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初一上册期中考试语文知识点总结_第1页
2023初一上册期中考试语文知识点总结_第2页
2023初一上册期中考试语文知识点总结_第3页
2023初一上册期中考试语文知识点总结_第4页
2023初一上册期中考试语文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一上册期中考试语文知识点总结【#初一#导语】我们可以通过自己学习的知识,分辨出来孰是孰非,我们能够运用自己的判断能力去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什么是我们不应该去做的。我们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就不会被其他人的言语所蛊惑,自己能够有一个清晰的思维能力,就能够掌握好自己的人生。;小编搜集的《初一上册期中考试语文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L初一上册期中考试语文知识点总结篇一《春》朱自清一、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一—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 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②朗润:明朗润泽 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 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观沧海》1、作者曹操(155一—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等军事著作。其诗以慷慨悲壮、宏伟壮观著称。著有《蒿里行》《短歌行》《苦寒行》《龟虽寿》《观沧海》等诗篇。2、《观沧海》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属于实写,描写了海水和山岛的景象,由远及近。"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属于想象的虚写,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 3、中心思想:这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开阔的胸怀,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必须掌握的内容: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极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两句表现草木欣欣向荣,生机无限。 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秋风萧瑟,波浪滔天的雄伟壮观的情景。 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四句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杨,志在里〃的“烈士〃胸襟。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是互文见义,作者以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创造了一种宏大的意境,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的宽广胸怀和豪迈气魄。这为千古名句。 杞人忧天《列子》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跚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那个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道理:嘲笑了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无尽的忧愁,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2.初一上册期中考试语文知识点总结篇二 修辞:1、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形象。 2、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3、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4、夸张: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6、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注意、思考。7、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有音乐感;抒情酣畅;便于吟诵,易于记忆。8、反复: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 注:上面只是简要给出各种修辞手法(方法)的作用,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具体来回答,避免空洞。3.初一上册期中考试语文知识点总结篇三 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一一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一一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一一点明中心、揭示主旨;5、点睛句一一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一一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一一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4.初一上册期中考试语文知识点总结篇四一、古诗文 (一)诗:每周一诗第1-8首、第三单元所有诗歌,《小石潭记》要求:以理解为基础,背诵滚瓜烂熟,默写毫不犹豫、准确无误。 (注:题型为默写填空。)(二)诗歌理解:第三单元《杜甫诗三首》、《卖炭翁》、《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题破山寺后禅院》 (注:题型为填空题与选择题。)(三)课内文言文: 《小石潭记》、《白洋潮》要求: 1.熟读课文。 2.熟记以下内容:文学常识(注释1)、加点字词解释、句子翻译、文章基本内容、写作手法、主旨。(参考资料:课堂笔记、《文言诗文点击》、《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课堂测验本、过关测验卷、语文公共博客复习指南等。)(四)课外文言文 要求:L认真独立完成复习阶段布置的练习《文言文读本》等。 2.认真听讲评并记录、积累古汉语词汇和句式,初步掌握阅读方法。 3.可对课内外多次出现的文言词汇进行整理。4.课内文言文是基础,牢固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式,掌握句译基本方法,才能迁移运用至课外。二、现代文(一)课内现代文三篇:《表哥驾到》、《渡沱河和我》、《壶口瀑布》要求:1.词语默写、注音准确无误,熟记关键词语解释。2.复习笔记,熟悉课文基本内容和主旨,理解标题含义,复习抓住段落中心句和课文中心句把握文章内容的阅读方法,能概括主要内容。3.理解经典词句的表达作用,能完整表述。4.熟读课文,熟悉精妙用词,能根据课文填空。 5.参考资料:课堂笔记、《现代文品读》、课堂测验本、单元测验卷、复习资料等。 (二)课外现代文(考记叙文)要求: 1.认真独立完成复习阶段布置的练习(包括当堂练习及回家作业),认真听讲评并记笔记。 2.回顾本学期记叙文类课文笔记、测验卷及练习中的课外现代文阅读的讲评笔记,熟悉记叙文阅读规律及基本题型答题思路。 三、作文要求: L复习作文讲评笔记,结合自己的作文和范文及老师评语分析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作些准备(如开头结尾不好的可专门阅读佳作,揣摩方法;描写不好的可重点读读别人的描写部分;议论啰嗦,不到位的可读读佳作中画龙点睛的议论,摘录一些精辟、优美的语句等)。 2.认真修改一篇作文(必要时根据老师意见反复修改至满意),在实践中领悟作文方法。 3.阅读《中考优秀范文选》,准备写作材料,思考立意。可根据参考作文题列出写作提纲。 注:此次作文继续考查记叙文写作能力。请家长朋友们提醒自己的孩子,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求首先是不要使用涂改液,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不得随意乱涂乱改。写作方面,要求叙事清楚,有恰当生动的描写,材料真实充实,立意明确健康,表达真情实感,条理清楚,分段合理。忌胡编乱造、移花接木、抄袭优秀作文。5.初一上册期中考试语文知识点总结篇五 一、第一单元 《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 《荷叶•母亲》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书,属于笔记小说。二、第二单元《我的老师》作者:魏巍。《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曾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三、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