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1页。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1页。第一、二章检测卷测试范围:第一、二章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其中1~8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9~10两小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4mm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C.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D.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cm2.小云同学在一次测量木块长度时,如图所示,则以下测量结果最接近木块真实值的是()A.3.0cmB.3.25cmC.3.00cmD.3.5cm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B.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C.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D.误差是由于错误而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4.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B.2.357cmC.2.35cmD.2.4cm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们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A.分子很小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之间有间隔6.下列能量转化的实验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太阳能电池发电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2页。B.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2页。C.电灯发光D.弹弓将石头弹出7.用三角板测圆柱体直径,图中方法正确的是()8.空中飞翔的鸟对飞机构成了巨大威胁,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人亡的原因是()A.鸟飞行的速度很大B.鸟飞行的速度很小C.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小D.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9.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关于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s1、后半段路程s2和全程s的平均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大B.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C.小车通过s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1的平均速度D.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10.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B.两物体在0~15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6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1.周末,小美与爸妈自驾出游,汽车行驶中,小美与妈妈并肩坐在后座。以妈妈为参照物,小美是的;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小美是的。12.如图所示,用两把刻度尺A、B测同一物体长度(LA、LB),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其中B尺的分度值是,则LA=cm,LB=cm。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3页。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3页。13.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km/h,合m/s。14.“襄樊大道”是襄阳市为纪念襄樊这个曾经的历史名称而命名的又一条景观大道,全长约6千米,如果公交汽车在“襄樊大道”上行驶的平均速度是30千米/小时,那么公交汽车跑完全程需要的时间是min。15.图中是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时的频闪摄影照片。照相机拍照时每隔0.02s曝光一次。由照片可知,小球从A位置下落到F位置时所用的时间是s,此过程中,小球下落的平均速度大约是m/s。16.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为m/s,当t1=50s时,甲、乙两车相距m。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第17小题7分,第18小题8分,第19小题11分,共26分)17.阅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4页。小明喜欢打篮球,更喜欢看电视转播的NBA比赛。他发现:运动员始终处于电视屏幕上,但我们却感觉运动员在球场上来回不停地跑动。这是为什么呢?对此,小明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桌面上安装一滑轨,上面放着一幅带轮子的背景画,前面固定一个小卡通人物画。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4页。(1)当推背景画向左运动时,会感觉到卡通小人向(选填“左”或“右”)跑。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是。(2)篮球运动员始终处于屏幕上,但我们会感觉他们在跑动,是因为。18.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1)读出小车从A运动到C经过的路程sAC=cm。(2)若小车从A运动到C所用的时间为3秒,则小车经过AC的平均速度vAC=cm/s(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选填“大”或“小”)。19.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可以看出纸锥在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平均速度为m/s。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5页。(2)下面有四个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该纸锥下落运动的是(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5页。四、简答与计算题(共3小题,第20小题4分,第21小题6分,第22小题8分,共18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20.怎样才能精确地测量出一张纸的厚度?试着写出测量步骤。21.江西首条湖底隧道开通。这条隧道西起阳明东路京九线隧道,东至国威路和上海北路交叉口,全长1965m,双向6车道,其中湖底暗埋段600m。在湖底隧道口有一交通标志牌如图所示,交通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是什么?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一辆小车通过湖底暗埋段至少需要多长时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6页。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6页。22.在苏州汽车站的一位旅客可选择乘坐普客或快客从苏州去上海。乘普客经机场路到达,从苏州到上海的里程为75km;乘快客经沪宁高速公路到达,从苏州到上海的里程为80km。下表是车站候车室内普客和快客的里程时刻表(部分)。已知普客时速为60km/h,快客时速为100km/h,两车中途均不停车。问:(1)从苏州到上海,普客和快客行驶的时间各是多少?(2)若现在时刻是上午8时整,普客和快客均正点发车,这位旅客想早点赶到上海,他应选乘普客还是快客?说明理由。普客快客里程75km80km车次8:208:358:509:059:209:35…………第一、二章检测卷参考答案与点拨1.D2.C3.A4.A5.C6.B7.D点拨:为准确测量,三角板直角边应与另一个三角板直角边靠紧,且应从有刻度的地方测量起。8.D9.BC10.AC11.静止运动12.甲1mm2.12.11(2.10~2.12均可)13.902514.1215.0.1416.3045017.