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络清肠排毒肝第1页/共37页中医基础理论第2页/共37页经络第3页/共37页第4页/共37页一、经络概念经络学是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经:有络经的意思,络:有网络的意思。经脉大多循行于深部,络脉循行于较浅的部位。有的脉络还显现于体表,经脉有一定的循行路线,而路脉则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把人体所有的脏腑、器官、孔窍以及皮肉筋骨等组织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内连脏腑,在外连属于筋肉、皮肤。第5页/共37页二、经络的组成部分经络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十二经脉有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和走向有一定的规律,同体内的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奇经有八条: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的区别: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经于常。故谓之奇经。盖以人之气血长行于十二经脉,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第6页/共37页三、十二正经十二经脉对称的分布于的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每一经脉分别属于一个脏或一个腑,阴经足内侧属脏,阳经在肢体的外侧,属腑。第7页/共37页四、走向、交接、分布、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
阴经(属脏)阳经(属腑)循行部位(阴经行于内侧,阳经行于外侧)手太阴肺经阳明大肠经上肢前缘厥阴心包经少阳三焦经中线少阴心经太阳小肠经后缘足太阴脾经阳明胃经下肢前缘厥阴干经少阳胆经中线少阴肾经太阳膀胱经后缘第8页/共37页手足阴阳经脉走向交接规律示意图第9页/共37页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是有定规律的: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手之三阴,从脏走手足之三阳,从头走足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第10页/共37页五、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淮脉、阳淮脉的总称。
作用:督脉:总督诸阳任脉:诸阴之海冲脉:通行上下、灌溉三阴三阳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督、人、冲)
第11页/共37页六、经络的生理功能及作用
1.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①脏腑同外同肢节之间的联系②脏腑同五官九窍之间的联系③脏腑之间的联系④经脉之间的联系
2.通行气血
3.感应传导作用
4.调节机能平衡第12页/共37页清肠排毒第13页/共37页
现代人为什么患病多,亚健康的人群在逐渐扩大。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每个人都健康和长寿60%以上取决于自己,其中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因素。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一些常见的慢性病,疑难病却困扰着人们第14页/共37页亚健康产生的原因饮食多:是指高蛋白,高脂肪,高糖份摄取太多,营养不均衡,导致代谢紊乱和内脏器官的负担加重。毒素多:是指外来的有害物质(化学制品、农药、化肥残渣)和体内的代谢垃圾增多,加重了肝肾的损害。压力多:是指社会的节奏快,身心负担加重,工作压力大而导致的内分泌及神经功能紊乱。运动少:是指生活规律破坏以及体力和运动减少,机体消耗少,代谢功能低下,导致适应能力降低而致病。第15页/共37页体内毒素的产生
排除体内的毒素是健康长寿的第一步,要排毒就必须清洁肠道,因为人的消化系统从大肠到小肠的长度来看,是人体高度的6倍长,弯弯曲曲的盘在腹部,又有许多的褶皱,食物经过胃的腐蚀后,要传输到小肠进一步的消化吸收,谷物精微营养全身的各个器官其废物要排出体外,在这个过程中,大便正常的都会有残渣附着在肠壁上,我们称之为宿便。第16页/共37页体内毒素产生的危害
