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育儿焦虑背景下的幼小衔接摘要:随着社会对教育重视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家长陷入了育儿焦虑的情况当中。幼小衔接是结束幼儿园阶段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开启小学阶段的第一个脚步,是幼儿在成长阶段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节点。由于幼儿园与小学的环境、教学方式、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且幼儿年纪较小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还有待加强,因此在我国幼小衔接的教育工作大多数存在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家长育儿的焦虑。鉴于幼小衔接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性,一旦其问题无法解决,将会对幼儿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本文以育儿焦虑为背景展开,对当前幼小衔接现状进行探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关键词:育儿焦虑;幼小衔接;教育;家长一、育儿焦虑与幼小衔接1.育儿焦虑的概念所谓育儿焦虑,指的是在家长对于孩子重视程度的加深下滋生的孩子培养问题,即孩子成长中的行为问题或可能出现的行为问题所引发的家长焦虑。由于社会因素、性别因素等问题,育儿焦虑的现象常见于母亲身上;此外,拥有育儿焦虑问题的群体年龄也更年轻化,常见于20至40岁家长之间。简单来说,育儿焦虑是家长身上存在的一种非稳定的情绪,表现为对孩子的紧张不安、担心害怕等负面情绪,是父母对于子女危险的担心和忧虑。家长的育儿焦虑与孩子的生活、学习、身体健康等方面都有关系,其中教育焦虑主要体现为家长对孩子择校、学习成绩、学习态度、未来发展和亲子互动等五个层面。而在幼小衔接上家长的育儿焦虑所指的是学习态度、择校和未来发展的负面情绪。学习态度的焦虑主要是家长对于幼儿能否形成符合小学模式的学习方法、习惯、兴趣上的担忧;择校焦虑主要是家长对于幼儿从幼儿园升学进到小学阶段所要选择的小学的担忧;亲子互动的焦虑主要是家长对于幼小衔接阶段下幼儿预期互动内容、方式、频次上的担忧。2.育儿焦虑的影响因素 导致家长产生育儿教育的因素众多,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部分。其中,外部因素表现为文化传统、教育制度、信息传播、资源分配四个方面;内部因素表现为家长认知、家长期望两方面。这些外部因素的存在沟通构造了家长育儿焦虑产生的环境,恶化了现状;内部因素的存在着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普遍的焦虑心理。 (1)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指的是来自外界的影响,在育儿焦虑中外部因素包括文化传统因素、教育制度因素、信息传播因素和资源分配因素。文化传统因素指的是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家长对于教育的认识。在我国,儒家文化源远流长,在其影响下中国人普遍认为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首要任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于文化水平、技术水平高的人才需求量进一步扩大,高文化、高技术的人才的人才通常在竞争力、薪资、社会地位等方面更具有优势。因此,在大多数家长的观念中,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孩子的人生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对于子女的教育有着更高的期待。教育制度因素表现为我国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的一系列影响。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建国初期便采取重点培育专业人才的政策,伴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该种培养方式难以符合现在的发展需求,其消极影响也更加明显。尽管近年来我国明确规定取缔重点培养的教育模式,实施平等的教学,但是重点班、重点学校等依旧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教育制度的存在会进一步扩大学生间的差距。 信息传播因素指的是媒体传播下,信息交互传播的覆盖面和速度提升,媒体为了获取流量利益恶意制造教育上的焦虑,进一步加剧家长的焦虑程度。资源分配因素指的是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我国教育资源的分配具有较强的区域特征和阶段特征,而经济状况越好家庭更容易获得丰富的、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些教育资源会直接对孩子的后续发展产生影响。该因素在我国中产阶级家庭中的影响十分显著,因此中产阶级的家庭在教育上的投入往往更大,焦虑情绪也更多。 (2)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指的是个体自身的影响,在育儿焦虑中内部因素包括家长认知因素、家长期望因素。家长认知因素指的是家长自身认识的缺乏。对于幼儿园课程、课程准备、意义影响等,大多数家长并不了解,导致了家长无法建立起对子女的信息。再加上家长对于未来校园生活可能的认知不足,对即将升入的学校的认识不到位,使得家长更加焦虑。此外,家长对于幼儿的具体情况无法完全掌握,进一步加剧了焦虑情绪的产生。家长期望因素指的是家长对于子女获得高成就的期待值较高。大多数家长一味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获得更好的成就发展,缺乏对孩子特长和兴趣的了解,导致家长对于孩子的成绩和在校表现拥有过高的期待。此外,家长为了达成自身期望,会在子女教育上投入大量精力,并渴望这些投资能够获得等额甚至更高的回报。因此,家长产生了对“投资失败”的恐惧心灵。3.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幼小衔接的教育一般在幼儿大班时进行,以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制定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帮助幼儿可以更快、更顺利地从幼儿园学习向小学学习过渡。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别不仅仅在于学习环境地差异,也在于幼儿随着年龄增长产生的心智变化。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差别主要表现为教学目的不同,幼儿园更侧重幼儿护理,而小学更加倾向于对幼儿观念意识的培养。当然,这些差异并不是全然无关的,两者之间互为补充,因此可以利用幼小衔接教育引导幼儿思维模式的转变,让幼儿能够适应环境的改变。二、育儿焦虑背景下的幼小衔接1.幼小衔接现状当前,我国幼小衔接教育的主要手段是通过采取小学的教育模式帮助幼儿小学靠拢。然而实际上,大多数幼小衔接并没有指定专门、高效的教学方案,基本停留在表面。因此,幼小衔接的问题并不算少,主要表现为教学的单一性、片面性、表面性、盲目超前。首先是单一性。大多数幼儿园幼小衔接教育从大班下学期开始,甚至更早。在大班阶段的教学中,从课程时间安排、课程内容、教室环境等方面进行衔接。因此具有较强的单一性。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家长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幼儿识字量和算数能力的培养上,忽视了对幼儿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养成,具有片面性。