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鉴定学培训幻灯片第1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一、中药鉴定学的含义和任务中药鉴定学:是鉴别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学习中药鉴定学的目的要求:掌握中药鉴定的方法熟悉中药鉴定的程序了解中药鉴定的依据第2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中药鉴定的主要任务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袓国药学遗产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研究和制定中药规划规范化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品种与质量的关系中药的真伪实指中药的品种,中药的优劣乃指中药的质量。中药的品种问题直接关系到中药的质量,品种正确是保证中药质量的前提。常见伪品的种类:掺伪品,混淆品,劣质品,代用品,人工合成品,培育品。第3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造成中药材品种混乱的原因
本草著作对药材形态论述过于简单;药材外形相似,造成错认错采;正品药材供不应求时,常有代替品出现;各地习惯不同而出现地方习用品种;医药脱节,药不对症;弄虚作假,以假乱真;药材别名、地方名多而含糊,且与植物名界限不清。第4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伪品的三种来源:1、常见伪品:中药材的劣品、地方习惯称呼造成的同名异物及混淆品。2、掺伪(杂)品:由于价格、重量等造成的掺伪(杂)品。3、伪制品:人为非法加工的某种中药材的仿制品。(地地道道的伪品)第5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同名异物
土荆皮:为松科植物金钱松的干燥根皮或近根树皮;广东使用的“土槿皮”,为桃金娘科植物水翁的树皮(其花为广东常用中药水翁花)另一种“紫荆皮”为大戟科植物余甘子的树皮(其果实余甘子《中国药典》收载)。王不留行:
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干燥成熟种子,广东不习用《药典》收载的王不留行;而习用桑科植薜荔的隐头花序(或果)及花托(俗称果壳)作“王不留行”。应称为“广东王不留行”或“薜荔”。第6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天仙子:
为茄科植物莨菪的干燥成熟种子。广东不习用,广东习用的天仙子,为爵床科植物水蓑衣或其变种大花水蓑衣的种子,应称为“南天仙子”。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细柱的干燥根皮(俗称南五加)。广东少用或不习用,而广东习用的“五加皮”为同属植物藤五加(红毛五加)等的茎枝皮,习称“南五加”、“刺五加”、“川五加”,应称为“川五加”。注:《药典》收载的刺五加,为同属植物刺五加的根及根茎或茎,功效与五加皮不同。另《药典》还收载香加皮(有毒,俗称北五加),功效与五加皮相似,但植物来源不同。第7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白头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广东不习用,而习用《药典》收载的蔷薇科植物委陵菜(广东曾称“北紫草”)作“白头翁”,应按《药典》名称更正,或暂加别名“广东白头翁”。络石藤: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的干燥带叶藤茎,广东不习用,而习用茜草科植物匍匐九节的带叶茎枝,别称“穿根藤”、“伸筋藤”。应称为“广东络石藤”或“穿根藤”。(注:某些地区或省区有用桑科植物薜荔和瓜藤作“络石藤”用,也应注意纠正。)第8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海风藤:为胡椒科植物风藤的干燥藤茎,广东不习用,而习用木兰科植物异型南五味子的藤茎,应称为“广东海风藤”。绵马贯众: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的干燥根茎及叶柄残基,广东少用。广东习用的“贯众”为乌毛蕨科植物乌毛蕨及同科植物苏铁蕨的根茎,应称为“广贯众”或分别称为“乌毛贯众”、“苏铁贯众”。第9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侧柏叶~~商陆——南星~~紫花地丁——积实~~丝瓜络——南鹤虱~~
……
江南侧柏姜商陆虎掌南星广地丁粤积实粤丝瓜络华南鹤虱
其他第10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混淆品伪苍耳子:刺果甘草的果实(内果仁呈扁形,刺细长而直)。正品苍耳子全体有钩刺。
东北苍耳子(蒙古苍耳子)果实较大,顶端两刺较粗、分离。第11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伪山栀子:水栀子,又称大栀子,为大花栀子的干燥果实。与正品主要区别为果大,长圆形,棱高。据中检所张继老师口述:山栀子与水栀子在植物来源上并无区别,野生与栽培的关系,但水栀子只作工业无毒染料用。第12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伪番泻叶:为夹竹桃科罗布麻叶。叶片大、颜色深、叶缘有细齿(有浅沟纹)。正品为等面叶,先端急尖,全缘,叶基不对称(豆科特征)。注:商品中常掺有泥沙增重。第13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伪槐花:有洋槐花,区别为颜色稍白,单体雄蕊。正品颜色发黄,雄蕊二体(9+1)枚玳瑁:背甲呈瓦片状,中间厚,四周薄。伪品海龟的背甲镶嵌排列盾片。第14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柏子仁:掺杂有炒黄的大米浇上植物油后拌匀八角茴香:增重而掺有水。偶有九个角。山茱萸:往以为掺有大量果梗而不合格金银花:拌加有面粉蒲黄:掺入粉碎的蒲黄茎梗,颜色变浅,加地板黄染色。可用水浸泡,显微观察有大量纤维。安国曾有掺有淀粉。第15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全蝎:腹腔内掺有异物(泥沙)。动物昆虫类药材常有此种掺假。如:海马、土鳖虫等乌梢蛇:腹中掺有其它种的小蛇。蜂房:蜂房孔中掺有木螺丝。佛手:常见伪品为葫芦科植物水果佛手瓜,有水果芳香气味。正品广佛手边缘发绿,川佛手边缘发黄第16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伪制品伪白附片:木薯片,有毒.伪附片:马铃薯片,不规则厚片,不具有筋脉纹理.伪延胡索:薯蓣的叶腋间的珠芽(也称“零余子”)第17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伪菟丝子:1、用大米或其它加工2、淀粉煮后加工成菟丝子大小,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外皮颜色显绿色,不规则状外形。3、金灯藤的种子:体形较大,表面黄棕色,煮之不易破裂。称:“大菟丝子”、“日本菟丝子”。4、南方菟丝子:为小粒菟丝子商品的主流。可用水煮和“光辉带”来鉴定。第18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伪牡丹皮:芍药去木心丝瓜络:鞋料的下脚料,染色后碱化处理。黄柏:已提取过成分牛黄:淀粉加其它动物的胆汁加工而成儿茶:掺入植物的粉末(广西市场)第19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伪蕲蛇:蛇皮里套上牛肉沫伪鹿尾:方法同上。伪灵芝孢子粉:淀粉、其它花粉、泥沙等。最好方法:显微观察。第20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二、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神农本草经》
秦汉时期,载药365种,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本草经集注》梁代陶弘景著,载药730种,以药物自然属性分类。《唐本草》(《新修本草》)唐代立李勣、苏敬著,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北宋唐慎微著,载药1746种,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本草纲目》
