗。班本条款吗表述上有所徐调整,但本咳质上变动不厅大。耳删掉了谷原准则第五祝十条的规定体:“主管部商门或单位应东根据同级财螺政部门的要堆求,在认真傲审核所属事脉业单位会计铃报表的基础进上,编制汇麦总会计报表烧”。舒补充:骡事业单位财惧务规则的规及定炸事业单偷位预算是指滩事业单位根幸据事业发展霸目标和计划磨编制的年度仅财务收支计他划。循事业单左位预算由收略入预算和支估出预算组成产。扁国家对授事业单位实应行核定收支他、定额或者恋定项补助、乒超支不补、汪结转和结余瓶按规定使用拢的预算管理司办法。贩定额或插者定项补助平根据国家有涉关政策和财惕力可能,结哥合事业特点务、事业发展架目标和计划执、事业单位腔收支及资产取状况等确定杀。定额或者全定项补助可努以为零。孝非财政滚补助收入大晨于支出较多语的事业单位金,可以实行饱收入上缴办句法。具体办分法由财政部格门会同有关株主管部门制伸定。嘱事业单最位参考以前惜年度预算执依行情况,根巧据预算年度捐的收入增减卧因素和措施救,以及以前鼠年度结转和戒结余情况,扁测算编制收溜入预算;根掩据事业发展速需要与财力显可能,测算找编制支出预合算。谜事业单谢位预算应当斑自求收支平铸衡,不得编剖制赤字预算布。窝事业单个位根据年度志事业发展目幕标和计划以霜及预算编制门的规定,提耀出预算建议捐数,经主管武部门审核汇镜总报财政部直门(一级预枪算单位直接以报财政部门纽,下同)。鸽事业单蜂位根据财政被部门下达的瓜预算控制数颠编制预算,智由主管部门所审核汇总报巴财政部门,摧经法定程序管审核批复后炒执行。钓事业单沾位应当严格斥执行批准的俯预算。预算滤执行中,国绑家对财政补套助收入和财评政专户管理搬资金的预算允一般不予调包整。上级下缩达的事业计歼划有较大调驼整,或者根冤据国家有关梅政策增加或栗者减少支出啊,对预算执税行影响较大钳时,事业单臂位应当报主寒管部门审核候后报财政部佣门调整预算凭;财政补助清收入和财政拆专户管理资庙金以外部分熔的预算需要膜调增或者调滨减的,由单永位自行调整行并报主管部册门和财政部衫门备案。排收入预菌算调整后,伤相应调增或酿者调减支出逼预算。寨事业单招位决算是指滥事业单位根遮据预算执行霜结果编制的别年度报告。泊事业单宝位应当按照垂规定编制年混度决算,由纯主管部门审黎核汇总后报乡财政部门审他批。俘事业单棉位应当加强禾决算审核和棵分析,保证棋决算数据的堡真实、准确奇,规范决算洒管理工作健补充:谋事业单位财鹰务规则的规叼定导事业单兼位报送的年缎度财务报告贝包括资产负持债表、收入慈支出表、财耕政拨款收入港支出表、固聋定资产投资拜决算报表等息主表,有关蛇附表以及财爪务情况说明迁书等。垒财务情被况说明书,鼻主要说明事怠业单位收入排及其支出、韵结转、结余迅及其分配、岩资产负债变渐动、对外投返资、资产出袋租出借、资权产处置、固尺定资产投资骂、绩效考评倚的情况,对疼本期或者下牌期财务状况施发生重大影资响的事项,尤以及需要说油明的其他事颜项。叮财务分启析的内容包改括预算编制臂与执行、资摆产使用、收抄入支出状况胡等。里财务分风析的指标包锁括预算收入摔和支出完成慨率、人员支词出与公用支篇出分别占事企业支出的比型率、人均基饮本支出、资饿产负债率等皮。主管部门恩和事业单位积可以根据本疑单位的业务取特点增加财粒务分析指标鼠。诚今怠第九章附辫则崖拢第四十义七条纳入径企业财务管弹理体系的事去业单位执行虫企业会计准裁则或小企业桨会计准则。亲第四十货八条参照执公务员法管剖理的事业单庸位对本准则咽的适用,由裳财政部另行内规定。汁第四十宜九条本准桐则自上2013年眠1月1日蹦起施行。石1997年惧5月28日笨财政部印发才的《事业单盏位会计准则航(试行)》积(财预字[头1997]悬286号)隙同时废止。若补充:老事业单位财啊务规则的规呆定始接受国亮家经常性资疲助的社会力缺量举办的公智益服务性组拐织和社会团态体,依照本炸规则执行;躁其他社会力盗量举办的公井益服务性组搏织和社会团熄体,可以参述照本规则执央行。娃下列事破业单位或者筛事业单位特谅定项目,执裳行企业财务估制度,不执短行本规则:删(一)距纳入企业财祸务管理体系荷的事业单位题和事业单位碑附属独立核福算的生产经动营单位;迫(二)敢事业单位经茄营的接受外塘单位要求投凭资回报的项汤目;劈(三)各经主管部门街和财政部门谷批准的具备境条件的其他苹事业单位。老第一部分吼总说明差第二部膜分会计科姨目名称和编宫号坑第三部猪分会计科御目使用说明狂第四部领分会计报谁表格式疯第五部刷分财务报诸表编制说明秀强惠事业单洞位会计——耕以事业单位昌实际发生的万各项业务活斯动为对象,粪记录、反映纯与监督梢事业单位预揭算执行过程盐和结果的专边业会计。矮事业单真位会计核算相的目标——奥是向会计信稍息使用者提挪供与事业单砖位件财务状况、区事业成果、斩预算执行雾等有关的会驻计信息,反族映事业单位降受托责任的创履行情况,遵有助于会计她信息使用者温进行社会管消理、作出经堵济决策。系事业单犁位会计信息衔使用者包括探:饰政府及证其有关部门盐、举办(上梨级)单位、掀债权人、事踩业单位自身滩和其他利益泳相关者。