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化进程课件总结_第1页
世界现代化进程课件总结_第2页
世界现代化进程课件总结_第3页
世界现代化进程课件总结_第4页
世界现代化进程课件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现代化引论5/69世界现代化进程(专题选讲)第一讲现代化引论一“现代化”是什么?“现代”(MODERN)通常指“现在的”,是相对于“过去”而言。单从时间上讲,历史上的不同时期“现代”所指内容不同,所以具有相对性。把某个时代称为MODERN,据认为最早产生于欧洲中世纪晚期,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称当时为“MODERN”以区别于以前的“中世纪”(MEDIEVAL,MIDDLEAGES)。“传统”与“现代”“现代”不只是一个时间概念,它被赋予了表述事物的属性或特性的含义。人们用“现代的”和“传统的”来表述事物的不同特性,它们相对而存在。两种特性的区别是动态的。一种属性今天是“现代”的,可能到明天就变成了“传统”的。仅仅从时间上看不能确定什么是“现代”的。“现在存在的”东西不一定是“现代的”,而可能是“传统的”。“现代”与“传统”不是绝对割裂或截然对立的,它们是历史进程中前后相继的环节。现代是从传统中发展演进而来的。何谓“现代化”——它的内涵科学研究要进行概念或范畴的界定。我们要对“现代”和“现代化”(modernization)作必要的界定。它们是什么内涵呢?欧洲中世纪以后人们用“现代”一词来指称他们那个时代。但在现代化研究中所讲的“现代”,却有所不同,它主要指的是西方进入工业化以来的时期。而“现代化”则意味着一个变化的过程,即从传统到现代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什么具体内容,现在人们有不同理解。人们容易认为它就是所谓“四个现代化”,或是认为它就是近代以来落后国家在经济和技术上赶超先进国家的进程,或者认为现代化就是工业化,是非工业化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现代化”是一个人类社会整体变化的进程对“现代化”的内容的恰当理解是: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整体性变化,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所有方面的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但只是说明从“传统”到“现代”还是不能明确地说明“现代化”的内涵。因为“传统”和“现代”在不同时空环境下含义不同。现在通常所说的“现代化”,有其特定的内涵,指近代以来以来世界历史上发生的一种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迁,即工业文明兴起并逐步取代农业文明而成为主导性的文明形态的进程,它由欧洲开始而波及世界范围,是人类社会自十八世纪发生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变革。在这种语境下,工业社会前的事物或属性就是“传统的”,而随着人类进入工业社会而形成的事物或属性就是“现代的”。现代化不仅仅是工业化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是现代化的核心和物质基础。但现代化包含着社会诸方面的整体变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旧有的一切(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都将决定其去留,不能适应者将被淘汰,或经过改造而融入现代,实现向现代的转变。“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一个社会实现了“现代化”,就成为“现代社会”。传统社会是农业社会:其经济基础是传统农业和手工业,使用再生性生物能源,经济增长缓慢,劳动分工和职业分化程度较低,社会流动性较小,社会生活较为封闭保守,社会发展变化相对缓慢等。现代社会是工业社会:其特点是以工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和专业化程度高,广泛利用非生物性能源,经济快速增长,行政管理但比韦伯更早对“现代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和剖析的,却是卡尔·马克思。剖析西方“现代社会”——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生和发展史,批判所谓“现代性”,揭示其本质和历史命运,是马克思毕生的理论主题。其逻辑力量和深刻性至今无出其右者。马克思用“现代生产方式”指十六世纪以来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现代社会”指“资产阶级社会”,并指出资本主义的深刻内在矛盾,决定了它将不可避免地过渡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的学说考察欧洲中世纪以来的历史,指出从十六世纪起,欧洲逐步进入“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引起政治、经济、社会的重大变化:从私有制向“现代私有制”,从中世纪手工业工人向“现代工人”,从历史上“自然形成的等级资本”向“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从中世纪国家向“现代国家”的转变,从而形成“现代社会”。而且,西方“现代社会”展示了其他社会未来的发展图景。他们所讲的,就是现在所称的“现代化”进程,只是没有冠以“现代化研究”来指称他们的理论。他们的理论给当代西方“现代化研究”提供了诸多启发。西方的现代化研究勃兴于20世纪的60——70年代,是西方近代的经济、政治、社会理论在新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当代现实的产物:面对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竞争,资本主义如何发展,新兴国家如何发展,资本主义如何影响新兴国家的发展等等。西方的现代化研究借鉴了马克思学说中的概念和思想,或从中受到启发,但是剔除了其中关于政治革命、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内涵。西方“现代化研究”的主要学者西方现代化研究的学者很多,尤其在美国:W·H·麦克尼尔《西方的兴起》,W·W·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A·英格尔斯的《人的现代化》,S·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帕森斯的《现代社会体系》等等。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批评对西方现代化理论有种种批评,既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学者,也来自西方的左派和自由派学者,以及自第三世界的学者。他们指出,现代化理论是西方的社会进化理论的发展,它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理论化,普世化,以便套用到全世界,不脱“西方中心主义”。它批评西方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目的是为资本主义长存进行论证。它在哲学上以渐变论对抗革命的突变论,主张资本主义优于社会主义。他们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普适性提出质疑,认为西方现代社会本身并非完美无缺,而非西方社会本身又有自身的特点,当它们搬用西方的现代化模式时,往往产生新的问题,如社会动荡、暴力和内战、军人政权或寡头统治等。美国学者雷迅马(MichaelE.Latham)在《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中指出,现代化研究在美国的兴盛,与美国的全球冷战有密切联系。在冷战背景下,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走什么道路被认为与冷战的结局紧密相关。美国认为使新兴国家走西方式资本主义道路至关重要,而美国则应该成为它们效法的榜样。这体现了一种新型的“天定命运”观念,体现了美国对自身优越感和道义使命的自我感受。于是一批“出类拔萃之辈”展开“现代化”研究,希望创建一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验性的坐标体系,而各国都将循此发展道路而无一例外,这就是西方所走过的现代化发展道路。雷迅马通过研究说明,现代化理论不仅是一种社会科学的理论,也是为一种美国全球战略服务的意识形态。一些左派学者批评“现代化理论”,并提出自已的理论模式。“依附理论”:以阿根廷的普雷维什为其理论先驱;代表性学者是美国的A·G·弗兰克、埃及的S·阿明等。阿明提出“脱钩”主张。“世界体系理论”和“中心—边缘”学说:以美国的L·沃勒斯坦为代表。这种理论对普遍性进步理论提出挑战,指出西方现代化是以将非西方置于“边缘”加以剥削为基础的。有人认为“世界体系理论”撰写了“现代化理论的墓志铭”。其他的批评有“新儒家”或“儒教资本主义”理论:主张并非只有新教伦理才有利于现代化,现代化不等于向欧美现代社会演进。面对批评,保守派思想家认为,证据不能说明富国与穷国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在扩大,非西方的贫困和落后是源于没有走西方式的道路(自由市场经济和西方式政治民主),外援与各种福利只是阻碍企业的主动精神,不能解决非西方世界的问题。随着苏东巨变,弗兰西斯·福山提出“历史终结论”,认为西方式现代资本主义将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终极道路,历史即至此而“终结”。