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唾液腺疾病_第1页
涎腺唾液腺疾病_第2页
涎腺唾液腺疾病_第3页
涎腺唾液腺疾病_第4页
涎腺唾液腺疾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山大学

光华口腔医学院涎腺唾液腺疾病1/200第九章唾液腺疾病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涎腺唾液腺疾病2/200主要内容唾液腺炎症唾液腺损伤和涎瘘舍格伦综合症唾液腺瘤样病变唾液腺肿瘤涎腺唾液腺疾病3/200目标与要求

掌握唾液腺炎症临床特点、诊疗及治疗标准掌握唾液腺常见肿瘤组织学特点、发病及生物学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标准了解唾液腺损伤及唾液腺瘘临床表现和治疗标准涎腺唾液腺疾病4/200解剖唾液腺又名涎腺:有三对大唾液腺,即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许多小唾液腺,唇腺、腭腺、舌腺、颊腺等腺实质和结缔组织组成:腺实质即腺泡是腺分泌部。腺泡壁有分泌上皮组成,分泌液由导管排入口腔,形成唾液。结缔组织在腺实质外形成一层厚薄不一被膜,并深入腺内,形成许多腺叶和腺小叶,腺小叶是腺基本结构,含有腺泡和导管涎腺唾液腺疾病5/200解剖小唾液腺分布于唇、舌、颊和腭口腔粘膜固有层和粘膜下层唾液腺依据腺泡结构及分泌物性质分为:浆液性腺:腮腺、轮廓乳头附近有味腺粘液性腺:下唇、舌腹,其它小涎腺也多为粘液性,混和性腺:颌下腺和舌下腺,舌下腺以粘液性为主涎腺唾液腺疾病6/200解剖粘液性腺分泌粘液,较为粘稠,主要成份为粘蛋白浆液性腺分泌浆液,较为稀薄,主要成份为淀粉酶涎腺唾液腺疾病7/200涎腺唾液腺疾病8/200第一节唾液腺炎症唾液腺炎症(Sialadenitis),按其性质分为:化脓性、病毒性和特异性感染三类感染路径:逆行性感染血源性感染淋巴源性感染损伤及其它涎腺唾液腺疾病9/200一、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病因病理1.病源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少数2.发病原因:严重全身疾病严重代谢紊乱(大手术后严重脱水)口腔卫生不良腮腺区损伤和邻近组织炎症扩散慢性腮腺炎急性发作涎腺唾液腺疾病10/200严重全身疾病正常时腮腺分泌大量唾液经腮腺导管排入口腔,有帮助消化及冲洗自洁作用脓毒血症、急性传染病,机体抵抗力及口腔生物学免疫力降低高热、脱水、进食降低、咀嚼功效降低,唾液分泌降低,机械性冲洗作用降低,口腔病菌逆行侵入导管。涎腺唾液腺疾病11/200严重代谢紊乱腹部大手术,禁食,反射性唾液腺功效降低或停顿,唾液分泌降低,导管中唾液流量降低,逆行性感染。口腔大手术,不发生腮腺炎胃肠道手术,即使大剂量抗生素,仍出现腮腺炎唾液流量降低在发病中起主要作用颌下腺炎少见,粘蛋白含量高,含有较强聚集杀菌能力涎腺唾液腺疾病12/200损伤邻近组织炎症扩散淋巴结急性化脓性炎症破溃后涉及腮腺实质涎腺唾液腺疾病13/200临床表现单侧腮腺受累炎症早期表现:症状轻微易被忽略,腮腺区轻微疼痛、肿大、压痛,导管口轻微红肿、疼痛炎症后期局部表现:以耳垂为中心红、肿、热、痛,耳垂被上抬,腮腺导管口红肿、溢脓,张口轻度受限全身表现:全身中毒症状显著,体温40℃并发症:主要是炎症向周围扩散引发邻近组织间隙感染,严重者造成败血症。涎腺唾液腺疾病14/200临床表现纤维结缔组织腮腺分隔为小叶,脓肿为散在多发性脓肿腮腺嚼肌筋膜非常致密,不易扪及波动感,呈硬性浸润块脓液聚积,压力增大,疼痛猛烈脓液进入外耳道、翼腭窝、咽旁、咽后间隙、纵隔、颅底脓肿穿破皮肤,涎瘘面神经抵抗力强,不易发生面瘫涎腺唾液腺疾病15/200诊疗和判别诊疗诊疗:依据病史、临床检验,诊疗并不困难判别诊疗:1.