(1)右以背景画为参照物(2)看电视时,观众以球场为参照物18.(1)10.00(2)3.3(3)小19.(1)变速相等时间内纸锥通过的路程不同0.16(2)C20.选取100张纸作为一个整体,测出其总厚度记为L,然后再用总厚度L除以纸的张数100,从而得出一张纸的厚度(合理即可)。21.交通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是限速40km/h;一辆小车通过湖底暗埋段至少需要的时间t=eq\f(s,v)=eq\f(0.6km,40km/h)=0.015h=54s。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7页。22.(1)从苏州到上海,普客行驶的时间t1=eq\f(75km,60km/h)=1.25h,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7页。从苏州到上海,快客行驶的时间t2=eq\f(80km,100km/h)=0.8h;(2)乘普客最早为8:20发车,则到达上海时为9:35;乘快客最早为8:35发车,则到达上海时为9:23,因此旅客想早点赶到上海应选择乘快客。第三章检测卷测试范围:第三章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其中1~8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9~10两小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下列物质中,声音不能在其中传播的是()A.气体B.液体C.固体D.真空2.在欣赏音乐时,我们很容易分辨出笛子、二胡的声音,我们判断的依据是()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频率不同3.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B.超声波具有能量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4.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8页。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8页。C.物体的振动一旦停止,发声也随之停止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5.下列对声现象的描述,应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B.“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调可以辨别来人是谁D.“大雪过后,万籁俱寂”说明大雪会使声音完全消失6.人们常对一套音响设备评头论足,讨论它如何保真,音响高保真主要是指()A.音调和响度B.响度和音色C.音调和音色D.音调、响度和音色7.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Hz。大象进行交流时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A.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D.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8.以下四种措施中:①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②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③马路两旁植树;④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对控制噪声污染有作用的是()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9.如图所示,小刚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B.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C.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D.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调10.如图所示,你认为能够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实验是()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9页。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4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9页。11.系好白毛巾、舞起红绸带、敲响红腰鼓……如图所示鼓声是由于鼓面产生的,然后通过传播到观众耳朵的。12.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m/s;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应是(选填“听枪声”或“看冒烟”)开始计时的。13.清晨,逐渐变强的闹铃声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小明,他把闹铃关掉,这是在(选填“人耳处”“传播过程中”或“声源处”)控制噪声。这里所说的逐渐变强,指的是声音特征中的改变了。14.“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又没有阻止声音的。15.爆炸声会使附近的门窗发出响声,强烈的爆炸声甚至可以将窗玻璃震碎,这说明声音能传递,利用回声测量海水深度是利用声音来传递的。16.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的波形图,其中音调相同的是两图。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第17小题6分,第18小题10分,第19小题8分,第20小题6分,共30分)17.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1)甲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2)甲图中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3)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实验现象说明。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10页。18.晚上小吴在家中正欣赏着音响里传出的交响乐,忽然停电了,他将蜡烛点亮后放在音箱前面,过了一会儿,来电后交响乐又响了起来。小吴发现音箱前面的烛焰在摇曳,什么原因使得烛焰摇曳呢?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10页。(1)通过仔细观察,烛焰没有受风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发现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由此可确定烛焰的摇曳是受的影响所致,说明声音具有。(2)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有关。(3)固定放同一首曲子,固定蜡烛到音箱的距离不变,突然开大音量,烛焰摇曳得更明显,说明音量控制的是声音的。这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19.某学习小组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是否有关,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如图所示的四支相同的试管内装有不同深度的水。(1)用嘴贴着管口吹气,则发出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填对应序号)。此过程中发声体是(选填“空气”或“试管和管内的水”)。(2)用棒敲击试管下部,则发出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填对应序号)。此过程中发声体是(选填“空气”或“试管和管内的水”)。20.在学习二胡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和同学们找到了下表所列4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编号规格材料长度(mm)横截面积(mm2)A尼龙551B尼龙550.5C尼龙801D镍铬合金①0.5(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编号、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2)在验证猜想三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中的数据填全,表中①的位置所缺数据是。(3)小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四、简答与计算题(共3小题,第21小题4分,第22小题4分,第23小题8分,共16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21.