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身心修养是做人的根本_第1页
南怀瑾身心修养是做人的根本_第2页
南怀瑾身心修养是做人的根本_第3页
南怀瑾身心修养是做人的根本_第4页
南怀瑾身心修养是做人的根本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怀瑾:身心修养是做人的根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几千年人类基本的错误观念。中国历史上有多少状元?你们知道几个?现在都要考清华北大,一百年后大家知道清华的第一名是谁?“我的同龄人,当时都想出国读书,我顽固地想学中国文化,我说你们去外国读书,把他们的书翻译过来,我看就可以了。”南怀瑾说,自己是“顽固地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老顽童”。一袭深蓝色棉布长袍,翻出雪白的袖口,一头银发,一根根向后梳得一丝不苟。右手的拐杖,只有在上下讲台时才拄一下地,平地走路就提在手中,步履轻盈。他讲课时,弟子们就坐在下面,吃饭时,弟子们就坐在身边。每天晚餐时,他会在餐厅出现,看着与他同桌的弟子们吃饭,他常悠闲地吸烟,有时喝一点稀粥。200910湖大学堂几日,听南怀瑾先生讲课,与其共餐,聊天,并就有关问题向老先生请教。“你拿着手枪,我拿双筷子,我也能制服你”南怀瑾1917富经历,又因其精通儒、释、道各家经典,著有《论语别裁2006年,其暂居于太湖大学堂,著书立说,少与外界接触,也几乎不接受媒体采访。ft()“做新闻记者很苦的,真话不敢说,假话不愿意说,你看多苦啊。”他又向记者调侃道。禅修期间,每天下午和晚上,南怀瑾都给家长们讲课,除10日晚讲《楞严经》,其余时间都讲有关教育的问题。讲课时,南怀瑾语速颇缓,语气像话家常,上下五千年如在眼前。古至今,外国也一样,这是一个自私的想法,天下事为什么要你的儿女好,别人的怎么办?中国历史上有多少状元?你们知道几个?现在都要考清华北大,一百年后大家知道清华的第一名是谁?”做木匠、泥水匠,跟学问、身份、地位没有关系,这是起码的。学问归学问,吃饭归吃饭。中国原来有很多有学问有本事的人,但是不出来做‘仕’的,因为他有谋生的本事。朱熹的祖师爷程颐、程颢,在成都悟道,他们的学问从哪里来的呢?箍桶匠,在街上做箍桶生意的,二程遇到他,哦哟,大学问家,跪下来拜师,他(箍桶匠)传他们易经,箍桶匠的名字叫什么,没有留下。中国的十大商帮中,徽商列在首位,当地有句俗语‘私塾’是民国以后出来的名词,与公立学校相对的。推翻满清以后,我们学习西方的教育体制,国家为了普及教育,成立了教育部,学校由国家办,如果私人家庭办学,不是政府登(大学堂)中文、英语、算术各种科一次讲课时,南怀瑾指着座中的一个人说(李传洪)的“还有一个我,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文凭,但十八般武艺都会,我十七岁曾经拿过武术比赛第一名。别看我现在手里拿着拐棍(当年,即使)你拿着手枪,我拿双筷子,我也能制服你身心修养是做人的根本(打坐(打坐)《瞭望东方周刊》:在太湖大学堂国际学校的教育中为什么这么强调身心修养?南怀瑾:身心修养是做一个人的根本。不论你是什么职业,什么地位,只要你做人,都是以此为基本修养的。这是中国的教育根本。上古在轩辕黄帝以后,唐尧、虞舜、大禹这三代,除了传国家以外,也传心法。有十六个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可是你要找出心性中道德方面的功能。我们习惯被社会环境、被外在的物质诱惑,或者被情绪、思想迷惑,容易把清静自在的心性挡住了,一个人学坏非常容易,要回过来恢复“惟精惟一”的境界、修养,很难。坏,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相对的。把握中道,不是说偏向善就完全对,要治天下,有时候也只好用“不善”的方法达到“至善”的目的,这就靠智慧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天下乱了,那个时候不但中国乱,印度也在乱,欧洲也在乱。这时候中国出来孔子,孔子整理六经,但最重要的是传心法,孔子怎么讲?“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死后,他的心法弟子是曾参,曾子著《大学静一百年来教育没目标“我常说我们这一百年来教育没有方向,没有目的,究竟想要我们国家的孩子学成什么国教育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观点明确。“过去我们读书的时候,老师坐着,学生站着,现在跟西方学习的,学生坐着,老师站着,我看将来,学生睡着,老师跪着。”一次在开讲之前,南先生如此调侃。《瞭望东方周刊》:中国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也在研究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没有教他谋生的技能(毕业了)按理说应该贡献社会,但是现在找婆家(工作)也成了教育部的责任,这是什么社会啊。现在几千个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希望到北京、上海,拿高薪,他自己的本事能不能拿到高薪,自己也不清楚。《瞭望东方周刊》: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是在一百年前改革的,学习了西方的教育制度。南怀瑾:一百年中(教育)有五次改革,这个说出来要扒皮,我不愿意扒一些人的皮。教育没有目标的,基本的都是错误的。《瞭望东方周刊》:中国传统教育中很注重“人”的教育,讲究修身养性„„南怀瑾:修身养性是传统教育的一部分,后来推翻旧的教育以后,一个学校(负责)修身养性主要有三个部分,教务,总务,训导。训导就是人品的修养,现在还离不开,但后来把训导变成政治,就完了„„这个问题跟你谈不清了。觉得学校可以承担那么多吗?南怀瑾:学校当然可以承担,现在学校哪有管这些啊?你刚才讲的几个方面很好啊,但现在很多中年以上的家长本身就没有资格做家长啊。他们受白话文教育开始,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都没有,西方的也不懂,大家向钱看,赚钱,买房子,买股票最重要,怎么教育啊?求人不如求己一日晚饭后,有来自美国、智利等国家的管理学、物理学、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者在座。座中,麻省理工大学一位教授彼得·圣吉向南先生发问整个人类的道德堕落了,怎样重建人类的道德,与科技文明接轨?”南怀瑾答道幸福,甚至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痛苦和烦恼。科技文明发展的同时,全世界东西方道德文化都堕落了。所以现代人不怕因果。那么,过去的道德是以因果报应为基础,现在有没有道德呢?有呀,30年前,美国人说全世界不懂英30年后全世界人不懂中文活不了(转向美国客人)《瞭望东方周刊》:你说30年后全世界人不懂汉语没法活,跟前不久去世的季羡林先生的观点很像,他说21世纪西方不亮,东方亮。21的办法吗?南怀瑾:对接不上,没有好办法。体制问题,说改革,改到现在改了谁啊?大家洗了个澡,换了个衣服,而体制就是身体啊,能改革吗?做不到,只好等机缘。《瞭望东方周刊》:从文化的角度呢?南怀瑾:文化是个什么东西?文化是个空洞的名词。《瞭望东方周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有什么好办法吗?南怀瑾:现在很好啊,人家外国人都跑来学啊。你好好读书,人家就来向你学,很简单,求人不如求己嘛。中国历史上,南北朝乱了近300多年,一个国家分成两半,后来,出来一个人叫王通,隋朝的,他和隋炀帝的父亲谈,想改变世界,但做不到。就到ft西等地讲学了,培养后一代。30年后出来的唐朝开国英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