流行性腮腺炎2.咬肌间隙感染3.腮腺区淋巴结炎涎腺唾液腺疾病16/200预防术后或重病病人,加强护理及加强营养保持体液平衡加强口腔卫生抗感染涎腺唾液腺疾病17/200治疗针对病因治疗选取有效抗生素加强口腔护理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切开引流涎腺唾液腺疾病18/200治疗其它保守治疗:热敷、理疗酸性饮料、维生素C含片,增加唾液分泌,NaHCO3漱口水涎腺唾液腺疾病19/200注意:预防损伤面神经普通在耳屏前作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腮腺。用小血管钳沿面神经走行方向行钝性分离,对分散小脓灶作多处引流。急性腮腺炎切开排脓涎腺唾液腺疾病20/200二、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分类:儿童复发性腮腺炎成人复发性腮腺炎病因病理先天性发育异常本身免疫功效异常:儿童免疫力低下细菌逆行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口腔病灶成人复发性腮腺炎为儿童复发性腮腺炎迁延未愈而来涎腺唾液腺疾病21/200病理早期:导管系统病变,润管、纹管、小叶间导管扩张,中期:导管周围组织炎症,结缔组织纤维化,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巨细胞浸润晚期:腺小叶结构破坏,结缔组织替换涎腺唾液腺疾病22/200临床表现发病特点:5岁儿童好发,男性多于女性腺体:腮腺重复胀痛,不适感症状重复发作导管:导管口流脓或胶冻状液体溢出症状重复发作,数周至数月发作一次涎腺唾液腺疾病23/200诊断诊疗依据:临床表现及腮腺造影临床表现:腮腺重复肿胀导管有脓液或胶冻样分泌物随年纪增加,发作次数降低腮腺造影: 末梢导管呈点状、球状扩张,排空迟缓,主导管及腺内导管无显著异常涎腺唾液腺疾病24/200判别诊疗流行性腮腺炎(儿童):双侧同时发生,伴发烧,肿胀更显著导管口分泌正常患病后终生免疫,无重复肿胀Sjogren综合征(成人)多见于中年女性,无自幼发病史常有口干、眼干及本身免疫病腮腺造影主导管扩张不整,边缘毛糙,呈葱皮样、花边样改变涎腺唾液腺疾病25/200儿童复发性腮腺炎末梢导管呈点状、球状扩张,排空迟缓主导管及腺内导管无显著异常涎腺唾液腺疾病26/200儿童复发性腮腺炎末梢导管呈点状、球状扩张,排空迟缓主导管及腺内导管无显著异常涎腺唾液腺疾病27/200儿童复发性腮腺炎涎腺唾液腺疾病28/200成人复发性腮腺炎涎腺唾液腺疾病29/200治疗复发性腮腺炎含有自愈性,所以,以增强抵抗力、预防继发感染,降低发作为标准。保持口腔卫生,多饮水,天天按摩腺体促进唾液排空,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急性炎症期,选取有效抗生素治疗。腮腺造影对腮腺炎也有一定治疗作用。涎腺唾液腺疾病30/200三、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又称腮腺导管炎涎腺唾液腺疾病31/200病因导管外:局部瘢痕挛缩:主要为导管口周围颊粘膜损伤所致局部肿瘤压迫导管致导管狭窄。导管内:异物结石腮腺导管系统较长、较窄,易于唾液滞留

