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复习-人物传记阅读解析_第1页
2016高考复习-人物传记阅读解析_第2页
2016高考复习-人物传记阅读解析_第3页
2016高考复习-人物传记阅读解析_第4页
2016高考复习-人物传记阅读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高考复习(fùxí)——人物传记阅读解析第一页,共29页。考纲考点(kǎodiǎn):识记与理解: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yònɡfǎ);〔120个实词,18个虚词〕2、理解常见的文言词法和句式;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分析与综合:1、筛选并整合(zhěnɡhé)文中的信息;2、分析作品的思路、结构、写作特点;3、归纳作品要点,概括段落大意和全文主旨,揭示写作意图。第二页,共29页。几种常见固定题型:1、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3、翻译;4、信息筛选(shāixuǎn):多为人物形象、性格分析。第三页,共29页。专题(zhuāntí)二文体专攻——整体阅读(yuèdú),把握大意,奠定做题的前提古代(gǔdài)诗文阅读第一章文言文阅读第四页,共29页。高考文言文人物(rénwù)传记类阅读第五页,共29页。1、从体裁上说,选文均为史传作品.所选材料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与官职、法律、习俗等有关的内容(nèiróng)。2、所选文章的内容(nèiróng)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般赞扬所记人物,弘扬正义,贬斥邪恶。3、所选的材料篇幅较短,400字左右,文后有一定量的注释。注释往往给阅读提供一定的信息,有时是重要的信息。4、涉及到的实词和虚词及考题中的例句越来越贴近教材。一、人物传记阅读(yuèdú)材料特点第六页,共29页。二、阅读人物传记必须明确(míngquè)的问题1、人物;传记人物为谁?哪一个朝代?还涉及哪些人?〔一个主要的人物及其他次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2、事件;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孝义?勤学?清廉?爱民?抗上?等等(děnɡděnɡ),一共写了多少件事?3、官职;此类文本的人物多是官员。要搞清楚他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4、品格;是好人,还是坏人?一般是好人,主要看作者是怎样评价的。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第七页,共29页。三、人物传记类文章(wénzhāng)行文的大体思路:1、介绍人物个人情况:字、号、出身、天赋、性格、最初的任职情况……〔举、荐、征、召、辟、授、除、为〕〔开头局部〕2、记叙人物在任职期间的政绩:〔中间局部,注意时间词:后、及、比、寻、俄、既而、已而、久之、会,注意这些表示(biǎoshì)人物官职变化的词语:迁、升、擢、拜、调、徙、转、知、判、贬、出、谪、罢、黜〕3、人物评价:〔多在文章结尾,局部穿插于全文中〕。乞骸骨〔封、卒、谥〕第八页,共29页。四、阅读(yuèdú)方法和步骤1、阅读方法(1)勾画圈点(quāndiǎn)法:边阅读,边画出人名、地名、时间词、事件起讫词语及文中评议性词句,画出较难理解的词句等,同时思考总结“何人何时何事〞等内容。(2)主线阅读法:阅读时牢牢抓住“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过什么事,事情的结果〞这条主线来筛选信息,划分层次,把握内容提要。第九页,共29页。(3)借题解文法:文言文阅读一般都有信息筛选题和文意概括题。信息筛选题往往将文中能表现人物(rénwù)某一方面特点的假设干信息抽出来让考生辨析,据此可判定文中写的是什么样的人物(rénwù),有怎样的性格,或有怎样的品质,或行为有何特征等。文意概括题那么考查对文言文文意的概述或分析,所给的几个备选项正是命题人对文意的概括。其中虽有一项“不正确〞,但其余三项是正确的,这正是给我们整体把握文意的“提示〞。借助信息筛选题,我们可以把握传主的性格品质;借助文意概括题,我们能更好地读懂内容。第十页,共29页。(4)以文解文法:就是借用文章中的话来理解。文章中的诸多因素存在着一种互相制约(zhìyuē)、互相阐释的关系,这是读者解文的一种依据,阅读时仔细开掘,前后文会给你帮助。(5)以注解文法:命题者往往会给一些注释,这些注释往往能给解文、解题带来很大帮助。考试时同学们千万不要视而不见,一定要充分利用才行。第十一页,共29页。2.阅读步骤——三读第一读:粗读。概览全文,了解大意。可以看看尾注,读读题目。第二读:细读。边读边圈点批注,结合注释、信息筛选题和文意概括(gàikuò)题,认真、仔细地读,弄清文中具体的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之间的关系,把握人物的命运结局及性格品质。如遇到难字难句,不必深究。第三读:做题读。题目涉及哪些文字,就细读哪些文字。第十二页,共29页。小试牛刀(xiǎoshìniúdāo)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试概括(gàikuò)主要事件及杨氏的性格特点。第十三页,共29页。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缺乏,死焉,职也。君如逃,那么人谁肯固矣!〞侃日:“兵与财皆无,将假设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zhànshì)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那么罢去。非假设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第十四页,共29页。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缺乏,死焉,职也。君如逃,那么人谁肯固矣!〞侃曰:“兵与财皆无,将假设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于是,〔侃〕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那么罢去。非假设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fénmù)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弄清其人其事:勾画出文中出现的地名,人名,官名,弄清楚人物(rénwù)之间的关系第十五页,共29页。1、人物:李侃〔陪衬人物〕、其妻杨氏〔主角〕,胥吏、百姓〔表达所需〕;2、背景: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挺身而出。3、事件:杨氏作为〔1〕劝阻丈夫怯退;〔2〕鼓励百姓奋起;4、结果:叛贼全都逃跑,项城的人没有伤亡5、杨氏说话艺术:杨氏的话,说得实在,入情入理。从百姓的角度思考(sīkǎo),所以能够激发大家的斗志。6、人物个性:分析(fēnxī)理解:深明大义(shēnmíngdàyì)、有勇有谋、热爱国家……第十六页,共29页。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tímù)。常梦锡传常梦锡,字孟图,扶风人,或曰京兆万年人也。岐王李茂贞不贵文士,故其俗以狗马驰射博弈为豪。梦锡少独好学,善属文,累为秦陇诸州从事。茂贞死,子从俨袭父位,承制补宝鸡令。后唐长兴初,从俨入朝,以梦锡从及镇汴。为左右所谮,遂来奔。烈祖①辅吴,召置门下,荐为大理司直。及受禅,擢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益见奖遇。遂直中书省,参掌诏命,进给事中。时以枢密院隶东省,故机事多委焉。.自主阅读(yuèdú)感悟第十七页,共29页。初读文章(wénzhāng),明确梗概.

