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1)-腹部检查诊断学课件_第1页
(3.8.31)-腹部检查诊断学课件_第2页
(3.8.31)-腹部检查诊断学课件_第3页
(3.8.31)-腹部检查诊断学课件_第4页
(3.8.31)-腹部检查诊断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腹部检查(一)Examinationofabdomen腹部检查目的要求:1.掌握腹部的检查方法。

2.熟悉腹部常见体征与临床意义。

3.了解腹部体表划线、分区。学习重点:腹部脏器的检查(内容、方法、步骤及临床意义)。学习难点:腹部脏器的触诊。腹部检查范围病人取仰卧位,小枕置于头下,使双腿弯曲腹肌松弛。正确暴露腹部,从乳房至耻骨联合,对女病人应盖住乳头。

嘱病人解小便,排空膀胱。检查方法视诊(inspection)触诊(palpation)叩诊(percussion)听诊(auscultation)第一节

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肋弓下缘、胸骨剑突、腹上角、脐、髂前上棘、腹直肌外缘、腹中线、腹股沟韧带、耻骨联合。。一、体表标志

准确描述脏器位置和其体表的投影,并可描述病变、病理体征所在位置、范围及确定临床穿刺部位一、体表标志意义

名称部位临床意义肋弓下缘8-10肋骨连接构成其下缘常用于腹部分区、肝脾测量、确定胆囊位置,腹部体表上界腹上角两侧肋弓的交角,剑突根部用于判断体型及肝脏测量脐腹部中心,平第3-4腰椎之间腹部四区分法及腰椎穿刺的标志髂前上棘髂嵴前上方突出点腹部九区分法及常用骨髓穿刺的部位腹直肌外缘相当于锁骨中线的延续常为手术切口位置,右侧还可确定胆囊点位置腹中线前正中线的延续此处易有白线疝,腹部四区分法垂直线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肌腱的下缘增厚卷曲,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寻找股动静脉标志,并为腹股沟疝的通过部位,腹部体表的下界肋脊角背部第12肋骨与脊柱的交角检查肾脏叩击痛的位置耻骨联合两耻骨间的纤维软骨连接腹部体表下界为了便利于描述腹部器官的病变,通过几条假想的线将腹部划分成几个区。二、腹部分区(abdominalregions)(一)四区分法(二)九区分法(一)四区分法通过脐划一水平线与一垂直线,将腹部分为四区。(二)九区法由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九区上水平线为:两侧肋弓下缘连线下水平线为: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两条垂直线为:通过左右髂前棘至腹中线连线的中点右上腹部(右季肋部)

肝右叶、胆囊、结肠肝曲、右肾、右肾上腺。右侧腹部(右腰部)

升结肠、空肠、右肾。右下腹部(右髂部)

盲肠、阑尾、回肠下端、淋巴结、女性右侧卵巢和输卵管、男性右侧精索。左上腹部(左季肋部)

脾、胃、结肠脾曲、胰尾、左肾、左肾上腺。左侧腹部(左腰部)

降结肠、空肠、回肠、左肾。左下腹部(左髂部)

乙状结肠、女性左侧卵巢和输卵管、男性左侧精索。上腹部

胃、肝左叶、十二指肠、胰头、胰体、横结肠、腹主动脉、大网膜。中腹部(脐部)

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下垂的胃或横结肠、输尿管、腹主动脉、肠系膜及其淋巴结、大网膜。下腹部

回肠、乙状结肠、输尿管、胀大的膀胱、女性增大的子宫。

光线充足、柔和、从前方入投射。第二节视诊(inspection)

医生站于患者右侧

病人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注意避受凉。1.腹部外形(abdominalcontour)2.呼吸运动(respiration)3.腹壁静脉(abdominalvein)4.胃肠型和蠕动波(gastricand

intestinal

patternandperistalticwave)

5.腹壁其他情况视诊内容低平:消瘦者腹部下凹前腹壁稍低于肋缘与耻骨联合的平面称腹部低平平坦:平卧时前腹壁处于肋缘至耻骨联合同一平面或略低凹饱满:小儿及肥胖者腹部外形较饱满,略高于肋缘。一、腹部外形(abdominalcontour)正常平坦各种腹部外型(一)腹部膨隆

