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健康教育讲座老年人中医药保健_第1页
第二期健康教育讲座老年人中医药保健_第2页
第二期健康教育讲座老年人中医药保健_第3页
第二期健康教育讲座老年人中医药保健_第4页
第二期健康教育讲座老年人中医药保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期152018年健康育知识讲座目录序号123456

资料内容

页数111211

备注

789

健康教育活动记表

2活动时间:20183月15日活动形式:健康教育讲座活动主题:中医组织者:主讲人:

活动地点:

村卫生室接受健康教育人员类别:中老年人

接受健康教育人数:余人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种类及数量:老年人中医保健活动内容:

30年健疾习意。

活动总结评价:存档材料请附后□书面材料□图片材料□印刷材料□影像材料□签到表□其他材料填表人(签字

负责人(签字填表时间:20183月15日年健康教育讲座计划老药座康是民晓成知重为文提民增民识中知。座年健:间月日点加加

室室式座容年常疾

平的室通

知农健举健其了进中类知健念办讲现:

年月日室容年健疾习的室通

农健举健其了进中类知健念办讲现:

年月日室容年健疾习的室老年人中医保健常识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为“脏腑痿瘁”,脏腑机能减退,如遇饮食不当、起居不适、风寒外感、情绪刺激等因素,均有可能引起脏腑功能的骤然变化,从而各种疾病接踵而至。因此,防患于未然,未病先防,预防和减少老年疾病的发生,才是老年人养生长寿的最理想办法。适应自然,顺天避邪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运动影响着人体阴阳之气的盛衰人体必须顺应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变化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所谓“天人合一”如果不能适应自然界的这种变化,就会发生疾病,甚至危及生命。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

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自然环境与老年人的健康长寿有着密切联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天然之气应当顺应自然界的不正之气要及时回避也就是“适寒温慎起居”。清净养,舒畅情志《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是说思想上要保持安闲清净没有杂念体内的真气就能和顺精神内守而不耗散,疾病就不会发生。中医有“七情”之说,即喜怒忧思悲惊恐。一般情况下,七情是人体对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范畴并不能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精神刺激才能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使脏腑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尤其是保持乐观的精神,尽量避免过度忧思悲惊恐,正所谓:“笑一笑,十年少”,但也要注意“度”的问题,过犹不及。不同的体质和性格类型存在着脏腑气血阴阳活动的个体差异其情志活动也有不同特点,调情志要根据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措施。老年人脏腑痿瘁,精神耗短,“性气不定,止如小儿”。在家庭关系中,晚辈要做到充分理解他们,尽量投其所好,避其所厌,使之精神愉快,心情舒畅。饮食有,戒除偏嗜《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是说思想上要保持安闲清净没有杂念体内的真气就能和顺精神内守而不耗散,疾病就不会发生。中医有“七情”之说,即喜怒忧思悲惊恐。一般情况下,七情是人体对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范畴并不能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精神刺激才能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使脏腑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尤其是保持乐观的精神,尽量避免过度忧思悲惊恐,正所谓:“笑一笑,十年少”,但也要注意“度”的问题,过犹不及。不同的体质和性格类型存在着脏腑气血阴阳活动的个体差异其情志活动也有不同特点,调情志要根据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措施。老年人脏腑痿瘁,精神耗短,“性气不定,止如小儿”。在家庭关系中,晚辈要做到充分理解他们,尽量投其所好,避其所厌,使之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起居有,劳逸有度老年人的起居作息,必须有规律。“起居无常”往往会“半百而衰”。根据昼夜季节的变化制定与之相应的作息制定有益于老年人的健康适当的劳动

和体育锻炼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加体力。范晔《后汉书》载华佗主张:“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华佗所创的“五禽戏”对防病很有益可见老年人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练习一些适当的功法对身体很有好处同时老年人必须劳逸结合,劳逸适度。未病先,药饵抗老《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掘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种“未雨绸缪”,“防重于治”的精神,很有现实意义。老年人体质虚弱,脏腑痿瘁适当地服用一些补益药物确实能起到一定程度的抗老强身的作用在具体应用时,必须辨清五脏阴阳气血虚损的具体情况而有针对性的进补。辨虚论补,有的放矢,才能补之有效,补而不过,避免出现“虚不受补”、“过补上火”等不利现象。虽然,目前社会中补药、保健品林林总总,不可胜数,而且确有许多老年人同时服用多种补益药物但我们仍然主张不能过分迷信和依赖药物能用食补的尽量不用药补。同时,修身养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孙思邈指出:“虽常服药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长生也”所以“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