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诗歌阅读(4)-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1页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诗歌阅读(4)-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2页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诗歌阅读(4)-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3页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诗歌阅读(4)-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4页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诗歌阅读(4)-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诗歌鉴赏(4)——诗歌的表达技巧李春贵“表达技巧”是诗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阐述观点所采用的各种手法。“表达技巧”是个广义综合概念,它有时与“艺术特色”“表达特色”“艺术技巧(手法)”等概念是同义词。一般认为,“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分别是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艺术构思。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各种艺术技巧,分析其艺术效果,评析其对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艺术构思的辨别及赏析。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晓至湖①上[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③。(选自《清诗选》)【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答案】

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听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余杭四月[元]白珽[tǐng]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①颔联运用了映衬(衬托,对比,烘托,渲染)、列锦的表现手法;②映衬类:朱、青,绿,白,颜色明丽喜人,相为映衬,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之情;

或列锦类:颔联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地将乡间独特物象樱桃,豆,草,鹅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春意盎然的图景,烘托静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游的情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烘托、想象、联想、虚实结合、象征、白描、先抑后扬、远近结合、用典、借景抒情……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排比、对偶、夸张、借代、反问、设问、反复。(通感、列锦)结构方式:过渡、照应、开门见山、制造悬念、点题语言风格(特色):语言精练,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形象,词语丰富多彩,优美抒情,含蓄蕴藉,地方特色艺术手法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试题。月圆①【唐】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

②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③未缺:指月圆。④列宿:指众星。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案】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的清辉,是实写。故园桂花正该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盼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秋夜纪怀

[宋]陆游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注]①明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答案: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秋思

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阅读下面的诗,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主题的。夜雪

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一,从“衾枕冷”写,写被子、枕头的冷,反衬雪之大,这是从触觉的角度来写。二,从“窗户明”来写,这是视觉所见,雪越大,就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反映雪也就越大。三,从“折竹声”来写,是听到的,雪大,积压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折竹声”自然烘托雪大。月夜

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试分析这首诗的写法

全诗别出心裁,言在彼而意在此,将诗人自身对妻子的思念之情通过想像妻子思念他的情景,虚实结合,拓展了诗歌的艺术空间,从而更加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的思乡之情。田家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分析这首诗的写法

全诗运用白描和对比的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闺怨

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先扬后抑,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分析这首诗的写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试题。村行①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注:①宋淳化二年(991)作者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在商州一年多的时间里,写了不少山水诗,《村行》是其中的一首。诗歌的颔联运用了哪些写景手法,请简要赏析。(1)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诗句第二联先写万壑之中的天籁之音,再写无语立斜阳的数峰之静,以动衬静,突出秋日山野之寂静;(2)视听结合。第二联上下句分别从听觉与视觉方面下笔。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这是耳闻;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这是目睹。这里“有声”与“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数峰无语”,突出数峰的宁静(或“静态美”)。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试题。野泊对月有感①周莘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欲问行朝③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③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请结合全诗赏析首联的作用。①点题。出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内容,对句点明“野泊”的原因。②奠定全诗情感基调。出句一个“乱”字已显出诗人对荒乱时世的感慨,对句中的“逋逃”则传出漂泊无家的愤激之情。③统领全诗,引出颔联和颈联。颔联紧承首联出句,进一步写望月所见所闻;颈联则紧承对句,抒发怀归之情。④呼应尾联,尾联所写的兵荒马乱的情景正与首联“乱”字遥相呼应。(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试题赠曹雪芹[清]敦敏碧水青山曲径遐,薜萝门巷足烟霞。寻诗人去留僧舍,卖画钱来付酒家。燕市狂歌悲遇合,秦淮残梦忆繁华。新愁旧恨知多少,一醉酕醄[máotáo]白眼斜。【注】酕醄:máotáo,大醉的样子。首联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结合诗歌作简要赏析。

首联采用了烘托的手法。虽然曹雪芹居所简陋,但所处环境极优雅:绿水青山,曲径通幽,门上墙上攀缘着绿色的薜萝,烟霞氤氲而生,宛如仙境。这两句通过写景烘托曹雪芹住宅环境之幽雅,进而以环境之美烘托曹雪芹人格之美。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试题乌夜啼李白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机中织锦秦川女①,碧纱如烟隔窗语。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注】①秦川女:晋窦滔妻苏氏。苻坚时滔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织锦秦川女的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①以归乌夜啼渲染氛围,为下面表现织锦秦川女思亲念远的孤苦作铺垫。②化用窦滔妻苏氏织锦赠回文诗的典故,使织锦秦川女思念丈夫的情感内涵更加浓厚。③“隔窗语”或“停梭帐然”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