(abdominalbulge)1.腹部膨隆:(明显高于肋缘耻骨平面)(1).全腹膨隆:呈球形或扁园形,见于:

腹内巨块:(足月妊娠、巨大卵巢囊肿、畸胎瘤)

腹腔积液:呈蛙腹(外形随体位而变)

腹内积气:呈球形(不随体位变化)全腹膨隆肝硬化患者的顽固性腹水,脐疝与乳房发育腹围测量法腹腔巨大肿瘤2.局部膨隆:

见于脏器肿大、肿瘤、炎性包块视诊应注意:膨隆的部位、外形、与体位、呼吸的关系、博动等。

肝癌卵巢囊肿上腹膨隆下腹膨隆(二)腹部凹陷(abdominalintrocession)

1.全腹凹陷:见于消瘦、脱水、各种慢性疾病所致的恶病质(舟状腹)。

2.局部凹陷

手术后腹壁瘢收缩所致。白线疝、切口疝局部膨隆局部凹陷白线疝正常人:

男性及小儿以腹式呼吸为主

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腹式呼吸增强:见于癔病、胸水。腹式呼吸减弱消失:见于腹膜炎、腹水、剧烈腹痛、腹内巨块、妊娠、膈肌麻痹。二、呼吸运动(respiration)检查静脉血流方向示意图甲丙乙检查方法与正常表现:正常人不显露、瘦者略可见。三、腹壁静脉(abdominalvein)腹壁静脉曲张:见于门静脉高压、上、下腔静脉梗阻。下腔静脉阻塞门静脉高压上腔静脉阻塞腹壁静脉曲张血流分布和方向向四周放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四、胃肠型及蠕动波胃肠梗阻时:可见胃肠轮廓及至左肋缘向右的蠕动波。正常人:不见胃肠轮廓及蠕动波低位肠梗阻结肠梗阻肠型1.皮疹(erythra):充血性或出血性皮疹,常见于高热性疾病或某些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斑疹伤寒)、及药物过敏等。五、腹壁其他情况腹部荨麻疹腹部带状疱疹正常人腹部皮肤颜色较暴露部位稍淡皮肤皱摺处(如腹股沟及腰带部位)有褐色素沉着可见于Addison病

2.色素(pigmentum):

左腰部、脐周皮肤蓝褐色斑:为血液自腹膜后间隙渗到侧腹壁皮下所致(Grey-Turner征)、脐周或下腹蓝褐色斑(Cullen征)见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紫纹妊娠纹

3.腹纹(ventralstripe):白纹—肥胖、妊娠紫纹—皮质醇增多症手

痕4.瘢痕(cicatricle)

—外伤、手术、皮肤感染的遗迹

婴儿—脐疝5.疝(hernia

):

由于腹内压增高,腹腔内容物经腹壁或骨盆壁的间隙或薄弱部分,向体表突出而形成。

成人—腹股沟斜疝、股疝

腹股沟斜疝(Obliqueinguinalhernia)白线疝切口疝脐疝herniaoflineaalbaincisionalherniaumbilicalhernia6.脐部异常情况:

脐分泌物为浆液性、脓性有臭味—

炎症水样有尿味—

脐尿管未闭

脐部溃烂—

结核、破伤风

脐部溃疡、坚硬、固定突出

癌脐膨出acromphalus

脐凹陷

hilardepression

腹裂

abdominalclef

8.上腹部搏动:

正常搏动:多由腹主动脉传来,瘦者可见。

异常搏动:上腹明显搏动可见于:右室肥大,主动脉瘤,肝血管瘤。第三节腹部听诊(auscultation)

听诊方法:将听诊器膜型胸件置于腹壁上,有步骤地移动,仔细听诊全腹各区。

听诊内容:肠鸣音、振水音、血管杂音。

最佳听诊部位:一、肠鸣音(gerglingsound):将听诊器放于脐部附近,听诊至少一分钟。注意肠鸣音的次数、音调强度,如未听到肠鸣音,则应延续听到肠鸣音为止或听诊至少5分钟。

