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1 单元作业设计_第1页
化学方程式1 单元作业设计_第2页
化学方程式1 单元作业设计_第3页
化学方程式1 单元作业设计_第4页
化学方程式1 单元作业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减”背景下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作业设计学校:界首市实验中学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成员:段蕊董蔓丽夏丽娟张庆虎任付刚陈凤侠一、单元信息:基本

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人教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重组单元课时

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用定量研究的化学方法得出质量守恒定

律,认识化学方程式5.1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方法和步骤5.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3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二、单元教材分析:总体分析从本单元起,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将由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即量的方面)展开。这既与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发展史中的地位相呼应,也是学生在学习化学、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次飞跃。本单元中所学习的原理(质量守恒定律)和技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是初中化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以后学习化学反应及其规律的基础。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开始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和研究化学变化的转折点,是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和进行化学计算的理论基础。化学方程式是中学的重要的化学用语,有助于学生深人理解化学反应原理,更好地掌握物质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是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尝试,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分层分析课题1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用定量的科学方法对化学现象进行研究和描述,并得出化学反应所遵循的一项基本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作好理论准备,这是学习本单元的基础。教材借助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式,将学生已学过的化学现象用化学的语言进行了科学、定量的描述,抽象为化学方程式。课题2介绍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是对课题1中化学方程式介绍的继续深入,也是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四单元“化学式与化合价”等知识进一步应用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对已学过的化学反应和化学用语进行复习和巩固。课题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从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来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需要以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为基础,是化学方程式在化学计算中的具体应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本课题中只要求学生学习有关纯物质的计算,在数学方面的知识要求并不高,计算难度也不2大,关键在于能正确地列出比例式。教材在最后指出,在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计算时应考虑到杂质问题,这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一种辩证的思想教育。对于含杂质的计算,将在下册中再作介绍,在本课题中不要涉及,以免加重学生负担。三、单元学习目标: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

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

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质量守恒 从微观角度认识一切化定律 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 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理解科学的本质,增加对

科学的情感,初步形成科

学探究能力。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及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

守的原则。如何正确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方程式程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

严密性,对学生进行尊重客

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教

育。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

量的计算。利用化学

方程式的

简单计算掌握化学计算的解题格式,锻炼化学计算题的解题能力。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

能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

反应。3四、单元作业目标:掌握质量守恒的含义、微观解释及相关应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会读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

律学生通过自主练习,合作探究学习与讨论,体验科学探究在化学中的应用。理解科学的本质,增加对

科学的情感,初步形成科

学探究能力。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原则,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化学方程式如何正确通过典型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以及归纳总结的方法,书写化学对配平化学方程式更加熟方程式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

严密性,对学生进行尊重客

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教

育。能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学科

发展的重大作用。利用化学 通过由易到难和一题多解方程式的 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简单计算 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含

义的分析和计算,培养学生

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

风。4五、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思路:质量守恒定律坚持政策导向紧扣教学目标体现核心素养作业设计严格贯质如有作业体现宏观辨析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彻落实中共、中量关何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央办公厅《关于进守正化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一步减轻义务教恒学确与社会责任。育阶段学生作业定方书负担和校外培训律写程作业内容帮助学生负担的意见》、教式化育部办公厅《关于学的加强义务教育学计方校作业管理的通算程知》和安徽省教育式形成化学学科的基厅《关于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学校本观念,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问题作业管理水平的解决能力。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严格控制作业用作业体现作业体现作业考查化实验探学方程式中化学方程究,并对式的书写物质间的质现象结果原则,化量比,理解反进行考学方程式应物和生成量,坚持立德树人,查,理解的书写及物之间的质优化作业设计,控质量守恒和量的关系,方程式的制作业时间,布置定律的内配平,对培养学生良分层、弹性化作业,容,考查质量守恒好的思维习提升品德修养,增质量守恒定律的理惯和熟练的强社会责任观。的微观原解应用。计算技能。因。5六、课时作业:作业内容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20分钟设计

意图基础调研1. 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一定不变。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重新组合。C.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D.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评价设计:错选A,没有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的含义;错选B和C,没有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主要考

