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古诗三首 《题西林壁》 课件 (共17张PPT)部编语文四年上册_第1页
9 古诗三首 《题西林壁》 课件 (共17张PPT)部编语文四年上册_第2页
9 古诗三首 《题西林壁》 课件 (共17张PPT)部编语文四年上册_第3页
9 古诗三首 《题西林壁》 课件 (共17张PPT)部编语文四年上册_第4页
9 古诗三首 《题西林壁》 课件 (共17张PPT)部编语文四年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期:20XX.01.019古诗三首二

题西林壁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创作背景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景色优美。在江西省北部,紧靠九江市区南端,有一座享誉古今中外的名山,它就是山清水秀的庐山。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北枕滔滔长江,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介于东经115°52′—116°8′,北纬29°26′—29°41′之间,长约25千米,宽约10千米,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断块山。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自古命名的山峰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最为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美誉。北宋时期,由于雕版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诗人们就把诗写在墙壁上,就像我们现如今的作家把作品发布在互联网上一样。我们把这些诗称为“题壁诗”。题西林壁⑴横看成岭侧成峰⑵,远近高低各不同⑶。不识庐山真面目⑷,只缘身在此山中⑸。词句注释⑴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又称乾明寺,位于江西庐山七岭之西。⑵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⑶各不同:各不相同。⑷不识:不能认识,辨别。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⑸缘:因为,由于。此山:这座山,指庐山。白话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题西林壁⑴横看成岭侧成峰⑵,远近高低各不同⑶。不识庐山真面目⑷,只缘身在此山中⑸。谁能说说你读到的画面是怎样的?我看见庐山横着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着看是高高挺立的山峰。题西林壁⑴横看成岭侧成峰⑵,远近高低各不同⑶。不识庐山真面目⑷,只缘身在此山中⑸。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诗人已经看到庐山这么多不同的景色了,为何它还说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他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所能见到的只是庐山的局部。那该站在怎样的角度才能看清庐山的全貌呢?应该跳出庐山,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俯览整个庐山。所以诗人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⑴横看成岭侧成峰⑵,远近高低各不同⑶。不识庐山真面目⑷,只缘身在此山中⑸。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说说你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理解。诗句表面意思是:不明确庐山真正的样子是什么,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啊,看不到它的全貌,而庐山实际上从每一个角度看,都会看到不同的景象。诗句内蕴含的哲理是:认识事物要从客观出发,要对事物有全方面的了解再下判断,不能盲目做判断。今天我们学习了宋代诗人苏轼写的一首题壁诗,也是哲理诗,不仅了解了作者笔下庐山的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