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秋传统文化活动方案_第1页
走进中秋传统文化活动方案_第2页
走进中秋传统文化活动方案_第3页
走进中秋传统文化活动方案_第4页
走进中秋传统文化活动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进中秋传统文化活动方案篇1:走进中秋传统文化活动方案

"走进传统文化感受节日魅力"活动案

一、选题背景

时下很多孩子热衷于西方的节日,像愚人节、圣诞节等,而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历史渊源等却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我国之大,传统节日之多,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可以这么说,每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都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渊源,有着深广的群众基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学生面对的文化,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又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一些中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有所减弱,而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盲目认同。如果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其内在力量,就会导致一些学生在思想意识上不自觉的忽视了中华文化的地位和价值,盲目地迷信外国文化。为弘扬我国的传统,引导孩子们过有意义的传统节日,一起来探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因此,我班决定以"走进传统文化,感受节日魅力"为研究主题,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活动,我们一起去感受中华民族节日的特点、韵味、情感,去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创新民族文化。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知道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增强,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2、通过本次活动,除了了解一些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进一步了解与传统节日有关的人物故事以及诗歌创作等。

3、通过本次活动,初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感。

(二)情感目标

1、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更加热爱中华民族。

2、通过各种获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三)能力目标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2、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活动重点

了解学生分工与合作的实践能力,通过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相关资料,从中得到情感启迪、熏陶,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民族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四、活动方案

第一周:确定主题,展开调查

第二、三周:小组讨论,查漏补缺

第四、五周:开展活动,诗歌朗诵比赛,手抄报评比,小品排练等

第六周:展示成果

五、活动实施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指导老师交待了注意事项后,学生自由组合,选择和确定了小主题,分为四个大组,鉴于中国的节日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且传统节日较多,故考虑近年来为人们热议的几个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四大节日最为人们所重视,而且它们还被定为法定假期,这对我们每个人意义重大。所以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各小组确定了研究方向,具体如下:

1、第一小组:调查春节的由来及习俗;指导老师:

2、第二小组:调查

清明节的文化;指导老师:

3、第三小组:调查

端午节的来历;指导老师:

4、第四小组:调查中秋节的传统。指导老师:

接着由小组设计本组活动方案和时间安排表,并进行讨论。大致围绕节日的由来、传统风俗习惯(活动、饮食、服饰等)、相关节日的故事或传说、诗词歌谣、人物等等展开活动,活动形式可以自定。接下去的时间、学生就利用课外时间和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查资料、设计、讨论、调查、采访、写体会、画画、写总结、出手抄报、编节目、排练、阶段性成果展示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附小课题研究方案表格)

小组活动计划

课题

活动主题

小组成员

研究的内容

活动的方式

预期成果展示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一、资料搜集

本班的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研究内容,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他们利用一些活动课或在网络上收集资料,以及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有些同学还利用假日到书店购买有关方面的书籍,有的同学收集报纸有关节日方面的信息,做成剪报集,小组内进行信息交流,把收集到的资料互相传阅,加深对所调查的节日文化的了解。

同学们还通过在家收集或参观走访问卷等途径,收集了各种关于压岁钱怎么花,清明节纪念方式的转变等,在老师的指导下,做成各种手抄报,开展辩论赛,编排小品,制作了精美的手工作品。

二、采访调查

为了想理解更多有关节日的知识,同学们采访家人、老师、朋友对相关节日的了解,将所得到的资料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并推选代表在全班展示发言,每个小组还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了各具特色的调查卡或采访卡,并自行在电脑上打印或手抄,在组长的协调下做好以下事项:按预定的方案采访、分配好人员、记录员、拍摄员。事前准备:明确采访目的,确定采访内容,设计采访提问,确定采访记录形成。

以下是小组设计的调查采访卡:

采访卡

采访者____________

被采访者__________

采访地点__________

采访时间__________

采访内容:

(1)中秋节你最思念的人是谁?

(2)你希望中秋节如何度过?

(3)中秋节你最想祝福的人是谁?

(4)你会用什么方式向他人表示中秋节的问候?

(5)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

三、外出参观

我们班的同学还到学校附近的"佬俵食品店"参观,请了饼店的做饼师傅介绍做月饼的过程以及注意事项,并进行记载,同学们把自己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饼店师傅请教,掌握做月饼的方法,同时还品尝了饼店里的月饼。通过参观"佬俵食品店"之后,部分学生对中秋月饼更感兴趣。

