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局域网中实时业务性能分析课件_第1页
无线局域网中实时业务性能分析课件_第2页
无线局域网中实时业务性能分析课件_第3页
无线局域网中实时业务性能分析课件_第4页
无线局域网中实时业务性能分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线局域网中实时业务性能分析

冯慧芳提纲PCF工作机制模型解析数值计算和分析PCF工作机制IEEE802.11标准定义的两种网络拓扑结构:Adhoc结构和Infrastructure结构

Adhoc结构Infrastructure结构PCF工作机制WLAN的媒体接入控制(MAC)机制,它支持两种不同的MAC方案:第一种方案是分布协调功能(DCF,DistributedCoordinationFunction),它基于传统的CSMA/CA(CarrierSenseMultipleAccesswithCollisionAviodance)协议,以尽力而为的方式接入信道;第二种方案是点协调功能(PCF),基于由接入点控制的轮询(poll)方式,主要用于传输实时业务。由于现代通信网络搭载的业务不再是单纯的数据业务,而是包括数据、话音、实时图象的多媒体综合业务,话音和视频这类业务对时间延迟。

PCF工作机制PCF工作机制:在PCF下,AP发出Beacon表明无竞争阶段(CFP,Contention-FreePeriod)开始,接着AP以轮询的方式在AP和主机之间进行数据包的交换。

在标志帧发送之后的SIFS(ShortInterFrameSpace)时间点协调器开始无竞争(CF)传送,发送CF-Poll、Data+CF-Poll、CF-Ack+CF-Poll或Data+CF-Ack+CF-Poll帧。

PCF工作机制如果某站从点协调器接收到CF-Poll帧,该站可在SIFS空闲期之后通过发送CF-ACK或Data+CF-Ack+CF-Poll帧对点协调器予以响应。如果点协调器接收到某站的Data+CF-Ack+CF-Poll帧,点协调器可发送Data+CF-Poll,CF-Ack+CF-Poll帧至另一站,其中该帧的Ack部分用于对前一数据帧确认

PCF工作机制SIFSuplinkSTA2D1+Ack图1PCF下基本的轮询方式downlinkD2+AckCF+Ack+Poll(2)CF+Ack+Poll(1)STA1PCF工作机制很多学者对DCF的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对带有轮询策略的PCF性能的研究比较少,而且已有的大部分是测量、仿真的性能分析[2-6]。

PCF方式下的几种轮询机制Reference:D.A.EckhardtandP.Steenkiste,Effort-limitedfair(ELF)schedulingforwirelessnetworks,inINFOCOM2000.IEEE,vol.3,March26-302000,pp.1097-l106.Jing-YuanYeh,SupportofmultimediaserviceswiththeIEEE802.11MACprotocol.,ICC2002.Volume:1,28April-2May2002:600-604

PCF方式下的几种轮询机制Round-RobinSchemeFirst-In-First-OutSchemePrioritySchemePriority-Effort-LimitFairScheme

本文PCF方式下的轮询机制在IEEE802.11中没有详细说明在PCF方式下AP采取何种策略进行轮询服务,在本文采用如下的轮询策略:当服务员轮询到某个队列时,首先对高优先级的1类数据包队列(如语音和视频)实行穷尽式服务:即服务员将为该队列中的所有数据包进行服务,包括服务期间到达的新数据包。然后对低优先级的2类数据包队列(如数据)实行限定1服务:即服务员只多对该队列中的一个数据包进行服务。之后再轮询下一站,依次循环进行。

图2PCF下的轮询方式…NullSIFSD21+AckD11+AckD12+Ack切换时间downlinkCF-Poll(1)STA2STA1CF-Ack+Poll(1)CF-Poll(2)uplink服务时间本文PCF方式下的轮询机制设第i站的第k类数据包每一批按参数为的Poisson过程到达,表示为。k类数据包到达第i站的第n批的数据包数为,为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序列,且与同分布,。的概率母函数为。数学解析(模型假设条件)数学解析(模型假设条件)

根据PCF的工作机制,可将传输数据和Ack的时间以及每个SIFS之和看作处理一个包的时间,即服务时间。i站的两类数据包的服务时间是独立且同分布的随机变量,服从一般分布。分布函数的Laplace-Stieltjes变换。

数学解析(模型假设条件)由于无线信道误码率较高,假设数据包重传概率为,实际服务时间(包括重传服务时间)是独立且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分布函数的Laplace-Stieltjes变换为。

数学解析(模型假设条件)服务员从的i站到第i+1站的切换时间是指第i站释放信道到第i+1站获得信道的时间,那么传输CF-Poll的时间可包括到切换时间中。是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服从一般分布,,

数学解析(模型假设条件)各站的缓冲区容量足够大,不会产生数据包的溢出。

对同类数据包按先来先服务(FCFS)原则进行。

各站的到达过程、所有的服务时间和切换时间均相互独立。

本文使用的变量符号还有

t时刻在i站的各类数据包数(队长)记为服务员第m次轮询到i站的时刻记为为平稳状态下服务员轮询到第j站时第i站的队长。

数据包实际服务时间

设某个数据包经过m次传输才成功,则得到m次传输的概率为。数据包传输失败后返回到缓冲区队列的首位,继续接受服务(重传),所以数据包实际.服务时间包括重传的时间。

数据包实际服务时间

设某个数据包经过m次传输才成功,则得到m次传输的概率为

1类数据包队长分析

服务员第m+1次轮询到第i站时的数据包数包括:第m个轮询周期中在所有的切换时间内到达i站的数据包数;除i站外服务员在所有站服务1类数据包的停留时间内到达站的数据包数;服务员在各站至多服务一个2类数据包的服务时间内到达站的数据包数。

1类数据包队长分析2类数据包队长分析

服务员第m+1次轮询到第i站时的2类数据包数包括:第m次轮询时该站的2类数据包数;第m个轮询周期中在所有的切换时间内到达站的2类数据包数;服务员在所有站服务1类数据包的停留时间内到达站的2类数据包数;服务员在各站至多服务一个2类数据包的服务时间内到达站的2类数据包数;减去第m站有可能已经服务了的一个数据包。

2类数据包队长分析1类数据包队长平均轮询周期

平均轮询周期应为所有切换时间、各站所有1类数据包的服务时间和每个站至多服务一个2类数据包的服务时间之和:

数值计算与分析

随着1类数据包到达率的增加,平均队长不断增加,而且2类数据包到达率的增加对平均队长影响很小,数值计算与分析图3表明2类数据包的到达率对平均轮询周期的影响也很小。所以1类数据包的到达率对轮询周期影响较大,这和本文的服务策略相一致。数值计算与分析当轮询终端的数量增加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