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人工育王_第1页
中蜂人工育王_第2页
中蜂人工育王_第3页
中蜂人工育王_第4页
中蜂人工育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蜂人工育王技术甘肃省蜂业技推广总站(甘肃省养蜂研究所)育王的条件9

丰富的蜜粉源9

温暖而稳定的气候9

大量适龄健壮的雄蜂10

强壮的群势11育王计划12移虫育王13

选择种群13

组织种用群14

组织育王群19

育王群的管理22

人工育王的用具23

移虫29

复式移虫33

移虫后的管理34裁脾育王38移卵育王40组织交尾群42

交尾箱的类型43

组织交尾群47

成熟王台的提取和诱入48交尾群的管理51

检查蜂群及蜂王的情况51

交尾群的管理特点58秋季育王的好处63

正常情况下,一个蜂群通常只允许一个蜂王存在,蜂群不轻易培育蜂王。只有3种蜂群自己培育蜂王,即有分蜂热的蜂群、蜂王老残的蜂群或无王蜂群。有时也会出现母女同巢的现象(自然交替)。人工育王是在严格选择种群的基础上,利用工蜂房内的早期幼虫或卵,改善其环境和营养条件,让蜜蜂培育出成批的蜂王,以达到增加蜂群、推广良种和更换蜂王的目的。

培育蜂王的时间多在春季和秋季,因为这两个季节气候比较适宜,外界蜜源丰富,培育的蜂王品质比较好,交尾成功率也高。

中蜂三型蜂各阶段发育期(单位:天)

蜂王的发育从卵到羽化出台需16天,出房5天后性成熟,共计21天,性成熟期约保持10天。雄蜂从卵到羽化出房需23天,出房12天后性成熟,共计35天,性成熟期约保持15天。所以,在人工育王前20天开始培养雄蜂,才能使雄蜂和处女王的性成熟期相适应。春季在雄蜂开始大量出房时,着手移虫育王。育王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所培育蜂王的质量。养蜂者想培育出理想的蜂王,就必须掌握人工育王的方法和熟练的操作技术。工蜂的工作日龄:工蜂出房后3日龄内在巢内做些简单的清理巢房工作;4~5日龄的幼蜂调制花粉,喂养大幼虫;6~12日龄王浆腺发达,能分泌王浆,喂养3日龄内的三型蜂的小幼虫和成年蜂王;13~18日龄蜡腺发达,主要担任泌蜡筑造巢脾、清理巢箱、拖弃死蜂或残屑、夯实花粉、酿蜜、使用蜂胶等大部分巢内工作;19日龄后从事出外采集,守卫御敌等工作,直至老死。一、育王的条件1、丰富的蜜粉源:蜂群是在蜜粉源丰富的阶段建造优良的王台。所以育王期间外界要有丰富的蜜粉源,充足的粉源尤其重要。自移虫、蜂群加台、出台、交尾、开始产卵、提用蜂王,用时一个月,所以需要有连续40天左右的蜜粉源。2、温暖而稳定的气候:蜂王、雄蜂的发育、交尾,需要天气温暖、气候稳定、20℃以上的稳定气温等条件。处女王交尾期间,白天气温应在20℃以上,力求避开连阴雨天气。3、大量适龄健壮的雄蜂:雄蜂性成熟在出房12日龄以后,处女王性成熟在出房5日龄以后。从育王复式移虫算起,17日以后互相吻合。所以见到群内有雄蜂出房时着手育王。也就是“雄蜂出房开始育王”。4、强壮的群势:育王群必须是健康、无病,具有各期的蜜蜂,特别是大量适龄的泌浆哺育蜂的强群,6足框以上。只有强壮的群势才能育出优良的蜂王。二、育王计划

育王之前,要按蜂场需要的蜂王数量、育王日程,合理安排。实际育王数量要稍多于所需数量。预留好接受率、出房率、交尾成功率的误差。三、移虫育王

1、选择种群(1)采蜜力强、高产生产蜂蜜是饲养中蜂的主要目的之一,选用采集力强的蜂种是获得高产的保证。(2)分蜂性弱、群势强不爱分蜂,能维持6框以上群势的强群。(3)抗囊状幼虫病能力强选连续三四年没有出现囊状幼虫病,或有轻微发生但很快自愈的蜂群。(4)体大、吻长选工蜂个体比其他群或其他蜂场蜂群个体大的蜂群。(5)迁飞性弱、性情温驯、护脾能力强。

