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55页,共=sectionpages66页试卷第=page66页,共=sectionpages66页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单选题1.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在政治上,“秦,虽死犹存”是指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B.焚书坑儒C.修筑长城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2.中国古代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是A.大禹 B.成汤C.周武王 D.秦始皇3.夏、商、周时期的重要制度不包括A.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4.“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A.夏启B.秦始皇C.大禹D.秦二世5.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适治狱吏不直者”修长城和戍南越,其后又应征服岭南的大将、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的请求,迁一万五千“女无夫家者”去岭南。秦始皇意在(
)A.拓展秦朝疆域 B.促进民族交融 C.发展地方经济 D.强化边疆管理6.秦始皇修长城、汉武帝设河西四郡,皆在防范A.匈奴 B.鲜卑 C.契丹 D.女真7.以下能够显示关于秦朝的历史信息有①实现了国家统一②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③传子制度开始出现④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2009年11月5日,乾隆玉玺“八微耄念之宝”(如图)被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以折合人民币4000万元左右的价格拍出。皇帝的印章称为“玺”始于A.夏王启 B.商王汤 C.商王纣 D.秦始皇嬴政9.秦始皇确定“皇帝”称号,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并确定“天子独以印为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玉玺上的文字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据此分析皇帝制度的特点包括①皇帝至高无上②皇帝掌控中央③人治色彩浓厚④中央控制地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王莽认为,"设庐井八家,一夫一妇田百亩,什一而税,则国给民富而颂声作",而秦"坏圣制,废井田……强者规田以千数"。在王莽看来A.实行土地私有促进国给民富B.秦朝灭亡缘于土地兼并加剧C.秦废井田导致贫富差距拉大D.分户经营能激发生产积极性11.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古代官职中,较早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A.西周卿大夫 B.秦朝御史大夫 C.西汉内外朝制 D.唐朝三省六部12.西汉陆贾在总结秦亡教训时说:“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材料反映了秦亡的主要教训是A.皇权专制 B.赋役繁重 C.焚书坑儒 D.严刑峻法13.下表为秦始皇东巡至会稽山时所立碑刻的部分内容。这反映出秦朝(
)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圣德广密,六合之中,被泽无疆。皇帝并宇,兼听万事……皆遵度轨,和安敦勉,莫不顺令。黔首修絜(短,规则),人乐同则,嘉保太平。A.经济繁荣、文化统一 B.国家统一、刑法严苛C.疆土辽阔、人口众多 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14.学者评价在某一制度时说:“伴随着这一制度产生的新名号成为秦以后历代野心家们拼命争夺的最高目标,这充分体现了崇拜最高权力的奴性意识”。“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度B.三公九卿制C.皇帝制度D.宗法制度15.马克思指出:“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互相交往,而是使他们互相隔离,他们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A.铁器牛耕技术的广泛使用 B.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C.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脆弱性 D.重农抑商政策的提出16.清朝有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这位大臣实际上主张A.反对郡县制B.反对分封制C.改革中央官制D.建立中央集权制17.下图分别为战国时期秦国的杜虎符和秦朝的阳陵虎符,这两件文物(
)杜虎符铭文:兵甲之符,右才(在)君,左才(在)杜。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点燃烽火)之事,虽毋会符行殴(也)。阳陵虎符铭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A.表明了调兵方式的严重弊端 B.说明地方将领无任何用兵权C.反映了政治制度的延续发展 D.凸显了秦朝太尉的军事权力18.对比图1与图2的长城分布情况,可推知秦朝A.阶级矛盾有所缓和 B.边疆危机日益严峻C.极力消除分裂因素 D.君主权力高度集中19.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多次东巡,其中关东是巡游的重点地域,每次都抵达东海之滨。他首次东巡最为隆重,登临泰山等文化名山、举行封禅大典、立碑刻石以颂秦德。秦始皇第四次东巡时,曾举行祭祀舜帝和大禹的典礼,祭拜华夏先王。由此可知,秦始皇东巡A.旨在学习齐鲁先进文化 B.消弭了关东士民的敌对情绪C.扩大了秦朝的统治疆域 D.利于建构秦王朝的国家认同20.下列图片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历史文化现象。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阶段特征是A.社会大转型 B.封建大一统 C.文化大发展 D.民族大融合二、材料分析题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做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铟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围五里有余,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河,黄金为凫雁,珍宝之藏,机械之变,棺椁之丽,宫馆之盛,不可胜原。——班固《汉书·楚元王传》材料二
材料三
