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动性病症学习第1页/共120页是由于运动训练或比赛安排不当而出现的疾病或异常。常见的有过度训练、过度紧张、某些心律失常运动性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运动性贫血、运动性高血压、低热、运动员肝脏疼痛综合症及停训综合症等。第2页/共120页一、定义运动应激综合症是在训练或比赛时,运动负荷超出了机体所能承受的能力而引起的病理状态。特点:常在一次训练或比赛后即刻或短时间内发病。多发生于训练程度不够的的中长跑、马拉松、中长距离滑冰、自行车、划船等项目的运动员,以急性心血管损害为最多见。第一节运动应激综合征第3页/共120页二、病因训练水平差和生理状态不良,比赛经验少;患病长期中断训练后突然参加剧烈运动或比赛;患心血管病的人参加剧烈运动。第4页/共120页过度紧张现场其征象常为明显的头晕、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全身无力,严重者可出现发绀、呼吸困难,咯红色泡沫样痰,右季肋部疼痛,肝脏肿大,心前区疼痛等急性心功能不全现象。检查时可见脉快而弱或节律不齐,血压降低等,甚至昏迷或死亡。第5页/共120页三、运动应激综合征的类型、征象、处理类型征象处理与治疗单纯虚脱型头晕、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和大汗淋漓等症状。休息、保暖,饮用热水或咖啡晕厥型举重时晕厥、重力性休克、强刺激平卧,头稍低,保持呼吸道畅通,给氧脑血管痉挛型运动后突发一侧肢体麻木,动作不灵,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做脑部检查,其他同上急性胃肠综合症常在剧烈运动后不久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头晕、面色苍白、腹痛,有的呕吐咖啡样物,大便潜血试验(+)停训、止血药、注意饮食急性心功能不全和心肌损伤嘴唇青紫、呼吸困难、咯粉红色泡沫痰、血压下降、剧烈头痛、意识障碍、昏迷。左右季肋部疼痛、肝脾肿大、心脏扩大。心肌缺血:心前区疼痛、心律不齐、心脏骤停半卧位、安静、保暖、给氧、掐点急救穴,急救、人工呼吸。第6页/共120页内关穴:对胃、心、心包络疾患以及与情志失和、气机阻滞有关的脏腑器官、肢体病变有疗效。治疗胃痛、恶心、呕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有确切疗效。涌泉穴:治疗中暑、昏迷、趾底肌痉挛。第7页/共120页合谷人中
人中穴:具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合谷穴:因中暑、中风、虚脱等原因导致晕厥、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时疗效显著。第8页/共120页足三里百会足三里:对肠胃功能、精神紧张有确切疗效。百会穴:头痛、头晕、晕厥、中风、失语。第9页/共120页四、预防重视身体检查科学锻炼,循序渐进加强医务监督、医学观察和自我监督重视心脏的保健第10页/共120页第二节运动中腹痛一、定义
运动中腹痛是指由于体育运动而引起或诱发的腹部疼痛。是运动中的一种常见症状,在马拉松、中长跑、自行车等运动项目中常见。其中部分人查不出发病原因,仅与运动有关。第11页/共120页二、原因
引起运动中腹痛的原因,从总体上看,基本分为腹腔内疾患、腹腔外疾患,原因不明但与运动训练有关的运动性腹痛。1、缺乏锻炼或训练水平低2、准备活动不充分3、身体情况不佳、劳累、精神紧张4、运动时呼吸节奏不好,速度太快,运动前食量过多或饥饿状态下参加剧烈训练和比赛。第12页/共120页第13页/共120页脾膈心脏肺胃肝脏胆囊阑尾盲肠大肠小肠膀胱第14页/共120页三、发病机理1、肝脏淤血与运动中血管功能不协调有关,准备活动不充分。以致脏器功能还没有提高的情况下就承担了过分的负荷,肝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肝脏淤血,体积增大,被膜张力增加,引起肝区疼痛。第15页/共120页2、呼吸肌痉挛此时多感到季肋部和下胸部锐痛,与呼吸活动有关,患者往往不敢做深呼吸。主要是由于运动中未注意呼吸节律与动作的协调,以至于呼吸肌功能紊乱,发生痉挛或微细损伤。第16页/共120页3、胃肠道痉挛或功能紊乱剧烈运动使血液重新分布,胃肠道缺血、缺氧或各种刺激。如吃得过饱、运动前吃了难以消化的或易产气的食物、空腹时空气的刺激都可引起胃肠痉挛。