但这一理论引起批评和质疑。塞缪尔·亨廷顿认为,西方人应认识到西方文明是“独特的而非普世的”,“现代化不一定意味着西方化”。中国的现代化研究新中国历史上,最早由政府提出“现代化”,是1954年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四个现代化”(当时提的是现代化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国防)。他号召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工业国家”。1964年他在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再次提出“四个现代化”(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目标。1975年1月,周恩来在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目标,并提出分两步走的思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把实现现代化作为一项奋斗目标,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终于得以真正把全部力量集中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中国人对现代化的关注则更早。例如早1933年,《申报月刊》曾出版“中国现代化问题号”,发表26篇文章,探讨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和困难。系统的现代化学术研究是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高潮的兴起而兴起的。罗荣渠为首的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研究中心编辑出版“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丛书”,反映了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建立自已的现代化理论的努力。其代表性著作是《现代化新论》等。南京大学钱乘旦先后出版了《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走向现代国家之路》等著作,考察一系列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道路和特点。他并提出以现代化理论为指导重构世界近现代史体系。华中师范大学章开沅教授主编的《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的力作。中国科学院何传启把在西方国家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称为“经典现代化”,或“第一次现代化”,并提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他著有《东方复兴:现代化的第三条道路》(商务印书馆2003年)等。二世界现代化的三个高潮现代学者认为,从十五至十六世纪之交开始,西欧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形成了向“现代”转变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长期积累,到十八世纪引发一个新的历史发展进程,这就是“现代化”的进程。这个过程向的扩展,引起其他地区类似的发展,形成世界范围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如果不包括何传启所称的“第二次现代化”,现代化(即“经典现代化”)从发生到现在,在世界范围内经历了三个发展高潮或浪潮。第一个现代化高潮第一个浪潮发生在十八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中叶。由英国工业革命触发并作为主要标志,结果是在大西洋两岸形成了现代化的始发区,首先进入现代社会。这次现代化浪潮以使用以蒸汽为代表的非生物性能源,粗质量的机器大生产,大大提高的技术水平为特征,其物质技术基础是煤和铁。这次现代化浪潮的重要结果,是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现代化国家和世界头号强国。同时西方首次超过了东方,拉开了西欧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距离,开始形成世界范围不平等的国际分工——工业与农业,中心与边缘,奠定了西欧在世界体系中的优势。第二个现代化高潮第二个高潮发生在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其地域范围不再限于西欧,也不限于西方文明区域,一些非西欧文明的地区进入现代化进程。第二个现代化高潮的物质技术基础是电力与钢铁,内燃机和电动机带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增长更快于第一次现代化。亚非拉被列强瓜分完毕,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达于极致,同时独尊地位也开始受到欧洲以外力量的挑战。这个浪潮中资本主义现代化出现了危机,主要是社会内部的危机和各国争夺世界市场斗争的空前激化。其最突出的表现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危机导致了现代化的变化和现代化方式的突破:一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古典模式向有调节的方向转变,二是产生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模式和发展道路。第三个现代化高潮第三个现代化高潮出现在二十世纪中期以来的时期,是一个真正世界性的现代化浪潮。第三个现代化高潮中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为代表的新的技术革命,使现代化进程加速发展,经济增长又大大高于前两次现代化高潮时期,并引导起了社会生活各方面更加深刻广泛的变化。现代资本主义进入高度发达的阶段,其特点是资本和技术密集、资源消耗、劳力节省、大众消费、福利社会等,进入现代化的高级阶段,并开始向所谓“后现代”过渡。亚非拉国家和地区争得民族独立,进入现代化浪潮,有些国家和地区取得可观成就,开始改变现代化开始以来一直存在的西方中心的格局。现代化有无止境?在一定意义上说,广义的“现代化”是没有止境的。因为人类社会总是要不断地探索未知世界,改善自已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除旧布新,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没有止境。“现代化”也就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但是,“现代化”作为特定的历史过程,即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的进程,那它就是有止境的。发达的工业化社会的实现,即是现代化的实现。此后就过渡到所谓“后现代”(post-modern)阶段。“现代化”实现以后……这个新的阶段是什么?除称为“后现代”之外,还有“晚期现代化”,或“生态现代化”、“再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等概念。这个阶段的新特点是产业结构、增长模式的转换,非物质生产部门——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产值的大半,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信息产业迅速发展,资源消耗少,重视环保等。社会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西方发达国家首先开始向这个阶段过渡,约在二十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开始。这是现代化向亚非拉广泛扩展的时期,形成世界范围内现代化的不同发展阶段或不同水平。新的世界经济分工:发达国家主要从事资本、技术、知识密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型的产业,而劳动密集、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型的产业,转向发展中国家,与以往工业——农业(原料)分工有所不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认为有“两次现代化”。广义的现代化不仅仅指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的“第一次现代化”,这个过程在世界上的相当一批国家已经完成。现在已出现另一种现代化,即“第二次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是指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这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在一些发达国家发生的。它以知识经济发展为主要特点,同时在许多方面与第一次现代化不同。第二次现代化以后还会有新的“现代化”。到上世纪末(九十年代),第二次现代化开始改变世界。中国学者统计,到二十世纪末进入第二次现代化进程的国家有24个。三现代化的两种类型和多种道路(或模式)内源型:以内部因素积累推动为主,具有自发性和渐进性,较早发生,拥有“先占优势”,矛盾逐步展开,较为从容不迫,延续时间较长。外源型:发生较晚,外因推动作用较突出,内部因素不完备,国家权力的主动推动,重视速度,有时不能顾及其他方面的变革,社会矛盾容易尖锐。