某电影里有这样一个镜头:一位导游带领两个人通过大雪山,路上,有一人拔出手枪准备朝天开枪,导游见状请求他不要开枪。但他没有听,仍然开了枪,结果出现了雪崩,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发生的原因吗?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11页。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11页。22.“蛟龙号”创造了“中国深度”——下潜7062m。“蛟龙号”曾远赴印度洋探索2700m深处活火山的奥秘。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母船与“蛟龙号”信息传递要借助于声呐。求在2700m深处的“蛟龙号”收到正上方母船的指令需要的时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12页。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12页。23.小明和小军想估测一段铁路的长度,但由于没有合适的直尺所以不能如愿以偿。学习了声学的知识后,他们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1)实验:小明在一段铁路的一端用锤子敲击一下铁轨,小军在这段铁路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记录两次响声的时间差为2s;(2)查阅资料:小明和小军上网查询了一些关于声速的数据,如下表:物质声速/(m·s-1)物质声速/(m·s-1)空气340铝5000海水1531铁、钢5200大理石3810铜3750请帮他们计算出这段铁路的长度。(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第三章检测卷参考答案与点拨1.D2.C3.A4.C5.B6.C7.A8.D9.AD10.ABC点拨: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符合题意。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符合题意。C.用塑料尺子在梳子齿上快慢不同地滑动时,梳子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符合题意。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ABC。11.振动空气12.0看冒烟13.声源处响度14.产生传播15.能量信息16.音色甲、丙17.(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将音叉的振动放大(3)声波能够在空气中传播(或声波能传递能量)18.(1)声音能量(2)距离发声体的远近(3)响度控制变量法19.(1)ABCD空气(2)DCBA试管和管内的水20.(1)AB(2)55(3)控制变量法21.因为开枪后发出的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声波引起周围空气的共振,扰动积雪,从而使雪山发生雪崩。22.由v=eq\f(s,t)可得,“蛟龙号”收到正上方母船的指令需要的时间t=eq\f(s,v)=eq\f(2700m,1500m/s)=1.8s。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13页。23.设这段铁路的长度为s,则t1-t2=Δt,eq\f(s,v1)-eq\f(s,v2)=Δt,eq\f(s,340m/s)-eq\f(s,5200m/s)=2s,s≈727.6m。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13页。第四章检测卷(一)测试范围:第四章第1~4节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其中1~8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9~10两小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关于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和月亮都属于光源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m/sD.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2.如图,“我看不见美景”的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漫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镜面反射3.光线从水斜射入空气中,若入射角为32°,则折射角可能为()A.0°B.23°C.32°D.45°4.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14页。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14页。5.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6.在风平浪静、清澈见底的水里,很容易观察到“水底的鱼儿在白云中穿梭”的景象,而起风后,在岸边不同的位置都会看到水面波光粼粼。对观察到的“鱼”“白云”和“波光粼粼”三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鱼”和“白云”都是镜面反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B.“鱼”是镜面反射形成的,“白云”和“波光粼粼”都是漫反射形成的C.“鱼”是折射形成的,“白云”是镜面反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D.“鱼”和“白云”都是折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7.如图所示,将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并在容器底部形成一光斑,这时往容器中逐渐加水,则光斑的位置将()A.慢慢向右移动B.慢慢向左移动C.慢慢向水面移动D.仍在原来位置不动8.大伟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是()A.蜡烛的正立像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15页。B.蜡烛的倒立像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15页。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9.如图中关于光现象的描述,其原理相同的是()10.如图所示是用潜望镜观察水面上的物体A的示意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人眼在C处看到的是物体的像B.人眼在C处看到的是物体本身C.潜望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D.潜望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折射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4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1.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选填“大”或“小”)。光在中的传播速度最大。12.站在河边的人能看到对岸的景物,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到景物上时发生了,景物在河中的倒影比较淡的原因是光在反射时一部分又发生了现象。13.将一墨水瓶放在平面镜前6cm处,像与墨水瓶间距离为cm。若使墨水瓶向镜面靠近,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14.小璐同学在家中洗碗时发现筷子在水中会弯折,如图是她画的三支筷子在水中弯折的情景,图是正确的。这属于光的现象。15.如图所示,有一束光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度,折射角(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16页。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16页。16.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面上的积水,迎着月光走,地上(选填“明处”或“暗处”)是水。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这是光的(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缘故。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第17小题4分,第18小题4分,第19小题4分,第20小题9分,第21小题13分,共34分)17.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入隧道内。请你通过作图画出平面镜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18.