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教案范文合集五篇
高中生物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2、简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举例说明大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
3、通过渗透试验说出细胞吸水或失水状况,指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异同点。
【重点难提示】
重点: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难点:渗透试验
【学习展现】
一、小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膜方式(一)被动运输
学问梳理阅读教材P47后完成并记住下列内容
1、概念:物质梯度进出细胞,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的集中。
2、集中:由于物质而产生的物质现象,即一种物质从区域向区域迁移的过程。
3、类型:
(1)简洁集中(或自由集中):分子质量相对或的物质,在不需要参加的状况下通过进出细胞的方式,如、、、、等的运输。
(2)易化集中(或帮助集中):需的参加,从区域到区域的集中,如进入红细胞。
4、动力:。
5、渗透:水分子从通过等结构向水分子区域的。简洁的说就是水分子以方式通过细胞膜等结构称渗透。
(1)动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与失水
当外界溶液细胞质的浓度,细胞吸水膨胀
当外界溶液细胞质的浓度,细胞失水皱缩
当外界溶液细胞质的浓度,细胞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2)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与失水
(二)主动运输
学问梳理阅读教材P45后完成并记住下列内容
1、概念:物质梯度进出细胞,既需要膜上的参加,又需要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的运输方式。[
2、举例:植物根细胞对的汲取,、进入动物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3、意义:
(1)使活细胞主动选择汲取,准时排出和对细胞的物质,保证细胞的顺当完成。
(2)体现了细胞膜的,即可以自由通过,细胞选择汲取的或小也可以通过。如应用于人工肾的。
[思索争论]
1、简洁集中和易化集中有什么异同?
2、画图表示主动运输和简洁集中、易化集中有什么异同?
3、低温会影响物质的主动运输吗?为什么?
4、将一张洋葱鳞片叶放在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看,有3种状态的细胞,如图1-3,你认为这3个细胞在未发生上述状况之前,其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
A.A﹥B>CB.AA>CD.B●植物细胞壁是结构,即和其他物质均能通过。
①当外界溶液细胞质的浓度,细胞吸水膨胀,但由于细胞壁的爱护和支持作用,因此观看不到细胞明显变化现象
②当外界溶液细胞质的浓度,细胞失水皱缩,但由于细胞壁比细胞膜和细胞质收缩性小,因此会观看到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分别的现象
③当外界溶液细胞质的浓度,细胞处于动态平衡,观看不到细胞明显变化现象
二、大分子或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膜方式
学问梳理阅读教材P49后完成并记住下列内容
1、大分子或颗粒性物质主要通过作用进入细胞(简称胞吞);需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胞吞作用过程参见课本。实例:白细胞吞噬、变形虫吞噬等。
2、大分子或颗粒性物质主要通过作用排出细胞外(简称胞吐);需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胞吐作用过程参见课本。实例:分泌蛋白的产生等。
[思索争论]
阅读教材P49“拓展探究”,归纳大分子出入细胞的方式与小分子出入的异同。
【学问小结】用简略形式归纳本节内容
【沟通思路】
【例1】物质进出细胞都要穿过细胞膜,不同的物质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下列两图表示在肯定范围内细胞膜外物质进入细胞膜内的两种状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A、B所示的物质运输方式,A是,B是。
(2)上述2种运输方式中,哪一种加入呼吸抑制剂后曲线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例2】将人体血液置于9%的食盐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看,可以发觉血细胞呈现()。
A.质壁分别B.正常状态C.细胞膜裂开D.细胞皱缩
【例3】在马铃薯中用打孔器取两圆柱体块P和Q,p放在蒸馏水中,Q放在与马铃薯细胞液等渗的盐溶液中,1小时后测定处理的圆柱体是否与原来的孔刚好合适()。
A.P不合适,但Q刚好合适.B.P不合适,Q也不合适
c.P精确地合适,Q也精确地合适D.P精确地合适,但Q不精确地合适
高中生物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理解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4.培育同学分析归纳力量、图文转换力量和组织合作学习力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教具与教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叙述与同学练习、争论相结合。
四.课时支配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大家打开课本的章首,上面一图是雪山环境,假如把一杯水放在雪山的环境中,这杯水的温度是低还是高,哪么在这个环境中的边防士兵的体温又是多少呢?下面一图是炼钢炉旁边的工人,这个环境温度如何?假如放一杯水在炼钢炉旁边,这杯水的温度与放在雪山的那杯相比较那个高?炼钢炉旁边的工人的体温又是多少?为什么放在雪上和炼钢炉旁边的水的温度一高一低,然而在这两个环境中的人体温却始终是37℃左右?