从而引起疼痛。第17页/共120页4、腹内疾病如慢性阑尾炎、急慢性肝炎、胆道疾病、溃疡病、肠结核等。运动时由于病变部位受到牵扯和震动而产生疼痛,其疼痛部位多与病变部位一致。第18页/共120页4、腹外疾病如右肺下叶肺炎、胸膜炎、肾结石以及腹肌损伤等。腹肌损伤中以腹直肌损伤并不少见,却容易被忽略。第19页/共120页运动腹痛的原因、病理、类型、征象、处理原因、病理类型征象处理运动性腹痛肝淤血左.右季肋部钝痛.胀痛.牵扯性痛呼吸急促、表浅,伴随右上腹部疼痛。减慢速度,并做深呼吸,调整呼吸与动作节奏,必要时用手按压疼痛部位,弯腰跑。疼痛严重则停止运动,口服解痉药物、点掐穴位、腹部热敷。呼吸肌痉挛季肋部或下胸部锐痛,不敢深呼吸,呼吸表浅急促。胃肠道痉挛或功能紊乱上腹部.脐周围.左右下腹部钝痛.胀痛.绞痛腹内疾病牵扯性疼痛,疼痛部位多与病变部位一致依据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如药物、理疗、局部封闭腹外肌病第20页/共120页
3)腹痛的性质与程度,可因引起腹痛的原因不同而不同。疼痛性质原因处理胀痛、钝痛
直接由运动引起
减小运动强度
做深呼吸,按
疼痛部位锐痛、阵发
原患有疾病中止运动
性绞痛、钻痛
因运动诱发疼痛
并进行治疗第21页/共120页四、处理
1.适当降低跑速,加深呼吸,调整好呼吸与动作的节奏;用手按压疼痛部位或弯腰跑一段距离,一般疼痛可减轻或消失。
2.经上述处理后,疼痛不减轻并有加重,应停止运动检查原因。
3.如由胃肠痉挛引起,可口服解痉药物,针刺、点掐足三里、内关、大肠俞等穴。如由腹直肌痉挛引起,可作局部按摩或采用背伸动作拉长腹肌。
4.经上述措施无效,应请医生进行诊断、处理。第22页/共120页五、预防1、科学合理训练2、充分准备活动3、合理膳食4、针对发病原因进行预防第23页/共120页第三节中暑一、定义
中暑是由高温环境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或)水、电解质丢失过量所致的疾病。中暑多发生在长跑、负重行军、越野跑、马拉松、自行车及足球等运动中。二、类型可分为热射病、日射病、热痉挛三种类型。第24页/共120页(一)热射病
热射病是发生在高热环境中的一种急性疾病。1、原因在空气温度和湿度相对较高而又不通风的条件下,如果进行长时间剧烈运动,体内产热较多,就会造成热量在体内积累,引起体温明显升高,有时高达41℃~42℃,再加上大量出汗造成体内水、盐代谢紊乱,就会引起热射病。第25页/共120页2、热射病征象典型临床表现为高热、无汗和昏迷开始全身软弱,乏力,头晕,头痛、恶心、出汗减少,继而体温迅速升高,达41℃以上出现嗜睡或昏迷,皮肤干燥,呈潮红-苍白-紫绀脉搏加快,血压下降,呼吸浅而快,四肢肌肉抽搐严重者出现休克,甚至合并心、肺、脑水肿和肾功能衰竭而死亡第26页/共120页3、处理
首先将患者搬到阴凉通风处,解开紧束的衣服;迅速降温,可用冷水、冰水擦浴,加用电扇吹风,或在额部、颈两侧、腋窝、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或冷湿敷),使体温逐渐降低。清醒者供给清凉饮料或含盐(0.3%)低糖饮料,必要时可采用药物降温。病情严重或昏迷者,可针刺人中、涌泉、中冲等穴位,并立即送医院进行抢救。第27页/共120页常用的物理降温措施温水擦浴:一般水温为32~36℃,以擦浴为主,通过温水擦浴,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达到传导散热之目的温湿敷:用毛巾浸于35℃左右的水中,取出后拧去水份,每10~15分钟换敷一次胸腹部第28页/共120页酒精擦浴:用纱布沾取30~50%的温水酒精,反复擦洗腋窝、腹股沟区、肘部、颈胸、后背及手足心等血管丰富的区域,通过蒸发降温。擦浴巾避开心前区,观察面色变化,30分钟测一次体温,以防着凉和降温过度冰敷:以冰块或冰水作成冰帽,冰袋,冰枕等冷敷头部及腋下腹股沟等处。重点降低颅脑部温度,减少代谢及耗氧,保护大脑,以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第29页/共120页(二)日射病
日射病是因日光直接照射头部而引起机体的强烈反应。1、原因在烈日下运动,头部未戴帽或无遮盖的情况下,头部直接受到太阳辐射或强烈的热辐射,加之可见光及红外线长时间照射头部,能穿透头皮和颅骨,引起脑膜充血、水肿和脑组织损伤。这种情况下,大脑组织的温度升高(可达40~41℃),但此时体温并不一定升高。第30页/共120页2、征象表现:主要表现为呼吸和周围循环衰竭。患者初期感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兴奋性增高。重者则剧烈头痛、呕吐、昏睡或昏迷,头部温度常较体温高检查时脉搏细而频速,血压降低等第31页/共120页3、处理