综合以上条件,选择出蜂群,分别做父群和母群,培育雄蜂和育王幼虫。2、组织种用群(1)父群:种用雄蜂的数量和质量不但影响处女王的交尾成功率,还影响授精效果,子代蜂群的品质优劣。选择蜂蜜、蜂花粉、蜂蜡产量超过全场平均产量以上,分蜂性弱、群势发展快的健壮无病蜂群作父群培育雄蜂。为保证交尾质量,按1只处女王需50只雄蜂的比例培育雄蜂。

培育雄蜂在移虫前的20天开始。

培育雄蜂的巢脾最好是新造的雄蜂脾。也可用半张巢础或把旧巢脾下部切去四分之一,插在箱内两张靠边的蜜脾中间,让工蜂筑造雄蜂房。修筑至一半时,于傍晚移到两张子脾中间,供蜂王产雄蜂卵。育虫群要密集蜂数,抽出部分幼虫脾,减轻工蜂哺育负担,使工蜂加强哺育雄蜂幼虫。连续10天每天傍晚奖励饲喂,刺激哺育蜂的哺育积极性。雄蜂房的封盖是突起的,所以雄蜂脾两侧的两条蜂路要稍放宽。(2)母群:母群是提供育王幼虫的蜂群。选择蜂蜜、蜂蜡、蜂花粉等产量超过全场平均产量以上、分蜂性弱、抗病力强、繁殖力强、群势发展快、无病的蜂群作母群。复式移虫的前4天,将工蜂清理过的较新优质巢脾插入母群中部两张封盖子之间,抽出其他可以产卵的空脾,强迫蜂王在唯一的一张空脾上集中产一天卵,供4天后移虫用。群内留未封盖的大幼虫脾,抽出部分卵和小幼虫脾,使群内有较多的泌浆蜂集中哺育需要移虫的幼虫。连续5天傍晚奖励饲喂,刺激泌浆蜂的泌浆积极性,使每个幼虫都浮在充足的王浆上,也便于移虫。

3、组织育王群:自移虫至王台封盖,蜂王幼虫都是由育王群哺育和护理。要选择生产性能优越、分蜂性弱、抗病力强、能维持强群、蜜粉充足、哺育蜂多的强壮蜂群,才能使所移的幼虫得到最好的哺育。中蜂群势比意蜂弱,很难像意蜂那样组织继箱育王,而且无王两三天后群内容易出现急造王台和工蜂产卵。所以要选择有1年龄以上的老王、群势6框以上,群内有大量6~12日龄适龄泌浆蜂的强群做育王群。

在移虫的前一天组成。清除每张巢脾上的自然王台和改造王台。将蜂王剪翅后用框式隔王板限制在箱内一侧2~3框区内产卵,另一侧无王区作为育王区。在育王区内,放2张有粉蜜的成熟封盖子脾和2张幼虫脾,幼虫脾居中,育王框插在2个幼虫脾之间。育王群内的蜂脾比例为1∶0.8。适当抽出卵虫脾,以利于密集蜂群(群势达6足框以上)和减少工蜂哺育幼虫的负担。群势不足,提前6~7天调进老熟的封盖子脾,增强群势。育王群

框式隔王板

育王群布局4、育王群的管理:(1)每3天彻底检查育王区1次,毁除王台;(2)每3天调整1次蜂巢,将繁殖区的卵虫脾调到育王区,将育王区的空脾和正在出房的封盖子脾调入繁殖区。(3)自组成之日起,连续8天每天傍晚奖励饲喂,刺激哺育蜂的哺育积极性。(4)枣花、枸杞、沙枣流蜜期育王,要加喂酸饲料,中和枣花、枸杞、沙枣蜜中的生物碱。人工育王不但要求数量,更要保证质量,每群育王不超过20个。王台封盖后,一直放置在育王群内护理,等待成熟分配。产卵区内的王台随时毁尽,以免分蜂。框式隔王板必须是标准隔王板,防止蜂王越出繁殖区破坏王台。5、人工育王的用具(1)育王框:是安放王台的框子,常用的是2条育王框,框内上下等距离地横着安装2条宽10毫米的板条,每条安放10个王台基。长、高与标准巢框一致,宽度为标准巢框的1∕2(约为13毫米左右)。可用标准巢框改制,上下框梁和侧板的宽度一致。(2)移虫针:移虫针是将小幼虫移植到王台碗内的工具。常用的是牛角弹簧式移虫针。由移虫舌(薄牛角片制成)、细塑料管、推虫杆、细弹簧、塑料扎线组成。