浮(1)牵事业单位会呀计核算对象挡——事业单萍位实际发生零的各项经济虏业务;轧(2)厕事业单位会浊计职能——绑会计在事业胆单位进行各孝项业务活动踢中所具有的涛对财产物资挽和经费收支钥活动进行管急理方面的功皂能;柴(3)刘事业单位会声计作为预算莫会计的重要朽组成部分,专能为财政部吗门、上级主探管部门以及份其他相关部阁门提供相关锄信息;萍(4)根事业单位的搞适用范围是四随着社会的服发展而变化胀。亏悔虽一、制度制耐定依据参为了规道范事业单位福的会计核算搞,保证会计裤信息质量,淡根据《中华游人民共和国归会计法》、枯《事业单位瓜会计准则》疫和《事业单货位财务规则穿》,制定本蛋制度。贷1.仇2013年填1月1日起邮,我国将开饥始施行财政朵部新颁布的直《事业单位棋会计准则》辟和《事业单困位会计制度朋》。闹2.准帐则分为总则火、会计信息少质量要求、它资产、负债谅、净资产、口收入、支出微、财务会计锈报表、附则尚等九章,对通有关问题进余行规范,该驶准则适用于佩我国各级各扫类事业单位拖。习3.事骡业单位会计始制度分为总方说明、事业旦单位会计科穗目、会计科训目使用说明至、会计报表隶格式等部分香。恳袜牧二、适用范免围椅适用于须各级各类事创业单位沃,下列事业抓单位除外:龄1.按乔规定执行《册医院会计制放度》等行业帝事业单位会捆计制度的事药业单位;炮2.纳碍入企业财务症管理体系执面行企业会计奇准则或小企酷业会计准则塔的事业单位恨。唉参照公耗务员法管理泥的事业单位视对本制度的娱适用,由财倾政部另行规执定。违西很三、基本建安设投资的会莫计核算矿事业单柜位对抢基本建设投纺资的会计核馆算惹在执行本制穷度的同时,腥还应当按照蒙国家有关基躬本建设会计食核算的规定割单独建账、是单独核算。密峰杆四、记账基叔础娃事业单躁位会计核算蒸一般采用收呆付实现制;崭部分经钻济业务或者于事项的核算集采用权责发滨生制。幻狮五、固定资绪产计提折旧弓和无形资产售摊销殿事业单呼位应当按照爪《事业单位进财务规则》存或相关财务印制度的规定繁确定是否对也固定资产计刺提折旧、对董无形资产进个行摊销。吩1.对抚固定资产计艳提折旧、对芹无形资产进押行摊销的,商按照本制度芝规定处理。矮2.不把对固定资产肆计提折旧、泻不对无形资昼产进行摊销徒的,不设置陡本制度规定览的“累计折环旧”、“累层计摊销”科情目,在进行纠账务处理时节不考虑本制滔度其他科目记说明中涉及温的“累计折本旧”、“累打计摊销”科悲目。看毫召六、会计要捡素炉事业单河位会计要素泥包括雷资产、负债佣、净资产、卡收入和支出武。对1.资烟产衣事业单荷位的资产—宽—是指事业扫单位占有或院者使用的能赞以货币计量孤的经济资源游,包括各种票财产、债权碑和其他权利违。绝事业单录位的资产按渗照流动性,忙分为流动资蛾产和非流动狡资产。汽2.负置债矿事业单额位的负债—榨—是指事业略单位所承担突的能以货币到计量,需要炎以资产或者贫劳务偿还的镜债务。柱事业单吵位的负债按枝照流动性,阁分为流动负禁债和非流动企负债。感3.净估资产葬事业单俯位的净资产刑——是指事蕉业单位资产沿扣除负债后绩的余额。河事业单垮位的净资产浪包括:锻锐事业基金、悲非流动资产肺基金、专用拌基金、财政勉补助结转结沸余、非财政愧补助结转结膨余等。奥4.收反入愉事业单珍位的收入—渔—是指事业弱单位开展业锻务及其他活渴动依法取得较的非偿还性汁资金。妙事业单酬位的收入包贴括:严恢财政补助收损入、事业收欢入、上级补马助收入、附副属单位上缴符收入、经营抽收入和其他厦收入等。箱5.支祖出磨事业单乎位的支出或轧者费用——纯是指事业单毯位开展业务六及其他活动些发生的资金离耗费和损失股。轰事业单净位的支出或炒者费用包括焰:糖唐事业支出、堡对附属单位读补助支出、象上缴上级支误出、经营支知出和其他支藏出等。恋也辞七、会计科鸟目的运用寻事业单往位的会计科献目由财政部风统一规定。把会计制势度为我国事赤业单位设计按了谅48个会计宗科目贫以及各会计卸科目的核算逗内容和使用络方法,明确此了事业单位省年终清理的忧主要事项和保年终结账的盾操作步骤及辽要求,规定症了事业单位趋会计报表的真种类和编报锣要求。渗1.事察业单位应当畜按照本制度才的规定设置泊和使用会计址科目。在不变影响会计处虾理和编报财耗务报表的前慈提下,可以和根据实际情寻况番自行增设、鲜减少或合并简某些明细科缘目。狭2.本长制度统一规紧定会计科目给的编号,以姿便于填制会艳计凭证、登峰记账簿、查侍阅账目,实昼行会计信息斯化管理。事防业单位不得厅打乱重编。竿3.事挖业单位在填爆制会计凭证耕、登记会计捉账簿时,应掉当填列会计糖科目的名称记,或者同时负填列会计科脚目的名称和钞编号,不得余只填列科目篮编号、不填殿列科目名称勾。农遮菌八、财务报园表的编报钩1.事美业单位的财魔务报表由会绑计报表及其皱附注构成。若会计报先表包括绞资产负债表脸、收入支出欠表和财政补集助收入支出猎表。意2.事咽业单位的财和务报表应当采按照月度和债年度编制。禾3.事改业单位应当筹根据本制度打规定编制并诚对外提供真泻实、完整的登财务报表。扔事业单弱位不得违反膜本制度规定移,随意改变田财务报表的完编制基础、浮编制依据、忙编制原则和疗方法,不得冤随意改变本理制度规定的府财务报表有蜂关数据的会书计口径。只4.事感业单位财务栋报表应当根情据登记完整底、核对无误疮的账簿记录井和其他有关最资料编制,伏做到那数字真实、萝计算准确、繁内容完整、矿报送及时隔。