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白杨》教学反思(3篇)《白杨》教学反思1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写一位在边疆工作的父亲回到内地接将要上学的孩子,在返疆的旅途中向孩子们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的特点,借以表达自己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志向;同时盼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那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发芽、成长。课文以白杨为明线,外表上写白杨,事实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方边疆建设者的高尚品行。
这样,借物喻人就成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所在。因此,教学中如何指导同学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懂得借物喻人这一写法是本课的教学目标。要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我引导同学重点理解爸爸的话及最终一节的含义,并抓住课文中的联系点,就是把白杨品行和爸爸的心愿联系起来。这就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应当说,同学熟悉了白杨的形象,理解了白杨的特点,体会出白杨的象征意义〔爸爸的心愿〕,本课的教学目的就已基本到达了。但由于时代的不同,当今的同学对文中“爸爸的心愿”是很难作到设身处地、心领神会的。针对这一难点,我采纳了“上钩下连”的方法,上接“特点”,下连“三个只知道”,从段与段的内在联系中,挖掘出隐含在语言文字中的真正喻义———爸爸的心愿,也就是白杨的象征意义。
进而引导同学从三个“只知道”,推想出三个“不知道”: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可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是边疆的建设者;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学校,将来再念中学”,可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带他们到新疆去,让他们在这里念学校、中学、高校,将来成为建设边疆的接班人;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的地方”,可他们却不知道边疆是个偏远、艰苦的地方,需要付出几代人艰辛的劳动,才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城市和乡村……
这样,由表层到深层,既使同学理解了语言本身包含的一般意义,又理解了它的特定含义,更挖掘了语言包含的底蕴,加之激起的情感共鸣,使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文和道到达完善统一,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白杨》教学反思2
这节课我以“读”贯穿堂,设计了三个板块,“说读活动,品读活动、读写活动”,让同学在读中理解白杨树的特点,在读中感悟爸爸的内心,在读中学习运用一种反复的句式,有学问的积累也有技能的训练。在指导同学的朗读时,我采纳疑问引读、引读自悟的方法,以读代讲,从整体来看也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这次启航杯我的获得不仅在于这一课,在不断地思索摸索的过程,我得到了更多关于语文教学的感知。
创意与学习
在这一次的启航杯中我好像感受到了“创意”对于板块式教学的重要。在备课《白杨》时,我知道想要上出新意必需对文本有深刻的解读,很惋惜在这一课上我的创意还是不够的,“说读、品读、读写”这些活动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已作过多次尝试,并不新奇,我觉这是由于对本课的解读还不够透彻。这一层创意是基于文本利用价值的挖掘程度。
我认为还有一层创意是教学手段的艺术性,正如婷老师总结发言时举例余老师设计《威尼斯之夜》的一个板块活动——撷取课文美丽的句子组成一篇文章,然后背诵下来。这一板块的处理其实就和我们常见的课后练习“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抄写喜爱的句子”如出一撤,同样的教学目的变换一种形式,好像就能让我们的课堂变得灵动起来。或许这就是艺术的课堂。或许这就是余老师板块式教学最迷人的地方——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意。
而创意是源于不断地学习。最近看到一段话“不读书无法拥有流畅的文笔,不看案例无法学到优秀的创意,不与人接触无法取长补短,不出去走走永久只能坐井观天,不多听不同的声音无法拥有批判性思维”。所以我觉得创意就是集思广益,就是自我消化,就是日积月累,就是孜孜以求,就是厚积薄发。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一次的启航杯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我需要阅读更多的书,需要听更多的课例,需要更多的实践。
朗读与指导
入情入境地教学才能使老师、同学、文本三者到达正真的共鸣。朗读需要情感,情感的激发需要一种情境,而这种情境是由课文确定。这一次上课,在朗读第一段的环境描写:“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楚,都是浑黄一体。”我通过师生合作读,师读黑色字,生读蓝色字的方法,引导同学理解戈壁滩苍茫荒芜的环境,这一个环节,同学随着老师的引读以及情景的渐渐投入,同学在最终也读出了苍茫混黄的感觉。这节课我注意朗读方法的指导,对于同学的朗读技巧,我应当在平常的教学中去训练他们,培育他们的朗读意识。
《白杨》教学反思3
《白杨》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绽开商量的事。借白杨,热忱歌颂了边疆建设者听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作家文笔清爽流畅,人物描写生动。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辩开头,引出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说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盼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
在的描写和表达中,没有直接歌颂这些无私奉献的建设者,而是将戈壁上高大挺拔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车窗外的白杨──于茫茫戈壁站得高大挺拔;父亲眼中的白杨──不择环境,不惧灾难,健壮成长;父亲心中的白杨──就是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的化身。
在教学前,我尝试使用导学案,因此我在课前预习这一环节,设计了搜集西部资料,了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为课中研读做好铺垫。为了让同学理解白杨树的特点,体会爸爸的心愿,感受新疆建设者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课内研读这一环节中,我着力引导同学深化体会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于是,我先让同学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反复朗读,然后让同学在小组和全班中沟通,体会树的形象与人的形象是如何合二为一的,从而能更好地把握借物喻人的手法。如:“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大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顽强,不脆弱,也不动摇。”又如:“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另一方面,这篇文章在人物描写上特别有特色,对兄妹二人通过几句简短的对话,就凸显了不同的性格特征。而对爸爸的描写则抓住了神情的改变,来暗写他心理的改变、志向与心愿。
我让同学理解爸爸每一次的神情改变,第一次是“出神”和“深思”。其次次是“微笑”。第三次是“严厉 ”。第四次是“又陷入深思”。最终一次是“浮起一丝微笑”。从爸爸的这几次神情上的改变,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父亲盼望自己以及自己的儿女都能在边疆这块沃土上辛勤地耕耘、世世代代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宏大志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湖南张家界市公安局招聘360名警务辅助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甘肃省定西市临洮二中楼宇管理人员招聘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度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测试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吉林农业大学招聘博士及急需紧缺人才80人(1号)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贵州余庆县招聘10名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福建南平市武夷山市供销总公司招聘3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东中山市横栏镇纪检监察办公室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广东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放射科影像技师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学系中心实验室科研人员招聘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码头生产调度管理办法
- 重症胰腺炎课件教学
- 智能巡查机器人系统设计
- 3.2营造清朗空间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光的反射定律》听评课记录2
- (2025年标准)学生癫痫免责协议书
- 电商企业客服流失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 血常规及凝血功能解读
- 2025年华为自动化控制试题
- (2025年)江苏省南通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
- 学堂在线 生活英语听说 章节测试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