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最后一头战象》教案
2021年《最后一头战象》教案1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贝多芬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中谱写了
《月光曲》,以及《月光曲》的内容,从而体会到贝多芬同情劳
动人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熟读课文;
3、从课文中找出一些像“幽静的小路”“断断续续的钢琴
声”这样的词语,并抄下来。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贝多芬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中谱写了《月
光曲》,以及《月光曲》的内容。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__的思想感情,知道贝多芬是一位同情和热爱劳动
人民的伟大的音乐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引出文中的主要人物
导语: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即兴创作了
著名的《月光曲》,你们谁能把你了解的贝多芬的资料介绍给大
家?(学生交流贝多芬的生平和作品)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指名读──组词语读:
莱茵幽券蜡瞎陌
盲键粼缕恬汹录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
券:quàn(下边是“刀”不是“力”)
恬:tián(不念qià)
蜡烛:这两个字的偏旁不一样。
幽的笔顺:
3、解词:(学生互相质疑、解疑)
幽静:幽雅寂静。课文中形容小路很偏僻,很清静。陌生:
生疏,不熟悉。
清幽:凄清而幽静。
微波粼粼:水清澈的样子。
4、指名读课文,想一想,《月光曲》是在怎样的情境中创
作出来的?
三、默读课文
把课文中讲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找出来,多读读,
把自己的感受简单批注下来,同时画出自己的疑问。
1、学生独立默读,完成批注。
2、在小组中质疑、解疑,记下在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3、
在全班交流时提出问题,互相解答。
四、练习
出示练习要求:从课文中找出一些像“幽静的小路”“断断
续续的钢琴声”这样的词语,抄下来。
微弱的烛光十六七岁的姑娘
清幽的月光微波粼粼的海面上
轻纱似的微云雪亮的浪花
恬静的脸上大大的眼睛
波涛涌汹的大海美妙的琴声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2、学习抓住环境特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
3、想象第9自然段所描绘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
想象第9自然段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贝多芬为兄妹俩弹奏的第二首曲子就是《月光曲》。
二、直视课题,找到__的中心部分来学习
1、默读课文,画出盲姑娘两次弹奏曲子的有关句、段,读
一读,说说贝多芬开始在小路上“散步”,而后来“飞奔”回客
店的原因,体会贝多芬的感情有哪些变化?(默读回答:贝多芬
走进茅屋,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2、快速浏览,找出哪自然段是写《月光曲》的?(第9
自然段)
3、默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想像,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给
你印象最深的画面:
⑴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图画,找课文中的语句读一读,
进行评价。⑵下面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月光曲》,看着图画
或闭上眼睛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第9自然段,回答问题:
⑴皮鞋匠听着琴声,好像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会看到这样
的景象?他好像看到了在大海的水天相接处,月亮升起来了。
海面上洒满了银色的月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薄云。忽然,海
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
个朝着岸边涌过来。他之所以会看到这样的景象,是因为乐曲使
他产生了联想。开始音乐可能逐渐增强,使人联想到月亮升高,
穿过微云。再后来,音乐可能高昂激越,使人联想到月光下风起
浪涌。
⑵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月光照耀下大海的变化,这说
明了什么?哥哥看到妹妹脸上恬静的表情和睁得大大的眼睛,
想到她可能也看到了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盲姑娘从来
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景象,她当然不可能产生像她哥哥那样的联
想,所以只是说她“仿佛也看到了”。
三、《月光曲》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板书:听→看→弹→听→看→又弹
__哪几自然段写的这个内容?(2~5)
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想象回答。
同桌分配角色朗读兄妹俩的话,说说当时贝多芬又是怎么想
的?为什么没有回答盲姑娘的话?(读6~8段)
四、填空
1、贝多芬没有回答姑娘的话,只是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
琴键来。当时他想到了_________想到了_______________想到了
______________。(出示投影,学生口头填空)
2、小结:这些都与什么有关?(环境)
板书:月光穷兄妹
3、说说当时贝多芬又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没有回答盲姑娘
的话?“贝多芬没有回答”这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句子。
