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盖斯定律_第1页
高中化学盖斯定律_第2页
高中化学盖斯定律_第3页
高中化学盖斯定律_第4页
高中化学盖斯定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盖斯定律第1页,共1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盖斯定律1.内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

的。 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

有关,而与

无关。2.意义:间接计算某些反应的反应热。3.应用:相同始态和终态反应的途径方程式反应热间的关系aABAB

ΔH1ΔH2ΔH1=aΔH2第2页,共1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ΔH1ΔH2ΔH1=-ΔH2ΔH=ΔH1+ΔH2特别提醒①应注意区分在热化学方程式中哪些物质需要保留,哪些物质需要约减,可用不同符号作好标记,然后进行加减。②合理进行方程式的叠加叠加时应遵循数学的运算规则,当需要将某一热化学方程式同乘以某一化学计量数时,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和ΔH需同乘以该化学计量数。③“ΔH”在进行加、减、乘等运算时,一定要注意其符号的改变,即ΔH的运算包括数值和符号的双重运算第3页,共1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CuSO4(s)Cu2+(aq)+SO42-(aq)ΔH=-Q2kJ/mol(3)胆矾(CuSO4·5H2O)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则Q1与Q2的关系是(Q1、Q2为正数)()

A.Q1>Q2B.Q1=Q2C.Q1<Q2D.无法确定解析利用热化学方程式相加法,将胆矾失水和无水CuSO4溶于水的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得:CuSO4·5H2O(s)Cu2+(aq)+SO42-(aq)+5H2O(l)ΔH=(Q1-Q2)kJ/mol;由题意知,胆矾溶于水为吸热过程,即有ΔH=(Q1-Q2)kJ/mol>0,因此,Q1>Q2。答案A

已知:(1)胆矾失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ΔH=+Q1kJ/mol

(2)室温下,无水硫酸铜溶于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第4页,共1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

(如皋市10届高三综合测试)向足量H2SO4溶液中加入100mL0.4mol/LBa(OH)2溶液,放出的热量是5.12kJ。如果向足量Ba(OH)2溶液中加入100mL0.4mol/LHCl溶液时,放出的热量是2.2kJ。则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Ba2+(aq)+SO42-(aq)=BaSO4(s)△H

=-0.72kJ/mol

B.Ba2+(aq)+SO42-(aq)=BaSO4(s)△H

=-2.92kJ/mol

C.Ba2+(aq)+SO42-(aq)=BaSO4(s)△H

=-18.0kJ/mol

D.Ba2+(aq)+SO42-(aq)=BaSO4(s)△H

=-73.0kJ/molC第5页,共1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废旧印刷电路板的回收利用可实现资源再生,并减少污染。废旧印刷电路板经粉碎分离,能得到非金属粉末和金属粉末。

(1)下列处理印刷电路板非金属粉末的方法中,不符合环境保护理念的是

(填字母)。

A.热裂解形成燃油B.露天焚烧

C.作为有机复合建筑材料的原料 D.直接填埋

(2)用H2O2和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电路板金属粉末中的铜。已知:

Cu(s)+2H+(aq)=Cu2+(aq)+H2(g)△H=64.39kJ·mol-1

2H2O2(l)=2H2O(l)+O2(g)△H=-196.46kJ·mol-1

H2(g)+1/2O2(g)=H2O(l)△H=-285.84kJ·mol-1

在H2SO4溶液中Cu与H2O2反应生成Cu2+和H2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在提纯后的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O3和NaCl溶液,加热,生成CuCl沉淀。制备CuCl的离子方程式是

。BD

Cu(s)+H2O2(l)+2H+(ag)=Cu2+(ag)+2H2O(l)△H=-319.69kJ·mol-1

H2O+2Cu2++SO32-+2Cl-==2CuCl↓+SO42-+2H+

第6页,共1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4】(2008全国卷Ⅱ)红磷P(s)和Cl2发生反应生成PCl3和PCl5,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

