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_第1页
食用菌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_第2页
食用菌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_第3页
食用菌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_第4页
食用菌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用菌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第1页/共75页主要内容第一节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第二节竞争性杂菌与防治第三节食用菌常见的虫害与防治第四节食用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第2页/共75页当生态环境条件不能满足食用菌发育所需的最低要求时,就会发生生理代谢性障碍而使菇类畸变,这属于非侵染性病害。在菌丝体阶段表现为菌丝萎缩或徒长,在子实体阶段则表现为畸形。大多数食用菌生理性病害产生的原因基本相近。第一节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第3页/共75页一、菌丝体阶段的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1、菌丝徒长主要发生在蘑菇栽培中的覆土层,俗称“冒菌丝”。这除了和菌种特性有关外(主要发生在气生型菌株),常因菇床的空气相对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所致。遇到高温时,菌丝向上窜,在覆土层出现十分浓密的“菌被”,使形成的菇蕾窒息而死。出现“冒菌丝”的初期,应在早晚喷水,并大量通风,降低菇房的温度,及时用齿耙划破徒长的菌丝层。

第4页/共75页2、菌丝萎缩在蘑菇栽培中,常在发菌与出菇阶段出现菌丝发黄、发黑、萎缩甚至死亡的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复杂的。料害:建堆时添加过多的氮肥,导致已萌发的菌丝“氨中毒”而死亡。水害:覆土层喷水过急造成培养料过湿而缺氧,致使菌丝萎缩。气害:高温、高湿下,菌丝易发黄死亡,即前述菌筒培养时产生的“烧菌”现象。第5页/共75页二、子实体阶段的生理病害及其防治子实体阶段的生理性病害主要表现为畸形,主要有以下几种。1、栽培小区O2不足,CO2累积量过高因栽培品种不同,产生的症状表现差异较大。灵芝栽培中,生长成鹿角状;毛木耳常产生似鸡爪的“鸡爪耳”;银耳栽培中出现的“团耳”,猴头则出现珊瑚状分枝

第6页/共75页2、栽培小区温度低于栽培菌类分化所需的最低温度。香菇品种属高温型菌株出现“荔枝菇”;平菇生产中瘤盖菇。3、栽培小区的湿度过大。在地下设施内栽培食用菌菇时,由于静止湿度达到饱和状态,在菌盖上又长出小菇蕾,出现了二次分化现象。第7页/共75页第8页/共75页第9页/共75页第10页/共75页补充:侵染性病害侵染菌丝体与子实体直接致病、致畸、致死作用为害特点:真菌性病害褐腐病细菌性病害褐斑病软腐病猝倒病斑点病黄斑病干腐病病毒性病害第11页/共75页环境不洁,污染源较多;培养料:含水量大、偏酸、培养料里太多麸、糠、糖、玉米面等、培养料陈旧且含菌基数高;环境条件:高温、高湿、通气差。发病条件第12页/共75页1、褐腐病也叫水泡病、白腐病、湿泡病、疣孢霉病。疣孢霉存在土壤和病残体上,在空气不流通、湿度大情况下易发生,侵染10多天后见症状。症状:在未分化子实体时出现在组织块上,分化后在菌柄上,患处变褐腐烂,有腐臭味。防治:发酵,灭菌彻底,土壤用40%甲醛或1:500倍多菌灵、托布津消毒,通风降湿。第13页/共75页第14页/共75页2.褐斑病也叫干泡病、轮枝霉病症状:出现在菌盖、菌柄上,褐色斑,中央凹陷,菇体不腐烂,不流褐液,无臭味,菇体干硬、畸形,枯死。防治:发酵,覆土材料用甲醛消毒,闷杀24小时,有少量发生时,可喷2%-5%甲醛或500倍多菌灵,2%次氯酸钙。第15页/共75页第16页/共75页由树枝状轮枝孢霉菌引起的,也称蛛网病、树枝状指孢霉病。发生在菌丝发育期,培养料上出现白色病原菌菌丝,呈水红色,影响到子实体,从菌柄开始危害至菌盖,呈水浸状,渐变褐变软,直至腐烂。很少大面积发生。防治:高温堆积发酵,少往料面洒水,多通风,撒石灰,局部喷2%-5%甲醛。3.软腐病第17页/共75页白色珠网状水红色变褐变软第18页/共75页