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贝多芬为什么没有回答盲姑娘
的话?”学生的回答有可能性和合理性就对,老师不要限制。
可以回答各种可能:
⑴贝多芬默认了。
⑵贝多芬谦虚。
⑶贝多芬怕人知道,会有很多人来看他。
⑷贝多芬创作《月光曲》进入情境,没有听到盲姑娘的话。
⑸贝多芬急着要把《月光曲》弹出来,顾不上回答。
⑹贝多芬认为遇到了知音,非常激动,说不出话来。
五、总结全文
说说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了贝多芬是一个什么样的音乐
家?(热爱人民,同情穷人,热爱大自然。)
六、朗读欣赏──评读
1、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指名读,讲评。(让学生适时互相点评)
注意:整篇课文的朗读应该是徐缓的、抒情的,只有个别地
方如描写风起浪涌的大海,朗读时才用高昂的语读。要注意表达
人物的迫切心情,皮鞋匠因买不起入场券的抱歉心情,盲姑娘安
慰哥哥时的体贴、懂事,贝多芬来时的诚恳、热情,盲姑娘听完
一曲后的赞美、惊喜,贝多芬见盲姑娘猜出自己后的愉快、激动,
都要读得恰如其分,真实感人。
七、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2021年《最后一头战象》教案2
一、课文简说
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思的动物小说,课文记叙了曾
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
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
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白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
的故事。
二、教学环节
1、复习导入,交流对大象的了解。
2、速读课文,了解课文。
3、了解课文大概。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5、交流感受深的句子。
6、感情朗读课文。
三、特色
“放手”是我本节课的特点,在备课过程中,我发现本节课
的内容很多,课文也很长,如果教师过多的讲解,课堂任务很难
完成,于是,我想到了让学生自己质疑,自己解决问题。如在预
习方面,让学生自己查找“战象”和沈石溪的资料,这样不但加
深了学生的记忆,还锻炼了他们收集资料的能力。在整体感知课
文内容方面,也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养成学生读书动笔的好习
惯,边读,边画,边批注,这样既解决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
锻炼了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的习惯的养成。
2021年《最后一头战象》教案3
【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凝重、华贵、英武、
气概、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
浴血搏杀等20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
一起探究解决。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
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
通过入情入境地品读,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人们
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感受战
象嘎羧高大英勇的英雄形象,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
创作意图。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
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了解,导入新课。
1.大象是人类的好朋友,可以为人类做好多事情,你能简
要地说一说吗?
2.揭题。
3.故事发生在1969年,到云南西双版纳插队的动物小说家
沈石溪,亲眼目睹了一件令他终生难忘的事情,于是他在__中写
下了这样的文字:
它虽然只是一头象,被人类称之为兽类,却具有很多人所没
有的高尚情怀
4.据题提问。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1.下面就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读顺。
(2)理解下列生字词,通过品读加深理解:威风凛凛、排
山倒海、势不可当、优哉游哉、焦躁不安、久别重逢、英武豪迈、
泣不成声、震耳欲聋、炯炯有神、激越悲壮、浴血搏杀
(3)思考刚才的问题
2.检查交流:
板书: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
三、品读课文,感受嘎羧。
(一)认识英雄,告别村民。
1.默读课文,找到关于象兵的介绍。
2.了解象兵抗击日寇前的那段历史
出示课件:屏幕上出现一幅东亚地图
日本是一个被大海包围的弹丸之地。日本军国主义者野心勃
勃,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侵占我国东北三省;1937年,
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939年3
月,侵占南海群岛;1941年12月,日寇占领香港;1942年,
日军侵占菲律宾、缅甸日军一次又一次挥舞战刀,铁蹄所到之处,
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日军的暴行也激起了民众的怒火,抗日的
烽火燃遍中国,燃遍整个东亚。
1943年,当日寇的魔掌伸向云南,伸向西双版纳时,象兵
们英勇地扛起了抗日的旗帜。现在,让我们回到那刀光剑影的战
争年代,感受那英勇惨烈的战斗场面吧。
1943年,象兵在西双版纳打洛江畔和日寇打了一仗。战斗
结束后,鬼子扔下了七十多具尸体,我方八十多头战象全部中弹
倒地。
3.阅读这段文字,想象当时情景。
八十多头战象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地冲向敌人;枪炮声、
喊杀声、大象的悲壮的吼叫声回荡在打洛江畔;在鬼子的枪炮中,
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倒地。日寇们鬼哭狼嚎,丢盔
弃甲。
4.经过这场惊天动地的战斗,嘎羧成了唯一幸存下来的战
象。村民们怎样对待这头战象?除了故事中的描述,你还能想象
到什么?