导管阻塞使远端导管扩张,唾液滞留涎腺唾液腺疾病32/200主要病理特征导管扩张导管上皮化生,导管周围组织淋巴细胞浸润腺胞萎缩纤维组织导管腔内分泌物潴留絮状分泌物、微小结石涎腺唾液腺疾病33/200临床表现男性多于女性,中年多见,多为单侧发病,也可为双侧。腮腺重复胀痛,不适感;口干、口咸。阻塞症状:约半数患者肿胀与进食相关。导管口流脓或胶冻(雪花)状液体溢出。症状重复发作,大多平均每个月发作一次。涎腺唾液腺疾病34/200临床检验腺体:腮腺稍肿大,能扪及肿大腮腺轮廓,中等硬度,轻微压痛导管:导管口稍红肿,挤压腺体可见雪花样或粘稠蛋清样唾液涎腺唾液腺疾病35/200诊断诊疗依据:临床表现及腮腺造影临床表现:进食肿胀史,挤压腺体导管有混浊液体溢出腮腺造影:主导管、叶间导管、小叶间导管部分狭窄、部分扩张,呈腊肠样改变--导管炎、腺管炎部分伴有“点状扩张”:先有主导管扩张、叶间导管、小叶间导管,最终才出现“点状扩张”涎腺唾液腺疾病36/200判别诊疗成人复发性腮腺炎有幼儿发病史主导管、叶间导管、小叶导管无改变,末梢导管呈散在点状、球状扩张Sjogren综合征继发感染多为中年女性有口干、眼干及结缔组织疾病造影末梢导管点状、球状扩张组织病理表现显著不一样涎腺唾液腺疾病37/200正常腮腺造影图像涎腺唾液腺疾病38/200阻塞性腮腺炎主导管部分狭窄、部分扩张,呈腊肠样改变腊肠样改变涎腺唾液腺疾病39/200涎腺唾液腺疾病40/200导管炎涎腺唾液腺疾病41/200导管炎涎腺唾液腺疾病42/200管腺炎涎腺唾液腺疾病43/200左腮腺肥大双腮腺肥大涎腺唾液腺疾病44/200治疗去除病因:涎石或异物:先去除导管口狭窄:导管扩张术,探针插入导管,有细至粗导管内药品灌注:抗生素,碘化油,甲紫等含有抑菌作用涎腺唾液腺疾病45/200治疗由后向前按摩腮腺,促使分泌物排出咀嚼口香糖、维生素C片,促使唾液分泌保持口腔卫生,预防逆行性感染手术治疗涎腺唾液腺疾病46/200手术治疗导管结扎术:经过结扎导管使腮腺萎缩,控制炎症术前抗生素重复冲洗,粘液、脓性分泌物显著降低或停顿术后口服阿托品、腮腺区加压包扎使腺体萎缩腮腺浅叶切除术:保留面神经,尽可能摘除腺体、导管全长完全切除涎腺唾液腺疾病47/200导管结扎术涎腺唾液腺疾病48/200四、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涎石病是在腺体或导管内发生钙化性团块而引发一系列病变。85%左右发生于下颌下腺,其次是腮腺,偶见于小唾液腺,舌下腺极少见。涎石常使唾液排出受阻,并继发感染,造成腺体急性或慢性重复发作炎症。涎腺唾液腺疾病49/200病因钙盐沉积中心存在;涎液滞留;机体新陈代谢;酶功效紊乱与pH值改变。涎腺唾液腺疾病50/200下颌下腺好发原因混合性腺体,富含粘蛋白,较腮腺粘稠,钙含量高出2倍,钙盐轻易沉积导管自下向上行走,分泌物逆重力方向流动导管长,在口底部有一弯曲部涎腺唾液腺疾病51/200临床表现主要是涎石堵塞导管系统后产生排唾障碍和继发感染症状:排唾障碍:进食时腺体肿大、肿胀感、疼痛--针刺样涎绞痛停顿进食,腺体复原,疼痛消失导管口:周围粘膜红肿,脓性分泌物溢出涎石:能够触及硬块继发感染:腺体继发感染,颌下间隙感染涎腺唾液腺疾病52/200诊断病史:进食时颌下区肿胀疼痛临床检验:扪诊,双颌诊。下颌下腺肿大质硬;导管口红肿溢脓;扪及结石X线检验:阳性结石,阴性结石。造影检验:导管系统增粗扩张、不整齐。涎腺唾液腺疾病53/200慢性下颌下腺炎涎腺唾液腺疾病54/200下颌下腺导管结石涎腺唾液腺疾病55/200下颌下腺导管结石涎腺唾液腺疾病56/200下颌下腺导管结石涎腺唾液腺疾病57/200判别诊疗舌下腺肿瘤;下颌下腺肿瘤;慢性硬化性下颌下腺炎(Kuttner瘤);下颌下淋巴结炎;下颌下间隙感染涎腺唾液腺疾病58/200治疗保守治疗:适合用于很小涎石维生素C,酸性食物等,促使唾液分泌,排出涎石切开取石术:适合用于能扪到、相当于下颌第二磨牙以前部位涎石;下颌下腺功效可,腺体还未纤维化;