(3)蜡碗棒:是制蜡碗的模具,由细致易吸水的木棒制成。蜡碗棒下端直径6毫米毫米,逐渐往上过渡到10毫米处直径7.5毫米。(4)蜡碗:是承受蜂王幼虫用的人造台基。制蜡碗的蜂蜡要不含杂质的纯蜂蜡,最好是封盖蜜的蜡盖或赘脾做原料。

蘸蜡碗时,先将蜡碗棒放入冷水泡1小时,取出甩去水,垂直插入熔蜡中约10毫米深处取出稍停,如此反复蘸3~4次,一次比一次蘸得浅一些。然后将它放入冷水冷却后用手指轻轻旋脱下来。制成的蜡碗口薄底厚,里面光滑无气泡。蜡碗的长度要适宜,太长蜜蜂不易接受。(5)粘蜡碗(塑料王台):先用蜂蜡将蜡碗或塑料王台粘在小块的薄木片上,再用蜂蜡将薄木片连同的蜡碗间隔10~15毫米分别粘在育王条上。将两个粘好蜡碗的育王条安装在育王框上。6、移虫移虫是人工育王最重要的环节。(1)移虫的环境条件:移虫时选择避风、明亮、阳光不直射的整洁场所。气温在20℃以上,操作要快。气温低时,在室内进行移虫操作。(2)选择虫龄:所移的幼虫选择由卵孵化24小时以内、乳浆充足的小幼虫。此时幼虫体是弯弯的新月形,蛋清色。判断卵和小幼虫日龄的方法——卵:一日“端(立)”、二日“斜”、三日“倒”;虫:四日“弯”、五日“盘”、六日“圆(圈)”。(3)修整台基:在移虫前2~3小时,将粘好蜡碗的育王框放入育王区让蜜蜂清理修整蜡碗。整修后的蜡碗粗具王台的雏形,且温热柔软。蜡碗的温热,关系到王台的接受率高低。(4)提取子脾:提取育王移虫的幼虫脾时,巢脾上的蜜蜂不能抖落,应该用蜂刷轻扫去,以防幼虫移位。选用的子脾应该是较深色脾,衬托白色幼虫,比较明显,方便移虫。(5)移取幼虫:用移虫针的舌部顺幼虫弯向的外侧(幼虫背部)紧贴巢房边缘,稍斜地伸入巢房底部,把幼虫带乳浆移出,再将移虫针舌放入蜡碗内底部,轻压移虫针的弹簧推舌杆,把幼虫连乳浆推入蜡碗底。移好一框后迅速放入育王群。动作要轻稳,以防幼虫移位。7、复式移虫:在第一次移虫24小时后,将育王框取出,小心地将幼虫夹出,在原位立即移入一个所选择的种用母群中孵化24小时以内的小幼虫,叫复式移虫。复式移虫,要尽量保持台基内王浆原样。台内已有很丰富的王浆,幼虫一经移入,即可饱满地成长。培育的蜂王,体格健壮、产卵力强。8、移虫后的管理:复式移虫后,当天不再开箱,以免影响哺育蜂饲喂幼虫,并使巢温降低。复式移虫后次日,检查接受情况;第四天上午,进行第二次检查,查看台内幼虫发育的情况和王浆量,动作要稳、快,以免幼虫离浆下移和扰乱哺育蜂泌浆饲喂。第六、七天,再检查一次,这时王台已封盖,把未封盖、歪斜、细小的淘汰。同时再次检查产卵区和育虫区中的每张巢脾,毁尽遗漏的自然王台和改造王台。如果有遗漏,日后肯定发生毁台事故或分蜂。