将患者迅速移至阴凉处,平卧休息,用冷水或冰水敷头部和颈部。清醒者可饮清凉淡盐水;昏迷者可嗅氨水,并立即送医院处理。第32页/共120页(三)热痉挛
热痉挛是因氯化钠(盐类)丧失过多,使肌肉兴奋性增高,引起肌肉疼痛和痉挛。
1.原因在高温下进行剧烈运动或大强度劳动,身体大量出汗,造成机体里水分和盐类丢失,此时若大量饮水而又没有及时补充盐分,使血液中氯化钠浓度降低,肌肉兴奋性增高,引起肌肉痉挛和疼痛。
2.征象第33页/共120页3.处理在炎热夏天训练或比赛时,注意合理补充水分和盐分,氯化钠的供给量每天宜增加到20~25G(常温下每日10~15G),可将盐加入饮料和菜汤中摄入,采用少量多次饮水原则,禁止一次暴饮。应该指出,在实践中热射病、日射病、热痉挛常常同时存在,不能截然分开,只是以某一种类型表现为主,而另一种为次而已。因此,在处理和预防时应全面考虑,采取综合措施。第34页/共120页三、预防
1、高温炎热季节,应适当调整作息制度及延长午休时间。耐力性运动应安排在上午或傍晚。
2、在烈日下运动应戴白色帽子,穿浅色、宽敞、通风性能良好的服装。
3、室内运动场地应有良好的通风、降温设备。
4、夏天运动应准备清凉消暑或低糖含盐饮料,并准备急救药品。
5、经常在较热环境中锻炼,提高机体耐热能力。
6、发现先兆中暑的症状,应停止训练、比赛并及时处理。第35页/共120页(四)先兆中暑症状
在高温环境下一段时间后,全身软弱、乏力、头昏、头痛、眼花、耳鸣、恶心,或身体大量出汗,或肌肉抽搐疼痛等。出现上述症状时及时离开高温环境,移至阴凉环境,补水、补钠后短时间即可减轻症状或恢复。第36页/共120页五.预防1.平时坚持在较热的环境中锻炼,提高机体的耐热能力。2.在热的环境中运动,时间不要过长。3.在烈日下运动应戴帽,穿浅色、宽松、透气性好的衣服。在室内运动要注意通风,馆内人数不宜过多。4.夏天运动应准备清凉消暑或低糖含盐饮料。5.运动时注意全身肌肉交替进行活动,避免仅用单侧肢体负荷。6.发现有中暑先兆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给以处理。第37页/共120页一、定义俗称抽筋,是肌肉发生不自主的强直收缩所显示出的一种现象。第四节肌肉痉挛运动中最易发生痉挛的肌肉是小腿腓肠肌,其次是足底的屈拇肌和屈趾肌。游泳运动发生肌肉痉挛的人最多。第38页/共120页二、原因和发病机制寒冷刺激电解质丢失过多肌肉连续过快收缩而放松不够疲劳三、征象肌肉剧烈挛缩发硬,疼痛难忍涉及到的关节伸屈有一定障碍发作可持续数分钟第39页/共120页四、处理向相反的方向牵引痉挛肌肉牵引力度要适中按摩,揉捏、重力按压;热疗点掐穴位:委中、承山、涌泉严重的采用麻醉使其缓解五、预防加强锻炼,提高耐寒力;疲劳饥饿不易剧烈运动准备活动要充分;学会运动中的肌肉放松冬季注意保暖;夏季注意补充电解质、维生素游泳前冷水淋湿全身,水温太低注意游泳时间第40页/共120页第五节低血糖症一、定义
正常生理情况下的空腹血糖浓度是相对恒定的,一般维持在80mg%~120mg%之间,若血糖浓度低于55mg%,就会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称为低血糖症。
当血糖浓度低于10mg%时,就会出现深度昏迷,称为低血糖性休克。第41页/共120页二、原因
1.长时间剧烈运动,体内血糖大量消耗和减少。
2.运动前或运动是饥饿,体内糖原贮备不足,运动时又没有及时补充糖的消耗。
3.训练或比赛前补充糖过多。
4.精神过于紧张,激烈的精神波动以及患病等情况,都有可能导致低血糖症。第42页/共120页
三、症状和体征
四、处理
1.本症确诊后,应使病人平卧、保暖。神志清醒者口服热糖水或进食少量流质食物,一般短时间后症状消失。
2.症状较重者或出现昏迷者,应迅速静脉注射50%葡萄糖50~100ml,同时针刺或点掐人中、涌泉、合谷等穴,并迅速请医生来处理。
3.可用热水泡(或敷)双下肢或按摩双下肢,以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第43页/共120页五、预防对平时缺乏锻炼、患病未愈或初愈及饥饿者,不允许他们参加长时间的激烈运动。长时间运动项目赛前适当补充糖(1g/kg体重)。运动中适当补充含糖饮料。第44页/共120页第六节运动性贫血一.概念
运动性贫血:指直接由运动训练所造成的贫血。
