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练习题1.唐太宗从隋朝灭亡之中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训是(D)A.皇帝必须任用贤臣B.必须善于纳谏C.必须轻徭薄赋D.认识到君与民的关系是舟与水的关系解析:隋朝短命而亡,不重用贤臣、不能保证农民有土地和生产时间、科举制度不完善,都可以作为教训来接受,但是,这些都是具体的表现和举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隋的统治者不能准确定位君民关系因而滥用民力,实施暴政,这才是唐太宗从隋亡中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训。2.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根本目的是(C)A.减少决策失误B.当一代明君C.维护统治D.笼络人才,安定社会秩序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题干中的关键词是“根本目的”。根本目的也就是最重要的目的,对比四个选项,A、B、D都是为了C,C才是根本的目的。统治阶级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是为了维护统治,为了自己的统治长治久安。3.如果你是唐太宗时期中央政府的一名官员,那么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A)①有幸与魏征、杜如晦等名臣同朝为官②唐太宗常常告诫大臣:不可过分压榨农民,要廉洁奉公③由于唐太宗善于纳谏,因此你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朝政的提议,得到唐太宗的赏识④见证了唐A.狄仁杰 B.姚崇C.魏征 D.杜如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现知识的能力。唐太宗时期,魏征前后向他进谏二百多次,是最著名的谏臣。故选择C。7.下列皇帝统治的先后顺序是(A)①唐太宗②唐高宗③唐高祖④武则天A.③①②④ B.①②③④C.②①③④ D.③②①④解析:本题是一道排列组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要回答好此题,必须弄清他们之间的关系及他们在位的先后顺序。8.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的相似点有(A)①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②实行选拔贤才的政策③接受魏征的进谏④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和辨析能力。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都重视发展农业生产,都注意选拔贤才。魏征是唐太宗时期的谏臣,故③不对;④是唐太宗实行的措施。9.唐太宗是我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开明君主,下列言论不属于他的治国智慧的是(C)A.“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B.“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C.“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D.“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解析:C是李白的诗句,是对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一历史功绩的高度评价,因此不属于唐太宗的“治国智慧”。10.以下哪一场景不可能出现在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中(C)A.魏征去世,唐太宗伤心地说:“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B.唐太宗告诫太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C.百姓用交子在夜市上买东西D.文成公主入藏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唐太宗。考查学生的审题及识记能力。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交子是北宋时期出现的纸币。故选择C。11.史书《贞观政要》对唐朝社会情况有如下记载:“无复盗贼,囹圄(监狱)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与书中描述的繁荣景象有直接关系的帝王是(B)A.唐高祖 B.唐太宗C.武则天 D.唐玄宗解析:本题为材料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分析材料,找出有效信息“贞观政要”,结合课本中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可知有关的是唐太宗。12.在封建的男权社会中,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引发了时人和后人更多的关注和争议。下列这些评论中,最准确的是(B)A.严刑酷法,实行残暴统治B.颇有作为,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的继续发展C.奢侈腐化,心狠毒辣D.选贤任能,政治清明,创“开元盛世”解析:武则天在位期间,继续推行唐初的政策和措施,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对唐代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A、C错误;唐玄宗时期开创“开元盛世”,D错误。故选B。13.贞观初年,太宗常常告诫臣下不可浪费民力,他主张(B)A.统一铸造五铢钱 B.轻徭薄赋C.废除丞相 D.闭关锁国解析:统一铸造五铢钱是汉武帝所采取的措施,可以排除A。废除丞相发生在明朝时期,可排除C。贞观初年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D是错误的。故选B。14.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太宗继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讲座。由此推知他所讲的主题是(B)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解析:由题干中的“魏征”“以民为本”可知,此处的“太宗”是指唐太宗,而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因此符合题意的是B。15.唐太宗“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认识,主要源自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深思(D)A.春秋诸侯争霸 B.汉末军阀割据C.魏晋北民南迁 D.隋朝暴政而亡解析:材料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思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就能太平。这是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得出的结论。故选D。16.唐太宗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皇帝要想知道自己的过错,一定要借助忠臣。因此他(D)A.重视教育 B.倡导节俭C.轻徭薄赋 D.虚心纳谏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太宗在治国方面的一些做法。题干中唐太宗说的话与教材中魏征死后唐太宗说的“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这一段话的意思相同,反映了他对用人纳谏的见解。知道这一点,就很容易选择D虚心纳谏。17.下列关于“开元盛世”的说法,不确切的是(B)A.指的是开元年间出现的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的局面B.是唐代几代皇帝不断推动的结果,和劳动人民的关系不大C.盛世期间人民的负担相对较轻,生活较为安定D.武则天的统治为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解析:本题为反向选择题。“开元盛世”的出现是唐代几代皇帝共同努力的结果,如唐太宗、武则天,也与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分不开,所以B是错误的。18.《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C)A.改国号为周B.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C.破格用人推动社会经济继续发展D.减轻人民负担并提高人民的政治地位解析:本题考查武则天的主要政绩。D明显是错误的,首先排除;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人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为后来开元盛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此“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C符合题意。19.阅读下列图片:请回答:(1)图一和图二中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2)图一中的人物当政时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3)图二中的历史人物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她的哪些措施值得我们肯定和借鉴?答案:(1)图一中的历史人物是唐太宗,图二中的历史人物是武则天。(2)“贞观之治”。原因:①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不过分压榨农民;②政府轻徭薄赋,发展生产;③唐太宗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④大臣们廉洁奉公;⑤唐太宗知人善任;⑥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3)地位: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借鉴:她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以上材料均摘自《贞观政要》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