涎腺唾液腺疾病59/200治疗下颌下腺摘除术:涎石位于导管后部、涎门部颌下腺重复感染、腺体萎缩其它治疗方法:碎石机,利用体外震波粉碎结石<2mm激光碎石涎腺唾液腺疾病60/200导管取石术缝线在涎石后方、导管深面穿过弯镊子于涎石深面固位涎腺唾液腺疾病61/200涎腺唾液腺疾病62/200涎腺唾液腺疾病63/2003.下颌下腺摘除术适应证:下颌下腺腺体内或导管后部涎石;感染重复发作,腺体功效低下者;腺体萎缩纤维化或继发慢性硬化性下颌下腺炎;曾行涎石摘除术,下颌下腺功效测定,功效显著低下者。解剖及比邻关系:手术方法:轻易出现并发症:涎腺唾液腺疾病64/200下颌下腺摘除术涎腺唾液腺疾病65/200慢性下颌下腺炎涎腺唾液腺疾病66/200涎腺唾液腺疾病67/200五、流行性腮腺炎1.病因:病毒感染2.临床表现:传染路径及潜伏期;发病年纪及季节;传染期;临床症状及体征。3.并发症:睾丸炎(卵巢炎);脑膜脑炎;耳聋;其它。涎腺唾液腺疾病68/2003.诊疗:依据病史,临床检验及试验室检验。4.治疗:休息,对症治疗为主。涎腺唾液腺疾病69/200六、唾液腺特异性感染结核:主要是腮腺区淋巴结发生结核性感染,肿大破溃后累及腺实质放线菌病:是一个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较少见;主要由以色列放线菌感染所致。结节病:是原因不明多系统肉芽肿病,可能是一个免疫功效异常性疾病。Heerfordt综合征是结节病一个特殊类型。表现为:发烧,眼色素层炎,腮腺肿大及面神经麻痹。涎腺唾液腺疾病70/200下颌下腺TB涎腺唾液腺疾病71/200第二节唾液腺损伤和涎瘘涎瘘:唾液不经导管系统排入口腔而流向面颊皮肤表面病因:损伤:颌面部裂伤手术创伤炎症:化脓性感染破坏腺体、导管其它常见部位:腮腺涎腺唾液腺疾病72/200临床表现腺体瘘:腺体区皮肤有小点状瘘孔,其周围有瘢痕,瘘管腺端通向一个或多个腺小叶分泌管。从瘘孔经常有少许清亮唾液流出,常与进食相关。导管瘘:发生于腮腺导管段涎瘘,依据导管断裂情况,分为:完全瘘:唾液全部经瘘口流向面部,ml/d瘘口周围皮肤潮红、糜烂、湿疹不完全瘘:导管破裂,仍有部分唾液流入口腔涎腺唾液腺疾病73/200诊断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临床检验等。临床检验:了解损伤部位及性质;了解腺体及导管损伤情况:完全裂开:自导管口插入细塑料管不完全裂开:自导管口注入亚甲兰腺体:腮腺导管造影;了解面神经损伤情况。涎腺唾液腺疾病74/200治疗腺体:阿托品、防止酸性食物新鲜损伤创口处理:直接加压包扎陈旧创口:电凝固器烧灼瘘口,破坏上皮瘘道封闭术涎腺唾液腺疾病75/200治疗导管:新鲜导管断裂:导管端端吻合术新鲜断裂口靠近口腔:导管改道术陈旧性导管损伤靠近口腔:导管改道术陈旧性导管损伤靠近腺门:瘘道封闭术完全导管瘘:导管再造术(口腔粘膜)完全瘘伴疤痕组织:导管结扎术,使腺体萎缩伴有腺体慢性炎症:腮腺切除术涎腺唾液腺疾病76/200腮腺腺体瘘瘘道封闭术涎腺唾液腺疾病77/200腮腺导管瘘端端吻合术涎腺唾液腺疾病78/200腮腺导管改道术,将导管引入口腔涎腺唾液腺疾病79/200第三节舍格伦综合征舍格伦综合征是一个本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表现为外分泌腺进行性破坏,造成粘膜及结膜干燥,并伴有各种本身免疫性病征。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病变限于外分泌腺本身继发性舍格伦综合征:同时伴有其它本身免疫性疾病涎腺唾液腺疾病80/200病因病理病因:属本身免疫性疾病。病理三个特点:腺实质萎缩淋巴细胞浸润肌上皮岛形成涎腺唾液腺疾病81/200病变分三期早期:腺胞萎缩导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中期:腺小叶淋巴细胞浸润,小叶轮廓仍保留导管出现上皮化生及肌上皮细胞增殖晚期:肌上皮岛形成导管上皮增生形成上皮岛涎腺唾液腺疾病82/200病理小涎腺:导管扩张、淋巴细胞浸润腺泡萎缩、腺小叶破坏、腺体硬化。