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室开展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以及降低不良事件的影响_第1页
血透室开展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以及降低不良事件的影响_第2页
血透室开展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以及降低不良事件的影响_第3页
血透室开展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以及降低不良事件的影响_第4页
血透室开展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以及降低不良事件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透室开展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以及降低不良事件的影响

[Summary]目的探讨血透室开展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以及降低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来我院血透室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10月以前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均接受血透室常规护理;2019年10月及后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均按照血透室流程管理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科室各项护理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透室开展流程管理能明显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水平,有效降低临床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Keys]血透室;流程管理;护理质量;不良事件[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ofprocessmanagementinhemodialysisroomonimprovingthequalityofnursingserviceandreducingadverseevents.MethodsAtotalof100patientswhounderwentmaintenancehemodialysisinourhospitalfromOctober2020toOctober2022wererandomlyselectedastheresearchobjects,and50patientswhowereadmittedbeforeOctober2019wereselectedasthecontrolgroupandreceivedroutinenursinginthehemodialysisroom.Atotalof50patientsadmittedinOctober2019andlaterwereselectedastheobservationgroup,andallofthemreceivednursinginterventionaccordingtotheprocessmanagementofhemodialysisroom.Thenursingqualityscoresandadverseeventswere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ResultsAfternursingintervention,thenursingqualityscoreof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andtheincidenceofadverseeventswas6.00%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20.00%),and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sTheprocessmanagementofhemodialysisroomcansignificantlyimprovethequalityofnursingandeffectivelyreducetheoccurrenceofadverseeventsinclinicalpatients.[Keywords]Hemodialysisroom;Processmanagement;Qualityofcare;Adverseevents

血液透析是目前临床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用手段,并获得了临床患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然而研究发现由于血液透析治疗需要长期开展,不仅容易造成患者有较大风险发生感染,而且还会导致患者的治疗中出现各类不良事件[1-2]。护理干预是血液透析患者的重要保障措施,但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根据症状进行护理,因此缺乏一定的程序性而备受诟病[3]。流程管理是现代临床护理干预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种具有条理性、程序性、稳定性和完整性的流程干预措施,虽然最早起源企业的业务流程,但能够使得护理人员在清晰工作流程的前提下,达到护理目的[4-5]。为进一步评价血透室开展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以及降低不良事件的影响,本院开展了此次专项研究,现将相关内容进行整理、总结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来我院血透室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10月以前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10月及后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病例纳入标准:①入组病例均经临床诊断明确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均于我院接受规律血透维持治疗,血透时间>3个月;②患者病情稳定,意识清醒,沟通及认知能力良好;③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恶性肿瘤、出血倾向、全身感染、精神疾病史、沟通障碍及拒绝接受本研究者。其中观察组患者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26~76岁,平均年龄(47.58±6.37)岁,肾衰竭病因:紫癜性肾炎2例,糖尿病性肾病14例,痛风性肾病11例,梗阻性肾病23例,透析时间(13.26±4.34)个月;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27~74岁,平均年龄(47.38±6.54)岁,肾衰竭病因:紫癜性肾炎3例,糖尿病性肾病13例,痛风性肾病13例,梗阻性肾病21例,透析时间(13.12±4.26)个月。两组患者在以上性别、年龄、肾衰竭病因、透析时间等一般资料差异比较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患者均接受血透室常规护理,具体包括血压监测、体重测量、健康宣教、透析液配置及更换、透析参数设置、饮食及并发症防护等。观察组均按照血透室流程管理进行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2.1完善管理及培训机制科室依据《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相关内容,结合我院血透室实际情况及护理管理目标,规范并优化了血透室消毒、隔离等管理制度,进一步对透析机使用、上下机及管路预充等血液净化流程进行了细化管理。为了加强科室护理人员对优化后的血液净化管理制度及流程进行熟悉,科室定期进行开展线上或线下安全知识培训、血液净化流程技能培训、月度护理总结会等以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及护理水平。1.2.2完善知情同意书,加强医患沟通,