表面性指的是幼小衔接工作实施的表面性,例如改变课桌排列、增加课程时长、减少游戏和活动时间等,没有对幼儿的环境适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盲目超前顾名思义,是指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对幼儿识字、算数能力培养的要求与期望,提前将一年级的课程教授给幼儿,导致幼儿产生紧张、注意力分散、写作业不认真等问题,不利于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形成,对学习感到不适甚至厌恶。2.育儿焦虑与幼小衔接的关系幼小衔接是幼儿心智发育成长的重点阶段,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家长来说,都一个巨大的、全新的挑战。由于幼小衔接时期的孩子心智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会受到家长的影响,因此家长过度的焦虑情绪很容易影响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不同的家长存在的育儿焦虑各不相同,面对压力和担忧,再加上不了解孩子该阶段下的特征,常常会导致家长用成年人人的思维去引导幼儿行为。当家长的负面情绪影响到孩子时,孩子的情绪状态通常会比较低落,而这样的情绪又会反过来激发家长的负面情绪,两者互相影响,最终导致情绪的恶性循环。毫无疑问,在有效衔接的过程中家长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家长的言行举止会对幼儿学习、人格发展、生活能力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如果能够调动好家长的情绪、缓解焦虑,可以更好地实现家长、教师之间教育观念和目标的有机统一,让幼儿在科学的、系统的教学下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做好进入小学阶段的充足准备,完成好幼小衔接,实现未来的积极发展。三、育儿焦虑背景下的幼小衔接的改进措施1.家长方面 (1)降低期待,减缓焦虑
家长过度的育儿焦虑主要是由于对孩子的高期望值产生的,因此家长需要建立起对幼儿教育的合理认知、降低对孩子教育的期待,明白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优质的教育,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成绩。充分认识当前自己存在对教育的误区,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张去教育孩子,充分挖掘孩子的潜力,让孩子能够心甘情愿、用积极的情绪去参加自己喜欢的学习活动,实现个人的发展。此外,家长也要警惕对孩子进行打压式的教育,要梳理长远的教育规划和眼光,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支持孩子的发展。 (2)建立良好心态,积极自我调节
家长焦虑的来源与自身心态有着很大的关系。首先,家长要提高自己的育儿信心,不过分担忧自身认知、能力不够影响孩子的发展而随意在网络上学习所谓的“育儿知识”。其实,家长只要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日常教学过程中、积极配合老师,并在教育过程中切实了解孩子的特征和需求,以家庭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不进行超前的拔苗助长。努力在家庭中营造出轻松自由的氛围,让孩子能够放松地学习,推动自己的发展。家长应该认识到,教育并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风顺,沉着冷静地应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把负面情绪带回家立,调整自我,用积极的心态去教育孩子。2.学校方面 (1)扮演好中间角色,帮助家长环节教育
在幼小衔接中,教育并不是学校单方面进行的,再加上信息的误差和延迟,家长容易感到焦虑。因此,学校需要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沟通平台,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教学情况以及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当家长在教育中遇到困难时,也可以向教师及时反馈,获得科学的指导。通过信息的有效传递,减少家长的育儿焦虑,并且学校也可以及时获取家长、孩子的需求,执行更周全、有效的教学工作。 (2)尊重幼儿的发展需求,开展针对性的课程
对于不同性格的孩子,学校要尊重孩子的发展需求,针对性地开展课程,实现因材施教。对于存在性格缺陷的孩子,要综合教师、家长、社会等多方力量,积极介入,引导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通过有针对性的课程教学,满足幼儿自身发展的需求。四、结论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作为教学过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幼小衔接还存在着很大的改进空间。而面对家长的育儿焦虑,也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解决的,需要家长自身、学校乃至社会多方面的配合,搭建良好有序的衔接与合作,通过多方联动反思加强幼小衔接的沟通与合作,开拓幼小衔接教育的创新模式。实施家庭和学校两方面共同推进的高质量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幼小衔接的质量,让孩子能够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实现自身的综合发展。参考文献 [1]李岩.育养成教育之花结全面发展之果——谈如何在幼小衔接中对孩子进行养成教育[J].学周刊,2022,(27):190-192.[2]李函威.解码幼小衔接,做好顺利过渡[J].教育家,2022,(34):64-65.[3]尹俊峰.基于幼小衔接的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08):17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企应聘测试题及答案
-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理论考试示范试卷测试题及答案
- 畅通生命通道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实施方案
- 药用植物组织培养实训
- (完整版)管道安装施工方案
- 医院反恐防暴应急演练方案
- 新员工手卫生培训
- 糖尿病常见症状解析与护理实务
- 2025版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和生活护理
- 教育扶贫宣传
- 天津市武清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301 第三章 小学班队的准备工作
- 颏下皮样囊肿病因介绍
- 生物制剂治疗克罗恩病
- 公司产品立项报告范文
-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课件】r
- 新闻记者职业资格《新闻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制造业信息化》课件
- 《无人机培训教材》课件
- 2024年大学军事理论课件: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 2025届百师联盟高三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联考(一)化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