涎腺唾液腺疾病83/200临床表现眼部表现:干燥性结膜炎、角膜炎口腔表现:口干,语言、咀嚼、吞咽困难,假牙固位不良唾液腺肿大:腮腺最常见,多为双侧其它外分泌腺受累表现:上下呼吸道分泌腺、皮肤外分泌腺、鼻腔粘膜干燥、结痂、喉及支气管干燥,声音嘶哑、慢性干咳涎腺唾液腺疾病84/200临床表现结缔组织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非外分泌腺器官病变表现:肾浓缩能力降低、肾小管酸中毒,但极少出现肾功效衰竭鼻咽管阻塞引发中耳炎感觉神经末梢神经炎多发性肌炎涎腺唾液腺疾病85/200概括为:临床、形态学改变与外分泌腺病变相关一些器官和系统发生病变,尤其是结缔组织疾病涎腺唾液腺疾病86/200诊断常规临床检验:施墨(Schirmer)试验:用于检验泪腺分泌功效玫瑰红(rosebengal)试验:检验角膜上皮干燥状态唾液流量测定:咀嚼5g白蜡3min,正常大于3ml唾液腺造影:主要诊疗方法之一末梢导管扩张,排空功效减退。涎腺唾液腺疾病87/200诊断核素功效测定:摄取分泌功效低下试验室检验:血沉加紧,γ球蛋白增高,本身抗体阳性唇腺活检:腺小叶内淋巴细胞浸润腺实质萎缩导管扩张、导管细胞化生涎腺唾液腺疾病88/200治疗对症治疗:口干治疗,眼干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氯喹、雷公藤、中医中药辩证施治:养阴生津、清热润燥手术治疗:切除受累腺体,预防恶变涎腺唾液腺疾病89/200预后该病病程长,呈良性进行性发展过程;恶变问题:极少数可发生恶变淋巴样成份→非霍奇金淋巴瘤上皮成份→原位癌涎腺唾液腺疾病90/200第四节唾液腺瘤样病变唾液腺粘液囊肿腮腺囊肿唾液腺良性肥大涎腺唾液腺疾病91/200一、唾液腺粘液囊肿外渗性粘液囊肿:占粘液囊肿80%组织学表现为粘液性肉芽肿或充满粘液假囊,无上皮衬里。其发生系由创伤引发导管破裂、粘液外漏入组织间隙所致。潴留性粘液囊肿:少见组织学有三个特点:有上皮衬里,潴留粘液团块及结缔组织被膜。其发生系导管系统阻塞等所致。涎腺唾液腺疾病92/200粘液囊肿最常见小唾液腺囊肿好发生于下唇及舌尖腹侧囊肿位于粘膜下,表面仅覆盖一薄层粘膜,呈半透明、浅蓝色小泡,状似水泡。重复损伤后表现为较厚白色斑痕状突起,囊肿透明度减低涎腺唾液腺疾病93/200舌下腺囊肿

最常见于青少年,可分为三种类型单纯型(口内型):口底区:下颌舌骨肌以上舌下区,浅紫色,扪之柔软,口底一侧,将舌抬起,“重舌”,穿刺蛋清样粘稠液体口外型(潜突型):颌下区:口底表现不显著,触诊柔软,与皮肤无粘连,不可压缩,低头稍增大,穿刺蛋清样粘稠液体哑铃性:在口内口底区和口外颌下区均可见囊性肿物。涎腺唾液腺疾病94/200舌下腺囊肿涎腺唾液腺疾病95/200诊断诊疗:较轻易,穿刺抽出蛋清样液体为其特征。涎腺唾液腺疾病96/200判别诊疗口底皮样囊肿:位于口底正中圆形、卵圆形,边界不清,囊壁厚囊腔含半固体皮脂性分泌物,有面团样柔韧感,无波动感,可有压迫性凹陷下颌下区囊性水瘤:多见于婴幼儿穿刺见稀薄液体,无粘液,淡黄清亮涂片可见淋巴细胞涎腺唾液腺疾病97/200颌下区囊性水瘤涎腺唾液腺疾病98/200治疗小唾液腺囊肿:1.注射治疗:2%碘酊,破坏上皮细胞,使其失去分泌功效20%氯化钠2.手术切除。舌下腺囊肿:需行手术治疗1.舌下腺摘除术;2.袋形缝合术:切除部分粘膜和囊壁,涎腺唾液腺疾病99/200舌下腺摘除术涎腺唾液腺疾病100/200舌下腺摘除术解剖及比邻关系;下颌下腺导管;舌神经;舌深动静脉。并发症:1.急性下颌下区肿胀;2.血肿;3.舌神经损伤。涎腺唾液腺疾病101/200二、腮腺囊肿潴留性囊肿:极少见导管阻塞,分泌物潴留肿块柔软,边界不清穿刺无色透明液体,可检测淀粉酶先天性囊肿:皮样囊肿:扪诊有柔韧性鳃裂囊肿:易继发感染,破溃形成瘘,位于耳垂至下颌角之间,流出黄白色豆渣样物,涎腺唾液腺疾病102/200二、腮腺囊肿治疗:手术治疗:腮腺部分切除保护面神经涎腺唾液腺疾病103/200鳃裂囊肿涎腺唾液腺疾病104/200三、唾液腺良性肥大是一个唾液腺疾病非肿瘤非炎症慢性复发性无疼痛性肿大涎腺唾液腺疾病105/200三、唾液腺良性肥大可能病因有:1.