如图所示,学校楼梯拐角的墙上装有平面镜,既方便同学们整理仪容,晚上又能利用光的反射对楼道进行照明。请在图中准确画出灯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到达A点的光路图。19.如图,B点为海岸上一棵椰子树的顶点,请画出人在水下A点看B点的光路图,并大致确定B点的像的位置B′。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17页。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17页。20.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eq\a\vs4\al()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30302505036060(1)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表所示。该表格中存在的问题是。表格处理好以后,小明得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入射角。(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入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这一时刻在纸板B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说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具有。21.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明准备了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1)实验时,小明应选(填字母)作为平面镜,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便于。(2)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明应选(填字母)两支蜡烛。(3)实验时镜面与桌面必须。(4)实验中小明把光屏放在烛焰所成像的位置上,他在光屏上并没有看到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5)实验结束后,小明无意间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电子钟的像如图乙所示,这时的时间是。四、简答题(共1小题,共12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18页。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18页。光由真空进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只有微小的变化。虽然如此,有时仍然不能不考虑空气的折射效应。如图,表示来自一个遥远天体的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被折射的情景。覆盖着地球表面的大气,越接近地表越稠密,折射角也越小。我们可以把地球表面上的大气看作是由介质不同的许多水平气层组成的,星光从一个气层进入下一个气层时,要折向法线方向。因此,我们看到的这颗星星的位置,比它的实际位置要高一些,这种效应越是接近地平线就越明显。我们看到的靠近地平线的星星的位置,要比它的实际位置高37′。这种效应叫作蒙气差,是天文观测中必须考虑的。太阳光在大气中也会发生折射。因此,当我们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上刚刚升起时,实际看到的是它处在地平线的下方时发出的光,只是由于空气的折射,才看到太阳处于地平线的上方。(1)材料中介绍的这种光现象叫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2)根据材料,你能判断我们看到的星星和太阳是真实的星星和太阳吗?为什么?第四章检测卷(一)参考答案与点拨1.B2.A3.D4.D点拨: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且关于镜面对称,所以小丑成的像看起来是左右相反的。因此A、C选项中像与物体左右相同,是错误的;B选项中物像不对称,即对应点连线与镜面不垂直,是错误的;D选项中物像对称、等大,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是正确的。故选D。5.B点拨:当我们用眼睛看到水中的硬币,是因为硬币反射的光进入到了我们的眼睛的缘故;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且光线是从硬币上发出的,故B图正确。故选B。6.C7.B8.B9.AD10.AC11.大真空12.反射折射13.12不变14.乙折射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19页。15.120小于16.明处漫反射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19页。17.如图所示。18.如图所示。19.如图所示。20.(1)入射角、反射角的度数没有单位等于(2)不能(3)可逆性21.(1)F确定像的位置(2)B、C(3)垂直(4)虚(5)10:3522.(1)这种光现象叫光的折射;它是由于光传播的介质不均匀所形成的。(2)能;我们看到的星星和太阳不是真实的星星和太阳;因为星星和太阳的光从太空进入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看到的像偏离了实际位置,我们看到的是虚像。第四章检测卷(二)测试范围:第四章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20页。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其中1~8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9~10两小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20页。1.如图几个透镜中哪个是凹透镜()2.“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时形成的“手影”;剧院放映的电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摄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不正确的是()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B.倒影——平面镜成像C.电影——凸透镜成像D.摄影——光的反射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D.人离平面镜越远,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就越小4.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像如图所示,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造的光学仪器是()A.放大镜B.潜望镜C.照相机D.幻灯机5.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另一侧12cm处得到缩小的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cmB.12cmC.24cmD.5cm6.光的世界变幻莫测、奥妙无穷。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雨后彩虹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C.照相时,被照者与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D.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21页。7.张老师在使用投影仪播放投影片时,屏幕上出现正常画面,这时一只小虫正好落在凸透镜的镜片上,则此时的画面()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21页。A.几乎没有影响B.画面上有一只小虫C.画面上有小虫但不清晰D.画面变得很模糊8.在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成像、⑤幻灯机成像中()A.成实像的是①②③B.成虚像的是②③④C.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②D.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①③⑤9.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A.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B.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C.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摄像机的镜头D.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10.