(正是战象们打跑了日本鬼子,这个小村庄才免遭战火的洗
劫。村民们对嘎羧特别好,把自己平常舍不得吃的水果送到嘎羧
嘴边;村民们为嘎羧搭起了高大的象房;村民们让波农丁来专门
照顾它;夏天,村民为嘎羧洗澡;冬天,村民给嘎羧生起了火炉)
所有的这些都体现了村民对这位英雄的敬仰之情。
板书:英雄
敬仰
5.指导朗读相关段落语句
6.村民无微不至的照顾,嘎羧看在眼里,记在心间。时光
如水,岁月如梭。一晃二十六年过去了。曾经英武豪迈的英雄老
了。嘎羧就要走到生命尽头了,它舍得离开村民吗?
7.你能根据这段话设计什么问题来考考大家吗?(为什么
要绕村走三圈?)
8.解疑。
(二)重披战甲,回想过去
1.嘎羧在离开村子前,它最先做的一件事是什么?(找当
年自己曾经披挂过的象鞍。)古人说:读书贵有疑。现在,让我
们来细细地品读重披象鞍这一部分,在这段话中,你有什么不明
白的问题吗?(学生读书,勾画句子,写问题与体会,教师巡视)
2.交流:
(1)嘎羧为什么要寻找象鞍?在这二十六年间,嘎羧为什
么不去看望这位老朋友,而在临死前才找到象鞍并披挂上象鞍?
(2)哪句话最能体会到嘎羧对象鞍的深深情感的?
①指名读读这句话。
②哪些词语打动了你的心?
③你能读出嘎羧心中的那份伤感,那份珍惜、那份感动吗?
(3)嘎羧看到了象鞍,一下子安静下来,可它的内心安静
吗?(沉浸在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里)
(4)齐读体会。
3.小结:嘎羧在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时,首先想到的是重
新披挂上它的象鞍,它想起了它作为一头战象的辉煌与荣耀,想
起了二十六年前那场惊天动地的战斗,想起了和它一起出生入死
的战友。然后,嘎羧踏上了它的不归路。在这生命的最后时光里,
嘎羧还做了哪些事情?它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
这些问题。
五、作业设计:
1.继续朗读课文,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抄写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齐读)《最后一头战象》。
2.这篇课文描写了这最后一头战象嘎羧的哪些事?(小标
题主要内容)
3.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重披象鞍和告别村民这两部分
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接下来的两个部分。
二、品读课文。
(三)打洛江畔
缅怀往事
1.自读课文14自然段,边读边想,有什么地方读不懂,在
书上做个记号,等会儿提出来。
2.交流,可能有:
为什么嘎羧久久凝望江面?或嘎羧久久凝望凝望的是什
么?
为什么嘎羧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
嘎羧为什么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互相交流,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①嘎羧为什么要久久凝望?
凝望什么意思?说话练习:嘎羧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仿
佛看到了。
②为什么嘎羧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这块礁石对
嘎羧来说有着特殊的情感:也许;也许;也许。)
③嘎羧为什么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嘎羧在大声地说什
么?战友?乡亲?土地?)
