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的细节描写 论文_第1页
浅谈作文的细节描写 论文_第2页
浅谈作文的细节描写 论文_第3页
浅谈作文的细节描写 论文_第4页
浅谈作文的细节描写 论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浅谈作文的细节描写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学生作文实例探究细节描写的运用方法,试图归纳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如何进行细节描写的相关指导。作为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平时积累,鼓励学生讲真话,同时要引导学生不断修改作文,以达到有血有肉,鲜活灵动的目的。关键词:细节描写微积累真实现代生活,“微”字大行其道、炙手可热,微博、微信、微课、微电影……看似微小,实则影响力巨大。在中考作文指导中,应该以细节描写为抓手,变粗放式教学为精细化指导。何谓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在事件发展过程中对特定节点下的人物、环境进行细致描写。就写作而言,深刻的立意,好的开头和结尾,巧妙自然的过渡,大胆丰富的想象,新颖独特的见解等等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学生平时写作和考场作文最突出的问题还是内容空洞,语言苍白,泛泛而谈,通篇没有语言亮点。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没有掌握细节描写的基本方法,没有养成作文时进行细节描写的好习惯。细节彰显作品价值,好文章离不开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李准曾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下面结合学生习作实例,说一说细节描写的手法运用。 学生习作一:

我照着镜子,突然发现镜中的那个姑娘竟然脸色泛黄,嘴唇干燥,嘴角起泡,头发乱蓬蓬地顶在头上。《九年级二三事》

这一片段对每天投身书海,奋力迎战中考的自己进行了描写,因为仅用“脸色泛黄” “头发乱蓬蓬”几个形容词来形容自己憔悴的样子,显得单调而感染力不足。“嘴角起泡”

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加入动作的细节描写丰富形象:

我照着镜子,看见镜中的那个姑娘眼睛里有了血丝,眼睑下有了淡青色的痕迹,眯着眼睛任由嘴巴一张一合配合着牙刷一上一下,脑袋一沉一沉,困得差点磕在洗漱台的 1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一角,却还在那最后的一丝清明里努力回忆比热容的定义。这样的升格作文不仅有外貌上倦容,而且困得连眼也不肯睁,嘴巴的“一张一合”脑袋“一沉一沉”动作上的细节也展现无遗。“情郁于中而行之于外”,动作是人物的情感性格的流露,来自于作者的真切的生活体验。在这样的细节中,最容易使读者与作者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因而也最容易感染读者。 学生习作二:

这是我第一次端详父亲的手。这是一只怎样的手啊!粗糙,没有光泽,上面布满老茧。抚摸着父亲的手,我禁不住流泪了。《父亲》

这一片段对父亲的手进行了描写,因为仅仅用了“粗糙”“没有光泽”“布满老茧”几个词来形容父亲的手,所以“流泪’就显得苍白无力,因而不足以体现父爱的深沉。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加入这样的细节描写:

抚摸着父亲的手,我禁不住流泪了。泪眼朦胧中,我看到了这只手的每一条沟壑里都盛满了我的欢笑,更盛满了父亲的艰辛。我看到了这只手的每一寸肌肤上都刻满了风霜雪雨。我将这只手放在耳畔,在每一个老茧上都能听到岁月磨砺的声音。这样的改写赋予“手”更多的内涵,更能打动人、感染人。如何做到的呢?细节描写需要将细节放大,然后进行具体刻画。就像影视作品中的特写镜头,将重要情节定格,放大,或突出动作,或描摹其表情,或展现心理历程。改写的片段捕捉了“手”这一细节,然后用特写镜头的形式将手的掌纹、肌肤、老茧进行细腻描绘,极力渲染这只手历经的沧桑,表达作者感恩父亲、心疼父亲的情感。 学生习作三:

与母亲争吵后,我赌气走出了家门。幽静的小路上,只有我的身影在徘徊。月亮升起了,一阵风吹来,我禁不住有一丝的凉意。《月光下的母爱》

这一片段写了自己与母亲发生争吵后,独自徘徊在街上的情形。作者有意识的抓住了“月亮”、“风”这一细节点进行了描写。但是,描写的细腻程度显然不够,不能烘托人物的心情。我们可以这样描写:

月亮升起来了,洒下清冷的光。银色的月光穿梭在道旁的树丛中,将我的身影裁剪的时而长,时而短。一阵风吹来,树影婆娑,叶片沙沙作响。它们也像我一样孤独无助吗?还是母亲在唤我回家?2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改写后的片段,将月亮、风这两处环境进一步细化,加入了具体可感的描写,做到了情景交融。因此,细节描写,要巧借自然的环境,来表现人物或情节。如写“爱”的文章,我们可以在记叙事件,如父亲为母亲轻理发丝时,特意加上一个相应的环境描写,如一段夏日的阳光从香樟叶片的缝隙撒落,菊花茶的香浸满整个身体,精彩地将父亲和母亲之间那柔和的亲昵烘托的格外美丽。改写的片段,加入了月亮与风的环境描写,同样很好的烘托了人物的心情。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呢? 一、多观察、微积累

实践证明,只有善于观察才能把文章写得生动形象。观察,不要以为精彩的场面,感人的事例才值得观察。其实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情一景,父母兄弟的生活习惯、工作学习,老师同学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由动态到静态,由个体到群体,都是观察的对象。同时只有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才能做到厚积薄发,写出有血有肉的作文来。观察到的现象要做记录,这样的“微积累”需要敏锐的视角、广阔的视野,还要讲究随机性。我的一个学生在写“母爱’这一题材时,有这么一段话:我是个心高气傲的女孩,什么都想得到最好的。我不止一次地在母亲跟前絮叨,“我要念马鞍山二中”,“我要考最好的大学”甚至大放厥词地说道“我要留学”。母亲沉默不语,半天才吐出“女儿,你跑那么远,妈妈怎么办?”最后小作者明白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个道理。虽然这只是日常生活中极其容易被忽视的小细节,但是写出来确实感染力十足,容易打动读者。当然观察和积累不应该仅仅是生活,还应注重媒体的濡染作用。所以我注重和家长沟通,提倡学生每天收看新闻类节目,节假日收看《人与自然》《高端访谈》《今日说法》等节目。这些节目信息量大、知识性强,学生若用心感悟,深入思考,不但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而且可以激活思维。 二、让学生写真实,符合生活逻辑

真实是细节描写的前提。学生所写的细节描写一定要尊重客观生活实际,绝不能凭空想象。比如有的同学在写文章时,为了突出某个人的精神境界,人物语言不符合人物身份,其结果,这个人物形象会大打折扣。比如我的一个学生在写母子俩吃牛肉拉面的事情,挑出牛肉给孩子也就罢了,居然眼巴巴地看孩子吃,回家躲在厨房啃馒头。这 3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样失真的细节是禁不住推敲的。当然这并不是说细节描写必须和生活原型一模一样,它的真实在于符合生活逻辑。例如:刘姥姥到了大门前石狮子旁边只见满门口的轿马。她不敢过去,掸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溜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她只得蹭上来问:“太爷们纳福。”——体现了身份的卑贱和地位的低下。例如在《水浒传》中——宋江问阎惜娇:大姐,你白天都在做什么?阎惜娇:我干什么?我左手拿一个蒜瓣,右手拿一个杯子,我咬一口蒜瓣喝一口凉水,咬一口蒜瓣喝一口凉水,从东边走到西边,从西边走到东边。这一段文字很朴素,但是却活画人物无聊的状态。正如朱自清提倡的那样,“用笔如舌”,拒绝浮夸,抱朴守真的细节才是有感染力的细节。 三、对学生习作反复诱导,不断修改

让学生进行细节描写,这要求本来就是极高的。我们教师不能企求学生速成,要对学生不断进行诱导,让他们练习中反复修改。例如:甲:父亲从裤兜里掏出一个杏子,把杏子给了妹妹。乙:父亲擦把汗,手笨拙地伸进瘪瘪的裤兜,费力地摸索出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他提起袋子一角小心翼翼地往手心里倒,骨碌一下滚出一个黄澄澄的大杏子。父亲用手掌托着这颗孤独的杏子,仿佛托着一座巍峨的大山,手微微有些颤动,好大一会才嗫嚅着说:“活难寻……没挣下钱……生了病……买了一颗……好赖尝一点……”说着父亲把杏子给了妹妹。《麦黄黄,杏黄黄》

我们还可以找出一些学生的习作,先让学生讨论,让学生们说出自己对这一情节的扩展;接着让同学们抓住最能体现中心的一些细节,综合起来,最后让同学对前后的习作进行对比。学生们就会发现,修改后的情节描写比修改前的形象、生动多了。这样经过不断练习,会慢慢的摸索出进行细节描写的方法。总之,风景常在细微处。真实的富有特征的细节描写,来自作者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深刻的分析和独立的思考。学生平时要多观察,多分析,多思考,注意捕捉富有特征的细节,再加以提炼,这样才能使作文生动形象,给读者以真切的感受。当然,一篇作文不是时时处处皆需细节,当简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