也叫立枯病、枯萎病、萎缩病。主要侵染菌柄,使菌柄髓部萎缩变褐。患病的子实体生长缓慢,初期软绵呈失水状,菇柄由外向内变褐,最后整菇变褐成为僵菇。由链孢霉引起。4.瘁倒病第19页/共75页

只侵染菌盖,产生褐色凹陷粘液斑点,斑点干燥时盖易开裂;有时在菇体采收后出现病斑。在变温条件下,当水在菇盖表面凝结时,更易发生病斑,病菌只危害菌皮,不深入菌肉。由托兰氏假单胞杆菌引起。5、斑点病第20页/共75页病菇现黄斑或整体黄化,呈水渍状,不粘不腐烂;6、黄斑病第21页/共75页7、干腐病

由假单孢杆菌引起的,主要危害蘑菇。典型特征是菌盖歪斜,菌柄基部稍膨大,但不腐烂,而是逐渐萎缩、干枯。主要防治方法是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病区和健康区之间的蘑菇菌丝连接。第22页/共75页8、病毒性病害(1)蘑菇病毒病寄生于菌丝体、子实体和担孢子上,感病后菌丝退化,呈褐色而柔软,菌柄细长,菌盖小而成鼓槌状,发育不正常,病菇很快变褐,子实体湿而软腐。病毒主要靠担孢子或菌丝体传播。(2)香菇病毒病感染后在己长滿菌丝的部分,出现无菌丝的空白斑块,子实体发生畸形,开伞早,菌盖薄。(3)平菇病毒病感染后菌丝生长减慢,子实体菌柄肿胀呈球形,菌盖很小或无菌盖或只有近球形的子实体顶端保留菌盖的痕迹,后期产生裂缝,露出白色菌肉,菌柄变扁、弯曲,表面高低不平的瘤状物,菌盖与菌柄上出现水浸状条斑。第23页/共75页第二节竞争性杂菌及防治(一)竞争性真菌类主要侵染培养料不直接侵染食用菌多为腐生性杂菌有些在外部形态和药物反应上与食用菌类似特点一、菌种培养期的杂菌及防治第24页/共75页危害与食用菌争夺水分、养料、氧气改变培养料pH,分泌毒素菌丝萎缩导致主要种类青霉曲霉毛霉和根霉链孢霉木霉第25页/共75页1、青霉病害称为青霉病,蓝绿霉病。青霉同样是一种常见的污染菌。种类多,危害比曲霉大。在28-32℃高温高湿条件下,青霉分生孢子在1-2天就萌发成菌丝。菌丝体初期白色,繁殖迅速,很快出现蓝绿色粉状分生孢子,星点状散布在培养基的表面,或形成菌斑。第26页/共75页发生条件:孢子通过空气传播而感染,在高温季节发生最为严重。青霉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寄生能力,能使子实体致病。

污染原因、防治方法见教材203页。第27页/共75页病原培养基上为害状2、曲霉病害称为黄霉病、黑霉病。种类很多。常在棉花塞和瓶颈交接处或培养基面上出现曲霉的污染斑,用放大镜可看到一丛丛黄色、土黄色、褐色、烟色、黑色成丛簇的色斑。第28页/共75页分布广泛,存在土壤、空气和各种腐败的有机物上,孢子通过气流传播。防治方法在夏季潮湿季节,要防止棉花塞受潮,化纤棉花可好些,在高温季节,最好不用麦粒、玉米粒等菌种,避免菌种上生长黄曲霉。无菌操作,环境杀菌。栽培场所要干燥、通风。处理好污染料。第29页/共75页3、根霉菌丝白色透明,气生菌丝发达,产生呈现黑色小颗粒状的孢子,有假根及匍匐菌丝。第30页/共75页危害食用菌的主要是黑根霉。主要是在食用菌制种和栽培阶段进行侵染。发生条件:中温、高湿下容易生长。防治:严格无菌操作,生料栽培必须采用无霉变的料,环境要通风,降低空气湿度。污染原因:雨季,接种室接种箱内黑根霉孢子密度增加,消毒不彻底所致。

第31页/共75页4、毛霉又叫黑霉、长毛菌,病害称为黑霉病、黑面包霉病。广泛分布在土壤、空气、粪便、陈旧稻草及堆肥上,孢子通过空气和水滴传播。菌丝白色,生长迅速,呈现散生小黑点。第32页/共75页