贫血:指血液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值的病理状态。正常成人:Hb:男120-160g/L女110-150g/LRBC:400-550万/mm3350-500万/mm3
我国运动性贫血的诊断标准:Hb:男<120g/L
女<105g/L
14岁以下男女<120g/L第45页/共120页二.原因及原理1.红细胞破坏增加2.蛋白质和铁质需要量增加及摄入不足三.症状与体征
鉴别:减少或停止运动训练1个月,并供应充足的蛋白质和铁,看Hb是否上升。第46页/共120页四.处理(一)合理安排运动训练应减小运动量,必要时可停止正常训练。一般说来,当男运动员的血红蛋白100-120g/L,女运动员在90-110g/L时,可边治疗边训练,但训练时要减少强度,避免长跑等耐力性运动;而男运动员低于100g/L,女运动员低于90g/L时,应停止大、中运动量训练,以治疗为主。第47页/共120页(二)饮食治疗饮食的营养价值要高,采用含蛋白质、铁和维生素较多的食物,如猪肝、蛋黄、动物全血等。第48页/共120页(三)药物治疗采用中医辨证施治。运动员中贫血常见的是心脾两虚和气虚型。可采用党参30克、红枣10枚、生地30克、地骨皮6克、白芍12克、乌梅5枚、鸡血藤30克、生地榆30克。西药可服用硫酸亚铁、富血铁等。第49页/共120页五.预防安排好运动量和训练强度,遵守循序渐进和个别对待原则。膳食要富于营养,运动员每天每公斤体重应摄入蛋白质2克,必要时还可补充氨基酸和铁剂。克服偏食和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合理安排生活制度,使运动训练与进食之间有一定的休息间隔。第50页/共120页第七节运动性血尿一、定义
由于激烈运动引起肉眼或显微镜下的血尿,检查时无原发病发现者,称为运动性血尿。二、原因
1)肾静脉高压
2)肾缺氧、缺血
3)肾脏损伤
4)膀胱损伤第51页/共120页三.症状与体征1.运动后骤然出现血尿2.除血尿外,一般无其他症状与体征.3.男运动员多见,尤其以跑、跳和球类运动员多见。4.各项肾功能检查、血液检查和X线检查均正常。5.绝大多数人(95%)的血尿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6.血尿可在多年内反复出现,但预后一般良好。
第52页/共120页四.鉴别诊断(是关键)
(一)器质性疾病所致的血尿: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结石第53页/共120页1.肾小球肾炎:
常有浮肿、尿少、血压高等征象,尿液检查除有红细胞外,还有蛋白和管型。2.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肾结核等。这些病都有血尿、脓尿和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尿液细菌培养阳性。肾盂肾炎和肾结核常有腰痛和发热。第54页/共120页3.泌尿系统结石:常有肾绞痛、尿频、尿急、尿量减少或尿中断现象腹部X线平片或肾盂造影检查常可发现结石。(二)外伤性血尿运动时腰部受到钝物打击或摔倒,造成肾脏挫伤,可以引起运动后血尿。一般这类病人都有腰部受伤史和腰痛。第55页/共120页五.处理(治疗和训练安排)
对运动员运动后出现肉眼血尿者不论有无主诉均应暂时停止运动训练,进行必要的检查。对无特异性主诉的镜下血尿的运动员可采取边训练边检查的办法,尽快做出较明确的诊断。对运动性血尿者,除合理调整和安排负荷量外,可试用一般止血药物。对伴有身体机能下降的运动员可试用ATP、维生素B12加细胞色素C等肌肉注射,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中医中药以养血凉血、清热利湿为主。方药可采用当归、白芍、阿胶、生地、木通、栀子、丹皮、元参、紫草、鲜茅根、小蓟、竹叶等。也可采用车前子加红糖治疗。第56页/共120页六.预防