从这节课开头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人体内的环境——人体内环境和稳态。
结合问题,叙述新课: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展现课本其次页问题探讨)
【同学思索并争论】这两幅图中图1是什么细胞?图2是什么细胞?他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师生共答】图1是血细胞,生活在血浆当中。图2是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直接生活在水环境当中,从水猎取养分物质并把代谢废物排入水中。
【老师叙述】血浆大部分是水环境,也就是说血细胞也生活在水当中。从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单细胞生物的细胞还是多细胞生物的细胞都是生活在水中的。
【设问】那我们知道人体也是由细胞构成,人体内的细胞是否也生活在水环境中呢?
【同学阅读】大家看课本P2相关信息,成年男性含水60%。成年女性含水50%。老师叙述:曹雪芹曾经说过女人是水做的。从这则资料看来男人更是水做的。也就是人体内含水量特殊的多。因此我们把人体以水为基础的液体成为体液。
【设问】我们知道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组成人体的细胞(如血细胞)外有没有液体呢?哪么细胞内呢?
【师生共答】我们又依据体液分布的位置不同又把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老师提问】血液是不是体液呢?
(展现血液组成成分)
【老师叙述】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我们称为血浆,简述细胞外液的概念。
【设问】既然血液中有细胞,那么血液是不是体液?假如不是,那么血液中的什么成分是体液呢?什么成分是细胞外液?
【同学争论回答】血液不是体液,血细胞内的液体和血浆是体液,血浆是细胞外液。
【老师强调】血浆存在于血细胞外,所以血浆是属于细胞外液。血浆就构成了血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
【设问】我们知道血细胞和血浆存在于血管内,哪么我们人体除了血细胞外还有许多其他细胞,哪么这些细胞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
(展现课本P3图1—1)
【老师提问】请大家看一下红色的是什么?蓝色的呢?绿色的管这些又是什么管呢?这些管内是什么呢?在这些管外还有一些细胞,这些细胞由叫什么细胞呢?这些细胞之间有间隙吗?假如有,间隙中的液体叫什么呢?
【老师叙述】红色和蓝色管是血管,内有血液,其中红色的是动脉毛细血管,蓝色的是静脉毛细血管。绿色的管为毛细淋巴管,管内有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以及淋巴液,淋巴就是他们的直接生活环境。管外的细胞为组织细胞,在细胞于细胞之间存在一些间隙,在这间隙中也布满着液体成为组织间隙液又称为组织液。组织液就构成组织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
【老师提问】通过以上的讲解,血浆、组织液、淋巴这些是不是细胞外液?
【老师叙述】血浆、组织液、淋巴这些都是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这个环境与我们人体四周的这个环境有很大的区分,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细胞生活的环境在体内,所以我们把细胞生存的环境称为内环境。
【老师提问】大家考虑一下细胞外液和内环境是否相同?
【师生共答】是相同的,都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
【老师提问】血浆中水是怎样进入细胞,细胞代谢产生的水又是怎样进入血浆?通过课本P3图1—1简述三种细胞外液的关系。
【师生共同总结】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设问】细胞外液的成分有那些呢?
(展现P4资料分析血浆的化学组成)
【思索争论】P4资料分析中的争论题
【同学回答】
【老师总结】通过讨论表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成分相近但不完全相同,最主要差别在于血浆含较多蛋白质。细胞外液成分类似海水,反映生命起源于海洋。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设问】我们知道细胞外液是一种液体,在化学学习时,我们没接触到一种液体就要了解一种液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把这些统称液体的理化性质。哪么细胞外液都有哪些理化性质?
【同学阅读】P5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师生共同总结】
1、渗透压: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微粒数越多,吸引力就越大也就是渗透压越大。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
2、酸碱度:人的PH为7.35~7.45。PH的稳定与酸碱对物质有关。
3、温度:人的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老师提问】我们在前面讲过了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细胞生活所需的氧气和养分物质都来自于细胞外液,那么细胞外液的氧气和养分物质又是从外界汲取的,氧气和养分物质是怎样进入细胞?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是怎样排出体外?