明代李时珍著,载药1892种,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成就的大总结。《本草纲目拾遗》清代赵学敏著,载药921种,补充和勘正了《本草纲目》遗漏和有误的药物。第21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三、中药的分类按中药名称首字笔画排列;按中药的功效分类: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理气药、驱虫药、止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及补虚药;按自然分类法:采用分类学的门、纲、目、科、属、种分类。按药物化学成分分类:碳水化合物、有机酸、酚类、挥发油;按药用部位分类:植物药材分为
根与根茎类、茎木类、皮类、叶类、花类、果实与种子类、全草类。第22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四、中药的资源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有:1、栽培条件2、采收加工3、产地4、贮藏时间5、运输6、非药用部位超标7、人为掺假8、个别药材经提取部分成分后再流入市场。中药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有效成分或有效物质的含量。对中药质量的科学评价常以其有效成分的含量、稳定性、安全性为指标,对中药质量的评价方法有:药效学、免疫活性、化学模式识别结合药效学、指纹图谱等方法。第23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中药资源包括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传统中药约1200种,其中常用的有500种,民族药
1500~2000种。全国的道地药材约200种:四川(黄连、附子,川芎);云南(三七);甘肃(当归);宁夏(枸杞子);内蒙古(黄芪、甘草);吉林(鹿茸、人参);河南(山药、地黄、牛膝、菊花);江苏(薄荷);浙江(玄参、浙贝母、杭白菊);福建(泽泻)。资源保护:2002年发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GAP),并从2002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大力发展优质道地药材生产及野生珍稀或濒危动植物药材野生变家种、家养,可使中药资源永续利用。第24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五、中药的采收、加工和贮藏1、各类中药的一般采收原则:根及根茎类:秋冬季节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则露苗时茎木类:秋冬两季采收,有些全年可采(苏木、降香、沉香)皮类:春末夏初,少数秋冬两季(川楝皮、肉桂)叶类:光合作用旺盛期,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少数秋冬时采(桑叶)第25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花类:含苞待放时采(金银花、辛夷、丁香、槐米);花初开时采(红花、洋金花);花盛开时采(菊花、番红花)果实种子类:果实自然成熟时或将近成熟时采收;有些经霜后采收(山茱萸、川楝子)有些采未成熟的幼果(枳实、青皮)全草类:植株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采割(青蒿、穿心莲、淡竹叶);开花时采收(益母草、荆芥、香薷);少数连根挖取(细辛、蒲公英)第26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2、常见的加工方法拣、洗:除去泥沙杂质和非药用部位。具有芳香气味的药材一般不用水淘洗。切片:大多趁鲜切块、片,以利干燥,便于运输和贮藏。具有挥发性成分或有效成分易氧化的药材,不宜切片干燥和长期贮存。蒸、煮、烫:用于含浆汁、淀粉或糖份多的药材。如:白芍、明党参煮至透心,天麻、红参蒸透,红大戟、太子参置沸水中略烫。熏硫:使色泽洁白,防止霉烂。(山药、白芷、川贝母)第27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发汗:堆积放置,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干燥(厚朴、杜仲、玄参、茯苓)干燥:除去大量水分,避免变质。有晒干、烘干、阴干、石灰缸吸湿干燥法等。含挥发油、易变质变色药材,一般置通风处阴干。烘干法温度50~60℃为宜,多汁的果实类以70~90℃干燥。撞击加工:以除去须根、粗皮、泥沙。(黄连、泽泻、姜黄)搓揉或打光(党参、山药)第28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3、中药的贮藏中药的贮藏中常见的变质现象:
虫蛀、生霉、变色、走油、其他贮藏方法:①经验贮藏②冷藏③高温处理④化学药剂处理⑤气调养护⑥除氧剂密封贮藏⑦钴-60幅射灭菌第29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4、药材仓库的管理剧毒药与非毒性药材分开,专人管理容易吸湿霉变的药材注意通风干燥。容易自燃的药材不能堆垛太高,应特别注意通风干燥。含淀粉、蛋白质、糖类等易虫蛀的药材,应贮存于容器中。贵重药材与一般药材分开,专人管理。有效成分不稳定的不能久储。第30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六、中药的鉴定中药鉴定的依据:主要是根据《中国药典》和国家颁布的有关药品标准。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a、取样b、鉴定c、检验记录及检验报告书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鉴定用样品的原则:药材总包件数在100件以下的,取样5件;100~1000件,按5%取样;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取样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第31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中药鉴定的方法来源鉴定:应用植(动、矿)物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确定其正确的学名和来源,以保证在应用中品种正确无误。
植物中药来源鉴定的一般顺序①观察植物形态②核对文献③核对标本第32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性状鉴定: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形状:如野山参“芦长碗密枣核芋,锦皮细纹珍珠须”;党参具“狮子盘头芦”;味连形如“鸡爪”,又有“过桥”;天麻之“鹦哥嘴”;防风根头如“蚯蚓头”;海马“马头蛇尾瓦楞身”;粉防己形似“猪大肠”等,防风的根茎俗称“蚯蚓头”,皆取其形也。颜色:如黄连、丹参、紫草、乌梅、青黛、白芷、红花。质地:质轻而松,断面多裂隙,谓之“松泡”(南沙参);富含淀粉,折断时有粉尘散落,谓之“粉性”(山药);质地柔软,含油而润泽,谓之“油润”(当归)
第33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断面:材有易折者,有不易折者。自然折断之断面,有粉性者,如山药;有纤维性者,如黄芪;有胶丝相连者,如杜仲;有平坦而粉性者,如牡丹皮。不易折断,或断面不平坦者,可用刀横切之而后观察,特别是切制之药材饮片,切面之特征更显重要,并有许多经验鉴别传著于世。何首乌之“云锦状花纹”,广防己之“车轮纹”,乌药、黄芪之“菊花心”,川牛膝之“筋脉点”,山柰之“缩皮突肉”,茅苍术之“朱砂点”等,都是形象的鉴别特征。
