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课件(岳麓版选修3)_第1页
历史《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课件(岳麓版选修3)_第2页
历史《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课件(岳麓版选修3)_第3页
历史《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课件(岳麓版选修3)_第4页
历史《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课件(岳麓版选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课件(岳麓版选修3)(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原因(1)中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2)朝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2.(1)第一阶段:1950年10月~1951年7月,在彭德怀指挥下进行了多次战役。(2)第二阶段:1951年7月~1953年7月,双方打打停停,最后以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宣告战争结束。(三)影响1.性质:是二战后以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为背景的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2.影响(1)对朝鲜:加剧了朝鲜半岛的

局面。(2)对中国: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支援了朝鲜人民的正义事业,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3)对美国: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在战争中和战争结束后,美国对

实行长期封锁,致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分裂中国二、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一)纷争的由来1.中东概况(1)地理概念:“中东”是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提出的一个地理概念;位于欧、亚、非三大洲交汇点上。(2)历史特点:宗教、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历史演进的复杂性。(3)战略地位:

资源丰富,历来是大国、强国看重并倾力争夺的地区。石油2.纷争由来(1)历史变迁:公元1世纪起,罗马帝国、

和奥斯曼帝国先后统治该地区。(2)“分而治之”①背景:一战期间,英国允诺奥斯曼帝国境内的阿拉伯人单独建国,其领土可以包括巴勒斯坦地区。②概况:1917年发表“

”,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复国。③影响:犹太人开始移居巴勒斯担,与当地的阿拉伯人的摩擦日益激烈。(3)主权之争①联合国决议:英国于1948年8月1日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在该地区分别成立犹太国家和

。②阿以冲突:阿拉伯人对联合国决议极为不满,阿以之间就该地区主权问题展开了长期争夺。贝尔福宣言阿拉伯国家阿拉伯帝国(二)巴勒斯坦战争1.爆发:1948年5月,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以后,

对以色列不宣而战。2.结果:1949年7月,签署了停战协议。以色列实际控制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3.影响:没有解决阿以矛盾,反而引起新的领土纷争,为以后中东地区的动荡埋下了隐患。阿拉伯联军(三)苏伊士运河战争1.原因(1)1956年,埃及新政府宣布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遭到了英法的拒绝。(2)

一直把埃及视为直接威胁。以色列2.经过(3)结果:1956年12月英法军队撤出埃及,1957

年3月以色列撤军。(1)战况①1956年10月,以色列军队侵入埃及领土,战争爆发。②英法派舰艇和飞机参战,并出动军队登陆。(2)各方态度①阿拉伯国家切断了英法的石油供应。②联合国要求双方立即停火。③美国排挤英法的势力,要求停火。④苏联对

不满。⑤英法国内反战呼声高涨。英法3.影响(1)埃及:维护了民族利益,扫清了英法殖民统治的残余。(2)中东:使中东民族独立和

呈现高潮。(3)英法:地位受到削弱。(4)美苏:开始了对中东地区的争夺。自决运动三、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一)“六日战争”1.背景(1)埃及与叙利亚一度合并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使以色列面临南北夹击的威胁。(2)阿拉法特成立了“

”,把抗击以色列斗争推进到有组织、有统一领导的阶段。(3)超级大国的卷入,使以、阿之间矛盾更加复杂;美国和苏联分别支持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以维护自己的全球政治、经济利益。(4)1967年4月,以叙发生冲突,迅速发展为空战。巴勒斯坦解放组织2.经过:

年6月5日,以色列发动“闪电战”;以军6天之内占领阿拉伯国家大片领土;联合国积极干预,交战国接受停火协议。3.结果:阿拉伯国家遭受了人员和领土上的重大损失;以色列占领新的领土,人员伤亡不大。1967(二)“十月战争”1.原因:为了收复失地和洗刷耻辱,阿拉伯国家积极备战。2.经过(1)开始:

年10月,埃及和叙利亚同时进攻以色列。(2)初期:埃及、叙利亚迅速推进,巴解游击队配合行动。(3)转折:以军调整部署,展开反击,战场形势出现逆转。(4)结束:联合国安理会要求停火,10月下旬战争结束。19733.结果:埃及、叙利亚收回了部分失地;联合国

进驻以埃、以叙军队之间的缓冲区。4.影响(1)阿拉伯国家表现出团结一致的精神。(2)“石油武器”的运用成为引发了西方国家一场新的经济危机的重要因素,对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维和部队(三)曲折的中东和平之路1.和平共识: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阿以争端的中东和平进程拉开了帷幕。2.埃以和解(1)1978年,埃以签署:“

”,双方实现和解。(2)1980年,埃以建交。戴维营协议3.巴以关系(1)缓和①20世纪80年代,阿以各方基本接受“以

”原则,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②1993年9月,巴以签署宣言,以色列生存权得到承认,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正式成立。③1998年10月,巴以达成临时和平协议。(2)问题①耶路撒冷问题,巴以双方都想将其作为首都。②犹太定居点问题。(3)趋势:通过谈判政治解决中东问题的原则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土地换和平四、海湾战争(一)海湾战争背景1.伊拉克入侵科威特(2)经过: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对科威特发动袭击,8月8日,伊拉克宣布同科威特“合并”。(1)原因①伊拉克和科威特在主权归属和边界纠纷方面的矛盾由来已久。②伊拉克对科威特提出取消债务和租借岛屿的要求遭拒绝。③如果占领