(展现课本P5思索与争论)
【同学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
(展现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老师强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细胞的氧气和养分物质的汲取和代谢废物的排解都需要通过内环境,因此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综合学问,本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学习了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中三者之间的关系,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以及外界物质如何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着重要把握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中三者之间的关系,外界物质如何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
五.课堂作业
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B人体内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C人体内的全部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环境交换物质
2、内环境中不含()
A血红蛋白B尿素
C葡萄糖D二氧化碳
3、血浆中的水来自()
A组织液B血浆、消化道
C淋巴、组织液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4.人体占体液总量比例最多的是()
A.细胞内液B.细胞外液
C.血浆D.组织液
5.人体组织液中的氧气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加氧化分解有机物,需要
通过的磷脂分子层()
A.2层B.3层
C.4层D.6层
6.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A.血浆﹑体液﹑体液B.血液﹑体液﹑淋巴
C.血浆﹑组织液﹑淋巴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答案:CADADC
六.板书设计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细胞的生活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
2.内环境中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血浆中的主要成分)
(1)水,占90%
(2)气体,以氧气和二氧化碳最为重要
(3)各种无机离子,钠、氯、钾、碳酸根、磷酸根的量最多
(4)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脂质、葡萄糖、核苷酸、维生素等
(5)各种激素
(6)细胞代谢的废物,氨、尿酸、尿素等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1)溶液的渗透压:约770kPa
(2)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
(3)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度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五.布置作业:
P6第一大题和其次大题
六.教学反思
1.本节内容较多,较抽象,较难理解,因此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图片、多媒体动画。对每个学问点要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组织同学争论再进行总结。这样可以吸引同学的留意力,激发同学的主动性和乐观性。
2.内环境的组成是本节课的重点,要利用直观图片引导同学识别图中的各种结构和成分,为同学更好理解血浆﹑组织液﹑淋巴的内在联系。
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要以课堂争论解决学问问题、课后建构模型巩固学问的形式呈现,促进同学学习方法的转变
高中生物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识别几种细胞器形态
2、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辩证观点。
3、说出细胞溶胶的功能。
4、简述细胞器的协调协作。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细胞器的形态,功能;细胞器的协调协作
三、教学方法:争论探究
四、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老师活动同学活动
引入新课
其次章细胞的结构
第三节细胞质
细胞质的概念
细胞溶胶【创设情景】多媒体展现细胞结构示意图:
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今日我们连续来学习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质中各结构之间的联系。
【提问】什么叫细胞质?
资料1: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有些蛋白质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这类蛋白质叫做分泌蛋白,如消化酶、抗体等。科学家在讨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们在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3min后,被标记的亮氨酸消失在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17min后,消失在高尔基体中;117min后,消失在靠近细胞膜内侧的运输蛋白质的囊泡中,以及释放到细胞外的分泌物中。
【总结】细胞内部就像一个繁忙的工厂,各细胞器就是各个车间,具有肯定的功能,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功能。
【提问】在分析各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必需先将各细胞器分别出来再加以分析,那么用什么方法分别各细胞器呢?
【叙述】分别得到各种细胞器后,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各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提问】阅读课本,思索线粒体的分布,形态,结构,功能?
【提问】联系线粒体的功能,猜猜心肌细胞与腹肌细胞相比,二者线粒体的数量上应当有没有区分?
飞行鸟类胸肌细胞中线粒体比不飞行鸟类的多,运动员肌细胞线粒体的数量比缺乏熬炼的多,为什么?
生长旺盛的细胞或生理功能活跃的细胞中线粒体居多,如肝细胞中多达20xx个,一般细胞中为几十个至几百个。
【提问】阅读课本,思索:什么叫质体?叶绿体的分布,形态,结构,功能?
【提问】比较线粒体和叶绿体?
【提问】阅读课本,思索内质网的分布,形态,结构,功能?
【提问】阅读课本,思索核糖体的分布,形态,结构,功能?
【提问】阅读课本,思索高尔基体的分布,形态,结构,功能?
【提问】阅读课本,思索液泡的分布,形态,结构,功能?
【提问】阅读课本,思索中心体的分布,形态,结构,功能?
【提问】各细胞器之间的液体部分叫什么?
【小结】我们来总结一下各细胞器的膜层数,基本结构和功能。
同学思索、回答:
细胞质是细胞膜包被的细胞内的大部分物质
成分:有各种细胞器和透亮 、黏稠、流淌着的液体组成.