气、味:木香气香,阿魏气臭,鱼腥草气腥,薄荷、肉桂有特殊香气。水试法:有些药材投入水中,能产生特殊现象第34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品名方法现象番红花水浸泡水液染成黄色秦皮水浸泡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葶苈子、车前子水湿润种子粘滑,体积膨胀熊胆粉末加入水中呈黄线状下沉,不扩散红花水浸泡水液呈金黄色苏木加热水浸泡水液呈鲜艳的桃红色牵牛子加水湿润表面显龟裂状纹理,有明显粘液玄参加水呈墨黑色水液大青叶粉末水浸液有蓝色荧光栀子水浸泡水液染成金黄色第35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麝香粉末的显微鉴别(柱状结晶)偏光下麝香粉末的显微鉴别(八面体结晶)熊胆粉末显微特征第36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显微鉴定:利用显微镜观察药物的内部组织构造、细胞形态及其后含物的特征,用以鉴定药材的真伪和纯度,甚至品质。
目前《中国药典》对中成药鉴定常用的鉴别方法是: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用物理或化学的,或者仪器分析方法,鉴定药材的真实性、纯度和品种优劣程度。常用的理化鉴定方法有:物理常数的测定:比重、旋光度、折光率、硬度、粘稠度、沸点、凝固点、熔点等。膨胀度的测定:含有粘液、树脂、果胶等成分有吸水膨胀的性质。第37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色度检查:含挥发油类药材泡沫指数和溶血指数的测定微量升华物的检查荧光检查:化学定性检查化学定量检查:水分测定,灰分测定,浸出物含量测定,挥发油含量测定仪器分析:平面层析,气相色谱,比色分析法,分光光度法,有害物质的检查: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黄曲霉毒素的检查,重金属的检查微量元素分析第38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性状:指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切面)特征及气味等。鉴别:指鉴定药材真实性的方法,包括经验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检查:指对药材纯度进行测定的方法,包括水分、灰分、杂质等检查。水分测定的方法有:烘干法、甲苯法、减压干燥法、气相色谱法。总灰分测定法:样品过2号筛,温度在500~600℃第39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品名微量升华法的结晶性状大黄黄色菱状结晶(低温)片状和羽状结晶(高温),加碱呈红色何首乌黄色柱状或针簇状结晶,遇碱显红色胡黄连针状、针簇状,棒状结晶天南星白色晶状物牡丹皮长柱形结晶,或针状及羽状簇晶大青叶蓝色或紫红色细小针状、片状或簇状结晶薄荷叶油状物,加硫酸2滴及香草醛结晶少量,初显黄色及橙黄色,加水1滴变紫红色斑蝥白色升华物,柱形、棱形结晶第40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中药鉴定学
常用药材的鉴别
第41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大黄来源: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青海、甘肃。性状鉴别:类圆柱形、圆锥形或块片状,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或有部分棕褐色栓皮残留。质坚实,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颗粒性。横切面根茎髓部较大,其中有星点(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在,根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无星点。气清香,味苦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唾液染成黄色。显微鉴别:草酸钙簇晶多,棱角大多短钝;淀粉粒单粒圆球形或长圆形,复粒由2~5分粒组成;导管多为网纹,具有缘纹孔及细小螺纹导管,非木化。成分:含游离蒽醌衍生物(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为抗菌成分;结合性蒽醌衍第42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生物为主要泻下成分;鞣质为收敛成分;尚含四种大黄甙,亦为泻下成分。理化鉴别:①本品粉末的稀乙醇浸出液滴于滤纸上,再滴加稀乙醇扩散后呈黄色至淡棕色环,置紫外灯下观察,呈棕色至棕红色荧光,不得显亮蓝紫色荧光(与土大黄甙等茋类化合物区别)。②粉末微量升华,可见黄色菱状针晶或羽状结晶。功效:性寒、味苦。泻热攻下,行瘀化积。外敷清火解毒消肿。第43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何首乌来源: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性状鉴别:呈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凹凸不平,有不规则皱纹及纵沟,皮孔横长,两端各有一个明显的根痕,露出纤维状维管束;质坚实,不易折断。切断面黄棕色,有粉性,皮部散列“云锦状花纹”(异常维管束),中央形成层环明显,有的呈木心。气微,味微苦涩。显微鉴别:淀粉粒众多,草酸钙簇晶众多,具缘纹孔导管大小不一,有时可见木纤维。理化鉴别:粉末微量升华得黄色柱状或针簇状结晶,遇碱液显红色。功效:性微温,味苦、甘、涩。生用润肠,解疮毒;制用补肝肾,益精血。有降血脂作用。第44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何首乌第45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当归来源: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主产于甘肃省。性状鉴别:略呈圆柱形,外皮细密,黄棕色至深褐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上端膨大,有残留的叶鞘及茎基;主根粗短,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上粗下细,多扭曲,有少数须根痕。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棕色油点。有浓郁香气,味甘、辛、微苦。功效:性温,味甘、辛。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第46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川芎来源: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主产于四川。性状鉴别:为不规则结节忕拳形团块,表面黄褐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结节,顶端有类圆形凹陷的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小瘤状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可见波状环纹(形成层),散有黄棕色小油点(油室)。有特异浓郁的香气,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后微甜。理化鉴别:本品横切片置紫外灯下观察,显亮淡紫色荧光,外皮显暗棕色荧光。功效:性温,味辛、微苦。活血行气,袪风止痛。第47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丹参来源: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性状鉴别:根茎粗短,长圆柱形,略弯曲,有的分枝并具须状细根。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老根外皮疏松,多显紫棕色,常呈鳞片状剥落。质硬而脆,断面疏松,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可见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气微,味微苦涩。功效:性微寒,味苦。祛瘀止痛,活血调经,养心除烦。,第48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太子参来源:石竹科植物孩儿参得干燥块根。主产于江苏、山东、安徽等省。性状鉴别:细长纺锤形或长条形,长2~10厘米,直径2~6mm。