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三-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一节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同课异构_第1页
苏教版-必修三-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一节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同课异构_第2页
苏教版-必修三-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一节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同课异构_第3页
苏教版-必修三-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一节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同课异构_第4页
苏教版-必修三-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一节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同课异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同步练习1.根据你所掌握的有关生态因子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因连降暴雨而导致低洼地区的野生植物和农作物生长不良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种奇观的生态因素是。(3)我国东北、内蒙和新疆部分地区虽处同一纬度带,但东北是森林群落,内蒙是草原群落,而新疆则主要是荒漠群落,其主要原因是。(4)从潮湿气候到干旱气候的气候梯度,与之相应的植物分布也呈如下变化:森林→→荒漠。2.在下列实例中,哪一项不属于光的生态效应()A.人参、三七等生长在密林下层的阴暗处B.美洲兔的夏毛为褐色,冬毛为白色C.新疆种植的长绒棉品质好,产量高D.非洲塞伦盖底平原上大型有蹄类的迁徒3.甘蔗在夏天时,体内的糖主要以淀粉等多糖的形式贮藏,当秋季来临时,很多淀粉等多糖转化为蔗糖,从而使茎内的汁液变甜,引起蔗糖浓度改变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日照长短B.温度变化C.土壤含水量D.日照量变化4.以下关于生态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阳光通过生产者对草食动物产生影响,所以,阳光也是影响草食动物的生态因素B.光照时间长短是影响绿色开花植物能否繁殖的重要生态因素C.对于海洋生物来说,水分不是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D.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但在生物圈中是均匀分布的,所以不属于生态因素5.下列最可能是属于同一生物的组名词是()A.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B.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C.分解者、腐生生物D.生产者、异养生物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成分,叙述正确的是()A.绝大多数动物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C.自养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成分7.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物质循环、能量流动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兔草鼠臭鼬红狐狼昆虫鸟灰狐8兔草鼠臭鼬红狐狼昆虫鸟灰狐(1)在此食物网中狼共有个营养级(2)狼和红狐在食物网中的种间关系是;(3)此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可以构成一个;(4)在此食物网中,对狼来说,能量损失最少的食物链是;(5)占有两个以上营养级的生物有;(6)该食物网共有条食物链。9.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简图。图中甲至庚代表各种不同的生物。请庚丁庚丁丙乙甲己戊(1)此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的生物是;作为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是。(2)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盐污染,那么在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3)生物甲与己的关系是。(4)该生态系统只表示了部分成分,图中未表示的成分有。(5)已知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下一营养级的生物时,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丁每增加10千克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千克。10.在水藻→水蚤→虾→小鱼→食鱼鸟这条食物链中,若食鱼鸟全部迁移到别处,那么在一个时期内将会发生的现象是()①第四营养级生物的数目会减少②三级消费者的数量会增加③三级消费者的数量会减少④次级消费者的数量会减少⑤初级消费者的数量会减少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数量会增加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③⑥11.右图是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植食性鸟鹰蛇草食虫鸟蜘蛛青蛙食草昆虫植食性鸟鹰蛇草食虫鸟蜘蛛青蛙食草昆虫(2)其中的初级消费者是。(3)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种。(4)对图中蜘蛛与青蛙的种间关系的描述应包括。(5)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中,该图上只体现了两种成分,未体现的另种成分是:12.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它们之间可以形成下列几种结构,其中最稳定的是()13.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是在某些国家有时对寒带地区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A.消灭森林病虫害 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C.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ACDBACDBEFGHIJ(1)图中的箭头表示相关两种生物之间是关系,并表示在生态系统中的。(2)按图中所示,就同化作用类型来说,图中A、B、C应是型生物。(3)图中包括了条食物链,各食物链交叉成食物网的原因是。(4)若J的种群有机物增加1kg,则沿着获得最少能量的渠道流动时,需消耗生产者生产的有机物至少是kg。(5)假设某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为1000Kj,传递到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生物体内后若损失了970kJ,则该食物链是。