;(2)PCl5分解生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

。PCl5(g)=PCl3(g)+Cl2(g)△H=+93kJ/mol2P(s)+3Cl2(g)=2PCl3(g)△H=-612kJ/mol第7页,共1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上述分解反是一个可逆反应,温度T1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8molPCl5,反应达到平衡时还剩余0.6molPCl5,其分解率α1等于

;若反应温度由T1升高到T2,平衡时PCl5分解率α2,α2

α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工业上制备PCl5通常分两步进行,先将P和Cl2反应生成中间产物PCl3,然后降温,再和Cl2反应生成PCl5。原因是

;(4)P和Cl2分两步反应生成1molPCl5的△H3=

;P和Cl2一步反应生成1molPCl5的△H4

△H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PCl5与足量水反应,最终生成两种酸,其化学方程式是

。PCl5(g)=PCl3(g)+Cl2(g)△H=+93kJ/mol25%大于PCl5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温度太高,不利于PCl5的生成。-399kJ/mol等于PCl5+4H2O=H3PO4+5HCl第8页,共1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5】有下列五个方程式:C2H2+H2C2H4……①CH4H2+C2H4……②C(s)+2H2(g)=CH4

;△H1

……③C(s)+H2(g)=C2H2

;△H2

……④C(s)+H2(g)=C2H4

;△H3

……⑤

已知当温度下降时,①式平衡向右移动。②式平衡向左移动。根据上述事实,③~⑤式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H3大小顺序为

。△H2>△H3>△H1第9页,共1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中和热的测定1.仪器及装置:大烧杯(500mL)、小烧杯(100mL)、温度计、量筒(50mL)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0.50mol/L盐酸、0.55mol/LNaOH溶液

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

●烧杯间填充泡沫塑料或纸条的作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不能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第10页,共1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实验步骤

1.在大烧杯底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以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如图所示。该实验也可在保温杯中进行。2.用一个量筒量取50mL0.50mol/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入下表。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3.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mL0.55mol/LNaOH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记入下表。4.把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注意不要洒到外面)。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记入下表。5.重复实验两次,取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H=

6.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中和热

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温度差HClNaOH平均值t2/℃(t2-t1)/℃1

2

3

第11页,共1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7.注意事项①碱液稍过量的目的是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②操作时动作要快目的是尽量减少热量的损失。③实验中若使用了弱酸或弱碱,会使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④盐酸和NaOH溶液的浓度宜小不宜大,如果浓度偏大,则溶液中阴、阳离子间的相互牵制作用就大,这样酸碱中和时产生的热量势必要用去一部分来补偿未电离分子的离解热,造成较大误差(偏低)。⑤有0.1分刻度的温度计,且测量时应尽可能读准,并估读到小数点后第二位。水银球部分要完全浸没在溶液中,而且要稳定一段时间后再读数,以提高所测温度的精度。稀盐酸比较稳定,取50mL、0.50mol·LHCl,它的物质的量就是0.025mol,而NaOH溶液极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如果恰好取50mL、0.50mol·LNaOH,就很难保证有0.025molNaOH参与反应去中和0.025mol的HCl。第12页,共1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1.用50mL0.50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如上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 (2)环形玻璃搅拌棒能否用环形铁质搅拌棒代替?(填“能”或“不能”),其原因是

; (3)实验时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要用0.55mol/L的原因是

;减少热量损失不能①铁会和盐酸反应②铁导热性好,热量损失较大为了确保盐酸完全被中和第13页,共1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实验中若改用60mL0.50mol/L的盐酸与50mL 0.5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若实验操作均正确,则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或“不相等”); (4)已知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molH2O时,放出57.3kJ的热量,则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相等不相等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3kJ/mol第14页,共1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5)若用等浓度的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则测得的中和热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

。(6)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存在用水洗涤温度计上的盐酸溶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