表面黄白色,微有纵皱纹,凹陷处有须根痕,顶端有茎基及芽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类白色,刮之有粉(晒干品);或黄白色,角质样(烫制品)。气微,味微甘。显微鉴别:薄壁细胞中充满淀粉粒,并含少数草酸钙簇晶。功效:性平,味甘、微苦。益气、健脾、生津。常见伪品:白花紫萼女娄菜的根。顶端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芽痕,表面纵皱纹明显,不含淀粉粒及草酸钙结晶。百合科植物宝铎草的块根。顶端有疙瘩状茎基,断面有黄白色细木心。含淀粉粒及草酸钙针晶。第49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太子参第50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川乌来源: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主产于四川。性状鉴别:呈圆锥形,中部多向一侧膨大,顶端有残存的茎基。外表棕褐色,皱缩不平,有瘤状侧根及除去子根后的痕迹。质坚实,不易折断,横切面粉白色或浅灰黄色,粉质,可见多角形的环纹(形成层)。气微,味辛辣而麻舌。显微鉴别:淀粉粒众多。皮层有时可见根迹维管束。成分:主要为剧毒的双酯类生物碱:中乌头碱及乌头碱、次乌头碱。功效:性热,味辛、苦。有大毒。祛风除湿,散寒止痛。草乌:毛茛科植物北乌头及乌头的干燥块根。第51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附子来源:毛茛科植物乌头的侧根的加工品。采收与加工:夏至至立秋间采挖,摘取子根,除去泥土、须根,习称“泥附子”。
“盐附子”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主含氯化镁)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晾晒,并逐渐延长晾晒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质地变硬时为止。“黑顺片”中、大个头的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约5mm的厚片,再用水浸漂,取出用调色液(黄糖及菜油制成)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现油面光泽时,烘至半干,晒干。“白附片”泥附子在食用胆巴水液中浸泡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约3mm的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至半干,以硫磺熏后晒干。功效:性大热,味辛。有毒。回阳,温中,止痛。第52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第53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白芍来源: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主产于浙江省。性状鉴别:圆柱形,表面浅棕色或类白色,光滑,隐约可见横长皮孔及纵皱纹,有细根痕或棕褐色的外皮。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或微红色,角质样,形成层环明显,木部有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苦而酸。显微鉴别:含糊化淀粉粒,草酸钙簇晶较多,木纤维长梭形。导管为具缘孔或网纹。功效:性微寒,味苦酸。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第54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黄连来源: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南黄连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等地。习称“味连”、“雅连”、“云连”。性状鉴别:多分枝,集聚成簇,形如鸡爪。表面黄褐色,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及须根痕,部分节间平滑,习称“过桥”,上部残留棕色鳞叶或叶柄残基。质坚硬,折断面不整齐,皮部暗棕色,木部金黄色,有放射状纹理,中央髓部红棕色,有时空心。气微,味极苦。显微鉴别:石细胞为类方形、类圆形;中柱鞘纤维黄色纺锤形;鳞叶表皮细胞绿黄色或黄棕色。淀粉粒单粒。功效:性寒,味苦。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第55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板蓝根来源:十字花科植物菘蓝或欧菘蓝的干燥根。性状鉴别:圆柱形,稍扭曲。表面灰黄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皮孔横大。根头略膨大,可见轮状排列的暗绿色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质略软而实,易折断,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气微,味微甜而后苦涩。理化鉴别:菘蓝根水煎液显蓝色荧光。功效:性寒,味苦。清热解毒,凉血。第56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甘草来源:豆科植物甘草等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内蒙古。性状鉴别:圆柱形。外皮松紧不等,红棕色、暗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沟纹及稀疏的细根痕。皮孔横长。质坚实而重,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有粉性,具有明显的形成层环及放射状纹理,有裂隙。根茎表面有芽痕,横切面中央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显微鉴别:纤维成束;晶鞘纤维常见;草酸钙方晶大;具缘纹孔导管较大;淀粉粒多为单粒,脐点点状;木栓细胞多角形,红棕色;棕色块状物,形状不一。
◆功效:性平,味甘。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第57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黄芪来源:豆科植物蒙古黄芪及膜荚黄芪的干燥根。主产于内蒙。性状鉴别:圆柱形,极少有分枝,上粗下细,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褐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质硬略韧,断面纤维性,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菊花心,显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气微,味微甜。具豆腥气味。功效:性微温,味甘。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第58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黄芩百部桔梗麦冬第59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川芎知母第60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地黄玄参第61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大血藤鸡血藤牡丹皮厚朴第62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红花植物番红花植物第63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人参
人参是一种名贵中药,不仅在我国人民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享有较高的信誉。我国是发现人参植物最早的国家,同时也是把人参作为药物最早应用于临床的国家。