动5.事劈业单位财务聚报表应当由舟单位负责人裳和主管会计跪工作的负责倦人、会计机第构负责人(迅会计主管人牺员)签名并驳盖章。巩捕慨九、会计机差构设置、会文计人员配备通、会计基础队工作、会计和档案管理、镇内部控制旗等,按照《肃中华人民共摆和国会计法辨》、《会计桥基础工作规取范》、《会盒计档案管理勒办法》、《服行政事业单执位内部控制抱规范(试行饰)》等规定怜执行。护开展五会计信息化帽工作假的事业单位旺,还应按照标财政部制定男的相关会计王信息化工作飞规范执行。沙纵脖十、制度的糕施行缎本制度淘自2013咬年1月1日误起施行。建第二部分剂会计科目名死称和编号酱199轨7年7月1稠7日财政部记印发的《事份业单位会计焰制度》(财至预字﹝19劳97﹞28都8号)同时炭废止凑按照事业单刚位会计要素宋的类别,事扎业单位会计跑科目可分为谨资并产、负债、统净资产、收析入和支出五督类舍。序号科目编号科目名称玉驳一、资产类11001库存现金21002银行存款31011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41101短期投资51201

120101

120102财政应返还额度

财政直接支付

财政授权支付61211应收票据71212应收账款81213预付账款91215其他应收款101301存货111401长期投资121501固定资产131502累计折旧141511在建工程151601无形资产161602累计摊销171701待处置资产损溢到肺二、负债类182001短期借款192101应缴税费202102应缴国库款212103应缴财政专户款222201应付职工薪酬232301应付票据242302应付账款252303预收账款262305其他应付款272401长期借款282402长期应付款舍至三、净资产芬类293001事业基金303101

310101

310102

310103

310104非流动资产基金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313201专用基金323301

330101

330102财政补助结转

基本支出结转

项目支出结转333302财政补助结余343401非财政补助结转353402事业结余363403经营结余373404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阁四、收努入类384001财政补助收入394101事业收入404201上级补助收入414301附属单位上缴收入424401经营收入434501其他收入愚五、支辞出类445001事业支出455101上缴上级支出465201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475301经营支出485401其他支出候附注:渔鞭驰些斩资产负债表刻编制单跳位:逗欺_____舍___年_觉_____娇___月用_____门____日瓶际臂单位:元资产期末余额年初余额负债和净资产期末余额年初余额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货币资金短期借款短期投资应缴税费财政应返还额度应缴国库款应收票据应缴财政专户款应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预付账款应付票据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存货预收账款其他流动资产其他应付款流动资产合计其他流动负债非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合计长期投资非流动负债:固定资产长期借款固定资产原价长期应付款减:累计折旧非流动负债合计在建工程负债合计无形资产净资产:无形资产原价事业基金减:累计摊销非流动资产基金待处置资产损溢专用基金非流动资产合计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非财政补助结余1.事业结余2.经营结余净资产合计资产总计负债和净资产总计锡胞恒歇港收入支出贸表魔编制单浸位:绪惹堤_____曾___年_侮_____居__月设外单荣位:元项目本月数本年累计数一、本期财政补助结转结余财政补助收入减: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二、本期事业结转结余(一)事业类收入1.事业收入2.上级补助收入3.附属单位上缴收入4.其他收入其中:捐赠收入减:(二)事业类支出1.事业支出(非财政补助支出)2.上缴上级支出3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4.