1.遵守运动训练的科学性原则,负荷量和训练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骤然加大负荷量和训练强度。做好全身和腰部的充分准备活动。2.合理安排训练和比赛时的饮水制度,在剧烈训练和比赛过程中适当补充水分。调整好步速。3.注意外界环境的变化,避免过度训练。第57页/共120页第八节运动性猝死第58页/共120页事件回放安东尼奥-普埃尔塔:2007年8月25日,塞维利亚对阵赫塔菲,西班牙国脚普埃尔塔在无球跑动的情况下突然倒地,后被送往医院,三日后宣布死亡,死因为心脏病突发,球员只有22岁第59页/共120页图为福维维安-福:2003年6月,福在代表喀麦隆与哥伦比亚的法国联合会杯比赛中突然倒地死亡。福曾随喀麦隆一起于2000年、2002年夺得了非洲国家杯的冠军,并参加了1994、2002两届世界杯,生前曾在朗斯、里昂、西汉姆联、曼城等球队效力,去世时只有28岁第60页/共120页图为费赫尔米克洛斯-费赫尔:2004年1月,效力于葡超本菲卡队的匈牙利国脚费赫尔在比赛中因突发心脏病猝死,时年24岁塞尔吉尼奥:2004年10月,巴西球队圣卡埃塔诺后卫塞尔吉尼奥在与圣保罗的比赛中因心脏衰竭去世休戈-库尼亚:2005年6月,效力于葡萄牙莱里亚俱乐部的中场球员库尼亚在与朋友玩球时猝死,时年28岁第61页/共120页戴夫-朗赫斯特:1990年9月,英国约克城前锋朗赫斯特在与林肯城的比赛中辞世,中场休息前两分钟,朗赫斯特突然倒地而亡。经查,球员死于某种罕见的心脏病,时年25岁萨穆埃尔-奥克瓦莱吉:1989年8月,尼日利亚球员奥科瓦莱吉在世界杯预选赛与安哥拉比赛还剩下10分钟时因心脏功能衰竭去世第62页/共120页运动性猝死的知名运动员朱刚2001乔伊纳1998海曼1986第63页/共120页2011年12月17日,NBA亚特兰大鹰队球员科利尔猝死训练场,他可能死于心脏扩大症;
2011年5月11日,34岁的前NBA球星罗伯特·特雷勒家中死于心脏病发作;2011年4月3日,阿根廷橄榄球运动员迭戈·塞拉尔比赛结束后死于心脏病;2010年3月14日,法国一名19岁的业余橄榄球运动员比赛中死于心脏骤停;第64页/共120页定义:是指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和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意外死亡。一、定义第65页/共120页运动性猝死的发生率为0.25-2.3/10万人运动猝死多发生在30岁以下人群,又以15至20岁年龄段更为集中,且男性猝死率大大高于女性患者从发病到死亡也就在几十秒、几分钟之内,这也是运动猝死最重要的特征尽管运动猝死与其他运动性疾病相比,发生率并不高,但因直接危及生命,故给人们的印象和震动较深第66页/共120页一名运动员发生猝死的可能性只有1:250,000;Ades(1992)估计美国每年的运动性猝死发性率约为0.4/10万人;Koskenvuo报告芬兰1948-1972年间入伍士兵的每年运动性猝死发生率为2.3/10万人;Kabisch等指出前东德1982-1989年间运动性猝死发生率为0.25/10万人第67页/共120页年龄分布日本心脏财团的研究党小组对1984-1988年在日本(除东京多摩地区)发生的624例运动性猝死的调查表明:死亡者为8-78岁,其中最多的是10多岁的少年(199例),占32%;其次是50多岁的(87例),占14%;后面是40多岁的(74例),占12%DeBeristanP对72例运动性猝死病例进行调查分析显示:死者年龄为18-59岁,平均年龄为32±3.2第68页/共120页徐昕等的研究表明,在77例运动性猝死病例中,平均年龄为33±16.53岁,年龄在20岁以下有21例,占25.6%,20-29岁之间的有16例,占20%据Ilkka(1995)的报道,运动性猝死的高危年龄为30-50岁,以40-50岁为高峰第69页/共120页我国的运动性猝死发生的高峰年龄较国外报道的低,这可能与我国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不很普及或是强度不大、时间不长,基层医疗水平不够发达,运动监督不够,未能对青少年期的一些先天性异常及时作出诊断并采取预防措施,以及青少年自我安全管理意识差等有关。第70页/共120页项目分布德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从1981-1994年之间在各俱乐部中猝死的2000名运动员中,足球运动员占628名,网球运动员占151名,随后是自行车运动员124名日本心脏财团的研究小组指出:在624例运动性猝死中,40岁以下的326例猝死中跑步有133例(30%),游泳56例(17.2%),足球23例(7.1%),棒球21例(6.4%),而40-60岁中发生猝死的项目为高尔夫球,60岁以上则为门球;第71页/共120页DeBeristanP调查分析的72例运动性猝死病例中死于田径的有18例(25%),死于足球的为14例(19.4%),死于网球的8例(11%),死于游泳的为5例(7%),死于篮球的4例(5.6%)第72页/共120页国内唐培等进行研究表明,在46例运动性猝死病例中,参加项目以田径、篮球和排球多见;徐昕等的调查显示,在82例运动性猝死病例中,共涉及15种运动项目,其中排在前6名的依次为:田径(包括中长跑、短跑和跳高)17例(20.7%),篮球13例(15.9%),慢跑11例(13.4%),足球、排球各5例(6.1%);第73页/共120页研究发现美国一家权威科研机构曾对1985年至1995年全美猝死的158名运动员进行了统计研究有134人是因心血管疾病而死,当中仅有1人确诊患有心脏病,4人曾经查出有心脏隐患。