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的思考摘要:创新诗歌教学,把握诗歌魅力,在真善美中涵咏诗情。《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这对于新课改背景之下的诗歌教学是一个崭新的挑战,只有摒弃传统诗歌教学模式,才能在诗歌教学中注入无穷的活力。 关键词:新课改;诗歌;教学;创新;师生
引言:《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时代在发展,语文教育必须摒弃旧的思维方式和教育方式与时俱进。古诗词教学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语文教育的眼睛又是语文教育的心脏,它不仅指引着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发展,也对新时期语文教育起着高屋建瓴的战略性作用。下面我仅从我个人角度浅谈对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思考。一、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教育必须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1.摒弃传统讲授型模式,在诗词教学中注入活力传统型讲授多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课堂流程大致为解题,然后介绍诗人及诗歌背景,接着对诗歌大意进行解读,最后对诗歌思想感情给予明确。在这种传统型讲授模式中,一成不变的课堂环节会使学生对于课堂的兴趣慢慢的消失,严重者甚至对于语文学科丧失兴趣。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应坚决摒弃这种传统型教学模式,在此以古诗《观沧海》为例,不着眼于诗歌大意,直接从诗眼出发,用“观”字作为讲授核心,引领学生思考诗人观到的景物,从虚实角度对景物进行赏析,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辰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好像都由大海吐纳,这既是眼前的实景,同时又融入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通过了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所蕴含的吞吐日月星辰的壮丽景象,结合诗人曹操的活动背景,进一步领略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不仅了解了诗歌之景,更领悟到了诗歌之情。2.坚持诗歌景情交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情感世界是需要培育的,没有培育就会像荒芜的花园日趋凋零,甚至成为荆棘横生、藏污纳垢的场所[1]。在近些年的教育实例中,不乏有这样一类教师:他们将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无疑是有所偏颇的,唯分数论并不适用于当前教育形势当中,这在古诗词教学当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在处理诗歌的感情时,若能从心出发,和诗人建立情感的桥梁,那么诗歌的情感价值将得到最大幅度的体现。例如在学习诗歌《行路难》的过程中,我发现如果从情感方面去教学,学生的接受度更高。例如在讲授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句时,引导学生从诗人情感经历着手,以情移情,站在诗人的角度去感受诗歌,诗人是自信而失意的,时代造就了诗人,更造就了诗歌,生活中的艰辛磨难往往意味着更多机遇和挑战,自信中生发的豪情冲淡了这份磨难,由此生发出对于诗人豪情的共鸣,将李白的豪情贯穿于诗歌的讲解之中,便能感受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气概。在情感教学中提升对中国优秀文化的感悟,这是新课标所一直强调的。情景交融,才能在诗歌教学中漫溯聆听,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诗言志”拥有更多共鸣。二、加强师生互动,提升整体感知体验 语文课程要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关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不断拓宽师生之间互动界面,在良性师生互动循环中,从而提升学习整体感知体验。1.利用综合性学习活动,提升师生之间互动体验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探究能力,这是提升师生之间互动体验的关键性措施[2]。课堂不能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要将课堂变为学生的课堂,需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通过互动,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充满求知气息的课堂让语文教学在积极的氛围里得到滋长。比如在八年级下册《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中,就可以在课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搜集资料,通过网络、电视、书籍等多种渠道查找需要的诗词,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在课堂上,由学生担任活动的主持人,设置活动环节,通过环节的设置,把课堂真正的变为学生的课堂。而教师退居幕后,把控课堂大方向,通过师生的活动探究,通过教师的充分指导,从而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继而加强师生的互动体验。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让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更加紧密,而且加深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充分理解。利用综合性学习活动,将活动形式和诗歌资源进行整合,教师和学生互动起来,让古诗词尽情展现它的魅力,学生在古诗苑中尽情漫步,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2.品味古诗词真善美,增强师生共情能力领悟诗歌的情境,抓住诗歌的意象,在真善美中品味诗歌[3]。