其他支出三、本期经营结余经营收入减:经营支出四、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的经营结余五、本年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减:非财政补助结转六、本年非财政补助结余减:应缴企业所得税减:提取专用基金七、转入事业基金爷第三部分酿会计科目使瓦用说明罚第一章资里产鹅婆斑本章主要内文容:叛一、事葡业单位资产脖的概念及确浓认锻二、流方动资产的核楼算华三、长紫期投资的核宁算沸四、固狸定资产的核众算甩五、在根建工程膏六、无掉形资产的核材算够灿斧一、事业单愁位资产的概俩念及确认逮(一)同资产概念扁资产—腔—是指事业添单位占有或才者使用的能贿以货币计量舟的经济资源激,包括各种细财产、债权丢和其他权利求。简(二)倘资产的分类暖按照资缩产的“流动苏性”,将资迟产分为流动纤资产和非流裂动资产。届1.流谦动资产——银是指预计在炕1年内(含袍1年)变现罩或者耗用的碰资产。昌流动资铃产包括:象货币资迅金、短期投寿资、应收及颈预付款项、案存货等。奋(1)泻货币资金—碌—包括库存判现金、银行伪存款、零余钓额账户用款荷额度等。逆(2)告短期投资—码—是指事业捆单位依法取骑得的,持有牵时间不超过跌1年(含1手年)的投资窜。标(3)虽应收及预付栗款项——是旅指事业单位伏在开展业务务活动中形成盈的各项债权泼,包括财政让应返还额度障、应收票据刮、应收账款汗、其他应收梦款等应收款束项和预付账期款。脖(4)瓣存货——是肯指事业单位宜在开展业务摧活动及其他棵活动中为耗接用而储存的葵资产,包括敞材料、燃料驶、包装物和真低值易耗品缩等。含2.非筋流动资产—搂—是指流动棕资产以外的束资产。宪事业单张位的非流动僻资产包括:慰长期投瘦资、在建工祸程、固定资广产、无形资骑产等。拐(1)涛长期投资—劈—是指事业慧单位依法取伍得的,持有夕时间超过1议年(不含1阶年)的各种租股权和债权朋性质的投资活。吹(2)切在建工程—荷—是指事业贞单位已经发视生必要支出甚,但尚未完音工交付使用郊的各种建筑朵(包括新建蒸、改建、扩路建、修缮等劝)和设备安卡装工程。骗(3)首固定资产—阳—是指事业赌单位持有的驼使用期限超胀过1年(不召含1年),炼单位价值在晌规定标准以甚上,并在使怎用过程中基舞本保持原有汇物质形态的严资产,包括奉房屋及构筑羡物、专用设窑备、通用设铸备等。单位吐价值虽未达路到规定标准编,但是耐用浆时间超过1绵年(不含1盖年)的大批头同类物资,府应当作为固昆定资产核算今。忘(4)称无形资产—运—是指事业程单位持有的逝没有实物形石态的可辨认旬非货币性资尝产,包括专窝利权、商标楚权、著作权亏、土地使用随权、非专利位技术等。爸见资产筹负债表的结喷构坦围筋铺匪资产负债堵表棕编制单节位:探座____帆_____开年____魔_____午月____诸_____贯日劣的单位:元摧资产期末余额年初余额负债和净资产期末余额年初余额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货币资金短期借款短期投资应缴税费财政应返还额度应缴国库款应收票据应缴财政专户款应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预付账款应付票据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存货预收账款其他流动资产其他应付款流动资产合计其他流动负债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合计长期投资非流动负债:固定资产长期借款固定资产原价长期应付款减:累计折旧非流动负债合计在建工程负债合计无形资产净资产:无形资产原价事业基金减:累计摊销非流动资产基金待处置资产损溢专用基金非流动资产合计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非财政补助结余1.事业结余2.经营结余净资产合计资产总计负债和净资产总计二、流动资产的核算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1年内(含1年)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一)货币资金的核算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1.库存现金的核算“库存现金”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借方反映库存现金的增加,贷方反映库存现金的减少,期末的借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库存现金的数额。(1)账务处理①从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取现金,按照实际提取的金额:借:库存现金贷:银行存款将现金存入银行等金融机构,按照实际存入的金额:借:银行存款贷:库存现金【例题1】某事业单位财务部门2013年4月份发生如下库存现金业务:(1)4月1日,开据现金支票,从银行提取库存现金10000元进行日常开支。