,伊拉克国际地位将极大提高。④中东地区原有的力量均势失衡。科威特2.“沙漠盾牌”行动(2)行为:美国以

的名义组成多国部队进驻海湾。(1)原因①国际社会一致谴责伊拉克野蛮行径。②联合国安理会要求伊拉克从科威特

撤军。③美国为维护西方的经济命脉和显示在世界上的领导作用。④和平解决的努力失败。无条件联合国(二)海湾战争的过程1.“沙漠风暴”行动(1)1991年1月,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空袭,给伊拉克造成巨大损失。(2)伊拉克以各种方式同多国部队对抗。2.“沙漠军刀”行动(1)多国部队兵分三路向伊拉克军队发动地面攻势。(2)伊拉克军队全线溃退,最后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决议,战争基本结束。(三)海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1)是一场

战争。(2)是二战后参战国家最多的一次局部战争。2.影响(1)给科威特和伊拉克两国人民带来灾难。(2)标志着

登上世界军事舞台,向传统的战争观念提出了挑战。(3)美国等西方大国加强了在海湾地区的作用。(4)阿拉伯世界发生严重分裂,中东地区的形势更加错综复杂。高技术局部战争高科技命题视角考向探究本专题命题一般是“小切口”的,即就某一局部战争进行考查;组题形式常见的是地图、战争场景插图、报刊媒体或名人对战争的评价性文字结合起来,考查对该战争的了解和认识。例题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全世界各国的事务应由各国人民自己

来管,亚洲的事务应由亚洲人民自己来管。美国对亚洲的侵略,只能引起亚洲人民广泛的和坚决的反抗。

——毛泽东1950年6月28日讲话材料二

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相关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地联系着,是为自己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请完成:(1)材料一体现了怎样的国际外交原则?(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民参加朝鲜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其性质如何?答案(1)各国人民有权处理自己的国家事务,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2)目的:保家卫国,维护世界和平。性质: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例题2诺贝尔和平奖,由瑞典发明家阿尔弗雷特·诺贝尔创立。根据诺贝尔的遗嘱,和平奖应该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每年,该奖项的评选都令世人瞩目。1978年,埃及总统萨达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巴解主席阿拉法特。请回答:(1)请参照示例为萨达特写一句颁奖语和颁奖理由。拉宾颁奖词:是战争英雄,更深知和平之可贵;“给和平一个机会”,推动巴以双赢。颁奖理由:拉宾是以色列的杰出军事将领,曾为夺取与阿拉伯国家的战争的胜利发挥重要作用,在出任以色列总理后致力于以巴和解,使中东和谈出现重大突破。萨达特颁奖词:颁奖理由:(2)阿拉法特被称为“巴勒斯坦民族之魂”,一生命运多舛,为争取民族独立奋斗不息,请列举三例加以印证。(3)萨达特与拉宾皆为中东和平而献身,中东和平之路举步维艰。展望未来的中东局势,简单谈谈你的看法。解析本题关注中东的和平问题这一热点。解题关键是要对萨达特、阿拉法特和拉宾的主要活动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第(1)问要注意“示例”的示范作用,再结合萨达特的主要历史活动去归纳。第(2)问只要弄清阿拉法特的主要政绩归纳即可。第(3)问谈看法,要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平时看到的关于中东的新闻,认识中东问题的根源,指出中东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根本原因即可。答案(1)颁奖词:当战争英雄难,当和平英雄更难,当中东地区的和平英雄难上加难。萨达特是第一个,但不会是最后一个。颁奖理由:率先走上与以色列的和解之路,签订“戴维营协议”。埃以首先实现和解并建交,开启了中东和平之路。(2)1959年成立“法塔赫”组织;长期坚持抗击以色列的斗争;与以色列总理拉宾谈判,并达成一系列重要协议,对中东和平进程作出巨大贡献;建立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等。(3)中东局势虽错综复杂,和平之路虽举步维艰,但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阿以双方已有越来越多的民众接受通过政治谈判解决双方冲突这一原则、国际社会也在加大斡旋力度的背景下,相信中东和平进程终会前行并取得更多成果,和平一定会降临这块土地。(言之成理即可)课时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世界……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可是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偶然因素,朝鲜将成为美国和苏联之间力量竞赛中的一名小卒,而双方的目的则跟朝鲜半岛毫无关系,朝鲜人本身也已沦为牺牲品。材料二韩国联合通迅社2009年5月26日援引政府消息人士的话说,朝鲜当天在该国东海岸地区向附近海域发射了地对空、地对舰短程导弹一枚。这是朝鲜中央通迅社2009年1月5日发布的朝鲜进行实弹演习的资料照片。——新华社(1)材料一中的两个阵营指什么?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是指什么方式?(2)材料一中历史和地理上的偶然因素分别指什么?(3)阅读材料二,你认为会产生什么影响?应如何解决?答案(1)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朝鲜内战。(2)历史因素是二战结束后,美苏军队对朝鲜分区占领,建立两个对立政权;地理因素是朝鲜半岛在东北亚的重要战略地位,美国企图控制朝鲜半岛,形成对苏中的战略包围圈。(3)朝鲜的行为,会使朝韩军事冲突危险性加大;不利于朝鲜半岛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的发展。各方应该保持冷静,积极推动以和谈的方式促进问题解决等。2.阅读下列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