查学生

对质量

守恒定

律定义

的理解。夯实训练2.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B.50mL水和50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C.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小。评价设计:错选A,未判断水结成冰是物理变化,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错选B,没有认真审题,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质量”守恒,而非“体积”;错选C,完全不清楚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使用范围的理解。孰能生巧3.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分子种类 ②原子种类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评价设计:错选的原因,学生不清楚化学反应的实质,不能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4. 燃烧含硫的煤炭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氧化铜评价设计:选错的原因是学生不知道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化本题考

查学生

对质量

守恒定

律的微

观解释

的理解。6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根本原因还是对质量守恒定律不能正确理解。实践创新5.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的值是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评价设计:错选A,计算错误;错选B,没有考虑到质量不变的物质也可能是未参与反应的物质或杂质;错选C,不能根据图中各物质的质量变化推算反应物是甲和乙,生成物是丁。条形图

的设置

考查了

学生看

图识图

的能力,学会从

图中筛

选出有

用信息,学会用

质量守

恒定律

解决问

题。宏观微观则X的化学式为____,其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价设计:部分学生不能正确推断出X的化学式,还需要进一步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理解。种类、个

数守恒,推求化

学式。责

当8.某化学课外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1)甲同学用图A所示实验,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2)乙同学用B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时,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右。造成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丁同学用图D中的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发现一定质量的镁完全燃烧后留下的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轻,联系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出现的结果是质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ABCD四个实验中,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5)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的原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价设计:本题主要结合实验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部分学生对实验中的异常现象无法作出正确的分析,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不理解。本题作为实验探究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现象以及实验中异常现象的处理办法,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及学习化学的热

情。参考答案:【基础调研】1. D;

【夯实训练】

2.D;

【孰能生巧】

3.C;

4.D;

【宏观微观】85.D;

【实践创新】

6.B;

【合作探究】

7.【选做】Cl2;质量守恒定律。【责任担当】

8.(1)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气球先变大后缩小,天平仍然平衡

(2)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3)坩埚中残留一部分的氧化镁(或实验过程中随白烟飘走一部分氧化镁等);变大

(4)A、C

(5)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本课时作业分析:大多数同学能够按时完成本课时作业,具体情况分析如下:1、完成作业时间:完成作业时间15分钟左右20分钟左右20分钟以上人数206515比例20%65%15% 数据显示85%的同学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有15%的同学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其中20%的同学在15分钟左右即可把作业完成,这部分学生上课听课效率高,学习能力很强。65%的学生在20分钟左右完成了作业,从做题的情况来看,这部分学生知识掌握还不错,大都能正确判断分析做出正确的结果。15%的学生未完成本次作业,从做题情况来看,合作探究和责任担当完全空白,一部分试卷只完成选择题几个题目。2、作业类型完成情况统计:作业类型基础调研夯实训练孰能生巧宏观微观实践创新合作探究责任担当认真完成人数78848875696160比例7884%88%75%69%61%6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基础调研、夯实训练、孰能生巧这一部分题目9完成度比较高,这部分学生上课认真听课并记录笔记,学习态度良好,做题目也比较仔细,基础知识掌握的十分牢固。对于宏观微观、实践创新、合作探究和责任担当这部分完成效率相对较一点,基本上是基础知识掌握扎实、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的学生才能完成。 三、对于作业情况引起的反思:

1、从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来看,有部分学生对于没有见过的题型就下意识的觉得难度大,完成不好从而不愿意花费精力去努力完成,对于这种情况还应多加鼓励,让学生建立能够运用基础知识独立完成作业的信心。2、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如宏观微观和实验探究部分的作业,还需要引导学生用定量的科学方法对化学现象进行研究和描述,让学生更为深入地认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情况。作

容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20分钟设计

意图基础调研1.通过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B.化学反应的快慢。C.反应发生所需的条件。D.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评价设计:错选A、C、D主要原因是审题不仔细。本题主要考察了化学方程式“质的含义”。夯实训练2.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点燃−2P2O5的读法,错误的是()。A.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B.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体积的磷和5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评价设计:错选A主要是没有看清题;错选C主要是不了解化学方程式粒子数量的含义;错选D主要是不了解化学方程式“量”的含义。本题较全