4.此时此刻,相信嘎羧给你们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现
在我们再把整段话连起来读读。
5.创造性复述,加深理解。(自说指名)
假如你就是嘎羧,来到打洛江畔,怎么说这段话?说的时候,
不但要把自己当成嘎羧,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甚至可
以调整句子的顺序。
6.你觉得这是什么样的嘎羧?(重情重义、善良忠诚)
(四)百象冢旁,庄严归去
1.离开了打洛江,最后嘎羧来到了埋葬八十多头战象的地
方百象冢。
2.它要在百象冢干什么?对一头老象来说,祖先留下来的
象冢,不是它最好的归宿吗?
3.轻声读嘎羧挖坑的部分,看看有那些地方让你感动,让
你震惊,感到不可思议?拿起笔来,给这些句子划上线,做上披
注,写写你的体会。
4.交流,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想象:此时的嘎羧是怎样的嘎羧?(濒临死亡、体力不济、
疲惫)所挖的坑的大小?
补充材料:据我所知,嘎羧被村民救回来后,虽然治好了伤,
却留下了严重的身残:腿瘸了,头歪了,可就这样一头战象,长
途跋涉,几天没吃,还坚持不懈地挖着,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他
心中到底在想什么?
5.小结:生不能在一起,死也一定在一起,这样的悲壮,
这样的深情,这哪是一头战象呀?这分明是一位让人敬仰的英雄
呀!嘎羧走了,带着他的忠诚,带着他的情义走了,这一路我们
陪他走来,走得艰难却坚定。把黑板上小诗送给他:
重披铠甲赴归途
凭吊战场情义重
英雄相依共长眠
一片忠诚付青天
6.现在,我们就要离开百象冢了,你想对战象嘎羧说些什
么呢?
三、课外延伸:
1.作家沈石溪为什么要写这篇__?只是为了讲一个故事给我
们听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自己说的话。
做至情至性的人,发感人肺腑的文字,在强者面前不示弱,
在弱者面前不逞强。淡泊名利,多做实事,这就是我作文和做人
追求的境界。
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因此想引发
人类更多的思考。
2.齐声朗读
3.沈石溪还有更多这样的作品,当你去阅读他的作品是,
你会发现动物像我们人类一样有着爱情,亲情,友情。像我们一
样竭尽全力地生活着,奋斗着,直到走完自己的一生。今天这堂
课希望只是一个引子,引导你们去读更多他的作品,去学习,去
思考。
2021年《最后一头战象》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本课的2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能力目标
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3、情感目标
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
2、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
的。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动物园中的大象我们都见过、可是你们知道大象也曾在战场
上冲杀吗?《最后一头战象》就向我们讲了战象的最后一天。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读课文,每个字都读准,句子读通(不能一个词一个词
读)。
2、指名分段读、提出认真听的要求、评读。
3、请5位同学比赛读、评议。
4、学习生字:课文读好了,看课文中的生字是不是认识了、
出示生字卡认读、读生字卡背后的词语、齐读、开火车读、看看
生字回到课文中还会不会读。
三、抓住重点句,品读课文。
1、找出使你感动的句子,带着感情朗读。
2、说一说,这些句子为什么使你感动?
第二课时
一、回顾前文,拓展延伸。
二、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写了嘎羧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在这最后一天中嘎羧
都做了哪些事情?(预感死亡、寻找象鞍、绕寨三圈、怀念战友、
自掘象冢)
2、嘎羧为什么要寻找象鞍?
3、嘎羧要走了全村人的感情是怎样的?
4、请你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想一想嘎羧站在打洛江畔怀念
战友的场景。
三、深入分析课文、(集体讨论)
1、课文中对嘎羧的行为进行了具体的描写,从文中找一找,
说一说对嘎羧的行为进行具体描写有什么好处?
2、嘎羧为什么不回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反而是和战友们躺在
了一起?
3、你对大象这种动物有什么新的认识?