我们班的同学还到高淳老街的吴爷爷家里,参观各种各样的灯笼,并听了吴爷爷讲如何做灯笼的技巧、方法,同学们听后,对制作灯笼也有更大的兴趣。

四、办小报

同学们把收集到的资料制成手抄报,在全班展示,向全班同学介绍宣传。

第三阶段

课题总结阶段

活动过程

1、各小组组员对本组资料进行总结、整理、分析、研究、筛选、形成结论。

2、指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过程进行反思。

3、完成各人的活动心得体会,指导老师帮助修订后定稿。

4、讨论各小组课题展示内容、形式。

5、其他小组准备展示内容,做好展示时的人员分工。

六、成果汇报总结

1、成果展示

三月底在学校电教室举行了成果展示会,先由主持人简单介绍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接着四个主题组的同学按顺序出来展示成果。尽可能让每位同学都有发言表演的机会,很多小组除了一般汇报外,还有一些相关的节目表演,如舞蹈、诗歌、小品。

2、收获体会

每个学生都进行自己的调查,各有收获,很多同学都写有调查报告、调查日记或心得体会等。

七、老师点评

这个综合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中秋文化的一些知识,感受我国的中秋文化,学生通过参观调查、实践、亲身体验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开展自主的、创造性的探究学习,在活动中教师对激发学生探究举是由始至终地运用灵活多种的形式。教师和学生两个"积极性"发挥得都比较好,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训练能力、陶冶感情、接受教育。因此,整个活动教学效果好。

作为教师,在这次活动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第一、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第二、在活动中,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第三,分工合作,营造"人人有事干,个个都负责"的氛围。

结束语: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中华文化的魅力无穷,还有更多的知识需要我们来探索,让我们继续努力,把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篇2:群众文化活动中心规划标准

洛江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标准

一、设施标准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原则上提倡灵活掌握、因地制宜。所有新创建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原则上应拥有三室一场,即图书阅览室、综合文体活动室、多功能培训室、文体活动广场。活动中心应在醒目处悬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牌匾,总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

一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标准

1.室内综合文化活动场所面积在100m以上;

2.图书阅览室面积30m以上,藏书3000册以上,报刊15种以上;

3.综合文体活动室有棋牌、锣、鼓、乒乓球桌和供业余文艺表演队伍使用的成套演出设备(器材)等;

4.多功能培训室桌子不少于25张,座椅不少于50把,配备有上网电脑、电视机、DVD机和投影机等多媒体设备,并结合建设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

5.有小型文化广场一处,室外有文化体育设施;

6.配备有12名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热爱文化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进行日常管理;

7.成立1支以上有一定规模的文艺队伍并能经常开展活动。

二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标准

1.室内综合文化活动场所面积在80m以上;

2.图书阅览室面积20m以上,藏书2000册以上,报刊10种以上;

3.综合文体活动室有棋牌、锣、鼓、乒乓球桌和供业余文艺表演队伍使用的成套演出设备(器材)等;

4.多功能培训室桌子不少于20张,座椅不少于40把,配备有上网电脑、电视机、DVD机等多媒体设备,并结合建设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

5.有小型文化广场1处,室外有文化体育设施;

6.配备有12名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热爱文化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进行日常管理;

7.成立有1支以上有一定规模的文艺队伍并能经常开展活动。

三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标准

1.室内综合文化活动场所面积在60m以上;

2.图书阅览室面积15m以上,藏书1000册以上,报刊5种以上;

3.综合文体活动室有棋牌、锣、鼓、乒乓球桌和供业余文艺表演队伍使用的成套演出设备(器材)等;

4.多功能培训室桌子不少于15张,座椅不少于30把,配备有电视机、DVD机等多媒体设备,并结合建设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

5.配备有12名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热爱文化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进行日常管理;

6.成立有1支以上有一定规模的文艺队伍并能经常开展活动。

二、活动要求

活动中心应坚持公益性质,无偿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活动中心年开放时间在200天以上,每天开放6小时。能适时组织本社区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每年组织居民文体活动在4次以上。

三、人员配备

文化活动中心管理人员本着自愿原则,由社区自行确定12名思想觉悟较高、有一定文体专长和组织能力的人员负责管理。活动中心管理人员一律实行聘任制,聘任期间与居委会签定工作目标责任,待遇由各社区组织视自身财力与聘任者协商确定。聘用人员要上报街道文化站、区文体局备案。同时,各居民小组要确定一名文体联洛员,作为社区文化活动骨干参与组织文化活动。

四、制度建设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要做到管理科学、运作规范。要按照公益性文化设施的要求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文化活动中心工作制度》、《村民参与文化活动公约》、《文化活动组织制度》、《文体器材保管制度》、《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等,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

篇3:特教团总支校园文化活动汇报材料

特殊教育系团总支校园文化活动汇报材料

结合我系专业特色,倡导扶残助残风尚,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我系两次主办助残活动周,并得到全院师生的一致好评。

(一)2011年5月15日,是第二十一个"全国助残日"。为了迎接第二十一个"全国助残日"的到来,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倡导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营造"助残扶残"为荣的新风尚,营造文明进步的社会环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安顺学院特教系和安顺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开展以"关爱之路,你我同行"为主题第一届五月助残活动周,以手拉手、齐努力、关心爱护、尊重残疾人为原则的"爱心助残"活动。