面考察了

化学方程

式的意义,“质的含

义”量的含义等。10孰能生巧3.银器发暗是因为形成了黑色的Ag2S。欲使银器变亮,可先用洗衣粉洗去表面油污,再把它和铝片放入碳酸钠溶液中共煮,至银器恢复银白色时,取出银器,用水洗净即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Ag2S+6H2O=Δ6Ag+2Al(OH)3+3X↑,X的化学式是()。A.H2SB.SO2C.SO3D.O2评价设计:错选B、C主要是氧原子数没算对;错选D主要是硫原子数没算对。本题考察

了质量守

恒的本质,依据化学

反应前后

元素原子

数目不变

是解题的

关键。宏观微观4.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原子。B.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C.图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评价设计:错选A主要是对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不清楚;错选B主要是不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微观含义;错选D主要是不会判断分子。本题从微

观粒子模

型的角度

考察了学

生对化学

方程式的

理解情况,内容比较

抽象,还需要进行合

理的推理。实践创新5.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丙一定是化合物。C.丙、丁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9:10。D.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评价设计:错选A主要是判断不出哪个是反应物、生成物;本题从反

应物、生成物质量变

化的角度

考察了学

生对化学

反应的理

解,把质量变化关系

转换成熟

悉的化学

反应是解

题的关键。11错选C主要是不知道如何计算二者的质量比;错选D主要是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不正确。合作探究(选做)6.[选做](1)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X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元素,可能含______元素。(2)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不同圆球代表不同原子)根据以上示意图,用化学符号或文字写出该化学反应的表达式______。评价设计:(1)漏写氢元素,多写氧元素,对物质的组成认识不清;(2)不知道如何把微观粒子转化为化学方程式。本题属于选做题,有2问,(1)考察了物质组成的推断;(2)考察了物质微观粒子模型与化学方程式间的相互转化,有一定的难度。责任担当7.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元凶之一,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可有效减少尾气污染。下图是一种处理汽车尾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均为纯净物。B.反应前后分子数不发生改变。C.该反应可以减少NO2的排放。D.该图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评价设计:错选A主要是对混合物的概念及物质的微粒构成不清楚;错选B主要是不会判断分子;错选D主要是没有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本题通过

化学反应

微观示意

图的角度

考察学生

对化学反

应的理解,了解到汽

车安装催

化净化装

置的重要

性、必要

性。参考答案:1-5BBACB氧C+H2O高温−H2+CO6.[选做]碳、氢7.C12本课时作业分析:一、作业情况分析:

大多数同学能够按时完成本课时作业,具体情况分析如下:1、完成作业时间:完成作业时间15分钟左右20分钟左右20分钟以上人数265717比例26%57%17% 数据显示83%的同学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有17%的同学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其中26%的同学在15分钟左右即可把作业完成,这部分学生上课听课效率高,学习能力很强。57%的学生在20分钟左右完成了作业,从做题的情况来看,这部分学生知识掌握还不错,大都能正确判断分析做出正确的结果。17%的学生未完成本次作业,从做题情况来看,一部分试卷完全空白,一部分试卷只完成几个题目。2、作业类型完成情况统计:作业类型基础调研夯实训练孰能生巧宏观微观实践创新合作探究责任担当认真完成人数82627368512028比例82.8%62.5%73.4%68.7%51.5%(1)20.3%(2)21.8%28.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基础调研和夯实训练这一部分题目完成度比较高,孰能生巧这部分题目有73.4%的学生完成,这部分学生基本上属于比较踏实的孩子,上课认真听课,做题目也比较认真。对于宏观微观、实践创新、合作探究和责任担当这部分完成效率低一些,基本上是基础知识很扎实,有钻研进取精神的孩子才能完成。又由于合作探究属于选做题,所以有部分孩子直接就没有书写,这也是导致这部分题目完成比例小的原因之一。 三、对于作业情况引起的反思:

1、学习习惯:

从上面情况分析的数据来看,部分学生不认真完成作业的情况比较严重。不不善于思考,简单题目的做一做,有点难度的题目就不愿意去尝试。 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他们的成绩一般并不完全是由智力因素所引起的,学习过于随意,对学业成绩满不在乎。13 2、作业评价与订正:

针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尤其是对作业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和评述。教师针对学生作业预先做好详细的记录,对于错误率比较高的题目可以面向全体学生重点讲评;对于个别同学的个别错误可以针对个人讲评或课下交流。作业讲评可以促使学生及时订正作业,以防个别偷懒的学生以“不懂”为藉口而不订正作业,也可以帮助学生开阔知识面,发展思维,进一步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更多关注错误背后的原因。并能想方设法把不明白、不清楚、不仔细的地方弄懂和改进。对于一部分后进生在订正作业时可能遇到困难,可以采取与一部分优秀学生结对,一帮一完成,共同进步。 四、改进措施:

1、分层布置作业

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创设有趣味性的、有层次的作业。少布置机械重复的课堂作业,多做一些实践操作的作业。在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采用奖励机制,比如言语上的夸赞,或者是学习中的特权,对于个别后进生的也要督促认真完成基础题。 2、精选精练、提高效率

在双减背景下,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肯下功夫、肯花时间认真钻研,精心选题,尽可能的避免重复性的作业,确保练习题目的数量与质量,练习题的内容既要典型还要新颖,典型性表现在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孩子思维得到发展,新颖性表现在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孩子的责任与担当。14作业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设计内20分钟意图容基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原因。本题考查学生点燃对书写化学方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P+O2=P2O5程式的两个原则的掌握情础点燃况,题目较为调2.镁带在氧气中燃烧:Mg+O2=MgO2基础。研MnO23.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2KClO3=2KCl+3O2评价设计:

部分学生错误的原因是对化学方程式书写的两个原则认识不清,不能正确书写化学式,个别学生对生成物的状态的标注没有掌握。夯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CO2考查学生对配高温平方法的掌握4.C+CuOCO2+Cu情况,是对正5.Fe2O3+CO高温Fe+确配平化学方实程式的巩固训训H2O练。6.C2H5OH+O2点燃CO2+练评价设计:

错误的原因大都是未能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对于特殊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不能选择合适的配平方法。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综合考查学生

书写化学方程孰7.水通电分解:式的能力。其能8.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中包括化学式生的正确书写,巧方程式的书写原则,配平方9.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评价设计:法,及生成物

状态的正确标

注。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写出化学式,个别学生未给方程式配平,还有部分学生未标注出生成物的状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5能力有待提高。宏[选做]10.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将宏观、微观氢原子氧原子碳原子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时化学学科的特观催化剂点,本题综合微加热考查利用微观观示意图正确书写化学方程试写出此化学方程式:式,在书写时

注意分子在反评价设计: 应前后的变本题综合性较强,部分学生看不懂微观示意图,不能根据 化。微观粒子正确的写出化学式,还有部分学生未能正确配平化学方程式,大部分学生忽略了微观粒子在反应后有剩余的情况。实11.某物质M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考查质量守恒高温定律的微观解践4M+11O2=2Fe2O3+8SO2释,反应前后创原子的种类和试推测M的化学式:新个数守恒的运用。评价设计:

本题考查原子的个数和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这一知识点,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填写,个别学生错误的原因是忽略了化学式M前面的系数。责12.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把锡放在密闭容器内煅本题综合性较烧,锡发生变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锡,请写出锡燃烧的化强,主要考查学方程式:利用化学价书(已知锡(Sn)为+4价)。经过称量发现容器内物质的总质写化学式,利量在煅烧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经过反复实验,都得到同用已知条件正样结果,于是他认为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确书写化学方任这一发现在当时并没有引起科学家的注意,直到1777年,程式;对质量担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做了同样的实验,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守恒定律发展当这一定律才获得公认。但要确切证明或否定这一结论,都史的介绍意在需要极精准的实验结果,而拉瓦锡时代的工具和技术(小培养学生大胆于0.2%的质量变化)不能满足严格的要求,所以不断有人追求科学知识改进实验技术以求解决。1908年德国化学家廊道尔特的精神,激发(Landolt)及1912年英国化学家曼莱(Manley)做了精对化学的探索确度极高的实验,所用的容器和反应物质量为1000g左右,精神,树立正反应前后质量之差小于0.0001g,这个在实验误差范围之确的人生价值内,因此科学家一致承认了这一定律。对此过程,你的看观。法是。16评价设计: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已知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部分学生不能正确书写氧化锡的化学式;材料内容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书写。参考答案:

【基础调研】

1.错误,未配平,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错误,违背客观事实,氧化镁书写错误;3.错,生成物状态未标识。【夯实训练】高温4.C+2CuO=CO2+2Cu 高温

5.Fe2O3+3CO=2Fe+3CO2点燃6.C2H5OH+3O2=2CO2+3H2O【孰能生巧】

通电7.2H2O=2H2+O2 MnO2

8.2H2O2=2H2O+O2 点燃

9.3Fe+2O2=Fe3O4【宏观微观】【选做】催化剂10.6H2+2CO2=4H2O+C2H4【实践创新】

11.FeS2【责任担当】

高温

12.Sn+O2= SnO2

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发展的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需要科学家有无畏的探索精神。(意思相近即可)17本课时作业分析:一、作业情况分析:

大多数同学能够按时完成本课时作业,具体情况分析如下:1、完成作业时间:完成作业时间15分钟左右20分钟左右20分钟以上人数285814比例28%58%14% 数据显示86%的同学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有14%的同学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其中28%的同学在15分钟左右即可把作业完成,这部分学生上课听课效率高,学习能力很强。58%的学生在20分钟左右完成了作业,从做题的情况来看,这部分学生知识掌握还不错,大都能正确判断分析做出正确的结果。14%的学生未完成本次作业,从做题情况来看,一部分试卷完全空白,一部分试卷只完成几个题目。2、作业类型完成情况统计:作业类型基础调研夯实训练孰能生巧宏观微观实践创新责任担当认真完成人数919282213528比例91%92%82%21%35%28%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基础调研和夯实训练这一部分题目完成度比较高,孰能生巧这部分题目有82%的学生完成,这部分学生基本上属于比较踏实的孩子,上课认真听课,做题目也比较认真。对于宏观微观、实践创新和责任担当这部分完成效率低一些,基本上是基础知识很扎实,有钻研进取精神的孩子才能完成。又由于宏观和微观这部分题属于选做题,所以有部分孩子直接就没有书写,这也是导致这部分题目完成比例小的原因之一。 三、对于作业情况引起的反思:

1、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

从上面情况分析的数据来看,学生不认真完成作业的情况比较严重。不喜欢动脑筋,简单题目的做一做,稍微有点难度的题目就不愿意去尝试。 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他们的成绩一般并不是由智力因素所导致,完全是贪玩导致。18 2、缺乏自信:

对于初三的孩子,面临中考,压力比较大,各科目的学习导致部分孩子应接不暇,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学不好,于是就破罐子破摔,不愿意去努力奋进,于是就出现了作业空白的现象。 四、改进措施:

1、增强作业的趣味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创设生动的、有趣味性的作业。少布置机械重复的抄写作业,多做一些实践操作的作业。在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得到相应的奖励,比如言语上的夸赞,或者是班级管理的特权。 2、家校联手形成合力:

孩子的教育需要老师与父母共同努力,作为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孩子作业中的问题,与家长沟通,共同商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作业习惯的方式、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等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架起老师、家长沟通的桥梁,这样就能让家长更了解学生,让作业评价真正的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扬长避短,有效提高作业质量。19作业内容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K-39Mn-55O-16Cl-35.5H-1Ni-59设计

意图基础调研1.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同学们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消毒。高锰酸钾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也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如果实验室要制取3.2g氧气,理论上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考查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的同时提高学生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应注意个人卫生的意识。夯实训练2.中国北斗,星耀全球−2020年6月23日,由氢氧发动机提供动力的“长征三号”乙火箭成功将“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送上太空。已知火箭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需要40t液氢(H2),则使液氢完全燃烧需提供液氧(O2)多少吨?考查利用

化学方程

式的简单

计算,同时让学生通

过化学的

角度了解

化学与科

技的关系,增加学生

对题目的

兴趣。20孰能生巧3.“中国高铁,世界第一”,高铁列车车体材料使用了含镍(Ni)不锈钢,工业上火法炼镍的原理是:C+2NiO高温−2Ni+CO2↑,请计算:

(1)氧化镍(NiO)中镍元素的质量分数。(2)生产5.9t镍,理论上需要氧化镍的质量。考查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熟练解题的同时,体现了化学与国家的交通密切相关。实践创新4.[2021年安徽中考真题]某简易制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其原理是通过撞击火帽触发启动装置产生热量,使产氧药块分解而持续释放氧气。(1)装置中过滤层的作用是______。(2)若产氧药块由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等组成,为得到一个人呼吸2小时所需氧气的量(折算后质量为48g),计算产氧药块中至少含氯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以2021年中考化学