(6)当受到外界干扰使生态系统的某个营养级生物急剧减少就有可能营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生态,此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可通过方式来进行自我调节,以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状态。土壤有机物量落叶供给量0土壤有机物量落叶供给量02550751001020abcA.a>b>cB.c>b>aC.c=b>aD.a>c=b16.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猫头鹰狼蛇兔猫头鹰狼蛇兔鼠鹿昆虫草类(2)从进化角度看,鹿奔跑速度会越来越快。鹿奔跑速度的提高是通过之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鹿群个体间在奔跑速度上的为鹿的进化提高了选择材料,而定向的决定了鹿的进化方向。(3)本食物网中猫头鹰占有个营养级。(4)由于人们连续地围猎狼,使大量繁殖,结果草原植物受到破坏。停止围捕几年后,狼的数量逐渐增多,该生态系统又恢复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能力17.有关森林是人类生存绿色屏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森林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森林是生物圈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体C.森林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降低风速、消除噪声、调节气候D.森林能够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18.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繁多,尤其是动物适应森林生活的方式多种多样。以下不是动物适应森林生活的特征是()A.肉食动物往往采用伏击的方式进行捕食B.用穴居的方式来防御和逃避敌害C.鸟类大都把自己的巢筑在树杈上或树洞里D.采用隐避躲藏的方式来逃脱敌害19.下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根据图回答问题:人人鹰鼠昆虫狐狸食虫鸟人工放养的牲畜牲畜喜食的优良牧草牲畜不喜食或不食的杂草、毒草(1)优良牧草与杂草、毒草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由于人口压力,许多草原存在着超载放牧的现象,这种现象首先会导致的减少,的增加。若长期如此,草原将沙化。(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这种调节能力相对较小,原因是。(3)我国的许多草原被开垦为农田,结果遭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土地沙漠化)。为纠正这一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我国在西北地区正积极开展活动。20.请你对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后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你认为在草原生态系统中限制生物分布的最主要的非生物因子是;在森林生态系统限制生物分布的最主要的非生物因子是。(2)如果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将乔林全部砍掉,你认为林下的灌林和草本植物还能正常生长吗?为什么?。(3)在海洋生态系统中,限制海洋生物分布的非生物因子有,其中影响海洋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子是;导致海洋鱼类洄游的非生物因子主要是。(4)你认为在这三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稳定性最差的生态系统是,影响其稳定性的最主要的非生物因子是。21.在两个邻近的生态系统(如草原和森林)的交界处有一个过渡区(生态交错区),生活在这个过渡区中的动物的特点是()A.与两邻近生态系统相比动物多样性较小B.与两邻近生态系统相比动物多样性较大C.与两邻近生态系统相比植食性动物较多D.与两邻近生态系统相比捕食动物和寄生动物较多22.右图是某一生态系统中,在一定的时间内三个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C是自养生物。请分析回答:ABC(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A、B、C三种生物的营ABC养结构可能是。数量(2)A和B的关系是,B和C的数量时间关系是。种群可能是草食类动物。时间(3)如果B生物被大量捕杀,该生态系统就会受到破坏,从而使其能力受到影响,其调节途径是。(4)如果B代表的一类善于奔跑的黄羊、瞪羚等动物,你认为该生态系统的类型最可能是。23.下列关于生物圈的概念,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凡是有生物分布的区域都属于生物圈的范围B.生物圈是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整体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多层次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不断变化,不断趋向相对稳定D.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形成的特殊的圈层,是生物的总和24.(1)生物圈的形成是地球的与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2)从保护环境人与生物圈的(MAB)的角度看,良好的生产模式是,对待野生生物资源的问题应该是的同时要。(3)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一个生物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和着生物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运用的基本原理,正确处理与和的关系。参考答案1.(1)土壤中缺氧(2)温度(3)水分(4)草原2~7:DBDCAA8.(1)3(2)捕食和竞争(3)群落(4)(5)红狐和狼(6)59.(1)戊;甲、乙、丁;(2)丙;(3)捕食和竞争(4)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5)325010.B11.(1)5(2)植食性鸟和食草昆虫(3)4种(4)竞争和捕食(5)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分解者12.D13.C14.(1)捕食;物质和能量;流动方向;(2)自养;(3)5;一种生物可能被多种生物捕食,一种生物又可能捕食多种生物;(4)105;(5)B→H→J;(6)由该营养级的多种生物来代替的15.A16.(1)竞争;(2)鹿和狼;差异;自然选择;(3)第三、第四共两个营养级(4)鼠、兔、鹿;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17.A18.B19.(1)竞争;(2)鹿和狼;差异;自然选择;(3)第三、第四共两个营养级;(4)鼠、兔、鹿;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20.(1)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