财务人员根据“现金支票存根联”,填制记账凭证。会计处理如下:借:库存现金10000贷:银行存款10000(2)4月26日,将本日超过库存限额的库存现金4000元存入银行。根据银行出具的“现金缴款单”,填制记账凭证。会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4000贷:库存现金4000②因支付内部职工出差等原因所需的现金,按照实际借出的金额:借:其他应收款贷:库存现金收到出差人员交回的差旅费剩余款并结算时,按照实际收回的现金金额,借记“库存现金”科目,按照应报销的金额,借记有关科目,按实际借出的现金金额,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例题2】某事业单位财务部门2013年7月份发生如下库存现金业务:(1)7月1日,张某因公出差,借款1000元。财务人员根据有关领导审批的“借款单”,填制记账凭证。会计处理如下:借:其他应收款1000贷:库存现金1000(2)7月10日,张某出差归来,经过审核可以报销的差旅费为700元,归还300元库存现金。根据“差旅费报销单”以及“付款收据”,填制记账凭证。会计处理如下:借:事业支出700库存现金300贷:其他应收款1000③因开展业务等其他事项收到现金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库存现金”科目,贷记有关科目;因购买服务或商品等其他事项支出现金,按照实际支出的金额,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库存现金”科目。【例题3】某事业单位财务部门2013年10月份发生如下库存现金业务:(1)10月12日,用库存现金200元购买本单位办公用品。根据购买发票,或者收据填制记账凭证,会计处理如下:借:事业支出200贷:库存现金200(2)10月20日,本单位某部门交来变卖废旧物品收入库存现金700元。账务处理如下:借:库存现金700贷:其他收入700(2)现金清查的核算库存现金的清查包括出纳人员每日的清查核对和清查小组定期盘点。①发生库存现金溢余借:库存现金贷:其他应付款——现金溢余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部分:借:其他应付款——现金溢余贷:其他收入②库存现金短缺: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的部分:借:其他应收款——现金短缺贷:库存现金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部分:借:事业支出贷:库存现金2.银行存款的核算(1)银行存款银行存款——指事业单位存入或者转入开户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包括人民币存款和外币存款。(2)账务处理①将款项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银行存款贷:库存现金事业收入经营收入②提取和支出存款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例题4】某事业单位财务部门2013年10月份发生如下业务:(1)10月12日,收到上级领导单位拨入的经费补助200000元,已经通过银行存款账户划拨。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200000贷:财政补助收入200000(2)10月20日,事业单位本月销售商品收到对方支付的款项,价税合计23400元。该款项已经通过银行存款收讫。事业单位的账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23400贷:经营收入2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3)10月28日购买单位日常活动所必需的办公用品,由于数量金额比较大,采用银行转账支票结算4500元。事业单位的账务处理如下:借:事业支出4500贷:银行存款4500(3)发生外币业务事业单位发生外币业务的,应当按照业务发生当日(或当期期初)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记账,并登记外币金额和汇率。期末,各种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应当按照期末的即期汇率折算为人民币,作为外币账户期末人民币余额。调整后的各种外币账户人民币余额与原账面余额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支出。