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制种定稿_第1页
食用菌制种定稿_第2页
食用菌制种定稿_第3页
食用菌制种定稿_第4页
食用菌制种定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用菌制种定稿第1页/共72页第一节食用菌菌中概述

一、菌种的概念菌种(广义):是指以保藏、试验、栽培和其它用途为目的,具有繁衍能力,遗传特性相对稳定的孢子、组织或菌丝体及其营养性或非营养性的载体。菌种(狭义):是指以适宜的营养培养基为载体进行纯培养的菌丝体,也就是培养基质和菌丝体的联合体。或者说是指人工培养,并供进一步繁殖的食用菌的纯菌丝体。第2页/共72页第一节食用菌菌中概述

一、菌种的概念二、菌种类型三、制种程序第3页/共72页首先是制作菌种,即通过孢子或菇体组织分离出菌丝体,并加以扩大繁殖形成生产菌种;其次是将制好的菌种接于培养基质,生产出食用菌子实体。孢子菇体组织菌丝体菌种培养基质子实体萌发分离食用菌的栽培一般包含几个步骤:第4页/共72页菌种按生产程序一级种(母种)

二级种(原种)

三级种(栽培种)

菌种分为母钟、原种和栽培种:第5页/共72页①一级种一级种又称母种、试管种。

将经孢子分离法或组织分离法得到的纯培养物,移接到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培养而得到的纯种。

采用分离法获得的母种数量有限,一般可将菌丝再次转接到新的斜面培养基上进行转管繁殖,能得到更多的母种,称为再生母种,即可用于生产,也适用于纯种的保藏。

一支长满菌丝体的试管母种可分移成10多支新试管。试管种若不马上使用,可置于4℃的冰箱中保存。

第6页/共72页②二级种

二级种又称原种,这是由母种转接到装有麦粒等固体培养基质的专有菌种瓶中经过培养后形成。原种可采用750mL菌种瓶或500mL罐头瓶作为培养容器。一般一支母种可扩大繁殖6-8瓶原种。

若原种直接用于生产,则成本太高,因此,原种还必须进一步扩大繁殖成三级种,使菌种数量增多,才能用于栽培。由于原种的培养基质接近栽培所用的基质,因此原种也可用于小规模的栽培。

第7页/共72页③三级种

三级种又称栽培种,它是由二级种进一步扩大繁殖而得。

栽培种的培养基质与二级种相似,更接近于栽培基质。三级种数量多、成本低。

栽培种一般采用固体培养基,用聚乙烯塑料袋或玻璃瓶作堵养容器。通常一瓶原种可繁殖30-50袋栽培种。

第8页/共72页二、菌种类型使用目的的不同保藏用菌种

实验用菌种

生产用菌种

第9页/共72页物理性状

固化菌种固体菌种液体菌种

外观形态颗粒状菌种片状菌种砖状菌种培养容器袋装菌种瓶装菌种第10页/共72页培养基的主料粪草菌种谷粒菌种木块菌种木屑菌种第11页/共72页

菌种生产是指通过无菌操作,大量培养繁殖菌种的过程。三、制种程序

食用菌菌种有特定的制作程序,只有掌握了制种技术,才能生产出优良菌种,使食用菌栽培获得成功。第12页/共72页1、菌种生产的主要设备(l)配料设备

切片机是将本材切成规格木片的专用机械,是食用菌培养基质粉碎处理的预前工序设备。

切片机

第13页/共72页(l)配料设备

粉碎机是将木片、秸秆等原料粉碎成一定粗细度碎屑的专用机械。

粉碎机第14页/共72页

搅拌机是将培养料通过搅拌使其分布充分均匀的专业机械。

搅拌机搅拌机自动上料加水原料搅拌机第15页/共72页(l)配料设备

装袋机是将搅拌混合均匀后的培养料装入塑料薄膜筒内的机械。

装袋机第16页/共72页(l)配料设备

将培养料装入料瓶的机械。生产上采用的均匀螺旋挤入式装瓶机。

装瓶机第17页/共72页(2)灭菌设备

高压灭菌锅是密闭耐压的金属灭菌容器。其工作原理是在驱尽锅内空气的前提下,通过加热把密闭锅内的水蒸气压力升高,从而使蒸汽温度相应提高到100℃以上。压力在98Pa时,蒸汽温度可达121℃。常见的高压灭菌锅有手提式、立式与卧式,也有自制的高压灭菌锅。手提式主要用于一级种制作,立式和卧式主要用于二级种、三级种和栽培瓶、袋的制作。