四、作业
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驻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
感人、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并写下来。
2021年《最后一头战象》教案5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漫不经
心、炯炯有神、浴血搏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用自
己的语言给大家复述这个故事;
3.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的能力,找出课文的相关语句,体
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感情和对昔日战友怀念,感
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
之间的感情。
教学难点
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
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及写作背景,了解战象的基本特点;
3.学生收集其他关于人与动物的故事,与自己的同桌分享。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检查学生自学生字的效果,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
的语言复述故事。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说说对大象的印象
1.同学们你们见过动物园里的大象吗?它们给你留下了什
么样的印象呢?﹙播放“动物园里大象”的幻灯片﹚
2.嗯,我们都喜欢和大象交朋友。可是,今天我们课文上的
大象与动物园里的大象有什么不一样呢?大家都很聪明,今天我
们的大象都披上了战甲,威风多了。我们把这样的大象称为战象。
﹙板书:战象,并播放“战象”的幻灯片﹚
3.对照幻灯片上的图片与课文的描写,让学生描述下战象的
外貌特征。
4.同学们用词很准确,描述得也很形象。现在让我们一起来
追踪经历过1943年战争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的去向吧。﹙板书:
最后一头战象﹚
二、复习生字词,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
1.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我们先来学习生字词,哪位同学自
告奋勇来给大家读读?﹙播放生字词的幻灯片,指名学生拼读生
字,让其他人留意读音,并给以纠正﹚。
2.全班学生齐读生字,让学生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些生字的理
解,老师及时给以帮助。
3.出示5个成语,先小组讨论,再在班上汇报,老师重点解
说“威风凛凛”这个成语﹙播放幻灯片﹚,然后让学生造句,加
深理解。
三、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1.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看来大家回去都有做功课了,
值得表扬,给点掌声自己……那么同学们,当你第一次看到“最
后一头站象”这个题目时,你最想知道些什么呢?可以和大家分
享你的疑问吗?指名回答。
2.同学提出的问题都很好,现在我们一起默读课文,体会体
会这些问题。
3.默读完这篇课文后,你知道它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吗?﹙指名让几位学生回答,播放幻灯片,出示故事梗概﹚
4.非常感谢以上的同学为我们复述这个故事!希望同学们回
去之后也可以流利地,有感情地把这个故事告诉你的亲人或者同
学。
5.那么听完这个故事,你知道就快走到生命尽头的嘎羧先后
做哪些事情了吗?现在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
来,好吗?﹙指名让尽量多的学生回答,建议学生运用“首先……
然后……其次……最后”来陈述﹚
板书:重披象鞍
告别村民
凭吊战场
庄严死去
作业设计:
1.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2.抄写文中的生字和自己喜欢的六个成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体会战象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战象嘎羧不是普普通通的一头
大象,它在生命的尽头,做了四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是什么
呢?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全班同学一起回答,并出示上节课
的板书﹚
二、再读课文,找出重点语句,体会感情
1.同学们的记忆力都很棒,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分
别画出描写这四部分内容的段落或者句子,小组自由讨论后,派
代表说出小组找到的段落或句子。
2.集体交流重点语句
﹙1﹚哪些句子描写了嘎羧“重披象鞍”情景?