对秦始皇的评价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观点一(始皇)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汉书·主父偃传》观点二(始皇)怀贪鄙之心……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汉)贾谊《过秦论》请回答:(1)从史料学来看,材料一具有文献价值还是实物价值?如何证实该文献记载的可信度?(2)据材料二写出你对秦俑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的认识。材料二有文献价值还是实物价值?(3)上述材料反映了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的功过是非,请结合材料三,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三、论述题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外历史学家,无不为中国封建社会里存在如此强大的统一力量而感到惊愕。人们不能不问:同样是封建社会,有着大致相同的生产水平——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封建自然经济,而中国封建国家为什么具有如此不同的形态?它依靠什么样的组织力量来克服分裂割据?“大一统”是中国封建社会结构上的特色,它是中华民族古代的光荣与骄傲,但我们民族也曾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摘编自金观涛《兴盛与危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结合材料及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大一统”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答案第=page55页,共=sectionpages55页答案第=page44页,共=sectionpages55页参考答案:1.D【详解】秦朝建立后,秦始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政治上,建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和货币;军事上,修筑长城;思想上,焚书坑儒。因此,在政治上,“秦,虽死犹存”是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故D正确,ABC错误。2.D【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统一后,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为加强统治,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和郡县制,其核心是皇帝制度。所以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央集权制的建立3.D【详解】夏、商、周时期的重要制度包括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故ABC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秦朝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故D符合题意,选D。4.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历史上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的是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启没有建立封建国家,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是秦始皇,而不是夏启,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有学者认为大禹建立了夏朝,有人认为夏启建立了夏朝,总之,大禹没有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建立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秦始皇,而不是秦二世,秦二世是秦始皇的继承者,故D选项错误。5.D【详解】根据材料“戍南越”、“迁一万五千‘女无夫家者’去岭南”可知,秦始皇加强对边疆的守卫,让更多的人口投入到边疆的开发和治理中,从而加强边疆的管理,D项正确;迁一万五千“女无夫家者”去岭南,是疆域扩展至岭南地区后的措施,不是拓展疆域,排除A项;促进民族交融是秦始皇戍边和移民相关措施的影响,不是统治者的目的,排除B项;戍边和移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强边疆的管理,维护统治,发展地方经济不是统治者的意图,排除C项。故选D项。6.A【详解】秦始皇修长城、汉武帝设河西四郡,皆在防范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故选A项;鲜卑没有对秦汉王朝构成威胁,排除B项;唐朝末年,契丹族势力才发展起来,不符合时间限制,排除C项;北宋中后期女真族才强盛起来,不符合时间限制,排除D项。7.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结束了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故①正确;秦朝还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故②④正确;夏朝传子制度已经出现,故③错误。故①②④组合正确,故选B,排除ACD。8.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的印章专属名称为“玺”,始于秦始皇嬴政,D选项正确;夏王启、商王汤和商王纣,都不是皇帝,其印章也没有专称为“玺”,ABC三项不符合题意。9.A【详解】材料“命为制,令为诏”体现的是皇权至上,①符合题意;材料“天子独以印为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体现的是皇帝掌控中央和人治色彩浓厚,②③符合题意;秦朝通过郡县制强化对地方的控制,④错误。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10.C【详解】材料中王莽的意思是说实行土地公有制有利于国给民富,而秦朝实行土地私有导致“强者规田以千数”。说明王莽认为秦废井田导致贫富差距拉大,C正确;王莽认为土地公有制有利于国给民富,A错误;材料没有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B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公有制导致国给民富,而不是说明分户经营能激发生产积极性,D错误。11.B【详解】在中国最早体现“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是御史大夫,在秦朝开始设置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B项正确;西周卿大夫不属于监察官职,排除A项;西汉“内外朝制”西汉武帝时期设置的一种平衡相权的政治制度,不是最早“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官职,排除C项;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而非特定的监察机构;排除D项;故选B。12.D【详解】根据材料“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可知,材料反映了秦亡的主要教训是严刑峻法,激起人民反抗,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D项正确;“皇权专制”“赋役繁重”“焚书坑儒”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13.D【详解】根据材料“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皆遵度轨,和安敦勉,莫不顺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皇帝掌握天下大小事务,天下百姓也须遵守秦政府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即秦朝践行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D项正确;材料没有直接体现当时社会经济繁荣,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刑法严苛,排除B项;材料与疆土辽阔和人口众多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4.C【详解】从时间上及联系史实可以看出,“伴随着这一制度产生的新名号成为秦以后历代野心家们拼命争夺的最高目标”中的“新名号”是指皇帝,掌握着最高权力,因此“这一制度”是皇帝制度,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均与“最高权力”无关,且D项宗法制度不是在秦朝时期确立,排除ABD项。