可能后来居上。两种类型区分的相对性。三种现代化道路资本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混合型现代化道路。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最先出现,经过长期发展趋于成熟,即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二十世纪首先在俄国出现的,是根据一定的理论和实际而进行的创新。混合型现代化是前两种道路的综合。主要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时期。三种现代化道路的特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特点:资本主义私有制+自由市场(可有一定调控)+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分权或集权型的国家权力机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有的学者又把资本主义现代化分成自由主义现代化和国家统制型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点:以社会主义公有制或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所有制+计划与有限的市场相结合+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集权或分权型国家权力机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混合型现代化的基本特点:主要出现在发展中国家,以民族主义指导思想的现代化。总的特点是试图兼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素和优点,而避免两者的缺点。可以简化描述为:混合经济+自由市场和一定的政府调控+集权或分权的国家权力机构+本质上是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上述几种现代化模式的特点是一般的描述,它们是相对而言的,在不同国家具体体现不同,也是不断变化的。四正确认识现代化现代化是西方近代科学理性和工业文明兴起和取得主导地位,并向全世界扩展的进程,也是一个西方资本主义向全世界扩张的过程。现代化是充满矛盾和悖论的过程:现代化进程中的利益再分配,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具体体现为种种政治和社会冲突、国际冲突)等。对于非西方国家,现代化中的矛盾和悖论相对更为严重——文化冲突或“文明的冲突”。现代化引起新问题——“现代病”:物的关系对人的统治,经济权力凌驾一切,物欲横流精神失落,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贫富极度分化,种种城市病等。自从现代化展开以来,对其批判就没有停止。整个西方近现代思想史,思潮、流派众多,从不同方面对现代性及其命运的反省和批判,构成中心课题之一。马克思是西方思想史上对资本主义现代社会和“现代性”最早进行系统反思和批判的思想家之一。马克思指出现代世界是资产阶级按照“资本”的性格塑造出来的,“资本”是现代社会的“基因”。因而对资本逻辑的剖析,是透视“现代社会”和“现代性”最恰切的途径。马克思深刻地剖析了“现代社会”的内在矛盾,洞察到繁荣后面所蕴含的“另一面”:“在现代,物的关系对个人的统治、偶然性对个性的压抑,已具有最尖锐最普遍的形式”,“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的升值与人的贬值、资本逻辑与人的现实命运之间的深层悖论。马克思被公认为现代社会最杰出的“病理学家”之一。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的批判以及对克服其弊病而进行的新的制度安排设想等,汇入了现代社会思想,并成为理解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分析范式。今天我们仍处于一个资本的力量把越来越多的地区席卷进去的世界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的批判性剖析,依然能提供深刻的启示。马克斯·韦伯也对现代性进行了批判性反思。他对西方“宰制型理性主义”、“工具理性主义”有着深沉的忧虑和警省。他说在我们的时代,那些终极的、最高贵的价值,已经从公共生活中销声匿迹,经济秩序受机器生产和经济条件的制约,这些条件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决定着每一个人的生活,也许这种决定作用会一直持续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的时刻。作为工具理性载体的科学与既是价值理性载体又是工具理性的掌控者的人之间的紧张、对抗及其消解,是韦伯理性主义的最大困境所在。此外,尼采、海德格尔、哈贝马斯、福柯、德里达等西方著名的现代思想家,也从各个视角对资本主义现代社会作了深刻的批判性思考。对现代化的批判性反思并不意味着“反现代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一直存在着反现代化的思潮,如“文化保守主义”。这些思潮对现代化的种种弊端的批评不无道理,但提出的方案是回到现代以前去。然而“反现代化”是行不通的。正确的态度是努力实现现代化,同时努力开创新的现代化道路,减少或避免其负面影响。本章思考题何谓“现代化”?其内涵是什么?何谓“两次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研究有些什么样的批评?何谓现代化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近代以来出现过几次现代化高潮?各次高潮的特点如何?谈谈几种现代化的类型和发展道路(或模式)及其各自的基本特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现代社会有些怎样的分析和批判?马克斯·韦伯对现代化有些什么反思和忧虑?怎样正确认识现代化?第二讲现代化的准备第二讲现代化的准备一西欧中世纪末期社会的变化及其意义“历史之谜”:巨大的变化何以首先发生于西方?中国是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中华文化有着“理性”传统(例如相信人可以“制天命而用之”,轻鬼神而重人事等)。中国古代生产力发达,科技先进(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社会组织形式完备,国家功能齐全,城市和商业繁荣,等级身份具有流动性,一定的平等价值取向等。在十五、六世纪(明代)已具有某些“现代性”因素。中国早有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大规模远航也表明了先进的技术水平。(首次下西洋是1405年,比哥伦布早80余年,船队有船只200余艘,人员27000余人。)(英国皇家海军军官凯文·孟席斯,一位业余历史学家,自费考察全球一百余国寻找证据,在2002年出版《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提出“郑和船队首先发现了美洲”。但由于其身份的业余性及观点得不到系统佐证,其观点一直未能被历史学界接受。)西方中世纪邦国林立,贵族混战,生产力低下,商业和城市发展晚,规模小,国家职能不全。贡德·弗兰克写道:欧洲人本身没有任何创造,更谈不上靠自身力量搞“现代化”。亚洲直到1750年依然使欧洲黯然失色。至少到1800年为止,亚洲尤其是中国一直在世界经济中居于支配地位。为什么现代化首先发生于西方?贡德·弗兰克形象地写道:“西方最初在亚洲经济列车上买了一个三等厢座位,然后包租了整整一个车厢,只是到19世纪才设法取代了亚洲在火车头的位置。名副其实贫穷可怜的欧洲人怎么能买得起亚洲经济列车上的哪怕是三等车厢的车票呢?欧洲人想法找到了钱,或者是偷窃,或者是勒索,或者是挣到了钱。”但是问题并不这样简单,我们需要了解西欧社会的特点和它在中世纪末开始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它们如何促成了现代化的发生。西欧中世纪是一个多层封建式的农业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是分散的,没有强大统一的中央权力实行对社会的全面控制。“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君主大大中中中中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农民和农奴在最底层。分散、多元的社会结构有利于异已力量——商业和手工业城市的发展。城市兴起并通过不同途径获得“自由”和“自治”,形成一个主流社会之外的新的社会——市民社会。从市民社会中产生了最初的资产阶级。东方封建社会的政治(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发展完备的专制制度),既有加强社会整合和内部凝聚力的作用,又有削弱社会的弹性、流动性的作用。自然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其他经济形态的发展。成熟的封建社会机制有强大的自我调节和修复功能,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难以突破其约束。在这个意义上,西欧封建社会的落后恰恰为向新的社会转变提供了便利。东西方航海目的不同:郑和远航主要目的是政治的而非经济的,“宣德化而柔远人”,“施恩布德,…庶几共享太平之福。”经济上厚往薄来,而非“贸迁有无,逐利远近”,也不追求领土扩张。明后叶来华传教士利玛窦说,中国人无征服野心,满足于自已的东西。关键时刻统治者决策不同:西方君主鼓励海外开拓,中国政府却在本来具备实力之时实行闭关政策,丧失了重要的机遇。(1433年明朝皇帝下令停止航海活动)。