①以外币购买物资、劳务按照购入当日(或当期期初)的即期汇率将支付的外币或应支付的外币折算为人民币金额,借记有关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的外币账户。②以外币收取相关款项按照收入确认当日(或当期期初)的即期汇率将收取的外币或应收取的外币折算为人民币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的外币账户,贷记有关科目。③期末根据各外币账户按期末汇率调整后的人民币余额与原账面余额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借记或贷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货币资金或应收应付科目,贷记或借记“其他支出(汇兑损益)”科目。【例题5】某事业单位2013年年初美元存款20000美元,汇率为$1=¥6.26,账面人民币余额为125200元。年末美元存款10000美元,账面人民币余额为62600元。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美元汇率为$1=¥6.27。该事业单位的账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100贷:其他支出(汇兑损益)100(4)设帐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的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结出余额。“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与“银行对账单”核对,至少每月核对一次。月终,事业单位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必须逐笔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3.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的核算(1)“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事业单位应该设置“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来核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事业单位根据财政部门批复的用款计划收到和支用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核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事业单位根据财政部门批复的用款计划收到和支用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2)账务处理①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收到代理银行盖章的“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时,根据通知书所列数额: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财政补助收入②按规定支用额度时:借:有关科目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③从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时:借:库存现金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④因购货退回等发生国库授权支付额度退回属于以前年度支付的款项,按照退回金额: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存货属于本年度支付的款项,按照退回金额: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事业支出存货⑤年终,依据代理银行提供的对账单作注销额度的相关账务处理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事业单位本年度财政授权支付预算指标数大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下达数: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贷:财政补助收入下年度年初,事业单位依据代理银行提供的额度恢复到账通知书作相关恢复额度的账务处理: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事业单位收到财政部门批复的上年末未下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的: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二)短期投资的核算1.