第18页/共72页(2)灭菌设备

手提式高压灭菌锅的容积小,适用于试管培养基、三角瓶或平皿、无菌水、少量菌种瓶及一些器皿的灭菌。手提式高压灭菌锅第19页/共72页(2)灭菌设备

立式高压灭菌锅容量大,可用于菌种瓶、罐头瓶及塑料袋装培养基的灭菌。立式高压灭菌锅第20页/共72页(2)灭菌设备

卧式高压灭菌锅容量大、盛物多,灭菌彻底,效果好。卧式高压灭菌锅第21页/共72页(2)灭菌设备

常压灭菌灶是在自然压力下产生100℃蒸汽进行灭菌的炉灶,如土蒸锅。常压灶制作简单,造价低,很受菇农欢迎。

常压灭菌灶第22页/共72页(3)接种设备

超净工作台是一种局部层流(平行流)装置,它能在局部造成高洁净度的工作空间;使小房间内的空气经预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除尘、洁净后,以垂直或水平层流状态通过操作区,因此,可使操作区保持既无尘又无菌的环境。超净工作台第23页/共72页(3)接种设备

接种箱是用木材与玻璃制成密闭箱。有单人式或双人对接式。接种箱前后斜面为玻璃窗,便于操作时观察,可开启,以便取放物品。玻璃窗下的木板有一对椭圆形开孔,操作孔装有白布袖套,一端固定在圆孔上,另一端套口用松紧带箍住操作者的手腕·,以防杂菌进入。箱内可安装20W日光灯和30W紫外线灯管。

接种箱第24页/共72页(3)接种设备A、接种针B、接种钩C、接种环D、接种铲E、接种锄F、接种耙G、接种刀H、接种勺I、接种镊接种工具第25页/共72页(4)培养设备

在制作一级种和少量二级种时,可采用电热恒温箱或隔水式电热恒温箱,目的是控制温度,适温培养

恒温箱第26页/共72页2、制种用品及材料

(1)药品①基物药品制作母种时常用的药品有琼脂、葡萄糖、蔗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蛋白胨、麦芽汁、酵母膏和维生素B1等。原种和栽培种常用药品有石膏粉、碳酸钙、过磷酸钙、蔗糖、红糖、尿素、硫酸铵等。第27页/共72页2、制种用品及材料

(1)药品②消毒及杀菌药品

5%甲醛5%石碳酸0.l%高锰酸钾75%酒精2%~5%漂白粉0.1%升汞1%~2%煤酚皂溶液(又称来苏尔)0.25%新洁而灭第28页/共72页2、制种用品及材料

(2)配料用具

常见的配料用具有

搅拌机天平杆秤水桶铁铲、铝锅、铁锅、搪瓷杯、大烧杯、筐、木箱、塑料箱脸盆第29页/共72页(3)分装及检测用具

分装用具有

铁架台

漏斗

试管筐

菌种袋(17cmX33cm、14cmX28cm等的聚乙烯或聚丙烯插角、平底袋)

试管(18mmXl80mm、20mmX200mm)

量杯(100、250、500mL)

菌种瓶(750mL、500mL盐水瓶或罐头瓶)

培养皿(d=9cm)

三角瓶250mL

第30页/共72页(3)分装及检测用具检测用具有生物显微镜温度计

干湿球温度计pH试纸

卡尺第31页/共72页2、制种用品及材料

(4)分离及其用具常用分离用具钟罩棉花

纱布记录本、标签纸、笔

尖头镊子

酒精灯广口瓶

手术剪95%酒精其他用具及材料有:纱布、工作衣、托鞋、口罩、无菌水、颈圈、绳线、回形针、钉书机等。第32页/共72页第二节菌种培养基一、培养基(料)的配制原则二、培养基的类型三、菌种培养基的制备四、消毒与灭菌第33页/共72页第二节菌种培养基一、培养基(料)的配制原则①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