的计算题

真题为例,考查实验

室利用氯

酸钾制氧

气的化学

方程式的

简单计算,题目涉及

两个问题,培养学生

按照化学

特点审题、分析、计算的能力。21参考答案:

1.解:设理论上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2KMnO4316

x△−K2MnO4+MnO2+O2↑32

3.2g316

x=323.2g解得:x=31.6g。答:理论上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是31.6g。评价设计:本题出错的原因在于化学反应原理弄不清,即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不会书写或者是丢三落四写不完整,部分同学即便写出了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但是忽略了格式上的细节,造成失分。2.解:设需要提供液氧的质量为x。2H2+O22H2O43240tx4

32=40tx解得:x=320t答:需要提供液氧的质量为320t。评价设计:本题出错的原因大都是在没有配平的情况下直接进行列式计算,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结果。3.解:(1)氧化镍中镍元素的质量分数=(2)设理论上需要氧化镍的质量为x 59

59+16×100%≈78.7%。 高温

C+2NiO−150x150=2Ni+CO2↑

1185.9tx

5.9t118 解得:x=7.5t答:(1)氧化镍中镍元素的质量分数78.7%;(2)理论上需要氧化镍的质量7.5 t。22评价设计:本题出错的原因主要是不理解质量分数的意义,学生无从下手;甚至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结果可想而知必定是错的,这往往是计算过程中学生刻意追求答题速度不认真造成的。4.[2021年安徽中考真题]

解:(1)净化氧气

(2)设需要氯酸钾的质量为x2KClO3

245

x2KCl+3O2↑9648g245

96=x48g 解得:x=122.5g答:产氧药块中至少含122.5g氯酸钾。评价设计:本题设计为选做题,在规定时间内,部分同学弄不清化学反应原理,即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不会书写,还有部分同学不会配平或者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也存在一部分同学只在规定时间内做完了前三题,没有时间做这一题,往往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计算能力较弱,花费了不少时间。本课时作业分析:一、作业情况分析:

大多数同学能够按时完成本课时作业,具体情况分析如下:1、完成作业时间:完成作业时间15分钟左右20分钟左右20分钟以上人数236017比例23%60%17% 数据显示83%的同学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有17%的同学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其中23%的同学在15分钟左右即可把作业完成,这部分学生上课听课效率高,学习能力很强。60%的学生在20分钟左右完成了作业,从做题的情况来看,这部分学生知识掌握还不错,大都能正确判断分析做出正确的结果。17%的学生未完成本次作业,从做题情况来看,一部分试卷完全空白,一部分试卷只完成1或2个题目。2、作业类型完成情况统计:23作业类型基础调研夯实训练孰能生巧实践创新认真完成人数90888575比例90%88%85%7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基础调研和夯实训练这一部分题目完成度比较高,孰能生巧这部分题目的第一问考察的也有第四单元的内容,有85%的学生完成,说明这部分学生基本上属于比较认真的孩子,课堂效率高,能做到及时复习旧知又能巩固新知。对于实践创新这部分完成情况与前几部分相比较稍微差点,部分学生对题目信息不清楚,这一题有两个问题,学生对第一问的答案似懂非懂,不知道怎么表达,基本上是基础知识掌握透彻,懂得灵活应用知识的孩子才能完成。 三、对于作业情况引起的反思:

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不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比如写错化学式,没有配平或配错化学方程式,而计算题的关键在于化学方程式,这一步错了,最后的答案肯定对不了。2.学生不会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就是方程式提供的质量关系,即质量比,如果相对分子质量算错,后面只能是一错再错。 3.学生不能很好的提取出题中有用的信息,确定参照对象,对比分析找出相应的一组数据进行计算。4.学生书写格式不规范,比如不列出比例式就直接给出结果,不写答等。 四、改进措施:

1.加强学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平时注重加强学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对写的好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增加自信。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练习时严格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书写格式答题,培养学生自查自纠的习惯,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24“双减”背景下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作业设计第五单元作业设计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K39Mn55O16C12Al27H1本试卷40分钟完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12分)1.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1g红磷在2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3g五氧化二磷。B.完全电解10g水得到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和仍为10g。C.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煤渣的质量一定和煤的质量相等。D.10g水完全汽化后仍为10g水蒸气,所以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现有反应:2Cu(NO3)22CuO+O2↑+4X↑,则X的化学式为()。A.NO B.NO2 C.NH3 D.N2O33.下列反应中生成物都是C,若C的化学式为AB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点燃−xCO2+yH2O,其A.3AB+B22CB.AB+B22CC.2AB+B22CD.AB+2B22C4.丙烷(化学式为C3H8)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中x,y分别为()。A.34B.38C.13D.15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Mg+O点燃−MgO2B.H2O2MnO2−H2O+O2C.2HgO△−2Hg+O2↑D.2H2↑+O2点燃−2H2O6.下列化学反应可用如图表示的是()。A.H2CO3 CO2↑+H2O B.2H2SO3+O2=2H2SO4C.2HClO 2HCl+O2↑ D.CaCO3 CaO+CO2↑7.配平化学方程式FeS2+O2→Fe2O3+SO2后,化学计量数之和为()。A.27B.25C.14D.188.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C的质量为()。25“双减”背景下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作业设计A.9.6gB.8.8gC.6.8gD.4.4g9.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铝,在反应中,铝、氧气、三氧化二铝的质量比()。A.27:32:102B.27:16:43C.4:3:2D.9:8:1710.根据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3gC和8gO2生成11gCO2B.2gC和4gO2生成6gCO2C.4gC和5gO2生成9gCO2D.5gC和9gO2生成14gCO211.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2302010反应后的质量/gm39516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过程中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3:5

D.丙可能是单质

12.加热10g高锰酸钾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9.2g.那么剩余固体的成分是( )。A.KMnO4、K2MnO4、MnO2C.K2MnO4、MnO2B.KMnO4、MnO2

D.KMnO4、K2MnO4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5个小题)13.(本题共计5分)烟花和爆竹的组成类似,其中都包含黑火药。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混合而成,一定条件下引燃会发生剧烈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由二氧化碳、氮气等组成的混合气体,同时释放大量热。由于气体体积急剧膨胀,压力猛烈增大,于是发生爆炸。在军事上,黑火药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等。制作烟花的过程中,还加入一些发光剂和发色剂,它们使烟花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发光剂是金属镁或金属铝的粉末。发色剂是一些金属化合物,不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芒。例如,氯化钠和硫酸钠等物质在火焰上灼烧时会发出黄色光芒;含钙化合物会发出砖红色光芒;含铜化合物会发出绿色光芒。因此,人们常通过燃放烟花来烘托节日气氛,但由于黑火药燃烧会产生有害气体,也带来一些环境问题。(1)黑火药爆炸时除二氧化碳、氮气以外的其它产物中一定含___元素(填元素符号)。(2)镁粉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灼烧时发出绿色光芒的化合物可能是________(任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即可)。26“双减”背景下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作业设计(4)为减少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大气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写一条)。14、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本题共计6分)(1)写出带有标号a仪器的名称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程中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紫红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时,反应结束后,利用下列流程分离并回收二氧化锰,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m的名称是__________,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______。(2)写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3)经操作m后得到的溶液1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16.(本题共计6分)在“质量守恒定律”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他们使用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所示,现分别以A、B、C、D表示如图:27“双减”背景下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作业设计A、B、C、D四个实验分别由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来完成,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1)A实验:锥形瓶底放层细沙的原因是:。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______(填“前一种”或“后一种”),而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2)乙组同学用B装罝研究质量守恒定律时,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右。造成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是。(3)丁组同学用图D中的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发现一定质量的镁条完全燃烧后留下的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镁条的质量轻,联系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出现的结果是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若答对下面两题奖励3分,化学试卷不超过40分.(4)丙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5)镁条除了可以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外。也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除生成灰白色固体外,还有一种黑色固体产生,请写出镁条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17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乙醇(C2H5OH)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以用乙烯(C2H4)与水反应来制备乙醇,其化学方程式为C2H4+H2O一定条件−C2H5OH.请计算:(1)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2)生产2.3t乙醇理论上需要乙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