内分泌紊乱:糖尿病、肥胖症2.营养不良:维生素及蛋白质缺乏,肝硬化等3.植物神经功效失调:心理原因、精神病药品4.药品:如抗高血压药,硫脲嘧啶等;涎腺唾液腺疾病106/200三、唾液腺良性肥大病理:腺泡增大胞浆含PAS阳性颗粒分三型:颗粒型,蜂窝型,混合型涎腺唾液腺疾病107/200临床表现绝大多数发生于腮腺,少数发生于下颌下腺多为双侧肿大,中老年人多见,男女性无差异腮腺肿大,可连续多年,重复无疼痛检验:腮腺腺体弥漫肿大,质地柔软,均匀一致,导管口无红肿。涎腺唾液腺疾病108/200诊断唾液腺造影:形态正常,但体积增大,排空功效稍迟缓B超检验:腺体弥漫性增大,无不足回声异常涎腺唾液腺疾病109/200治疗尚无特殊治疗,以消除病因及对症治疗为主。涎腺唾液腺疾病110/200第五节唾液腺肿瘤涎腺唾液腺疾病111/200一、诊治标准肿瘤是唾液腺组织中最常见疾病,其中绝大多数系上皮性肿瘤,间叶组织起源肿瘤较少见。唾液腺上皮性肿瘤病理类型十分复杂,不一样类型肿瘤在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均不相同。涎腺唾液腺疾病112/200发病情况Frazell报道:大唾液腺肿瘤占除皮肤以外全身良恶性肿瘤5%国内六大口腔医学院统计:唾液腺肿瘤占口腔颌面部肿瘤20.6%涎腺唾液腺疾病113/200发病情况发病部位:腮腺80%颌下腺10%舌下腺1%小唾液腺9%涎腺唾液腺疾病114/200发生部位与良恶性肿瘤关系腮腺:良性:75%恶性:25%下颌下腺:良性:55%恶性:45%舌下腺:良性:10%恶性:90%小唾液腺:良性:60%恶性:40%涎腺唾液腺疾病115/200发病部位与组织类型特点Warthin瘤、嗜酸细胞腺瘤几乎发生于腮腺;腺泡细胞癌、导管癌、上皮-肌上皮癌多于腮腺;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瘤多见于腭部小唾液腺;管状腺瘤90%发生于唇腺;磨牙后垫区腺源性肿瘤以粘液表皮样癌最为常见;舌下腺肿瘤多为腺样囊性癌。涎腺唾液腺疾病116/200年龄可发生于任何年纪年轻人多为良性老年人恶性增多儿童唾液腺肿瘤恶性多于良性。涎腺唾液腺疾病117/200性别多形性腺瘤和粘液表皮样癌女性多于男性;Warthin瘤男性显著多于女性。涎腺唾液腺疾病118/200共同临床特点良性:生长迟缓无痛性肿块活动、无粘连、无功效障碍,表面光滑或呈结节状恶性:有疼痛症状、生长较快、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有粘连,出现功效障碍(面瘫,舌麻木等)可有皮肤粘膜糜烂涎腺唾液腺疾病119/200不一样部位肿瘤各具临床特点涎腺唾液腺疾病120/200腮腺肿瘤80%发生于腮腺浅叶,表现为耳下、耳前区或腮腺后下部肿块;良性普通无功效障碍,恶性可能出现面瘫、皮肤溃烂、张口受限等功效障碍。深叶起源肿瘤突向咽旁间隙,表现为咽侧膨隆或软腭肿胀;部分肿瘤位于下颌支后缘与乳突之间,肿瘤固定,有些呈哑铃状;起源于副腮腺叶者,表现为颊部(颧弓下)肿块。涎腺唾液腺疾病121/200唾液腺肿瘤“80%”规律:

80%起源于上皮组织80%发生于腮腺80%发生于腮腺浅叶80%为良性肿瘤80%为混合瘤涎腺唾液腺疾病122/200下颌下腺表现为下颌下三角区肿块良性普通无自觉症状,恶性肿瘤侵犯神经可出现对应症状,如舌神经致舌麻木,舌下神经致舌运动障碍等,侵犯骨膜与颌骨融合,部分出现颈淋巴结肿大。下颌下腺恶性肿瘤最轻易发生转移。涎腺唾液腺疾病123/200舌下腺舌下腺肿瘤因为位置关系,不易为患者所觉察,部分病例无任何症状;部分病例出现舌功效障碍;触诊发觉舌下腺硬性肿块,有时与下颌舌侧骨膜粘连。涎腺唾液腺疾病124/200小唾液腺小唾液腺肿瘤以腭部最常见,多发生于一侧腭后部及软硬腭交界区腭部肿瘤固定不活动恶性肿瘤常累及腭大N及眶下N磨牙后垫区以粘表多见,易误诊为粘液囊肿;涎腺唾液腺疾病125/200小唾液腺舌腺肿瘤多位于舌根部,恶性居多;主要为疼痛、异物感、吞咽困难,舌根肿瘤特点:病变位于粘膜下,不易发觉易发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唇腺起源肿瘤较少见,多为良性上唇多于下唇以基底细胞腺瘤及管状腺瘤居多涎腺唾液腺疾病126/200诊断临床诊疗:影像学诊疗:B超、CT、MRI细针吸收活检:组织病理诊疗及分类:

涎腺唾液腺疾病127/200唾液腺恶性肿瘤分三类高度恶性肿瘤:颈淋巴结或远处转移高,术后易复发,预后较差低度恶性肿瘤:颈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底,术后复发少,预后较佳中度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介于二者之间涎腺唾液腺疾病128/200治疗手术治疗:手术标准:从包膜外正常组织进行,同时切除部分或整个腺体面神经处理:肿瘤与面神经无粘连,或轻度粘连,尽可能保留面N,降低机械损伤术前已经有面瘫、面N穿过肿瘤、高度恶性肿瘤,切除面N

涎腺唾液腺疾病129/200治疗颈淋巴清扫:淋巴结不肿大,不怀疑转移,标准上不作选择性颈清低度恶性肿瘤有肿大淋巴结,怀疑转移,选择性颈清高度恶性肿瘤,应考虑选择性颈清涎腺唾液腺疾病130/200治疗放射治疗:单纯放疗难以根治腺样囊性癌、手术不彻底、肿瘤与面N紧贴,放疗可降低复发化学治疗:单纯化疗难以根治腺样囊性癌和唾液腺导管癌,40%远处转移,化疗加以预防涎腺唾液腺疾病131/200预后唾液腺癌患者近期生存率较高但远期生存率连续下降预后观察宜在以上。涎腺唾液腺疾病132/200二、多形性腺瘤多形性腺瘤又名混合瘤,由肿瘤性上皮组织和粘液样或软骨样间质所组成;依据其成份百分比分为:

细胞丰富型:相对较易恶变;

间质丰富型:相对较易复发。涎腺唾液腺疾病133/200多形性腺瘤多形性腺瘤易复发原因与肿瘤病理性质相关:包膜常不完整;在包膜中有瘤细胞包膜与瘤体轻易分离;包膜易残留术中肿瘤破裂,造成种植性复发涎腺唾液腺疾病134/200临床表现发病情况:是唾液腺肿瘤中最常见者,占唾液腺上皮性肿瘤53.9%(2463/4569)发病年纪:任何年纪均可发病,30—50岁好发(占52%),女性稍多于男性涎腺唾液腺疾病135/200临床表现发病部位:腮腺最常见(84%)颌下腺次之(8%)舌下腺极少见(0.5%)小唾液腺(7%),以腭部最常见涎腺唾液腺疾病136/200腮腺混合瘤部位:浅叶80%以上深叶10%左右副叶较少生长方式:以膨胀性生长为主,生长迟缓,普通无症状小仅蚕豆大小,大达20—30cm涎腺唾液腺疾病137/200腮腺混合瘤形状:圆形或结节状分叶状或不规则哑铃状与周围组织关系:界限不清,能够活动质地:中等,扪诊呈节结状,,高起处较软低凹处较硬对功效影响:畸形,不引发功效障碍涎腺唾液腺疾病138/200右腮腺混合瘤涎腺唾液腺疾病139/200涎腺唾液腺疾病140/200右腮腺混合瘤涎腺唾液腺疾病141/200右腮腺巨大混合瘤涎腺唾液腺疾病142/200腭部混合瘤好发部位:软硬腭交界区形状:圆形或扁圆形,表面光滑,不活动,与骨膜粘连,可压迫腭部骨质吸收涎腺唾液腺疾病143/200