也就是说,在死亡降临前,运动员一般无法知道自己身上隐藏着“杀手”。第74页/共120页青年运动员猝死原因原因人数百分比原因人数百分比肥厚型心肌病10226.4冠脉粥样硬化102.6原因不明的左心室肥厚297.5扩张性心肌病92.3心肌炎205.2马凡氏综合征123.1右室心肌病112.8脑血管破裂30.8心肌桥112.8主动脉瓣狭窄102.6哮喘61.6中暑41.0其他102.6第75页/共120页70%~80%以上的运动猝死,是由于运动诱发潜在的心血管疾病而导致猝死。人在剧烈运动时,心肌需氧量迅速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速,血压增高。这时,存在心血管疾病隐患的人,出现心肌供血不足,导致急性心肌缺血、坏死,心律失常,或心脑血管破裂致心脏骤停,发生猝死。第76页/共120页心源性猝死常见疾病冠心病:居首位,尤其是40岁以上人员运动时发生运动性猝死,极大多数为冠心病所致;心梗的发生是与体力超支、精神过度紧张有密切关系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及心脏传导系统的结构异常等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先天异常马方综合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引起骨骼、心血管和眼部的病变二、心源性猝死第77页/共120页心源性猝死病因冠状动脉急性供血不足相对性局部缺血冠状动脉急性栓塞或阻塞心肌代谢障碍心肌传导系统的急性紊乱血管先天畸形、动脉瘤第78页/共120页(三)预防1.运动前的体检2.严格鉴别运动员长期训练引起的心脏生理变化与病理变化3.密切观察运动时出现的各种症状4.科学训练,注意训练卫生5.注意运动员的选材,注意马方综合症6.加强调查研究第79页/共120页三、脑源性猝死主要为脑血管畸形、动脉瘤或高血压、动脉硬化所致脑卒中。四、中暑有些资料将中暑列为运动猝死中仅次于心脏猝死的第二大原因。尤其是在热环境下进行耐力项目的运动。五、其他胸腺淋巴体质、肾上腺机能不全使应激能力下降而猝死。急性出血性胃炎导致运动猝死。第80页/共120页1020304050607080901000123456789%成功
*非线性
Time(minutes)每延迟一分钟减少成功机会7—10%Adaptedfromtext:CumminsRO,AnnalsEmergMed.1989,18:1269-1275.复苏成功机会与时间第81页/共120页心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30秒--全身抽搐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8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第82页/共120页症状主要表现为意识丧失,惊厥、抽搐、心跳呼吸停止第83页/共120页预防措施加强体检:研究表明,运动猝死者中多数都有心脏疾病,如心肌炎、心室壁薄、心脏肥大等,这些在普通的体检中很难发现。因此,喜欢运动且有条件的健身爱好者最好进行心肺功能的全面检查。如果在运动时经常出现胸闷、气促、心慌、头痛、恶心等症状,应该重点进行心脑方面的检查第84页/共120页病史调查:家族史、既往史平衡膳食:平衡膳食是科学健身的物质基础。食物营养成分中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纤维素和水等对身体都很重要,平时要多从食物中摄取。循序渐进原则第85页/共120页生命在于科学运动第86页/共120页第九节过度紧张一、定义过度紧张是训练或比赛时,运动负荷超过了机体的承受能力而引起的病理状态。
二、原因体育运动参加者的训练水平不高或生理状态不良。因伤病中断训练后突然参加剧烈运动。机体过分劳累或饭后不久进行剧烈运动。患有心血管疾病过于勉强参加比赛或剧烈运动。第87页/共120页三、症状和体征