若外界粉源不足时,给育王群在王台封盖前每天饲喂花粉。不论外界蜜源是否丰富,王台封盖前每晚对育王群进行奖励饲喂糖浆,刺激蜂群兴奋哺育。外界蜜粉源丰富,工蜂会在王台间筑造赘脾包围王台,影响蜂王发育,甚至不能出台。因此,应该在育王区的粉蜜脾间加巢础,减少工蜂在王台间筑造赘脾,并随时撕下赘脾。若进蜜过多,可抽出部分蜜脾调给别群,换入巢础。气温突变,要及时对育王群做好保温。四、裁脾育王如果视力不好,移虫困难。采用切裁未封盖子脾的方法育王。从母群提出2~3框带蜂封盖子脾连同蜂王放入一空蜂箱,加1~2框蜜脾,放在原群一旁。母群成为无王的育王群,提l框有大量卵和初孵化幼虫的子脾,从巢脾中下部切除下半部分,使切口上缘巢房中的卵和幼虫露出,保留日龄一致的卵或小幼虫,让工蜂在切口处筑造王台。第三天检查,选留10~20个幼虫发育良好、位置合适的王台。割除修造和饲喂不好的王台、提早封盖的急造王台以及多余的王台。记录留下的王台里幼虫的日龄,推算处女王出房的日期。这种方法对处女王出房日期确定不精准,所以要按正常发育时间提前1~2天分割王台。无王育王群在分割封盖王台后与原群合并。图片五、移卵育王移卵育王培育的蜂王,整个幼虫期的营养等条件较稳定,受温湿度的影响较小,适合早春育王。但接受率低,占用育王群的时间较长,并且操作比较复杂。种用群的组织与移虫育王的一样。

1、将卵房粘在王台条上先将卵脾切成具有单列完整的巢房条,再隔房逐一分别切开,修成许多单个的完整巢房。再把有卵一面的房壁高度削去三分之二,用圆木棒将房口稍加扩大。将后面的巢房切短,并将其中的虫卵、粉蜜清除干净,直接粘在王台条上。2、将卵连房底移入空蜡碗里用直径3~3.5毫米的半圆形金属铲,以卵为中心,连同基部的巢房底切下,再用弯头镊子配合,将这块附卵的房底镶压在蜡碗内,再将周围修平。移卵的蜡碗须预先经蜜蜂修整好,临用时,从蜂群里取出,使蜡碗保持温软。移卵育王时必须注意,由于卵龄越大,接受率越高,应该选用3日龄的卵较好。从没有茧衣的巢房内移卵,才能顺利取下带卵的房底。所以,移卵前4天给种用母群插入新脾或巢础框,供蜂王产卵。

六、组织交尾群交尾群是专供诱入成熟王台或处女王,让其出台、交尾、产卵,而组织的一种小蜂群。多数由1框带幼蜂的封盖子脾和1框蜜粉脾组成。交尾群要具备独立生存的条件,群内要有承担蜂群各项工作的各期蜜蜂。群内应有充足的蜜粉贮备。为增加蜜蜂的恋巢性、巩固群势,要有各阶段蜂子的子脾。以快成熟的封盖子较多,以便出房后加强群势,并供交尾后的新蜂王产卵。交尾群要分散摆放在生产蜂群的外围稍远处,避免处女王交尾后返巢错投。1、交尾箱的类型(1)双区交尾箱:利用普通巢箱作为交尾箱,只需在巢内中间用大隔(闸)板隔成互不连同的两个空间(双王群的巢箱),为避免处女王交尾后错投,两个巢门分别朝相反的两个方向开设,并在各巢门上方做不同颜色、形状的标记。处女王交尾成功后既可成为双王群,也可提出一只蜂王他用,其余的合并为一个较强的蜂群。若其中一个处女王交尾失败,也方便合并蜂群。还可贮存更换下来的蜂王,组成双王群。(2)四区交尾箱将普通巢箱用三个大隔(闸)板平分为四个区,在前后左右方向分别开设巢门。各群群势在1足框蜂,各放2张巢脾,脾上既有封盖子又有蜜粉。缺点是不易提脾检查。(3)单箱交尾群专门购买或制作的只能放三、四张巢脾的小型蜂箱,也可用作蜜蜂授粉组织小蜂群。适合少量育王用。2、组织交尾群在诱入王台的前一、两天组织,也就是复式移虫后的第9、10天组织。让交尾群有一至两天的无王状态。交尾群内至少放置2张巢脾,蜂数1.5足脾以上。成熟王台安放在两脾之间,两侧巢脾上都要爬满蜜蜂,使王台处于蜂巢中间,不至于受冻。从原群挑选幼蜂较多且即将出房的老熟封盖子脾提出,也可把正在出房的老熟封盖子脾直接放入交尾群。提脾时先轻抖几下,让老蜂自己飞走,剩下幼蜂直接放在箱内。如果蜂数不够,再抖入幼蜂补足。这样组成的交尾群中基本都是幼蜂,幼蜂对介绍进来的王台容易接受。巢内饲料不足的要加蜜脾或饲喂,保证群内蜜蜂有足够的饲料。3、成熟王台的提取和诱入