防治栽培原料要新鲜、干燥。灭菌要彻底。接种环境要认真消毒,接种前用0.25%的新洁尔灭液或0.1%的多菌灵液喷洒消毒,或用气雾消毒盒杀菌。培养室要干燥、清洁卫生,培养期间经常通风换气,避免高温高湿。第33页/共75页污染状显微镜下5、链孢霉

又称红粉菌、脉孢霉,病害称为红链孢霉病、红面包霉病、粉霉病,菌丝灰白色或黄白色,呈棉絮状,孢子橙红色或粉红色,可污染所有食用菌,顽强、速生的气生霉菌。第34页/共75页污染现象:初期从棉塞上长出须状的白色菌丝,垂直到培养基面上。菌丝很快变成橘黄色,绒毛状,随后透过棉塞出现馒头形,长出分生孢子梗及成串分生孢子,橘黄色或橘红色,这种链孢霉能杀死食用菌菌丝,引起菌瓶发热,发酵生醇,因此很容易从菌种室内嗅到酒味。

污染原因:通常在常压灭菌后潮湿的棉花塞上生长,特别是5、6月份雨季更易出现。菌种接种时,宁可将湿棉塞弃之,换上预先灭菌过的干棉花塞,也不可存有侥幸心理。第35页/共75页病原前期后期6、木霉

病害称为绿霉病,菌落生长迅速,棉絮状或致密丛束状。菌落表面颜色有不同程度的绿色,有浅绿,黄绿、绿色或深蓝绿色。木霉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很强,适应性也强,几乎能危害所有食用菌。第36页/共75页发生条件:温度高于20℃,湿度大于90%,偏酸,通风不良。

通过空气飞虫传播。第37页/共75页污染原因:使用劣质、短绒棉花做棉塞,灭菌过程棉花塞受潮,加上棉花塞制作过于松散,有利于孢子顺着棉塞和瓶壁之间侵入;棉塞经过高压灭菌后部分脱脂,在梅雨季节空气相对湿度高,棉塞吸潮,在菌种扩接时,如果瓶口没有经过认真检查及火焰消毒,棉塞一打开,分生孢子就会随接种操作过程产生的气流带入待接的培养基内,造成污染。此外,培养料预湿不足,灭菌时间不够,培养料颗粒内所附带的杂菌未被全杀部死。第38页/共75页

接种室、培养室要密封熏蒸,保持清洁卫生;选料要新鲜无霉变,调节好培养料的pH,培养料灭菌要彻底;菌种生产要灭菌彻底,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如有污染即刻弃除;控制菌种试管棉塞受潮,菌瓶、菌袋搬运过程中避免破损,严防污染;生长期控制适宜的环境条件,加强通风,避免高温高湿要及时清除污染的培养料,用0.2%多菌灵或克霉灵、3-5%石灰水喷施被感染部位,也可以在患处撒石灰粉覆盖,要把污染的料运往远离菇房处深层埋掉。防治方法第39页/共75页二、栽培料中的杂菌及防治(一)绿色木霉(二)鬼伞(三)胡桃肉状菌(四)其他杂菌第40页/共75页伞状,腐熟流墨汁。(二)鬼伞第41页/共75页以墨汁鬼伞、毛头鬼伞危害较大。鬼伞主要发生在草菇、平菇、蘑菇等栽培床上,其菌丝与栽培菌形成拮抗,并产生大量子实体。发生条件:培养料过干、过湿、含氨过多、偏碱时,有利于发生。防治:培养料进行二次发酵;产生鬼伞后及时去除,以免孢子扩散。第42页/共75页浅褐色脑状子实体,漂白粉味,破有腥味。(三)胡桃肉状菌第43页/共75页白色绒毛状菌丝,后变黄褐色且有恶臭。(四)其他杂菌1、白色石膏霉第44页/共75页2、细菌芽孢杆菌、荧光假单孢杆菌和欧氏杆菌。