毒素不能外排,就污染血液,加重了体内其他排泄器官如:呼吸道,皮肤汗腺,肾脏泌尿,肝脏解毒等负担,会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的功能损害或异常。所以现代人多数都是功能性的病变,而少数器质性病变。我们知道人的疾病产生是由于气血不通,人体的经络系统,血液系统,淋巴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胃肠系统等都必须保持通畅无阻,互相协调平衡,人体才能健康,而其中胃肠道的通畅是其他管道通畅的基础,显得更为重要。第17页/共37页便秘的十大危害影响美容:面部的色素沉着,痤疮、皮疹导致肥胖:毒素使大肠水肿,下半身血液循环减慢,形成梨形身材,大肚子产生体臭:毒素聚集可引起口臭和体臭饮食无味:便秘使腹部肠满,产生恶心、厌食、食而无味精神衰弱:可使人体植物神经紊乱,烦躁不安,心神不宁,失眠,疲劳引发痛经:由于盆腔肌肉神经被充满的肠管刺激,引发痛经及妇科疾病性欲减退:导致男子阳痿、早泄,女子性冷淡或性高潮缺失并发疾病:便秘可并发肛肠病,还易患荨麻疹,哮喘等过敏性疾病,胆结石和头痛等诱发癌症:大肠癌和乳腺癌造成猝死:特别是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第18页/共37页自体中毒检测口臭和有恶臭气体及粪便便秘、腹泻,不规则肠道移动,胀气经常性的无明显原因的头痛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的游走性周身疼痛对某些食物过敏或对脂肪食物不耐性无明显原因的疲倦乏力下半部背部痛对感染的抵抗力降低需要长时间的睡眠,睡眠质量下降肝或胆囊疼痛月经前综合症,乳房疼痛,阴道感染皮肤粗糙,皮疹,长疖子,小脓包,痤疮如果你有以上1——2种症状或者任何重病、慢性病,要尽快的清洁肠道。第19页/共37页如何清肠
社会上太多人开始清肠排毒,如何选用适合自己的排毒产品,至关重要。真女性以中医“本草纲目”的理论做原料分析:黑豆:含卵磷脂、多肽能增强人体免疫、强肾健体马齿苋:具有清热祛火迅速排除体内毒素的功效山楂:补气血、调脾胃、软化血管、促进排石海藻、山芹菜叶:含澡胶酸、粗蛋白、对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尿糖有很好的调理作用第20页/共37页肝第21页/共37页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肝主疏泄:疏是疏通,泄是发泄,升发。肝的疏泄功能反映了肝为肝脏主升、主动的生理特点。肝的疏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22页/共37页调畅气机,气机是气的升降和出入运动。全身的气机的平衡协调肝脏起着调节的作用。因此,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调和,经络通利,脏器功能正常,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可出现两种病理现象:其一,肝的疏泄功能减退,叫作肝失疏泄,则期的升发就明显不足,出现肝的郁结,心情易于抑郁,稍有刺激抑郁难解,气机不畅,气机郁结,胸肋、两乳和少腹等某些局部的胀痛出现不适现象。其二,肝的升发太过,则气的升发就显过亢,气的下降就不及,从而形成肝气上逆的病理变化,出现头目胀痛,面红耳赤,易怒等现象。稍有刺激,易于发怒。气升太过,血髓气逆,还会导致吐血,咯血,甚至导致突然昏迷,叫气厥大怒则形气绝。第23页/共37页调畅情志调畅情志,是属于心的主神明,但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正常的情志靠气血的正常运行,而异常的情志也干扰正常的气血运行。“百病生于气也”就是说情志所伤,影响气机调畅。此外,妇女的月经来潮和排卵,男子的排精,都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
第24页/共37页主藏血肝藏血是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肝脏的藏血我们知道只有一定量的血,但调节血量是什么呢?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各部分的血量是恒定的(相对)但随着机体活动的增加,情绪的变化,以及外界气候的变化等因素,各部分的血量也随之有所变化,当机体活动剧烈和情绪激动时,肝脏就把所贮存的血液向机体的外围布输,以供所需。第25页/共37页
当人体安静休息时及情绪稳定的时候,由于全身活动减少,机体外围的血液需求量减少,部分血液便藏于肝。另外,人卧血归于肝。若肝血不足,就不能濡养眼目,则两眼干涩,昏花或夜盲。不能濡养筋,则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若肝血不足,还可引起月经量少,闭经,或月经多,甚至崩漏等。若肝心不足,心血亏损,则魂不守舍,惊骇多梦,梦游,梦呓,幻觉。第26页/共37页肝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在志为怒:怒足不良的刺激,大怒造成肝阳升发太过,肝阴不足,所以平肝才能治怒。在液为泪:肝开窍于目,泪从目出。阴血不足,两目干涩,泪液分泌不足。肝有湿热,有风火赤眼,迎风流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筋是筋膜,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是联接关节,肌肉的一种组织。只有肝血充盈,才能养筋,运动灵活有力,肝阴不足,筋失所养,会出现手足震颤,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爪:即爪甲,指甲和趾甲,都是筋的延续。肝血足,指甲坚韧明亮红润,若肝血不足,爪甲软薄,枯而色夭,变形脆裂。第27页/共37页肝与其他脏腑之间的关系心与肝