为了强化患者的知情权,科室依据患者疾病及治疗特点对知情同意书做了适当优化,特别增加了创伤治疗及透析机复用等知情内容。依据患者的个体病情及透析时间,定期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帮助患者正确认知透析治疗期间可能存在的不良事件,强化患者治疗及护理依从性,增强自我护理意识及技能。1.23建立患者识别及查对体系临床护理人员应认真核对患者的病历信息及透析方案,检查主治医师签名情况,做好个人物品、透析器等编号管理,认真核对透析各项参数以确保透析器标识及透析参数一一对应且准确无误。1.2.4强化防感染机制强化透析室环境及物品卫生管理,专人定期通风、清扫、消毒,做好各项医疗物品的分区管理及处置,提高护理人员无菌操作及手卫生意识,最大程度降低临床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1.2.5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反馈与讨论科室特别选拔并成立了质量控制小组,小组定期对科室护理人员透析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收集、整理、归类,通过组织专题会议进行讨论、总结及优化;同步建立绩效考核机制,以提高临床护理人员规范操作责任意识及主观能动性。1.3评价指标采用护理质量评分表对两组服务态度、无菌操作、护理技术、沟通能力、仪器操作等护理质量项目进行评分,每项满分100分。统计并比较两组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具体包括留置导管下机拔针次序错误、穿刺针与管路接错位漏血、管路夹子忘记开关、参数设置错误、穿刺针脱落、旁路接错、拔针后按压出血、透析液污染等,其中透析液污染以无菌注射器采集不同采样点水标本和透析液标本送检细菌培养结果为准。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版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n或%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干预前后科室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科室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s)分组例数服务态度无菌操作护理技术沟通能力仪器操作观察组5097.57±2.4298.25±1.1398.14±2.5097.22±1.0298.17±2.13对照组5087.45±6.2388.66±8.1288.63±6.1488.77±6.4588.93±6.04t10.7078.27110.1449.15010.202P0.0000.0000.0000.0000.0002.2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例,(n,%)]分组例数留置导管下机拔针次序错误穿刺针与管路接错位漏血管路夹子忘记开关参数设置错误穿刺针脱落旁路接错拔针后按压出血透析液污染不良事件总发生率(%)观察组50101010003(6.00)对照组501211211110(20.00)2P3讨论血液透析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不仅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还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而随着患者对透析质量的高要求,也使得血透室临床护理干预的研究也成为临床的热点问题。但血液透析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患者本身体质较差,免疫力较低;另一方面则由于血液透析过程中操作不当以及反复输血;则会导致患者容易出现院内感染,从而导致患者对护理措施产生不满。侯晓华[5]等为了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出利用五E模式多方位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其目的是确保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匡玲[6]等在研究中认同长期血透会对患者的生化指标产生影响,因此主张应当利用个案管理护理,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方案来提高生活质量。上述研究充分说明了血透室护理干预措施的创新和发展对提高治疗效果以及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均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本研究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血透室患者大多病情较为稳定,且长期执行血透治疗的相关操作,让患者以及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事件的防范意识产生倦怠,从而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7]。尤其是护理人员在执行相关护理干预措施中,为节约时间或凭借经验操作,对护理流程的执行效果差强人意,也为风险事件的发生埋下了隐患[8]。为此,本研究提出了加强流程管理,有效确保护理人员在执行护理操作过程重视流程、执行流程的规范性,而且通过对各个流程进行标记和完成,将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规避[9]。故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护理人员在遵循流程管理的前提下,能够对护理操作的质量和效果进行严格的执行和评价,从而确保了护理质量[10]。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这在曾冬梅[11]等的研究结果中也获得了相一致的结果,分析原因在于流程管理的制定本身具有系统性、整体性,使得护理人员的操作更加标准和循序渐进;而且整个过程中护理人员还能够根据各个流程的特点而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得当且具有预见性,因此有效避免了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12]。

综上所述,血透室开展流程管理能明显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水平,有效降低临床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ference】[1]匡玲,温贤秀.个案管理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化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0,17(6):106-110.[2]李晓慧,党慧莲.预防性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及血栓形成率影响分析[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2):168-169.[3]白桂林.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贵州医药,2019,43(11):1847-1848.[4]吴春霞,易富敢,任智军,等.血液净化标准化操作规程在非洲尼日尔综合示范医院血透室中的运用效果[J].广西医学,2020,42(10):153-155.[5]孔丽.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