远在公元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现了人参的药用价值,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学典籍《神农本草经》曾详细地介绍了人参的性味和作用;“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人参因根如人形而得名,历代的医书和药书,都将人参列为重要的药物。
第64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一、别名:人葠、人蓡、棒槌(东北)。因产地不同分别称:别直参、高丽参(朝鲜)、美洲人参、西洋参、花旗参(美国、加拿大)、日本人参、东洋参(日本)
二、主产国:中国、朝鲜(南北)、日本、美国、加拿大、前苏联:西伯利亚。
三、生长年限:野山参:深山老林,自生自灭。生长时间看芦碗第二年开始。家种品:原则种植六年以上,三年育苗,三年种植(三三制)种植三年后采挖,可以→红参、生晒参,形状好则再种植,如此循环:三年,六年,九年……为什么移植,因为原有土壤的肥料已耗尽,需换土壤,市面上称的六年参,大多偷工减料,二年育苗,二年移植。
第65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四、生长条件:野山参:北纬
35度~38度,东经117.05度~134
度深山老林。要求有积雪,因人
参要冬眠,生长期一年只130~
140天,生长期旺盛,冬眠期积
累养份,所以长白山区最适宜其
生长。
科属及来源:人参(野山
参、园参)、红参、高丽参、
西洋参。
第66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一)人参《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品种。
1、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ginsengC.A.Mey.的干燥根。栽培者为“园参”,野生者为“山参”。多于秋季采挖,洗净;园参经晒干或烘干,称“生晒参”;山参经晒干,称“生晒山参”。
2、产地:主产长白山区的吉林抚松、辑安、长白、浑江、延边自治州、敦化、安图、汪清、珲春、辽宁的宽甸、恒仁、凤城、本溪、黑龙江等。
3、采收加工:野山参,小心挖取,保持支根和须根的完整,并作细致的修整形态工作,洗刷干净,硫磺熏,日晒。炭火缓缓烘干,只加工成白参、全须生晒参两种。
第67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园参(家种品)60年代曾分为:石柱参、吉林参。现石柱参改为:边条参,吉林参又叫普通参。(石柱参:辽宁省宽甸县石子村而得名。清朝时期立了碑现存在,后大量繁殖移至吉林,所以改叫边条参)
鲜园参经加工后成为各种商品规格的人参。
(1)蒸、制;形态较好。(特征三长:芦头长,体长,根长):边条红参(新开河参、高丽参)新开河:吉林辑安县的一条河名。
形态稍差。(特征三短:芦头短、体短、根短):普通红参
(2)晒干:生晒参,全须生晒参(全部)
(3)沸水处理后晒干:大力参(日本人称东洋参)第68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4)糖汁浸:形态较好:白人参。形态较差:糖参。
(5)超冷冻干燥法:活性参。
4、如何识别野山参
野山参的形态由:芦头、艼、体、纹、皮、腿、须及珍珠点组成。
芦碗紧密相互生,园膀园芦枣核艼,
紧皮细纹疙瘩体,须似皮条长又清,
珍珠点点缀须下,具此特征野山参。
5、野山参的外观性状鉴别。
野山参(生晒山参):呈淡黄白色,
由芦、艼、纹、体、须五方面组成。
第69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参第70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芦:上端交互着生的窝状茎痕(芦碗),下端是远年的茎基,已经不呈芦碗状,而呈细圆柱形。
艼:是附芦而生的不定根,两端细中间粗形似“枣核”。
纹:参体表皮纹细腻,质地紧密,芦头以下部位具紧密的环纹,称“铁线纹”。
体:支根2~3根,多呈人字形分开。
须:须根细长坚韧,疏而不乱,表面疏生突起的小疙瘩点,称“珍珠点”。有浓厚的特殊香气,味微苦、甘。
第71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野山参
园参
芦头芦头细长,呈扭曲状,坚实瘦瘪,芦碗四面紧密,下端呈圆柱形芦头短,芦碗稀疏,质较松软
参艼
一至二条或无,两端细,中间膨大,形如枣核
2~3条或无,细长呈圆柱形
参体
主根具螺旋状环纹,细密而深,上部尤甚,主根粗短,支根两条呈人字形分开或顺直而生
主根上部具稀疏环纹,下部具纵纹,主根较长,支根3~5条顺直而生不呈人字形分开
须根
稀疏而长,清晰不乱,质柔韧有明显的疣状疙瘩(珍珠点)
须根多,乱而不顺直,珍珠点不明显
第72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二)红参《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品种。
1、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ginsengC.A.Mey.的栽培品(习称“园参”)经蒸制后的干燥根。秋季采挖,洗净,蒸制后,干燥。
2、外观性状鉴别:表面半透明,
红棕色,具纵沟、皱纹及细根痕。上
部可见环纹,下部有2~3条扭曲交叉
的侧根,质硬而脆,断面平坦,
角质样。
与高丽参区别:具单芦、流水肩。
第73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三)高丽参(朝鲜人参)部颁品
1、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ginsengC.A.Mey.蒸制后的干燥根。
2、采收加工:采用六年以上的根,加入药材用高温蒸汽蒸两个小时至全熟,压制成形,干燥。质较次的,用沸水烫煮熟后晒干→朝鲜白参。
3、外观性状鉴别:为类方形,常具双芦“蝴蝶芦”。芦头与参体连接处平直“将军肩”,皮纹细腻,显黄色与红棕色交错的不规则细纵纹“蟋蟀纹”(黄马褂),断面平坦,红棕色呈角质状发亮,香气浓郁,味甘苦持久,嚼之不易溶化。(与红参的区别)
(与老姜皮区别:越多则质差,表明受虫害病毒感染,皮增厚)第74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4、质量规格:
北朝鲜:天、地、人、翁、字
南朝鲜:天、地、良、切、字
第75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四)西洋参《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品种
西洋参(花旗参)是一种名贵药材,主产美国,加拿大。又以美国威斯康新辛州所产最负盛名。本品约在17世纪流入我国,并于20世纪八十年代引种成功,经北京市药检所检验:国产西洋参与进口西洋参在性状、人参总皂甙等各方面基本一致。
功效:性寒,补肺降火,生津液,除烦倦。
1、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PanaxquinquefoliumL.的干燥根。均系栽培品。
2、采收加工:秋季采挖4~5年的参根,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第76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3、外观性状鉴别:进口西洋参表面黄白色或黄褐色,具细密而明显的环纹,质坚实,断面紧密无裂隙。形成层明显,具红棕色点状树脂道。木部色深,有细密放射状纹理。具特有香气,味甘凉苦。(“葛凉”味)嚼之味留口持久。
国产西洋参:与进口西洋参相似,但香气稍逊。
4、常见伪品及其主要性状特征。
以生晒参充西洋参。
生晒参:表面黄白色,断面形成层
淡棕色,无细密放射状纹理,略显
细裂隙。味甘,微粉性,无“葛凉”
特征。
第77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五)人参常见的伪品及性状特征。
1、全须生晒参冒野山参
(1)家种品挖后形体好的再行培植。
(2)人为放种子在山上,让其自生自灭。
(3)山上采挖后再行栽培。
但凡移植后形体均有所改变,但形状酷似山参。
2、小支人参→大支人参:先蒸软,用小刀剖开,胶水粘上驳口,造成人字形和珍珠点,精美包装。
3、烂皮人参→上等山参:削去烂皮,包上伪造的参皮。
4、边条红参→高丽参:单芦(双芦),流水肩(将军肩)。
5、山晒参→西洋参第78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6、华山参:为茄科植物华山参的干燥根。本品有毒!
主要特征:表面黄棕色,有个残留的木质茎,断面可见放射状的维管束。
7、商陆:为商陆科植物商陆的干燥根。有毒!
