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护理工作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影响_第1页
妇科护理工作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影响_第2页
妇科护理工作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影响_第3页
妇科护理工作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影响_第4页
妇科护理工作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妇科护理工作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影响

Summary:目的:在患者护理中,对持续质量管理的管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筛选2019~2021年间,74位患者的护理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持续质量管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对照组),探究患者护理满意率以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论证持续质量管理影响。结果:在不同护理干预下,各项参数差异p小于0.05,观察组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安全为32.31±1.52、28.65±1.83、30.22±1.69,对照组为21.16±1.15、23.21±2.63、25.69±1.15,差异P<0.05。探究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33(89.18%),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26(70.27%),差异P<0.05。结论:在护理中,采取持续质量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Keys:持续质量管理;临床护理工作;应用效果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护理质量的要求变得更高,在临床护理中,需要对患者使用更为妥善的护理干预手段,更加耐心地为患者提供服务,使患者的身体健康得到保障。所以,本次对持续质量管理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更多的选择。1资料与方法1.1基线资料在2019.01月~2021.12月就医患者中,选择74位患者观察,观察组病患37位,年龄在(6岁~62岁)之间,均位年龄(33.69±1.59)。对照组病患37位,年龄在(7岁~65岁)之间,均位年龄(35.58±2.03)。患者选取的标准为:患者不存在精神类疾病,意识清晰,知晓研究内容,同意参与。1.2护理方式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使用持续质量管理,具体管理内容如以下:①首先医院需要建立质量管理小组,小组成员负责开展质量持续管理工作,根据医院的实际工作情况以及患者本身的情况,制定相关管理措施,组织护理医务人员开展理论学习以及实践工作,帮助护理人员转变自身的护理服务观念,将患者作为护理中心,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对待患者需要做到一视同仁,以鲜明、公正的工作作风为患者服务,在护理过程中,加强无菌操作规范的培训,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②护理人员考核,为提高护理质量,需要定期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以及技能水平进行考核,对于考试不合格的患者需要进行培训学习,提高患者的操作技能,每个季度开展一次护理技能竞赛,使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提高,激发工作热情以及工作积极性。③对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归纳分析,将总结后的问题,汇报负责人,并且在定期的会议总结中,对上一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找到根本原因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整改。④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工作,注意患者病房温度,不可过高或过低,湿度保证在50%~60%,定期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清洁,每周进行一次病房消毒工作。⑤分析评估患者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例如高龄、药物过敏、滑倒、坠床、情绪波动等,结合评估结果和危险因素,加强病房环境管理工作,增设洗手间扶手;制作清晰的风险警示牌,粘贴在患者容易发生风险事故的地方。护理人员要强化对手术患者、老年患者、精神异常患者等的关注,保证患者身边24h内有陪护。加强对患者的安全教育,提高患者的安全风险意识等。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加强管理,实施护理文书规范化管理,每日定期抽查病历,保证护理文书内容清晰、完整,对书写不达标者加强培训与指导。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切实保护好自身和患者的合法权益。。1.3评价方式分析两组患者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探究持续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使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满意率以及护理质量进行评估。护理质量从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安全三个方向进行考虑,总分为100分。1.4统计学处理对患者参比数据进行系统性观察,SPSS20.0处理数据,(%)进行定量数据分析,通过卡方检验,证明P<0.05,则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s)进行数据正态分布分析,P<0.05,则数据具有统计差异。2结果2.1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将护理满意度进行组别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为十分满意的患者有17位,满意程度为基本满意的患者位数为16,满意程度为不满意的患者人数有4人,护理满意度为33(89.18%)。对照组护理满意程度为十分满意的患者有13位,满意程度为基本满意的患者位数为13,满意程度为不满意的患者人数有11人,护理满意度为26(70.27%)。数据差异P<0.05,统计表格数据为以下:2.2患者护理质量对比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观察组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安全为32.31±1.52、28.65±1.83、30.22±1.69,对照组为21.16±1.15、23.21±2.63、25.69±1.15,数据差异明显,P<0.05,3结论近些年来,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在接受诊疗时会对治疗水平方面提出较高的要求,同时医院要积极的响应其需要,稳步提高各项护理服务的质量,在持续改革发展阶段,创新管理模式,在医院病区当中要合理妥善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式,这样才会让护理的质量变得更高。在当前的护理管理模式当中,持续性改进护理管理的质量是较为盛行的一类管理方式,其开始被广泛的推广到我国医院当中,其取得的疗效十分的显著,其模式在使用时主要是借助过程持续性改进以及预防性改进两类形式,帮助其在护理阶段出现问题并及时的解决问题,有效减少医疗风险的概率,让该时期的医患关系能够得到缓解。妇科护理过程中经常存在护理风险,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就容易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引起医疗纷争,影响医院的声誉。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及时识别护理潜在风险,并给予全面防范与控制,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和和谐护患关系构建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临床护理质量判断标准为患者的预后情况以及身体恢复情况,如果护理质量较低,就会导致患者发生医患纠纷,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持续质量管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效果。常规护理效果有限,无法达到临床护理工作需要,通过持续质量管理,医院自行成立管理小组,能够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制定相关的工作质量,使护理人员按照要求进行护理工作,学习护理理论知识,按照护理操作规范开展工作,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意识得到显著的提高,通过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可以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素养,增强工作积极性,对护理期间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阶段性优化找到解决措施,弥补护理缺陷,防止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而且,通过病房管理可以使患者的治疗舒适性提高,根据患者的护理意见,对现有护理工作内容进行调整,护理针对性更强,服务效果更为优异。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质量改进,明确护理人员的岗位责任以及护理工作内容,避免繁琐的工作环节造成护理失误。综上,在患者护理中,对患者采取持续质量管理,能够得到优异的护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Reference[1]戴碧茹,欧阳庆.持续质量改进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9):145-146.[2]梁茂菊.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