1、弄清其人其事:勾画出文中出现的地名,人名,官名,弄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概括了解其人其事。2、疏通语句:添加出文段中局部句子(jùzi)省略的主语或宾语。第十八页,共29页。1.从第一段看,常梦锡职位是如何变迁(biànqiān)的?答案①受到李茂贞之子李从俨的提携,升职;②受到李从俨左右人员的排挤,离开;③受到烈祖的赏识,重用。2.从第二段看,常梦锡受到烈祖重用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博学多才,敢于直谏。第十九页,共29页。3.请说说第三段中常梦锡在官场(guānchǎng)上的浮沉情况。官职升或降原因池州判官降受宋齐丘党排挤户部郎中、谏议大夫、翰林学士、 升在宣政院专掌密命

宋齐丘出任地方官受魏岑与冯延巳排挤(páijǐ)翰林学士(hànlínxuéshì)降

第二十页,共29页。户部(hùbù)尚书知省事饶州团练副使降 冯延巳陷害

升钟谟、李德明推荐(tuījiàn)卫尉卿、吏部(lìbù)侍郎、翰林学士赠右仆射升

元宗怜之官职

升或降原因第二十一页,共29页。4.从第四段看,常梦锡是怎样的一个人?答案性格耿介,忠于(zhōngyú)朝廷。第二十二页,共29页。B解析(jiěxī)怜:怜爱,怜惜。第二十三页,共29页。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常梦锡品行方正的一组是()①梦锡少独好学,善属文②首召见慰勉③梦锡终日论诤④梦锡耻为小人所推荐,固辞不得请⑤歌诗亦清丽(qīnɡlì),然绝不喜传于人⑥汝辈尝言致君尧舜,何故今日自为小朝邪A.①③⑥ B.①②⑤C.②④⑤ D.③④⑥解析①表现常梦锡自幼好学,擅长写文章;②通过写常梦锡被元宗抚慰勉励,间接表现其品行方正;⑤表现常梦锡虽然诗歌清丽(qīnɡlì)却不事张扬的性格。排除此三项即可。D第二十四页,共29页。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烈祖把常梦锡招至门下后,对其非常赏识器重,把一些重要事务交给他处置,并让他在宣政院专管机密。B.常梦锡持重敦厚,品行方正,谏言修复旧典,被烈祖采纳。元宗即位后,首先召见了常梦锡,并对他抚慰勉励。C.常梦锡对自己被钟谟等推荐做户部尚书深感羞耻,上任后,他只在文书末尾签字却不说明自己的态度,应付公务。D.常梦锡性格耿介,忠于朝廷,认为元宗不识宋齐丘朋党真面目,就直言进谏;元宗被迫自降尊号(zūnhào)后,他认为自己有失辅佐之职。解析(jiěxī)是元宗让常梦锡在宣政院专管机密。A第二十五页,共29页。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梦锡尽言规正,无所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