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主题8蒸发_第1页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主题8蒸发_第2页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主题8蒸发_第3页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主题8蒸发_第4页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主题8蒸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8蒸发专题二

地球上的大气水由液态或固态转变成气态,逸入大气中的过程称为蒸发。蒸发使地面的水分升到空气中,而降水是空气的水分落到地面上。二者是两个相反、又相互依存的过程。PARTONE精讲点拨1.概念区分(1)蒸发量在一定时段内水分经过蒸发而散布于大气中的水量,单位用mm表示。(2)蒸发能力——最大可能蒸发量蒸发能力是指在下垫面足够湿润的条件下,保持水分充足供应时的蒸发量,又称潜在蒸发量或最大可能蒸发量,单位用mm表示。(3)实际蒸发量实际蒸发量最直白的理解就是能蒸发的数量。在极度干旱的地区,降水量很小,它的实际蒸发量与降水量是相等的。例如新疆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气象站测量的蒸发量是3700mm,然而实际情况是那里的年降水量不足10mm,所以当地自然条件下可以提供的蒸发量最多也就是10mm,也就是说实际蒸发量只有10mm。2.影响因素123456789(2022·河南省三门峡市模拟)贺兰山地处我国西北中温带气候区,大致呈南北走向,最高海拔3556米,是我国的重要界山。贺兰山年均降水量420毫米,年均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自然带垂直分异显著,在海拔2000米左右物种最为丰富。据此完成1~2题。PARTTHREE模拟演练1234567891.推测贺兰山西坡没有而东坡独有的自然带是A.温带荒漠带 B.温带草原带C.针叶林带 D.山地灌丛带√贺兰山大致为南北走向,东坡为迎风坡,降水量较西坡丰富,可能分布有针叶林带,西坡降水较少,不能满足森林生长的需求1234567892.在生态稳定的情况下,贺兰山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接近毫米毫米C.1200毫米 D.2000毫米√生态稳定说明地理环境变化较小,蒸发量与降水量比较接近。由于贺兰山年均降水量420毫米,故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应接近420毫米,故选A。123456789地表蒸散指地表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总和,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中水分运动的重要过程,是植物及农作物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的水分和能量来源,是陆面生态系统与水文过程的重要纽带。下图为“祁连山海拔2600~3800m内某流域不同地表实测蒸散对比和降水季节分配图”。读图,完成3~5题。1234567893.该流域林地地表蒸散低于草地的主要原因是A.林地海拔低于草地B.林地温度低于草地C.林地降水少于草地D.林地风速大于草地√气温高,地表蒸散大,气温低,地表蒸散小。林地的生物量较草地更多,植被高大,林下光照较少,地温低,且林地对局地气温的调节更为明显,林地温度低于草地1234567894.影响该流域内8月草地地表蒸散相对较低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坡向C.天气

D.风速√该流域8月份降水多,阴雨天气多,气温相对较低,光照时间短,从而导致草地地表蒸散在8月份相对较低1234567895.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祁连山各流域地表蒸散量的调查和研究工作,该数据最可能用于A.获取各流域内气象监测预报详实资料B.提取各流域内土壤肥力的变化数据C.掌握各流域内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动态D.摸清各流域内水循环的动态变化状况√123456789(2022·福建名校联考)玉米为高杆作物,植被郁闭度较低,耐旱、耐寒;马铃薯性喜温凉,植被郁闭度较高。中国某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和马铃薯,作物生育期为4月下旬到9月中旬,土壤灌溉量约90毫米。该地区农田有田坎阻挡,基本没有地表径流输出。下图示意该地区4~9月农田裸地与玉米地的土壤蒸发量变化状况。据此完成6~8题。1234567896.与5、6月相比,该地7、8月土壤蒸发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空气对流较弱

B.土壤含水量较低C.空气湿度较大

D.植被郁闭度较高√空气湿度越大,蒸发越弱,7、8月空气湿度大会导致土壤蒸发量小1234567897.若该地玉米地改种马铃薯,可推断土壤A.含水量变大

B.含水量变小C.蒸发量变大

D.蒸发量变小√马铃薯植被郁闭度比玉米高,将玉米地改种马铃薯,土壤的蒸发量变小马铃薯也会吸收土壤水分,产生植物蒸腾,植物蒸腾量的大小无法确定1234567898.该地最可能位于A.江苏

B.陕西C.吉林

D.新疆√9.(2022·福建厦门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赛里木湖(下图)海拔约2073米,全年盛行偏西风,流域年降水量约毫米,湖面年蒸发量约毫米,结冰期长达6个月;湖岸岩性较为单一,多为黏性差、易透水的粉砂层。近60年来,赛里木湖流域气候呈暖湿化趋势,湖水盐度随之变化;湖岸多处坍塌,东岸尤为严重。研究表明,该流域降水量变化对湖泊的影响超过气温变化。(1)我国西北地区水面年蒸发量大多在1200毫米以上。分析赛里木湖湖面年蒸发量较低的原因。(8分)背景赛里木湖被称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位于新疆天山山脉中,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453平方公里,整个湖面呈椭圆形,属于封闭的内陆湖。大西洋暖湿气流长途跋涉后,无法翻越天山北坡,只能在这里徘徊,再受到地形抬升的影响形成了充沛的降水,汇集到这个高山盆地里,因此,赛里木湖也有“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的美称。每年五六月便开启花海模式湖畔广阔的草甸上,牧草如茵,毡房点点,鲜花遍地微风吹拂,幕帐点点,炊烟袅袅,牛羊成群,牧马奔驰,美不胜收9.(2022·福建厦门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赛里木湖(下图)海拔约2073米,全年盛行偏西风,流域年降水量约毫米,湖面年蒸发量约毫米,结冰期长达6个月;湖岸岩性较为单一,多为黏性差、易透水的粉砂层。近60年来,赛里木湖流域气候呈暖湿化趋势,湖水盐度随之变化;湖岸多处坍塌,东岸尤为严重。研究表明,该流域降水量变化对湖泊的影响超过气温变化。(1)我国西北地区水面年蒸发量大多在1200毫米以上。分析赛里木湖湖面年蒸发量较低的原因。(8分)

①必备知识②材料分析湖面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弱;

湖面结冰期长,蒸发历时较短;

地形封闭,流域内湖面所占比重高,空气湿度较大;补给: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冰川水特点:不含盐;气温低受冰川融水补给影响,水温较低;必答,得分点二重思维,需锻炼难想到9.(2022·福建厦门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赛里木湖(下图)海拔约2073米,全年盛行偏西风,流域年降水量约毫米,湖面年蒸发量约毫米,结冰期长达6个月;湖岸岩性较为单一,多为黏性差、易透水的粉砂层。近60年来,赛里木湖流域气候呈暖湿化趋势,湖水盐度随之变化;湖岸多处坍塌,东岸尤为严重。研究表明,该流域降水量变化对湖泊的影响超过气温变化。(2)说明近60年来该流域气候变化对赛里木湖盐度的影响。(4分)气候变化前赛里木湖气候变化后咸水湖(盐度高)赛里木湖为内流湖,无径流排盐,为咸水湖盐度变低该流域气候暖湿化,冰雪融水和降水增多,汇入的淡水量增加,对湖水起到稀释作用,盐度降低。9.(2022·福建厦门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赛里木湖(下图)海拔约2073米,全年盛行偏西风,流域年降水量约毫米,湖面年蒸发量约毫米,结冰期长达6个月;湖岸岩性较为单一,多为黏性差、易透水的粉砂层。近60年来,赛里木湖流域气候呈暖湿化趋势,湖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