正常情况下:肠鸣音约为4-5次/分。

肠鸣音减少或消失:(续3-5分钟以上才能听到一次或听不到)见于急性腹膜炎、电解质紊乱或严重脓毒血症所致的肠麻痹。肠鸣音活跃:(肠鸣音>10次/分)但音调不高亢见于:饥饿状态、急性肠炎、胃肠出血、服用泻药后等。肠鸣音亢进:肠鸣音频率增加,响亮、高亢甚至呈叮当声或金属声.提示机械性肠梗阻。肠鸣音

二、血管杂音(bloodvesselsouffle)肾动脉腹主动脉髂动脉血管杂音听诊位置

左右上腹部收缩期吹风样血管杂音常提示:肾动脉狭窄

中腹部收缩期喷射性血管杂音常提示:腹主动脉瘤或腹主动脉狭窄

下腹部两侧收缩期吹风样血管杂音应考虑:

髂动脉狭窄

脐周连续性静脉杂音提示:门脉高压侧支循环形成当左肝叶肝癌压迫肝动脉或腹主动脉时,亦可在包块部位听到吹风样血管杂音。血管杂音的临床意义第四节叩诊(percussion)

腹部叩诊:可了解腹腔某些脏器的大小、

叩痛、充气情况、积液、包块等。

叩诊方法:直接叩诊法与间接叩诊法但多用间接叩诊法一、腹部叩诊音:正常情况下,除肝脾区,增大的膀胱或子宫,两侧腹部近腰肌处为

浊音外,其余均为鼓音。

明显的鼓音为:胃肠胀气、人工气腹和胃肠穿孔。

明显的浊音或实音为:腹腔肿瘤、肿大脏器、大量腹水等。肝上界叩诊:在右锁骨中线上,从肺部清音区(第2、3肋间隙)开始向下叩诊由清音转为浊音时,即为肝上界。

二、肝脏及胆囊叩诊肝下界叩诊:从右锁骨中线脐面开始向上叩诊,由鼓音转为浊音时为肝下界。估计肝上下界间距离,正常约9-11CM。正常肝上界于第5肋间隙,肝下界于右季肋下缘。二、肝脏及胆囊叩诊正常肝浊音界大小肝浊音界改变

肝区及其它部位的叩击痛:用左手置于肝浊音区上,右手握拳由轻到中等力量叩击该区,观察病人表情并询问病人有无疼痛。肝区叩击痛对诊断肝炎,肝脓肿有一定意义。胆囊位于深处,被肝脏遮盖不能用叩诊检查胆囊的大小,仅能检查其有无叩击痛,胆囊区叩击痛是胆囊炎的重要体征。叩击痛三、胃泡鼓音区及脾脏叩诊此区缩小或消失见于脾肿大、左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肝左叶肿大及急性胃扩张或溺水患者正常在左腋中线9-11肋间为脾浊音区,前缘不超过腋前线,宽度为4-7cm

脾脏叩诊:

让患者仰卧,自腹中部脐平面向一侧叩诊,叩由鼓音为浊音时,扳指不动,

令患者卧转向另一侧,再叩如该处由浊音变为鼓音,即称为移动性浊音。用同样方法,再叩另一侧。(表明腹水>1000ML)。

四、移动性浊音

(shiftingdullness)移动性浊音检查卵巢囊肿与腹水叩诊音的鉴别示意图鼓音域浊音域鼓音域浊音域肾炎、肾盂肾炎、肾结石、肾结核及肾周围炎时,可有不同程度叩击痛。

五、肋脊角叩痛六、膀胱叩诊一般从脐下叩至耻骨联合上方,了解膀胱充盈度。

体位:

患者仰卧位,头垫低枕,两手平放于身体两侧,两腿曲起稍分开使腹肌松弛,做平静腹式呼吸。医生位于患者右侧,手前臂应与患者腹部表面在同一水平。第五节触诊(palpation)

顺序: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由下向上,先左后右,仔细触诊。注意事项:1.态度和蔼,手掌温暖,动作轻柔,由浅入深。2.嘱受检者作张口缓慢腹式呼吸,使腹部肌肉松弛。