传统文化:专制主义,重农抑商,重义轻利,思维方式。种种看法:马克斯·韦伯强调了“新教伦理”。斯塔夫里亚诺斯指出基督教传统及其普救说,改变异教徒信仰的热情和十字军好战精神。杨振宁说中国思维方式重归纳而缺演绎,影响了中国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还有人指出海洋文明与大陆文明的不同。现代性因素汇集于西方:中国曾有早熟的现代性因素,近代西方曾学习中国,使现代性因素在西方汇集起来。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重大变化西欧农奴制走向趋瓦解,农业经营方式变化:“黑死病”及其后果,农奴成为租地农民,农奴制的瓦解。文艺复兴(Renaissance):高扬和尊重人性,肯定人的自由和价值,主张追求现实利益和幸福,相信“理性”力量,科学精神发端。(Humanism,Individualism,Secularism,Reason)。宗教改革(Reformation)冲击了教廷权威和宗教思想桎梏:马丁·路德和“因信称义”,加尔文和“致富光荣”的道德理念(新教伦理)。“人”的解放:人的理性、尊严、利益、自由、价值摆在了历史发展的突出地位。“世俗化”进程由此开始:政教分离,宗教成为私人信仰领域之事,宗教服从于本国的政治权力。有的国家以国家力量强制实行世俗化:例如法国,天主教与政治权力的结合一直持续到大革命前。大革命中政治权力强行把天主教赶出政治领域,20世纪初通过议会立法正式实现政教的分离。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他认为西方文化的理性主义或新教理性主义是以“入世而不属世”为特征的,对现实世界主张“理性的征服”。儒教理性主义是“入世而属世”的,以主张现实世界的和谐发展为特征,对现实世界是“理性地适应”。不同的理性主义,指向不同的发展道路。近代自然科学兴起,“智力革命”,科学革命发生。培根(1561—1626)提出“知识就是力量”。马克思称他为“英国唯物主义和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科学巨人辈出:达·芬奇,哥白尼、伽利略、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年出版,是科学革命的集大成者)。等。达·芬奇被称为现代科技的先驱,涉及数学、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人体解剖学、工程机械、军事技术等领域。十七、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蒙昧主义的批判和对“理性”的高扬。培根、洛克、笛卡儿、狄德罗、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地理大发现及其影响(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直接动力是想到东方去发财。其重要后果:1,开辟海外贸易航路,鼓励商业和探险精神;2,率先开始殖民掠夺,促进资本原始积累,价格革命和商业发展;3,强烈冲击了西欧封建庄园经济。重商主义:以金银为财富的体现,发展贸易是获得财富的途径,商业资本与国家权力结合。以手工业为商业的后盾。早期为“重金主义”,晚期为“重工主义”。16——18世纪,重商主义为不少西欧政府所信奉。政府以种种办法扶持本国商业和手工业发展,鼓励海外商业扩张。著名的代表:德意志“官房学派”(17世纪),法国的柯尔伯(17世纪),英国的托马斯·孟(17世纪)等。二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原初工业化”原初工业化传统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工埸手工业”,即为“原初工业化”阶段。商业资本控制、组织手工业者进行面向市场的生产,即为分散的工埸手工业。封建庄园主投资手工业和商业,与市场发生联系,出现“新贵族”。国家(君主)推行重商主义,鼓励工商业,举办国家工场,以获得更多财富。农民越益卷入手工业和商业,与市场联系起来,农业的商品化。“原初工业化”的作用“原初工业化”是西欧早期的资本主义。其作用:造成人口的“农转非”,形成多层次的技术熟练的手工业劳动者;商人兼雇主、中间商和部分手工业者积累了资金,成为企业家和工厂主;形成了资本主义性质的资本——劳动关系,而与家庭手工业不同;促使农业商业化;形成较为广泛的市场网络。三国家权力体制的变化和作用专制(绝对)君主制及其作用专制主义(Absolutist,亦译绝对主义)君主制,对内加强王权,消除割据势力,削减地方自治权力,统一国内市场,促进民族国家统一,健全行政管理机构,发展官僚体系(管理的分工和专业化),鼓励工商业和海外扩张。君主与城市联盟反对割据势力,同时承认城市的权利,包括对国家财政的监督,“等级君主制”——等级会议的召开。专制制度的两重性专制制度对工商业发展的约束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而突显:王室贵族的奢侈生活和频繁的战争使财政空虚,以种种方式聚敛财富,渴泽而渔,不利工商业发展。压制个人自由:宗教迫害,侵害个人财产权,书报检查制度,以出身决定社会地位等,不利于新兴工商业者——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自由。工商业者——资产阶级随着其力量的壮大,要求自由和自主发展的空间,限制王权,控制财政,提出“人民有权推翻暴君”、“人民主权”。他们与“新贵族”、农民和其他下层人民一起,反对专制王权。反对专制制度的革命十六世纪末尼德兰革命,建立欧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并打击了哈布斯堡王朝的专制统治。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十七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十七世纪英国“清教革命”,斯图亚特王朝覆灭,提出“人民主权”——议会成为最高主权者;“光荣革命”保留了君主,但承认议会最高权力,成为“立宪君主制”。美国独立革命:推翻英王在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统治,成立“美利坚合众国”,宣布“人民主权”,获得更大发展自由。法国革命:波旁王朝覆灭,宣布人民主权,制定宪法,确立君主立宪。雅各宾专政的激进措施。拿破伦政变和拿破伦帝国,巩固革命成果,并将其输出。波旁王朝复辟,革命果实并未消失。1830年“七月革命”建立君主立宪的“七月王朝”,实现一定政治变革,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发生革命的原因新的社会力量(资产阶级)的成长壮大;专制统治不能及时变革,而是实行高压政策,社会各种力量不能达成妥协。四德、俄、日专制制度的长期存在及其影响德、俄、日的共同特点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较晚,资产阶级力量成长迟缓;西欧工业化造成的“落后挨打”的压力;现有统治者担当领导国家自强的任务,现代化领导的错位;政治现代化迟滞,专制制度长期存在。德国情况德国的西部和北部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较早,一些邦国实行重商主义,尤其普鲁士以加强专制制度和富国强兵而崛起。就整个德意志而言仍然落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相对迟缓;政治上分裂,邦国林立;各邦专制制度的强固。德意志存在多重任务:经济上的现代化——工业化,避免“落后挨打”;政治上实现统一(民族统一)和克服专制(民主革命)。德意志改革图强运动的兴起西欧工业革命推动德意志的自强要求;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伦战争鼓励了德意志民族和民主革命呼声,也推动一些邦的改革图强。普鲁士的“哈登堡——施泰因”改革推动现代工商业的发展,称为“普鲁士道路”。十九世纪李斯特的国民经济学,主张国家发挥经济职能,实行保护政策,推动经济发展。资产阶级相对弱小,专制统治强大并以自上而下的改革发展工商业,得以掌握现代化的领导权。德国摆脱专制的工作的延缓现代化领导权的“错位”,在较长时期中保持旧势力(容克贵族)特权,摆脱专制的任务难以完成。1848年革命既没有实现统一又没有摆脱专制。革命失败后普鲁士制定“钦定宪法”,给予资产阶级一定权利,并继续由国家扶持工商业发展,但封建因素大量保留。1848年革命后,德意志民族(资产阶级)把强国希望寄托于普鲁士,为经济发展和民族统一,延缓了摆脱专制实现民主的任务。1871年普鲁士以王朝战争的“铁血”方式统一德国,建立德意志第二帝国,为工业快速发展创造了更有利条件。普鲁士统一德国的双重后果:普鲁士精神对推动经济现代化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赶超”先进水平。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影响长期存在,政治民主化滞后,资产阶级政治上处于从属地位。(容克——资产阶级的帝国主义)俄罗斯情况俄罗斯在十五世纪建立专制王权,但政治经济发展比西欧落后。十八世纪时彼得大帝改革,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开始跻身大国之林。十九世纪新的改革:废除农奴制和地方自治改革。专制统治者通过改革获得现代化的领导权——领导权的错位现象。力量弱小的资产阶级走上依附于专制政府谋求发展的道路,难以独立自主地进行自已的革命。改革引起的争论和改革的停顿改革与保守之争:专制制度与现代化,俄罗斯本土文化与“西化”的关系。1866年发生谋剌沙皇事件,改革停顿,专制统治强化。新的改革要求和革命的发生十九世纪末维特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工业,但其他改革无所作为;新的社会力量成长,新的思想传播和激进改革要求兴起:小资产阶级革命派,布尔什维克。日俄战争和1905年革命:要求取消专制,实行立宪;激进派要求建立工农民主专政。斯托雷平改革:试图以资本主义方式改造俄国,触动村社制度,但保持沙皇制度。