15.C【详解】从材料中的“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可以看出,在小农经济条件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必然性;根据材料中“他们互相隔离”“他们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和脆弱性。所以说,古代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源是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脆弱性,故选C;A是小农经济出现的根源,不符合题意,排除;B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表现,D是具体的经济政策,不符合中央集权建立的“根源”,排除BD。16.A【详解】试题分析:题干中的那位大臣认为商(殷)周统治时间长,是因为分封了子弟功臣的缘故。因此他实际是向皇帝进言,实行分封制,反对郡县制的,A正确,B错误;从所给的材料来看,是关于地方如何管理的问题,排除CD。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17.C【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这两枚虎符反映了秦国和秦朝的军队的调度都要经过最高统治者,因此反映了政治制度的延续发展,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从秦国到秦朝调兵方式的延续,没体现出其弊端,排除A项;根据“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可知地方将领可以调动五十人以下的部队,并不是没有任何权力,排除B项;两枚虎符都没有涉及太尉的权力,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8.C【详解】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秦统一后将原来各国的长城连接成为一体,同时拆除了内地的长城,这说明秦朝极力构建统一的国家观念,消除分裂因素,故选C;长城修筑的变化不能体现阶级矛盾的缓和和君主权力高度集中,排除AD;秦统一以后并没有面临严峻的边疆危机,排除B。19.D【详解】材料反映了秦始皇多次东巡,而且会在东巡地区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等活动,这有利于增进当地民众对秦朝政权的认同,故D符合题意;齐鲁文化主要指的是儒家文化,秦始皇东巡并不是为了学习儒家文化,故排除A;秦始皇东巡消弭了关东士民的敌对情绪,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B;秦始皇东巡有利于巩固政权,但并没有扩大疆域面积,故排除C。20.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左图有郡县、长城等,可知是秦朝版图,右图是汉赋代表司马相如,所以材料反映的是秦汉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确立了整套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汉承秦制,承建了一个更强盛的王朝,司马相如的汉赋作品集中体现了汉代统一气势的恢弘,B项正确;社会大转型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文化大发展不符合左图内容,排除C项;民族大融合不符合右图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21.(1)材料一具有文献价值。通过考古探测来证实。(2)是秦大规模统一六国战争的真实反映,是两千多年前那个尚武威猛的民族形象的反映,也是古代军阵和兵器的反映。(也可以有其他表述,任答一点即可,但必须是历史价值)是世界文化艺术史上的瑰宝。(也可以有其他表述,任答一点即可,但必须是艺术方面的)材料二有实物价值。(3)同意观点一理由:秦始皇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后又大规模推行巩固统一的,建立起幅员幅员辽阔的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意观点二理由:秦始皇完成统一后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百姓不堪重负。刑法严酷,阶级矛盾激化。为维护其权威实行“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莫大损失。理由:参考观点一和参考观点二【详解】(1)由材料一出处可知,材料一具有文献价值。“证实”,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通过考古探测来证实该文献的可信度。(2)“认识”,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秦大规模统一六国战争的真实反映,是两千多年前那个尚武威猛的民族形象的反映,是古代军阵和兵器的反映等角度说明历史价值;从世界文化艺术史上的瑰宝的角度分析艺术价值。依据材料二可知,材料二具有实物价值。(3)“观点”,依据材料三信息“(始皇)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得出:秦始皇是有作为的君主;由材料信息“(始皇)怀贪鄙之心……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得出:秦始皇是暴君。“理由”,如果同意观点一,则从秦始皇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后又大规模推行巩固统一的,建立起幅员幅员辽阔的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考公明星书画试题及答案
- 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
-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西方音乐教育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省长春市2025年数学四下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脊椎穿刺术试题及答案
- 红色视觉测试题及答案
- 成人考试高数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章丘市2025届下学期高三生物试题起点调研考试试卷含解析
- 施工现场安全研讨试题及答案
- 自动驾驶卡车2025年在煤炭运输中的应用前景报告
- 四川绵阳经开区司法所招考聘用司法行政辅助人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 I 卷-数学试卷-全国
- 《春夏中医养生》课件
- 2024年02月北京2024年北京银行总行社会招考(217)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餐饮店长培训
- 《高速公路设计审查技术指南》
- 燃气岗位安全培训
- 《pmp项目管理培训》课件
- 机械设计基础B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哈尔滨工程大学
- 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策略
- 云南省职业技能大赛(健康照护赛项)理论参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