3.观察患者反应与表情,对精神紧张者,通过交谈转移注意力,减少腹肌紧张。

4.手脑并用,边检查边思考。

步骤:先行浅触诊(下压约1CM左右),然后行深触诊(下压约2CM),对大量腹水病人可采用浮沉触诊。

内容:检查腹部有无抵抗感(腹壁的紧张度)、压痛、搏动、包块和脏器肿大等。浅触诊深触诊浮沉触诊

紧张度减低或消失: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经产妇,瘦弱的老年人,或刚放过大量腹水的病人。

正常人:紧张度适中(触之柔软,虽稍有阻力但易压陷)。

紧张度增加:揉面感—结核性腹膜炎

板状腹—胃肠穿孔所致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一(guarding)腹壁紧张度检查

反跳痛:如触诊腹部出现压痛后,迅速将手抬起,腹痛加重,称反跳痛。

正常腹部触诊时:不引起疼痛,如由浅入深触诊发生疼痛,称压痛。一般表示该区域的脏器有病变。

压痛点:局限于一点的压痛如阑尾点、胆囊点、季肋点、上输尿管点、中输尿管点、肋脊点、肋腰点。二阑尾压痛的检查手法三、脏器触诊肝(liver)胆囊(gallbladder)脾(spleen)肾(kidney)胰(pancreas)胃肠(stomachandintestine)膀胱(bladder)

病人体位:仰卧位,两膝关节屈曲,双上肢置于身体两侧,平静呼吸。(一)肝脏体表投影位置

医生:站在患者右侧,右手掌平放在右侧腹壁,腕关节自然伸直,三指并拢,与肋缘大致平行,使示指和中指前端的桡侧缘指向肋缘,自右前上棘平面开始,逐渐向上移动触诊。1.单手触诊法2.双手触诊法:

用左手托住受检者的右腰部,大拇

指张开置于肋部。

右手的触诊方法同前3.肝脏钩指触诊法适应于儿童和腹壁薄软者。检查者位于受检者右肩旁,面向其足部,将右手掌搭在其右前胸下部,右手第2~5指弯曲成钩状,嘱受检者做深呼吸运动,检查者随吸气而更进一步屈曲指关节,这样指腹容易触到下移的肝下缘。

注意点触诊应与呼吸配合,随患者呼气时,手指压向腹深部,再次吸气时,手指向上迎触下移的肝缘,如此反复进行中,手指逐渐向肋缘移动,直至触到肝缘或肋缘为止。触诊应在右锁骨中线上及前正中线上进行。当触及肝脏时应测量其肝缘与肋缘或剑突根部的距离,以厘米表示。

触及肝脏应注意肝脏:

大小(size)质地(consistency)边缘(margin)

表面状态(surface)

压痛(tenderness)搏动(

pulsation)肝区摩擦感(frictionsense)肝震颤(liverthrill)

肝脏:

1.正常成人肝脏一般触不到,但腹壁松软的瘦者深吸气时可触及肝脏(肋下<1CM、剑突下<3CM)、表面光滑、质软、无压痛。

2.肺气肿、右胸腔大量积液、内脏下垂时使肝脏下移,亦可触肝下缘,但肝浊音上界下移。5.肝脏缩小:见于急性和亚急性肝坏死,晚期肝硬化。3.弥漫性肝肿大:见于肝炎、肝淤血、脂肪肝、肝硬化、白血病、血吸虫病等。

4.局限性肝肿大:见于肝脓肿,肝肿瘤、肝囊肿等。肝癌肝肿大,形状不规则

方法:平卧位触诊:

医生的左手绕过病人前腹壁,将手掌置于左腰部第7-10肋处,试将脾从后向前托起。右手平放于腹壁,方向与肋缘垂直,自脐平面由下至上逐渐向肋方向移动,并呼吸配合,触诊要领与触诊肝脏方法相同。

二脾脏触诊(仰卧位双手触诊法)脾脏触诊(右侧卧位双手触诊法)右侧卧位触诊:如仰卧位未能触及脾脏,应嘱病人右侧卧位,再如前法检查。触到脾脏检查质地、压痛、边缘表面、摩擦感等脾脏肿大测量法脾肿大与切迹脾脏肿大测量2线3线1线正常人的脾脏不能触及内脏下垂、左胸腔积液、积气时膈肌下降可触及脾脏。

轻度脾脏肿大见于:

慢性肝炎、伤寒、粟粒性结核、急性疟疾、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和SLE。脾脏质地柔软

中度脾脏肿大见于:

肝硬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及慢性溶血性黄疸等.脾脏质地一般较硬

高度脾肿大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黑热病、慢性疟疾骨髓纤维化症等。脾脏表面不光滑,有结节感见于淋巴瘤和恶组脾脏触诊表面有囊性肿物见于脾囊肿脾脏有压痛见于脾梗死、脾脓肿真性RBC增多症慢粒脾Ⅱ度增大巨脾肝脾触诊法总结可用单手滑行触诊,要领与肝脏触诊相同。正常时胆囊隐于肝之后,不能触及。肿大胆囊可在肋缘下、腹直肌外缘处触及肿大胆囊呈梨形或卵园形、张力较高的包块,可随呼吸上下移动,质地视病变性质而定:

方法:(三)(Gallbladderpalpation)胆囊触痛检查示意图医生以左手掌放于病人右肋下将左手大拇指放在腹直肌与肋弓界处(胆囊点)Murphy征用力按压腹壁,然后嘱病人缓慢深吸气,如在吸气过程中因疼痛而突然停止,称(Murphy)征阳性,可见于急性胆囊炎胆囊触诊胆囊肿大,有囊性感、无压痛可见于壶腹周围癌。如胆囊肿大,有囊性感,明显压痛者见于急性胆囊炎。胆囊肿大,有实性感、可见于胆囊结石或胆囊癌。胆囊明显肿大、无压痛、黄疸渐进加深,称(Courvoisier)征阳性,见于胰头癌。胆囊肿大的性质医生以左手掌托住右腰部并向上推起,

右手掌平放在右上腹部,手指方向大致平行于右肋,于患者吸气时双手夹触肾脏。如触及光滑钝圆的脏器,可为肾下极、此时患者常有酸疼或恶心不适感。肾脏触诊(右肾)肾脏触诊(左肾)(四)(kidneypalpation)

肾脏触诊肾脏坐位触诊法肾脏侧卧位触诊法季肋点上输尿管点中输尿管点肾脏尿路压痛点肋腰点(2).背面肋脊点肾脏疾病压痛点

肾肿大见于:肾盂积水或积脓、肾肿瘤、多囊肾等。

正常肾脏:一般不易触及。瘦长者、肾下垂、游走肾或肾代偿性增大时,肾较易被触到。临床意义轻度中度重度膀胱的触诊膀胱充盈时方可触到,单手滑行触诊法,沿脐部向趾骨联合触摸,有囊性感,推之有尿意,排尿后消失可鉴别其它肿块膀胱充盈可见于尿路梗阻、截瘫、腰麻手术等。胰腺触诊一般不易触及,有病变时,可触及如:上腹中部及左上腹横行带状压痛及肌紧张,牵涉至腰部提示胰腺炎,可合并库伦征等

上腹中部触及质硬无移动性条索状肿物,应考虑慢性胰腺炎,表面不光滑有结节应怀疑胰腺癌,触及囊性肿物应考虑胰腺囊肿患者男性,38岁,反复发作上腹部隐痛不适多年,近1年体重下降,发现黄疸1周余。查体见巩膜黄染,剑突下轻压痛。诊断:慢性胰腺炎。分辨率很高的多层CT,可显示不均匀扩张的胰腺导管、胰腺实质及胰管内钙化性结节(胰管内结石)等特征性表现,是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四、Abdomentumour(Abdomentumour)(一)正常腹部触及的器官(二)异常腹部包块:多由肿大或异位的脏器、肿瘤、囊肿、炎性肿块或肿大的淋巴结等所形成。为了鉴别包块的性质:触诊时应注意了解包块的:位置、大小、形态、硬度、压痛、搏动、移动度、与邻近的关系。部位:上腹中部可能为胃或胰腺肿块,右肋下常考虑肝和胆肿物,左右腰部考虑结肠或肾脏肿瘤,脐周及右下腹多考虑结核性腹膜炎。下腹部类圆形,可活动考虑淋巴结卵巢囊肿多游走大小:应测量上下、左右、前后径。巨大肿块多见于实质性脏器,以囊肿居多形态:应注意其形状、轮廓、边缘和表面状况等,圆形、表面光滑多良性。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质硬的多考虑恶性肿瘤,条索状、管状有变化的考虑蛔虫,肠套叠质地:囊性多为囊肿、脓肿;质地坚韧、坚硬等多为肿瘤、炎性包块压痛:多考虑炎性包块,与脏器相关的肿瘤压痛可轻重不一搏动:多考虑动脉瘤或血管瘤移动度:肝、脾、胃、肾、胆、横结肠肿物可随呼吸上下移动,肿块易被手推动可能来自胃、肠或肠系膜。移动度大多为游走脏器或带蒂。局部炎症包块及腹腔后壁肿瘤一般不移动液波震颤:用手触击腹部可有液波震颤,腹水3000-4000ml即可阳性五、(Fluidthrill)液波震颤检查法示意图方法:令病人平卧,医生用一手掌面轻贴病人一侧腹壁,再令患者或一助手将其手尺侧,沿正中线压于腹壁。医生用另一支手轻叩击对侧腹壁,所产生的震动波,即可通过液体传至对侧被手感之震动,此法用于检查大量腹水患者。