如图是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B.当物距u=30cm时,像距v=30cmC.物距增大时像距也增大D.当物距u=15cm时,成放大的像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3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1.人类在探索宇宙时,常常要借助镜;观察微生物时,常常要借助镜。12.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手机进行“自拍”,“自拍”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该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来矫正(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13.看电影时,因为电影幕布发生反射,所以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看话剧时,一位演员穿红色上衣,在蓝色灯光的照射下,观众看到她的上衣是色的。14.检修工人在查看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时,为了看清线路的连接情况,常透过一个较大的透镜进行观察,这个透镜应该是(选填“凸”或“凹”)透镜,工人看到的是放大的(选填“实”或“虚”)像,电路板到透镜的距离应。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22页。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22页。15.“虚拟试衣镜”亮相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该款“虚拟试衣镜”解决了购物者很难观察到试穿衣服时背面的情况,摄像头能够监视顾客的移动,并将衣服的背面展现给他们,如图所示。顾客离摄像头的距离应在的范围,能形成(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16.体育运动中,科研人员经常利用频闪摄影对运动员的动作进行分析与指导。频闪摄影就是摄影光源在有节奏地闪光时,从光源射出的光线照射到运动员身上发生射,又通过摄影机前的镜成像。观察图中照片,可知频闪摄影时要求背景较(选填“亮”或“暗”)。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第17小题4分,第18小题4分,第19小题9分,第20小题7分,第21小题12分,共36分)17.如图,一束光线AO沿垂直于水中的平面镜MN的方向由空气入射到水面上的O点。请画出光线AO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及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18.如图,请画出从光源S发出的三条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23页。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23页。19.一同学用“可乐瓶”做小孔成像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请在甲图的半透明纸上画出蜡烛AB的像A′B′。(2)该同学发现物体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的像的高度(见表)。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乙图的坐标中画出h与s的关系图像。像到小孔的距离s/cm2.03.66.08.010.012.414.0像的高度h/cm1.01.83.04.05.06.27.0(3)从图像中可看出h与s是什么关系?。20.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实验(如图),要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调整。(2)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小明左右移动光屏均接收不到像,接下来他应该(填字母代号)。A.上下移动光屏去接收B.将光屏放到凸透镜左侧去接收C.取走光屏,直接通过凸透镜观察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24页。(3)通过实验,小明总结的三个实验结论如下表,其中正确的实验序号是。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24页。实验序号物距(u)像的性质像距(v)实虚大小正倒1u>2f实像缩小倒立f<v<2f2f<u<2f实像放大倒立v>2f3u<f虚像放大倒立(4)小明又做了一次实验,首先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然后,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21.用焦距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此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也将逐渐向移动。(2)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将所缺的实验数据和像的性质补充完整。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质13015①22020倒立、等大的实像315②倒立、放大的实像46无正立、放大的虚像请根据实验序号1的成像规律,写出其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3)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面小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选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像”)。(4)晓红在早上9:00利用太阳光进行观察凸透镜焦点的活动,她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她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你认为她这种活动过程存在的问题是。四、简答题(共1小题,共4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22.小明与小华计划自制一个简易的显微镜,他们找到了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A和一个长焦距的凸透镜B,并把两凸透镜安置在圆纸筒的两端,如图所示。小华同学拿着做好的显微镜来观察微小的物体后高兴地说道“成功了!”小明同学也拿过来观察一下,但他对着小物体观察时没有看到放大的像,当他举起看远处的景物后惊呼道“怎么是个望远镜啊?”你能帮他们分析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吗?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25页。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25页。第四章检测卷(二)参考答案与点拨1.C2.D3.C4.A5.A6.C7.A8.C9.ABD10.AD11.望远显微12.凸远视眼13.漫黑14.凸虚小于1倍焦距15.大于2倍焦距倒立点拨:人通过摄像头成的像是缩小实像,所以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的像通过计算机的处理变成正立的呈现在我们面前。16.反凸透倒立、缩小的实暗17.如图所示。18.如图所示。19.(1)如图所示。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26页。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26页。(2)如图所示。(3)h与s成正比(或s=2h)点拨:(1)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从物体AB两点分别作出两条光线,经小孔后到达半透明纸后得出点A′和点B′,连接A′B′即为蜡烛AB所成的像。20.(1)下(2)C(3)1、2(4)远离21.(1)较暗上(2)①倒立、缩小的实像②30照相机(3)亮度稍暗的完整像(4)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放置22.显微镜有两组透镜。一组相当于一个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一组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小华同学是把凸透镜B当作目镜的;而小明把凸透镜A当作目镜观察时,远处的物体通过凸透镜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所以是望远镜。