“没想到,嗄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
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
到了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播放幻灯片,先指名请几位学生朗读这个长句,然后全班
齐读,注意感情的投入。﹚
a.同学们,从刚才的朗读中,你读出了什么呢?﹙老师提示:
想想嘎羧26年后再一次看到自己的象鞍,心里会是怎样的感
受?﹚
b.老师整理答案,播放下一张幻灯片
﹙主要从嘎羧对当年战争的回忆来解说﹚让学生体会嘎羧
内心的激动后,再让学生带着这份激动齐读。
“象鞍上留着弹孔,似乎还有斑斑血迹……26个春秋过去,
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得凝重华贵;嗄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
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播放幻灯片,按照刚才“读课文—体会—再读”的教学模
式进行教学﹚
体会:为什么战象披挂上象鞍又显得那么英武豪迈?﹙从这
里可以体会到当时战斗的惨烈,嘎羧对战斗记忆犹新,披挂上象
鞍有一种无比自豪的感情。通过对象鞍和嘎羧的简练描绘,深情
地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象与气概﹚
a.同学们,从这段话我们可以体会到当年战斗的惨烈,那么
你是否能够在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描写了战象战斗时排山倒海的
气势呢?﹙指名回答,播放幻灯片,出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西双版纳曾经有过威风凛凛的象兵。所谓象兵,就是骑着大
象作战的士兵。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
一大群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
a.播放幻灯片,让学生欣赏战象作战时“排山倒海”的气势。
现在谁能说说“排山倒海”是什么意思呢?
b.同学说得都不错,那我们就带着“排山倒海”的气势读读
这个自然段,先听老师是怎样读的,然后全班同学一起来,看看
谁读得好!我们边读边体会战象的英勇。
c.同学们读得真棒!再来读一遍。
﹙2﹚哪些段落描写了嘎羧“告别村民”情景?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在过去的26年里,嘎羧一直生活在
村民的宠爱之中。那么得知嘎羧快要死了,村民又会做些什么
呢?让我们与村民一起为嘎羧送行吧。现在请大家一起来读读第
12自然段。
a.现在,有谁可以告诉老师,村民都做了什么?﹙从“泣不
成声”“系纱巾”“绑黑布”可以感受到村寨的人们对战象已经
有了难以割舍的情感,人们不能忘记战象在战斗中立下的赫赫战
功,人们对战象的将要死去表达了极度的悲伤。﹚
b.这是村民的举动,那么嘎羧呢?它面对着昔日友好的村
民,此时此刻,它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a.它为什么要绕着寨子走了三圈呢?同学们想象下,嘎羧心
里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想起昔日村民对它无微不至的关怀等﹚
b.面对着如此富有感情的战象,如果你见到了它,你最想对
它说些什么话呢?﹙指名回答﹚
﹙3﹚哪些段落是描写嘎羧“凭吊战场”的场面的?
“它站在江边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
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
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a.播放幻灯片,学生齐读这段话,体会嘎羧的情感。然后小
组读,个别读。
b.同学们,从这段话中都读到了些什么呢?嘎羧“久久凝望
着”什么呢?
它为什么在“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呢?
“震耳欲聋的吼叫”,嘎羧为什么要吼叫,它是不是想到了
什么?﹙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从这些都感受到战象对战斗过
的地方的留恋,同时也是对救它的人们的感谢,也是对死去的战
象的深深的怀念﹚
c.课文还有一句话刻画了嘎羧当时的神态和吼声,同学们一
起读读,注意读出嘎羧当时悲壮心情。
(4)哪些段落是叙述嘎羧“庄严死去”的?
同学们,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都知道,嘎羧不是一头普普通
通的大象,它是战争唯一的幸存者,这也注定了它不平凡的`一
生,那么它会不会像别的大象寻常死去呢?解决问题之前,我们
先来看个小故事。﹙播放幻灯片,说说大象的灵性与它们的象
冢﹚
a.请每个小组的同学以“开火车”的形式,朗读最后四个自
然段。然后老师会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听?
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b.再请一位同学读读第19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播
放幻灯片)
“它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又经过长途跋涉,体力不济,
挖一阵就喘息一阵。”
当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战象?你有怎
样的心情?有没有冲动要过去帮忙?(老师提示:嘎羧几天没吃
东西了,还在喘气……)
“我们躲在远处,看着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往下沉。”
请注意“一寸一寸”这个词,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
“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
大,凝望着天空。”
a.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这句话,你心里有什么疑问吗?嘎羧死
了,为什么还会睁着眼睛,凝望着天空呢?它是不是想看到什么
东西,还是已经看到了什么呢?试着和前面的“久久凝望着江面”
比较下,临终前的嘎羧可能会想到什么呢?