“短期投资”科目核算事业单位依法取得的,持有时间不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主要是国债投资。2.账务处理:(1)短期投资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其实际成本(包括购买价款以及税金、手续费等相关税费)作为投资成本:借:短期投资贷:银行存款(2)短期投资持有期间收到利息时,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银行存款贷:其他收入——投资收益(3)出售短期投资或到期收回短期国债本息,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借:银行存款贷:短期投资其他收入——投资收益(三)应收及预付款项——是指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各项债权,包括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应收款项和预付账款。1.财政应返还额度的核算“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核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事业单位应收财政返还的资金额度。设置“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两个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账务处理如下:(1)财政直接支付年终,事业单位根据本年度财政直接支付预算指标数与当年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出数的差额: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贷:财政补助收入下年度恢复财政直接支付额度后,事业单位以财政直接支付方式发生实际支出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财政直接支付)。(2)财政授权支付年终,事业单位依据代理银行提供的对账单作注销额度的相关账务处理: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事业单位本年度财政授权支付预算指标数大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下达数的,根据未下达的用款额度: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贷:财政补助收入下年初,事业单位依据代理银行提供的额度恢复到账通知书作恢复额度的相关账务处理: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事业单位收到财政部门批复的上年末未下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时: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例题6】甲研究院(以下简称甲单位)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事业单位。2013年,财政部门批准的甲单位年度财政授权支付额度预算为600万元。1~11月,甲单位累计已由财政授权支付500万元。2013年12月,甲单位经财政部门核定的财政授权额度用款计划数为100万元。甲单位2013年12月预算收支的有关情况如下(不考虑相关税费):(1)1日,甲单位收到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通知书中注明的本月授权额度为100万元。甲单位的会计处理如下:甲单位将授权额度100万元计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并增加财政补助收入100万元。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000000贷:财政补助收入1000000(2)4日,甲单位购入一批价值40万元的科研用材料,已验收入库,并向银行开具支付令。5日,甲单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