第五章检测卷检测范围:第五章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其中1~8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9~10两小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有位同学从寒暑表中读得室温是-3℃,正确的读法是()A.负摄氏3度B.摄氏零下3度C.零下3度D.零下3摄氏度2.关于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体温计测量准确程度高于普通温度计B.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比普通温度计大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27页。C.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27页。D.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弯管3.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8.7℃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而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5℃,则他读出的结果应该是()A.38.7℃B.36.5℃C.75.2℃D.2.2℃4.下列关于自然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B.夏天的傍晚,草叶上的露珠是熔化形成的C.秋天,浓雾消散是汽化现象D.北方的冬天,树枝上的雾凇是凝固形成的5.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晶体熔化的是()6.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用地膜覆盖农田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C.把湿衣服晾晒在通风向阳的地方D.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7.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面组织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A.温度B.熔点C.沸点D.凝固点8.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约为3500万立方米,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用水问题。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以上过程涉及水的物态变化有()A.汽化凝固B.汽化液化C.液化凝华D.升华凝华9.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汽化现象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28页。10.如图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28页。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50℃B.在AB段物质处于液态C.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D.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4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1.超市里正在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熔化时,但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12.冬天常见的霜,是水蒸气成的小水晶;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升华现象,升华过程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13.将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放在桌上,一会儿瓶壁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是现象。在瓶内冰块逐渐熔化的过程中,瓶内水的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14.某品牌空调器使用的新型制冷剂R600a是一种对臭氧层破坏较小、极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它在室内汽化时吸热,在室外液化时,压缩机通过使制冷剂不断发生液化和汽化来维持空调的正常工作。制冷剂在室外液化的方式是(选填“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15.甲、乙、丙三幅图都是加快蒸发的实例,其中图表示的主要是通过加快液体表面的气体流动来加快蒸发;图表示的主要是通过提高液体温度来加快蒸发。16.如图为探究某物质状态变化时小强绘制的该物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像,分析图像可知该物质的凝固点是℃,DE段是过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29页。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29页。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第17小题6分,第18小题15分,第19小题11分,共32分)17.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2)该实验应选用(选填“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3)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华应选用(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18.在图甲“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1)使用温度计之前,应先观察它的和。(2)该同学看到了如图乙的情景,这是沸腾(选填“前”或“时”)的情况。(3)小明同学在安装实验器材时,提出了以下两种安装顺序,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合理?。A.温度计、烧杯、酒精灯B.酒精灯、烧杯、温度计(4)某同学按实验步骤进行了正确操作,但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这段时间与别组同学相比过长,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原因即可)。(5)该同学记录了一组数据见下表,由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之一是当地的大气压(选填“低于”或“高于”)标准大气压。时间/min012345678910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30页。温度/℃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30页。9092949698989898989898(6)请你在图丙中根据上表数据画出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图像。19.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有关。(2)通过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乙)。结果发现图1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四、简答题(共3小题,第20小题4分,第21小题4分,第22小题6分,共14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20.下雪之后,往往天晴。雪融化的时候,人们总感觉更加寒冷,你知道为什么吗?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31页。21.用水胶粘东西需要水胶在100℃左右熔化后才能使用,温度再高就容易烧焦失去黏性,所以熬胶时人们用一种双层锅,夹层间装满了水,如图所示,这样就不易把胶熬焦了,这是为什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31页。22.如图所示,看漫画,读信息,回答问题。在炎热的夏天,将茶叶包装后放入冰箱,用低温的方法贮存,可以延长茶叶的保质期。(1)请解释图中茶叶包装表面“汗”产生的原因?(2)过一会儿,发现茶叶包装表面的“汗”又消失了。这又是为什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32页。第五章检测卷参考答案与点拨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32页。1.D2.B3.A点拨: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液柱不下降,故使用前应用力甩一下。