污染现象:菌种制作时,常发现以麦粒及粪草为基质的菌种瓶(袋)外壁局部出现“湿斑”。和淡黄色的粘液(菌落)。打开棉塞有一股难闻的气味,类似有机物腐烂的腥臭味。这种现象大多是细菌污染。这些细菌多属于芽孢杆菌类。第45页/共75页发生条件:高温高湿,芽孢杆菌对高温抵抗力强。防治:培养料及器皿要彻底灭菌,严格无菌操作,保证菌种纯正、无污染,培养基内可加入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一般以每毫升含100-200单位为宜。污染原因:细菌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灭菌不彻底、放气不足造成假压,灭菌时间过短等,都能造成灭菌不彻底而引起细菌性污染。灭菌后冷却速度过快,也会引起残存抗热性细菌的增殖而导致污染。第46页/共75页菜籽状,米黄色或黑褐色。3、小菌核第47页/共75页第三节、食用菌常见虫害与防治咬食菌丝体及子实体降低商品价值,导致减产或绝产是传播杂菌的媒介(一)危害(二)主要种类成虫似蚊,飞行强,产卵,传播杂菌不直接危害子实体1.菇蚊类幼虫白色似蛆,头黑,咬食菌丝体伴有腥臭味第48页/共75页多菌蚊幼虫雌虫雄虫蛹被害状第49页/共75页眼菌蚊幼虫成虫出蛹卵第50页/共75页瘿蚊幼虫料中幼虫成虫蛹第51页/共75页第52页/共75页2、菇蝇类幼虫头尖尾钝,成虫比菇蚊健壮,似苍蝇特性与菇蚊相近黑腹果蝇第53页/共75页杂腹菇果蝇第54页/共75页保持菇房内外的环境清洁,菇房通风口及门窗设有防虫纱。菇房使用前用药物熏蒸,硫磺15-20/m3,或甲醛20ml/m3,时间为24-48小时。菇房周围定期喷洒杀虫剂,可有效杀灭虫源。培养料要灭菌彻底。发现虫害:可用黑光灯诱杀,或用2.5%溴氰菊酯乳剂2000-3000倍稀释液喷雾或50%辛硫磷1000倍液喷雾。采收前7-10天禁止用药。蚊蝇类防治方法:第55页/共75页3、螨类(菌虱)种类多,常见有粉螨与蒲螨爬行慢,体小分散时看不见聚集时常呈白粉或六六六粉状趋温暖潮湿环境及肉香味特点第56页/共75页螨类防治方法见课本212页第57页/共75页4、跳虫(烟灰虫)无翅低等小昆虫能爬善跳,似跳蚤聚集时似烟灰趋阴暗潮湿,不怕水特点紫跳虫黑角跳虫角跳虫红缺弹器跳虫卵第58页/共75页5、线虫有寄生性和腐生性两种特点细长,两端尖幼虫透明乳白色,似菌丝老熟呈褐色或棕色使培养料变黑、粘湿,有腐臭味被害菇有腥臭味第59页/共75页线虫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见214页第60页/共75页6、蛞蝓(鼻涕虫)软体动物特点体柔软,裸露,无保护外壳生活在阴暗潮湿处昼伏夜出,取食子实体所爬之处留下一条白色粘滞带痕迹第61页/共75页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见215页第62页/共75页第四节食用菌病虫害综合防治

一、防治原则

二、防治注意三、防治措施第63页/共75页一、防治原则在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应实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在防治上以选用抗病虫品种,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为基础,选择一些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综合利用,组成一个较完整的防治系统。以达到降低或控制的目的。

第64页/共75页二、注意事项食用菌栽培周期短,且直接食用,农药极易残留在子实体内。在栽培过程中,必须使用农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严禁使用剧毒农药,对残效期长,不易分解及有刺激性气味的农药,不能直接用于菌床或菌袋上;

2.尽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人畜和食用菌无害的药剂,并掌握适当的浓度,适期进行防治;

3.出菇期间禁用药剂防治。第65页/共75页1、农业措施三、防治措施生产环境洁净,用前消毒,污染源深埋或烧毁,勿乱丢;选用抗逆性强的菌种,用适宜菌龄菌种,加大用种量;用料新,勿过多加糖、粮类营养,拌料加杀菌剂,使呈偏碱性;忌高温、高湿、通气差条件;合理轮作,不同菇类或不同品种、不同场地间交换。第66页/共75页2、物理措施(1)设置屏障进出口装纱网。(2)人工诱杀(灯光诱杀、饵料诱杀等)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