过度紧张的发病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按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1.急性胃肠功能紊乱及运动应激性溃疡
2.昏厥
3.急性心功不全和心肌损伤
4.脑血管痉挛
5.运动猝死第88页/共120页
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症状出现后30秒内死亡称为即刻死,症状出现后24小时内死亡称为猝死。
◎运动猝死的原因:
1)绝大多数是由于心血管性疾患所致。
2)脑性猝死
3)激烈运动导致急性心肌梗塞,心律失常。
4)其他原因第89页/共120页◎运动猝死的预防
1)首先是及早识别可能发生运动中猝死的高危人群。
2)其次要注意观察猝死的先兆症状。
3)要避免过度运动和过度训练。
4)重视运动员心脏的自我保健。第90页/共120页四、过度紧张的处理
过度紧张属于急症,现场抢救对保全患者的生命及预后的好坏都有直接的影响,必须充分重视。
1)病情轻者
2)有心功不全者第91页/共120页五、过度紧张
的预防
1)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机能水平。
2)遵守科学训练和比赛原则,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患病期间,应暂停训练,积极治疗并注意休息,伤病初愈者,要逐渐增加运动量。
3)凡在重大比赛和大强度训练前应作全面的体格检查。
4)饭后不宜立即进行运动和比赛。第92页/共120页一、定义晕厥是由于脑血流暂时降低或血中化学物质变化所致的意识短暂紊乱和意识丧失的一种过度紧张的表现形式。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发生在体育运动中。发生在体育运动中的晕厥被称为“运动性晕厥”第十节晕厥第93页/共120页运动晕厥现场第94页/共120页二、病因病理精神和心理状态不佳体位(直立)性低血压重力性休克胸内和肺内压增加血液中化学成分改变心源性晕厥运动员中暑晕厥第95页/共120页(一)精神和心理状态不佳常由受惊、恐怖等引起。例如赛前过分紧张,或见到别人出血,都可能引起晕厥。这是由于神经反射使血管紧张性降低(主要是骨骼肌血管)引起广泛的小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导致脑部供血不足。第96页/共120页(二)体位(直立)性低血压长时间站立或下蹲稍久后骤然起立(例如在体育检阅中长时间站立),即可发生晕厥。这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所致。第97页/共120页运动员在进行运动时,下肢肌肉内毛细血管大量扩张,循环血流较安静时增加了30倍,肌肉有节律地收缩及胸膜腔内负压的吸引作用,血液得以流入心脏。当突然中止活动时,血液在下肢淤滞,循环血量骤然减少,同时血压下降。此时,虽有心脏代偿性加速搏动,但搏血量很少,造成脑缺血。(三)重力性休克主要是运动员疾跑后立即站立不动所引起。第98页/共120页(四)胸内和肺内压增加运动员举重时,可见持续25-30秒的昏厥状态。其原因是举重时,憋气使劲,胸内压和肺内压大大增加,使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也减少,造成脑部缺血。有资料指出,举重运动员在举重过程中胸腔内压可达21.3-29.3kPa(160-220mmHg),妨碍了左心室充盈。因此出现心排血量减少,血压可降至3.33-6.67kPa(25-50mmHg)。第99页/共120页(五)血液中化学成分的改变低血糖或低炭酸血症也可以引起意识丧失。持续深快呼吸,发生过度通气,二氧化碳过多排出,引起低炭酸血症。当血糖处于低水平时,脑组织对葡萄糖摄取减少,对样的利用能力下降。第100页/共120页(六)心源性晕厥剧烈运动心肌需氧量增加,原已狭窄的冠状动脉不能满足心肌供血。剧烈运动心肌处于特殊易损期,心肌血流灌注不稳定,心肌缺血、心输出量减少、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厥。运动可激发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人发生心动过速而发生晕厥。第101页/共120页(七)运动员中暑晕厥炎热夏季、长时间,尤其无风或湿度过高时运动,容易发生运动中暑。中暑使循环血量减少,引起脑组织供血减少和意识丧失。运动员运动水平低、过度疲劳易发生中暑晕厥。第102页/共120页三、症状与诊断晕厥时,病人突然失去知觉。