细胞器的成分:有膜包被,如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等。无膜包被,如中心体、核糖体等。
他们共同完成细胞的功能。
差速离心法
同学回答:
分布:动植物细胞
形态:颗粒状或短杆状
结构:双层膜:内膜折叠成嵴;基质,含有有氧呼吸的酶,和少量的DNA.
功能:是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为细胞的生命活动供应95%能量)
质体分为白色体和有色体。白色体是贮存脂质和淀粉的,存在于不见光的细胞中;有色体含有色素,最重要的是叶绿体。
形态分布:在许多植物细胞内,呈椭球形、球形,
结构:双层膜;基粒:由囊状结构堆叠而成;
基质:少量的DNA
功能:光合作用场所
共性:双膜、DNA、能量转换站
分布: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形态:由单层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
功能:蛋白质、脂质合成和加工的车间
分布:附着在内质网上,游离在细胞质基质
形态:椭球形粒状小体(无膜结构)
组成:RNA和蛋白质
功能: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分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形态:扁平囊状结构和小泡
功能: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发送站”
分布:植物细胞
形态:泡状结构;细胞液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有机酸和碱
功能:调整细胞的内环境;液泡具有肯定的浓度,可以是细胞保持膨胀状态
形态: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及四周物质构成,不具有膜。
分布:总是位于核四周的细胞质中。
功能: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细胞质中除细胞器以外的液体部分称为细胞溶胶
含有多种酶,是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
七、板书:
其次章细胞的结构第三节细胞质
分布形态结构功能
线粒体
质体
内质网和核糖体
高尔基体
液泡
中心体
细胞溶胶
八、典型作业设计
请连接各细胞器及其功能:
线粒体叶绿体
功能
分布
叶绿素
存在位置
酶的位置
相同点双层膜,核酸
线粒体
叶绿体
内质网
液泡
高尔基体
中心体
核糖体
细胞核①蛋白质的加工运输,脂质合成的场所
②维持细胞形态,调整渗透压
③细胞中的物质转运系统
④为细胞生命活动供应能量
⑤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⑥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⑦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⑧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掌握中心
细胞器归类:
归类条件(成分)相关的细胞器归类条件(功能)相关的细胞器
双层膜结构的能产生ATP的
含有核酸的细胞器与主动转运有关的
含有色素的细胞器与分泌蛋白有关的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概念关系图)(生物膜面积的变化状况)
高中生物教案篇4
一、教学目的
初步把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建议
教材中本试验支配为验证性试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改为探究性试验,支配在讲课之前,或与讲课同步进行。
本试验难度并不大,但内容较多,试验时间较长,因此,必需作周密支配,才能按时完成。试验中应留意以下几点。
1.增设老师演示试验。上课之前,老师应当预备好做演示试验所需的试验材料、用具、仪器和试剂等。同时,逐项完成还原糖、脂肪、蛋白质3类有机物的鉴定试验。在试验课上,将3个试验的正确结果分别展现在讲台上,并作扼要的介绍,以便使同学将自己的试验结果与老师的演示试验作比较。
2.试验中同学应分工合作。在“还原糖的鉴定”试验中,当每组两个同学中的一个制备生物组织样液时,另一个同学可以用酒精灯将水煮开,以便缩短试验的等待时间。在“脂肪的鉴定”试验中,一个同学制作临时装片时,另一个同学则可以调试显微镜。另外,在完成前两个试验时,一个同学洗刷试管、清洗玻片和整理显微镜,另一个同学则可以进行后一个试验的操作。
3.关于鉴定还原糖的试验,在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应当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并放入盛开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留意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烧杯底部,同时试管口不要朝向试验者,以免试管内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假如试管内溶液过于沸腾,可以上提试管夹,使试管底部离开大烧杯中的开水。
4.做鉴定还原糖和蛋白质的试验时,在鉴定之前,可以留出一部分样液,以便与鉴定后的样液的颜色变化作对比,这样可以增加说服力。
5.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匀称后方可使用,切勿将甲液和乙液分别加入组织样液中。
三、参考资料
还原糖的鉴定原理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还原糖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它们的分子内都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因此叫做还原糖。蔗糖的分子内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非还原性糖,不具有还原性。本试验中,用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马上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Cu(OH)2与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而葡萄糖本身则氧化成葡萄糖酸。其反应式如下:
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