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直到一战俄国还没有完成工业化。第一次世界大战打断了改革进程,暴露了俄国的落后,激发了革命。1917年两次革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俄国走上新的道路,在苏维埃政权基础上,以国家力量强力推动工业化,仍以赶超先进水平为目标。日本情况中世纪日本的特点:幕藩体制和权力分散,类似于西欧;城市是封建统治的中心,不像西欧那样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意识形态轻视商业(士、农、工、商),类似于中国。直到十九世纪,工商业发展低于西欧。近代受到西方势力的冲击,曾实行锁国政策。“落后挨打”的压力:十九世纪被打开国门。资产阶级弱小,与近代工商业发生了联系并受到西学(“兰学”)影响的下级武士集团担任了变革维新的领导者。明治维新和天皇专制体制建立“尊王攘夷”和“尊王倒幕”,重新确立天皇权威,建立统一国家;仿照德意志帝国宪法制定“明治宪法”,确立近代国家体制——天皇专制制度。实际权力掌握在半封建半资产阶级的政治领袖之手,其中改革派武士成为重要角色,军部有特殊地位,议院并无实权。日本工业化的发展和政治民主化的滞后明治政府实行“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掌握了现代化的领导权。专制制度和武士精神的影响浓厚,资产阶级对封建和半封建势力的依附关系,未能靠自已的力量独立掌握权力,民主进程迟缓。本章思考题西欧中世纪晚期社会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它们各有什么影响?何谓“早期工业化”(或“原初工业化”)?它是怎样形成的?它产生了什么影响?西欧中世纪晚期国家体制发生过什么变化?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会发生推翻专制制度的斗争甚至革命?分别说明德、俄、日三国现代化领导权错位的原因和影响。第三讲工业化第三讲工业化一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主要经济内容现代化是社会的整体转变,它至少包括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思想文化领域的多元化,人们生活方式的现代化等。作为一个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现代化最重要的基础和主要经济内容是工业化,其他变化是由于工业化而相应发生的。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工业化与“工业革命”“工业化”的实现意味着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活动,其生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大部分。“工业革命”概念在19世纪初由法国人提出,后来逐步成为一个经典的概念,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的一种工业迅速发展、飞跃和质变的情况。现在人们认为,工业化进程包括突变和渐变,既是“革命”(Revolution)又是“进化”(Evolution)的结果。“工业化”以后,社会仍会继续发展,但出现新的特点由工业化向“非工业化”转变,工业产值在经济整体中的比重下降;由城市化向郊区化转变。由资本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非物质生产产业重要性大大提高:经济出现“非物质化”倾向。相应的社会变化。二英、美、法的“自由主义”工业化英、美、法是第一批工业化国家,特点:内源型的工业化;自由市场主导资源配置,政府干预较少(不是完全不起作用)。18世纪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主张市场自由竞争,认为追求自我利益的人被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牵着走,但最终促进了全社会的利益。他反对政府干涉,批评政府垄断内外贸易的重商主义。这种理论反映了新兴的工业资本主义的要求。英国的工业化一系列因素使英国率先开始并实现工业化:1,政治变革:红白玫瑰战争(十五世纪)消灭旧的封建诸候;都铎王朝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重商主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展;十七世纪的革命初步建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此后长期政局稳定,行政统一,市场统一,政府进一步鼓励工商业发展。2,农业中的变化:圈地运动使土地集中,农民脱离土地,农场经营方式发展;宗教改革和清教革命削弱土地贵族,有利于农业中资本主义的产生。农业生产提高,成为工业化的支撑。3,贸易航路转向大西洋,英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和贸易体系,对外扩张和商业革命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4,技术发明和部分行业(首先是纺织业)机器生产(纺纱机,蒸汽机)。英国工业革命的大体经过轻工业先行;重工业(冶铁工业)发展和铁制机器代替木制机械;交通运输——铁路的兴起;机器制造业形成。1851年伦敦万国博览会,是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世界工场”。法国的工业化法国工业化的准备开始于大革命之前,专制王朝实行“重商主义”。从十五世纪法国进入“原初工业化”。十八世纪英国开始工业革命时,法国也开始出现工厂和机器生产,引进了英国的科技和设备。总体上法国工业发展较慢,比英国稍逊一筹。大革命与工业化的发展“旧制度”由工商业发展的推动者变为对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大革命的发生。革命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实行自由经济原则,废除封建义务,采取有利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复辟反复辟和战争的动荡曾不利于经济发展,到拿破伦帝国时期工业化重新起步。法国工业化进程法国工业化正式开始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经历几个高潮:五十年代第一个高潮,八十年代第二个高潮,二十世纪初第三个高潮,成为工业化国家。按部门讲,与英国类似:纺织和冶铁业为先导,继之以铁路运输部门,而后是机器制造等。“没有工业革命的工业化”,二十世纪初法国工业化水平仍低于英国。法国工业化发展特点长期的革命和内外战争导致动荡,对工业化发展有负面影响;大革命的激进平等观,在经济领域体现为对大企业的仇视和对中小企业的偏爱;政策和立法:以立法保护小农,延缓了农业向资本主义大农业转变,到20世纪仍是小规模农业占优势。保护中小企业的政策,也具有两重性。长期的保护关税政策,它可能保护落后。美国的工业化始于十九世纪初,南北战争后迅速发展,二十世纪初实现工业化。有利因素:南北战争统一了国内市场;西部开拓保证了粮食原料的需要;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新机遇;大量欧洲贷款和有技术的移民;欧洲先进技术和设备,同时自主创新。以纺织业、冶金业先导,随之是铁路运输业、机器制造业等。美国工业化的特点一是新兴工业部门即重化工业的突出地位,钢铁、电气、化学、石油、汽车等部门的发展;二是建立在更新的技术,即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新技术的基础上。这两大要素,是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后来居上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三德国、俄国和日本的工业化德、俄、日是第二个现代化高潮的主要国家。它们的工业化——现代化具有一些新特点:1,具有落后赶先进的性质;2,自上而下改革,国家主导和推动的力度较大;有学者称为“统制型工业化”。3,领导力量错位,政治变革相对滞后十九世纪以前德国工业化的迟滞德意志封建经济关系强大;邦国林立不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工业化进程迟滞。(1800年时德意志生铁产量只及英国五分之一,工业总产值为英国的四分之一。)普鲁士18世纪改革导致的工业发展具有军事化的特点。十九世纪德意志改革兴起和关税同盟的建立拿破伦战争和德意志改革的兴起:德意志的封建主义受到冲击,法国革命原则的传播,德意志内部改革的兴起(普鲁士施太因哈登堡改革)和农奴制的废除。德意志关税同盟(19世纪30年代)。李斯特的国民经济学,呼吁关税保护以利于德意志的工业发展。德意志工业革命的开始和高潮工业革命的开始(19世纪30年代开始由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过渡),莱因地区领先,形成所谓“莱因文明”。1848年革命和普鲁士宪法的制定有利于资本主义,资产阶级专注于发展工商业。19世纪50——60年代工业化第一个高潮,以铁路建设为中心带动其他工业部门发展。德国统一造成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政府采取了许多政策措施,出现工业化第二个高潮。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初出现工业化第三个高潮。德国工业化的特点:另辟蹊径,后来居上在几十年里走过英国100年的路程。工业产业结构先进,如钢铁、电气、化工、机器制造的发展突出。技术领先,以电力和内燃机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基础。德国是这埸技术革命的发源地之一。