腭部混合瘤涎腺唾液腺疾病144/200腭部混合瘤涎腺唾液腺疾病145/200上唇混合瘤涎腺唾液腺疾病146/200生物学特征生长迟缓,绝大多数维持多年不发生改变,少数可发生恶变;属临界瘤易复发恶性变:约5%左右涎腺唾液腺疾病147/200诊疗与判别诊疗诊疗:病史、临床检验、腮腺造影、CT、MRI判别诊疗:腮腺淋巴结炎或结核第一颈椎横突肥大腮腺囊肿腮腺其它肿瘤神经鞘瘤等。涎腺唾液腺疾病148/200治疗采取手术切除标准:应从包膜外正常组织处切除涎腺唾液腺疾病149/200手术治疗标准腮腺:浅叶:肿瘤+浅叶切除(保留面N)深叶:肿瘤+腮腺全切除(保留面N)下颌下腺:肿瘤+下颌下腺摘除;小唾液腺:应距肿瘤0.5cm周围正常组织内将肿瘤完整切除。涎腺唾液腺疾病150/200术后常见病发症Freysyndrome面瘫耳大神经损伤涎液潴留或涎瘘涎腺唾液腺疾病151/200三、沃辛瘤沃辛瘤(Warthin’stumour),腺淋巴瘤(adnolymphoma),乳头状淋巴囊腺瘤(papillarycystadenomalymphomatosum)涎腺唾液腺疾病152/200沃辛瘤组织起源:胚胎发育时期,腮腺与淋巴组织同时发育,淋巴组织未形成淋巴结,腺体组织迷走到淋巴组织,淋巴结包膜形成后,淋巴结内包裹腺体组织。其中腺体组织发生瘤变,即为沃辛瘤。涎腺唾液腺疾病153/200临床表现性别:男性显著多于女性,约6:1年纪:多见于40—70岁,平均60岁常有吸烟史能够有消长史,几乎都发生于腮腺后下极,占腮腺肿瘤5—10%,占唾液腺肿瘤1—6%涎腺唾液腺疾病154/200临床表现圆形或椭圆形,界清含有多灶性特点:双侧腮腺同时发病约12%,同一腮腺内有2个肿块者约12.3%。大多为无痛性肿块,呈,质中偏软肿瘤呈紫褐色,有囊腔形成,含粘稠液体核素呈“热”节结涎腺唾液腺疾病155/200生物学行为1.良性行为:迟缓生长,极少超出6cm;2.复发率:6—12%;3.恶变:非常少;涎腺唾液腺疾病156/200诊疗及判别诊疗诊疗:病史,临床检验,腮腺造影,核素显像,MRI等。判别诊疗:腮腺淋巴结炎(结核);腮腺其它肿瘤。涎腺唾液腺疾病157/200治疗普通采取连同肿瘤以及周围0.5cm以上正常腮腺切除区域性切除术;多灶性肿瘤,则行腮腺浅叶切除。术中应切除腮腺后下部及其周围淋巴结,以免出现新肿瘤。涎腺唾液腺疾病158/200双侧腮腺沃辛瘤涎腺唾液腺疾病159/200涎腺唾液腺疾病160/200腮腺腺淋巴瘤涎腺唾液腺疾病161/200涎腺唾液腺疾病162/200涎腺唾液腺疾病163/200四、粘液表皮样癌

Mucoepidermoidcarcinoma涎腺唾液腺疾病164/200粘液表皮样癌粘液表皮样癌分为高分化或低分化两类粘液细胞百分比细胞分化有丝分裂像多少肿瘤生长方式分化程度不一样,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大不一样。涎腺唾液腺疾病165/200临床表现发病情况:该肿瘤占唾液腺肿瘤5—10%(国内报道占10%)发病部位:大唾液腺:腮腺最多,占31—70%下颌下腺及舌下腺较少小唾液腺:腭部最多,占7—35%;其次为磨牙后腺颊,舌腺等较少见涎腺唾液腺疾病166/200临床表现年纪:可发生于任何年纪,31—50岁居多,也是儿童常见恶性肿瘤;性别:女性多于男性。涎腺唾液腺疾病167/200临床特点低度恶性:常见与混合瘤相同,呈无痛性肿块,生长迟缓;可分为实质性和囊性,低度恶性者多为囊性无功效障碍极少发生颈淋巴转移预后很好涎腺唾液腺疾病168/200临床特点高度恶性:少见生长较快,可有疼痛,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粘连早期出现症状及功效障碍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较差涎腺唾液腺疾病169/200临床特点发生于小唾液腺者,主要表现为粘膜溃烂,侵犯周围骨质(腭骨,下颌骨)颌骨中央性粘液表皮样癌:涎腺唾液腺疾病170/200诊断诊疗:病史,临床检验,影响学检验,术中冰冻活检涎腺唾液腺疾病171/200涎腺唾液腺疾病172/200腭部粘表涎腺唾液腺疾病173/200治疗粘液表皮样癌局部复发率高,复发与细胞分化程度以及在手术切口附近有没有肿瘤细胞存在相关低度恶性较高度恶性粘表复发率低,切口处未见肿瘤细胞病例,复发率较少;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