食用菌所需的营养物质,不外是碳源、氮源和矿质元素等,对每一种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要求又有所不同。

如培养木耳、猴头等木腐菌原种和栽培时,多采用木屑、棉籽壳等为主要原料的培养基;而培养双孢蘑菇、草菇等草腐菌的原种和栽培种时,要采用粪草为主要原料的培养基。

在整个菌种制备过程中,从母种,原种到栽培种各个阶段的目的和要求不同,所选用的培养基营养成分也应有不同。

母种的初生菌丝比较嫩弱,分解养分能力差,因此要求营养丰富、完全,氮源和维生素的比例要高,需选用容易被菌丝吸收利用的物质,如葡萄糖、蔗糖、马铃薯、玉米粉、麦芽汁、酵母膏、蛋白胨、无机盐类和生长素等为原料。

原种、栽培种所需培养基数量较多,而且菌丝分解物质能力强,可利用大量农作物秸秆、粪草,锯木屑、棉籽壳、麸皮和米糠等原料作为培养基。第34页/共72页一、培养基(料)的配制原则②注意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

培养基(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是影响菌丝生长的重要因素。营养物质比例适当,菌丝生长发育就好,否则就差。

应根据不同培养对象的需要,配以适当比例。菌丝生长要求培养基(料)有一定的碳氮比,一般碳氮比(C:N)以20:1为好。

如培养基(料)中碳源供应不足时,容易引起菌丝的过早衰老和自溶,如氮源过多或过少时,会引起菌丝的过于旺盛生长或生长缓慢,对菌丝生长造成不良影响。第35页/共72页③调节适宜的酸碱度(pH)

培养基(料)需要保持菌丝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酸碱度,因此配制培养基(料)时,要用氢氧化钠、石灰或过磷酸钙等调节pH值。

各种食用菌所需要的pH值不同,培养基(料)的酸碱度也应不同。

如猴头菌丝喜欢酸性环境,需调节pH值为4—5;又如草菇菌丝喜碱性环境,需将pH值调为7.5~8。一、培养基(料)的配制原则第36页/共72页一、培养基(料)的配制原则④选择经济实用的原料

制做培养基(料)的原料,有些价格比较贵、成本高,可用一些价格低廉的代用原料理,

可用一些农副产品代替化学药品,常用的有马铃薯、麦芽,玉米面、麦麸等。

在食用菌制种中,原种和栽培种因原料用量较大,选择合适的代用原料,其经济意义就更大。

过去多用麦粒和玉米,现在可用锯木屑和棉籽壳等来代替。但是选用代用料时,必须就地取材,来源丰富、价格便宜的原则,而且原料没有毒性。第37页/共72页二、培养基的类型

培养基的类型①营养来源

②物理状态

③表面形式④用途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斜面培养基平面培养基

高层培养基

母种培养基原种培养基栽培种培养基第38页/共72页三、菌种培养基的制备1、母种(一级种)培养基的配制种菇或种木的选择和处理孢子、组织、种木分离马铃薯、琼脂、葡萄糖等原料装入试管的培养基排成斜面的培养基母种接种配制灭菌培养第39页/共72页2、母种(一级种)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工艺流程计算配方各物用量按比例称量各物质

配制

调pH分装试管

塞棉塞

灭菌及摆斜面

无菌检查

第40页/共72页2、母种(一级种)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工艺流程第41页/共72页3、二级种、三级种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工艺流程设计培养基质配方

按比例称量各物质

天然材料如棉籽壳、木屑等主料的预处理

混合调节含水量装瓶装袋灭菌冷却使用第42页/共72页3、二级种、三级种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为便于观察和接种,原种容器一般采用透明的专用菌种瓶;瓶口内径为32—25MM,瓶径高度为40MM,容量为750ML。也可采用500ML罐头瓶;但因其瓶径大,易造成污染和干燥,且瓶颈过短,棉塞塞不牢固,易脱落。第43页/共72页四、消毒与灭菌1、消毒与灭菌的概念