(5)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是让你特别感动的呢?可以有感
情地读出来吗?
三、总结全文,再次感受嘎羧的高尚情怀。
是的,嘎羧死了,却不同寻常。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
而是和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躺在一起。从这篇课文里,我们读到
很多东西。我也相信大家对嘎羧也有了较深的了解,那么现在谁
能说说嘎羧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呢?(引导学生根据之前
学过的事例,体会大象美好的品质)
板书:善良
忠诚
英勇
坚强
嘎羧离我们远去了,可是它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我相信
同学们都有所感触,对大象这种动物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作业设计:
1.摘抄令你感动的句子或者段落,也可以写下你的体会。
2.嘎羧在临死的最后一天,有很多感人的场景。请选择其中
一两个场景,可以想象当时嘎羧内心的感受,也可以说说当时你
最想对嘎羧说的话。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重披象鞍善良
告别村民忠诚
凭吊战场英勇
庄严死去坚强
2021年《最后一头战象》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练习抓住主要情节概括课文的
主要内容
3.感受战象嘎羧的情怀,体会作者通过对嘎羧神态、动作、
叫声的描写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4.培养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战象嘎羧的情怀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通过对神态、动作、叫声的描写把动物的情感写真
实、写具体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课文,概括主要内容(板块一)
1.导入:1943年,日寇侵占我国云南边陲,抗日战士奋起
反击有一群特殊的士兵,它们破城门、踏敌军,勇猛无敌,它们
就是“战象”战斗结束后,我们的八十头战象也倒在了血泊之中
在人们清理这些战象尸体的时候,惊喜地发现一头受了重伤的公
象还活着,这就是“最后一头战象”教师板书课题,学生同步在
笔记本上书写课题2.课前大家进行了预习,请同学们快速阅读
一下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3.提炼主要情节,
教师板书
4.依据主要情节,概括主要内容
5.总结:抓住主要情节来概括主要内容是一种好方法
【设计意图:根据文本特点,抓主要情节,整体把握课文,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学习重点情节,走进嘎羧内心(板块二)
1.交代任务:学生默读课文,找到感动的情节,画出感动的
语句2.学生自学3.交流汇报
第一部分:学习“重披象鞍”
(1)聚焦语句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
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
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2)读出画面
自己读读,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读出你想象到的
画面
(3)指导读出情感
(4)初步体会写法,再次指导朗读
嘎羧不会说话,它在用什么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呢?(动
作、神态)
(5)小结:学习这段话,我们知道嘎羧是用动作和神态来表
达情感的
【设计意图:以读代讲,读出画面,读出情感,体会写法,
体现对读法、学法、写法的指导】
第二部分:学习“再回战场”
(1)聚焦语句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
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
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
的吼叫”
(2)发现写法,读出情感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
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
第一个画面大象用它的动作和神态来表达它的情感,这段话
又是怎么表达的呢?
指导读出情感
(3)对比朗读,体会情感出示两段话:老师读:“嘎羧躺在
地上拒绝进食朝你看一眼”学生读:“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
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
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激发情感
配乐朗读
(4)小结:同学们,26个春秋,9000多个日日夜夜,再次回
到战场嘎羧心潮澎湃,读着这样的文字也让我们心潮激荡
【设计意图:想象画面,营造情境,品味细节,感悟战象形
象】
第三部分:略读“光荣归去”
(1)聚焦语句
“土坑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
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2)朗读出情感
(三)回顾__整体,总结写作方法(板块三)
1.出示三段话
(1)体会精神嘎羧逝去了,但我相信它在生命弥留之际的壮
举会永远印刻在我们的心中,它留下的是什么呢?