心主血,肝藏血。人体的血液生化于脾,贮藏于肝,通过心以运行全身。心的行血功能正常,则血运正常,肝有所藏。若肝不藏血,则心无所主,血运必致失常,正是由于心、肝在血运方面的密切关系,在临床上常用“心肝血虚”同时出现。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虽由心所主,但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密切关系,由于情志所伤,多为化火伤阴,因此在临床上心肝阴虚,心肝火旺,互相影响。第28页/共37页肺与肝肺和肝的关系,主要表现于气机的调节方面,肺主降而肝主升,二者互相协调,对全身气机的调畅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若肝升太过,或肺降不及,则多至气火上逆,可出现咳逆上气,甚至咯血,称为“肝火犯肺”。相反,肺失清肃,燥热内盛,亦可影响肝,肝失调,疏泄不利,则在咳嗽的同时,会出现胸肋引痛胀满,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等。第29页/共37页肝与脾肝藏血而主疏泄,脾统血,主运化而为气血生化之源。肝、脾两脏之间的关系,首先在于肝的疏泄,肝的疏泄正常,则脾的运化功能健旺。若肝失疏泄,就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可引起“肝脾不和”表现为精神抑郁,胸肋,胀满,腹胀腹痛,腹泻便溏等。肝与脾在血的生成,贮藏及运行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脾运健旺,生血有源,且血不逸出脉外,则肝有所藏。第30页/共37页肝与肾肝与肾之间关系密切,有“肝肾同源”之说。肝藏血,肾藏精。血和精之间存在着相互滋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血的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中精气的充盛,有赖于血液的滋养。所以说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称之为“精血同源”。相互影响。如果肾精亏损,可导致肝血不足,反之肝血不足,也可引起肾精不足。肝、肾阴阳,息息相通,相互制约,协调平衡:如肝阴不足,可导致肾阴的亏虚,而致相火上亢肝火太旺,也可下劫肾阴,形成肾阴不足肾阴不足可引起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而肝阳上亢“水不函不”
第31页/共37页肝与胆胆附于肝,有经脉互为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胆汁来源于肝之余气,胆汁的排泄和发挥作用,都依靠肝的疏泄功能,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反之,胆汁排泄不畅,也会影响肝的疏泄。肝、胆相互影响,肝胆同病。如肝胆火旺,肝胆湿热等。另外:肝主谋虑,胆主决断,从情志上看,谋虑后则必须决断。而决断又来自谋虑,二者密切是联系的。第32页/共37页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怒伤肝
愤怒,暴怒导致肝气亢奋,过度消耗肝血,使肝血不足病理表现,肝气逆行,使血液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协议书
- 云南省昆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无答案)
- 水果色拉活动方案
- 汽车美容套包活动方案
- 植树节领养绿植活动方案
- 比赛名称征集活动方案
- 汉堡秒杀活动方案
- 检察机关活动方案
- 正阳家居活动方案
- 泉州节事策划活动方案
- 2025年吉林省中考物理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版)
-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标准的编写讲课件
- 学堂在线 护理研究方法 期末考试答案
- 2025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民法专项练习卷:合同法真题解析及试题
- 2025年天津市中考英语真题试卷及答案
- 玻尿酸介绍课件
- 2024年个人信用报告(个人简版)样本(带水印-可编辑)
- 16J914-1 公用建筑卫生间
- TSG11-2020 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 DVD在线租赁-200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B题全国一等奖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