主要特征:表面棕红色,有残留的木质短茎,断面可见点状维管束排列的数层同心环纹,中央有一圆形的木质部。
8、紫茉莉根:为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的干燥根。
主要特征:表面黄棕色,有不规则的点状,下陷的须根痕,断面不平坦,可见环纹。
9、野豇豆根:为豆科植物野豇豆的干燥根。
主要特征:表面棕红色,顶端有茎芽,有纵皱纹及横向的皮孔样疤痕,断面纤维性。第79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鹿茸
鹿茸系雄性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是我国名贵的动物药之一。有兴奋机体,增强脏器机能之功效。具生精补髓,益肾壮阳,强筋健骨作用。历代本草均有收载。多为家养,也有野生。
市售种类规格较多,由于原动物不同,分花鹿茸(黄毛茸)和马鹿茸(青毛茸)两种,又因采收方法不同,分砍茸和锯茸两种。
一、来源: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品种。
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NipponTemminck或马鹿Cervuselaphus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后者习称“马鹿茸”。夏、秋二季锯取鹿茸,经加工后,阴干或烘干。第80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第81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二、鹿的种类:东北梅花鹿、台湾梅花鹿、东北马鹿、新疆马鹿(叶尔羌马鹿)、西藏马鹿、天山马鹿、白唇鹿、水鹿、白鹿、台湾黑鹿、马来亚黑鹿、糜鹿、驼鹿、驯鹿、豚鹿、赤麂、狍、海南乌坡鹿等。近年,有不少的进口鹿茸进入国内市场,主要是从新西兰、俄罗斯等地流入。
三、主产地:梅花鹿:主要是东北长白山区,吉林通化,长春,辽宁西丰,盖县,营口及北京,天津,广东也有饲养。
马鹿:主产东北长白山区,大兴安岭,内蒙古大青山区,甘肃祁连山,甘南自治区及西藏,青海,新疆伊犁等地。
国外:俄罗斯、蒙古、朝鲜也产。
第82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四、采收加工:
1、锯茸:多选3~6年的鹿。
2、砍茸:多选6~10年的老鹿、病鹿或猎取的死鹿。
3、加工方法:排血→洗茸→煮烫排血(马鹿则不要求排血)→60至80摄氏度干燥。
4、鹿茸片的加工:按《中国药典》的方法。因所切部位不同,其形状与质量也不同。
生切法:是将原枝茸经适当的蒸制软化后刨切成片。
薄庄鹿茸片:先将茸皮剥去,将茸枝蒸软后,用粗绳缠紧勒压使其直径变小,断面质地变致密,反复多次后,包上茸皮,再刨成极薄片。非法分子利用此作伪。第83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一些名称:
蜡片(咀片):指原枝鹿茸顶尖一小部分,最嫩的刨成薄片,一枝鹿茸约3~5片,表面黄色半透明,光滑,不具蜂窝状小孔,柔润如蜡。
砂片: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
一等砂片约占原枝鹿茸5%
二等砂片约占原枝鹿茸10%
三等砂片约占原枝鹿茸20%
四等砂片:除骨化部分外,几乎全部
红砂片:(血茸片)中上部呈红黄色或棕色,主要用于出口,因海外华人认为茸血的色素和茸血是茸的优质品。
第84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加工方法:锯鹿茸时,茸的锯口向上,马上用面粉堵住锯口,并用烙铁烫之,不让血流出,起到止血作用。
白砂片:(白茸片)与上相反,锯口向下,让血流出,并用沸水烫洗清除余血。
蛋黄片:(风片)茸的下部是黄色或洁白。
骨片:(茸兜)茸的最下端,多已骨化。
如骨化超过40%以上,茸体脱皮者,不是鹿茸,只做鹿角。
老师傅认为:白茸片质优于血茸片,因为血茸片存在血增加了重量,不好管理。
第85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五、外观形状鉴别:花鹿茸:外皮红棕色至黄棕色,密生黄棕色或淡灰色细毛茸,皮茸紧贴,断面淡褐色至黄白色,具蜂窝状细孔,气微腥,味微咸。马鹿茸:外皮红棕色至灰褐色,密生灰色或灰白色毛茸,毛茸细长,灰色或灰黑色,断面蜂窝眼比花茸粗,气微腥,味微咸。
六、贮存方法:本品易生虫,应密闭,置阴凉干燥处保存。为防虫,需用木箱或硬纸箱包装,最好用樟木箱,可在箱内放些樟脑丸,樟脑丸需先用纸包好,再放于箱内。不但可防虫蛀,还有利保持药材色泽,也可喷洒白酒防虫。
第86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七、常见的伪品及主要性状特征:
据中央所专家在清平市场考察:认为市场的鹿茸片大多不是药典品,去年荔湾分局抽检20批,一半不符合规定。(放宽标准)
1、驼鹿茸:为鹿科动物驼鹿的幼角。
主要性状特征:外皮灰黑色,毛长厚,手摸有粗糙感,灰棕色或灰黄色,断面皮较厚,骨质白色,具蜂窝状小孔。
2、驯鹿茸:为鹿科动物驯鹿的角。
主要性状特征:外皮灰黑色,毛灰棕色,毛厚,致密,较长而软,手摸柔和,断面外皮棕色或灰黑色,中央淡棕色。具蜂窝状小孔。
第87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3、进口鹿茸(红鹿)因其价格较平,因而市场上大量存在。
主要性状特征:外皮灰褐色或红棕色,毛厚较长,致密且略向内卷,断面棕褐色,具蜂窝状小孔。
4、掺伪品:主要性状特征:为类圆形片状,在横切面上,可见中央蜂窝状细孔中填满了白色物质、染料系将白蜡熔化,用高压压进,也有填充蛋清或漂白后用化工染料染色的。
5、伪鹿茸片:系用动物的皮毛包裹其它动物骨胶伪造。
主要性状特征:①为类圆形片状,大小不等,体较重,不易折断,切断面棕紫色,无蜂窝状细孔,偶有圆凹点,外皮毛可剥离,气味特异。第88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②淀粉染色倒模而成。为类圆形片状,断面色泽不均匀,可见白色点点,易碎,气微淡。
6、伪鹿茸:系用塑料胶模制成,外面包裹老鼠皮等动物的毛皮,形状类似鹿茸的头骨架。
主要性状特征:外形与鹿茸相似,但体大,质重,剖开可见骨头或混有锯木末的棕紫色胶状物等。第89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鹿角:《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
来源:为鹿科动物马鹿CervuselaphusLinnaeus或梅花鹿CervusnipponTemminck已骨化的角或锯茸后翌年春季脱落的角基,分别习称“马鹿角”、“梅花鹿角”、“鹿角脱盘”。多于春季拾取,除去泥沙,风干。为常用药材,较多是作加工熬制鹿角胶。
伪品:为鹿科动物白唇鹿、水鹿等的角作鹿角使用。
第90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鹿角胶:《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
为鹿角经水煎熬浓缩制成的固体胶块。
主要性状特征:为扁方片状,黄棕色或红棕色,半透明,断面光滑,玻璃状,气微,味微甜。
伪品:①其它杂皮胶为皮革厂的废皮,经煎熬仿制而成。
主要性状特征:棕褐色不透明,质硬,不易打碎,断面无光泽,气腥,微带臭味。
②猪骨、牛骨经煎熬仿制而成。第91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鹿角霜:(鹿角白霜)《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
为鹿角煎熬鹿角胶后剩余的骨渣。
主要性状特征:为圆柱形或劈成半圆柱形的块,大小粗细不一,外层灰白色,质较致密,内层色较深,质较疏松,多细孔,有粘舌感。
