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神奇的克隆同步练习答案_第1页
五年级神奇的克隆同步练习答案_第2页
五年级神奇的克隆同步练习答案_第3页
五年级神奇的克隆同步练习答案_第4页
五年级神奇的克隆同步练习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年级神奇的克隆同步练习答案

神奇的克隆同步练习答案

一、读拼音,写汉字。

例薯嫁饲率诱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

1.hǎomú

2.bīnyǎnzhuó

3.xùchù

三、比一比,读一读,再组词。

饲养伺候隆重窟窿繁殖植树效率率领

四、请用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1.如果……就……

2.因为……所以……

3.即使……也……

4.不仅……还……

五、课文直通车。

1.(1)用通俗的故事来解释抽象的“克隆”,这样方便读者理解。

(2)示例:当我们刚刚出现的时候,妈妈的肚子是我们的避风港,我们会在里面健康的成长,等到我们有足够的力量去迎接世界史,我们就会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鲸鱼也是这样的。

2.(1)特殊含义,词语变得生动、形象。“制造”——克隆配件——器官装配——移植

(2)①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大量气体给地球穿上厚厚的“棉袄”,那就是大气层。②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星球,它没有固定的“心脏”。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无性繁殖人工培育克隆动物

2.培育优良畜种和生产试验动物;生产转基因动物;生产人胚胎干细胞用于细胞和组织替代疗法;复制濒危的动物物种,保存和繁衍动物的资源。弊端:在理论上,克隆技术还很不成熟;在实践中,克隆动物的成功率还很低,对伦理道德的冲击和公众对此的强烈反应也限制了克隆技术的应用。

3.克隆技术有利有弊,我们要善于开发利用他有益的方面,避免存在的问题。

神奇的克隆课文

《西游记》里的孙大圣,紧急关头常常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这当然是神话,不过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那就是孙悟空能够快速地克隆自己。

我们知道,高等动物一般要通过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才能繁殖后代,人们把这种繁殖叫做有性繁殖.换句话说,每只动物都有自己的爸爸妈妈.如果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就叫无性繁殖,也称克隆。

许多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例如,从一棵大柳树上剪下几根枝条插进土里,枝条就会长成一株株活泼可爱的小柳树;把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种进地里,就能收获许多新鲜的马铃薯;把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不久就会生根,长成新的仙人掌……此外,一些植物还可以通过压条或嫁接培育后代.凡此种种,都是植物的克隆。

一些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

那么,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从20世纪开始,科学家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1996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轰动了当时的科学界.科学家借用一名乡村歌手的名字,给这只克隆羊起名为”多利”。

克隆技术是一项可以造福于人类的科技成果。

人们将克隆技术与其他科技成果结合,可以根据需要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也可以培育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大大提高饲养效率。

克隆技术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种,让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免遭厄运,从而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

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神奇的克隆》的教学设计

教学思考:

1.教学第一环节激趣。目的三个。一唤醒旧知,新旧建立联系;二创设陌生感,激发探究欲望;三为精读教学做好铺垫。

2.扫除障碍,整体感知。重实践(学生自主学习);重生成(教师相机检查和纠偏提升)

3.精读感知。重理趣。说明文特色何在要点和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方法使用适合才是最好,不同阅读对象,采用不同说明方法。

4.识字写字。重规律,教师点拨,学生实践。

教学内容:

1.读准7个三类和3个二类生字词的读音,理解克隆、有性繁殖、无性繁殖、压条、嫁接、濒危、濒临等词语的意思,以及“制造”、“配件”、“装配”在语境中意思。

2.课文内容的概括与划分。

3.体会“克隆”的奇妙。

4.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

5.课文的说明顺序。

6.课文中说明方法的运用。仿写。

教学目标:

1.读准7个三类和3个二类生字词的读音,理解克隆、有性繁殖、无性繁殖、压条、嫁接、濒危、濒临等词语的意思,以及“制造”、“配件”、“装配”在语境中意思。

2.通过自读文本了解克隆的奇妙、自然界的植物、单细胞微生物和高等动物的克隆现象及克隆的、发展、成就、意义及前景。

3.掌握说明文的一般特点和常用的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收集与克隆技术相关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一、谈话导入

1.板书“克隆”,教学生字“隆”,提醒注意“生”上的有一小短横。

提问:通过预习你了解了有关课文的哪些知识

(“克隆”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新鲜的词,课前引导学生多渠道收集有关资料,不仅能拓展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课前交流,一是展示学生课前所获,相互补充,增大信息量,更是增强自主探究的自信与兴趣。)

2.板书“神奇”,神奇是什么意思克隆有何神奇之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字音。

2.讨论课文内容及条理。

3.交流。

(1)指名读课文,随文正音和理解词语意思,说一说每一小节的大致内容。

(2)指名给课文分段,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

(3)归纳小结: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引导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三、进入文本,归纳方法。

1.默读1、2两小节,思考:什么叫克隆

2.交流。

3.整理说明方法:这两小节运用怎样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克隆的相关知识的

(1)举例子:悟空拔一把毫毛能变出一群孙悟空,这就是克隆。

(2)下定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