(1851——1900年德国取得重大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200余项,仅次于美国,等于同期英法两国之和,科技创新带动工业化)摒弃自由主义模式,关税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政治统一迟缓的消极影响,保护工业的发展。自上而下的改革和政府的组织和推动作用较突出(官僚机构的效率和纪律,对教育非同寻常的重视)。十月革命前俄国的工业化19世纪中叶前俄国工业发展的滞后:17——18世纪俄国:“农奴制再版”,“村社”结构。斯塔夫里亚诺斯把此时的俄国称为“第三世界”。彼得大帝改革——工业化的某些准备,但远未造成工业化的必要条件。十九世纪中叶,俄国工业仍然几乎完全是家庭手工业和工埸手工业阶段。19世纪工业化的起步和发展俄国工业化起步于19世纪50年代,出现现代工厂和机器生产,以纺织业为突出,并开始大规模铁路建设。19世纪70——80年代出现工业化第一个高潮,最突出的是蒸汽机应用于工业,一些工业部门中普遍建立大工厂,第二次铁路建设高潮的出现。“大改革”(农奴制改革和其他改革)促进工业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工业化第二个高潮,重工业的大发展。“维特改革”的有力推动。20世纪初工业化的第三个高潮(1908——1913)。工业增长率高于同期美国和西欧国家。日俄战争失败,1905年革命和斯托雷平改革。十月革命前俄国工业化的特点起步较晚;各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工业集中在欧洲部分,而且直到第一次大战还没有完成工业化,俄国仍是落后的农业国家;外部压力作用:对外失败引起改革图强;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作用突出。日本的工业化明治维新为工业化造就政治条件;明治政府“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政策。19世纪80年代出现私人创办企业的高潮。90年代工业化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再次出现企业发展高潮。1919年日本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日本工业化的特点国家起了主导作用,工业化在政府的领导和积极参与下发展;特别重视战略性工业,以“强兵”为重要目的,并带动整个工业化发展;对亚洲的侵略和掠夺(如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等)。领导权的错位,封建和军国主义残余强大,以“强兵”道路来“富国”。四苏联的计划指令型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工业化是一种新的工业化模式,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出现危机的情况下,在一定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突破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弊病而进行的建设新社会的探索。它首先发动政治和经济变革,建立新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以国家的力量来直接组织、领导和参与经济建设,统一配置资源,推进工业化,赶超先进水平。列宁提出的工业化纲领十月革命后,列宁提出“管理俄国”,建设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和经济制度的任务;制定“全俄电气化计划”:“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实行“新经济政策”:通过商品和市场关系来建设社会主义,通过恢复农业来恢复工业。列宁认为俄国具备建设共产主义的条件,这首先是在苏维埃政权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化。斯大林时期工业化的开展和实现1925年联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工业化任务,斯大林提出工作重点从农业转向工业。五年计划的实施:1927——32第一个五年计划,1933——37第二个五年计划,第三个五年计划因战争而打断。工业化的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工业产值达到国民生产总值70%,苏联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国。苏联工业化的特点重工业优先发展,以重工业发展来带动整个经济;强调工业增长速度和赶超;主要靠内部积累,牺牲农业和轻工业,以满足重工业的需要(强制性农业集体化);(其间布哈林与斯大林发生争论,但布哈林的主张被否决。)不排斥利用外国资金、技术和设备,但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离;指令性计划和集中管理体制;长期不承认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在相当程度上是“产品经济”。苏联工业化道路的弊病1,企业和个人缺乏自主权,难以激励积极性和创新精神,竞争力和效率较低下。2,管理机构庞大臃肿,易滋生官僚主义,主观意志代替经济规律。3,牺牲农业以支持工业高速度,农业长期落后,农产品和消费品供应不足。4,国家对社会的全面控制,不利于建立民主政治,而易于产生个人专制。五工业化的后果和影响极大提高社会的生产力,增加了物质财富,提高了生活水平,人类摆脱了中世纪农业社会缓慢发展的状态,发展大大加速。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成为两大主要对抗阶级,封建贵族阶级衰落,传统小生产者趋于分化。政治变革:工业革命奠定了现代社会的经济基础,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实现,广大群众取得政治生活的参与权,现代政治制度的建立。在世界范围内决定性确立起西方工业化国家的优势,形成“中心”和“边缘”的分工。工业化也使对世界原料和市场的争夺加剧,引起重新划分世界的斗争和甚至战争。工业化——现代化带来新问题资本主义工业化导致社会的剧烈变化,形成社会内部和国际范围的严重贫富分化,往往演化为激烈的社会冲突和国际冲突。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极大提高,但人与自然的矛盾也空前尖锐。(1962年美国学者卡逊写了《寂静的春天》。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90年代美国学者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指出“工业社会把生态污染问题和资源使用问题带入一个空前绝后的新境界。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文明使用这么多的方法来摧毁整个地球……。”种种“现代病”,如过度城市化导致“城市病”,物质丰富而精神失落,人性的扭曲和异化。社会主义注意克服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弊病,但有些问题同样也可能出现:环境破坏,城市病等。社会主义国家重视政府在工业化中的作用,但可能因政策偏差等因素而导致负面后果:如脱离实际,片面追求速度,忽视平衡,搞“大跃进”和“政绩工程”,加剧两极分化,激化社会矛盾。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理念的提出西方工业化国家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模式,着力发展技术密集、资源节约、环境污染小的产业,而把劳动密集、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大的产业转向第三世界,形成新的世界分工。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又要防范其弊病,既要追求人均GDP和物质产量增长,又要追求效益和品质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业化国家兴起了“绿色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东方古老的“天人和谐”思想被重新发现,以弥补近代工业理性、技术理性的不足和纠正其偏差。于是出现了现代化理念的新发展,或者说转型。“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也是现代化理论的新发展。思考题:为什么英国首先出现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了什么影响?近代史上法国的工业化有什么特点?法国的哪些政策影响了工业化?近代史上美国的工业化进程大体如何?美国的工业化有什么特点?近代史上德国的工业化情况大体如何?德国工业化有什么特点?近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俄国工业化的进程如何?有什么特点?日本的工业化进程是如何启动的?日本的工业化有什么特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如何?有什么成就、特点和不足?工业化产生了什么重大的后果或影响?为什么要提出可持续发展?第四讲现代民主政治的建立第四讲现代民主政治的建立一政治民主化与经济现代化相辅相成历史是在经济与政治上层建筑的互动中发展的;政治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政治现代化有若干方面(有人概括为三方面,即政治权威的理性化,政治功能的分化和政治参与的扩大)。民主化,是其最重要的内容。民主即“人民当家作主”,或“人民主权”.