伪品:用非鹿科动物的枯骨来冒充。如:牛、羊、猪骨等。
主要性状特征:不规则的块状,表面灰白色,断面无骨密质与骨松质之分,均成蜂窝状小孔,无粘舌感。
第92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为名贵的滋补药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历次版本均有收载,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明代中叶已出口日本,现在畅销国际市场,享有极高的声誉。
均为野生,因冬季为虫,夏季为草而得名。
本品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均为野生。多生于海拔3000~4000米高山草甸区的土层中。冬季幼虫在土中,被菌类侵入幼虫体内,吸收养分,使虫体充满菌丝而死亡,并在虫体头部长出约一厘米高的子座,在冻土中越冬,第二年5月表土化冻,随着温度逐渐升高,子座部分露出地面,故取
第93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名冬虫夏草。药农必须在农历4,5月间的高山积雪草坪上细致找寻,此时积雪初融,冬虫草苗长出不超过一寸。如到6月,子座逐渐肥大,地下的虫体逐渐变空腐烂,虫草的子座如遇大风吹倒则难以找到,所以产地有:先采虫草,后采贝母之说。
冬虫夏草均为野生,现在由于冬虫夏草还未能人工栽培,货紧价扬,价格逐年上涨。
功效:补肺益肾,止血化痰。
一、别名:冬虫草、虫草、夏草冬虫。
第94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第95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二、来源:《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品种。
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
Cordycepssinensis(BerK.)Sacc.寄生在蝙蝠娥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挖取,晒至六七成干,除去似纤维状的附着物及杂志,晒干或低温干燥。
三、产地:主产于四川西北部,青海,甘肃,西藏和云南。
冬虫夏草是以虫体饱满肥大,色黄,断面充实,白色,菌座短壮,气香浓者为佳。西藏虫草和青海虫草的特点是虫体粗,子座短,色泽黄净,特别是青海虫草的色泽金黄,故质量好。四川虫草虫体细,色泽较暗,子座长,质稍逊。
第96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四、采收加工:农历4,5月间,积雪初融寻找,除去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
五、外观性状鉴别:由虫体及头部长出的子座实体相连而成。虫体形如蚕,长4~5.5厘米,粗0.3~0.8厘米,表面黄色至黄棕色,粗糙环纹明显,近头部环纹较细,共20~30条环纹,腹部有足八对,近头部3对,中部4对,尾部1对,以中部4对较明显,虫体轻,质略松而硬脆,易折断,断面白色,充实,微有弹性,可见黑褐色“V”字型的裂隙。子座从虫体头部长出长4~7厘米,一般比虫体长,基部常被虫头包裹,呈长棒状,灰褐色或黑褐色,质柔韧,不易折断,断面浅棕色或棕色,具草茹香气,味甘。
第97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六、常见伪品及主要性状特征:
1、亚香棒虫草:为麦角菌科真菌亚香棒虫草的虫体与子座。
主要性状特征:形似冬虫夏草,但子座较短,有的为双子座,子座与虫体头部接触处有一黑色显光泽的斑块,子座头部短圆柱形,茶褐色,弯曲。
2、凉山虫草:为麦角菌科植物凉山虫草的虫体与子座。
主要性状特征:形似冬虫夏草,但虫体较粗,棕褐色,有众多环纹,外被棕色绒毛,子座长达10厘米以上,有足9~10对,不甚明显。
3、分枝虫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分枝虫草的虫体与子座。
第98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主要性状特征:形似冬虫夏草,表面棕黄色至棕褐色,粗糙,具多数密环纹,头红棕色,具1~2条子座,长1~4厘米或更长,断面外层黑色,中心黄白色。
4、地蚕:为唇形科植物地蚕的根茎。
主要性状特征:呈纺锤形,两头略尖,略弯曲似幼虫体,表面淡黄色至灰黑色,有根痕环节2~11个。质柔软,易折断,断面类白色颗粒,可见棕色形成层环,环内有4个棕色维管束,气微,味甜,有粘性。
5、加工品:用豆粉、淀粉、玉米粉、薯粉压模而成。第99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主要性状特征:粗看外形似冬虫夏草,棕黄色“虫体”较大,“子座”细长,环节明显,质坚实,硬脆,表面颜色是人工染成的,用水浸润颜色脱落,并且变软,断面粉性,遇碘试液显蓝色。
6、掺假品:(1)在冬虫夏草里面插上铁丝增加重量。
(2)把冬虫夏草浸糖水(味甜)盐类(苦涩、气油味)
这是最近我们质鉴会发现的,正常虫草20~25条/10g,变成15条/10g
七、贮存方法:本品易虫蛀,发霉,变色,贮存应置阴凉干燥处,密封。为了防蛀,应以纸包好,放在有石灰的干燥箱内保存。也可以在箱内撒些碎丹皮。
第100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天麻
天麻:天麻是常用中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历次版本有收载。天麻是一种无根,无绿色叶片的植物。人类认识和应用天麻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历史上一直是由自生自灭的野生品供应,直到80年代初我国取得了由野生天麻变家种栽培天麻的成功从而缓解了天麻的供应。(密环菌栽培天麻技术)
天麻与密环菌共生,不能自养的植物,由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不具淀粉,只具蛋白质、氨基酸。因此简单的鉴别方法是:加碘试液,不显蓝色。
功效:祛风定惊,平肝熄风止痉。
第101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一、别名:明天麻、春天麻、冬天麻、赤箭
《新修本草》方:“茎如箭杆,赤色,端有花叶,远看如箭有羽,根皮肉汁与天门冬同,惟无心脉”
二、来源:《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品种。
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elataBl.的干燥块茎。立冬后置次年清明前采挖,立即洗净,蒸透,敞开低温干燥。
三、产地:主产四川、云南、贵州、陕西、湖北、河南、湖南怀化(家种)
四、采收加工:天麻分春、冬两季采挖。3~6月采挖为春麻;9~11月采挖者为冬麻。除去地上茎、泥土。擦去外皮,水煮或蒸透心,晒干或烘干。
第102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五、外观性状鉴别:野天麻
冬麻:呈椭圆形,压扁。表面灰黄色至淡黄棕色,有纵皱折纹,称“姜皮”。全体有十余圈由细点须根痕组成的横纹,称“芝麻点”。上端有干枯芽苞残茎,红棕色或棕褐色,称“莺哥嘴”。下端有圆盘状的疤痕,称“肚脐眼”。质坚实,体重。不易折断,断面平滑,淡黄色或棕黄色,角质,称“蜡质样”,气特异,似羊乳气味。味甘微辛,嚼之肉爽,不易溶烂。
春麻:体形略薄,呈扁块状,肉较薄,有的中空。“莺哥”嘴明显而较长,“芝麻点”比较明显,余与冬麻相同。