用没甩的体温计测体温时,如果被测的温度比原先高,则读数准确;如果被测的温度比原先低,则仍然是原先的读数,所以体温计的示数仍为38.7℃。故答案为A。4.C点拨:春天,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夏天的傍晚,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秋天,浓雾消散是小水滴汽化后,形成水蒸气散在空气中,是汽化现象,故C正确;北方的冬天,树枝上的雾凇是凝华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C。5.D6.C7.C8.B9.AC10.AB点拨:A.从图像上看,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的推移有下降的趋势,故是凝固图像。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50℃不变,所以此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凝固点)为50℃,所以A正确;B.AB段物质应是液态,故B正确;C.BC段为晶体的凝固过程,物质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处于固液混合态,故C错误;D.CD段物质已经凝固完毕,处于固态,故D错误。11.吸收热量不变12.凝华吸热13.液化不变14.放热压缩体积15.乙甲16.0沸腾17.(1)热胀冷缩(2)碎冰块(3)乙18.(1)量程分度值(2)前(3)B(4)水太多(或水的初温太低)(5)98低于(6)如图所示。19.(1)表面积(2)A、C(3)表面积不正确他没有控制水滴表面积的大小,且相同时间内谁蒸发得多也无法比较20.化雪是熔化过程,熔化是吸热过程,从周围的空气吸热,导致空气温度降低,使人们感到更加寒冷。21.因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只要两层锅之间水没烧干,内层锅的温度就不会超过100℃,所以胶不会熬焦。22.(1)从冰箱里取出来的茶叶包装的温度比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2)茶叶包装表面的“汗”消失了,是因为“汗”蒸发了,发生了汽化现象。第六章检测卷测试范围:第六章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33页。得分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33页。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其中1~8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9~10两小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A.将它熔化成铁水B.从地球运到月球C.把它轧成薄铁片D.磨掉铁块一个角2.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这时应该()A.将游码向左移动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将游码向右移动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3.小明为了检验运动会中获得的铜牌是否由纯铜制成,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A.观察铜牌颜色B.测铜牌的质量C.测铜牌的体积D.测铜牌的密度4.科学家最新研制了一款微型无人侦察机——“蜂鸟”。为了减轻其质量,该侦察机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A.硬度高B.熔点低C.密度小D.导热性好5.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变大,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变化情况是()A.质量增加,密度增加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C.质量减小,密度减小D.质量不变,密度不变6.以下各种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A.刻度尺、水、细线、烧杯B.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C.天平和砝码、刻度尺、细线D.刻度尺、天平和砝码7.一个质量为0.25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A.1.0×103kg/m3B.1.16×103kg/m3C.1.2×103kg/m3D.1.75×103kg/m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34页。8.把一小块石头,全部浸入盛满酒精的杯子中,从杯子中溢出10g酒精,若将该石头全部浸入同样的盛满水的杯子中,从杯子中溢出水的质量是(ρ酒精=0.8×103kg/m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34页。A.10gB.8gC.12.5gD.15g9.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时候,下列情况可能造成测量结果偏大的是()A.测量前,指针稍偏向分度盘的左边B.测量时,使用已磨损的砝码C.装有物体的盘上粘有一小块泥(调平时就有,未发现)D.测量时,向右调动过平衡螺母10.小明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某种食用油的密度,图中表示了他的主要操作过程,几位同学对他的实验提出了如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甲认为他测出的油的质量为48gB.乙认为他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小C.丙认为他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大D.丁认为他的实验操作简捷,结果准确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6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1.一只蚂蚁可以搬动一粒米,有人把蚂蚁称为“大力士”,一只蚂蚁的质量约为400μg=g,一粒米的质量约为2.8×10-5kg=mg。12.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台上,把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应该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调。13.图甲是某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乙是部分同学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后的情景。请你指出两图中违反实验操作规则或实验不规范之处。(1)甲图:;(2)乙图:。14.小明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到液体密度为g/cm3,容器的质量为g。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全文共37页,当前为第35页。实验次数教科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维修设备的技术合同
- 2025年LED控制与驱动产品项目建议书
- 2025企业劳动合同书样本
- 2025新鲜果品购销合同
- 2025聘请短期工合同模板
- 2025标准股权质押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年橡胶型密封胶项目建议书
- 2025年劳动合同 住房公积金合同书参考模板
- 2025中天国际酒店公寓精装修监理合同附件合同条款与监理要求
- 2025年的我合同审查大作战:来看这份劳动合同
- 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
- 人工智能引论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大学
- 面点师招聘面试题与参考回答(某大型国企)
- 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德育工作指南
- 2024年江苏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招聘高层次人才15人历年管理单位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标准离婚协议书格式样本模板
- 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课件
- 建筑施工节前安全检查表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4-01-06-01 电子商务师S 人社厅发202233号
- 周围性面瘫课件
- DB11T 856-2012 门牌、楼牌 设置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