西方古典民主和对它的批评古希腊的城邦公民直接民主制;对古典民主制的批评和“混合政体”设想:1,苏格拉底(前470——前400):批评“外行治国”和大众权力的无制约;2,柏拉图(前428——前347):“哲人治国”(“哲学王”)和基于法治的混合政体;3,亚里斯多德(前384——前322)将政制分为三类:民主制(多数人统治,或称共和政体)、君主制(一人统治,蜕变形式为僭主政体)和寡头制(少数人统治,贵族政体的蜕变形式。)他主张共和政体,把贵族制和民主制结合起来。实际是一种混合政制。罗马人的代议共和制公民大会、元老院和各级行政长官治理罗马共和国;公民大会通过法律和选举官员;元老院是实际的最高统治者,元老院由卸任的执政官、行政长官等组成,实际是贵族当权,或者说贵族共和制;官员由公民大会选举,但只有贵族才能当选,收买选票司空见惯。代议共和制和民主制有区别有学者认为,民主意味着DEMOS的统治,DEMOS有其特殊含义,指穷人的统治;代议制是政客或职业政治家的统治,它不是原本意义上的民主制;罗马共和制是贵族共和制,后来发展成元首制——君主制。现代民主政治的兴起欧洲中世纪晚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导致追求个人价值和自由的伦理观念的形成,在政治上则逐步形成“民主”的要求。随着市民等级即资产阶级的发展,对于封建等级制的不满发展,越来越要求取得自由发展的空间和平等地位,甚至要求取得政治权力。欧洲中世纪晚期形成两个倾向:一是加强专制君主权力,即绝对君主制的兴起;另一个是“人民有权反对暴君”的意识和“人民主权”意识的酝酿和滋长。前一个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为过时,而后一个倾向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由“君主主权”向“人民主权”变化。这种人民主权观念起初是在宗教改革派那里酝酿。(如加尔文派和胡格诺派)后来逐渐去掉宗教外衣,成为世俗的政治理论。1,托马斯·霍布斯提出人人生而平等和国家起源于社会契约;2,约翰·洛克提出人民同意是政治合法性的唯一源泉,提出“人民主权”和“多数”原则;3,伏尔泰先提出“开明专制”,后转向主张共和制;4,孟德斯鸠提出分权制衡学说;5,卢梭提出大众主权(popularsovereignty)理论,并强调“平等”原则。(陈毅称卢梭:“汝是弱者代言人,总为世界鸣不平。”)6,法国启蒙主义者的两大信条:自由和民主,都受到过中华文明的影响(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出现了“中国热”)。现代民主浪潮的第一波英国革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是对专制制度的首次民主化改造,还不是真正的大众民主制;美国革命在北美进行民主创制的新实验,大大超过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法国大革命进行了激进的民主实验,并最终树立起“民主政治崇拜”,开启了延续至今的世界民主化潮流。古典民主与现代民主的不同特点前者是“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后者是“大国众民”的民族国家政治;前者具有排斥性,局限于本邦男性公民,后者包括所有本国的成年人(虽然也有某些人不能享有这种权利);前者是直接民主(或称“参与式民主”),公民大会权力无制约,少数异议者受排斥;后者是间接民主,实行代议制度和分权制衡,保护少数人参政的合法权利。前者否认个人不参与政治的自由,后者允许个人不问政治而从事其他合法的私人活动,政府保护个人的这种自由权利不受侵犯。民主制的建立并非一步到位专制制度结束后一般并不直接过渡到民主制,而是出现一种寡头制度;然后才逐步从寡头制过渡到民主制。专制与民主的区别在于,权力是否由大多数人掌握(在现代国家里,掌权者是否由大多数人民选举并受人民的监督)。在专制制度和寡头制度下都做不到这一点。寡头制和专制制度都是权力“向上”负责,民主制是权力“向下”负责。民主越真实,“民”对“官”就越有制约和监督权。除了选举外,还有一套制度设计来保障这种制约和监督。在民主制下,掌握权力不是通过出身、财富、暴力、任命、考试等方式实现,而是通过民众的选举。亨廷顿说:“全民选举最高决策者是民主的实质。”现代民主政治的建立过程是曲折和逐步发展的,既有革命,也有改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如此。民主的具体形式在各国,因国情、历史、文化传统等而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特点。民主的发展也是没有止境的,资产阶级民主已相当成熟,但并非完美。人们还在探索更为先进更加完善的民主形式。二英国民主政治的建立光荣革命后的君主立宪制度:议会是最高主权者,但是有了议会制度并不等于实现了民主。这时民众并没有广泛享有政治参与权,这关系到民众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府与议会的关系、议会两院的关系等。后来(18世纪中)逐渐形成政府对议会负责的惯例,即政府(内阁)必须得到议会下院多数支持,并对议会负责,即“责任内阁制度”。议会起初并不能表达全体人民多数的意志,通过选举产生的下院也是如此。这主要因为选举制度的缺陷:1,很高的财产资格;2,不合理的选区划分。所以起初虽有议会,但“民主”非常有限,实际上是贵族民主制,也可认为是一种寡头制度。改革和民主制的实现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都壮大起来,改革要求随之而起:1,要求扩大选举权,2,要求重新划分选区。实质是要打破贵族和地主阶级的权力垄断,使权力分配与新的社会状况相适应。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都提出了改革要求:1,十八世纪中期资产阶级成立了自已的组织;2,工人阶级成立组织,展开声势浩大的“宪章运动”,提出系统的改革选举制度等要求。争取改革的斗争主要是集会游行、请愿运动、群众性宣传活动等,规模很大,主流是平和的,但也不时发生暴力的斗争。统治集团中一派赞成改革,即“辉格党”(自由派),认为改革是“避免灾祸(即法国式革命)的最好办法”。18世纪起先后有四次大的议会改革。第一次经过近七十年于1832年完成。第二次发生于19世纪30——60年代。其间经历约二十年“宪章运动”。第三次改革发生于19世纪80年代。第四次改革是在20世纪上半期进行的。此后仍有改革,如1999年废除上院议员世袭制,改行选举制。改革的内容:逐步扩大了选举权的范围,直到实现普选权;重新划分选区,合理分配议席,逐渐接近均等代表制原则;实行秘密投票制;议员付薪制;调整两院关系,扩大下院权力。两党制的形成在此过程中形成两大党,“托利”和“辉格”党演变成“保守党”和“自由党”。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工党于19世纪形成。20世纪工党势力上升,逐渐取代自由党,成为与保守党轮流执政的主要政党。三美国民主制度的建立美国的特殊性:一是没有专制统治传统;二是建立在移民基础上,这些移民定居点受到英国乡村自治传统和清教民主精神的影响,从一开始就通过契约方式建立民主和自治的管理体制。1620年“五月花公约”:“通过彼此庄严表示的同意,现约定将我们的全体组成政治社会,以管理我们自已和致力于实现我们的目的。我们将根据这些契约颁布法律、法令和命令,并视需要而任命我们的……行政官员。”这类似于古典民主政治的复制,也是英国传统乡村自治的再版,而移民组成的乡镇不大,有可能实行这种直接民主。这被认为是美国民主的摇篮英属北美殖民地的行政建制由下而上建立,这种基层民主政治也体现在整个北美殖民地的政治体制中,主要体现在殖民地议会制度中,它类似于英国的两院制,但有很大的不同,没有什么贵族色彩。英国当时还是贵族民主制,在北美殖民地却是平民的或人民的民主制。美国独立后的民主创制实践1776年《独立宣言》首次以政府文件形式确立了“人民主权”,比法国革命的《人权宣言》早了二十多年;1787年《联邦宪法》作出基本制度安排:代议共和制超越了君主立宪制;投票权的财产资格限制留给各州决定,取消了大多数宗教限制;确立了分权制衡的体制:联邦与州的权力制衡,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制衡,参众两院立法权的制衡。这较好体现孟德斯鸠的分权制衡学说。1789年通过了对宪法的十项修正案,称为“人权法案”,对出版、言论、集会、结社等权力作出规定。但这时美国民主制度仍然相当不完善:1,立国时白人男子只有一半人有选举权。2,黑人和妇女完全没有选举权。3,种植园奴隶制存在,奴隶没有民主权利。4,没有平均地权。以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南北战争后解决了奴隶制和土地(平均地权)问题;19世纪解决了白人男子普选权;20世纪初实现了妇女选举权;黑人选举权问题在南北战争后逐渐解决,直到20世纪60年代的“民权法”和“选举权法”。美国民主制度并非完美,尤其种族歧视一直存在,破坏“人权”的事时有发生。两党制形成:18世纪90年代主张“农业立国”的国务卿杰佛逊支持麦迪逊组织民主共和党,以对抗主张“工业立国”的财政部长汉密尔顿的联邦党人,两党格局由此滥觞。后来几经演变,形成共和党与民主党,前者较多代表富有的上层利益,属于保守派,后者较多代表中下层人民要求,在美国政治中属于自由派。四法国现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大革命推翻了专制制度,《人权宣言》宣布了“人民主权”。几经反复后(包括雅各宾专政、拿破伦称帝,波旁王朝复辟等),1830年发生七月革命,建立七月王朝的立宪君主制。选举权确立,但财产资格的限制使权力仍然在少数人手中。资产阶级举行运动,工人阶级也进行斗争,甚至武装起义,要求扩大选举权范围,建立共和国,七月王朝拒绝让步。1848年革命后建立第二共和国,宣布普选权、劳动和社会平等权。拿破伦·波拿巴当选为总统。1850年议会废除普选制,波拿巴以恢复普选为名发动政变,掌握全权,并于第二年称皇帝。这种情况称为“波拿巴主义”。普选权空有其名。第二帝国后期开始放松控制,允许反对派合法存在和参加竞选。普法战争第二帝国灭亡,在镇压巴黎公社后建立了第三共和国,1875年制定宪法,确立总统和议会的选举办法,规定了男性成年的普选权。