物品上存在着的微生物,为培养出食用菌的纯菌体,必须对食用菌栽培的各环节进行杀菌,这是生产中的一项基本技术。

消毒具有杀死致病微生物的作用或方法,称为消毒。就食用菌菌种生产而言,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消除对食用菌生长发育有害的微生物,通常只能消灭物体表面或环境中的一部分微生物,有能达到消灭所有微生物。

灭菌指彻底杀菌,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死物体上的一切微生物,以及它们的芽孢和孢子,使物体成为无菌状态。

防腐

指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是一种抑菌作用,不能杀死微生物群体第44页/共72页2、常用消毒和灭菌方法①热力灭菌

干热灭菌烘烤灭菌法焚烧灭菌法湿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法常压蒸汽灭菌法间歇灭菌法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②辐射灭菌

紫外线辐射电离辐射第45页/共72页第三节菌种的分离一、概念二、菌种分离的方法三、菌种的接种培养四、食用菌菌种的质量鉴定五、食用菌菌种的退化、复壮和保藏第46页/共72页第三节菌种的分离一、概念:将子实体的局部组织或孢子移接在斜面试管培养基上,获得纯培养菌丝的操作称为菌种分离,菌种分离主要指一级种(母种)的分离。

有些与高等植物共生的菌根菌,如红菇、松菇以及有些要在动物(如白蚁)存在下才产生子实体的菌类,因营养条件复杂,在目前实验条件下,较难在简单的培养基上获得纯菌种。第47页/共72页

菌种分离孢子分离法

组织分离法

菇木分离法

孢子弹射分离法整菇插种法钩悬法贴附法菌褶上涂抹法孢子印分离法单孢子分离法二、菌种分离的方法平板稀释法连续稀释法子实体组织分离法菌核组织分离法菌索分离法第48页/共72页1、孢子分离法

在无菌操作条件下使孢子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萌发,长成菌丝体而获得纯菌种的方法称为孢子分离法。特点

菌丝菌龄短,因是有性繁殖产物,其菌丝生命力强。

侵染病毒的菌类可用孢子分离法脱毒。

第49页/共72页1、孢子分离法种菇的选择

在生产中必须选择优良品系中的优良个体作分离材料。

选取八、九分成熟的,健壮无杂的第一或第二茬的子实体。第50页/共72页1、孢子分离法(1)孢子弹射分离法

孢子弹射分离法

它是利用孢子能自动弹射出子实体层的特性来收集孢子。

①整菇插种法

孢子收集器来收集孢子

第51页/共72页1、孢子分离法(1)孢子弹射分离法①整菇插种法

2-3天后孢子散落在培养皿中,加入无菌水,用针筒吸取孢子液,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中央,置于22-26℃恒温箱中培养即可。第52页/共72页1、孢子分离法(1)孢子弹射分离法②钩悬法

在生产上,采集木耳、银耳孢子常用此法,伞菌也可采用此法。

先将新鲜成熟的耳片用无菌水冲洗,然后用无菌纱布将水吸干,取一小片挂在灭菌的钩子上(伞菌则消毒后挂上,钩子的另一端挂在三角瓶口。

第53页/共72页1、孢子分离法(1)孢子弹射分离法

瓶内装有培养基,在25℃下,培养24H。孢子落到培养基上后,取出耳片,塞上棉塞继续培养,然后再转入试管中培养。

②钩悬法第54页/共72页1、孢子分离法(1)孢子弹射分离法

取一小块成熟的菌褶或小块菌盖,用溶化的琼脂或胶水、浆糊(需先灭菌)贴附在试管斜面的上方或培养皿皿盖上,经6—12h,待孢子落下后,立即将试管或培养皿中的培养基移到另一消毒过的空试管或培养皿中进行培养。③贴附法第55页/共72页1、孢子分离法(2)菌褶上涂抹法

将伞菌子实体用75%酒精表面消毒,按无菌操作用接种环直接插入两片菌褶之间,轻轻地抹过褶片表面,然后用划线法涂抹于试管培养基上。(3)孢子印分离法

取成热子实体经表面消毒后,切去菌柄,将菌褶向下放置于灭过菌的有色纸上,在20-24℃静置一天,大量孢子落下形成孢子印,然后移少量孢子在试管培养基上培养。第56页/共72页1、孢子分离法(4)单孢子分离法