第103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第104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家种天麻:呈扁长块状,多弯曲,表面黄白色,皮质较细嫩,红棕色的“莺哥嘴”较明显,质坚实,较少中空,余与野天麻相同。
据报道,野生天麻的天麻素含量高于家种天麻一倍,所以野生天麻优于家种品,野生又以冬麻质优。
六、贮存方法:本品易虫蛀发霉,应置干燥通风处保存。为防止霉蛀,在夏季应经常检查翻晒,如遇潮发霉,可用温水刷去霉迹,晒干或烘干。
第105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七、常见的伪品及主要性状特征。
1、紫茉莉根:本品为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的根,又名入地老鼠、胭脂花。
主要性状特征:呈长圆锥形,有的稍压扁,顶端有茎痕,另端较细,表皮全部刮去,较光滑。灰白色或黄白色。有纵皱纹,有的可见凹入的须根残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灰白色或灰棕色,角质状。
2、大丽菊根:为菊科植物大丽菊的干燥块根。又名大理菊。
主要性状特征:呈纺锤形或类扁球形。表面具纵皱纹或纵沟纹,两端显纤维断头,质硬脆。
第106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3、芭蕉芋:为美人蕉科植物芭蕉芋的干燥根茎。
主要性状特征:外形极似天麻。呈圆锥形或椭圆形。表面有点状或线状的横环纹。纵皱纹及筋脉(纤维)明显,顶端有茎痕,下部常见刀切样的疤痕,断面筋脉明显,味微甜。
4、马铃薯:为茄科植物马铃薯的干燥块茎。
主要性状特征:经加工伪造,有“莺哥嘴”、纵皱纹,但无“肚脐眼”。表面无点状环纹,体重,质坚实,味微甜,嚼之有马铃薯味。
第107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5、芋头:为天南星科植物芋艿的干燥块茎。
主要性状特征:呈椭圆形,顶端具芽痕,表面黄白色,有线状环纹及残存的牷皮,断面白色,角质或粉性。味淡、有粘滑感,稍麻舌。
6、人造天麻:用木薯粉或其他粉类制成天麻的性状,外面包上砂纸,并压成天麻的纹理。
主要性状特征:人工伪造的“莺哥嘴”“肚脐眼”“姜皮”“芝麻点”一应俱全,但水湿润后,可将表层的砂纸刮下。
第108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三七
三七是我国的传统珍贵药材,又是驰名中外的“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三七自古用作止血及伤科要药。现代研究证实三七根含多种皂甙,与人参类似,其甙元主要为人参萜三醇,其次为人参萜二醇及微量的齐墩果酸,还含黄酮甙和生物碱,三七还可治冠心病。
三七原载于《本草纲目》释名山漆、金不换,“彼人言其叶左三右四,故名三七。盖恐不然,或云本名山漆,谓其能合金疮,如漆粘物也,此说近之。金不换,贵重之称也。”“生于广西南丹诸州的番洞深山中,采根曝光,如黄黑色,团结者,状略似白芨,长者如老干地黄,有节,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类”
第109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历次版本有收载。
一、别名:田七、滇七、人参三七、山漆、金不换。
二、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茎基,干燥。支根习称“筋条”,茎基习称“剪口”。
三、产地:主产云南、广西、
此外广东的南雄、信宜亦有产。
第110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四、采收加工:栽培3~7年后,于7~8月采挖的“春三七”;栽培3~7年后,于12月~次年1月采挖的称“冬三七”。
春三七:根饱满,质好。冬三七:质较差。
采挖后,去掉须根,晒干,称“毛货”,颜色灰黄色。然后将“毛货”置麻袋内往返冲撞,使表明光滑,呈棕黑色。现在的成品三七,大多系加上黑色的化工颜料,表面为漆黑色。
五、规格:按500g头数来分:20头、30头、40头、60头、80头、120头……
第111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六、外观性状鉴别:呈圆锥形或类圆柱形,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顶端平,具不明显的茎基残痕,下端是剪断的枝根痕,周围有瘤状突起或横向皮孔突起,并具有断续的纵皱纹。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灰褐色或灰绿色,类角质,具蜡角光泽,形成层明显,中心可见放射状纹理。气微,味苦微回甘。
质优的三七:表面古铜色或青黑色,肉色黑褐带青,称“铜皮铁骨”。
第112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七、贮存方法:本品如能保持干燥,一般不易霉蛀。应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在贮存过程中应注意检查,发现受潮,应及时晾晒,若发霉,可晒后撞刷去之。为防蛀,小量药材可与冰片同贮,大宗商品可用硫磺熏。
八、常见伪品及主要性状特征。
1、水田七:为蒟蒻科植物果薯的干燥块茎。
主要性状特征:为圆锥形或卵圆形,稍弯曲。表面有小点状突起的须根痕。表面黄褐色,体轻,易击碎。断面颗粒性,并散有点状的维管束。味苦。
第113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2、莪术:为姜科植物蓬莪术的干燥根茎。
主要性状特征:呈纺锤形或卵圆形,表面黄褐色,有明显的环节,断面角质,可见黄色点状筋脉(维管束)。味微苦,有姜辣味。
第114页,共12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羰基钴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酒精制造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复印和胶版印制设备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肿瘤培训试题(附答案)
- 重庆市中医院Pilon骨折分期治疗考核
- 广告合同经典下载5篇
- 2025年床上用织物制品合作协议书
- 鄂尔多斯市中医院血管外科伤口造口护理考核
- 佳木斯市中医院血管外科协作能力考核
- 2025年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至2030银行贷款产业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报告
- 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2025年)解读课件
- 患者发生误吸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 2025年传媒行业招聘考试模拟题及专业知识解析
- 竞彩考试题目及答案
- 门店客诉处理课件
- 金融助贷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新疆水发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红楼梦第18回课件
- 教科版(2024)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造房子》测试卷(含答案)
- 电信营业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