在处女王出台前一两天,也就是复式移虫后第10、11天分台诱入(介绍)交尾群。最好在复式移虫后第11天分台诱入。若对所移幼虫日龄判断不确定,在移虫后第10天分台诱入,以免早出台的处女王破坏其他王台。

提取育王框时,蜜蜂不能抖落,用蜂刷轻扫。取王台动作要轻,不能倒置或侧放,以免损伤蛹体。先在交尾群的一张巢脾中上部有蜜粉、幼虫处,用手指按一个垂直凹窝。再选择外形端正、粗大,长于2.5厘米,自基部到顶部缓缓变细、台壁较厚的成熟王台从根部铲下,始终保持王台垂直,王台口朝下放入凹窝,在根部(薄木片处)轻按一下,嵌入巢脾,放入交尾群。把另一张巢脾轻轻靠近,防止王台掉落,王台口处于蜂路中间,保障处女王自己能顺利出台。安放王台的地方应该处于交尾群蜜蜂最多、温度最高的地方。七、交尾群的管理

1、检查蜂群及蜂王的情况对交尾群自组成、受台、出台、交尾、产卵、提用期间,要做多次检查,检查时应重点注意:(1)受台前,检查有无其他王台或蜂王,蜂数、蜜、粉贮备是否充足。(2)受台后2~3天,检查王台有无被破坏、处女王是否出台、处女王是否合格。并及时取出空王台壳,以防处女王钻入自囚致死。(3)受台后5~11天,检查处女王是否交尾成功、产卵或损失等情况。检查次数结合气候和巢外观察而定,在下午5时以后进行。

(4)受台后12~15天,检查蜂王产卵情况。天气正常时,处女王一般在出房后5~9日交尾,10日左右开始产卵。诱入王台的12日后,全面检查各交尾群蜂王的交尾、产卵情况。如果气候、蜜源和雄蜂等条件都正常,但处女王还未交尾产卵或产卵不正常,就淘汰该王,另诱入王台,或及时合并。如果低温、连阴雨天的影响,超过半个月仍然没有交尾、产卵的处女王,也应淘汰。(5)交尾后3~5天蜂王就可将两张巢脾多数产上卵。在这期间要及时将新王提出介绍给大群,交尾群因蜂数少,无法多加空脾,新王会因为无处产卵而导致腹部收缩,腹部收缩后不易诱入给他群,同时也影响卵巢正常发育。2、交尾群的管理特点(1)巢门管理:交尾群因蜂数少,守卫能力薄弱,要缩小巢门,能容一、两只蜜蜂出入即可,中午12~下午4时稍开大,方便处女王出巢交尾。新王产卵后,在巢门口加隔王片,防止其它处女王交尾后错投。(2)箱外管理:交尾箱分散摆放在蜂场周围,巢门朝向不同方向。并在每个交尾群巢门上方的箱壁上,分别做黄、蓝、白等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明显标志,增加处女王对本群的识别辨认。

(3)奖励饲喂:自诱入王台直至蜂王提用期间,每天傍晚对交尾群进行少量奖励饲喂,促使蜂王提早交尾、产卵。(4)严防盗蜂:因为交尾群群势弱小,一经被盗,全群毁灭。要严格控制一切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