原理:当胃内有大量液体及气体存留,用手振动上腹部,使液体和气体相互撞击,即可产生振水音。六、(Succussionsplash)

检查方法:让患者仰卧,医生以一耳靠近患者上腹部,同时用冲击触诊法,振动胃部,亦可用双手扶着患者腰部,左右摇晃,此时即可听到液气相互撞击的声音,即振水音。

临床意义:正常人在餐后或进食大量液体之后可产生振水音。但如在清晨空腹或餐后6—8小时以上仍能听到振水音,则提示幽门梗阻或胃扩张。第六节

腹部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1.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1)症状:上腹痛的特点:部位、性质、节律和季节性及伴随症状。(2)体征:单纯的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唯一的阳性体征为上腹部压痛。压痛的部位腹中线,脐与剑突连线中间。十二指肠溃疡多为中线偏右,胃溃疡多为中线偏左,压痛范围只有2-3个手指端大小,局限,程度较轻。穿孔可出现急性腹膜炎的体征。幽门梗阻时,可出现振水声。出血时,可出现心跳加速,低血压。急、慢性失血会引起贫血,皮肤黏膜苍白

(3)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梗阻和癌变。2.急性腹膜炎(acuteperitonitis)(1)分类:弥漫性与局限性,继发性和原发性,无菌性和感染性;(2)症状:突然发生的持续性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及发热等毒血症症状,严重时有休克.(3)体征视诊:急性危重病容,表情痛苦,被迫采取仰卧位,两下肢屈曲,呼吸频速表浅,腹式呼吸明显减弱或消失,腹壁运动受限,有积液时,腹部膨隆。触诊:腹肌紧张,腹壁压痛和反跳痛。叩诊:有胃肠穿孔时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有积液时可叩出移动性浊音。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3.肝硬化(livercirrhosis)症状――消化道及全身症状,无特异性。体征――面色灰暗,黄疸,蜘蛛痣及肝掌,男性乳房发育,腹部膨隆,呈蛙腹,腹壁静脉曲张,脐疝。脾肋下可扪及,液波震颤阳性。腹水移动性浊音阳性。脐周或剑突下有时可听到静脉营营音。急性腹膜炎和肝硬化体征4.急性阑尾炎(acuteappendicitis)症状――早期为上腹痛或脐周痛,数小时后,出现定位清楚的右下腹痛;体征――右下腹McBurney点(阑尾点)有显著而固定的压痛和反跳痛急性阑尾炎体征

5.肠梗阻

(intestinalobstruction)肠梗阻形成机制门静脉血栓形成5.肠梗阻症状――腹部阵发性绞痛,呕吐,腹胀,排气排便停止;体征――痛苦表情,脱水貌,呼吸急促,脉快,甚至休克,腹膨隆,腹壁紧张,有压痛。绞窄性肠梗阻有反跳痛。机械性肠梗阻可见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活跃、亢进,伴金属音;麻痹性肠梗阻无肠型,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肠梗阻体征病例分析魏×,男性,44岁。

主诉上腹部疼痛1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