发病前病人可感到全身软弱无力,头昏,眼前发黑,耳鸣、恶心,出虚汗和面色发白等。检查可见运动员意识丧失,或模糊不清。心率可增快,血压可降低,呼吸增快或缓慢。一般经短时间休息神志迅速恢复第103页/共120页四、治疗一般治疗:运动员平卧休息,头可稍低,这可增加脑血流量。松解紧身衣服,头转向一侧,以免舌后坠堵塞气道。注意保暖,自小腿向大腿做重推摩和全身揉捏。嗅以氨水、急救穴(人中、合谷、内关、涌泉等)点掐。有条件时可给氧,25-50%葡萄糖40-60毫升静脉推注。清醒后给予糖盐水维生素B及C等。神志不能迅速恢复时,应送医院处理。第104页/共120页病因治疗:低血糖性晕厥:静脉注射50%的葡萄糖60ml。心源性晕厥:立即吸氧,心电图示房室传导阻滞时皮下注射阿托品;如为心室心动过速注射利多卡因50-100mg,1-2min注完。中暑晕厥:阴凉、通风、降温,静脉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第105页/共120页五、预防平时坚持体育锻炼,增加体质,运动员经过系统的训练,心血管功能改善,可以有效地克服这种循环障碍。疾跑后不要立即停止,应继续慢跑,并作深呼吸。训练水平较差的运动员和青少年,憋气时间不宜过长。第106页/共120页第十一节游泳性中耳炎第107页/共120页一.概念中耳的普通炎症性疾病统称为中耳炎。游泳性中耳炎是游泳时细菌随水进入中耳而引起的中耳炎症。第108页/共120页二.原因其原理1.当外耳道积水时间较长,鼓膜可被浸软,使耳部产生不适,此时如用硬物挖耳,极易损伤鼓膜,水中的致病菌便会侵入鼓膜,从而引起中耳炎;2.游泳时呛水,或过度用力擤鼻,常会使感染物经咽鼓管进入中耳,造成中耳感染;3.患感冒、流感和上呼吸道炎症时,如果疾病未愈而下水游泳,此时机体抵抗力下降,水中致病菌乘虚进入咽鼓管,并蔓延、扩散进入中耳。第109页/共120页三.症状与体征
急性中耳炎的早期一般无全身症状,有些患者常有疲乏感。若是化脓性炎症时期,患者有寒战、发热、全身乏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儿童较成人严重),大便干燥或便秘等。局部症状常有耳内刺痛难忍、听力减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鸡西市中医院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考核
- 中国微生物培养基项目投资计划书
- 晋城市中医院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时机把握考核
- 大同市中医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与治疗考核
- 2025第二人民医院环氧乙烷灭菌考核
- 2025年中国饲料油脂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软磁铁氧体磁芯项目商业计划书
- 重庆市中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考核
- 巴彦淖尔市人民医院无菌操作技能考核
- 鄂尔多斯市中医院推拿意外预防处理考核
- 2024年考研管综试题及答案
-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件50
- 【MOOC】创新思维与创业实验-东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秋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终考期末大作业案例分析1-5答案
-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 建筑工地有限空间应急预案
- 高尔夫主题酒店项目方案及设计要求
- 苏宁易购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 DB13-T 5997-2024 公路桥梁混凝土结构裂缝处治施工技术规范
- TSG ZF001-2006《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12D401-3 爆炸危险环境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安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