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从“兴观群怨”中可以看出中国古典诗歌对人的潜移默化的效果是极其显著的,在古诗词教学中,品味诗词的真善美,领悟诗词真谛,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共情能力,能够给师生带来愉悦的审美体验。例如在八年级上册课文《记承天寺夜游》中,教师带领学生走入情境之中,在空蒙澄澈的月夜,邀上三两挚友,品味人生百态。在体会诗中真意之际,对于十八字写景的精妙,对于无一月而写月景的巧妙,对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微妙,这都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深入掌握文本,将文本中苏轼所感受的魅力完整地传达给学生。联系诗人苏轼屡被贬谪的经历以及身处逆境却怡然自得的襟怀,带领学生找到诗人身上最值得琢磨的点,反复吟咏,结合日常生活经历去寻找自己的达观,用这种达观去建立学生世界观上的共情,进一步将诗歌的真善美得到尽情地涵咏。这样才能在诗歌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而情感的传递必将使这座桥梁越发坚固,从而诗词的真善美在共情力中得到完美体现。三、创新诗歌比较阅读,深挖传统文化魅力初中阶段的诗歌教学以背诵记忆为主,对于诗歌深层次的意蕴挖掘得还不够,不少教师在进行诗词教学时,往往以考试为本位,只强调诗歌大意和背诵默写,忽视了诗歌背后的意义。要想带领初中学生领会诗歌意蕴,诗歌之间适当地进行比较阅读是一个不错的方法。1.把握同一诗人的不同诗歌,传情达意以《秋词》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为例,两首都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歌,《秋词》中提到的秋天和以往的诗人有很大不同,刘禹锡认为的秋日是胜过春朝的,这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所描写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刘禹锡善于从独特处入手,往往能提出和他人不同的观点,这与他积极乐观的心境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关注这一点,将两首诗进行比较,引导学生体会同一诗人不同创作环境之下的情境,这有利于学生深入把握诗歌意蕴,符合新课标对于语文教学的要求。2.比较不同诗人的不同诗歌,以情动人诗能言志,诗能表情,诗更能传达诗人的价值取向。比较不同诗人的不同诗歌,要能够从诗歌之间建立联系,寻找二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比如在教学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时,可以和李白的《行路难》进行比较,二者表达的情感都是积极昂扬向上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和友人的共勉,在沉郁之中而见豪放,既有作者对友人的真诚希冀,也暗含诗人自己坚定的意志,此时诗人正在遭贬之际,这种自信乐观打动无数读者。《行路难》则是在积极乐观之中暗含对自己挚友的惋惜,在苦闷之中为挚友设宴,同时又联想到自己的郁郁不得志,于是自信之中又有无奈,这种感情就比较复杂了。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两首诗进行联系,通过比较两位诗人情感中的微妙不同,达到教学的目的,初中学生对于诗歌情感的理解还不够,教师通过适当引导,让初中阶段的诗歌教学向更高一层次去靠拢,不再是简单的背诵记忆,完成以情动人的目标。中华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如一颗熠熠闪烁的明珠镶嵌在文化的长流之中。新课标要求下的古诗词教学对于新时期的教师来说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落实新课标,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这对于古诗词教学来说至关重要。教师更应该深入发掘新课标的深层次要求,在日常诗歌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不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示范中学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5届湖北省省实验中学高考英语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答案
- 海底隧道工程中的隧道通风策略考核试卷
- 磨制谷物在农业与食品安全监管协同中的作用考核试卷
- 绿色能源利用与环保意识考核试卷
- 液体乳品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检验方法考核试卷
- 羽绒被绗缝工艺培训考核试卷
- 玩具行业的国际标准与全球市场准入考核试卷
- 江苏省泰兴市振宇外国语校2025届初三下学期考前冲刺(三)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体育舞蹈专项理论与实践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中美关税战时政述评-初中《道法》25年时政述评课件
- (三模)南宁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适应性测试英语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北京九年级(上)期末语文汇编:记叙文阅读
- 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 课件 封装 1.1导论
- 山东2025年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16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北京市通州区九年级初三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幼儿园五一安全课件
- 2025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47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超星学习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南开大学)尔雅章节测试网课答案
- MOOC 数据挖掘-国防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4届新高考物理冲刺复习:“正则动量”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