(2)发现写作方法
2.小结:动物没有人类所明了的表达方式,但是作者通过对
嘎羧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嘎羧就像一位战士,深深
震撼着我们
【设计意图:回归整体,感悟战象精神,发现本篇动物小说
的特点】
(四)拓展课外阅读,体会表达特点(板块四)1.教师出示作
者的话:“美好的情感并非人类专有,在特定环境下,许多动物
也会表现出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怀这种情怀震撼心灵,涤荡灵魂”
2.拓展阅读《斑羚飞渡》重点情节懂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3.像这样的形象他还刻画了很多,如:《红奶羊》中机智的
红奶羊茜露儿、《第七只猎狗》中舍身救主的猎狗赤利等等,希
望大家通过阅读来感受动物的美好情感,高尚情怀4.布置作业:
(1)把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整理在笔记本上(2)阅读
沈石溪的其它动物小说
【设计意图:在“段落阅读”(板块二)、“整体回顾”(板
块三)的基础上,课内外结合,层层深入体会作者“通过对神态、
动作、叫声的描写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突破
教学难点】
2021年《最后一头战象》教案7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
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
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3.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
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
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
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
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
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能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交流对大象的了解
1.孩子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
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
自由发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
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
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
一头战象(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沈石溪被称为中国
动物小说大王,这篇__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
历的事情。
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__都写了些什么吗?(如:为
什么只有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来的?最后一头战象
怎么样了?写了最后一头战象的哪些事情?)孩子们刚才很会思
考,提出了这些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就自己去找答案吧。
[评:不仅引导学生弄清了“战象”的意思,还针对课题质
疑,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刚才的提问,可在书上进行勾画。
2.学生阅读后解决简单的问题。
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那些事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成为:英雄垂老──重披战甲──重
临旧地──自掘坟墓。
[评: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本单
元的一个重点,在教学时注意把握时间,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
因为是预习过,教师要教方法,不要逐字逐句地读,要快速把握
段落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理解字词,扫除障碍
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欢的语
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如:浴血搏杀、泣不成
声……嘎羧为什么不搬东西,整天优哉游哉的?)
3.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4.自己阅读感悟后,小组再合作研读:交流感受特别深的地
方,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准备汇报自主合作。
作业设计:
1.继续朗读课文。
2.抄写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英雄垂老
重披战甲
重临旧地
自掘坟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仔细品读,感悟战象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再读课文,说印象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问题,
并一起解决了问题。学到这儿,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
设:可能有“善良”“怀旧”“坚强”“忠诚”“英勇”等,根
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可以做简单的整理,以便明确下一步的研读
目标)
[评:高段学生边读边思的习惯已养成,本课课文较长,教
学易从整体入手,让学生谈谈对嘎羧的印象,直奔重点语句进行
学习,避免逐字逐句的讲解。]
二、研读语句,细感悟
1、文中哪些语句的描写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请你快速读
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学生自由研读,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参与学生的自
主学习。)
2、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
3、集体交流:
(1)从哪些语句感悟到嘎羧“怀旧”“善良”?
生读相应句子汇报:
“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
到波农丁,呕呕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
杂物的阁楼。”
(从“呕呕地吼”“急促地踏”感受到战象看到象鞍时的急
切心情。)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
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象是见到
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从“呼呼吹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科技创新合作合同
- 喝啦三中的考试数学试卷
- 河北 理科 数学试卷
- 2025企业办公空间装修合同书范本
- 合肥市初三1模数学试卷
- 2025典范住宅装修工程合同
- 2025武汉市农产品收购合同样本
- 广东人教版高一数学试卷
- 图像去噪算法研究-洞察及研究
- 汽车发动机试题及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旅行社经营管理》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312)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 LY/T 2773-2016绿地月季栽培养护技术规程
- GB/T 7092-1993半导体集成电路外形尺寸
- GB/T 15909-2017电子工业用气体硅烷
- 第一章有理数单元测试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 门诊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课件
- 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培训课件
- FMEA(失效模式分析)教程课件
- PEP小学英语单词分类汇总(含音标)
- NB∕T 10731-2021 煤矿井下防水密闭墙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