共和派在选举中取得多数,总统宣布服从议会通过的大法和宪法机构所代表的国民意志。改革和民主制度的发展18世纪末法国妇女开始争取选举权的斗争,直到1940年,“自由法国”宣布妇女选举权;20世纪初开始实行秘密投票制度。政党制度的确立:大革命时期的各种政治俱乐部是政党的雏形,但当时人们反感政党,认为它会“分裂人民”(这与卢梭的“主权不可分割论”有关)。有人提出建立两院制议会也遭反对。第三共和国时期正式形成政党,最先成立的是工人阶级政党(1879年成立法国工人党),20世纪初建立正式的资产阶级政党社会激进党、民主共和联盟等。1910年议会正式承认党派的存在。法国政党制度是多党制,在本质上与两党制并无不同,但多党制下政局比较易变。二战后戴高乐制定第五共和国宪法,建立半总统制的政府体制,有助于稳定政局。四俄、德、日走向现代民主的曲折道路1,俄国当英、美、法开始建立现代民主政治的时候,俄罗斯帝国正在加强专制。19世纪中叶以前,沙皇政府的政治改革,包括建立具有现代特点的官僚制度等,是以加强专制制度为取向的。19世纪尼古拉一世统治时(1825——1855)专制统治达到顶峰。19世纪后半期的政治改革开始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民主性质:如60年代废除农奴制的同时,进行地方和城市自治的改革,在省和县两级召开地方自治会议,成立城市杜马和市执行局。争论随之而起:专制与民主的矛盾;俄罗斯传统与“西方化”的矛盾。民主化的改革步履维艰。激进改革和革命要求出现19世纪末激进改革和革命要求的出现:一是小资产阶级激进派力量,二是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力量(社会民主工党和后来的布尔什维克)1905年革命,首次要求取消沙皇专制,实行立宪。1905年革命失败后新的民主改革沙皇同意立宪,召开国家杜马,宣布俄国公民享有人身、言论、结社、集会和信仰自由,颁布《国家根本法》,承认国家杜马、国务会议与沙皇分权,国家预算由国家杜马和国务会议批准。俄国由绝对主义君主制向君主立宪制过渡。但还不是“人民主权”,仍规定“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俄国人的沙皇”。1917年革命和苏维埃民主制的建立二月革命推翻沙皇制度,建立临时政府,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制度,即工农民主专政的制度,其最大特点是使占人口最大多数的工人农民等劳动者享有政治权力,而取消剥削阶级的政治权力。要在俄国建立一种不同于资产阶级民主的新型民主政治,并非易事。苏维埃制度建立后不久,列宁就发现诸多问题,如官僚主义等,并提出了严厉批评,试图加以解决。苏维埃制度后来发展出了斯大林的个人专制。之后几经改革,仍未能解决问题。苏联瓦解后,俄罗斯试图走西方式民主的道路,但带有俄罗斯的特点,一再遭到西方的批评。在建立适合俄罗斯特点和实际的现代民主政治方面,俄国至今还在探索。2,德国现代民主政治的建立当十八世纪,英法开始走向现代民主政治的时候,德意志还在各邦国君主的统治下。有些邦如普鲁士实行了“开明专制”,这是专制统治的一种特殊形态。其中有某些现代国家制度的因素,但不是民主制度。19世纪上半期普鲁士政治改革:实行城市自治,国家行政权与立法权分离,国务大臣责任制,国务会议执行国家最高行政监察并任命各省省长。设立省、市等级议会,议席分配主要照顾贵族,一些贵族正在资产阶级化,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得到加强。君主和贵族仍然掌握统治权,设立全国议会和制定宪法的计划未能实现。争取召开国民会议制定宪法成为与争取德国统一相并列的任务,自由派资产阶级希望建立全德政府和制定宪法,完成统一和民主的任务。1848年革命中召开“法兰克福国民议会”,通过“德意志公民基本权利法案”,仿照法国的《人权宣言》,规定了德意志公民的一系列基本民主权利。第二年“法兰克福议会”又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了类似于君主立宪的国家政治体制,包括比较广泛的民主条款。革命失败后,普鲁士制定了一部“钦定宪法”。这部宪法保留了国王的大部分权力,包括任命政府成员的权力,在政府与议会关系上,没有作出明确规定。有了宪法,不等于有了民主。人民不可能对国王的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马克思说,普鲁士国家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议会与政府权力发生了斗争。1862年议会否决了政府的“军事改革”方案,并要求监督政府开支。国王起用俾斯麦,不顾议会反对,继续“军事改革”。他说:“当今重大问题不能通过演说和多数通过的决议来解决──这是1848和1849年的重大错误,而只能通过铁和血来解决。”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统一德国,似乎证实俾斯麦的话是正确的。1871年帝国宪法,吸收了普鲁士1850年宪法的基本精神,规定了具有民主意义的条款,如帝国议会(下院)由25岁以上的男子按普遍的、直接的、秘密的选举制选举产生。帝国议会有权拒绝预算。但是,真正的立法权不在帝国议会而在联邦议会。帝国议会只有立法参与权。政府不是对议会负责,而是对皇帝负责。军队向皇帝效忠,拥有特殊的地位。这是一种具有普鲁士特点的君主立宪制。君主和容克贵族掌握统治权,资产阶级通过普选制的帝国议会也参与了国家权力,但是处于从属地位。19世纪末的德皇威廉二世说:“德国只有一个主人,这就是我。”“把德意志帝国锤炼出来的是士兵和军队,而不是议会的决议。”列宁称德国是“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德国迅速成为强大的工业国家,但民主化却仍然任重而道远,存在工业化——现代化与政治民主化脱节的问题。1918年十一月革命后,德国建立了共和国(魏玛共和国),制定了“非常民主的”宪法,规定德国主权属于人民。旧的保守势力(容克地主和军国主义等)没有遭到根本的打击,民主制度并不巩固,不断遭到各方面的攻击。30年代德国纳粹取得了政权,建立了空前的极权独裁统治,镇压一切民主力量,取消人民的一切民主权利,把德国拖入战争的深渊。二战以后德国走上民主发展道路德国在二战中遭到彻底失败,法西斯和军国主义遭到毁灭性打击,贵族阶级也衰落了。战后在外力干预下,德国西部建立西方式民主的联邦共和国。东部则建立了苏联模式民主政治。1990年德国重新统一后,西方民主制度推行到全德。3,日本的政治民主进程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建立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类似的国家体制,以天皇为最高主权者。1889年钦定的“明治宪法”,规定设立议会,议会有批准预算、批评政府的权力,但只有“议法”之权而无“定法”之权。立法权归于天皇,政府对天皇负责,军队直接效忠天皇。这是一种天皇、贵族和官僚统治的半专制体制,一战以后,在革命运动和以“民本主义”为号召的民主运动(提出普选等要求,是19世纪自由民权运动的发展)的推动下,在1924年降低了选举权的财产资格,还形成了政党内阁。可是天皇制没有根本的触动,守旧势力的反对也十分强大。三十年代,军国主义势力的影响急剧加强,形成天皇制军事法西斯统治,有限的民主被取消了。二战后,在反法西斯联盟的推动和美国的占领下,日本按照西方式民主原则,进行了改革,修改了宪法,建立新的君主立宪制──英国式的君立宪制。日本这时才算走上了现代民主的道路。五现代西方发达国家政治体制简介民主的实现形式各异民主是一种基本原则,其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现代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不是古典的直接民主制,而是间接民主,即代议制民主。代议制的基本点是:由选民在普选基础上选举“代表”(即议员)组成议会,行使国家权力,主要是最高的立法权。其合法性在于“多数统治”,掌权者必须获得人民多数的支持。有的国家例如美国、法国,德国是共和制,以选举产生的总统为国家元首。有的国家实行立宪君主制(如英国),以国王为国家元首。但在代议民主制之下,国家最高权力都是属于议会。现代西方国家政府体制几种类型各国的政府体制各有特点。大体上有议会制,总统制和半总统制。英国是议会内阁制的典型。美国是总统制的代表。法国原来实行议会制,第五共和国以来实行的是半总统制。英国的议会制“议会至尊”(“议会主权”)。最高立法权属于议会,体现主权在民的原则。政府(内阁)提出立法建议,须经议会通过才能成为法律。政府由获得下院多数席位的党或若干个党联合组成,并且对议会负责。政府由议会多数党组织,故而它较易于得到议会的支持,议会对政府的约束较弱。司法权独立,体现分权制衡原则,但只是相对的独立。(例如最高司法官员大法官是贵族院的议长,而且是内阁成员。)君主是国家元首,没有实际权力(“虚君”)。两党制。先是自由党与保守党,20世纪上半期自由党衰落,工党取代自由党,与保守党轮流执政。20世纪后期曾出现过社会民主党,但保守党与工党对峙的基本格局没有打破。联邦德国的议会共和制由议会多数派政党或政党联合组织政府。以选举产生的总统为国家元首,其作用类似于英国的君主。德国是多党制,联盟党和社民党是两个主要的大党,自由民主党和绿党是两个相对较小的党。政府通常由一个大党组成,或一个大党和一个小党联合组成,称为联合政府。日本战后以来的议会制由选举产生的国会是最高主权者,体现“主权在民”。天皇成为英王式的“虚君”。内阁(政府)由取得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领导人领衔组成。日本也是多党制。主要有自由民主党、社会党、共产党等。保守派自由民主党自1955年后长期占据政坛优势。社会党、共产党等“革新”势力处于在野地位,形成“革”“保”两大营垒对峙局面。90年代以来有一定变化,自民党分化,地位削弱。美国的总统制最大特点是较为严格的三权分立制衡。总统经过选民选举产生,与国会选举分别进行,其当选与国会多数没有直接联系。总统选举是间接选举,选民投票支持某位候选人的各州选举人团。候选人如在某州获得多数选票,他就赢得该州所有选举人票。目前美国共有选举人票538张,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