(二)2012年5月20日至28日安顺学院特教系开展以"心手相牵、与爱同行"为主题,以"手牵手、心连心、与爱同行、关注残疾人、尊重残疾人"为内容的第二届五月助残活动周。整个活动共由五个部分组成,八个子活动展开。

1、安顺学院第二届五月助残活动周开幕式

(1)、邀请学生处处长、系领导参与并致辞。

(2)、安顺特校聋生代表张亚梅同学的发言,让在场的师生不禁潸然泪下,为之感动。

(3)、手语爱心协会:手语表演《爱与希望》。

(4)、"体验残疾半小时"(游戏:"你来比划

我来猜"、盲人行走),邀请各组织、各系学生代表及安顺特校学生代表参与,全场气氛高昂。

2、安顺学院第二届五月助残活动周之爱心助残公益标语征集比赛

有一种世界没有喧闹,只有一颗赤诚之心在进行无声交流,他们用心灵说话,用心灵唱歌,用心灵去感悟潺潺的流水,那里安静、纯真、美丽,我们用心灵去听才能感悟。将助残与文字艺术结合起来,以爱心为纽带,用文字艺术蕴感情。面向全院师生公开征集爱心助残公益标语,经筛选后,公开展示,感动你我。

3、安顺学院第二届五月助残活动周之义工服务活动

(1)、我系团总支联系了安顺市社会儿童福利院、西秀区九年制盲聋哑学校,与其相关领导、老师进行接洽。

(2)、我系志愿者的活动内容,包括打扫卫生、陪特殊儿童聊天、做游戏,给他们讲笑话、故事和唱歌等。

3、安顺学院第二届五月助残活动周之学术讲座

本次活动提高了全系师生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师生对特殊教育的兴趣和献身精神,关心与关注特殊教育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1)、重庆师范大学特教学院特教系副主任郑璇博士(聋人)

(2)、铜仁市盲聋哑学校校长卢道静

4、安顺学院第二届五月助残活动周之学生技能大比拼

我系团总支以名为"彰显个人魅力,比拼专业知识"为主题,举办三个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拓展学生社会视眼为目的的相关活动。

(1)、模拟招聘会。本次比赛活动中同学们以自我介绍、才艺展示、评委质疑。三个环节组成。初赛人数50,决赛人数11。选手通过层层考验,最终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2)、说课比赛。旨在提高我系学生教师专业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参赛者自己准备教案、评委老师现场评述并打分,确定比赛名次。

(3)、手语大赛。我系团总支特邀安顺特校副校长、我系外聘手语老师邓兴国校长及安顺特校部分老师作为此次比赛的评委组。我系学生自由组合或单独参赛,以手语讲故事、手语话剧、手语讲课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最终以09特本"似水年华"组合所表演的一堂名为《反义词的学习》荣获一等奖。

5、安顺学院第二届五月助残活动周闭幕式暨欢送毕业生晚会

整个活动周在全系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圆满成功。值此之际,特举办了我系送老生晚会,为毕业生送去祝福。晚会上,特校学生代表的小合唱《说唱脸谱》让全场为之震撼,向特教事业致敬;毕业生代表腾小虎的电吉他独奏《永远之后》为四年的大学生活划上圆满的记号;09特本的舞蹈《秀showboy》、《舞蹈串烧》带动全场气氛,为其搞笑风格赞叹不已:11特本的舞蹈《UUU》展现了大一新生的活力四射。晚会顺利闭幕,并获得全系师生的一致好评。

我系团总支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彰显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色,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广泛征集学生意见,举办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并将部分活动试定为我系的传统活动,定期开展。

(1)迎新晚会、送老生晚会。

2011年11月,我系团总支以"我的未来

我hold住"为主题主办了第一届迎新晚会了。真诚的祝愿大四学长和大一的新生一帆风顺,毕业是离开但同时也是一个新起点、新征程;新学期是新的开始同时也是同过去告别;让我们同时迎接未来。我的未来,我掌握。

2012年5月,安顺学院第二届五月助残活动周闭幕式暨欢送毕业生晚会。也在大礼堂取得圆满成功。

(2)体育部举办"迎新篮球赛"、"送老生篮球赛"

"迎新篮球赛"是为了使老生与新生的关系融洽,加强各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各班级的团体意识更加强烈及加强对身体的锻炼而举办。

"送老生篮球赛"

是于4月25日中午在第一篮球场举行的。此场比赛是为了使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加强各班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各班学生团体意识更加强烈及加强对身体的锻炼而举办。

两个活动都展现了我系同学们的篮球实力,更主要的是加强了彼此间的联系,使得全系上下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三)"五月阳光小组"开展的系列活动。

"五月阳光小组"成立于2009年5月份,是一个由特殊教育专业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