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蛋白质的鉴定原理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常用双缩脲法,使用的是双缩脲试剂。双缩脲试剂的成分是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1g/mL的硫酸铜溶液。在碱性溶液(NaOH)中,双缩脲(H2NOC—NH—CONH2)能与Cu2+作用,形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这个反应叫做双缩脲反应。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许多与双缩脲结构相像的肽键,因此,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用于鉴定还原糖的试验材料预备植物组织是常用的试验材料,但必需加以选择。在双子叶植物中,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葡萄糖形成后,合成为淀粉,临时贮存在叶子内,因此最好不用双子叶植物的叶子作试验材料。有些单子叶植物,如韭菜、鸢尾,并不将光合作用的初始产物转变为淀粉,因此叶内含有大量的可溶性单糖,但是,由于叶片中叶绿素的颜色较深,对于鉴定时的颜色反应起着掩盖作用,导致试验现象不明显,因此,也不宜用单子叶植物的叶子作试验材料。
本试验最抱负的试验材料是还原糖含量较高的植物组织(或器官),而且组织的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的,如苹果和梨的果实。经试验比较,颜色反应的明显程度依次为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
用于鉴定脂肪的试验材料预备试验材料最好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如花生种子(取其子叶)。供试验用的花生种子,必需提前浸泡3~4h。浸泡时间短了,不简单切成片;浸泡时间过长,则组织太软,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
做鉴定脂肪的试验,老师可依据本地区的状况选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苏丹Ⅲ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橘黄色,苏丹Ⅳ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红色。因苏丹Ⅳ染液与脂肪的亲和力比较强,所以,染色的时间应比较短,一般为1min左右。用于鉴定蛋白质的试验材料预备试验材料最好选用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或器官),植物材料常用的是大豆种子,动物材料常用的是鸡蛋(卵白)。如用大豆种子,必需提前浸泡1~2d,这样简单研磨成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直接采纳现成的大豆磨成的豆浆,豆浆可以购买,也可用小型的研磨机制取。利用豆浆作试验材料,可以节省试验时间。
假如用稀释的卵白作试验材料,效果会更好。
斐林试剂的配制
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
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
使用时临时配制,将4~5滴乙液滴入2mL甲液中,配完后马上使用。
苏丹Ⅲ溶液的配制称取0.1g苏丹Ⅲ干粉,溶于100mL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中,待全部溶解后再使用。
苏丹Ⅳ溶液的配制称取0.1g苏丹Ⅳ干粉,溶于50mL丙酮中,再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50mL,充分混合后即可使用。
双缩脲试剂的配制取10g氢氧化钠放入容量瓶(或有刻度的烧杯)中,加水至100mL,待充分溶解后倒入试剂瓶中,配成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瓶口塞上胶塞,贴上标签,写上试剂A。
取1g硫酸铜放入容量瓶(或有刻度的烧杯)中,加水至100mL,待充分溶解后倒入试剂瓶中,配成质量浓度为0.01g/mL的硫酸铜溶液(蓝色)。瓶口塞上胶塞,贴上标签,写上试剂B。
高中生物教案篇5
教学目标:1.理解叶绿体内光能转换成电能的过程。
2.理解叶绿体内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的过程。
教学重点:光能如何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换过程
教学方法:
教具预备: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从当今世界面临的粮食危机对人类生存和进展的严峻影响以及我国耕地削减与人口数量大引发的粮食需求的突出冲突;从提高粮食产量的紧迫性和巨大潜力,引出进一步对光合作用中能量转换和物质变化进行深化讨论的必要,从而导入本节的讨论内容——光合作用。
二、同学观看,老师引导发觉问题
1、光能转换成电能
观看探究通过复习高二所学的光合作用有关学问引入高三学习的重点------对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进行深化讨论。
围绕光能转换成电能,复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多效锌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印刷涂布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中国环卫炉链片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彩色防水胶乳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燃油取样收集容器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石膏角线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温压源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中国支撑肖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童年》名著阅读整本书中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背)
- 数控升降铣床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泌尿科输尿管支架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发展战略研判报告
- 食用菌公司管理制度
- Rhino+KeyShot产品设计 课件 第6章 认识KeySho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概念知识点
- HDU病房管理规范与优化策略
- DB13T 1341-2010 景观河道养护技术规程
- 2025年升压站调试报告
- T/CSWSL 001-2018生物饲料产品分类
- DB46-05-2012-电梯安装维修保养及使用安全作业规范-海南省
- GB/T 15237-2025术语工作及术语科学词汇
- (高清版)DG∕TJ 08-2068-2019 超高压喷射注浆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