进行单孢子分离后,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使两个优良品系的单孢于进行杂交,从而培育出新品种。

挑取少许孢子在无菌水中形成孢子悬浮液,取几滴涂于培养基上,用无菌玻璃三角架推平。经48-72h后,镜检孢子萌发情况。在单个孢子旁做好标记,然后将其转接到斜面培养基上,待菌落长到lcm左右时进行镜检,观察有无锁状联合;初步确定是否是单核菌丝。①平板稀释法第57页/共72页2、

组织分离法

组织分离法是利用子实体内部菌肉组织来获得菌种的一种最简便的方法,是生产上常用的一种分离菌种的方法。

组织分离是一种无性繁殖过程,所得到的菌种是营养后代,后代不易变异,菌株可保持原品种的优良品质。但如采用感染病毒的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时,常得到带病毒的菌丝体。第58页/共72页(1)子实体组织分离法

2、

组织分离法

选择优良的种菇作为分离材料,用无菌水冲洗后,用75%的酒精溶液表面消毒。取消毒过的刀片从菌柄或菌盖中部纵切、撕开,挑取菌盖与菌柄交界处的一小块组织(火柴头大小),接种到PDA培养基上3-5天后,接种块上产生白色绒毛状菌丝。第59页/共72页三、菌种的接种培养

1、一级种的扩大培养2.二级种的扩大培养3、三级种的扩大培养第60页/共72页四、食用菌菌种的质量鉴定

1、母种质量鉴定

母种分离后菌种是否优良,早期判断困难,要经过全面的鉴定,符合标准的母种才能扩大繁殖,制备原种和栽培种用于生产。其鉴定的主要项目:①母种菌丝的形态②菌丝耐干耐湿试验③菌丝生长速度④菌丝的高温锻炼⑤菌丝吃料能力⑥出菇试验第61页/共72页2、原种和栽培种的质量鉴定

原种和栽培种的质量鉴定

(1)菌种传代和菌龄应在规定的范围内(2)原种及栽培种的外观要求(3)生理生化指标第62页/共72页四、食用菌菌种的质量鉴定

3、菌种的选购方法

很多栽培者常直接购买二级种或三级种用于扩接三级种或生产栽培之用。在选购这些菌种时应掌握一些基本方法:

用手抓住棉塞轻提起来,看棉塞松紧是否适度。过松过紧均达不到过滤空气的目的,从而无法保证能得到优质的菌种。手提还可以通过手测重量判断失水情况和菌龄。闻

第63页/共72页四、食用菌菌种的质量鉴定

3、菌种的选购方法

很多栽培者常直接购买二级种或三级种用于扩接三级种或生产栽培之用。在选购这些菌种时应掌握一些基本方法:

提闻

从一批菌种中随机抽取一些菌种,把棉塞拔起,将瓶(袋)口或管口靠近鼻子嗅菌种的气味,若闻到一种不愉快的霉、臭、酸等异味,则说明菌种有杂菌污染,培养的不是纯菌丝或已有变质腐败的菌种。正常菌种具有特殊的香味。

第64页/共72页四、食用菌菌种的质量鉴定

3、菌种的选购方法

很多栽培者常直接购买二级种或三级种用于扩接三级种或生产栽培之用。在选购这些菌种时应掌握一些基本方法:

提闻

①看菌种外形是否破管、破瓶或破袋。

③看菌种是否“纯、正、壮、阔”,即菌种纯度应高,不能感染杂菌;②菌丝色泽要纯正,通常为纯白,原种栽培种菌丝应连结成块,无老化、变色、吐黄水、长子实体原基等现象;④菌丝要粗壮,长势强,分枝多而密(可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⑤培养基质要湿润,含水适宜,不干缩脱壁。第65页/共72页五、食用菌菌种的退化、复壮和保藏

在食用菌生产和科研中,选育出一个优良的菌株是很不容易的,而要保持其菌种的遗传稳定性更是困难。菌种的退化、老化以及保藏方法是影响食用菌生产的重要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